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情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级财务情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级财务情况

村级财务情况范文1

一、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

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及时成立了“农业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领导担任,组员从农业办、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抽调组成,同时建立健全了镇农技“110”服务站,全镇13个行政村也相应成立了“科技工作小组”,形成了两级科技网络。镇委、镇政府把这项工作真正列入了工作日程,制定了“工作计划”。年,召开全镇科技工作专题会议4次,及时汇报、小结和布置科技工作,解决了科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科技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大科技宣传力度抓好科普培训工作

为了实施“科技兴镇”战略,我镇建立健全了镇、村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点和电子农务服务站,并有专人管事。成立了瓜菜等协会,组成人员有80多人。我们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推行农业实用技术工作。为了科技服务工作抓落实,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我们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在各村建立科技工作宣传栏,定期出版宣传科技内容。利用各村广播站有线电视等大力开展科普宣传。二是安装“农信通”,收集、科技和市场信息,推进“三农”信息化。三是建立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对农民进行知识、法律、科技等教育。九是分专题、分阶段进行科技培训,如蔬菜种植、家禽饲养等技术。我们还聘请专家和农艺师为农民授课,进行农业实用技术指导,如防虫害、科学施肥、土壤改良、家禽优良品种引进推广等进行专门的现场讲解指导,让各农户在各阶段都能听到和看到适合自己的可操作实用技术。一年来,我们开展专门种植技术培训班5期(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培训班),参加的农民达525人,另是,以会代培训7次,共培训2090多人次,并印发农业技术资料3500份。九是在全镇成立了九个农技协会,培养科技致富能人多人,带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运用科学技术发财致富。九是送书下村,为农民提供文化、法律知识、农业科技知识等精神食粮。九是发挥“农信通”和广播作用,及时收播有关三农政策信息,宣传镇里的好人好事和运用科技发展经济的典型事例。九是为了保证科技信息的畅通,我镇充分发挥农村技术员的积极性,组成科技服务联系人13名,深入到村、组为农民服务,使我镇科学技术应用推广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九是制定一套科技培训和科技普及工作制度,并鼓励农户遵守制度,使全镇农民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

三、结合本镇实际全面推进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为了扎实创建科技进步先进镇,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工作。我镇不断建立健全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利用电子农务和“农信通”平台,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和市场信息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科技进步。年我镇重点开展农技服务工作,深入田头开展种植业生产科技服务。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引进推广应用科学种植技术,不断引进新优品种,使我镇无公害蔬菜品牌,逐渐形成。由于年科学技术种植得到不断推广,科技服务不断完善。

村级财务情况范文2

一、指导思想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村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核心,坚持依法依规按政策办事的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弄清村级经济实力,理顺财务关系,明确村干部的经济责任迎接村级换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二、审计的范围和方法

村级财务审计的范围,主要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重点是审计**年村委会换届以来(审计期限:**年换届之日起——**年8月31日止),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和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可追查到以往年度,立案逐项进行审计。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乡镇、街道办事处组织进行审计,做到五个结合:审计查账与走访群众相结合,审计查账与核查实物相结合,审计与化解村级债务相结合,审计与处理问题相结合,审计与建帐建制相结合,确保审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审查村级各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重点查明收入是否及时入帐,有无被侵占、挪用;非生产性开支是否严格控制,有无挥霍浪费;村内各项工程的决算情况;未入帐的费用情况;村公益事业资金、土地补偿费收入和政府有关部门下拨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村财务收支是否按时如实上墙公开;民主理财制度是否健全等。

(二)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及专业项目管理情况。审查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严格执行,帐款、帐物、帐帐是否相符,集体资产、资源和专业项目的承包标的、期限、方式等是否经集体经济讨论决定,标的较大的是否引入了招投标机制,承包或租赁者是否按合同及时缴纳承包款或租金,有无因管理不善造成集体资产和资源的损失浪费。

