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变更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料变更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料变更管理制度

物料变更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燃气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1燃气工程管理存在问题

1.1安全管理

现阶段,燃气工程管理方面,对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并没有放到一个首要位置,没有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安全管理的意识比较单薄。对于国家在燃气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等文件,不能及时传达,也没有做好贯彻落实。此外,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包括检查不到位、处罚不到位,导致人们对于施工安全工作不重视,燃气工程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2施工现场管理

目前很多人气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施工现场的环境破坏严重,如在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影响着施工人员的呼吸道、肺部等。再比如施工垃圾、施工现场坑坑洼洼的地面等,让施工现场又脏,又乱。并且执行力度也不到位,如施工原材料道路堆放,损坏的设备不及时维修,没有协调好施工单位跟施工人员的利益关系等,不仅影响着施工的进展,还加大了施工成本。

1.3成本管理

燃气工程在成本管理问题,主要在于对于工程的成本估算和管理差距过大,预算是从图纸上算的,主要是设计图纸与实际有偏差,变更较多,导致计算与预算偏差比较大。在加上编制的预算,也不够合理,导致企业资金无法实现正常的运作和流动,造成成本管理失衡,而且对于成本的管理,没有实现动态化的管理,经常出现成本超出预算的情况,由此导致燃气工程的经济效益偏低。

2加强燃气工程管理的对策

2.1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也是燃气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施工的安全。首先,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人们的安全意识,需要加大对施工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其次,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对施工现场以及人员操作进行检查,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检查施工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施工,排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最后,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才能确保燃气工程的安全开展。

2.2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

为了做好燃气工程的管理,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首先要提高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意识,可以通过增加相关设备,如防尘设备扬尘器等方式,来减少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并且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隐患,保证施工现场安全,还可以通过洒水的方式保证施工现场的湿润和清洁。其次做好材料的管理,燃气工程设计到的材料比较多,需要合理的摆放各种物料,保证第一时间可以找到所需的物料。并且做好物料的使用登记,提高物料的利用率。此外完善各种施工管理制度,如财务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用人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此来保证施工现场的有序进行。

2.3加强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

燃气工程施工时,可以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燃气工程管理工作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掌握燃气工程的相关数据,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地落实。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燃气工程管理工作的实时调整,既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让工程管理工作效率得到很大地提升。例如,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时地监控工程的成本数据、工程进度等数据,保证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

2.4注重施工方案的设计

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提升设计方案的质量。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之前,需要做好现场的勘察工作,也就是专门人员根据施工的现场情况,绘制地形图,结合相关的地质资料,分析施工的可行性,做好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比如,地下管道和图纸不符或者存在隐蔽构筑物的情况,需要做好设计的变更

2.5加强施工的质量管理

首先,技术人员到达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的复核,比如,检查施工放线,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等,从施工的源头进行质量的控制,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其次,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管。施工需要严格遵循施工的工艺和顺序进行,如果出现设计方面的变更,需要设计部门、监理部门和建设单位三方同意。最后,贯彻工地例会制度。定期开展工地例会,对燃气工程施工进行定期检查,提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相关部门的沟通,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做好施工材料的检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对于存在质量问题或者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予使用。此外,做好施工记录。将施工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完成的施工档案,方便人们通过档案了解到施工的情况。

2.6重视燃气工程的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工程施工的最后环节,同样需要给与高度重视。竣工验收时,需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施工合同要求等进行验收,对于施工不合格的工程,不予支付费用。燃气工程验收工作,需要审核施工资料以及现场检查结合的方式,共同进行。竣工验收需要按照如下文件进行验收:主观部门对于竣工验收的规定性文件;国家颁布的相关质量标准、施工规范、验收规范等;施工合同;设计图纸、说明书、设计文件以及变更文件等。

物料变更管理制度范文2

一、工作目标

根据药品、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以高风险产品企业为重点,提升全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质量意识,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建立科学长效的监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有效。

二、工作分工

1、各分管领导对应负责分管工作日常监管的有效实施及相关工作的协调。

2、各监管组根据分片责任负责各自片区的药品、医疗器械日常监管工作及监管数据的录入、更新,本组数据的汇总。

3、药械科负责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医药药材有限公司、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等重点单位的日常监管工作。同时,负责对各监管组日常监管数据的汇总、总结、通报。

