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中心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中心建设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服务政府决策、服务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原则,积极搭建政银企信息交流平台,逐步建立健全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息采集、信用培育、信用评价和融资服务体系,提高中小企业信贷营销和决策效率,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促进试验区及区内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培养企业信用意识、健全企业财务制度、构建良好银企关系、缓解企业融资困难”为目标,自年始用2年左右的时间,使试验区整体信用环境明显改善、金融业服务中小企业水平显著提升、中小企业融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齐抓共促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与良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
三、工作重点
(一)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一是依托人民银行建立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数库,将试验区内还没有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企业的信用信息采集并录入到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数库,确保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设率达100%。二是整合相关部门的信息。协调工商、税务、环保、供电、水务等部门,实现登记、财务、纳税、奖惩等信息的规范采集和定期更新,确保入库信息质量。
(二)开展中小企业外部信用评级。组织试验区内的中小企业参加外部信用评级,解决中小企业和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信用评价结果以适当方式对外界公布,并作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政府采购、项目审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领域的重要参考内容。
(三)开展中小企业信用培植。在试验区内选择部分中小企业开展信用培植和帮扶工作,将培植对象选择与信用档案建设、信用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分梯度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使其达到金融机构信贷准入标准或获得金融机构的优先支持。引导信贷资金向培植成功的中小企业倾斜。
(四)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一是依托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定期推荐优秀中小企业,搭建金融超市、银企洽谈会等多渠道、多形式政银企融资推荐对接平台,开展银企合作。二是发挥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在融资中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依托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提高中小企业信贷营销和决策效率,加大对有信用、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同时,帮助金融机构利用中小企业征信系统持续跟踪监测中小企业信贷客户,降低贷后管理成本,防范信贷风险、促进银行和企业建立长期信用关系,形成共赢格局。
(五)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为切入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为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小企业信贷中心的作用,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贴近中小企业,深入了解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依托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广泛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选择优秀客户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各类担保质押融资等“量身定做”的个性化金融服务,加大对有信用、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在试验区逐步形成“征信+信贷”的工作模式。
(六)深入开展信用宣传教育。一是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知识的宣传,增强广大中小企业信用意识,主动建立信用档案,更新信用信息,积极向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展示企业诚实守信的形象。二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培训,区内金融机构、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在试验区举办培训班,开展金融知识和经营管理培训,帮助中小企业规范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增强财务透明度,合规交纳各种税费,密切银企关系,关注信用信息,提升信用管理能力,积累信用财富。三是建立典型案例通报制度。试验区对表现突出的中小企业要进行通报,培育典型案例,树立示范样板,加大向社会宣传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意义及重要性,引导更多的中小企业树立信用意识,规范信用行为,争取融资支持,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四是实行失信惩戒机制。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进行制裁;充分发挥数据库的预警与失信提示功能,通过将企业失信行为记入信用档案,为商业银行信贷决策提供警示参考,提高企业失信经济成本。
四、实施步骤
围绕工作重点,按照逐步拓展、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筹备启动阶段(年8月—10月底):制定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布置试验区建设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措施。
