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监管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施工监管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施工监管措施

施工监管措施范文1

关键词:交通工程;施工;创新;安全监管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117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民生工程投入上不断增多。其中交通网建设是极具代表性。交通路网作为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强有力的监管。交通工程施工作为路网建设的首要阶段其施工进度与质量至关重要。而交通工程与常规建筑工程区别迥异,涉及到道路、桥梁、隧道、地基等多专业技术。当前某些分包单位为赶工期、省成本在某些施工路段采用昼夜赶工,甚至豆腐渣工程手段进行违规操作,严重影响交通工程质量。而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交通建设点多、线长、环境变化大也给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加之施工项目与监管部门相距甚远,监管部门麻痹大意属于管理也是工程质量问题的关键。本文就以上问题在交通工程安全监管方面展开讨论为同行提供建设性意见。

2 安全监管在交通工程中的意义

工程安全监管在工程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意义。在施工阶段可以有效保障工区施工人员安全,施工设备完备性,施工流程标准。间接保障了施工质量;在施工完毕后可以全方位对施工物料使用情况、资金流向进行清算,严防偷工减料,在检查验证工程进度后运用经济手段保障了施工质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道路交通工程开工量和完工量都显著增加。但是相关监管部门有限,而道路交通工程往往是点多、面广、跨区域施工。监管部门往往因为路途遥远、人手不足或者跨区分段职责不清等问题疏于监管。这就导致了工程完成后使用寿命不高,维护成本偏大,甚至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加强交通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确保交通工程的质量,全方位提高交通工程使用效率显得愈发重要。

3 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现状分析

3.1 交通工程安全监管历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完善。从2002年至今我国关于交通工程监管规范依据时代要求与质量标准的提升也经历了多次修订。例如:2002年的《安全生产法》要求有关部门按照此标准进行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2004年实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提出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实施监督管理,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2005年交通部在全国交通建设安全生产座谈会上,提出交通工程安全监管必须满通生产新局面,实现当前交通工程建设的需求。2007年交通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要求交通工程生产监督必须实行统一监管、分级负责,实现对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可见法律法规随时展的科学性。

3.2 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主要问题

虽然社会在进步,无论是监督手段还是监测方式都得到了提升。但是交通工程安全监管方面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例如:

(1)政企不分,职责不明。交通工程施工线长,面广。跨区域施工较为频繁。这就造成了区域行政部门的职责不清,出现多头监管或者干脆不管的局面。而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监理单位往往又将工程发包给下属企业,造成了政企不分监管不力的情况。所以很多时候是管得部门越多情况越乱,越乱就越不管。最终导致了质量安全等工程监管问题。

(2)管理队伍与市场需求不协调,监管力量不足。当前经济建设与国际发展突飞猛进,一些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办法及规定不断细化,推陈出新。需要监管的对象与相关事务多而复杂,而相关部门又没有及时引进相关人才,在加上人员老龄化,用工劳务化等种种外外部因素影响都造成了监管力量不足局面。而此种状态与资金投入还不成正比,短期内无法根本性改善。

(3)监督管理标准与制度存在缺陷。我国在安全监督管理标准与政策方面虽然经过了几次改革与提升,但是仍有部分盲区。对于违法违规现象处罚力度也不一,有的地域为了政绩甚至疏于监管,搞为献礼性面子工程开绿灯、敢进度,造成严重后果后还进行钻空子式的互相推诿。

4 创新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措施

4.1 梳理各部门职责,加大安全监管投入

在每年招聘相应工职人员的同时积极开展劳务化用工同工同酬制。用经济手段暂时性进行制约,有效加强监管力量。同时制定协调指挥机制,摒弃分利润大家开心,划职责互相推诿的怪圈。在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进行职责梳理。实现各部门安监工作的协调统一。

4.2 加强施工企业安全监管,完善评估体系

相关施工企业的班子建设和人员构成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在施工企业安全监管上不能以资金是否雄厚、安全设施是否先进、施工资质是否齐全等面子数据进行衡量。充分利用政府监管部门仅有的人力资源对一些信誉不好、问题处理不及时的“失性”企业进行专项监管,集中排查。有效提高了效率,确保了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有效的进行。

