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农村 法制建设 问题 主要措施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深入开展依法自治,形成自觉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使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阿城区近年来以创建“平安阿城、和谐阿城”为载体,农村法治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广大农民遵法、学法、守法的意识在逐步提高。

1 阿城区农村法制建设的现状

今年阿城区以创建经济发展法治环境为载体,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加大推进法律进乡村工作力度。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1.1 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 通过对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广泛宣传普及,广大农民的法律知识不断丰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农村法制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意识明显提高,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民主权利得到了落实,农民渴望参政议政的意识明显提高。农村广大基层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观念开始树立,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逐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比较理顺,通过调防一体化系统工作,农村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解决,过去依靠家族势力解决矛盾纠纷事件,现在基本依靠调委会,依靠法律解决矛盾,闹访、缠访个案也逐步减少。

1.2 依法治村逐步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得到加强 阿城区的“四民主”、“两公开”村民自治制度已基本建立。同时积极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有17个村被评为民主法治示范村,13个村申报了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并通过了验收。有效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民主选举也更加规范,全区农村普遍实行了村民自主选举村委会,普遍建立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大多数村建立村民会议决策、村民会议议事制度;民主监督得到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普遍推开,建立健全村级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制度和过失责任追究制度,“民主理财日”、“民主议政日”等民主监督形式有了发挥的渠道。

2 阿城区当前农村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2.1 乡、村两级组织对新农村法制建设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 在乡、村两级组织中,对农村法制建设方面,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目前在农村中还普遍存在着注重农村经济建设,忽视农村法制建设的意识,过于注重经济建设的速度和成效,从而轻视法制建设的进程和成效。村级干部不学法、不懂法现象还比较普遍,不会依法治村、依法行政问题仍然存在。有些村干部民主法治观念淡薄,在选举中还有不按法定程序实施选举问题,村务公开、财务公开透明度不高,村民反响很大。

2.2 农民的法律素质亟待提高 农民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法治农村建设的成败。由于受“重人治,轻法治”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民的法治观念还是相对淡薄。加之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某些乡村干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等不良现象,以及在农村土地纠纷处理过程中对农民权益的侵害,严重影响了法律在群众中的权威形象,使农民群众对法律失去信任感。随着基层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一部分村干部的素质、知识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法律意识淡薄,服务群众的意识差,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工作上倾向于老办法、老经验、老套路,导致农村干群矛盾增加。

2.3 农村普法宣传急需创新思路,普法手段仍需完善 农村普法教育“三无”现象仍较突出,即无专职普法队伍、无专门工作手段,无专项活动经费,普法工作队伍力量弱、装备差,普法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从业的多元化,使得农村普法教育出现人员难集中、时间难安排问题。在普法过程中,方式也过于单一,局限于发一发传单,张贴几条标语口号,送几本书,农民对抽象枯燥的法律条文难以理解,影响了学法积极性,使得农村普法宣传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2.4 农村法律服务不到位,法律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地位和职业活动在法律上缺乏足够的支持,基层法律服务所政事不分,缺乏自我发展的机制和活力。在职能作用和业务范围上,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律师等法律服务队伍界限不清,形成交叉和矛盾。农村基层法律服务量少质弱,缺乏稳定性,不适应农村法律服务的需要。农村经济纠纷案件告状难、打官司难、执行难的现象比较突出,农村法律服务工作人员不稳定专业性差,法律服务不规范现象也比较普遍,与新农村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3 当前新农村法制建设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狠抓农村普法教育,并吸收优秀法律人才到农村工作,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社会基础 第一,干部群众学法、懂法、守法是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有计划地对原有农村干部进行系统的法治教育。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特别是要加强村支两委干部的法制培训工作。应充分利用党校,举办基层农村干部法制培训班,集中时间(农闲时间)对农村干部分期分批进行轮训,或结合工作实际举办相关的法制讲座。通过多种形式促使农村干部掌握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并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和管理村务,推动农村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第二,要认真总结推广近几年来普法教育的成功经验,突出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劳动合同法等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利用骨干培训、新闻媒体、法律工作者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能力。第三,多渠道地吸收熟悉法律、精通法律并具有现代民主法治观念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和服务。大学生尤其是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参与到农村法制建设,无疑是国家、农村以及大学生“三赢”的结果,应在农村广泛和实践。