4、各驻厂监督员负责驻厂企业的日常监管及驻厂监督工作。

5、监察室负责监察各片区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工作任务

重点监管单位(见附件1),每年不少于4次检查,检查覆盖率达到100%;一般监管单位,每年不少于1次检查,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将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飞行检查、药械安全信用分类管理等有机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做好企业开办、变更、换证、认证及质量体系考核等相关工作,做好跟踪检查。加大对高风险企业的检查力度,发挥驻厂监督员的作用,督促企业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四、检点

(一)药品安全监管。强化药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管,统筹飞行检查、跟踪检查和日常检查等多种手段,重点加强高风险产品、管理水平差和信用等级较低企业的监督检查,保证高风险企业飞行检查率达到100%。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炮制,加强药品委托加工和中药提取物监管。按照省、市局统一部署,启动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提高工程,加强督促指导,严格规范制剂配制,提高制剂质量。贯彻实施新修订药包材质量标准,药包材生产企业、药用辅料生产企业日常检查覆盖率100%。加大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经营使用单位的检查频率,防范流失风险。强化医疗机构放射性药品配制管理。进一步完善药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断提升监测水平。

1、药品生产企业检点:

(1)关键岗位人员:企业负责人、质量保证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药品生产及物料管理负责人专业、学历、资历、培训情况、变更情况及其履行职责的实际能力;

(2)质量保证部门:按规范独立履行对物料不准投入生产、不合格产品不准放行及不合格物料、不合格产品处理等职责;具有对物料供应商质量保证体系审计、评估及决策等质量否决权;

(3)质量控制部门:按规定独立履行职责;每种物料、中间产品、产品检验采用的标准及方法符合规定;按规定实行检验及留样;按实验数据如实出具检验报告;如有委托检验,其被委托方选择的原则、资质、协议及其执行情况;

(4)物料供应商:选择供应商原则、审计内容、认可标准、审计人员的组成及资格、实地考核确定原则、考核周期及执行情况;批准及变更供应商的审批程序及其执行情况;按规定与物料供应商签订合同,供应商资质证明资料具有供应商印章;每种物料供应商的档案齐全、完整;

(5)物料管理:原、辅料的使用及产品放行情况;物料验收、抽样、检验、发放标准、程序及其执行情况;如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其验证能够确保不合格物料及不合格产品不放行;

(6)生产管理:所有药品均按照法定标准、生产工艺组织生产;物料平衡、偏差处理及不合格品处理情况;

(7)成品的取样、检验、留样是否规范;必须做到批批全检;不合格成品不得放行;

(8)批生产记录、检验原始记录是否及时填写、字迹清晰、内容真实完整,并按规定保存;

(9)药品销售及不良反应报告:销售记录能够全面、准确反映每批药品的流向,必要时能够追查并及时召回全部产品;退回产品及召回产品的处理程序及其执行情况;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其执行情况;

(10)自检与整改:企业自检执行情况;接受检查、跟踪检查的次数及其发现缺陷的整改落实情况;

(11)委托生产:药品委托生产符合规定;委托生产或接受委托生产药品质量监控情况。

2、医疗机构检点:

(1)药械使用质量管理组织和药学技术人员配备情况;

(2)药械使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药械购进渠道是否规范、合法,购进药械时是否索取合法凭证并有完整记录;

(4)是否按药械说明书标明的储存条件存放药品和医疗器械;

(5)是否加强在库药械的养护管理,确保药械质量;

(6)是否按规定保证冷藏药品冷链的完整性;

(7)是否加强特殊药品管理,有防止流弊的有效制度及措施;

(8)是否规范调配、使用药械,有防范差错的有效措施;

(9)不合格药械是否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10)药剂科以外的科室如检验科、防保科、放射科自行购进药械质量管理情况;

(11)医疗机构制剂是否经批准进行调配,是否在市场销售;

(12)是否按规定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13)是否建立了高风险医疗器械,特别是建立植入、介入医疗器械可追溯制度并有实施记录。

(二)药品流通监管。全面推进药品经营企业新版GSP认证,建立健全认证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认证指导和日常检查,加强GSP认证的跟踪检查(见附件2),确保跟踪率达100%。深化药品经营企业电子监管和远程监管工作,根据省、市局部署选择部分零售药店开展核注核销试点,提高药品核注核销准确率和预警信息处理率。推动医疗机构远程监管工作。开展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质量及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和批发、连锁企业冷藏药品经营质量专项检查。强化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及交易服务监管,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药品信息、非法销售药品行为。