4.3 采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动态监管

任何监督管理工作都需要深入现场,取证考察。但是相关监管部门人力资源有限,在加之交通工程线长、面广,往往随施工进度不断向前推进。且情况复杂,存在包括环境障碍在内的各种影响。所以有必要采用先进信息化技术进行智能化监管。比如可以利用无人机测量技术进行复杂路段的前期监控、中期回访、后期复查。将安全施工遏制在萌芽阶段。还可运用视频实时监控技术,进行无人化实时坚守,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5 结语

安全监管是保证交通工程安全施工,降低施工风险的重要措施,但是当前的监管过程中还存在安全监管职责不健全、安全监管投人偏低等问题,导致监管力度不足,监管范围有限。针对当前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交通工程施工现状,需要完善行政监管、企业安全监管,构建动态化的监管体系,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施工监管措施范文2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分析

1桥梁质量评定概述

1.1质量评定标准

桥梁建设具有投资大、造价高、技术复杂、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所以工程检测和评定较为复杂,因此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强化质量评定管理,目前有市政标准和交通部标准两套标准,市政标准为每一个工序都制定了检查项目,并对所有检查项目都进行了主要检查项目和非主要检查项目的分类,具体而言,工序可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筋、水泥混凝土、桩基、沉井基础、钢结构、构件安装、砌体、装饰等内容。每个工序首先要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质量检测评定,同一工序的合格点数与该项目的检测点数之比乘以100%为该工序的合格率,主要检查项目合格率达到100%,非主要检查项目合格率达到70%以上时该项目可评定为合格,交通部的标准对桥梁施工质量的评定采用100分制,对于分项工程的质量检查项目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方面。基本要求和实测项目的满分为100分,如果外观鉴定、质量保证资料存在缺陷,则在前面的基础上扣分,如果最终分数小于70分则为不合格,介于70分到85分之间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良。

1.2质量评定的意义

加强质量评定有助于施工单位按照施工规范严格施工、保质保量的完成桥梁建设任务,桥梁工程的质量不仅影响着工程项目投资的成败,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所以通过施工项目的质量评定可以为工程质量提供最有效的保证,减少严重后果发生的可能性。

2桥梁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

2.1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问题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断桩上面,断桩是严重的质量事故,又必须要在施工时预防该事故的发生,一般来说,以下几个施工问题可能会产生断桩现象:

(1)灌注时间过长或者导管在混凝土中埋入过深,都会导致混凝土在导管内外壁上初凝,造成混凝土与导管间摩擦阻力过大,上拔导管后混凝土不能及时填充,从而填入泥浆产生了断桩;

(2)混凝土自身的原因,由于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不均匀或者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都会导致在灌注过程中出现粗集料集中的现象,造成导管堵塞而出现断桩;

(3)如果在灌注过程中护筒底脚周围出现漏水或者由于缺乏施工经验,都有可能出现坍孔现象也会引起断桩;

(4)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保证施工连续进行,比如导管进水、机械故障、停电等也会导致断桩的发生。

2.2桥台处的质量问题

当桥头填土的沉降与桥台的沉降出现了差异,就有可能在桥台处形成台阶,该台阶不仅影响了行车安全,同时汽车轮胎也会给桥梁不断的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该质量问题可以通过规范施工来避免:

(1)回填材料的选择,要选择压实性好和透水性好的回填材料,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压实,这样可以减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

(2)桩柱式桥台的施工应该先进行填方,然后在填方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桥台,这样做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结构物与填土之间的沉降差;

(3)根据技术规范要求采用相应措施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另外要选择性能好的伸缩缝材料,以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度。

