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和会计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和会计的关系范文1
[DOI]10.13939/ki.zgsc.2016.42.09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正在不断完善的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也越发突显出其较强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在当下的经济社会背景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识。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联系,但是同样也具有着较大差异,相关管理人员在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进行实际开展的工作中,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明确区分,从而才能让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得到促进,让我国会计管理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才能让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和有效,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1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的联系
1.1 财务会计是税务会计的基础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税务会计工作的严谨性较强,在实施税务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其重要参照物就是来源于财务会计信息。简而言之,就是指在核算与监督纳税人经济活动时需要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从而才能让规范化、科学化的会计管理工作目标得以实现。[1]企业经济活动和其财务会计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通过财务会计信息能够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做到有效掌握。税务机构借助于财务会计系统能够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做到及时准确的了解,从而也就能够以此为基础,将合理的税务会计编制制定出来。此外,企业还能够在财务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税务会计工作做到有效处理,能够促使其将财务会计核算结果直接运用到税务会计工作中,从而也就能够让自身的生产经营效益得到有效保障。
1.2 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能够通过财务报告直接反映出来
通常情况下,财务报告往往能够有效反映出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协调状况。由于税务会计对财务会计的制约作用,促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税务会计规定。企业通过对自身的负债和资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就能够对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区别做到有效确定,通过该差异所形成的所得税,能够准确地记录下会计利润与企业所得税之间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2]例如在企业所得税会计中需要对时间性差异做到有效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的长期资产及负债情况得到有效展现,从而才能使两者的协调发展得到保障,促使企业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能够相统一。
2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
2.1 核算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一般都是企业中以货币为单位的所有经济事项,财务会计核算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生产经营与资金变动情况。不管其在纳税事项上是否有所关联或关联程度多少,为了让企业债权人、经营管理者以及我国的宏观管理需求得到保障,就需要在财务会计中对企业资金的一系列情况进行核算,如资金投入、周转以及撤出等。不过,税务会计核算范围和财务会计的核算范围并不相同,税务会计在核算过程中往往会涉及诸多与纳税有关的经济活动,如税收收入、收益分配以及税收减免等,税务会计的核算对象相较于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而言,其主要是以受纳税影响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类型的资金变动,如税款缴纳、补退以及计算等。
2.2 核算目标不同
在实际核算过程中,税务会计通常都是以税法为依据,通过对正确的计税、纳税以及退税等工作的运行,让遵从成本的降低效果得以有效实现。为了能够协助税务使用人员给出更加科学的税务决策,通过给税务会计使用者提供相关会计信息的方法,促使其税收收益的最大化目标得到有效实现。[3]而财务会计的主要核算目标则是对企业中的所有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统计,进而将相关的财务报表、利润表等编制出来,为财务报告使用者及时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并让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具体实施情况得到有效展现,最终也就能够让合理科学的经济决策得以实现,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计量依据不同
税收制度的形成一般都是通过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有机结合而实现,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则是依赖于权责发生制,其关注的是实际收入、收入和费用之间的比例。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必须参照权责发生制,而税法的配比原则不仅要参照权责发生制,而且还要有机结合历史成本原则和相关性原则。税法通常不会对会计核算实质进行运用,税务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及税法规定来进行,会对纳税人的行为进行明确规定,但不会预测未来费用和损失。而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运行,主要是以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参照基础,未来让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得到保障,必须严格遵循会计准则和制度来进行核算与编制。税法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法律法规,是企业税务会计工作实施的基础,税法会计在对企业需要缴纳金额数量进行计算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循税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还需要运用书面报告的方式,向相关税务部门反馈纳税结果。
3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的协调措施
3.1 将两者之间的政策差异缩小
财务管理制度僵化和过多是我国以往财务管理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其对企业生产规模的拓展有着很大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财务制度和税收制度也在不断创新,尤其是在《企业财务通则》颁布之后,逐渐开始缩小两者之间的政策差异,促使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制度在未来的创新中,还应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协调,让其之间的政策性差异能够得到有效减少,尽可能地单打独斗或互补协调现象的再次出现,从而才能让企业所得税以会计收益在时间上的统一性能够实现和保障。从当下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使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政策性差异得到缩小,虽然能够让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得到保障,但是由于两者在一些方面上的差异性属于长期存在的现象,因此想要短时间消除显然很难实现。例如:政府部门对企业违法支出或经营行为所进行的行政罚款、司法罚金,在财务会计实施的过程中,就能够列支出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等科目。但是从税法的角度上来讲,其规定这种支出不能够使用于抵税,由此也就让税法以税后利用为目的,为国家收取税收收益的性质得到了直接展现。
3.2 让两者的趋同化发展得以实现
由于受到资源优化配置利益的推动和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正在逐步实现趋同化。从目前我国税收征管及会计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两者之间趋同化发展趋势越发显著。会计制度与税法法规的协调发展推动了两者的趋同化发展,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看,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才是企业所认可的。财政部如果能够参与到税收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就能有效推动我国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趋同化发展。随着我国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协调性,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也逐渐开始向趋同化和协调化方向进行发展。此外,我国企业的一系列筹划活动也会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趋同化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在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处于稳定状态下,企业所应该缴纳的税额则与税后利润呈现一种反比关系。因此,企业为了能够让滋生的应税负担得到有效减少,就需要借助于税收筹划的手段,让合理的避税目的得以实现,从而也就能够对我国税收政策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协调发展带来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4 结 论
