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坑支护施工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坑支护施工总结范文1
随着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座落在粤西鉴江河畔美丽的山城信宜,相继涌现出一批在建的高层建筑,基于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的要求,部分工程设计有一层或多层的地下室,于是,地下建筑开挖时的深基坑支护成为一个必要的施工过程。本文以某住宅工程为例,对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进行论述,抛砖引玉以加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某住宅工程位于信宜市区教育路的远航花园东侧, 地上16层, 地下室两层,总建筑面积23316.5 m2,基坑总开挖面积2100 m2,基坑周长约200m,呈不规则长方形分布,基坑开挖深度约9.3m。
2、场地周边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是信宜市城中村改造工程,场地东侧距离8m是一排破旧的无人居住的砖瓦民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梁家祠堂就在这里;南侧距离10m大多是两三层混合结构小楼房;西侧距离9m是远航花园住宅小区;北面紧靠市政道路,有多种地下管线干线。
工程地下稳定水位埋深约11.5m, 本基坑开挖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上,可按无水基坑考虑。根据地质资料显示,本工程地基土各土层状况如下:①素填土:主要是粘性土、碎石,含有少量砖渣,层厚1.7~2.5m;②淤泥质粘土:黑灰色,湿-饱和,软塑-流塑状态,层厚1.5~2.3m,容重γ=19kN/ m3,内聚力C=20kPa,内摩擦角φ=10;③粉质粘土:浅黄色,底部含少量细砂,可塑状态,γ=20 kN/ m3,C=30kPa,φ=20;④残积粉质粘土:棕红色,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而成,硬塑-坚硬状态,γ=20 kN/ m3,C=45kPa,φ=18;⑤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褐红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岩芯呈土夹岩块状,γ=21 kN/ m3,C=50kPa,φ=40;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 岩芯呈柱状、块状,锤击声稍脆较难碎,γ=22 kN/m3,C=100kPa,φ=50。
3、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 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安全的原则,组织技术专家组分别进行了计算和论证, 最终决定采取钢筋混凝土排桩加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和土钉墙加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两种支护方案相结合的基坑支护体系。本方案具有两大优势:第一,两种支护方式相结合, 优势互补,确保施工方便,并且降低造价;第二,保证周围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可有效防止基坑隆起和边坡位移。
3.1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加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体系
考虑到本工程南侧和西侧基坑附近建筑物的影响导致土压力较大,对支撑结构的抵抗弯矩和刚度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基坑的南面和西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加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体系。本基坑支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设计桩径800mm,间距1.2m, 桩长为14m;在自然地面以下2.1m处(梁顶标高)设置一道800mm×600mm钢筋混凝土冠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预应力锚索支点设在自然地面以下2.4m(冠梁中心点)处,锚索选用3×7φ5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入射角150,成孔直径150mm,拉力设计值355kN,水平间距2.4m,锚固段长度为20m,自由段7m。
3.2土钉墙加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体系
与西、南侧相比, 东、北两侧土体压力相对较小, 经计算采用土钉墙加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已能满足工程要求。方案设置4层锚管与2层锚索复合支护,其中第1、3、5、6层为锚管, 2、4层为锚索。土钉选用50mm钢管(锚管) , 锚索选用3×7φ5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锚索成孔直径150mm, 围檩选用2根20b槽钢。
锚管的竖向间距2.4m/1.2 m, 水平间距是1.2m;锚索的水平间距是2.4 m。第1、3层锚管12m;第5、6层锚管8m;第2、4层锚索的锚固段长度分别为15m、16m和14m, 自由段长度均为6m,轴向拉力设计值分别为270kN、310kN和250kN。
预应力锚索加土钉墙表面挂钢筋网φ8@200×200,喷射C20的细石混凝土厚100mm 。
4、施工方案
4.1施工顺序
本工程的深基坑采用土方开挖、工程桩与深基坑支护同时施工相结合,总体施工顺序为: 西、南侧基坑支护桩及冠梁施工土方开挖至-3.3m第一道土钉、护坡混凝土施工土方开挖至-4.64 m第一道锚索施工、工程桩施工土方开挖至-5.98m第二道土钉、护坡混凝土施工土方开挖至-7.32 m第二道锚索施工土方开挖至- 8.66m第三道土钉、护坡混凝土施工土方开挖至-9.3m第四道土钉、护坡混凝土施工及同时可进行人工凿桩头后续工程施工。
4.2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
(1)土方开挖
本工程土方量约2.2万m3,选用3台日产小松E240单斗反铲1.2 m3挖机,日出土量1500 m3;采用中心岛(墩)式挖土,土方开挖顺序为由南向北分层分段施工,先挖基坑周边后挖中心岛。机械开挖时严禁碾压碰靠工程桩及支护结构。
(2)排水措施
为防止雨季地面水大量流入坑内,在基坑顶四周设置300×300mm的排水沟,现场配备足够数量的沙包,紧急时可在基坑周围设置围堰;同时在基坑内四周设置300×300mm的排水沟,排水坡度1‰~3‰,;在基坑四角且沿四周每隔30m设置0.8×0.8m、深0.8m的集水井,施工现场仓库配备足够数量的潜水泵、泥浆泵,必要时可排水入北面的市政管网。
(3)钻孔灌注桩的施工
钻孔至设计深度后,须对成孔质量进行检查,内容包括:孔壁形状(孔径)、孔深、孔底沉渣、垂直度;桩基钢筋笼制作偏差必须符合设计及相关规程规范要求。 混凝土采用导管法连续灌注,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导管埋入混凝土面的深度为2~4m;确保连续灌注一次完毕,每盘混凝土时间间隔应不大于0.5h;控制好最后一次灌注量,保证桩顶标高。
(4)土钉的施工
土钉采用50mm钢管(锚管);先按要求放线定孔位,注浆孔每隔0.6m按双向设置,用洛阳铲人工成孔达到设计要求,然后将锚杆放入。为防止锚管进入泥土时注浆孔被堵住,应将角钢焊在注浆孔处与锚杆成300倒刺。施工时应控制成孔深度、间距及角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土钉长度、直径及焊接制作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 预应力锚索的施工