2.3钢筋施工的质量问题

钢筋加工的质量问题存在于多个方面,在材料选择方面,如果钢筋品种的规格、形状、尺寸不符合要求,或者钢筋有严重的腐蚀问题,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在钢筋加工方面,钢筋的下料和成型尺寸的准确度差、钢筋骨架变形或者钢盘网变形都会造成结构构件的性能下降;在钢筋安装方面,安装位置偏差过大、钢筋少放或漏放、垫块位置固定方法不当、钢筋绑扎接头不正确等都会引起钢筋的严重错位;在钢筋焊接方面,钢筋焊接头的机械性能达不到施工规范的要求、焊条品种存在质量问题,性能不符合要求等都会存在问题。焊接过程中如果焊缝尺寸偏差过大、咬边焊缝与钢筋交接处有缺口、咬边焊缝与钢筋交接处有缺口、电弧烧伤钢筋表面等都会造成钢筋断面局部削弱,或对钢筋产生脆化作用,都会对钢筋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

3桥梁工程中关键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3.1承台及系梁

首先要对有可能出现断桩情况的桩进行重点监测,对于进行过故障处理的桩也要重点监测,对于所有桩都要进行无破坏检测,使所有桩最终都要达到无断层、无夹层,并且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桩头混凝土要凿出密实的层面,并进行大面平整,要求达到无残留混凝土以及其他杂物,另外标高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需嵌入承台或系梁内的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在验收钢筋时,要注意重点验收钢筋骨架以及桩柱钢筋的焊接质量,桩顶锚固筋要与设计角度保持一致,并采用螺旋筋进行缠绕固定。砂浆垫层在平整度方面以及标高方面要符合要求,其尺寸必须满足支立承台、系梁模板的要求,模板板面之间要求不漏浆、接缝严密、支撑牢靠,其各项指标比如位置、几何尺寸、保护层厚度等数据都要符合设计要求。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该为模板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在涂刷过程中不能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这样才能够保证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

3.2墩柱与台帽

墩柱的质量控制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检查柱中心位置施工放样,验收墩柱钢筋笼,使其符合设计标准;然后对支模前接触面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处理,如果有其他杂物则一并冲洗干净;接下来对立柱模板进行质量检查,要求接缝处必须圆滑平整,拼接严密,模板的定位精度、竖直度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质量要求指标。脱模剂的涂刷一定要均匀,并且定位钢丝绳要求拉紧,以达到受力一致的要求;对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与承台或系梁施工要求相同,要求用串筒下料,串筒底部距浇筑的混凝土面不超过2米,浇筑完毕将柱顶混凝土面拉毛。台帽的质量控制重点有两个方面,分别是立模工序质量控制和混凝土浇筑工序质量控制,在检验模板时,要对模板的平整性、刚度、尺寸和角度进行重点检测,同时要看模板的支撑是否符合要求,另外还要观察模板接头处的处理情况。混凝土浇筑要求控制好混凝土的制作质量,主要包括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等,另外还要控制好振捣施工工艺,如果振捣时间太长则有可能出现混凝土分层与走模,而振捣时间不足则会出现混凝土的气泡不能完全排出,从而导致形成蜂窝、麻面等病害。

施工监管措施范文3

【关键词】给排水;质量控制;质量通病;防治

1住宅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

1.1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阶段

为了防止与其他工种交叉作业,管道受到损坏或者有砂浆等杂物进入管道,产生质量隐患,主体施工阶段,给排水分部工程的施工工作主要是对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的控制。为了防止外墙渗漏,预留孔洞须预埋套管。如果管道需要穿过两个相邻建筑物的外墙时,为了防止建筑物之间沉降不均匀,需要安装柔性套管。虽然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阶段的工作量不大,但是对后期的管道安装和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马虎不得。

质量控制要点:必须注意和土建施工的密切配合。套管制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施工图集的要求。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的位置必须正确,固定牢靠,不能有遗漏。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安排专人旁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干管和立管的制作和安装阶段

在建筑结构封顶之后,土建施工单位开始进行墙面粉刷和地面找平,安装公司应注意和土建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开始进行给排水干管和立管的施工。

质量控制要点:管道制作特别是镀锌钢管的套丝质量要严格控制,管道连接接口要严密。立管安装前须吊垂线,保证管道的垂直度;管道安装牢固,支吊架的安装要符合规范要求。塑料管道须安装伸缩节,排水立管上按照规范设置检查口。管道井内的隐蔽管道隐蔽前须进行隐蔽验收,如果管道井内有给水立管须进行试压实验,验收合格后方可隐蔽。立管安装施工中断时,须做好上端管口的掩盖,防止杂物进入。