1、批发企业检点:

(1)企业对供货方资质审查情况(包括供货企业和人员、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包装和标识等);

(2)企业购销活动中票据管理情况(有无挂靠经营、走票过票等违法违规行为,购销票据、购销记录和药品实物是否一致等);

(3)企业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品种管理情况,“三项一限”制度制定执行情况;

(4)企业仓储条件及管理情况;

(5)企业中药材中药饮片采购验收、检验报告书留存情况;

(6)冷藏药品冷链操作管理情况;

(7)企业电子监管、远程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2、零售(连锁)企业检点:

(1)进货渠道、购销资质档案等情况;

(2)是否存在超方式、超范围经营现象;是否存在出租出借证照、柜台现象;是否存在购销票据与实物不符,购销票据和记录不真实的现象;

(3)药品零售企业“十二个不”的执行情况;零售连锁企业“八个统一”的执行情况;

(4)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及含兴奋剂制剂等药品的购进渠道和销售管理情况,“三项一限”制度制定执行情况;

(5)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检验报告书留存情况;

(6)质量负责人在职在岗履职情况;

(7)远程监管工作的开展情况。

(三)医疗器械监管。做好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日常监管工作,重点监管单位每年不少于5次,一般监管单位每年不少于1次。采取医疗机构医疗器械规范化跟踪检查模式,现场检查率95%以上。继续推进《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工作,重点做好二、三类器械生产企业的宣传、辅导和实施工作。继续推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覆盖面达到50%以上。开展打击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用无证产品等行为的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

1、生产企业检点:

(1)生产组织实施情况,是否有擅自接受委托生产和降低生产条件的情况;

(2)原、辅料的使用及放行情况;物料验收、抽样、检验、发放标准、程序及其执行情况;

(3)是否按照产品生产工艺和各项产品标准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生产记录是否真实、齐全;

(4)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含计量器具)是否按企业的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进行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检验设备的周期检定、保养,设备状态标识是否明显;

(5)是否按产品标准进行过程和出厂检验,出厂产品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各项检验的记录是否真实、齐全、规范;

(6)原辅料库、半成品库及成品库的储存环境是否满足生产规模和质量控制的要求。设施设备是否齐全,产品摆放是否合理,各项记录(出入库台账、货位卡、温湿度)是否齐全;

(7)产品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是否规范。在用产品说明书、标签和产品大小包装的内容与注册证是否一致;

(8)销售记录是否全面、准确反映每批产品的流向,必要时能够追查并及时召回全部产品,及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9)是否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并指定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2、经营企业检点:

(1)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等人员是否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规规章;

(2)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并认真贯彻执行;

(3)企业有无经营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淘汰的医疗器械现象;

(4)购销渠道是否合法,购销记录是否健全,能否做到票、账、货相一致。三类以上医疗器械产品的购销存数据是否按规定录入安全监管服务系统等;

(5)培训档案、健康检查档案是否健全;

(6)有无超范围经营或降低经营、仓储条件;

(7)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在职在岗,有无擅自变更经营、仓库场所、质量管理人等许可事项;

(8)加大对企业宣称“无偿赠送”、“无偿试用”等营销模式的检查力度。

五、工作要求

(一)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由药械科统一制订全年监管工作计划,各监管组要统筹安排,科学谋划,进一步做好日常监管目标和任务的细化工作,确保日常监管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切实加强对片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日常监管,健全片区管理相对人的基础档案工作,定期汇总于药械科,统一完善企业档案。

物料变更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ERP 精细化 成本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的扩大,企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会,但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面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其中成本上竞争占重要地位,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存发展。那么现代制造业如何借助ERP平台,实现精细化成本管理呢?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ERP环境下,制造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理念

如说制造业成本管理是个大系统,那成本管理理念就是软件部分,而ERP环境则是硬件部分,大量成功运用ERP系统的案例证明,只有软件硬件最佳组合才能创造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本管理模式。在传统成本管理理念中,材料和人工是关注的重点,但随着竞争步伐的加快,更多企业将成本管理扩大到生产线的全方位,全环节上。如从生产半成品的某个工序到最终成品组装线;从显性成本的管理到隐蔽成本的控制等,制造业只有与时俱进,大胆更新成本管理理念,也只有控制住所有同成本相关的环节,面对竞争对手,知已知彼,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ERP的环境下,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已经提供不了全方位、全环节成本管理的模式,现代制造业应该彻底更新成本管理理念,扩大成本管理视野。