(三)村级债权、债务情况。查清债权、债务增减变化及拖欠占用情况,摸清帐外债权、债务情况。重点审查有无借款举债用于违背政策规定的非生产性支出,是否新增村级债务,有无存在盲目举债情况,有无将集体资金擅自借给个人、企业和外单位,有无擅自为个人、企业和外单位提供担保或抵押等。

(四)村级民主决策情况。审查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是否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集体班子会议讨论决定,有无“个人说了算”的情况存在。

(五)群众要求审计的其他问题。如村干部任期内的经济活动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村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等群众要求审计的问题。

四、审计的基本程序

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要严格按照《湖北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规定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进行,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依法行使农村审计监督的职能,具体承担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审计事项的范围和内容、审计方式和方法、人员配置和分工、具体工作步骤和要求等。在审计期间,要通过宣传发动、设立举报箱等形式广泛收集意见和村民反映的问题,确保审计工作有效进行。

财务审计工作结束后,应形成审计报告,并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报审计结果,同时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审计出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有关法规政策进行处理。审计查出被侵占的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必须如数退还给集体;涉及村干部违法违纪的,要提出处理意见,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对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村,要提出具体整改意见,组织力量帮助整顿,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

审计结果要作为村级组织候选人的必备条件之一。审计出的问题未退赔处理以前,不能作为村级组织候选人。

五、财务审计的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为确保财务审计工作顺利进行,收到实效,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按照组建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文件、宣传发动、培训骨干、逐村实施审计、规范管理等步骤,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总的要求是:村委会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审计面要达到100%,整个审计工作必须在9月25日前结束,并提交审计报告。10月上旬,市组织专班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要追究责任,重新审计。

六、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是村委会换届选举前的一项准备工作,各级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一部署,集中时间,切实抓紧抓好。

(一)强化领导。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市成立村级财务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李进新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卢斌、市长助理袁道海任副组长,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审计局、市监察局、市经管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管局。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成立相应的村级财务审计领导小组和审计专班,集中动员部署,培训骨干,统一组织力量,逐村开展审计工作。

村级财务情况范文3

关键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097-02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既是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更是当前基层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党群干群关系。在当前形势下,如何从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运作、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抓改革,谋发展、保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就当前双鸭山市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调研情况,作如下探讨。

一、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各地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开发、资产盘活、体制转换等有力措施,加大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力度,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村级集体经济的总量、规模不断壮大。绝大部分行政村能做到勤俭节支,合理使用资金,较好地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发挥了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依然较多,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动向。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土地征用费管理发放漏洞较多,已成为农村财务管理中一个新的主要倾向性问题

在土地征用中,一些村向土地征用单位上报的土地征用面积、人数和款项,与村支付给农民的实际款项往往有较大出入,一部分土地征用款被村干部以各种名义截留;少数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开土地专用补偿费发放清单,虚列支出,获取非法利益。

(二)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居高不下的问题还比较严重

行政村实行村级公务零招待,这项制度实施的前二年,效果确实比较好,较好地遏制了村级招待费支出上升较快的势头。但目前,有部分乡镇基于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推动村级工作的考虑,出现了村级商务招待规定,一些村就变相把公务招待费用转嫁列支到商务招待费中,不少村招待费用支出不降反升。

(三)村级基建工程项目的管理和经费拨付不规范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部分村在组织实施市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没按合同条款要求,提前和超额支付工程款现象比较严重,有的村在未出具工程验收单的情况下进行了付款,造成一些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少数村干部利用村工程建设,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继续发生。

二、原因分析

造成当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县乡两级特别是部分乡镇对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重视;