3.2 要抓好“两个规范”,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一,规范干部行为。针对少数村干部讲“人治”不讲“法治”,擅长下命令,不愿意搞服务,重政策、轻法律,说话办事随意性大等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干部行为,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加强教育引导,使村干部工作理念上由“人治”向“法治”和“德治”转变,工作方法上由命令型向服务型转变,自身素质上由“经验型”向“市场型”转变。使村级的各项工作真正实现“公开、民主、规范”。第二,规范群众行为。针对少数村民只要权利,不尽义务,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文明,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等问题着力规范村民行为。按照合法性、民主性、针对性和互约性原则,推广、借鉴一些“民主法制示范村”经验,制定《村规民约》,并进行必要的监督,促使村民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依法支持村支两委的合法决策,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 法制建设 普法宣传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258-01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推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广大农村地区都在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深入开展依法自治,形成自觉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使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近年来荆州市强力推进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农村法治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广大农民遵法、学法、守法的意识在逐步提高。

一、荆州市法制建设的现状

1、荆州市法制宣传整体部署和规划

2012年是荆州市法治建设暨第6个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强力推进年。市法治建设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荆州建设的实施意见》、《荆州市2011-2015年法治建设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划》,围绕全面开展法治建设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搭建平台,丰富形式,整体推进法治荆州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壮腰工程”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

荆州市继续加强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社会和谐稳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全面推进村组学法中心户、农村“134”、社区“133”、乡镇“3个1”等阵地建设,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农村的法制环境不断改善,农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民利得到了落实,而且,农民渴望参政议政的意识也在明显提高。农村的广大基层干部也逐渐开始树立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观念,管理村务的能力也逐步提高,农村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解决。

二、荆州市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荆州市法制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村级组织对新农村法制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

村级组织对农村法制建设方面,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还普遍存在着注重农村经济建设,忽视农村法制建设的现象,过于注重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和成效,从而轻视法制建设的进程和成效。许多村级干部不学法、不懂法现象还比较严重,从而导致不依法治村和不依法行政的问题突出。由于一些村干部民主法治观念淡薄,产生的比如在村干部选举中违背法定程序实施选举的问题,导致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透明度不高,在村民中的反响很大。

2、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培养农民法治意识和提高法律素质关系到法治农村建设的成败。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国民尤其是农民受“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观念的影响很大,他们的法治观念相比较而言相对淡薄。加上现如今社会上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农村的某些村干部也存在着以权压法,以言等不良现象,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农村土地纠纷的过程中对农民合法权益的损害,使法律的权威性在农民的心中也大打折扣,由此产生了农民对法律的信任危机。

3、急需改良农村普法宣传手段,普法宣传需要创新

现在农村普法教育“三缺”现象仍然较为突出,即缺少专职的普法团队、缺少专业的普法工作方式、缺少专项的普法活动资金,普法工作人员力量弱,装备差,普法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突出。现如今,特别是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以来,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就业的多元化,导致农村普法教育出现了人员集中和时间安排难的问题。推行普法教育的过程中,普法方式过于单一化,仅限于传单的发送,标语和口号的张贴,发放普法教育的书籍等。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绝大部分的农民对于抽象和枯燥的法律条文是难以理解的,严重影响了他们学法的积极性,导致农村普法宣传收效甚微。

4、农村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法律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缺乏足够的支持,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服务人员的地位和职业活动在法律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基层法律服务所政事不分,缺乏自我发展的活力和有效机制。在职能作用和业务范围上,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律师等法律服务队伍的界限不明晰,容易形成交叉和矛盾。在农村涉及的基层法律服务数量少、质量不高,缺少稳定性。一些的农村经济纠纷案件告状难、打官司难、执行难的现象比较突出,农村法律服务工作人员具有不稳定性和自身的专业性弱,法律服务不规范现象同样比较普遍,这些都与新农村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完善荆州市法制建设的主要措施