1.3支管和附件的制作和安装阶段

给水支管安装有暗装和明装两种方式。暗装管道需在砖墙或地面上开凿管沟,管道安装验收后再用砂浆掩盖。这种安装方式虽然更能满足美观的要求,但是由于其对建筑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并且管道检修困难,所以在建筑毛坯房建设中,一般很少采用。明装的给水支管沿墙面铺设,需要在墙面上安装管卡。

排水支管也有暗装和明装两种方式。暗装时,卫生间的地坪标高和卧室、客厅的地坪标高之间留有一定的高差,排水支管铺设安装后再用石子填塞,粉刷地面。明装的排水支管是在下层卫生间的吊顶内安装,需要安装吊架。暗装方式不仅美观,而且避免了日后上下层居民产生纠纷的隐患。另外,和给水管道不同,由于排水管道不是承压管道,所以管道损坏的几率很小。当然,排水支管暗装时,最好是直管埋设,必须转弯时应安装清扫口,以防止管道堵塞和便于堵塞后的管道清理;隐蔽前须经过灌水试验,检查无渗漏后方可隐蔽。

质量控制要点:管道安装牢固,支吊架的安装要符合规范要求。接口的插入深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接口的严密性。支管送到用(排)水点的位置、标高应严格符合设际要求。排水支管顺水流方向的坡度须按照设计要求。阀门安装时应将阀门关闭,以免杂物进入影响阀门严密性,单向阀门安装应注意阀门进出口方向和水流方向相一致。

1.4管道吹洗和试验阶段

管道安装结束后应该进行管道的各项实验检查管道系统的严密性,给水系统的管道还应进行吹洗,以满足卫生要求。试验内容包括:给水管道的压力试验、排水管道的灌水试验、排水管道的通球试验。试验时出现问题应寻找原因,进行整改后重新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验收。

1.5设备和卫生器具的安装阶段

为了产成品的保护,防止其他工种在作业时对设备和卫生器具造成损害,设备和卫生器具安装必须在管道吹洗和试验合格后。设备和卫生器具的安装位置必须正确,洗脸盆和洗菜盆的安装标高要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安装要牢固。

1.6金属管道的油漆和防腐阶段

这一阶段是施工过程的扫尾阶段。消防给水管道必须刷红丹防锈漆,金属支吊架须进行镀锌或刷防锈漆,埋地铺设的引入给水管是金属管材时,必须做防腐处理。

2几种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2.1管道渗漏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l)严格控制采购过程,仔细检查。对于各批次的管材、管件的使用情况做好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更换。(2)加强成品保护。管道安装后,应和其他工种的作业人员加强沟通,在管道和其他管道、设备交叉处注明管道的位置,避免损坏。定期检查,发现损坏后及时维修。(3)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交代技术要点,把责任落实到人。(4)对于PPR管材安装,应对其的伸缩性采取措施进行预防。非直埋管道敷设时,应考虑解决管道热胀冷缩变形的技术措施。应尽量利用管道折角自由臂补偿管道的伸缩;当管道不能利用折角作自然补偿时,应采用其他类型补偿措施。水平干管与水平支管连接、水平干管与立管连接、立管和每层支管连接,应有管道伸缩时相互不受影响的补偿措施。布置横管或立管时应充分利用建筑空间,以"U"形管道做变形补偿。

处理:出现渗漏问题,需要寻找漏水点,找到漏水点后分析原因。然后,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1)更换不合格的管材、管件。施工操作不合格的一律返工,重新制作安装。由于热胀冷缩造成的PPR管材,截去一段管道采取上述的技术措施进行整改。

2.2管道堵塞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管道特别是立管安装中断时,在管道敞开的断口用麻袋裹紧缠好,管道井内的立管安装中断时,管道井的上方应盖上厚木板,防止大块杂物进入。安装排水管道时,不仅要按图施工,还要考虑实际使用要求,对管径有疑问时提请设计变更。加强对施工作业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建筑垃圾造成的堵塞,截去管道更换管材、管件后重新安装。对于系统堵塞,需要分层分区寻找堵塞点。使用过程中的堵塞,可以采用手工工具或专用机械疏通管道.