(二)土地征用补偿费的管理发放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

(三)村级财务公开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对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等都有明确规定,但不少村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打折扣。有的村虽然定期将财务公开,但是公开形式不规范,公开内容不完整、不全面;少数村干部担心财务公开影响工作以及利益驱使,往往简化公开程序,减少公开内容,有关资金支出问题,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只公布一级科目,把隐性开支和不正当开支列到“其他”支出栏目中打埋伏,村民看村级财务犹如雾里开花,无法了解资金的详细用途和去向。比如土地征用补偿费发放问题,由于征地困难,实际补偿到农户的标准往往不一,如果公开,就会造成被征用土地村民相互攀比。因此,不少涉及土地征用的村一般都没有将土地征用单位拨付到村的款项和发放到户的明细逐一公开,这不仅规避了村民的民主监督,还为村干部虚开土地征用补偿费发放清单、虚列开支、获取私利提供了条件。另外,一些村重公布、轻反馈,对村级财务公开后群众的意见建议不重视、不及时处理和反馈,沟通渠道不畅通,财务公开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四)村级财务的内控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力。

三、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措施

村级财务管理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当前,针对村级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切实引起重视,求真务实,深入调研,研究制订加强和改进财务监管的对策措施,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公开化、制度化、规范化。具体要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依法用地,着力规范土地征用补偿费管理发放制度

土地征用补偿管理发放制度,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因此,坚持依法用地原则,规范好土地征用补偿管理发放制度。

(二)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公开

财务公开是民主理财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势下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行使民利,推进村民自治的一项有力举措。当前,应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公开要及时。村级财务情况至少要每季度公布一次,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村和条件许可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集体资产去向、大额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征用补偿费到户明细等,根据需要要随时公开,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二是内容要具体。凡是上级和村民要求公开的财务项目,都要按照内容全面、详略得当、层次清晰、通俗易懂的要求,及时向村民公开。公开项目要到人到项目,力求具体化,有的还要逐笔公开,不能遗漏和隐瞒。三是程序要规范。

(三)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的日常监管

进一步健全落实村级财务管理责任制,做到财务运行的各个环节都有人把关,有人负责。各乡镇要切实重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要定期分析村级财务运行情况,对出现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专题研究,提出改进办法和措施。要强化审计职能,实施村主要干部离任、任期审计和村年度财务审计,对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行为,在抓好查纠的基础上,着力从健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上下功夫。乡镇经济办要在搞好记帐、算帐、报表编制等日常工作的同时,认真履行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两大职能,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运行的监督管理,做到善于监督、敢于监督。村主要干部要认真履行村级财务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其他村干部和出纳要相互监督,真正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村财务监督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村级财务活动的民主监督,检查审核财务帐目及相关经济活动,及时否决各种不合理开支,确保村级财务规范、安全、可靠运行。

(四)重视抓好镇村干部的教育培训

抓好村级财务管理,村干部是第一责任主体,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

村级财务情况范文4

对村级财务进行监督是乡镇人大的一项重要工作

村级财务管理是村民自治的重大事项之一,也是基层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许多原来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后得益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整治、交通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增多的行政村,都因土地征用、政策处理和二、三产业安置等,在短期内积聚了大量的集体资产。这些集体资产是农民用其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土地、房产等换来的,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非常密切,关系着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依法管好用好这笔资金对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和使用有明确规定,乡镇人大作为最基层的权力机关,肩负着确保宪法、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贯彻执行的重要职责,因此有义务监督村级财务的管理和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乡镇人大可以采取法律赋予的监督手段对村级财务的使用情况实施监督:一是定期听取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级财务的使用在不违背村民自治原则的前提下负有指导管理责任,乡镇人大可以通过听取工作汇报的形式督促乡镇人民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村财乡管”制度,严格按照政策将所有村级财务管理权集并到乡镇财政实行统一、分户管理,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由委托单位行使好监督权。以严格有效的财政监管保障村级正常运转的基本支出需求,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二是配合乡镇纪委和县财政、审计监督部门加大对村级集体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力度,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通过审计及时纠正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三是组织本行政村区域内的各级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成立村级财务监督小组,定期对各村集体资金的管理使用、财务制度的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和村级债务化解等情况进行督查,督促各村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向村民公开财务收支情况,接待群众的监督。(编辑:圆圆)