1、规范在推进普法教育中的村干部队伍建设,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首先,村干部是普法宣传中的先锋队伍,因此加强对村支两委干部的法制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充分利用党校这一平台,举办基层农村干部法制培训班,主要是集中在农闲的时间对农村的干部分期和分批进行培训,或者结合当地的实际工作情况举办相关的法制讲座。

其次,规范干部的行为。针对少数村干部重“人治”轻“法治”,只是擅长下命令,不愿意抓服务,重视政策、轻视法律,说话办事随性大意等问题,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规范干部的行为,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加强观念的引导,是村干部的工作理念由“人治”向“法治”和“德治”的转变,工作方法由命令型向服务型转变,自身素质由“经验型”向“市场型”转变。只有这样,村级的各项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民主、公开、规范”。

2、加强对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要加强普法教育宣传。在进行普法宣传的时候,尽量在内容上与农民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同时加强法律至上的观念教育,逐步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和农民的法律素质。实行村民自治,逐步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行村民自治,有利于拉近个人与国家法律之间的距离,从而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增强了村民对法律的意识,激起了他们的主体意识,进而很好的达到了认识到法律作用、了解法律的效果。

3、创新普法宣传的方式,使得普法宣传的目标得到有效的实现

基于湖北省委组织的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市司法局和市依法治市办可以依托所有驻村工作组,开展全市“三农”法律知识竞赛,增加农民对法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搭建阵地创新法制宣传教育。荆州市司法局除在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专门建立律师顾问组,直接服务全市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全省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建设外,还应狠抓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阵地建设,在乡镇广泛开展“3个1个阵地建设,即建立一个法制图书室、1个中心法制宣传栏、1份法制宣传小报;而在村一级则全面推进“134”阵地建设:即建设一个中心法律服务站和人民调解员、兼职法制副主任、法律志愿者3支队伍,建好法制宣传栏、村民法制学校、农家法制书屋、农村法制广播4个阵地,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和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提高法律服务质量

积极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法律服务要力求服务到位,凡农村和农民中发生的例如农副产品的销售合同、婚嫁政策、子女抚养、父母赡养、财产继承、各种债权和债务等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法律问题,都要主动提供援助和咨询服务,尽量减少农民因不懂法所造成的的财产和精神损失。对于那些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更加要积极进行法律援助,保障其合法权益,以体现社会主义法制的优越性和法律的公正性。

参考文献

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全会和《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开展“一学三讲”主题教育活动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创新农村普法的制度、机制和方法,增强农村普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村民依法行使权利和依法履行义务的意识,提高村干部依法办事和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法治*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在宣传工作上,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大力开展以农业生产、农村市场经济为重点的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法律秩序的健全;大力开展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内容的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农人民群众依法办事、理性维权,树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三、工作重点

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突出“两个重点”,即重点普法对象和重点普法内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农村公民,重点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承包户、专业户、农民工、宗教人士和青少年。既要突出农村重点普法对象,使他们成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又要覆盖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增强农村普法的针对性,扩大覆盖面,提高普法效果。

四、工作要求

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充分认识到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州、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把做好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二是组织工作到位。按照全市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把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普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要尽快落实责任制,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主要领导分片包点的工作责任制。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办事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优势,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量化指标,实行日标管理,并建立监督机制和考核评估体系。三是工作措施到位。各地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意见,保证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计划、按步骤推进。要落实普法专项经费,加大对开展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人、财、物方面的投入,要在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抓点带面,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推动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发展。

五、工作任务

一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要通过开展与发展农村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农村和人民群众依法生产、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能力,促进和保障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1、法制宣传在具体实践中,要抓好五个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一是农村民主政治方面的法律知识,如《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二是基本国策方面的法律知识,如《土地管理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义务教育法》等;三是农业生产方面的法律知识,如《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种子法》、《森林法》、《畜牧法》《草原法》、《渔业法》、《环境保护法》等;四是民事经济方面的法律知识,如《民法通则》、《劳动法》、《婚姻法》、《继承法》、《税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五是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法律知识,如《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宗教事务条例》、《条例》等。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骨干队伍建设。要有意识地培养一批农村普法骨干力量,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力争实现每个村有一个由村党支部书记、治保、调解主任为主要成员的2至3人的法制宣讲组和一支由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等组成的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每个村民小组有一个“法律明白人”。