二、ERP环境下,制造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特点

(一)通过ERP系统合理并精细地配置企业资源

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下存在信息不能共享的弊端,采购、财务、生产、技术等部门因缺乏信息共享和高效沟通的平台而各执已见,部门间缺乏信息上的相互信任,信息不能共享是企业成本管理的瓶颈。ERP的使用,让各部门能在这个平台上共享一套源头唯一的数据,采购、财务、生产、技术等各个部门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各司其职。ERP成本计算的基本数据包括采购成本、材料定额以及各种费率等。它们分别记录在物料主文件、物料清单、工作中心和工艺路线等文件中,这些基本数据的准确性是成本计算准确性的重要保证。ERP成本计算方法采用的是滚加法,是按物料清单所规定的物料之间的层次、需求关系和制造过程,从产品结构的最低层次开始,从低层向高层逐层累计。成本的发生和累计与生产制造过程同步,随着生产制造过程的进行,在材料信息和生产计划信息动态产生的同时,成本信息也随之产生,信息的高度共享为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夯实基础。

合理地配置物流资源,也就是企业通过一定的策略将物流在各个环节上达到最优的组合,ERP中MRP是最常用的物流资源优化方法,该方法实质上是基于销售信息(销售预测或者销售订单),采用一定的计划策略,根据企业固有的BOM与生产工艺信息,自动排布出“什么时候由什么人采购什么,采购多少;什么时候由什么供应商代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什么时候由哪个车间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关键任务信息,从而让企业基本价值链得以统筹工作,并进一步促使库存、生产线及在途物资的最佳配比,使企业物流资源得以充分优化,真正实现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物流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二)借助ERP系统能够实现全方位、全环节的精细化成本管理

ERP系统中成本管理早已脱离了传统的料、工、费的管理范围,对供、产、销进行全方位和全环节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是其特色。

首先,从采购来说,传统选择供应商的方法往往是仅单纯地根据供应商报价的高低来判断,其实只有综合成本最低、综合素质最高、品质最稳定的供应商才是最优的供应商,面对不同的供应商,企业在比较报价的同时,还要关注供应商的交货期、产品的质量、供应商在紧急供货情况下的应对能力,甚至于要关注供应商的企业文化。ERP系统借助于各种模型对供应商的综合实力进行专门的评估和有效的管理,为企业开展精细化成本管理从源头上打下了基础。企业不仅要有最优的供应商,还要选择同企业自身特点相符合的采购策略、采购的最佳到货期、经济到货批量、付款条件等,另外采购员的管理也是采购管理的重要部分,EPR系统中对以上采购环节的管理均有相关的功能设置,企业要想让采购成本降到最低,就需要供助ERP系统从以上的环节中开展精细化管理。

其次,从生产来说,ERP系统采用先进制造管理理念,通过生产数据管理、生产任务管理、车间作业管理等模块的有机结合,再借助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等功能营造出与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下无法想象与比拟的管理氛围。比如,生产数据管理是用来建立与生产制造相关的基础数据。对涉及产品设计、生产计划、加工制造、物料管理等需高度共享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减少数据冗余,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动态维护和更改控制。生产任务管理系统,在财务系统、物流管理、生产管理其他各子系统的基础上,采用 ERP的先进制造管理思想,同时吸收 JIT、精益生产的管理思想,为工业企业提供针对制造有关的生产任务单从生产计划、投料与领料、生产检验与汇报、到产品入库、任务单结案全过程监督与控制,协助企业有效掌握各项制造活动信息,管理生产进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车间在制品、降低损耗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与客户满意度。

从销售来说,销售活动是企业得以存续的根本,销售过程管理的好坏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销售成本的高低,比如销售过程中不按纳期交货的后果会导致索赔成本的增加,提前生产或超量生产在增加仓储成本和资金占用的同时,企业还要承担资产减值的风险,ERP系统针对以上的问题设计了一系列销售过程管理的功能:报价评估、订单审批、订单执行跟踪、执行例外与预警机制、订单发运与跟单等。企业只有充分地运用销售过程管理功能,才能将销售成本降到最低。另外在ERP中可以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甚至可以把客户挖掘的工作也纳入其中;除了关系维护之外,ERP还为客户管理工作提供了“价格与折扣管理”及“信用管理”体系,即什么样的客户在什么样的需求量下报什么样的价格、打什么样的折扣、享受什么样的信用政策都应当是有据可查和有章可循的,如此一来企业必然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与客户建立起良好而又透明的客供关系。