成孔前测定孔位,钻孔是锚索施工中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施工要控制水平及垂直偏差不大于±50mm,孔位、孔深、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工程采用正循环钻孔机成孔, 采用套管跟进技术开孔,泥浆泵通过在孔内反循环后带出泥浆,孔深达到设计要求后安装锚索, 锚索上绑扎好注浆管后退出钻杆。锚索制作前应考虑设计长度及张拉锁定的长度,应对钢绞丝除油除锈,然后按要求组装锚索。
(6) 注浆与张拉
注浆时应对水泥浆量和压力指标进行控制;工程使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二次补浆施工法,注入锚管的水泥量不小于35kg/m, 注入锚索孔的水泥量不小于65kg/m, 压力控制不超过2.0Mpa。
锚索张拉前须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锚固体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80%时才可以进行张拉,加荷、卸荷速率应平稳,张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7) 挂网喷射混凝土
按要求铺设φ8@200×200钢筋网,采用绑扎制作,钢筋规格、绑扎间距须符合设计要求,网格允许偏差±10mm,钢筋网片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网片应牢固地固定在边壁上,用φ12 的螺纹钢与锚管焊接牢固,混凝土喷射时钢筋网不得出现晃动。
采用二次喷射C20的细石混凝土厚100mm。混凝土喷射分片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喷头与受喷面垂直,宜控制在0.6m~1.0m范围内。
5、施工监测
由于本工程挖土较深,邻近有街道、建筑物要保护,所以必须做好监测工作。监测内容包括: ①围护结构的位移、沉降;②周围建筑(特别是梁家祠堂)、道路的监测;③地表开裂状态、基坑底部土体有无隆起、围护外侧土体有无下沉。
设置水平位移监测孔7个,沉降监测点18个,监测频率每天不少于1~2次;每天监测完毕必须将结果反馈至项目部,如果监测值达到或超过监控报警值时,应增加监测次数,将结果报告设计、监理及建设单位,同时启动抢险预案。
根据监测结果,最大位移S= 32 mm,平均位移17.3mm,坑底以下位移较小;18个沉降点平均沉降量为8.76mm,最大值15mm,都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6、小结
笔者在此浅谈深基坑支护工程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
(1)严格组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及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做好向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工作,使其明确施工工艺、技术要领和质量标准。
(2)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到处理及时,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3)推广动态设计。在确保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下针对工程实际情况优选设计方案,在工程施工中能预知可能引起局部或整体破坏的先兆,及时相应地修改设计。
(4)运用信息施工。①严格按照设计、相关规范规程的质量要求进行施工;②施工过程严格进行施工监控,利用工程监测掌握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和资料积累,并对之进行分析、预测、控制及决策。
参考文献:
[1] JG J120- 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
基坑支护施工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深基坑; 支护技术;
[引言]:
人类在土木工程活动中慢慢的改进了基坑工程。1990年至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全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程建设方面也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筑科学技术的提高、施工技术、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日新月异为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1]。但是,基坑工程有超的实用性,它需要设计及施工人员有丰富的经验,能够随着工程实践不断的累积而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通常被应用在深基坑工程中,所谓的深基坑工程就是在大型建筑物的地下室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在这一时代背景的促使下,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现代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从而为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1、深基坑支护工程概况
1.1深基坑支护的发展趋势
经归纳总结,基坑工程发展趋势有如下:
1.1.1从强度控制设计到变形控制的设计:过去基坑工程设计只要求满足强度要求即符合要求,却在软土地区的工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随后形成严重后果,但支护结构并没有破坏的征兆。因此,支护结构要同时满足强度要求和变形要求。
1.1.2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过去的许多基坑工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联系比较少,处于一个脱节的状态,承包的施工队与设计的设计人员缺乏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这里必要强调下,我国采用的时空效应施工方法,取得了非常优越的效果。
1.1.3考虑主动区土压力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三轴试验可以用来研究土压力的变化规律,我国现行基坑规范中假设某一施工情况下土压力是不变的,主动区土压力的变化不仅与强度有关还与路径有关。但是,我国规范假定土压力不变这完全不符合实际工程,因此需要设计人员设计时做好相应的处理。
1.2施工特点
(1)建筑趋向高层化,基坑向大深度方向发展;(2)基坑开挖面积大,长度与宽度有的达数百米,给支撑系统带来较大的难度;(3)在软弱的土层中基坑开挖会产生较大的位移和沉降,对周围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线产生严重威胁;(4)深基坑施工工期长、场地狭窄降雨、重物堆放等对基坑稳定性不利;(5)在相邻场地的施工中打桩、降水、挖土及基础浇注混凝土等工序相互制约影响,增加协调工作的难度;(6)支护型式的多样性。迄今为止,支护型式已经发展到数十种。