村级财务情况范文5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时纠正村财管理方面的不良行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规范的财务管理有利于保证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

为了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定向地对农村进行政策扶持,并相应的拨付专款资金。严谨的村级财务管理,可最大限度的保证资金的合理化使用,避免随意挪用、违规操作等现象的发生,保证其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二)规范的财务管理能有效地保护了国家、集体财产安全

财务管理混乱的情况下,资金、财务的监管力度便无法得到保证。此时便给了一些心术不正、行为不端之人可乘之机,为其在资金、财产的盗用创造了便利条件。最终导致国家、集体财产的流失,严重地危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则可有效地规避此类事件的发生,有效地保护好国家财产,维护好人们的利益。

(三)规范的财务管理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有序化发展

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经济作为支撑,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保证农民生活安稳、富足的根本。其中村级财务管理,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保证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化、科学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促进农村经济有序化发展的作用。

二、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业务能力不强,任人唯亲现象时有发生

财务管理工作必须由相应的财务人员完成。但是当前大多数村级财务管理人员均未接受到过严格的专业培训与考核。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业务能力弱、法律意识淡薄等现象,从而直接影响其财务处理能力。同时在财务人员的任用上,大多由村级主干自行决定的,其所选择的人员又多为亲朋好友,忽视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而财务人员素质低、任人唯亲现象,普遍存在于当前农村财务工作中,从而严重地影响到村级财务管理的有序化进行。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尽管当前很多地区采用了“村账乡管”做法,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村财务的规范化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受到工作量大、时间跨度过大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财务监管不到位,账务收支核实、管理困难等现象。而且一些采用财务自主管理的乡村,却因为未严格按照相关的财务规定,科学制定合理的财务制度,造成基础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缺乏依据。

(三)村级财务监管不到位

财务监管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财务监管的有效化实施,对于规范财务核算、管理有着促进性的作用。同时还可及时的发现财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早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对于相关财务人员具有着警示、监督的作用。但是目前村级财务监管混乱,一些地区财务监管形同虚设,财务审计不到位,导致财务监管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了腐败现象,财产、资金流失等情况的发生,严重危害到群众及集体的利益。

(四)账面处理不当、资金管理混乱

由于乡村财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财务制度、核算方法又不健全,导致乡村财务账目的核算混乱、不合理,甚至连最基本的财务分录都未能正确记录。在查账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乡村的账本记录不完整。在资金的管理上不仅存在着透支资金,白条顶账现象也是比比皆是,而这些行为完全不符合现金管理制度。不仅如此,一些乡村干部随意的进行资金报销,随意的挪用资金。此类现象表明,当前的村级财务管理上无论是账目上还是现金管理上,可谓是一片混乱。

(五)财务公开名不副实

虽然很多乡村提出了财务公开、民主管理这一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并未真正的落实。多数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做做样子罢了,并未将那些真正需要公开的、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群众真心所希望了解的相关财务信息公布出来。其实所谓的民主管理并不民主,群众依然没有发言权,真正的财务管理权限依然掌控在村领导干部的手中。因而财务公开实际上是名不副实的,这无形中损害到了农民群众的利益,阻碍到了农村经济的有序化发展。

三、引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

(一)部分村主、财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农村基层干部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其法律意识淡薄、专业知识匮乏。但是却在不懂得财务知识、相关法规的情况下,随意地对财务工作进行指挥。甚至在人员的安排上,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忽略整体利益。部分村级主官为了追求政绩,对财务工作欺上瞒下,严重的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的有序化发展。

(二)村级财务管理不到位

一些村级领导干部本身思想上并未重视起财务管理,也未能意识到其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群众所反应出的问题并未认真的去解决,管理上的力度也不到位。长此以往便导致了财务管理混乱,账面不清等情况的发生。尤其是一些地方采用了村账乡管方法,导致其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对于财务工作完全漠视。在其看来,此时的财务账目已经无需自己过问。

