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数据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数据课程总结范文1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的一项入门课程,只有扎实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内容,才能更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基于此,必须确保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但大数据时代下,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对这门课程进行改进与创新,才能确保教学质量。
1.改变教学理念
课程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依然对学生进行说教引导,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大数据时代下,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渗透。基于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改变教学理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开发的思维,不可对学生的思维加以束缚,而是在大数据教育资源下引导学生高质量地进行自主学习。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实现自身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对历史教学效果、问题档案进行分析。教师不能通过自行查阅档案,来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分析不同教学方法下的教学效果。但是,利用大数据技术之后,教师便可以快速分析不同时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同教学方法下得到的教学效果。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教师便可以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以便于更好地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进与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创新过程中,也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再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场地加以约束,而是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教师备课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可选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对于信息的接收速度大大提高。为确保课程教学水平,应抓住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对课程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课程特征、教学要求、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首先,在教学内容创新方面,应根据市场需求,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明确学生就业方向,并以此为根据,在教学内容中引进一些未来就业时学生需要用到的内容,如UI设计、网页设计等。同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上存在海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除了要学习课程教材内容之外,也可以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灵活运用,选择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源,来拓展视野,弥补课程学习的不足。其次,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可以采取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以教材内容、网络学习资源为主要内容,来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并能快速掌握。相比较于常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来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自由,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此外,教师的指导与点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点评的过程中,为保证真实性、客观性,可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对学生各学习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各学习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以便于更科学地进行点评。
3.加强实训室建设
计算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也涉及到诸多实践方面的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应加强实训室建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基地。大数据时代下,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建立网络虚拟实训室,其指的是,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化准确描述出来的虚拟实训室,其通过构建实训的集成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上完成实训。借助网络虚拟实训室的高度模拟性,学生可以更加便利地学习各种复杂的计算机相关概念知识,也可以对相关技能进行学习。例如,借助网络虚拟实训室,可以学习网络故障诊断方面的知识,以引导学生对已出现故障问题的网络进行检查、测试,学生通过虚拟测试,可以得到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确保学生的实训效果,可以为学生安排实训任务,实训任务完成之后,再进行效果评价。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过程及结果,并要检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意识是否得到提高。一项实训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要负责点评学生的任务实际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作出评价与反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实训任务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通过有效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获得荣誉感。
大数据课程总结范文2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各行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与数据技术密不可分的信息技术课程受到的影响尤甚。
教育信息化在全国各高校已推行多年,虽然网络化学习环境、远程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大部分教学活动的并没有因为数字化设备的应用而随之改变,课堂教学依旧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理解,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纸质教案电子化、黑板粉笔换做幻灯片投影化而已。
大数据时代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等接收到的信息量要超过课上教师讲授的信息量。在这种海量信息的冲击下,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结构和自主学习能力已产生变化,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受大数据的影响最直接,作为教师也必须及时进行教学思维、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改革。
一、转变教师教学思维