综上所述,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逐渐的差异是必然的,但是这并不会对两者的协调化、趋同化发展造成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在此背景下,想要让企业制度的转换成本和税收成本得以有效降低,使政府税收征管成本与企业纳税风险得以减少,相关管理人员只有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的关联做到合理区分,就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不断完善和构建,从而才能在确保我国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有效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勇.当代中国税收服务模式变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财务和会计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规范构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相辅相成的,会计核算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只有通过财务管理才能对会计的财务审核进行有效的管理。处理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关系,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要考虑的是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其次,还要注意要不断的改进财务管理方式;最后,还要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只有几方面协调起来,才能更好的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
1.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社会变革的加快,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要使得整个财务管理体制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财务管理的理念和会计的核算形式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既要精通会计专业本学科的技能,根据本身的实际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又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从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多个方面来权衡分析整理出科学合理的理财策略。在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下还应该不断的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让管理人员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专业要求。
2.改革财务管理方式,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
财务管理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财务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的关键。事业单位和企业只有适当的对财务管理方式和概念做出整体全面的调整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要求财务管理的相关机构要从整体上进行考量来制定财务管理的相应目标,同时也要求把财务管理融合到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同时也要求财务管理技能在宏观上把握住大局,加强财务监督职能促进财务服务于管理的职能。
3.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美国的次贷危机给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改变经济危机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必须强化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准确高效的财务核算的前提下,必须根据企事业单位的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原则,把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内容。提高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
二、规范会计核算能力的思考
1.优化会计核算形式
会计核算能力的强化主要是通过会计核算形式来完成的。而合理科学的会计核算形式也是通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记账的程序和方法来实现的。做到与时俱进,在新的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的过程中,推行和落实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算形式。
2.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会计核算过程的准确和规范,是整个会计核算工作得以顺利进展的基本前提。为了提高会计的核算功能,需要会计核算程序和核算组织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在工作的具体分配上,员工对职责的清楚和分工的要求要明确,这样不至于造成内部的混乱,使得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可以顺利的进行。
3.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会计的基本工作要求是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整个会计核算工作的好坏,前期的工作不到位,那么后续的工作根本无法开展。所以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建立合理的加工整理会计信息的机制,让会计核算程序更加的完美和科学。
4.加强会计工作效率和水平
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会计信息的即时性和相关性,要求会计的工作效率必须到达一定的水平。也就是说,如果当会计正在进行一个项目投资的预算,而统计审核过信息时,活动却已经结束了,那么这个审核工作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必须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才能确保信息的加工整理和对外报告的顺利进行。
5.降低核算成本
“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在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状况下会计信息供给花费的成本和由此而产生需求之间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保证会计信息供给所花费的代价不能超过由此而获得的效益,否则应降低会计信息供给的成本。所以会计在进行核算工作的时候,要考虑到额外成本和这项工作的实际价值意义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化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6.最大限度的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
会计核算对企业的管理者有监督作用,是会计快捷的捕捉所需信息的途径。作为物流和金流的监控者,需要做到核算工作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合理性。优化会计的核算形式是强化会计功能的核心。
三、结语
强化会计核算功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同时,要知道会计核算人员与机制之间的关系,通过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优化、会计核算利益的最大化,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笔者在对整个课题进行整理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关系中,还有许多内容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整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是相辅相成互生的关系,哪一个方面做得不到位都会影响另一个方面的发展,所以在处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之间关系的时候,要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整体的把握,且作为财务核算人员和会计人员本身,对二者的关系要做到合理清晰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l]刘莎.浅谈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分离[J].科技创业月刊,2005(09):42.