2、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很难选择一个适宜的土体物理力参数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是受所能承受的土体压力大小影响的,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变化无穷,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使得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土体物理力参数来精确计算实际土体压力,以目前的技术来看还是一个大难题,尤其内摩擦角、含水率和粘聚力这三个重要参数在深基坑开挖后更是一个可变值,这样就提高了准确计算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难度。除此之外,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还受支护结构形式及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2-3]。(2)不能做到对基坑土体取样完全设计前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是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必要步骤。由于地质情况变化无穷,随机取得的土层样本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土层的真实情况。故支护结构的设计并不能完全符合基坑的实际地质情况。(3)不能全面地考虑基坑开挖后的空间效应大量的深基坑开挖实例表明:基坑的四周朝内侧发生水平位移,且常常是中间比两边大,这种情况使得深基坑边坡失稳,故深基坑开挖还存在一个空间的问题。
3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安全施工技术
为了能够保证高层建筑工程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方面的安全,就要大力研究高层建筑的深基坑防护技术,只有合理的进行结构设计的同时与各方面进行协调配合,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就可以有效的保障施工安全[4]。应主要注意以下内容:(1)施工前,必须完成降水排水工程,检查其满足达到预期要求后,方可进行深基坑的土方开挖工作。(2)基坑开挖前,通过降水提高坑内土体的水平抗力,减少基坑的变形量。施工降水不宜过快,降水过程中应加强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和地表沉降的监测,同时在坑外地面设回灌井,必要时应采取回灌措施,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
4、结语
深基坑支护形式的选择与使用,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安全及整个工程的造价甚至工程的成败。因此,合理的选择深基坑的支护形式并使用恰当的计算理论去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就现阶段的状况,深基坑支护理论和实践的完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主要表现在:
5.1目前基坑支护形式有很多种,在拥有各自优点的同时也存在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利用日益先进的施工设备努力去完善创新更先进的支护形式,从而使得施工便捷、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5.2基坑工程是一门极其复杂的系统性、综合性学科,目前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常常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但由于基坑工程的复杂性,以及受众多施工因素的影响,这些假设往往会使计算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别,更准确的理论计算可以让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更加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 张茜.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13)
[2] 刘治.大型建筑深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04)
[3] 刘刚.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7)
基坑支护施工总结范文3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节约地上空间,我国城市基本建设规模逐渐加大,节省土地,高层建筑工程大幅度增加,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深基坑工程随之增加,使得深基坑工程施工问题在整个建筑施工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古老而综合性的岩土工程话题,放坡开挖和简易木桩重护可汉追溯到远古时代,它既涉及土力学典型强度问题和变形问题,事实上,又涉及土体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人类土木工程的频繁活动促进了基坑工程的发展。
基坑支护工程涉及学科多,在大多数工程实践中采用“理论导向,且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因此,结合相关个案应用总结不同施工和土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的成功经验,量测定量和经验判断三者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与施工。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优化支护技术的具体措施,如果能对深基坑支护技术中的设计、施工、监测等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工程实践提供可靠借鉴成果,对保证工程质量将具有重大意义。
1现阶段基坑支护技术的问题
1.1土层开挖和支护不配套
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挡土或挡水的支护结构施工技术含量比较高,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施工非常常见。施工组织和管理都较土方开挖复杂,土方开挖施工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大型工程一般由专业施工队来分别完成土方开挖和挡土支护工作,这样就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管理难度,而且大部分是两个平行的合同。土方开挖施工单位或者抢进度,支护施工无操作平成钻孔、注浆,拖工期不用土方圈填或搭设架子来设置操作平台,导致开挖顺序较乱。雨期施工时,难于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的工作要求,难以保证工程质量,使得支护施工的操作面不足,甚至发生安全事故,致使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施工,留下质量隐患。
1.2边坡修理不符合规范要求
深基坑开挖常存在超挖和欠挖现象,使机械开挖的边坡表面平整度、顺直度极不规则,一般深基坑开挖均使用机械开挖,人工修理时不可能深度挖掘,人工修坡后即开始挡土支护混凝土初喷工序。在机挖表面作平整度简单修整,在实际开挖时,在没有严格检查验收的情况下就开始初喷,由于管理员不到位,分层分段开挖高度不一,技术交底不充分,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开挖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挡土支护后经常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
2基坑支护变形分解与排序