(三)制度落实不到位

尽管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财经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这些制度并未得到全面落实。民主管理、强化监督依然存在一定的难度,相关的监管人员要么事不关己、要么任之为之,并未真正的起到监督管理财务的作用,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一片混乱,严重的损害到了人们群众的利益,阻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群众参与财务管理、监督效果不明显

由于群众自身素质、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其无法看懂财务账目,虽然也关心村级的财务管理,但是却力不从心,导致民主监督无法真正的发挥出其实际的作用。而事实上不仅广大的人们群众素质低下、专业知识薄弱,即便是村级财务人员,其专业能力也并不高。因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其自身所处理的账目存在漏洞,就更无法担当起财务管理的重任了。

四、规范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办法

(一)提升当前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合理选拔财务人员

为了提升村级财务管理,保证财务工作合理、顺利地进行,相关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有财务人员进行规范系统的培训,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法律意识、文化素养;而在财务人员的任用上,应以公开招聘的方式来进行,对于那些遵纪守法、业务能力强、文化程度较高、爱岗敬业的财务人员优先予以录用充实到村级财务工作中,避免、杜绝村级财务任用上任人唯亲现象的发生。。

(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农村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不同的、全新的财务问题。相关部门及人员应有的放矢地在参照国家相关财务管理办法、制度的基础上,对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规章进行完善、改进。从而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保证财务工作的合理化、有序化、规范化进行,切实维护好国家、集体、群众的利益,促进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进一步强化村级财务监督

财务监管部门应结合农村财务规范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将财务监管真正的落实到实际的财务工作中去,并制定相应的问责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对于财务监管的重要性、责任性、法制性进行宣传,以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责任心,督促其认真负责地执行村级财务监督工作,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合理设置村级财务岗位职责

财务岗位的合理化安排,可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因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首先应制定明确的岗位制度,对各岗位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杜绝一人多岗行为,做到人人有专责、账目不混淆。

(五)规范资金管理,财务账目的记录

村级财务人员在对资金进行管理时,应严格的按照现金收支制度进行,杜绝白条顶账、透支等现金违规情况的发生,确保资金的正确化、规范化使用。此外财务人员还应做到及时登帐、正确进行财务分录编制,达到账实相符。并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对村干部的报销进行审核,对违规、超范围、超标准的报销票据一律予以拒付,确保资金支出的正确性。

(六)规范村级财务公开

在对村级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切实的将财务公开工作落实到位,以真正的让广大的群众加入到民主管理中来。财务工作是广大农民群众所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做好财务公开工作,无疑将打消农民的疑虑,是对农民群众利益的一种有效保护方法。因而在进行财务公开工作时,应将重大的事件及时的传达给农民群众,并认真细致地对农民群众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七)提升财务管理意识,加强财务管理

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因而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并将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到农村经济建设、管理的重要议程。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村级财务管理,深入群众进行调研,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顺利发展。

村级财务情况范文6

【关键词】 村级会计制;村级审计;关系

一、我国村级会计制与村级审计的制度现状:以浙江省为例

(一)我国村级会计制的制度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浙江省部分县(市)结合实际,改革以往村账村管的模式,在村账方面开始了一些创新尝试。至2002年,村级会计委托制在浙江省得到全面实施。该模式对治理村账混乱问题效果显著,此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成为我国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有效模式。2010年2月,国家“四部委”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需强化并完善村级会计委托制度。这进一步肯定了村级会计制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制度模式,而它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1.村级会计制的现实做法。村级会计制以抓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在各级镇(乡)政府内设立村级会计中心,负责镇(乡)辖区各行政村的会计记账工作。浙江省范围目前已经达到100%的村财务自愿纳入中心,实行电算化管理。纳入中心的村财务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村级平时收到的款项必须全额缴入中心结算专户代为管理;支出实行村经济合作社社长“一支笔”限额审批,凡属支出的凭证,必须写明用途,并有经手人签名、证明人作证、审批人审批,三项手续齐全后方可在中心报销。中心据此填写凭证,登记账簿,并产生各行政村财务报表。实施会计制后,各村不再设村会计,由报账员负责与会计中心、银行等部门联络。中心的经费全部由政府财政支出。