三、ERP环境下,制造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难点

(一)对ERP信息链上的信息传递及时性的要求很高,对各部门的协调性要求很强

众所周知,ERP是高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只有保证信息高效地传递才能确保信息链不会中断。因此,相对传统成本管理来说,ERP系统更强调各部门间的高效协调性,而目前相当多的企业运用ERP不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习惯于传统成本管理思路,各部门在业务执行的过程中没有站在公司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各部门间不能很好地协调工作,过分的本位主义必然造成ERP环境下成本管理的失败。

(二)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受多年传统成本管理模式的影响,相当多的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不是特别高,这给ERP在企业的推广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三)ERP系统一旦初建不合理,变更成本高昂

ERP系统不是企业短期的管理工具,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地运用ERP系统,可能要花费企业几代管理人员的心血,它是企业所有人员智慧的结晶,因此ERP系统一旦建立,要想在短期内改变可能很难,要支付高昂变更成本的同时,企业还要应对管理思路和管理流程的变革。所以在选择运用ERP系统前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调研、相关流程的测试和管理制度的制订工作。

四、改善ERP环境下制造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ERP项目组

如果没有一个执行和协调力强的ERP组织机构,企业就不能很好地运用ERP系统。在ERP组织机构的领导下企业各部门达成一致的目标、各部门间责权明晰,通过定期会议的平台让各部门既能了解企业ERP运行的全局,又能站在部门的角度提出专业性的意见,有了问题大家协力解决,ERP执行中有了成功的经验让大家一起分享。ERP项目组是企业能否成功运用ERP系统的一个重要机构。

(二)对ERP关键操作人员加强后继教育

要想让ERP系统能在企业顺畅运行的另一个关键是要在提高全员业务素质的同时,更要强化计算机和ERP知识的培训,只有全员素质提高了,ERP作为管理的工具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现在有很多的企业,用了ERP系统以后,如果人员的变动太频繁,而ERP知识在传授的过程中出现了断层,导致企业的ERP系统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最终是形同虚设。

(二)建立全套的成本管理制度和符合ERP需要的成本管理流程

在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下成本管理制度和成本管理流程是相对简单的,在ERP环境下企业只有建立了全套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才能有效地避免人为干扰ERP系统正常运行的不利因素,当然成本管理制度和成本管理流程的设计一定要同ERP系统相配套,如果草拟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的人具备了一定的前瞻性,ERP系统才能为企业长远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ERP系统对企业来说是魅力无穷的大海,海底无限的宝藏有待企业去做进一步的开发。企业只有根据不同的特点开发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物料变更管理制度范文4

摘要 电力施工企业的财政管理工作掌控着企业经济的方向,其职能贯穿于电力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使企业的财政部门发挥出高效的经济监督、核算、管理、指向等功能可使电力施工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走地更稳更远。本文重点在于说明电力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电力施工 企业 财务管理

财政工作的新时期职能已经从单纯的记录、计算工作发展到全面控制企业经济行为,拥有经济控制、经济支持、经济监督的权利,是企业内部财政工作的重要保证和指向标,做好电力施工企业内部财政管理工作,可以使企业资金流向正确,流动细节记录明确,企业经济行为更合法,合同管理制度更完善,发挥出其高效的经济管理职能。