3、加强阵地建设。在每个村委会建立有组织、有计划、有教材、有师资、有场地、有考核的“六有”村民法制学校。利用村民法制学校对村干部、村民代表等普法骨干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有条件的村可以建立法制文化大院、法制宣传一条街、法制宣传橱窗等,结合村里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采取定期更新内容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向村民宣传法律知识。

4、开展好五好活动。法制文艺宣传活动,寓教于乐、扩大法制宣传的影响和效果;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如家庭法律知识竞赛、村民小组法律知识竞赛等,以赛促学;以案讲法活动,主要由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村干部、法制宣传骨干利用身边人、身边事,向村民宣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或组织旁听审判,达到促进学法、懂法、守法的目的;促学生带家长,即促进在校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提高,开展带老促学活动,动员中小学生“带法回家”,带动学生家长和家庭成员学法用法。继续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深化学校法制教育。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提高在校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和家庭成员的法律素质;送法下乡、进村、入户活动,整合司法行政队伍力量,调动司法所工作人员、基层法律工作者、法律志愿者的积极性,组织他们深入乡村,深入山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法律咨询等形式,把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送给农牧民朋友。引导村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二是做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

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按照“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管理规范有序,农民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的目标要求,以健全和完善农村“四民主”、“两公开”制度为主线,以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现到“*”末期,全县90%的行政村达到“民主法治示范村”标准。

三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加强农村法律服务,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相结合。要按照经济和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不断发展壮大法律服务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律师、公务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要增强为农牧民服务的意识,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上,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快捷的法律帮助和法律援助。

四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平安乡村”、“和谐乡村”建设相结合。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开展以整顿和净化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市场为重点的打假护农行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积极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不断提高依法治村水平;

进一步调整充实农村基层调解组织,构筑起覆盖农村基层社会的、严密完整的民间调处工作网络体系,发挥好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的作用,做好以民间纠纷为主的内部矛盾的疏导调处工作,防止“民转刑”案件和的发生,维护农村稳定。

五是法制宣传工作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要认真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题、以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各项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六、工作措施

1、统一思想,制定方案

做好农村普法教育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法律素质的全面提升,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使命的顺利完成,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党委、政府、各单位要站在贯彻“*”重要思想的战略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和谐平安乡村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新农村建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根据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加强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工作重点、方法步骤和工作措施,层层召开动员会,部署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

2、制定标准,组织考评

为确保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要制定工作标准,组织考核评比。市里在加强督查调度的基础上,还将在每年底进行考核评比,并将此项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综治工作、村建工作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主要标准是:组织领导体系是否健全;阵地及队伍建设是否到位;实施意见、方案的制定情况;新农村建设法制宣传教育资料进农户情况;乡(镇)、村两委干部法律知识轮训及考试情况和重点法律法规的学习情况以及学法制度建设情况;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举措和成效;村规民约的制定、完善,村民(或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及“村务公开”的落实情况;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情况,矛盾纠纷是否减少,重点问题是否得到整治,有无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社会治安状况是否明显好转等。

3、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此项工作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协调,要建立普法依法治理责任制,层层下达目标考评责任状,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法制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组织及其办事机构,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承担起活动的指导、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比工作。定期编发简报,反馈信息。要及时发现和推广典型,带动面上工作。

依法治县办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以“三农”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法律知识测试,做到每季度至少有一次单一法律知识或综合法律知识测试。并在每年11月份前,制作一部反映本市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及建设新农村法治实践活动的专题片。依法治县办要组织农口、政法口等相关部门编写通俗易懂的农民学法教材,牵头成立由涉农涉法部门参与的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督导组,对各阶段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并适时组织召开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场会、农村干部、农牧民学法用法和新农村法治实践汇报会等:

各级党委、政府、村、组开展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法制宣传读本》的征订发放工作、农村法制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及宣讲工作,并督促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帮助解决各种纠纷,预防和妥善处置好。