2.村级会计的制度效果及满意度调查。笔者通过对浙江省的杭州、湖州、宁波、绍兴、嘉兴、台州和丽水等地区的15个市县区,29个乡镇,53个行政村(或社区)进行问卷调查(详细调查结果将另文发表)及部分走访,受访对象包括镇中心工作人员、村干部、村民及农经部门管理人员等。受访者对村级会计制的总体满意度为68.3%,即有近七成的受访者对村级会计表示“比较满意”及以上,有半数的人员表示“很满意”或“完全满意”。这充分说明,村级会计制已经得到农村基层社会的普遍认可。对于“村级会计制的好处”一项,受访者普遍认为:村级会计制规范了村级会计核算,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实现村级财务透明与公开;减少了收入不及时入账、坐收坐支现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减少甚至避免村干部贪污挪用等问题;有利于减少群众的比率;有利于提升村级的理财能力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的选择性访谈中①,绝大多数农村资深经管人员则对会计制可能引发村民自治方面的矛盾较为担忧,也明确表示会计制虽然在规范村财务核算方面效果明显,但对引导或调动村干部理财方面的积极性作用有限。另外,调查中发现,村民对制可能导致的监督不到位、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农村审计工作因此流于形式等问题比较担心,而中心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则对中心的经费来源更为担忧。尽管如此,但89.8%的受访者相信,村级会计制会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中体现它的生命力。

(二)我国村级审计的制度现状分析

1.村级审计的现实做法。我国目前普遍开展的村级审计形式是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②。2005年7月,农业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颁发《关于做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的通知》。自此,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村级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际是政府部门对村干部履行受托公共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在全国各地还有其他的一些叫法(叫法不同,做法大同小异),如称之为财务届末审计、“三年一轮审”等。浙江省自2002年以来推行的全省“万户审计”项目,是较有成效的以村级财务审计为主导的村级审计项目。另外,各级地方政府强调的群众必审也是较为典型的村级专项审计项目。

村级审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视各项目的目标而定,参与的部门有所不同。主要由镇政府和农村经管部门负责,也有的地方由县(市)审计机关发起,联动其他相关部门等进行联审。审计的重点包括农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财经法纪执行情况、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土地发、承包、集体资产处置、财务公开等。几年下来,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经逐渐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以下是笔者在互联网上摘录的两则村级审计的新闻,有助于理解村级审计所涉及的部门、具体目标及工作重点等方面的现实情况。如某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确保2010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实施,市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市审计局、市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中心,对市属的各乡镇以抽查的方式对村级财务工作进行了双重审计。③某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村级财务审计模式,成立“村级财务审计中心”。中心经费单独列入财政预算,聘用专业人员,配备必要办公设备,使审计工作常态化,专门负责对全区所有行政村的各项审计任务,确保行政村每届至少审计一次,重点村每年全面审计一次,干部离任、年终分配、建设投资以及重大经济活动都要进行专项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④可以看出,现行的村级审计目标实际上都是对村级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这类审计更注重监督,建设性、管理、咨询的职能往往不是很受强调。

2.村级审计的制度效果及满意度调查。关于村级审计的作用,我们的调查分别从“就财务合规性进行监督”、“就村管理与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就如何加强村民理财和创收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等三个方面请受访者针对认知和现状两项打分⑤,以选择“很同意”和“完全同意”的百分比看,现状和认知的差距分别是14.6%、16%、 19.6%,说明受访者认为村级审计实际发挥的作用和它应该发挥的作用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总体而言,依然有近七成的受访者对当前我国村级审计工作表示比较满意甚至完全满意。

二、村级会计制与村级审计的关系困境分析

(一)两种制度间形成了联合治理效应还是造成了重复监督?