(二)全面展开阶段(年11月—年11月):全面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外部信用评级、信用培植工作;建立融资对接平台,开展银企合作;建立并推行诚信企业、失信企业公示与奖惩制度。
(三)推广完善阶段(年12月底):总结试验区建设经验,把试验区建设经验推广到全区中小企业,进一步完善全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外部信用评级、信用培植、银企合作等工作,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增强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加大对诚信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五、组织领导
成立“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金融办,兼任办公室主任。
六、职责分工
(一)区金融办
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建设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具体承担以下工作:
1.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
2.负责筛选企业,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提供企业清单。
3.收集、整理、审核成员单位提供的企业数据信息,汇总报送市人行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
4.负责宣传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二)市人民银行
1.为中小企业建立信息档案。
2.定期从征信中小企业中筛选基础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小企业客户向金融机构推介。
3.充分利用银企项目推介会、银企合作签约会等平台,促进征信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有效对接。
4.引导金融机构为不同信用等级的中小企业提供差别化金融服务,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落实信贷优惠政策,对信用等级相对较低但能落实风险防控措施的企业,以市场化原则提供授信支持。
(三)区财政局
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建立针对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资金扶持与风险补偿措施;
(四)区发改局
负责制定运用企业信用评级结果的优惠政策、提供企业醒目准入信息;
(五)区工信局
负责制定对参与企业信用评级并获得A级以上信用等级的企业给予优惠支持的政策措施、提供企业技术创新信息,负责协调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工作、提供企业行政表彰信息;
(六)区工商局
负责提供企业工商注册基本资料(包括注册、变更登记、年检情况等)、动产抵押登记信息、营业执照年检信息、行政表彰和处罚信息、争创省著名商标及中国驰名商标、重合同守信用以及查处违法案件等信息;
(七)区安监局
负责提供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许可信息;
(八)区国税局
负责提供企业资产负债信息、企业利润信息、税收征管信息(包括企业税务登记、欠税、纳税信用等级等)、稽查信息(包括偷税、逃税、抗税、骗税等)及其他奖惩记录等信息;
(九)区地税局
负责提供企业资产负债信息、企业利润信息、税收征管信息(包括企业税务登记、欠税、纳税信用等级等)、稽查信息(包括偷税、逃税、抗税、骗税等)及其他奖惩记录等信息;
(十)区科技局
负责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信息和企业行政表彰信息;
(十一)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负责提供企业社保费缴纳信息和企业拖欠工资信息;
(十二)区人民法院
负责提供企业案件执行信息;
(十三)区供电公司
提供企业电费缴纳及其他奖惩记录等信息;
(十四)袁河工业平台管委会
1.负责收集提供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等资料;
2.负责推荐中小企业参加外部信用评级;
3.负责做好平台内中小企业的宣传解释工作,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试验区建设;
(十五)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1.配合市人行做好中小企业融资对接工作;
2.配合开展对中小企业的金融知识培训。
七、工作保障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
根据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安排,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召集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协调,增进磋商,营造氛围,密切交流,共享信息,切实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环境,确保全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区内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实施方案》的有关内容,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指定专门的工作机构牵头,制定并落实本部门的具体工作措施,切实推进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三)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的开展。
社区中心建设方案范文2