财务和会计的关系范文3
一、商业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相关概述
1.商业连锁企业的概念
商业连锁企业是指采用连锁的经营方式,将多个分店组成一个整体的企业形式。其主要在于将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进而改变传统商业的小商业经营模式,尽量杜绝购销一体、柜台服务、单店核算等传统方式,以经营者的经验为主导因素,在商品和服务上逐渐标准化,进一步标准化专业化管理,更大程度的提高销售额和利润,从而达到提高规模效益的目的。
2.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内容
(1)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概念
所谓财务管理,就是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完成对企业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风险投资的规划和管理,其目的是通过一种合理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完成对企业内所拥有资金的最合理规划,从而实现企业的最大化盈利。
而会计核算则是专业的从业人员,通过一定的专业处理方式,如制单记账、标志报表的方法,记录企业内资金的流向,并进行系统的评估,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完成市场及企业行情的预测,从而完成对财务决策方向的影响。
(2)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可以说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二者互为基础,相互促进、互相制约。一方面,会计核算是进行全面的财务管理的基础,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会计核算不规范不准确就不能产生最佳的财务管理效果,发挥财务管理的功能。因此会计核算要合理设计,为财务管理而核算。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也要为会计核算做好工作,在会计核算信息的基础上对企业现状和市场行情做一个完善的详细的分析,监督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及时发现存在的隐藏问题,及时上报以方便管理者做出最快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可以说财务管理存在于会计核算之中,又是会计核算的延续和拓展。
二、商业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现状
1.会计核算职能不健全
由于会计审核行业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资金流动,掌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所以会计核算行业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现有的企业中会计行业的问题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的有效实现以及会计工作的继续有效进行。以连锁企业来说,对于总店和分店来讲,总店缺少与分店之间有效的联系方式,分店同样也缺少和总店的联系和机制的统一:除此之外,分店的利益不能与总店挂钩,总店也不能完成对分店的监督。这样的关系使得企业领导者对企业财务状况无法及时了解,也无法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缺乏合理的制度,会计审核过程缺少规范化的流程,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2.财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企业财务信息失真现象现已十分普遍,是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首先每个分店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和经营问题都大不相同,这样综合起来商业连锁企业的财务总管理就会变得很难很复杂,连锁体系下的分店的财务管理人员容易被利益驱使做假账,伪收据现象很容易频繁发生,这样上报的不真实数据将会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最终报表,进而阻挡公司正常的发展速度。除此之外,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步骤太过繁琐,预算管理机制空有其表,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办事效率,公司无法严格控制信息的准确度和有效性,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很不利于连锁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和发展,甚至有可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危机。
3.缺少健全的激励机制及监管机制
总部对分部的监管缺少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目前商业连锁企业缺乏内部联动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使总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无法严格实行,更无法进行合理的考核,导致总部对资金的管理控制松散,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大大降低。除此之外,商业连锁企业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目前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总部的激励机制无法贯彻落实到分公司,这容易使员工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财务管理甚至于日常管理都极容易出现问题。
4.资金管理方式落后,系统不完善
可以说企业的长远发展的基础就是总公司的资金管理,但如今我国的连锁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很多分公司采取的财务管理方式是按月提交账单,可是这么做会导致总公司受到了很大的牵制,总公司无法控制每天的资金,一旦出现问题并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去解决,很容易出现资金亏空问题,总公司的资金会被下属分公司占据很大的一部分,容易产生管理漏洞。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下属分公司极容易存在挪用公款甚至公款私存的现象,资金周转速度变慢,公司管理出现问题,不利于企业利润的正常产生,毫不夸张,这容易使企业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失败。
三、加强商业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运营效率
健全会计核算职能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自己的运营效率,有助于总公司更加有效地对各连锁分公司定期进行会计核算的管理。可以说财务管理软件能够促进企业总部对各个下属分公司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例如,商业连锁企业可以通过自动对账系统及时给各分公司对账信息,及时核对各项交易数据,核实业务产生的过程,方便分公司查询对账结果,掌握公司自身的发展情况。连锁企业还可以通过编制报表平台进行对财务报表的合并工作,及时调整、审核、查看、汇总报表,大大提高商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与效率。