会计制与村级审计均为镇政府层面管理村经济组织的制度安排,制度设计的机理决定了两种制度间具备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协同治理效应。具体而言,会计制规范了村级财务制度与财务核算,为村级审计营造了良好的审计环境;而村级审计则可以由此从简单的票据复核等工作中脱离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财政财务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甚至进一步对会计制的绩效作出评价,从而形成制度间的良性互动,产生协同治理效应。但现实的情况是,当前村级审计将目标定位为监督村级财务的合规性,使之还仅仅停留在财务的真实性审计这一水平上,加之临时抽调的农村审计员专业水平有限,也只能从财务核算的角度复核会计账务问题,确保财务核算的规范性,这与会计中心的设立目标并无区别,于是不可避免地造成很大程度的重复监督,导致村级审计流于形式。

一些理论研究者(王振,2004;刘知林,2007)曾表明会计制、村民监督委员会等制度安排是制度变迁中交易费用降低的结果,但其论证都只是在单一制度分析的角度,未考虑机会成本、重置成本等因素,对交易费用的考察所基于的主体(政府?村?)也未作明确说明。显然,会计制不需要村里出一分钱,自然是降低了村的交易成本。但如何考察政府因介入村级会计后所造成的交易成本变动情况,这是一个多维的经济学问题。比如,因为会计制的实施,由此节省村级审计的人力物力,从而促进村级审计发挥更大的价值增值功能(如充分发挥审计的保证和咨询功能),期间所产生的制度间的联动效应而影响的交易成本变动是否更应得到充分考虑?如此,会计制与村级审计的制度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即成了考量其制度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入分析可能还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如会计(村账镇管)的制度设计能走多远?村级审计应重在监督还是咨询?

(二)两种制度在工作人员上应是共享性配置还是独立分离?

各地方普遍推行的“三年一轮审”、财务届末审计等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其组织审计力量的方法大同小异。通常在镇政府和农经部门双重领导下,成立“村级审计领导小组”,具体执行则由各乡镇农经人员和会计中心的会计人员组成若干审计小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从各村抽调农村审计员(往往是中心成立前的各村会计人员)。所以,村级审计的主要力量其实是会计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虽说经费由政府财政全额支持,但中心及村级审计人力不足的情况是很普遍的现象,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中心人员与村级审计人员共享性配置的格局。村级审计项目小组中,组长是中心主任,中心工作人员是审计成员。会计中心自己来审计由自己所的会计账簿资料,不符合审计独立性要求。而让从各村抽调的会计人员去审计镇中心的财务,更是缺乏权威性。在独立性和权威性双重缺失的审计制度下,审计工作很容易流于形式。这样的审计组织方式也使会计制陷入一个僵局:即谁来对会计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价?笔者认为,在对村级财会制绩效评价中,单纯的财务指标(如财务成本降低率、村民降低率等)是不够的,还应该从村民满意度、会计流程、中心工作人员学习与成长等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从目前的村级审计机制看,其人力及专业水平角度都不可能对会计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价,也无从对完善会计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由此可见,会计制与当前所运行的村级部门审计机制不仅不存在制度上的推动作用,相反,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

(三)两种制度的职能怎样在监督性和建设性上各有侧重?