组织部门要加强基层干部的法制培训;

政法委(综治办)要在集中整治重点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试点工作,要编印与平安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小册子,发放到全体公民;

宣传和文体部门要抓好“法制文化集市”的建设工作;司法行政部门和民政部门要加大对“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指导力度;

统战、民宗部门要开展宗教人士“一月一法”学习活动,并做到“一法.一考试”,要编印宗教法律法规小册子,发放到每个宗教人士,增强学习效果;要组织好法制文艺队伍,深入农村开展法制文艺宣传,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公安部门要对农村突出的刑事和治安问题开展专项打击,以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来促进法制教育,以法制教育来巩固发展防范工作。

民政部门负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贯彻实施的指导,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推动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四民主”的落实;促进村民自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范文4

这次政治工作会议是院党组同意召开的。同志们是工作在基层第一线的政工干部,工作很辛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刚才,xx同志对去年的政治工作作了总结,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着同志们的辛勤劳动,党组对政治工作是满意的。在这里,我代表市院党组向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市院党组十分重视政治工作,对今年的政治工作作了研究。xx同志对今年政治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我没有更多要讲的,只强调一个问题,就是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增强做好检察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要充分认识“实施二次创业,版权所有打造经济强市”战略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为党的经济建设中心和大局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检察机关在保护经济发展,为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随着形势的发展,为经济发展、为大局服务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更新和充实。省委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建设中原城市群和发展县域经济放在突出位置,使xx的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实现中原崛起。xxx是中原崛起的x个城市群之一,市委提出了实施二次创业、打造经济强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经济上要有一个超常规的发展,也需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这就给我们检察机关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我们检察机关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找准服务的定位,通过履行职责,为实现市委提出的宏伟目标服务。检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检察工作紧密结合,围绕公正执法、服务大局这个主题开展政治工作,这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首先确立这一观念,如果不这样,思想认识就跟不上形势,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保障作用。

第二,充分认识民主法制建设对执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法制的完备,法律的健全,司法体制改革,这些都给检察机关的执法观念、执法水平、执法机制和执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在,法律越来越完备,执法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越来越高,这是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执法机关、执法人员的权力是很大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掌握着生杀予夺之权,如果不公正执法,不在程序上严格限制,稍有出格或过分,就会给当事人造成极大的伤害。不增强严格执法意识,不转变执法观念,执法水平不版权所有高,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检察政治工作必须充分认识民主法制建设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强化法制、纪律约束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干警树立与民主法制建设相适应的执法观念,保证检察人员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推动执法水平、执法效率的提高。

第三,充分认识“三个文明”建设对检察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大在加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应当是包括了对国家管理活动及司法活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开展教育活动、检版权所有察机制改革等与政治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做好工作,一是要更新队伍管理观念,二是要创新队伍管理方式。关于更新队伍管理观念,要重点从以下几点理解:首先要树立队伍建设与办案的统一的观念。开展教育活动、加强队伍建设,最终要通过办案体现出来,队伍建设和办案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队伍建设好,才能办好案件。案件办不好,说队伍建设的再好也是空话。不能只强调一点,而忽视另一面,要把二者统一起来,这是政工部门要树立的一种观念。其次,要树立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相统一的观念。思想教育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但思想教育并不等于全部政治工作。要培养干警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平,思想教育是一个方面,同时也要靠制度规范。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保证良好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调动干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治工作要在规范行为方面发挥作用,加强制度建设,靠制度规范。要把二者统一起来,才会有好的效果。这也是政治工作应树立的一种观念。第三,要树立出勤率与效率相统一的观念。对一个同志不能只看他是否按时上班,还要看他能干什么,在干些什么,干得怎么样,出勤是否出力,要把出勤与效率统一起来。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也要根据形势和任务,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好的办法、措施。

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范文5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市、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增强全县广大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我县依法行政进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经过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和县行政干部学校的精心组织与安排,全县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班于今天正式开班了。参加这次培训学习的有各乡镇和各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其他行政执法人员共计250多人。下面,我就搞好这次培训,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按照国务院、省、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取得了明显成效,行政执法体制逐步理顺,政府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广大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依法行政的水平与新形势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部分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执法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个别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偏低,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比较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上述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到全县依法行政工作和政府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为此,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增强搞好依法行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执法工作进程。