一、关于电力施工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

目前,就我国现阶段的电力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里就着重说几点常见的重点问题:其一、就目前情况而言,电力施工企业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不与财政部门相沟通的,财政部门参与的只有施工过程中的财务供给、财务核算和竣工后的财政核查、校对等环节,这样一来财政部门得到的资料十分有限,其职能发挥也仅限于一般意义的结算、记录、核算等基础内容,企业内部并没能充分认识到财政部门的实质性作用和在企业活动中产生的良好推动力、监督力、掌控力。其二、财务合同不能有效管理,财务合同是重要的经济依据,也是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境的指标规定依据,它是保证承包方和发包方两者各自利益和各自义务的重要依据,有了合同我们就能对工程完成质量、公款数目核算、工程进度等各个方面实施管理,确立工程中责任人制度,当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或问题就可以凭借这些合同找出责任人,这样就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良好问责制,有利于保证较高的工程质量。其三、工程项目变更随意性大,在实际施工工作中施工项目因为客观因素发生改变的情况时有发生,对项目进行有效、定向变更也是一种正常行为,但在实际变更过程中变更方式随意性大,常常不履行必要的变更合同手段,导致变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责任人、无追究方,另一方面合同的随意变更也使得工程实际经济投入值远远高于工程预算值,这就使财务部门的财政预算工作失去了实际意义。其四、企业内部财政管理制度不健全,电力施工企业内部对财政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企业财政部门内部分工不明确,监管制度缺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管理没有统一科学的方法,没有严格的核算制度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企业内部的财政规划、清算和预算工作无法正常有效的进行,还有可能使企业受到外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侵袭,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二、关于加强财务管理的分析

要想增强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我们就必须得做好企业内部财政管理的规划,使财政部门的实际功能不再仅仅局限于清算、记录和核查这些基础工作上。新时期的企业财政管理工作应该包括计算、审批、监管、核查企业内部经济行为,从控制成本、做预算规划和节约工程投入成本这三个大方面对企业经济行为做管理,下面我们将其分作四个小点,通过对这四小点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来达到增强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

1.材料、设备采购的结算与核算

电力施工企业存在合同管理不严格而造成材料、设备内容规范不明确,提高电力施工企业在采购设备和材料时的结算和核算工作,有利于控制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投入,也能提高对采购成品和材料质量的监控力度,规范采购流程和采购时资金的流向,具体的工作内容有:其一、集中采购、批量采购,电力施工企业的采购特点有采购种类多、采购类别广、采购数量大,在财政部门规划企业采购内容时应先做好采购分类,再找准材料、设备供应商,如果合作愉快可签订长期的采购合同,这里要说明一点材料设备供应商不应该只局限于一家,在开展采购工作的同时也要成立专门的信息采集小组,对市场上较新、较好、科技含量较高的材料和设备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使企业充分掌握采集过成中的主动权,不至于被供应商自身的局限所限制,从而达到批量采购优质商品、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其二、制度是一个企业得以存活的本质,我们要制定合理的财政部门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的工作流程,建立良好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电力物料的供应数量和施工的规划内容,并使合同行使其法律效益,在工程建设中起到良好规范作用。另外有条件的电力施工企业还应该建立自己的市场分析组,对供应商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做分析,以便使其能为本企业提供更优质的资源。

2.工程价款结算的管理

要想做好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工作,企业财务部门就必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重视起合同的重要性,要做到及时变更及时签署,杜绝工程竣工后才予以补签的情况,合同双方对合同中如材料供应内容、设备供应范围等的内容加以明确,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记录信息变更,使价款结算有充分的经济数据,这样不仅能保证工程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是企业财务部门充分行使其监督权的体现。

3.工程竣工结算的管理

竣工结算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建设成果的体现也是确保企业经济利益的重要保证。在施工设计图审定之后根据设计图的质量预算出工程花费,在竣工后根据工程变更合同的内容重新计算实际工程花费,在实际结算时应保证建设工程的变更经费的审批过程合法,并且是在承包者和发包者共同认可的情况下,这是由工程变更合同提供保证的,并且最终由发包人进行工程结算的复算,这是工程竣工结算的标准化过程。杜绝工程中一边设计、一边施工、一边调整预算,这种恶劣行径的出现,只有优化我国电力施工建设的工程环境,才能有效保证电力施工企业的根本利益,才能使电力施工结果具有更高的质量。

4.审计

审计是对工程整体经济行为的最终验核,要想做好审计企业财政部门就必须要加强对电力施工过程的经济监管,及时记录经济流向、数据变更,并且要求确立工程责任人制度,使结算工作有依据、有证据、有负责人,另外企业工程审计工作一定要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制度,合法执行,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正确合理的规范审计工作的工作内容,建立完整、科学、严禁的审计制度。因为审计工作需要与工程进度相配合,所以予以审计工作人员一定权限也是必要的,提高企业内部对审计工作的重视。

三、结束语

要想使企业在经济浪潮中站得稳,企业内部就必须要有稳定的经济支柱,并且要保证这根支柱的枝系能延伸到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要做到这点就要依赖于完善企业内部的财政管理制度,从预算、采购、管理、监控等各个方面有效、合理地发挥出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这样才能保证电力施工工程有较高质量的建设结果,也能使电力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许静.电力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问题研究.时代经贸.2008(08).