会计制名为村级财务核算,实际则具有鲜明的监督性。中心为政府机构,保证了监督的权威性,其运行方式也确保了监督的日常性和持续性。通过监督,会计制有效地解决了会计核算的规范化问题,杜绝村干部乱开支、坐收坐支现金、私设小金库等财务违法行为。而对于促进村干部积极理财,为村级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等内容提供专业的改进建议,中心却很难深入地进行。笔者在赴各地中心的调查中发现,一个中心几十个行政村的财务核算,工作量非常大,中心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普遍表示无暇再顾及会计核算以外的工作。应该说,从制度设计的初衷、制度运行及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看,会计制以监督性为主、建设性为辅的目标定位是切合实际的。

村级审计由政府职能部门主管,实际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内部审计,所以兼具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职能和目标。现代组织的内部审计职能是保证和咨询,并且其职能强调应从监督和保证向咨询与建设性转变(IIA,2003)。经管部门和镇政府开展的村级内部审计,也应从传统的监督型向咨询建设性转变。由于审计人员具备专业方面的优势,加之通过会计后的会计核算资料相对规范,审计重点完全可以从传统的重在账簿审核等的财务合规性审计向为各村提供内部控制、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等转移。这样一来,村级会计制与村级审计在监督性和建设性职能上既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达到有效的制度衔接和制度平衡。

三、理顺村级会计制与村级审计关系的对策

(一)引入社会中介村级财务

会计制(村账镇管)虽然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并证明是现阶段行之有效的村级会计管理体制,但因其在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上还不够完善,它仍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王振,2004)。而对村民自治制度的威胁,决定了它在政治上不可能走得太远(李守铎,2005)。笔者认为,适时引入社会中介村级财务是一种可行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和财务管理人才高度集中,并且有内部控制、管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有助于村级财务管理及控制的健全和完善,有助于注入先进的专业思想,从而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降低治理风险。同时,村民自愿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则合理获取报偿,这样的委托关系合法有序,真正体现村民自治。

由会计师事务所村财务工作,不仅可以避免社会各界对会计制与村民自治存在矛盾的质疑,亦可避免“村财乡管”模式中乡(镇)政府越俎代庖的行为,避免“村财乡用”以及权力寻租导致腐败的问题。而对于现有的会计中心,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改制办法,令其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二)改制现有的会计中心,形成独立的村级审计服务中心

村财务记账改由社会中介后,原镇会计中心可改制重新挂牌成为独立的“村级审计服务中心”。原有的人员,会计电算化系统等硬件和软件设施可作正常转换,并得到更好的利用。原会计人员既熟悉村级财务业务,又具有审计专业基础,现有的硬件继续得到使用。应该说,改制的交易成本几乎为零。同时,原有的中心在财务监督职能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审计的管理咨询职能。村级审计服务中心可分为两大部类,一是财务审计部,主要履行改制前经管部门内部审计的传统业务;一是管理咨询部,为各乡镇提供非盈利或有偿低价管理咨询服务。这样,既可以达到村级会计的合法、专业、经济与合理性,又实现村级审计的权威性、专业性、实效性。

(三)现阶段理顺村级会计制与村级审计关系的具体对策

本文上述提出的引入社会中介村级财务以及将现有的会计中心改制为“村级审计服务中心”的设想,能有效地化解会计制与村级审计之间重复监督、独立性和权威性缺失等问题,有效提高制度间的协同治理效应。但一项政策制度的改良需要成熟的时机。笔者认为,上述设想更适用于当农村社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财力难以全面支持会计制以及村级审计机制的情况下渐进施行。现阶段则应从以下方面理顺村级会计制与村级审计的关系,以确保两项制度有效地发挥协同作用,实现最佳协同效应。

1.明确会计制和村级审计的职能定位,避免职能混淆而导致制度效率降低。会计制以监督性为主,以建设性为辅;村级审计则应以管理咨询为主,监督为辅。进一步,应在工作观念的转变及专业技术的提升等方面对村级工作人员和村级审计人员进行后续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2.会计中心人员与村级审计人员应有严格的分离,不搞会计制与村级审计一套人马、两套班子的情况,以避免村级审计流于形式。同时,对村级会计制的绩效评价应予以制度化、常态化。村级会计制的评价主体可考虑利用村级审计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傅黎瑛.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趋同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知林.村级财务治理新机制:村务(财务)监督委员会及其制度的学理解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5).

[3] 王振.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变迁[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 李守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集中核算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 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EB/OL]. audit.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