北京市顺义区李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兼具健康教育、康复和计划生育服务职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一所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现有职工51 人,其中预防保健科承担着全镇2.07 万人的预防保健工作,科内现有工作人员6 人(包括1 名新进职工和1 名年龄大的老职工),日常工作包括传染病访视、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应急以及季节性疫苗接种等工作。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医疗卫生行业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已将医疗安全放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上,各种操作规范、诊疗指南相继出台,越来越多的医院建立起了自己的医疗风险管理体系。如澳大利亚成功建立了风险评估标准:AS/NZS4360:1999、AS/NZS4360: 2004,医疗以及其它行业相继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险评估模式。为了创建安全、有效、和谐的预防保健环境,保证辖区内儿童的疫苗免疫安全,李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近来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参考大量文献,在顺义区李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计划免疫工作中引入Australian/New Zealand risk managemeng standard AS/NZS 4360: 2004,制定李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工作风险管理计划,以提高预防接种安全。
1 研究方法
利用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2004.从本单位疫苗预防接种不安全实例以及常规工作中识别出存在的安全管理风险,在进行充分分析安全风险的基础之上,初步尝试运用风险管理标准里的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估,找出关键点,然后提出预防安全接种的改进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预防接种风险,见图1。
1.1 识别风险
目前李遂卫生院实行的预防接种程序为:提前预约—接种—接种后观察—随访制度,其中预约的医生不一定是给儿童提供疫苗注射的医生;其次,现只有一个注射台,而每周参与疫苗接种的儿童数量较大,容易发生疫苗注射错误的事情;另外,接种当天需要家长签知情同意书,大部分家长都不认真、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的详细内容,只是听医生的安排。其次,预防接种室面积太小,没有足够的地方候诊和接种后观察;员工之间的团队精神也同样重要,接种信息需要接种团队信息沟通和共享。以上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存在一定风险,这就需要对存在的这些风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以最大程度避免风险带来的不良事件发生。
1.2 分析风险因素
安全接种过程包括了人的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组织协调因素、培训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等方面。其中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人的因素和组织沟通因素就显得格外重要,见图2。
1.2.1 人员因素
①技术熟练程度;②责任心;③职责分工。
1.2.2 组织协调和沟通
①质量监管;②员工之间的沟通;③信息。
1.3 评估风险
初步尝试运用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2004的矩阵法进行评估,并总结出所有风险因素里的关键控制点,见表1、表2、表3、表4、表5。
表2 不安全疫苗接种事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造成的影响对受种者的影响
LevelDescriptionDescription
1ExtremeDies
2MajorDisabled
3ModerateResult in other comlication of patient
4MinorMild discomfort
5InsignificantComplaint
表3 不安全的疫苗接种事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造成的影响
LevelDescriptionDescription
1ExtremeNever can be solved
2MajorHuge economic losses
3ModerateAffect the social image
4MinorNeed explanation
5InsignificantNearly no need to do anything
表4 不安全的疫苗接种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LevelDescriptorDescription
1Almost certainIs ecpected to occur in most circumstances
2LikelyWill probably occur in most circumstances
3PossibleMight occur at some time
4UnlikelyCould occur at some time
5RareMay occur only in 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
表5 不安全疫苗接种事件发生可能性的风险矩阵分析
Risk IDRisk TypeRisk DescriptionActual or
potentionalConse
quenceLikeli
hoodInitional
RankingRanking
1组织管理风险领导对预防保健工作的不重视;
没有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现有管理模式与实际工作不匹配P44161
2政策风险现有政策与基层实际预防接种工作有冲突P43122
3经济风险经费不足阻碍了接种室、观察室、接种台等预防保健工作布局改造以及设备的更新A43122
4人力资源风险预防保健人力不足与大量预防保健工作不相适应,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工作的开展P4282
5技术培训风险新员工没有完成充分培训就上岗;
上级部门对新技术没有进行全面培训;
老员工培训机会不多,多按照经验办事P43122
6医生职责风险医生粗心大意,接种前未核实接种信息;
技能不熟练,违规操作;
预约医生与接种医生信息沟通不畅A44161
7医疗环境风险没有候诊区,无法维持正常的接种秩序;
没有专用接种台,容易错误接种疫苗;
没有观察室,不能及时处理接种反应;P35151
8受种者风险受种儿童家长盲目签知情同意书,对接种的疫苗不了解;接种前后与医生没有交流A52102
9医疗人员风险受种儿童家长与医生之间发生误解引起对医疗人员人身或其它风险P2243
10数据风险计算机受病毒影响或其它因素导致接种数据丢失或者受种儿童家长丢失接种记录P3363
1.3.1 一级风险
包括组织管理风险、医生职责风险和医疗环境风险;
1.3.2 二级风险
政策、经济、人力资源、技术培训以及受种者风险;
1.3.3 三级风险
医疗人员、数据以及其它风险。
1.4 针对风险提出的具体措施
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有些因素是可以解决的,有些因素是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对那些人为因素或者医生本身的因素又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很快就能解决的,针对风险矩阵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或者最大可能回避风险的具体措施,见表6。