传统的信息化课程教育是教学管理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制定教学大纲,教师通过多年的课堂授课经验设计教学内容,依据过去的经验总结、归纳并选择某些因素或知识点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教师在大数据时代下从事教学活动,首先需要将思维从传统的集体教学转向个体教学。传统的教育也强调因材施教,但在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可能真正实现面向学生个体进行教学。而教育大数据技术的出现,通过对教育数据的分析、挖掘,可以实时得到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教师教学实际效果的具体数据,从而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制定并执行更符合实际的教学策略。
二、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大数据的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传道授业的工作量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已有所下降,教师的身份更接近于学生学习时的引导者与研究时的合作者,教学的本质回归到促进学习者个体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两大部分:理论与实践。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讲授新的知识点时只讲授重要环节,然后让学生尽最大可能地利用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尝试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拓展。由于学生所有学习活动都是在线的,上课、做作业、记笔记、做实验、答疑、讨论都是在计算机终端上进行,因此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记录下来。学习各知识点时各用了多少时间,作业完成用时多少,并且在完成过程中经过几次修改,等等,这些都是教育大数据的来源。这些数据要比考试卷面上的分数更能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挖掘,就能得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表现与水平。这些信息是最真实、自然的数据,教师可以由这些数据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从而能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更有针对性地强化薄弱环节,推荐阅读书目等。
三、转变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分为对学生的评价和对任课教师的评价两类。长久以来,对学生的评价是由教师依据学生考试成绩、作业成绩和课堂表现等进行,对教师的评价是由学院的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听课和学生考试成绩进行。这种方式能大体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授课水平,但是很多教学与学习的细节被淹没在简单的分数之下。
大数据课程总结范文3
1大数据对中职计算机技术移动学习的价值分析
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大数据技术为行业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就教育行业的发展来讲,有了大数据技术的利用,教育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市场化特征表现的更加明显,教育实效性效果有了显著提升。总结分析大数据在中职计算机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其产生了三方面的突出价值。
1.1大数据为中职计算机技术教学的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所以很多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实际上是与社会脱节的,这对于职业院校的价值体现十分不利。中职计算机技术教学实践积极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当前社会计算机的应用需求现状,可以为更加合理的设置计算机技术课程提供参考。简言之,大数据技术能够准确的分析技术发展以及应用趋势,可以为中职计算机技术教学的实践提供参考,使院校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做到充分的与社会接轨,这样,职业教育的价值发挥会更加的显著。
1.2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为计算机技术教学的创新提供依据
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需要,尤其是职业教育,传统教育模式对其的限制表现的越来月明显,所以教育模式、教育方法需要做创新。大数据技术的利用一方面能够掌握未来计算机人才需要的基本方向,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各种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利用实效,基于人才发展方向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分析,中职计算机技术教学可以选择更符合人才发展方向的教学模式,这对于教学促进来讲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1.3大数据技术的利用能够为中职计算机技术教学的优化提供帮助
在教学实践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做教学问题的总结和分析,职业院校以及老师会更加清楚的掌握到教学中比较容易犯得错误,基于数据结果进行错误发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够有效的帮助中职计算机技术教学实现优化和进步。
2大数据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设定不科学
中职院校在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教学时,对于一些非专业性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只是让学生们掌握住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的操作技巧,帮助学生们通过全国计算机的考试,而对于一些非专业的学生只要考试及格,就可以满足就业要求。在这种教学目标之下,很多的学生们往往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过关率,而对于一些考试内容进行学习,忽视了对其他计算机以及网络应用技术的了解和认识,很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出现了偏差。
2.2基础教材与现实需要的差距较大
经过对当下中职院校学生们的计算机基础教材以及大纲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其中包括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内容,教师们在对教材进行讲解时往往注重于理论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们对于一些实践应用的培养,这样会造成考试和需求之间的相分离。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往往注重学生们对于一些应用模块题型的练习,而忽视了对相关内容的讲解,导致学生们知识为了应付考试,对于一些常见的常考的函数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多级列表设置等模块仍是相对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由于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材的内容不能够满足考试所需,很难真正的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
2.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在对计算机进行教学时往往以理论灌输为主,教师在课堂中居于主体,学生们只是被动的接受,参与热情不高,也无法提高自身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当下部分中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时依然是把课堂的实际任务操作演练或者是借助多媒体教学作为重点内容,帮助学生们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尽管这样能够让学生们了解教材的重点内容,但是学生们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这种理论教学和实际教学相分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习,日益的丧失兴趣,尤其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真正的解决实际的问题。
2.4教学实践与理论的脱节表现较为明显