2.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
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各连锁分公司会计核算的管理,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可以更高效率的管理下属机构,加强对员工的奖励制度,监督落实管理机制,总公司通过平台及时完成账目对接工作,争取做到账目透明化、清晰化,方便数据的及时记录和修改,并且及时做好项目资金核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加强资金管理
商业连锁企业的资金管理需要逐渐朝着资金管理一体化的方向转变。在总部建立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将有助于资金的周转,可以说商业连锁企业总部建立资金结算中心能够有效解决连锁企业总部内部的资金分散问题,借助这个平台,总公司还可以结合市场行情和自身现状有效改善企业运营情况,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企业的投资和筹资状况,降低下属连锁企业对资金的占用和财务管理费用,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来更加有效的了解各个销售分公司的资金占用情况,从而更好地、更有效地控制资金的去处,因此连锁企业必须建立合理的资金预算体系,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对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合理的控制。
4.完善现代管理系统,实施预算管理
企业要逐步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有效的将总公司和各个下属分公司的活动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能力的管理人才,通过逐步完善企业管理系统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对企业预算做好分工工作,让每一个部门各司其职,并且派遣专门人士监督下属分公司详细汇报经营情况,方便对企业资金做出行之有效的预算和控制。运用平台及时对分公司的任务执行提出建议,必要时进行制止和干预。只有财务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对商业连锁企业分部的预算执行进行控制和考核,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
财务和会计的关系范文4
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指的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当中的分支,为单位或企业提供强制性财务报告以外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其目的是满足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中对特殊信息的要求,通过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处理程序,不但要反映单位或企业的过去,而且要利用这些历史信息对未来进行准确的预测,能够参与单位或企业的决策,并规划未来,对未来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进行控制和评价。管理会计其实是经营型会计,其服务的对象是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指的是根据会计制度或空间准则,核算并监督单位或企业的一切业务或经济活动,对外部提供相关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解释。财务会计其实是报账型科技,其服务的对象是企业的外部。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
1、二者都属于单位或企业的管理行为企业会计其实是企业管理当中的重要成分之一,能够通过收集经济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对经济信息进行利用,对单位或企业中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控制和指导,从而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而在整个管理活动当中,管理会计师通过各种经济数据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帮助单位或企业的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其重点在于过程控制,并通过决策、预测和预算编制完成企业的管理目标;另一方面,财务会计则将重点放在了单位或企业实际运行状态的总结和记录上。二者共同为单位或企业的管理服务。
2、二者的核算对象基本相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将企业现在的资金运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作为核算的对象,而且在核算的内容上也会出现重叠和交叉。比如在核算成本的过程中,管理会计将会根据当期的损益进行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而财务会计则会为期末的存货进行计价。
3、二者的基本职能相同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实现对单位或企业的成本控制,并对经济活动的预算进行控制,对经济活动中的人员进行评价和考核。而财务会计的职能在于监督和核算,其监督职能就是对单位或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本进行检查和考核,而且主要检查的是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是否和成本预算、企业目标相一致,若存在差异,应积极地找出原因和解决的有效措施。由此可见,从本质上分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对产权变动和资源交易的计量、确认和控制。虽然二者由于分工不同,其侧重点会存在差异,但是二者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维护企业管理者的权益而服务的。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一)控制过程在不断融合
目前,在企业的综合性的控制管理方法和具体的管理会计活动中,总体的流程都较为相似,主要包括了战略的分解、目标的制定、实际的贯彻和执行以及分析和考核等步骤或环节,而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财务会计工作。比如在预算管理当中,管理的终点就是财务预算,并通过预计财务报表的形式来表现,而该表的表现形式其实和财务报表的形式一致,从而便于后期进行预算考评[5]。这其实是对单位或企业经营绩效的考查和监督,而在整个过程中,实际的经营成果将会与预算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得出财务会计数据,包括成本、收入、利润以及各项费用支出等。如果在比对中发现二者数据存在偏离,单位或企业就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出现的环节,并进行及时的修正,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水平进行持续地改善和提高。