2.3给水用水量和水压不足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对施工图的认真审核,相关的数据可以通过对相邻建筑物的调查取得作为参照。另外就是对管道的防护,和对管道堵塞的防护相同。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这类问题,需要更换设备来对系统进行局部处理。

2.4管道周围楼板和墙面渗漏问题的处理

预防:必须对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加强管理。在管道预留孔洞的填塞以及套管和管道之间缝隙的填塞处理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在管道预留孔洞的填塞以及套管和管道之间缝隙的填塞处理施工后,需进行地面存水实验。即在管道空洞用砂浆围成一圈,倒入水,放置24小时后检查有无渗漏情况,无渗漏为合格,出现渗漏须重新处理。

处理:对于管道周围楼板和墙面渗漏问题的处理无非是返工重新处理。严格来说所有的施工空洞都应该由土建施工单位来施工,但是在管道周围孔洞的填塞实际上往往是由给排水施工单位自己处理的,施工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出现问题后责任就不明确,两个专业施工单位或施工队之间互相扯皮。所以在施工前就必须明确职责。

2.5水表空转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水表空转是指没有水流从水表通过时,水表转动记数的现象。产生这一问题,必然会损坏用户的利益。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由水表质量不合格产生,二是在水表安装过程中施工不当造成。建筑安装工程验收规范中明确规定:水表前必须有30厘米的直管。如果不能严格按照这一要求施工,当有水流经过给水立管时,给水支管管道内会产生共振,引起水表空转。预防和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就是严格控制水表的质量,和按照验收规范的要求施工.

施工监管措施范文4

关键词:工程管理;城乡建设;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工程不仅仅是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民生性建设工程,更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最为基础的建设工程之一。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目前,伴随着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和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城乡建设工程有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重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工程质量,我们应该尽快加强城乡建设工程管理力度,不断健全管理机制。

1城乡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1.1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我国工程建设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比较低,而这已经长期影响我国城乡建设工程建设的质量。如果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责任感或丧失了原则,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或为了牟取一定的利益而偷工减料,工程的质量将会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部分管理者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决策,城乡建设工程管理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制约;除此之外,一些管理者的态度倨傲散漫,导致管理者与施工者间沟通的缺乏,最终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建设。

1.2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及方向

城乡建设工程项目大部分属于公益项目而且工程规模比较大,因此,施工单位对工程的管理不严格的现象其实并不罕见,在相对比较庞大的工程建设中,管理者数量的不足导致其管理的能力和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在国有经济的体制及地方保护主义双重的影响下,行业庇护因此就在所难免。这种环境之下就会导致喊空号现象的出现,监管力度的失重以及阳奉阴违的管理现象必然将会导致工程工期的延缓,质量低下的隐患。

1.3必要的比较和论证过程的缺失

比较和论证的过程是城乡建设工程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对于衡量工程管理是否具有科学合理性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科学的比较、论证过程是通过针对性地对工程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进行一定的分析,尽可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确保工程高产高效进行。但是,我国很多城乡建设得工程中都缺少了这一重要的环节,建设工程就会出现各种失误,从而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效益不能达到最大化等各种问题。

1.4施工过程控制力度的不足

虽然很多单位在施工前制订了一系列的相关施工指导的方案和规范条例,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却很少甚至根本不有效地跟进这些方案和条例的实施和监管,因此不能很好地落实制定的管理制度,相应的管理制度也仅仅成为了一纸空文。管理体制不能到位地落实工程项目,导致了粗糙和缺陷的工程质量。