中职院校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学生们的地位较为被动,教师们不注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不仅让学生们的积极性下降,而且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在讲解中也缺乏重点和针对性,这样不仅导致学生们对计算机教学较为反感,而且也不利于提高自己的主观学习性,最终让学生们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之下,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掌握程度依然有限,无法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提高中职院校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影响到学生们的未来就业。
3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中职院校计算机技术移动教学措施分析
3.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灵活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固定性比较强,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比较的固定,这对于移动学习来讲十分不利,所以在大数据背景下要积极的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提升教学的灵活性。就教学模式的改变来看,主要有两点:(1)针对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总结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问题,然后由老师基于重点做教学视频的制作。一般来讲,遵循“一个问题一段视频”的原则,这不仅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而且有效的区分了问题的解答,缩短的视频的实践。在生活和学习中,学生能够利用移动设备和网络进行灵活的在线学习,比如业余时候进行短视频的观看。(2)采用平系模式做移动学习。平系模式主要指的是老师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构构建具体问题的分析平台,学生能够在移动设备中随时随地的访问平台进行询问和探讨问题,进而解决相应的疑惑。总之,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做“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并积极的利用当前生活中的数据交流平台和移动网络设备,学生的移动学习效率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学习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得到显著的加强。
3.2创新教学方法,强化移动教学实践的加强
教学方法对具体的教学效果提升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技术教学实践中基于大数据分析创新教学方法,强化移动教学实践的加强现实意义显著。就具体的方法创新来讲,目标表现比较抢眼的方法有两个:
3.2.1采用碎片教育法
所谓的碎片教育法和系统教育法是相对的,这种教育方法的实施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灵活的利用课余时间做小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具体的分析来看,系统的知识量比较大,需要的学习周期也比较长,所以学生很难在教学中实现移动学习。碎片教育法将系统性的知识进行肢解,将其拆解为零散的知识点,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可以利用移动设备等进行细小知识点的存储,这样,其可以在生活休息中实现移动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3.2.2翻转教学法、面对面教学以及在线教学等方法
在网络时代之下,可以借助于网络教学的平台开展计算机应用教学。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的设计,并且制定出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们真正的在做中学、学中做,因此教师可以依托于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采取面对面教学或者是在线教学等教学模式。通过构建这种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平台,可以让学生们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也进一步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3.3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为移动教学提供资源
在大数据背景下,构建网络教育平台为移动教学提供资源,这于中职院校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提升来讲现实意义显著。就网络教育平台的具体构建来看,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1)构建在线学习平台,此平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空间限制,老师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学习资料的共享,学生能够通过平台观看和学习老师共享的资源,这样,学生在课堂之余又多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与渠道。通过平台的利用,学生与老师实现了从课上到课下的对话,知识领悟会更加的深刻,所以学生无论是理论记忆还是技术感受都会有明显的提升。(2)实现了对课程资源的有效补充。从具体的分析来看,虽然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能够实现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但是毕竟课程的执行周期较长,所以一些新技术、新内容无法在教材当中另做补充。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作为信息资源补充站,老师以及学校将相关专业的最新消息在平台上,由老师和学生做在线的共享学习和交流,这不仅提升了老师的知识范围,学生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发展信息。简言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技术教学有效的实现了课上和课下的联动,实现了课本资源和网络资源的相互补充,这对于最终的教学成果提升有显著的价值和意义。
3.4基于移动学习目标做评价和考核
在教育教学中,考核评价对于教学的具体进步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所以为了在移动学习实践中强调对学生的考核,需要基于移动学习目标制定考核体系。从上述分析来看,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教育实施对移动学习有比较大的帮助,所以当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部分内容是以网络的方式进行教授的,这种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形成了互补,所以学生只有实现了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的双重认知,其学习的成绩才会有显著性提升。在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中,为了敦促学生积极的参与移动学习,可以将网络教学的内容在考核中做更大比例的设置,这样,基于考核评价可以确定学生具体的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基于教学实践反馈的相关内容,学校和老师再做具体的课程调整,课程实施的具体价值和目标会更加显著。总之,基于移动学习目标做评价和考核体系的设定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4总结
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分析和利用能够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好的参考,所以在教育教学中需要积极的利用大数据。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对于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提升有重要的帮助,但是目前的教育模式过于固定,不符合移动大环境,因此积极的分析移动学习的突出现实意义,并针对目前的教育教学问题做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移动学习分析和讨论,这能够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和生活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董琰.大数据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学习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32):66-67.