(二)成果表达的不断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智力资本、人力资源、组织资源、知识产权等无形的资产才是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但是这些无形资产很难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表述或确认,从而无法对这些资产的价值进行计量。而在管理会计当中,由于促进了量化结果和描述性说明的结合,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用性和有用性。另一方面,公司的管理层需要了解公司一段时期的财务表现,而财务数据通常与绩效评价指标挂钩,并使员工了解自己的薪酬可能受到的影响。与此同时,管理层在进行管理措施、控制措施的决策时,同样也需要财务会计信息作为估值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作用
(一)促进
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在减少坏账的有效措施当中,合同管理是方式之一,其实合同管理是管理会计的范畴,但是由于在实际的操作和工作中,并没有对管理会计的岗位进行单独设置,其具体的工作仍然是由财务会计进行。合同管理的步骤包括了签订合同、发出货物、资金回笼、销售提成等,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及时的、真实的反映出执行合同的情况,并对逾期未回笼的资金或货款进行跟踪管理,从而降低资金回笼的风险,并保证单位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保证预算管理的全面性,确保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
各个单位或企业在年初就会对全年的生产目标以及各项成本的开支限额进行预算,并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划分,细分到季度和月份,从而保证能够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和排名。在每月或者每季度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将考核的结果进行通报,做到奖优惩劣。每月将各项成本费用编制成考核报表,并和预算的指标对比,如果出现了超支必须进行及时的分析,找到超支出现的原因和环节,从而对成本费用进行严格的控制。虽然预算管理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必须依赖财务会计进行工作,并会受到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的影响,因此只有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
财务和会计的关系范文5
Abstract:Looks over China several dozens year business finance system only passively to process the country to State-owned business's fund supplies form, national and State-owned business's relation of distribution, centralized financial and in the expanded enterprise property rights works hard. This deviated in fact the financial essence, causes the finance to become the passive adaptation country to need, the passive execution national policy one kind of tool, has made the aspect which our country finance and the finance combine to a certain extent. Because the western nation has the quite perfect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the developed money market environment, the finance are very not only few government's intervention, in the financial control is been compelled with the enough strength to process questions and so on fund raising, investment and dividend assignment, also establishes separately in the financial control practice the finance and accountant the organization.
关键词:财务 会计 关系 中西方差异
Key words: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relates the Western difference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088-02
一、对财务与会计关系基本表达中西方不同
1、中国对财务与会计关系的表述主要有三种思路:
一是“大会计观”,认为会计包括财务甚至可以代替财务,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是管理的主体,财务是管理的对象,必须对财务实施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实际上指的是对财务活动进行的会计管理。”在我国会计学科体系设置上也与这种观点相符。在60年代初,形成了会计原理、部门会计、经济活动分析和财务管理的"老四门"会计学科体系,将会计学科体系始终围绕国家财经"制度"和"计划"两个中心展开,以会计核算为重心,以会计方法为主体。80年代,在"老四门"的基础上,上下延伸到会计史、会计理论和特种会计,内外扩展到管理会计,责任会计和国际会计等,试图进一步完善会计学科体系,但其主要缺点是:学科门类单一,讨论范围狭窄;注重核算多,重视管理少,只讨论方法,很少深入研究理论,即使在很少的理论研究中也主要是解释、说明制度,基本没有独立完整的学科研究内容。在90年代,形成了以企业会计为核心,以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为主干,包括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电算化和会计史等在内,兼顾各类新兴学科体系包括基础性学科、职能性学科、部门性学科、综合性学科、专门性学科;还有人认为,会计学按其研究内容主要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等,而相比之下,财务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就不十分明朗。80年代初,有人提出建立企业财务管理学的有关问题,但未提出学科体系。1989年秋季,上海财经大学经批准在全国第一个试办财务学(现为理财学)专业,经过近10年的理论探讨,现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财务管理学研究对象为财务资金运动规律及其对规律的应用,财务学的理论体系从财务学科研究对象所包括的内容看应研究对象、职能、主体、环境等;从资金运动规律出发应研究管理目标、原则、体系等要素;从资金运动规律应用出发应研究管理环节和方法,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可划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业务方法三部分。