[2]顾敏芯.电力多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西部财会.2008(08).

[3]于之仁,于源洪.新的电力体制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电力技术经济.2004(05).

[4]刘学建.浅谈电力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经济管理.2011(35).

[5]许静.电力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问题研究.时代经贸.2011(23).

物料变更管理制度范文5

EPC总承包,是港口机械工程项目的一种主流商业模式,包括工程设计、工程管理、设备供货、施工、安装、调试、服务等。港口机械EPC项目的主要成功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即行业背景(客户关系)、重大项目业绩、工程设计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阶段,增长模式需要从粗放型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微观层面而言,企业则要更加注重从管理效率的提高中得到效益,避免盲目扩大规模。这不仅仅是客观环境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实践证明,管理水平深刻地影响着企业效益,而每一个港口机械EPC项目的商务管理水平则直接影响到工程企业的收入。因此,如何在具体EPC项目中实行科学有效的商务管理是很多企业关注的重点。

一、港口机械EPC项目的商务管理现状

EPC项目的供应商通常是综合实力比较均衡的企业,本文选取一家具有代表性的港口机械企业为研究案例。该企业自身定位于系统方案供应商,以港口机械工程设计与总承包为龙头,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为支撑,核心优势业务以散状物料输送机械为主,客户群体为国内外港口工程建设与运营商。目前,该企业已在业内颇具影响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一定知名度,整体方案设计能力得到认可。

该企业的EPC项目商务管理工作包括与项目各方建立协调关系,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合作环境;对项目的费用和进度做出综合管理和控制;依据合同处理与业主或供应商的变更、纠纷、索赔、仲裁等事宜;港口机械竣工后组织交工和结算等工作,取得业主签发的正式验收文件;总结项目经验,整理资料归档等。

(一)商务管理流程

1.项目策划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进行EPC项目前期商务工作,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总体规划、合同条款设计等。该阶段以业主需求的确定为标志,进行投标,以项目中标为成果。

2.项目启动阶段。启动阶段主要进行正式立项工作,包括组建项目团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采购计划,分析合同签订时的预计项目成本和收益。必要时,项目经理还应编制沟通计划、费用计划、风险管理计划等。

3.项目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指的是按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具体工作的阶段,是港口机械项目实现产品的过程,该阶段以机械设备的移交为标志。本阶段的商务工作包括供应商评审选择、监督制造与供货等,是工作量最大,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多的阶段,商务管理的难度也最高。

4.项目结算阶段。 项目完工后,项目经理在特定期限内组织与业主办理完工项目的结算,并对业主开出全额发票;同时将完工报告提交财务部备案。

(二)商务管理核心员工

在港口机械EPC项目中,项目经理作为企业的代表与业主联系,在合同条款和企业规定的范围内对项目负全面责任。成本控制经理负责合同管理和有关商务文件的整理归档,对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解释EPC合同条款及变更,处理向业主催收款项及索赔等事项,制定项目费用控制计划并编制报告,参与供应商评审。采购经理全面负责EPC项目材料采购工作,包括组织谈判、签订采购合同并督促供应商履行供货责任等。财务经理参加项目的经济预测和决策,指导并监督项目的财务运作,归集项目成本,编制项目的会计账目,机械竣工后对整个项目成本进行分析。

二、商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尚未建立专业化的商务管理制度

合理高效的商务管理制度能够为开展业务提供很好的指导。由于国内外港口机械工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复杂,过去简单的财务管理措施已不能满足今天EPC项目的需求。目前我国对港口机械项目的研究较少,商务管理内部控制意识较差、管理手段落后,无法满足企业现代化、精细化商务管理的要求。

(二)缺失项目风险识别和预防机制

项目业主、总包方、供应商都仅关注自身短期利益和资源耗损,一出现问题就通过法律诉讼解决,没有建立风险预测和解决的机制。

(三)财务人员缺乏港口机械知识基础

目前该企业港口机械项目商务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项目财务管理水平较低,财会人员没有多少机械知识基础,缺乏既懂港口机械EPC项目预算、决算又能熟练编制会计账目的复合人才。