[2]柳甲荣.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茶文化翻译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7(02):210-211.
[3]潘期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04):143-144.
[4]张建生.试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策略[J].才智,2016(33):73-74.
大数据课程总结范文4
关键词:工程教育;CDIO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模式;实践类课程
现今世界,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指引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已成为各行业向智能经济发展迈出的重要步伐。然而,当前大数据专业人才极其短缺。我校肩负着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战略的使命,承担着为西部地区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近年 来,我校紧跟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发展步伐,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成为首批30所入围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建设院校之一[1],新获批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大数据专业)于2018年开始招生。如何根据时代需求办好大数据新专业,以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掌握大数据分析应用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是我校面临的一个新挑战。大数据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是体现该专业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利用先进教学理念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是我校大数据专业建设 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我校大数据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探究基于CDIO理念的大数据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设计模式。本研究的实施,将为我校创新型工程教育改革探索道路,不仅有利于提升我校大数据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将对其他工科课程教 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1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内涵
上世纪80年代起,工程人才短缺和高等院校工程教育低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产业对工程教育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1986年,美国的工程教育学会、国家研究委员会和国家工程院等机构开始探索工程教育改革之路。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 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机构,正式启动CDIO教育改革计划,在广泛调研和大量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CDIO教学大纲[2]。2004年,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立,并开始向世界各国推广。2005年,瑞典国家高教署建立了CDIO的12条新标准,并将之用于对本国100个工程学位 计划进行评估[3]。迄今为止,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丹麦、南非、法国、新加坡、中国等国家的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国际组织。这些学校的多个工科院系在教学中借鉴和采纳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CDIO已成为国内外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和培养体系制定等领域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实践表明,CDIO教育模式不但能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效果显著。据文献[4-5],CDIO工程教育模式自2005年开始引入我国。2006年,汕头大学成为中国高校中的首个CDIO成员。2008年12月,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联合汕头大学主办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工作会议,成立“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组”,确定了18所高校及相关专业(机械类、电气类、化工类、土木类)为国内首批CDIO试点。工作组每年举办两次全国性的会议, 对CDIO试点工作进行交流、研讨和总结,并通过CDIO培训班为全国高校实施CDIO教育培养骨干人才。2016年1月,“全国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立。至今已有100余所高校加入联盟。这些高校的部分工科专业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社会与企业欢 迎。当前,在联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校积累了一系列改革经验与成果,在基于CDIO理念建立专业培养标准,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实施基于项目/问题、探究式等主动教与学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有效推进了CDIO的本土化与再创新。近年来,国内CDIO的研究趋势从CDIO教育模式、教学体系等宏观的主题向具体的课程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采用CDIO理念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6-10]。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创新型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体现了系统 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代表了当代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该模式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工程学习。CDIO的4个字母代表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和Operate(运作)四个单词。CDIO主要包括三个核心文件[11]:1个愿景、1个大纲和12条标准。CDIO愿景提供了一种强调工程基础的、建立在真实世界的产品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CDIO过程背景环境基础上的工程教育。CDIO大纲从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个 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人际交往技能、企业和社会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CDIO)系统四个方面,以逐级细化的方式,将工程师需具备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整个CDIO全过程能力表达出来,要求用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CDIO的12条标准[12]涉及到专业哲学(标准1)、课程计划开发(标准2-4)、设计实现经验和实践场所(标准5-6)、教与学的方法(标准7-8)、教师发展(标准9-10)、学生考核与专业评估(标准11-12),回答了工程教育“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使得工程教育改革变得具体化、可操作和可测量,能够对整个教育模式的实施和检验起到系统全面的指引作用,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CDIO理念下大数据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与策略