1.5城乡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所存在的问题

①施工的过程中,很多的施工单位并没有足够的质量意识,因而存在比较严重的偷工减料现象,只有极少数的施工单位能做到对质量监控的严格把关;②很多的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还不够成熟,管理能力比较差,现场质量的控制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现场技术人员,这种种情况导致现场管理的混乱;③很多的单位施工工序并不规范;④目前的施工单位进行转包或分包工程的做法十分普遍,这样的做法已经违反了法律,中标的单位无法严格地按照一定的工序进行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因其涉及的范围较广、分包商较多,因此,当施工组织设计不尽合理、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时,往往会致使分包商不能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

2不断加强城乡建设工程管理的措施

工程使用质量的高低直接受到城乡建设工程管理好坏的影响,工程能否快速而顺利地运行取决于现场管理质量的好坏,优良的工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建设安全,在城乡建设带来收益的同时,有关部门也应足够重视质量和安全的问题。

2.1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管理人员优秀的素质是工程管理能够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管理者的素质不但包括其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也包括其在综合性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当今社会,我国缺乏身兼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城乡建设工程又要求其管理者须具备广博的阅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不凡的专业水平上。所以,应该重点开展对城乡建设工程管理者相关的教育培训,一方面,能够使得管理人员培养起高度的责任心和原则理念,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也应该强化相关人员的技能的水平和管理的技巧,使得管理者能对工程顺利有效地进行管理,真正达到“在其位,谋其事”的自我境界。同时,逐步健全和完善人才选拔制度,调整人员机构,实施优胜略汰,竞争上岗,人尽其才。

2.2加强项目监管力度

各部门和单位之间应强化相互间的协调和监督,打破地方保护性思想,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城乡建设工程进行有效监管。同时,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将责任制贯穿整个城乡建设管理的过程。执行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明确权力和义务的分配。同时,要明确监管的目标,对于工程项目进行统一的监管,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保障每一个施工项目都能够顺利的开展,顺利的结束。

2.3重视管理方案的制定

在正式的开展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对于项目施工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对比论证,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在确定了施工方案以后,管理人员应当根据项目的施工方案来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案,对于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等展开全面有效的管理,最大程度上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

2.4健全项目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项目的管理机制是项目管理的基础,确保管理机制的全面与完善不仅能够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更能够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此项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具体应当由项目经理极其下属的管理层进行为主,建立项目施工管理责任组,对于项目进行分层管理,对于项目每一步的施工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最大程度上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这样能够有效的确保项目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的进行项目管理,进一步确保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质量。

2.5加强项目管理力度

城乡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提前制定好项目施工管理方案,对于项目的施工标准、安全生产条例以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明确。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安装相关的条例展开施工,确保所有的条例与原则能够顺利的进行。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参照项目的施工监督方案展开施工,做好项目的施工记录,对于施工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处理,确保项目的规范化施工。此外,施工单位还要确保项目的环保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确保城乡经济的绿色发展。施工监理人员应当以专业的监理技术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控,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施工管理人员还应当做好施工数量的记录与管理,做好工程施工资料的收集与保存,这样在施工完成以后能够及时的交给相关的审核单位进行审核,进一步确保项目的竣工验收顺利进行。

2.6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城乡建设工程市场的合理运行。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城乡建筑法》、《城乡建设合同法》等在内的一系列的法律,这些法律对城乡建设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这些法律制度的实行,并没有从城乡工程总体方面出发,缺乏一定的规范标准。因此,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加大对城乡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对城乡建设工程招标环节与价格管理等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规范,才能将设计管理工作落实的更加有效。

3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城乡发展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为了确保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加大了城乡发展的投资力度。在城乡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此施工单位一定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建设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的管理,最大程度上确保城乡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作者:黄炳德 单位:田东县城乡建设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1]张畏.施工过程控制应用在城建工程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工业,2016,7(12):218.

[2]崔华昌,薛彭.浅谈城建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J].卷宗,2016,6(6):219~220.