表6 不安全疫苗接种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处理计划
风险编号风险类型处理措施时间表负责部门风险
后果可能性评估等级
1组织管理风险领导对预防保健工作的不重视;
没有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现有管理模式与实际工作不匹配长期院长44161
2政策风险现有政策与基层实际预防接种工作有冲突长期卫生行政部门3262
3经济风险经费不足阻碍了接种室、观察室、接种台等预防保健工作布局改造以及设备的更新长期卫生行政部门3262
4人力资源风险预防保健人力不足与大量预防保健工作不相适应,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工作的开展长期主管院长2243
5技术培训风险新员工没有完成充分培训就上岗;
上级部门对新技术没有进行全面培训;
老员工培训机会不多,多按照经验办事2周年防保科34122
6医生职责风险医生粗心大意,接种前未核实接种信息;
技能不熟练,违规操作;
预约医生与接种医生信息沟通不畅1月内防保组长和科员43122
7医疗环境风险没有候诊区,无法维持正常的接种秩序;
没有专用接种台,容易错误接种疫苗;
没有观察室,不能及时处理接种反应;6月内医院管理部门2482
8受种者风险受种儿童家长盲目签知情同意书,对接种的疫苗不了解;接种前后与医生没有交流1月内防保科1113
9医疗人员风险受种儿童家长与医生之间发生误解引起对医疗人员人身或其它风险1月内办公室1113
10数据风险计算机受病毒影响或其它因素导致接种数据丢失或者受种儿童家长丢失接种记录1月内后勤科和防保科2113
表7 不安全疫苗接种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处理措施
Risk IDRisk TypeRisk DescriptionTreatment plants
1组织管理领导对预防保健工作的不重视逐渐改善
2没有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咨询疾控中心计免科专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情况
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3现有管理模式与实际工作不匹配院内管理层共同商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4政策现有政策与基层实际预防接种工作有冲突与卫生行政部门协商解决
5经费经费不足阻碍着多项工作发展积极申请,合理调配资金使用
6人力资源预防保健人力不足与大量预防保健工作不相适应,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工作的开展合理调配人员,疫苗接种增加1名护士
7培训和继续教育新员工没有完成充分培训就上岗新员工必须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8上级部门对新技术没有进行全面培训申请上级部门定期对预防接种以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培训,并在科内进行二次培训
9老员工培训机会不多,多按照经验办事要求所有职工按照工作原则办事,不能越权改动接种信息
10医生职责医生粗心大意进行科内人员岗位调整,将认真、细心的人员放在关键岗位
11医生没有足够的责任心进行座谈,使其逐渐形成团队意识,在岗爱岗,加强责任心
12技能不熟练,违规操作新进员工在培训合格后必须由老职工带领1个月以上的时间
疫苗接种错误接种医生必须在接种之前细看疫苗名称
接种前后留存数量核对,并签字记录
13预约医生与接种医生信息沟通不畅
接种前未核实接种信息在接种日当天,接种之前对预约信息进行核对
14职工之间沟通少,缺乏团队意识预防保健科定期召开质量会议,总结工作,分享经验,同时可以进行业务探讨,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15医疗环境没有候诊区,无法维持正常的接种秩序引入电子叫号系统,按号接种
16没有专用接种台,容易错误接种疫苗接种室改造,明确那个接种台接种哪种疫苗并标识
17没有观察室,不能及时处理接种反应改造预防保健科房屋分配,成立疫苗接种观察室
18受种儿童过多,容易出错每周增加一天接种日
19受种者受种儿童家长盲目签知情同意书,对接种的疫苗不了解;接种前后与医生没有交流签知情同意书时,由防保科医生详细告知注意事项
特殊病例接种本和计划免疫电子系统均进行标注
20其它计算机受病毒影响或其它因素导致数据定期备份
21突况下保证疫苗的质量—冷链系统备用电源
22接种数据丢失或者受种儿童家长丢失接种记录查阅电子档案
23受种儿童家长与医生之间发生误解引起对医疗人员人身或其它风险合理解释,化解矛盾
1.4.1 院长和卫生行政部门
需要长期对基层社区卫生无法中心的预防接种工作进行业务管理和政策及经费支持。
1.4.2 院内主管领导
提出预防保健工作室布局和改造计划;提出引入叫号系统计划和增加人员计划;同时指导预防保健科制定相关质量监管体系,并定期进行督察。
1.4.3 预防保健科在短时间内对人员进行调整,用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对新员工进行全面培训,在老职工的带领下对业务非常熟悉后方可独立在岗。与老职工私下沟通,指导期按照正确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开展工作;在预约医生和接种医生之间建立一个桥梁,做到信息共享。定期开展业务讨论会,将疑难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达成共识。
1.4.4 加强职工责任心和团队意识,以患者为重、大局为重,认真负责开展工作。
2 质量控制与沟通交流
风险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文献资料显示,部分国内外医疗机构引入了风险管理模式后成功预警了一些医疗纠纷或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但在预防保健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的报道很少,本文在学习了风险管理后,初步运用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1999、S/NZS 4360:2004,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之上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工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风险提出了改进措施,以避免以前曾经出现过的不安全预防接种事件的发生,并对已经存在的,但还未暴露出不良影响的因素进行了提前预警,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与预防保健医生共同验证风险管理模式,并对模式本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并审核,然后再进行利用,形成一个施行—修改—再施行的反复循环。
参考文献
[1] Australian/New Zealand risk managemeng standard AS/ NZS 4360:2004.