2.1 设计思路
大数据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技能去解决大数据工程实际问题并进行科技创新的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我校大数据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组织方式通常以项目为单位设计,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项目涉及到的 具体问题)的能力,但不关注学生在整个项目周期中知识、能力、态度等的变化情况,无法全面覆盖技术性与非技术性能力的培养目标。CDIO理念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都达到预定目标。CDIO教育模 式强调一体化与参与性,促使学生在项目研发到项目运行的整个项目周期中进行锻炼与思考,课程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到的学科知识,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情况。显然,CDIO理念下大数据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设计应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紧扣CDIO大纲 和CDIO标准,进行教学大纲和教学组织方式的设计,并设置以“学习评估为中心”的多样化考核方式。
2.2 设计策略
教学大纲方面,本研究尝试结合大数据类专业培养目标,依据CDIO大纲,对大数据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设计:依据CDIO大纲的主题和条目组织课程大纲结构,并明确描述与期望能力要求相对应的课程学习目标。教学组织方式方面,本研究尝试在大数据专业 实践类课程教学中以“做中学”为依托,将整个课程教学安排以项目为载体,针对每个项目为学生提供“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流程,并将实践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等培养目标围绕项目这个核心融入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变成对一个个项目的完整实践过程。教学考核方面,本研究尝试匹配CDIO大纲的能力目标,具体根据课程概念及原理性知识的理解、技能掌握、设计—实现经验获取、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等类别的学习效果的评估需要,在大数据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考核方式设置时, 对不同类别的学习效果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
3 CDIO理念下的大数据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设计模式
3.1 教学大纲框架设计
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大纲需要对融合了知识、能力、态度的学习效果进行准确描述,并清晰指明该课程整体及每一节课对学生所需学习的内容和所需掌握的能力要求。依据CDIO大纲中关于个人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要求,本研究将大数据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 大纲框架设计为如表1形式。
3.2 教学组织方式设计
如何在实践教学组织中体现CDIO教育理念是实施CDIO教学的基础[13]。本研究基于CDIO理念将大数据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组织方式设计为如图1所示的“理论讲授-任务布置-项目构思-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运行”六个环节构成的有机体。让学生在参与项目的构思 、设计、实施、运行这四个环节的活动中逐渐形成较完整的系统思维。
3.3 考核方式设置
CDIO理念下的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要求以“学”为中心进行评估,教学与考核相互联系,考核用来促进和诊断教学和学习。为了评估课程教学所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否达到CDIO大纲要求的预定目标,需要从不同方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本研究根据不 同类别的学习效果评估的需要,以过程性考查为重点,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如表2所示。上述各类考核方式可综合应用于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为确保评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在不同阶段选择一种或多种考核方式对不同类别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大数据课程总结范文5
大数据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大数据具有信息数量多、信息资源多样、价值高、高速性等特点。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大数据首先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我国也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性,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大数据技术专业,从而培养出了更多的大数据人才,满足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大数据离不开计算机,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有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对大数据的重视,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把大数据应用其中,根据高校人才培养任务探索计算机专业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做到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处理不同于传统数据处理,例如,可视化处理、数据库技术需要大数据概论等计算机课程作为铺垫,这就需要高校将计算机专业教学与大数据紧密结合,让学生掌握大数据相关知识和技术,从而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二、大数据时代对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影响
其一,教学理念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工作主要通过教师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但有的经验缺少科学性,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还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其二,学习环境发生变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还可以通过微课等方式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微信、APP等出现,为学生学习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有效实现了教育回归社会,这样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其三,教育方式发生变化。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主体变为教学引导者,不再以教师讲课、学生做笔记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三、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分析