一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凸现了我们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明显差距。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推进依法行政进程,逐步建立起依法化解各种矛盾的体制和机制,才能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才能用法律手段不断规范政府行为,从而形成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阶段,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改革触及深层次问题,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依法履行职能、提高行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只有严格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和权限,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才能有效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搞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法治政府,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我国行政机关负责实施大部分法律法规,政府必须带头守法、严格执法。建设法治政府,就是为了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做到依法治“官”、依法治权,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学习,提高能力,真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仍然不能很好地适应行政执法工作的需要。因此,通过这次培训,我们一定要着力提高以下三种能力:

一是要着力提高对法律法规条文的学习理解能力。在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行政执法人员,经常结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尤其是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对于开展好行政执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一定要全面掌握学习法律法规的方法和技巧,努力在提高学习质量上下工夫,深刻领会相关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切实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和水平,不断促进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要着力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具体违法行为的分析判断准确与否,不仅能够体现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也关系到行政处罚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一名行政执法人员,不但要具备对法律法规条文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对行政处罚案件的分析判断能力,这是搞好依法行政工作的关键。但是,当前我县个别行政执法人员对具体的行政违法行为的分析判断能力还比较低,不能很好地根据行政处罚相对人受罚性违法行为的事实作出准确的判断,在确定被行政处罚主体时不符合法律规定。因此,通过这次培训,我们要切实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分析判断能力,不断促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要着力提高对行政处罚文书的制作和运行能力。行政处罚文书的制作和运行贯穿于整个行政处罚工作的全过程。目前,我县部分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处罚文书的制作能力与工作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是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导致文书的制作和运行不规范。因此,通过这次培训,要切实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意识,不断丰富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全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行政处罚文书的制作和运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求,才能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公正和优质的法律服务。

三、加强领导,科学安排,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这次培训,得到了省、市法制部门的大力支持,县政府也高度重视。各乡镇、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切实把培训抓紧抓好,按照培训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办、县政府法制办、县行政干部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搞好这次培训工作,防止培训走过场,确保培训质量。要严格培训纪律,严格考核,培训后经考试合格方可颁发执法证件,对没有参加培训或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坚决不予颁证,并不准上岗执法。对培训期间不按时参加培训、无故旷课的要取消考试资格。各乡镇和各部门要全力组织,周密部署,真正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经费到位“四个到位”,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要严格学习纪律。严格的纪律是学习培训取得效果的保证。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和县行政干部学校围绕本期培训班的主题,对培训内容进行了精心准备。希望大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这次培训中来。要正确处理好培训和工作的关系,真正把培训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好自己负责的各项工作,珍惜为期不长的培训时间,珍惜每一次的授课内容,真正做到静下心,钻下去,使这次培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具体要做到学习时间、培训内容、培训质量三个保证,确保这次学习培训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范文6

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作,根据锡林浩特市教科局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的工作部署,油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深化平安锡市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系列法制宣传活动。此次系列活动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注重实效,使法制宣传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面动员

在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油田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法制宣传活动。学校形成"领导齐抓共管,师生共同参与"的法制宣传氛围。切实地保证法制宣传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推进。

二、深化教育,注重实效

1、利用广播、LED、简报、标语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广泛告知法制宣传、公民道德宣传教育主要内容。

2、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法制意识。

3、组织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普法考试,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学法用法意识。

4、开展了以"法在身边  走好青春第一步"为主题的法律知识讲座。

5、开展法律知识的手抄报评比活动,促使同学们对法制有一定的认识,让普法宣传更加深入人心。

三、搞好结合,统筹兼顾

我校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统筹兼顾,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制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全面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是与青春期学生教育相结合。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切实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加强学生法制教育。

四、取得的成效

1、教师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全体教师加强了法律、法规方面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中能更加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去保证和促进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不断提高法律知识水平,自觉维护法制的统一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