三、加强商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定制健全的EPC 项目商务管理制度

港口机械项目EPC项目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在以往商务管理方法的基础之上,如何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打造适合自身的商务管理制度是当前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商务管理制度包括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合同评审管理办法、工期成本管理办法、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办法、材料使用控制办法等。建议企业汲取同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借鉴类似工程企业的管理办法,不断创新,力求在短时间内实现商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二)建立公平的考核机制和培训体系

物料变更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根据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项目的功能特点,可以把水利工程分为防洪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水利工程、灌溉、发电等综合水利工程等等,这些水利工程的主要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而减少的。水利工程包含的工程有很多,需要修筑渠道、堤坝、水闸、溢洪道、水湾、水槽等等多种水工建筑项目,这些建筑项目施工技术强,管理内容杂,因此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就需要大量的优秀管理人才来进行掌控协调。再加上水利工程比起其他普通建筑项目,更容易受到环境、地理条件的影响,例如、水土的侵蚀、淹没等等,就会更加考验建筑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因此,虽然现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通过调查其管理状况,还是发现有很多不足,下面笔者就简要围绕这一点谈谈自己的陋见,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方面都有很多有待加强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责任心不足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外行人都能深切理解,然而很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缺乏强烈的责任心,在加上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内容太过繁杂,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因此,在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人员就有些轻忽,管理意识不足,而且还在沿用陈旧的管理方法,这就造成很多细节无法妥善处理,应变能力不强,总而造成很多赶工、误工现象,进而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和管理。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有漏洞

通过调查我国大多数水利工程可以发现,大部分水利工程都是建设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距离城市和繁华地区都较远,因此,很多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方面还没有更新,相关管理法制体系也不健全,这就造成了不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方面存在漏洞,尤其是因为物料、资金管理的不严谨、不科学,使得很多后续工程都缺乏资金和物料,进而容易出现拖欠施工人员工资的状况,从而直接影响整个水利团队的工作激情和质量,也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够,监管力度不足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到的面很广,内容很多,难度也较高,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对项目管理人员来说也是一个对其能力和经验的重大考验。大多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不尽人意,主要就是因为不少施工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够,相关知识结构不足,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难免捉襟见肘,而且很多管理人员都是边管理、边学习,缺乏经验和应变能力,一旦工程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如工程变更等,就会打乱其管理节奏,从而给后期工作带来连锁麻烦。另外,也有部分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期间没有进行严格的三道程序的质量检查,甚至某些项目只是进行随机抽样检查,无法全面、系统、技术的发现一些细节质量问题,这也会对水利项目工程后期工作的开展带来意外麻烦。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针对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笔者结合自己实际管理经验提出了优化措施。

(一)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管理理念和能力的增强、

首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就必须要转变其根深蒂固的传统管理模式和理念,必须要随时学习市场上新的、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在充实自身的同时,也能够改革创新施工管理的技术和相关设备,并要定时开展各类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培训活动,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实践和考察,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提升其管理理念,增强其管理能力,从而更好、更有效的开展水利工程管理活动。

(二)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制度的更新和完善

无规矩不成方面,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果的因素太多,因此为了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就必须要以规范化、科学化和严谨化的管理制度来规范、管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得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能够依靠制度体系来协调。与此同时,水利工程受到水、气候影响较大,因此管理人员也必须要事先做好调查工作,并做好相应的应急规划,并配备好相应的应急设备和工具,这样才能够及时、灵活应对施工现场出现的意外问题,从而更好的确保施工项目能够正常进行。

(三)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和相关设备物料的监管力度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即使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再仔细、再认真,也难免会出现一些细节问题,此时施工管理的监管功能就尤为重要,通过配备专业的施工监管机构,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监督、管理资金、物料、设备方面的耗用和储存,还能够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能够有效的控制施工项目质量。与此同时,施工管理队伍还可以实施奖惩制和责任落实制,全面推行,谁施工、谁管理、谁监管、谁负责的三重责任机制,通过这些制度的严格执行,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质量和水平。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对施工设备、施工物料、施工技术等等方面都要把控到位,从而确保水利工程项目能够按照计划进行。

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良好建设和精心维护能够给我国农作物的生产和农民的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而要提高水利工程使用价值,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就必须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管理以及后期的保养维护,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促进水利工程保质保量的完工,这些都是需要水利施工人员不断实践、创新、提升其自我技术水平和管理才能够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刘晓峰,夏伟利.我国现阶段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3).

[2]张永权.刍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与优化建议[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