1.课程体系设置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计算机技术带来了较大挑战,社会越来越需要数据分析人才、数据应用人才等,要想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以计算机相关知识为支柱,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视,把大数据相关知识渗透到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从事软件设计开发等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创新意识,因此,可以把计算机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等。专业必修课包括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学生,让其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实践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鼓励学生学好英语,因为有的软件是国外开发的,相关内容都是英文,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就无法使用计算机软件。专业选修课主要针对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的大三学生,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课程,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还能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用人单位实际需求。
计算机专业课程对实践操作能力有着较高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底,这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才能熟练使用各种软件,进而提高专业水平。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并结合实际案例教学,这样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避免让学生觉得理论知识过于枯燥,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从案例中能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教师要把大数据相关知识贯穿于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计算机导论》时,教师可以把视频、图片与计算机相结合,由计算机基础知识拓展至相关技术产品,从而引出数据采集、存储技术等。《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专业入门教材,对于大一、大二学生而言,加入大数据方面的知识,能够把大数据与计算机联系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专业课程实验进行教学,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相关技术,避免学生出现抄袭的现象。对于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可以用案例作为切入点,把重要理论渗透到案例中,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开发项目。
2.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对大数据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首先,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课题,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收集资料,有的学生负责实践操作,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题研究中,进而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大数据相关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安排几个课时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再过渡到大数据的产生、发展等,让学生了解大数据对社会带来的影响,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对大数据教学的重视,还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大数据的学习中。大数据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越来越重要,在新形势下,教师要加强对大数据教学的重视,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数据库技术、高级程序设计等课程,把计算机与大数据相结合,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给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巨大变革,也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计算机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创新,这样才能适应时展需求,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计算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传统教学中,一直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很多弊端,而且随着时展其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追求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是不符合教学目的的,也是一种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因此,必须对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从策划、实施到总结、评价分析都有一个团队来完成,改变传统的个人学习模式,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如果发现学生有不对的地方可以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数据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影视后期制作;教学实践
影视后期制作主要是对拍摄完成的内容或是通过软件制作的2D、3D动画图形图像作品进行后期包装处理,将其制作成符合现代受众群体观影需求的影片或企业宣传片、产品海报等。而随着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影视产业有了颠覆性的变化,探索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措施
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在智能信息学院和艺术传媒学院都开设了影视后期制作相关的课程,主要教授非线性剪辑和视频处理软件PremierePro、AfterEffects的使用。PremierePro具有强大的动态音视频编辑功能,以往需要多种专业设备和专业技能相互配合使用才能实现的效果,现在用PremierePro可以轻松实现。AfterEffects把视频特效合成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支持无限多的图层剪辑,运用静态图像与无线层电压合成技术,能够实现视频与静态图像的无缝对接;自带强大的特效系统和众多相关粒子插件,使用户的创意能更加完美地呈现。AfterEffects广泛应用于电视栏目包装、影视广告制作以及影视剧后期特效合成等影视行业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教育一线的教师,都知道“授之以渔”的道理,因此在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体现以学生为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念,以学生观摩模仿、实践操作为主,教师实操演示、讲解点评为辅,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和学习,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求问题的答案,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全面了解掌握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各章节之间内在知识的迁移关系,依照实际工作流程,根据典型工作任务,以项目模块为训练内容,重点突出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实操性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知识点的迁移融合运用,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吸收。