社区中心建设方案范文3
【摘要】都江堰鹤鸣村、新型社区、实施成效
中图分类号: S47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都江堰柳街镇鹤鸣村2010年被确定为成都市土地综合整治点之一,经过2年持续建设和公服配套完善,其安置区已有基本成效,在持续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已有大量农户入住,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先行点取得了不俗的规划建设成效。作为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一村,鹤鸣村在改革思路和建设成果上都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作者此次主要针对其聚居环境的规划和建设进行调研,期望通过这些当前获得的建设成果传递更好的新农村生活模式和理念,更积极的乡村生产氛围,果蔬花香、生态绿意、悠闲充实的生活期许,也增强大众对乡村建设的认知与信心。
鹤鸣村将乡村地区特有的川西林盘风貌、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与农家生产生活、农作种植、生态旅游、产业园区改造、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更好的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在农村改革和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做好宣传与动员工作以调动村民的参与性并坚持保障信息的公开透明,尊重村民的自主意愿发挥他们主体作用并维护好群众利益,做好健全领导和合理引导以保障土地综合整治的推行,先行规划并逐步推进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服配套工作,以改善民生、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家庭收入为改革核心目标,这些都是鹤鸣村能获得较大社会认可和关注的成功前提。
此外,在规划建设的实施中,尤其是农村新型社区环境的营造方面,根据实践后的成效调研分析,有不少值得新农村建设思考和借鉴之处。它以自然肌理为本底,将农作种植、休闲旅游、田园生活、产业发展,结合良好的生态条件进行规划,初步展现了一个崭新、积极蓬勃的新农村氛围。文章以鹤鸣村土地综合整治、新型社区规划、聚居环境营建视角,实地考察调研了鹤鸣村在社区建设实践中值得借鉴的成效,重点对其规划实践的成效进行梳理分析,借鹤鸣村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以下这些方面,提出新农村规划和建设的思考。
(图1-4) 聚居环境的营造融入原生态林盘的自然环境,突出川西乡村的地域特色。林盘是川西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典型地域特色之一,其保护与建设是乡村规划中的重要环节。鹤鸣村将聚居环境的自然林盘特色融入社区建设和居民生活中,将“聚散有度,隐露相间,通透连贯,曲径通幽”的川西林盘韵味融合进新农村聚落特色里,在维系原有生态小气候同时也突出了川西乡村的地域特色。
(图5―8)大组团结合小院落的聚居布局,注重院落规划和邻里交流的传统生活感。规划建设中考虑安置点布局的组团化设计,以“小规模、组团式”为空间设计和总体规划原则,在增加进现代材质、生活元素同时亦保留农家建筑、设施、生活环境特色,继承部分属于乡村的生活传统和住家习惯。大组团套小院落,是川西较为典型的平面布局形式,院落生活感较强,居民交流与照应也较为密切,每组院落还包括有村民自家菜地,以自然材质打造的菜地、池塘等。以乡村农家的本底元素为主,将城市建设中的元素辅以其中。
(图9-15)“社区服务”以一个较大社区综合中心结合多个小型社区服务点,及时公示村社信息,提供便民服务也展现多彩民乡生活。由多组团和院落组成的新农村安置点,考虑布局的组团化与集约化,参考城市社区的建设原则,逐步完善公服设施的配套和均匀布局。在打造乡村新社区风貌同时也重点考虑参与村改的农民对社区环境的特殊诉求,尽量复合化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并逐步完善配套服务点功能。
(图9、10)综合型社区中心作为接待外来访客主入口,亦提供综合新闻、社区通知、村土地整治和规划方案等综合信息;配置几块菜地主植景观型农作物,工作人员及村民共用;
(图11)小型社区服务配套中心,处于组团院落之间,主要道路节点的沿侧,有简单的公共活动设施、公共卫生间和便民爱心店等;
(图12)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点,空闲的建筑空间用于居民日常聚会娱乐使用;
(图13)书写在主要道路口建筑立面上的“鹤鸣新村”小诗,展现其丰富的村社生活;
(图14)(社区警务屋舍)采用特色的树皮材质进行立面设计和细节处理,后侧半掩于林盘植被间,正面则清晰的面向主道路口开放;由一系列木质材料构建,表面铺以多块树皮;
(图15)多院落共享的户外“休闲中心”;较大的户外活动区域,休息亭和配套公服设施,围合于乡村植被或农作景观间;休憩区以灰系的砖瓦和石块结合木质亭子与座椅;