基坑支护变形分解与界定工作,是基坑支护变形施工时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完成一个施工活动,分解与界定项目活动主要的依据是基坑支护变形施工分解结构。基坑支护变形分解结构是层次性结构的描述,要确定究竟该施工活动需要完成那些工作。分析这些工作包含哪些具体的施工活动,它给出了一个项目施工所需完成工作的整体表述和相互关系。项目施工活动分解与界定的结果就是要给出这样的清单,是项目施工组织中各项目小组或个人的工作责任划分和他们能力水平,指为了使项目便于管理而根据项目施工活动分解结构,项目施工管理与项目预算控制的要求高低和具体项目团队的管理能力水平,分解和细化项目施工活动中的各项任务。确认的项目施工活动范围,为项目施工活动的假设前提条件等。
3基坑支护变形施工进度的控制
基坑支护变形施工进度控制是指在已经确定的工期内,主要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管理措施等。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中,组织措施是建立进度控制组织体系,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将进度计划的任务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并将其与计划内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对进度进行检查,定时召开协调会,使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定时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加快施工进度技术方法,找出必要的调整措施。
建立相应的经济制度,同时建立进度的控制工作制度,不增加施工实际成本的条件下,控制主要是与各分包单位签订工期合同以确保项目的目标实现。经济措施指不断地收集施工实际进度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与计划进度比较,保证施工质量,和适当缩短施工工期,定期地提出报告以便于分析总结。
4基坑支护变形施工技术研究
4.1施工过程
基坑支护变形混凝土的制备过程分为砂浆制备、基坑支护变形制备、砂浆与基坑支护变形混合及混凝土浇铸四道工序。水泥或混合材与砂子及水按一定比例配合,发泡剂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根据基坑支护变形混凝土要求的容重将预先分别制备好的砂浆和基坑支护变形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现场浇铸成墙体、路床、异型大体积构筑物。项目施工的人员包括直接参者。在工程建设中,增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观,劳动纪律教育还需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扬长避短的原则来控制人的使用。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质量的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保证,减少材料的损失,严把材料质量关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施工要求等。机械设备的管理主要是控制机械设备按设计选型购置设备,是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应着重从机械设备的选型,同时还必须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制定出合理的机械化施工方案,力求获得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方法控制是指对工程项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有利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地措施,严加控制。由于体系中各参数之间的相互牵制作用,不可能只单独改变一个参数。主要考察的性能为硬化基坑支护变形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导热施工机具选用基坑支护变形混凝土专用配套设备。一次浇注厚度在800~1000mm左右。条件许可情况下,浇注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开始泵送时,基坑支护变形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泵送速度,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同时,观察基坑支护变形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状态,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方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基坑支护变形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中断泵送后再次泵送时,应先反泵行程,将分配阀内的基坑支护变形混凝土吸回料斗充分搅拌。
4.2回填效果评定。
为评价回填效果,施工过程中着重对基坑支护变形混凝土密度和原拱架支护变形进行监测。空腔填充工程施工从结束。每天制作一批试块,7d湿养护后自然养护到28d用于密度检测。施工4d期间制作的试块干密度测试结果分别为295 kg/m3、302 kg/m3、293 kg/m3、287 kg/m3,符合设计要求。监测数据表明,采用300kg/m3的超轻基坑支护变形混凝土对大空腔多次分层回填时,前期变形相对较大,随时间增长,基坑支护变形混凝土开始硬化,与下部结构以及岩体粘结紧密,形成复合拱结构,有效减小了对下部结构的压力。测点稳定,说明结构稳定性好。
5总结
对基坑支护变形施工时间管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就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方面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总结;对施工安全过程各阶段安全控制方法进行了论述;对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管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希望的观点和意见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赵志缙,臌惠清。简明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北京:中因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冶金工业出设社,1998
尉希成,周美玲.支挡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渤版社,2004
基坑支护施工总结范文4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工程;勘察;设计;监测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高层建筑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分部工程。本人认为,深基坑支护工程除了施工过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以外,尚应从勘察、设计、监测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把控,并通过动态的监控使基坑支护工程处于一种相对合理的可控状态。
一、场地岩土勘察