二是“大财务论”,认为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会计只属于财务管理体系中的反映和控制环节。这种观点是中国政府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的观点和实际做法,任何财务政策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财政政策,中国几十年的会计政策都是围绕着财务政策制订的。财务基本范畴的扩张和广泛化,使得财务学科的内容和质量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垄断性,其中,财务学兼容了财政学的内容,同时,财务管理包括了会计。“财务管理是庞大的工作系统。它包括财务设计、财务实施、会计和审计等几个部分”。“会计没有本身单独的管理对象,所以会计也不能成为一项独立的管理工作,会计管理这一概念也不能成立。”财务管理包括会计,在财务管理概念之外,不必另立“会计管理”概念;“会计管理”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缺乏依据,难以成立”。
三是“财务会计并行观”。认为财务是一种管理工作,会计则为这种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主张借鉴西方的经验,从机构设置上将两者分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越是发展,企业的理财活动必定日益显示它的重要性,它将同企业的经营活动并驾齐驱,共同影响企业的成败。考虑这一发展趋势,我们觉得会计同财务(财务管理者理财),在学科上应当有一个客观界限,在工作上也不能长期混淆不清。
另外还有人提出财会管理论。认为财会管理即是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的综合,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价值运动及其所产生财务关系的管理。其职能为计划、组织、控制、调节、核算和分析。认为财会管理充分显示了财务与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综合作用,既是一个信息系统,又是一个控制系统、管理系统这是一种财务与会计合二为一的观点。关于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的包容性问题的不同认识,同样导致了对会计职能的不同看法,如有人认为“确保合理分配是会计的一项职能”。
2、西方国家基本上认为财务与会计是两门学科,各自有其不同的理论体系。
如1941年美自公证会计师协会名词委员会在会计的定义中指出:"会计是一种技术,它是对财务性质的帐项,用显明的方法,以金额来记录、分类及汇总,并对其结果做出解释。"1982年英国成本与管理会计师协会提出的会计定义是"对实际业务事项用货币形式进行分类和记录,同时为了对一个时期的业绩或某一指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对这些业务事项的结果加以表达和说明,并且对各种备选的计划方案引起未来的活动,用货币形式进行预测。"财务则"意指企业达到既定目标的筹集资本和运用资本的活动"。在英美国家的大型企业中一般将财务与会计机构分开,在财务副经理之下设有财务长与主计长,财务长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筹集资金、处理与投资者的关系、投资、股利分配、银行和保管、信用和收款以及保险等;主计长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内外部报告、计划控制。经济评价、保护资产、税务管理、信息处理、内部审计等。
二、中西方财务与会计关系差异的原因分析
1、经济体制因素。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将财务作为财政体系的组成部分,因而有关企业筹资、投资、股利分配等重大财务活动都由国家财政去统一规范,无需企业思考,即使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国有经济仍是中国社会的主体经济,因而国家股仍然在绝大多数股份制企业中占控股地位。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环节仍是处理企业与国家等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也正是中国关于财务与会计关系表述上存在"大会计观"、"大财务规"、"财务会计合一观"等存在的现实环境;而且由于中国二元体制结构的存在,企业的自主理财虽然政府的努力与企业的争取扩大了许多,但这种权力仍是相对的,或是非主体性的。
财务和会计的关系范文6
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内在联系
?墓叵到嵌壬峡矗?管理会计定义包括狭义管理和广义管理,狭义上看,管理会计是区别于财务管理的独立系统,管理会计强调内部,而财务开机则强调外部,管理会计主要为决策者提供真实信息,财务会计则是提供对外报告信息;广义上看,管理会计活动包含企业信息收集和使用的全过程,信息服务者既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层,同时还包括企业股东、债权人以及税务部门等一系列外部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的确认与计量都被划分到管理会计范围内。在会计实践中,采纳管理会计狭义定义为会计活动划分依据,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划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功能联系。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核心目的都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实际运行中记录、计算、分析以及评价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监督和反映企业价值运动过程,进而为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依据。第二,核算对象联系。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主要以企业资金运动为主要核算对象,并在实际核算中存在大量交叉和重叠工作,以实现资金管理和有效控制。第三,信息来源联系。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实际运行中都使用原始信息,即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信息。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客观需求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职能和作用不同,而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后,企业内部结构逐渐变化,使得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成为企业会计活动的主要发展方向。
1.外部客观需求