(图16-21)在建筑设计上丰富建设形态,多元运用材质进行立面多样化的处理。在整体布局中,以大组团结合多院落组合,一般4-6户独栋建筑组构一个共享院落形态,再由多院落形成更大居住组团。多采用原植被包围建筑形式,在尊重川西林盘形态同时营造幽静清爽的农家环境。设计中建筑多样性特点有着重体现,为的是展现多样而更加丰富的乡镇生活风貌和建筑格局形态。在建筑立面、院落、楼台、构件的材质和设计中,都考虑了相应的多变化、多形式、多元素,在立面材质和色彩选择中,运用纯色系涂料配合木质材料的生态感,形成大面积拼贴起来的、柔和的暖灰色块。
(图16)现代田园风格的立面色彩,多样的形式配合较简单的暖灰色系,同时普遍加入了自然素材(多种木质材料,采用编制风格作立面处理等);
(图17)建筑形态设计中结合进村民习惯,强调设计感同时也增加生活感;灰砖、木栏、以农作物为主的院落景观,将传统民居的“砖”、“瓦”与现代涂料搭配;
(图18)以淡土黄的大地色系石材为基底,整体采用接近自然的同色系,以“融入”林间;
(图19)(社区警务站)以“树皮”做立面,半隐于林间,突出自然木质感,从材质上将建筑与乡村的生态本底环境结合起来;
(图20)粉灰色系墙砖结合素白涂料,采用清淡色系的大面积色块,与多样又繁复的立面形态相辅助搭配,隐约于林盘间,能在村落中看到一些城市建筑的特点;
(图21)村户一家入口,篱笆式的二层护栏设计,小型建筑室外空间较多,外空间楼台的层次也较丰富,居家建筑的设计同时结合了城市与农村的风格,有种“乡村新居”的感觉;
(图22-27)结合地貌基底,将村民生产生活习惯考虑进聚居点规划中,采用多生态元素使空间更加自然灵活。聚居环境的营造应最大化考虑对现有生态资源、地形地貌的保留和利用,挖掘川西地域文化和地方民俗,展现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代表的民间水文化、手工文化、生态保护等元素。将川西院落环境结合建筑和生产生活习惯来布局,各院落内外相应配置的菜地,由自然材料建造的花池、树池等,在新聚居格局中也保留下村民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在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集约规划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为喜欢田园生活的外来朋友们提供清新的乡间感受。在新环境中保留基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寄托,在较小的服务半径内满足村民自给自足的生活传统和习惯,同时也是希望增添仍然区别于城市的耕作乐趣。
(图22)特色“五优”菜地;自建栅栏,村民为分管菜地的主人,自行耕种,传递他们“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的社区精神;
(图23)将独栋居住建筑间的空间,配合“家园图标”设计为“农作物”式的绿地环境 ;
(图24)聚居点的边域仍然选择性的保留有部分现状的林盘环境,将较空旷的用地布置作大片的公用农用地,用于小型生活耕作需要;
(图25)新农村聚居点建设的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产权改革中,坚持尊重村民“自愿”,对实在不愿搬迁的村户,不强行拆迁和改造,尊重其意愿同时,也为其营造更好的环境;
(图26)结合建筑形态的设计,在自家居住空间范围内,尽量合理的考虑农用地和停车空间的配置,为大小车辆留下遮掩的依托和停放的空间;
(图27)公服设施的配置与室外公共用地的布局结合,以绿地和土壤帮助环境排水,借助林下空间布局公共停车位置;实际社区中心停车率较高,但院落间的林下公共车位使用率较低;
(图28-33、34-39) 在细节设计中尊重村民生活习惯,选择性保留特色生活配置,保障服务设施配套。在规划中参考城市社区模式并将村社区生活服务半径缩小,更适应村民生活,尊重村民习惯,选择性保留下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生活习惯及生产、生活设施,对新聚居环境的营造有着积极影响。相对集中化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形成了耗时更少的生活服务圈,为村民提供了可及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公服配置多集中于社区中心或组团中间地带,或院落、道路交汇开阔处,考虑具体需要,在公服配套区域,辅以田园式生活景观,以创造更加人性、生活化的空间感受,也将农田景观引入村民生活中,维护生态小气候亦净化住区空气。
(图28、29)考虑村民传统洗涤衣物习惯,保留乡村生活元素,在交通便捷的地方配置小范围生活配套区,沿环绕居住院落的沟渠,设置有传统洗衣板、沟渠、配电及垃圾回收等设施;
(图30、31)尽管生态植被的排水功能很好,但仍不可忽视市政污水设施配套的重要;主要道路与住宅院落间,依照村镇传统设置用于排流雨水和灌溉的沟渠;
(图32)较大院落的入口设计有廊道式的活动空间,为多户村民公用日常休闲活动场所,室内用于聚会活动;廊道亦可遮风避雨,而由多户围合的院落中心则是大面积的“农作景观”;
(图33)社区中心建筑体,灰色系立面,2层建筑的楼台选用了木质栅栏搭配;主道路面设计为相对开阔空间,建筑是更高的树种,有半掩于林间的感觉;
(图34)“林下”停车;借助建筑立面凹凸的空间,在农作和植被间设置多处“林下”停车位,遮阳避雨同时也使位于路沿侧的停车位显得不那么突兀,远看遮掩于植被间;