任何一个基坑的支护设计都必须以详细物探报告作为依据,通过详细的岩土勘察,了解场地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地下管线分布及周边环境情况。在对基坑周边环境的勘察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勘察报告对周边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基础型式及埋深、与基坑周边的距离等描述一般过于粗略,对地下管线的描述亦不清晰,管线的类型、接头型式、管径和埋深等均不详。
珠江新城某写字楼项目(以下简称H项目)地下室3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3.9米,支护形式采用旋挖钻孔桩加两道混凝土内支撑,外加两排水泥搅拌桩止水。该项目场地狭窄,东侧即为主干马路。施工单位在基坑东侧对支护桩的工作面槽段进行人工开挖时,发现地下部分光纤管线进入支护桩的施工范围,其中有一股军用光纤从基坑北面穿过地下室外墙贯通到南面,严重影响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施工。但根据管线探测图,开挖前并未探测到有军用光纤,当然在基坑支护施工前没有做好相应的迁移工作,使整个基坑支护的施工陷入被动。另外,在基坑东侧支护桩和止水搅拌桩的施工时,遇到很多旧基础、大石块等地下障碍物,对搅拌桩的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这些障碍物在勘察报告中亦未充分体现。
原因:项目东侧紧邻主干马路,东边建筑红线落在人行道上,临时施工围墙沿人行道边砌筑,而上述军用光纤埋于人行道边,正好处于施工围墙下方。地下管线探测时对围墙下的区域未进行全面的探测,场地勘察时只在围墙内布点,对东侧围墙以外建筑红线以内范围及靠近围墙位置未进行布点勘探,使该区域成为勘探空白区,造成探测和勘察报告中对东侧地下管线和旧基础等地下情况的遗漏。
针对以上问题,施工单位对贯穿地下室的军用光纤进行迁移。搅拌桩施工遇到地下障碍物时,通过钩机开槽,搭设简易支护后人工排障,清理所有地下障碍物后回填再进行搅拌桩施工。
虽然最后问题得到解决,但光纤迁移地下排障问题使工期延误45天,进度严重滞后。由上可见,地下勘探的疏漏对基坑支护乃至整个基坑工程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深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支护设计必须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三项基本要求。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不仅要求保证基坑内正常作业安全,确保边坡稳定,而且还要满足基坑变形控制要求,防止基坑及坑外土体移动,保证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H项目基坑支护方案,根据本工程砂层较厚、基坑深度较深的特点,经过比选后最终采用的是排桩加两道内支撑的刚性支护,两排水泥搅拌桩止水的设计方案。该支护型式的优点是支护系统较安全可靠,缺点是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较为不便。
在基坑土方挖运阶段,因基坑内设置两道混凝土支撑,土方开挖只能采取纵向分段、水平分层、由上而下、先支撑后开挖、开挖一层支护一层的施工方案。这种土方开挖方法因受到内支撑结构的限制,开挖进度受到极大影响。另外,根据土方外运需要,在基坑中需设置一个出土坡道,但因内支撑结构纵横交错,在靠近基坑东侧出土坡道处的两跨支撑梁只能断开,暂缓施工。对整个基坑支护系统来说,这是个重大的缺口,同时也是基坑支护结构乃至整个基坑的安全隐患所在。
在地下室施工阶段,两道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同样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第一,底板施工时,因内支撑钢构柱的存在,底板无法一次完整浇筑。钢构柱位的底板处理在给施工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将成为底板防水的薄弱环节。第二,两道混凝土内支撑分别与地下室负一和负二层楼板的距离均不到500mm。这给两层楼板的施工以及外墙施工缝的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因没有足够的空间预埋止水带钢板,该处施工缝的防水措施也成为一个难题。第三,本工程场地狭窄,外墙与支护结构的距离只有200mm。因此基坑支护体系的换撑以及支撑梁腰梁的拆除等均是技术难点。
综上所述,排桩加两道内支撑刚性支护的设计方案对H项目来说,无论在安全性还是经济性方面都是成功的,但在施工便捷性上,的确存在很多不足。施工难度大必将导致施工进度的缓慢,这对整个项目目标工期的实现是极为不利的。在往后类似项目的基坑支护设计把控上,我们应该从现场施工的角度多给予考虑。
三、基坑监测
基坑监测工作是基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基坑支护结构的一个主要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第一,监测工作必须贯穿基坑工程的全过程。第二,基坑监测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监测频率,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基坑支护结构失稳事故的出现。
H项目基坑监测和沉降观测工作从土方开挖开始,贯穿整个基坑工程的全程,保持适当的监测频率,及时反映基坑的变化趋势。该项目监测工作先后在5月份雨季和9月份基坑渗漏抢险时两次调整监测频率和增加东面马路监测点,以求第一时间获取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化信息,并作为制定相应对策的依据。特别是在基坑出现渗漏险情的时候,基坑监测成为判断基坑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一个重要依据。根据基坑监测报告,结合现场情况,现场管理人员及时联系设计单位,对基坑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防渗堵漏及基坑加固措施,经施工单位落实实施后,确保了基坑的安全。
四、施工质量与止水效果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除了支护结构本身的施工质量外,关键是看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止水效果。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地下水给深基坑工程的的施工带来相当大的危害,因此在基坑工程开始前,应该制定合理的止水方案。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特别是止水桩的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对水泥止水桩来说,主要应注意控制一下几点:1、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的控制。搅拌桩和旋喷桩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水灰比的检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水灰比进行水泥浆的配制,保证水泥用量。2、钻机垂直度的控制。桩体搅拌或旋喷过程中注意钻机的垂直度,偏差较大时及时校正,避免出现桩头倾斜现象。3、控制注浆压力,保证桩体均匀。4、保证桩的搭接长度和桩间咬合度,杜绝出现桩间空隙。
五、基坑突发事件
深基坑支护工程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施工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不可预料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的突发事件有:1、地下障碍物妨碍基坑支护结构或止水帷幕的施工。2、基坑支护结构出现裂缝。3、气象异常,出现连续多日的狂风暴雨。4、基坑内出现管涌、流砂。