施工监管措施范文5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1公路建设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加强对质量的监督管理是打造精品工程的前提,通过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以及现场监管人员的努力,会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避免施工环节和后期公路使用出现安全事故。其次,有利于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如果施工中不按规定流程施工,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就会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而进行质量管理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需要监理人员加强现场的巡视力度,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科学施工。最后,有利于提高公路建设综合效益。施工企业在完善的制度下,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施工材料,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安排。同时,在科学的管理下还有利于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高效的建设公路工程,进而实现公路建设最大经济效益[1]。

2如何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2.1加强监管思想觉悟

施工企业需要根据本工程的实际开展情况加强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内容都按照制度进行,使监管发挥出实效性。作为施工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固然重要,同时也要关注现场的管理,杜绝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确保施工环节有条不紊的开展,进而确保道路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监管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职责,使其各司其职,每完成一道工序需要监理人员验收,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为加强工程质量,提升安全意识,企业可以定期为施工人员播放安全教育短片,使全体施工人员都具有较好的安全意识[2]。

2.2完善管理制度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公路工程施工环节中,必须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操作,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其人身安全。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所有部门的员工代表共同参与,做到公正,公开,进而起到应有的效用。施工单位在制度建设上要对如下内容明确要求,a.工程质量。b.施工进度。c.所需人力和物力。d.工程验收。e.奖惩制度。同时,在制度的上要对施工安全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且明确对设备和仪器的保养与检修。

2.3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素质

作为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的监管人员,自身要深知监管工作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和企业形象,更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监管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对各项施工环节明察秋毫,以提升施工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为目的。同时,建立人员要不断总结管理经验,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施工企业也要重视对监理人员的培养,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进而打造技术过硬,纪律严明的监管团队,使施工秩序良好,施工现场整洁,施工人员安全得到保障。

2.4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到公路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和检查,对施工的进度和其它工基本情况详细了解,并且做好细致的记录,进而生成监督管理报告,这样就可以不断总结管理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下一阶段的施工计划。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工程管理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构建数据库,使现场管理不断得到加强。此外,还要建立监督管理通报制度,明确各方职责,及时对工程施工的缺陷进行公示,使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改善[3]。

施工监管措施范文6

《关键词》建设管理;质量监管;存在问题;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 TL7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的主体是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商、工程监理、政府监督管理机构组成的。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主体在建设工程实施中发挥着各自的职能及作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建设单位及政府监督管理机构重点把握工程外在的质量监督管理,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商等主体重点把握工程内在的质量监督控制和管理。

一、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意义

工程质量监督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其中,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是指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质量行为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所进行的活动。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的监督检查,对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对施工技术资料、监理资料以及检测报告等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的监督检查,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而所谓工程质量管理就是要通过对过程的控制,使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都在受控的状态下实现建设工程的目标。工程质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工程的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二是工程的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其中,前者是目标,后者是管理的核心。

二、工程的质量要求

1、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工程质量是建筑各方追求的目标,要想使工程质量可靠,必须从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入手,在重点做好工程施工的基础上,形成对施工过程和重点的保证。

2、工程的适用性

适用性是工程质量的重要参数,是工程实用价值的体现,是工程使用性和可靠性的集中体现。如住宅建筑工程项目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程度;商业建筑工程项目满足社会物资交换的程度;公共建筑满足人们交流和沟通需要的程度。

3、工程的耐久性

工程耐久性是各方主体关注的主要性能,如果没有工程的耐久性,工程也就谈不上可靠性和适用性,更不能奢谈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技术会影响工程的耐久性,是工程地域自然侵蚀、理化损害的主因。工程耐久性越高,工程质量就越高,工程的价值也就越大。

4、工程的经济性

工程施工需要在质量、效益、进度三者之间找到平衡,有效的工程技术实施和工艺会提高工程的经济性,并会提升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进而打造出建设工程的精品,为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目前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监督和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因为工程建设涉及范围广,受到较多的部门监督,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在权责上不清楚,监督和管理制度含糊不清。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不仅要担负起监督管理的任务,还要开展质量控制方面的任务,工程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差强人意,为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多头监督、多块管理导致机构重复,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资源。不同部门、不同机构都在各自的权责区域内开展质量监管,操作制度不同,执行标准也不同,这制约了我国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