(图35、36)在多个院落、组团之间的公共区域,设置有配套休憩设施;绿化环境以耕种的农作物和花卉植被为主,对村民所属农作地,进行了很好的用地划分;
(图37)住户利用自家建筑空间,开设便民店、打牌室,向邻里大众开放,既方便村民日常活动又增加自家收入;
(图38、39)组团中心的小型配套服务点,结合道路节点配置有便民服务店、咨询处、卫生间、垃圾回收点、报栏展板等,位于主道路交汇处开阔空间,方便村民也服务于外来人员;
(图40-45)社区“景观”与农乡自然环境结合,重视"生态"营造。将土地整治后新农村聚居环境与林盘肌理和农乡特色作物的耕种结合,区别于城市绿地景观,采用更原生态和农乡气息的绿化处理方式,将林盘植被和小型农作耕地结合其间,创造更生态化的生产、生活环境。除了自然景观,将生活型的景观环境结合生态本底和村民生活习惯考虑,以农作物的耕作为主,村民各户自理。尊重并维系村民生产、生活的习惯和浓郁的乡村气息。
(图40、41)考虑现状地形,将存在高差的地块与林盘肌理结合,选择性进行保留,以生态堡坎来围合,同时改善了居住环境的质量。堡坎处理很生态化,又便于施工和就地取材:空间外侧边界选择菱角圆润、体块感强、大小较均匀的石头半嵌入已压实土壤中,进一步夯实外侧土壤,也助于锁水和排水;
(图42)社区中心的公共环境,外侧由一圈规整过的地坪围合;地坪与中心活动用地间,结合渠系条件建有一条沿主要道路的沟渠,以规律化的石头夯实界面。同时也是生态化和简单适宜的集水、排水设计。
(图43)村民的居住楼与规划道路(普遍约6米,保证基本的小型车辆错车)间保留一定间隔,出于居家独户和院落环境要求,住户入口和道路间都进行了农作景观的规划设计,也相对围合出住户入口空间,可自行耕作简单四季果蔬;
(图44)多处设置开阔的节点式“农作”区,种植兼具乡村氛围的植物;
(图45)茂密的松竹做道路景观,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和绿地生态质感都很良好;
社区中心建设方案范文4
自4月中下旬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三桥社区紧紧围绕街道人居环境整治会议工作布置要求,落实网格化管理工作,按照社区实际情况划分4个片区,庆安路片区,峥嵘街片区、沿河街片区、普济路片区,6个微网格,庆安路、记忆馆公园停车场、峥嵘街、太平路、沿河街、普济路,并且落实微网格长,责任保洁员以及社区干部为片区责任人。在微网格长的人选上,社区主要选取片区内平时也经常会向社区反映问题的热心居民作为微网格长,并征得其本人同意。并且在此基础上,为更好的能够了解辖区内状况,建议网格长及片区负责人交叉检查。
网格化管理是在三桥社区原先百事千时万步基础上更加完善了人居环境工作的保障制度。目前,我们正在按照部长的指示,一个月解决一个难题的要求,4月在配合三桥村开展北龙山整治工作的同时开展铁路宿舍整体提升工作,铁路宿舍目前硬化,整治等基础工作已经完成,后续的完善工作也正在同步进行,争取在5月底完成。5月难点问题是阜溪路的垃圾投放问题,硬化也已经完成,分类亭也在抓紧建设当中。6月确定处理太平路垃圾投放点脏乱问题,已经做好方案并处理相关问题,预计在6月底完成分类亭建设并投入使用。庆安路大停车场规范化整治工作也已经开始实施。
目前难点问题,三桥社区主要还是集中有三点1、大件垃圾随意丢弃2、商户的不规范经营问题3、车辆不规范停放
社区中心建设方案范文5
1、一年来,社区党工委始终高度重视普法工作的开展,把六五普法工作列为我社区中心工作来抓,认真对照六五普法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普法活动。
2、强化组织领导,我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主任为组长,社区党工委书记为副组长,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经常性地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严格按照六五普法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分年度逐步实施,注重工作开展的连续性,确保了六五普法扎实有效开展。
二、根据六五普法要求我社区制订了六五普法的相关制度、社区干部法律知识学习等系列制度,为学法普法提供了制度保障
2、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社区认真按照普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的要求,确定重点学习内容抓好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一是抓好干部学法。社区干部既是六五普法的重点对象,同时还肩负着向群众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的重要职责。二是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组织社区的小学生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以训促学,收到较好效果。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三、普法工作取得实效和存在的不足