在H项目基坑支护工程中,以上突发事件均有出现,比较严重的是9月4日基坑管涌险情。后经过有关专家到现场指导抢险工作,施工单位落实处理后,险情得到控制。
经过这次突发事件,我们及时做了总结:1、基坑支护施工过程应严把质量关,确保止水桩的施工质量和止水效果;2、须有详细具体的应急预案及准备充分的应急物资,一旦基坑出现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3、对基坑渗漏的处理应及时快速,在最短的时间内封堵渗漏点,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渗漏隐患;4、出现基坑险情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寻求抢险援助,并合理组织抢险;5、重视基坑监测,平时注意对基坑变形的分析和预判,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应立即制定相应措施。
六、深基坑支护工程管理的体会
1、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个隐蔽工程。对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序均要严格把关;对重要工序、关键工序要进行监理旁站。
基坑支护施工总结范文5
关键词:深基坑 施工工程止水帷幕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amage of the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ensure foundation pit and its surrounding the safety of the old buildings, the first to have safe and reliable support scheme, then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advances some concrete foundation pit accident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measures.
Key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aterproof curtain
中图分类号: tv55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技术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近年最大的进展是按工程实际的环境与工程本身的特点,调动一切有利因素,采用综合集成的优化组合支护体系,从安全出发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力物力消耗的支护方法,但深基坑工程变化因素多,在目前的设计施工中尚难做到完全准确、合理、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信息分析反馈等,在支护结构与降水技术的时空效应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开发。随着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安全等级越来越高,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也越来越大,合理的基坑支护技术是保障建筑物安全施工的关键,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基础必须要满足地下埋深嵌固的规范要求。建筑结构主体越高,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对基坑工程施工要求也就越高。随之存在问题也越来越多,这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一、建筑基坑工程事故预防
有资料通过对170 多起建筑工程事故的调查分析,得出要成功地完成一个建筑基坑工程,至少须具备三个条件:正确的支护方案,先进的支护设计和一支训练有素的施工队伍。所谓支护方案正确,是指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综合技术、经济、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做到措施得当,安全合理,并且对环境无害。所谓设计先进,是要求基坑支护设计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恰当地解决好安全和经济这一矛盾。一支优秀的施工队伍,不仅能正确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并具有信息化施工的手段和能力,为检验和发展设计理论、正确指导施工反馈大量的宝贵数据,并能及时地采取得力措施,将基坑工程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确定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类型的原则
1、从场地条件考虑:基坑周围场地开阔与否,直接关系到支护结构容许位移的大小。如果场地开阔,则可选择放坡、悬臂式、桩锚式、锚拉式支护结构;如果场地狭窄且周围有重要设施,则选择位移小的地下连续墙加锚杆或支撑支护方案。
2、从基坑开挖深度及范围考虑:基坑开挖深度和范围的大小,是选择支护结构类型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开挖深度不大时,可采用悬臂式支护结构、土钉墙或喷锚支护等;开挖深度较大时,则需考虑加多层锚杆或多层支撑。
3、从地质条件考虑:土质较好的情况下可考虑土钉墙或喷锚支护等;土质较差时,则要采用桩、地下连续墙加锚杆或支撑支护方案。
4、从地下水位考虑:地下水位的高低,关系到是否考虑基坑止水的问题。
三、确定止水帷幕的原则
1、确定竖向止水帷幕的原则设置竖向止水帷幕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地下水从基坑侧面渗入坑内而造成事故,其选择原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从渗流量和水头考虑:对于渗流量较小、水头较低的基坑,可在支护桩间或其外侧布置止水桩(结构) ,填补支护桩间的空间,共同组成既能挡土又能挡水的连续竖向结构体;对于渗流量较大、水头较大的基坑,宜使止水帷幕自成体系。2) 从场地条件考虑:当场地较开阔时,竖向止水帷幕宜设置在支护体系的主动土压力区以外;当场地狭窄时,宜选用集挡土、挡水及地下室外墙于一体的地下连续墙。
3、从基坑深度和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当基坑深度较小,场地土力学性能较差时,可考虑采用集挡土与防水于一体的重力式挡墙;当基坑深度较大,场地土力学性能较好时,可考虑采用支护桩加自成体系的止水帷幕;当基坑深度很大,场地土力学性能较差时,可考虑采用地下连续墙。
4、确定水平止水帷幕的原则设置水平止水帷幕是为了防止坑底出现流砂、管涌、突涌等不良现象,它是以水平隔渗体自重、工程桩与底板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底板与坑底之间一定厚度的土体自重,来平衡地下水的托浮力。水平止水帷幕的确定要从其地板抗弯性能、抗冲性能、抗渗性能等方面考虑。为了保证水平止水帷幕的可靠性,可采取以下措施:1) 在坑底均匀布置减压井(孔) ,封底与导渗相结合,减小底板受力。2) 水平止水帷幕低于基坑底标高,使其上覆盖一定厚度的土
层,以增加抗浮力。3) 水平止水帷幕在支护结构附近宜增加厚度。
四、建筑基坑工程事故的处理
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首先要查明导致事故的确切原因,判断事故的发展动态,正确制定处理方案,并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救,以免丧失良机,酿成更严重的后果。以下是基坑事故的常用处理措施:
1、悬臂式支护结构过大内倾变位。可采取坡顶卸载,桩后适当挖土或人工降水,坑内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增设撑、锚结构等方法处理。这是支护结构设计不当,随便取消桩顶圈梁、锚杆,施工地面荷载过大等因素引起的。
2、有内撑或锚杆支护的桩墙发生较大的内倾变位。首先要在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桩前堆筑砂石袋,严防锚杆失效或拔出。这是撑锚结构数量过少,布置不当,联结处松动,结构失效所致。
3、基坑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首先应在可能条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和进行坡顶卸载,如果基础施工已经开始,则可利用基础加固坡脚,并加强未滑塌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继续扩大。同时对滑塌区段进行处理(如用砂袋护坡等) 。此类事故是忽视基坑整体稳定和信息施工的结果。
4、未设止水帷幕或止水帷幕漏水、流土,坑内降水开挖,造成坑周地面或路面下陷和周边建筑物倾斜、地下管线断裂等。事故发生后,首先应立即停止坑内降水和施工开挖,迅速用堵漏材料处理止水帷幕的渗漏,或在支护桩内侧增设钢筋混凝土止水墙,支护桩外侧压密注浆(或化学注浆) ,坑外新设置若干口回灌井,高水位回灌,抢救断裂或渗漏的管线,或重新设置止水墙,对已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倾扶正和加固,防止其恶化,同时要加强对坑周地面和建筑物的观测,以便继续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基坑支护施工总结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技术;要点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和GDP的日益增长,很多城市中一栋栋高楼大夏拔地而起,这些大型建筑不仅仅是用来居住生活的,还有很多是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为了满足商业建筑的需要就要在建筑的底层建设地下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性以及建筑的质量,因此不得不将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运用到低层建筑中。在实际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为在施工过程中随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很可能是该技术无法解决的困难,从而对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造成很大的麻烦,实际上该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需要就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和提高方案,这也是对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完善和补充。
1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概念
基坑工程的概念是,在实际建筑施工开挖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质量以及对建筑周围的环境加以保护而进行的相关措施。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基坑支护处理方案要因地制宜,选择最佳处理方案。举例来讲,对于那些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建筑选址,基坑支护的结构建设会比较容易一些,因为对于这种本身土质条件相对突出的基坑支护结构在开挖深度上不需要太大,而且还可以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放坡开挖来降低难度加大利用度。由此可以看到,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必须在特定的情形下选择更加成熟的方式,这是保证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技术得到充分利用和体现的条件,也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最大程度的负责。不仅如此,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具体施工过程中不可忽略建筑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性,他们必须考虑到实际基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利用基坑支护技术给与相应的解决方案。
2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虽然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时间的发展,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运用基坑支护技术来对基坑进行保护还是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当然,基坑支护技术也在工作人员的不断摸索中逐渐走向更加全面化和具体化,技术人员根据自己对于基坑支护的了解以及日积月累的经验总结出了相当丰富的措施和方案来应对更加复杂和多变的实际问题。对策不断更新的但是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于基坑的保护技术仍然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这是技术人员面临的相当大的困难,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给基坑支护质量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甚至还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工期,从中也更加暴露了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漏洞,因此,我们必须针对技术应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做出更加具体的应对方案,必须弄清楚引起这些问题的因素在哪里,是什么导致这些问题,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断剖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就是对这些因素的具体分析。
2.1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过程中没有具体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
要知道环境因素对于基坑支护工程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由于一个建筑工程的开始首先会以该选址的土地进行开挖,以此建立地基,为整个建筑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因此就必须考虑该建筑选址的整体因素,比如水文因素、土质因素等都要进行严谨的实际勘察已达到施工要求,还要根据以往记录的数据进行严密的分析,不能放过一丝一毫的差错和漏洞,不然一点小瑕疵的存在就会像冬天冰冻江上的一条裂缝,越裂越大,后果将是不可挽回的。基础打得不牢靠,后面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样会影响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在实际勘察过程中不可小觑那些水位较高的地方,因为这种地方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必须谨慎处理,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因而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这是建立在基坑支护技术之上的必须承认和认真对待的事情。