2、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有些项目施工队伍在专业技能方面、施工管理、现场经验方面有所欠缺,承包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外的工程或者盲目转包。竣工验收不严格,不依照工程规范验收。有些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验收过程中,有意回避质量监督部门的有效监管,监督机制并没有对其起到制约的作用,竣工验收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有些监管人员仍然沿袭传统的监管方式进行管理,并没有及时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有些单位更是随意安排不具备专业技能和资格的人员敷衍监管工作,由于这些人员很难胜任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四、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1、施工单位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目标责任制度

全面构建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质量控制,并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责任制度,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至关重要。制度的建立明确规定了负责该项目的经理或者负责人,各部门主管以及施工现场管理负责人的各项工作部署的主要任务,主要验收工程的质量检测与各个工序的管理。质量检测要包括对材料采购,交叉施工的半成品,以及有关设施设备的检验,施工工序检验和完工后阶段质量验收。对有关技术施工文件资料进行消化、研讨,分析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对于关键环节等要制定明确的质量监管细则,并落实专人管理的制度,保证各个环节及整体工程质量。

2、加强职能部门的执业水平和执法监管力度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属行政和技术的监督执法。因此,监督队伍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是搞好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必须不断提高监管队伍的质量意识。监督机构是代表政府实施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执法的职能部门,质量监管工作事关工程建设百年大计,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在新的形势下,培养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和执业水平,建立监督机构的内部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意识,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的重要举措。

在具体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过程中,监督工作成效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执法原则的把握。监督工作中,原则的控制,体现在监督人员的监督作为上。应当看到,现实中监督工作在这一点上还做不到位。比如有些时候,监督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对质量责任存在的不规范行为,监督力度却明显不足,缺乏强力有效的措施;亦或发出整改措施后缺乏跟踪督查力度,对检查落实整改的情况没有做足后续工作,监督工作成效不高。这种现象的存在,其中虽然有诸多原因阻滞所致,但主要原因还是执法人员的监督作为欠严格认真,在原则的把握控制上出现松动,没有完全严格坚持按规范、规程、标准的要求,认真地去执行应有的监督管理措施。因此,在监督作为方面,我们应当看到监督工作自身上仍存在的问题,先行纠正自身工作上的“质量缺陷”,以高度的责任感来要求自身的监督作为。

3、形成参建各方质量监督管理的联动机制

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在建设过程中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外,还应该密切沟通,加强协作,对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工作进行联手监督管理,形成质量监管的联动机制。充分利用生产调度会、监理例会、专题会等多种形式,实时沟通情况,做到信息对称和信息共享,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深入分析问题,及时排查并解决质量问题和质量隐患,确保工程质量的百年大计。

4、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要运用现代化的方法,提升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水平。要重视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监管、检测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在监管、检测工作中的作用。要重视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检查记录录入监管管理信息系统中,如及时将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备案,竣工验收条件审查,监管报告审查签发等工作在网上,使有关人员能及时查询所监管工程材料检测结果,对不合格报告及时跟踪处理等等。在信息化建设中,为了及时并贯彻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公布监管工作信息、地区质量状况,并建立建设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

5、提高技术工作质量,确保工程验收资料的准确性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工程质量验收资料和工程检测报告全面记录了工程质量控制的全过程,也是明确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使工程质量具有追溯性的重要手段,是认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强化对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质量检测行为,严肃查处出具虚假报告等不良行为,真正做到重要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直接进入数据系统,减少人为因素,确保工程质量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查询检测结果,实施对检测行为的实时监督,进一步健全完善检测机构数据库管理,将检测机构的不良行为记入数据库,定期公布并作为对检测机构考核的依据。要通过建立同步检查制,监督复核制,保证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的准确性。要通过密码管理制、见证取样制、试件留置制、监督抽测制的行政措施和数据自动采集、检测系统软件的技术手段,使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验收资料中的复验报告和检测机构检测系统中的检测报告由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自动监控、自动比对,保证验收资料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结束语》

经济和市场的发展给建设工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建设工程规模和数量出现与日俱增的趋势,工程质量受到各界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该从实现行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在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形成对工程技术、质量、监督、管理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强化,逐步形成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刘俊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学之友,2013.

[2].对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1.

[3]陆建秋.探讨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