1、依法行政得到加强。提高全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逐步实现由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向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转变,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各项事业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各项事业的转变,不断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通过学习提高了社区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的自觉性,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工作扎实推进。
2、社区领导班子在普法工作中坚持把学法与依法管理相结合,自觉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积极推进服务建设,为居民办实事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办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广大居民学法守法,参政议政意识提高,社会秩序稳定,社会风气好转。
3、部分居民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主动普法的意识还不强,主动学法的不多,虽然依法维权意识有所提高,但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更多的是凭感情靠人际关心来处理。
4、人民群众的面对面宣传难度大,很难确保居民普及率达到100%,普法的力度、深度有待进一步深化。
社区中心建设方案范文6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会议精神,为辖区内居民创造和谐的环境,今年我街道本着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以解决群众热点问题为抓手,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城管工作有新的突破。现将街道20****年城管工作计划下发给你们,望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抓好落实。
1、进一步发挥区域共建载体的作用。几年来,我街道在市、区有关牵头单位的带领下,各共建单位在创建活动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共建范围,加大共建力度,严格落实共建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对“共建”经费的筹集,加大对“共建”单位的督办力度。
2、以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抓手开展创卫工作。创卫是政府的一项工作,更是广大市民的愿望,我们将对多年来群众所关心的问题,逐个摸底排查,并着力解决,如城中村绿化档次低的问题;城中村小巷路面质量差、卫生保洁差问题;楼道管理水平低等问题。总之,通过创卫,增强市民对政府的信任感,提高社区在社会上的威信。
3、加大对创卫工作的宣传发动,进一步营造全民创卫氛围。我们将在前段时间的宣传基础上,加大力度,力求在宣传方式上有所突破,在宣传内容上有深度。通过开座谈会,征求市民意见,聘请义务监督员,以生动活泼的活动来吸引广大市民,提高市民创卫热情。从向市民灌输式宣传逐渐转向市民主动参与创卫活动中来。
4、着力探索创卫新途径。各社区应从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努力开拓创新,创出自己的特色。着重在如何提高市民创卫参与率,发挥志愿者作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党员认养绿地等方面创出条新途径,积累一定的经验。各社区应有“一区一品”,努力在某个方面为婺城区及至金华做出楷模,以提高社区的知名度、影响力。
5、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了巩固集中整治的效果,我街道将在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一是抓保洁员队伍的建设。今年,有计划安排增加保洁员,并不断优化保洁队伍。二是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管理保洁员。通过开展“日查周评月比”,保洁员创佳评差考核,社区干部每天的早巡等制度来达到保洁效果。街道城管办每月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并把卫生较差的地方拍摄成照片及时通报到社区进行整改,每季开展一次创佳评差考核。通过这些长效保洁管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使各社区环境卫生上一个新台阶。三是组织创卫巡逻队,进行创卫检查。不断增加创卫巡逻人员,并努力提高巡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