2.2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设计不合格这一因素的影响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可以人为改变的因素必须尽全力做到最好,就比如设计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就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施工都是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的,如果设计人员没有将设计做到合理化和专业性,最终的建筑成品更是不会达到应有的标准,那么将会酿成一场人为灾祸,故而设计人员的品德素质才是判断一个设计人员是否专业的主要方面,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只有设计人员在基坑支护乃至整个建筑设计中始终全心全意得负责,不存在侥幸心理和轻视态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能够运用自己的高情商、高文化素养来协调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那么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突发状况都将是虾兵蟹将,有何惧。当然,设计人员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也要充分考虑到任何可能问题的解决方案,力争未雨绸缪,不可因小失大,这才是一个专业的设计人员的素质体现。
2.3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受到地下水因素的影响
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开挖的深度越深越会碰触到隐藏的地下水,这也是相当危险的事情,尤其是现代的高楼越来越庞大,在实际开挖过程中的开挖深度将会更加深,这也就迫使基坑支护技术必须得以提高,从而应对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地下水因素对于基坑支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基坑建设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位就是基坑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隐患,将对整个建筑的建设起到无法想象的破坏以及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定要重视地下水对于基坑支护的影响。
3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重点
3.1营造舒适工作环境和氛围
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多分支的程序,其中的条条框框不是一般的多,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为了保证基坑支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发挥到极致,给施工人员创造一个更加顺利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氛围,那么必须就实际的施工环境加以勘察和分析,将施工现场的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以此制定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以及建筑的质量。
3.2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方法
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可以简单地分成三个方式来进行,主要是混合式、悬臂式以及重力式三种支护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就要因地制宜,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来保证基坑支护的顺利完成。这三种方式各有各的优势,具体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方式来具体解决。就比如说悬挂式支护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这种技术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而且工程耗费的成本较低,施工主要分为五个重点:测量放线、桩基施工、基坑开挖、灌注桩与护壁的连接以及上下护壁的连接,只要在支护施工中抓住这几个重点,就一定能在实际施工中加快进程,保证建筑的质量。
3.3注意基坑工程开挖过程中的隐患
基坑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开挖的速度,切勿过于急躁也不可拖拖拉拉,在挖土过程中最好是选择土质较软的地方进行开挖,这样便于开工。再者就是要一边挖土一边用车运土,避免土量堆积,一遍为施工现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开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防范工作并及时解决问题;在开挖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基坑侧壁的安全问题,按照不同程度可划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支护结构破坏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很严重;二级,支护结构破坏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小,但对本工程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严重;三级,支护结构破坏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室结构施工影响不严重。此外,还要保证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将一切危害人们健康的威胁排除施工现场。
4总结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相当重要的施工步骤,因为这是一个庞然大物能够长久矗立在群楼之中的首要保证,一个建筑必须有一个夯实的地基打基础才能处于不败之地。除此之外,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是对现场施工人员自身安全的保障,而且也使得施工现场有规可依,有条不紊地进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施工过程的效率以及建筑的质量,从而体现了工程建设开始运用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势所在。
参考文献
[1].关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思考[J].山西建筑,2016(34):151-152.
[2]王新忠.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