纵观会计发展史,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在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交易模式的变更和创新,同时大量新型业务的衍生,使得企业信息种类和信息数量愈发复杂,而传统财务会计无法解决信息问题,满足不了现代化企业会计系统运行需求。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财务会计要遵循固有规范进行企业信息处理,在新信息面前,这些规范无法立即改变和完善,形成财务会计的时滞性,不利于对企业价值运动和资源运动的监控和反映。管理会计自身具备极强的灵活性,引入先进信息处理手段分析、计算和评价企业财务信息内容,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关联性与实效性,但由于管理会计活动要以日常财务核算为基础,这就表示在管理会计运行中需要财务会计的支持,进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质量水平。
2.内部客观需求
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下,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弱化传统职能划分的部分界限,形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职能业务的交叉与重叠,这就反映出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融合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客观需求。从这一层面上看,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主要将竞争重点落在知识、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因素中,并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若单纯依靠财务会计无法全面反映出企业财务信息,这就需求管理会计对财务会计进行信息补充,进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真实而全面的信息依据。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融合途径
1.营造有利的外部融合环境
为了实现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融合,发挥出二者的价值和作用,国家要为企业会计结构变革要营造有利的外部融合环境,为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融合提供必要条件,全面反映出企业资金运动情况,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其具体措施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完善企业外部刺激机制,优化金融体制与价格体制,为管理会计的运行和发展提供必要政策性引导,并构建体制保障机制,进而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和普及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经济体制主导管理会计资源分配,提高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为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融合创造机会。第三,完善管理细则与司法解释,在现有管理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和类化,对企业会计行为形成约束,实现有法可依,进而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第四,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和监管力度,强化执法强度,进而实现管理会计行为的规范。
2.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队伍
人才是促进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关键因素,其绝对性引导作用,打破专业核算人才的培养方向,而逐渐转化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组建,在实际工作中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性财务信息网络结构,全面反映出企业资金运动情况,进而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必要信息依据。首先,从高校教育入受,促进管理会计学科的改革和创新,将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融合划分到学科研究项目中,高校和企业要加强沟通与合作,构建复合型会计人才实践基地,进而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其次,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要积极参与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中,发挥出桥梁作用,开设交流讲座论坛,举办管理会计专题活动,融入到会计体系改革实践中,并主导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方向,进而提高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最后,鼓励和引导广大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学习,明确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重要性和现实要求,拓展会计人员理论知识范围,强化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促进会计业务专长的纵向发展,进而实现会计从业人员适应力和竞争力的提升。除此之外,要强化国际交流,以开放的视野和态度进行国际交流,积极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构建会计融合交流平台,进而提高国际影响力,促进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3.促进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运行全过程融合
(1)融合信息输入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核算内容的交叉和重叠,其根本原因在于原始信息来源的一致性,以此为思路,为了实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可以从信息输入融合入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结合成本效益原则,将财务会计数据视为管理会计信息来源,强化管理会计的管理决策相关性,形成一致性会计语言,进而提高管理效益。
(2)融合控制过程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属于一种管理过程,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中,相互辅助和促进,发挥出二者管理职能和控制价值,形成会计沟通工具,贯穿于企业经营全过程中,以实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控制过程的融合,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本身就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经营中的过程性融合的一种实现方式,形成有机循环,进而实现企业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