在万博科技职业学院的教学实践中,这些项目模块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教学中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多个项目模块,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能更好地实施学习计划。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便于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应加大学生的训练力度,鼓励学生利用多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技能竞赛活动。同时将技能竞赛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大赛相关主题作为学生平时课堂作业的要求,从而鼓励更多的学生参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效果。万博科技职业学院的学生连续三年在安徽省大学生环境设计大赛和安徽省原创动漫大赛中都取得了专科组一等奖的好成绩。2016年,该校建立了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与南京互邦影视公司的校企共建项目,为学生的毕业实践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二、大数据技术对影视后期制作的影响
在影视后期制作发展过程中,坚持以观众为本的原则,通过影视剪辑,可以增强影视作品对观众的吸引,让观众的情感融入影视作品中,借助影视作品升华观众的情感。此外在影视后期制作未来发展中,应服从于心理的发展而不是以外部世界为指导原则,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影视剪辑时,尽管使用多种技术手段,使影视画面更加真实传神。同时伴随如身临其境般的音效,使每名观众都可以融入故事情节发展中,让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可以增强体验感,提高参与度,进而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现阶段,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且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会刻意猜测电影中的人物关系以及故事发展方向。因此如果影视作品故事情节过于简单,即便是运用特效,使电影画面充满科幻色彩,观众仍然可能会认为这不是一部好电影。为此,相关技术人员应使用多样化的影视后期制作方法,配合大数据技术,使影视作品表现出独有的剪辑特点,增加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以及表现情感,提升影视剪辑质量,从而让影视作品更加贴近观众的需求,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扩大影视作品的受众范围,有效促进大数据时代影视剪辑的发展速度。
三、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大数据化实践举措
(一)点式教学向线面结合式教学转变,构建融合专业
大数据时代下,随着大数据平台引入学校并应用,影视、动漫、艺术等专业相互交叉和融合,由以前强调单一的专业知识,转变为多学科的融合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平台,学校可向线面结合式教学转变,构建融合专业。一方面,学校可搭建多专业技能知识体系,让艺术传媒学院和智能信息学院教学师资、实验平台相结合,把多专业技能知识的教和学融合为一体;另一方面,学校还可搭建多专业内涵知识体系,教和学都应该有跨专业大学科意识,凭借大数据思维方式和技术知识结构延伸拓展动漫、影视、艺术传媒教育的内涵知识体系,实现影视、动漫、艺术等多领域知识的融合,这样各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应用大数据平台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多领域课程。
(二)结合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大数据实践新型平台
大数据时代下,影视产业和影视艺术教育之间由于有大数据平台的支撑,彼此融合的速度得到加快,影视的艺术鉴赏性需求也更明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学生自身学习目标定位和学习动力提升都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搭建开放性、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第一,建立线上和线下相配合的自主学习渠道。在影视相关专业课程线下授课的同时,搭建多种线上教学资源库,如智慧树、慕课、微课等,让学生可以随时自主学习,巩固和拓展学习内容及专业视角。第二,通过大数据平台的运用,利用大数据思维与技术手段,形成学生实践需求反馈大数据,扩充影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根据大数据计算结果,教师可制定个性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形成具有数据指向性的相关知识网络,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第三,建立项目化实践交流的平台。通过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开展,通过大数据技术,多方共同收集学生线上交流影视作品的需求,线上开展影视专业项目合作洽谈,线上观赏优秀作品。这些线上交流通道具有多功能、交互式的特点,并得到实时监控,然后通过分析和反馈,交流通道的各方都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学校也可以通过应用这些大数据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为了优化“互联网﹢”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授课。影视后期制作课程通过全媒体融合音视频创意实训室,可实现教学多样化、内容创意化,为学生的移动学习提供高质量资源,为教师移动教学提供更便利、更有效的教学条件。
(三)推行项目化实践,实现专业实践过程的大数据化
项目化实践是来自影视行业市场的任务单,即学生的实践创作作品要经过市场检验,具有创新性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企业产品,最终才有可能实现其价值。通过大数据对结果进行检验评价,可以使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结果结论更加可信。项目化实践过程的大数据化,有三点特色:第一,有利于影视行业、企业和影视相关专业之间建立联系,整合资源数据库,搭建大数据交流平台,让有效资源得以更好利用;第二,来自影视行业市场的实践项目,可以让学生的创造灵感得以激发,专业能力得以提升,学习潜能得以拓展,使学生好的作业变成行业作品,有代表性的作品变成企业产品;第三,项目化实践方式面向影视产业市场,有利于影视相关专业对标设置,实现成果转化,继而获得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此外,学校可以让在校专职教师到合作的公司或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升其创作实践能力,提高其教学能力,让其成长为符合高职院校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视频需求量逐年增加,影视后期制作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而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配合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将不同的后期技术应用于影片中,既能使影视作品展现应有的效果,满足观众的需求,又能不断扩大受众群体,让更多的观众喜欢电影,从而扩大电影市场,提高影视作品的市场价值。因此职业院校在影视专业大融合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依托大数据平台的相关技术,以市场为导向,校企合作,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注释】
[1]李杨冰.数据时代影视剪辑的艺术特点及发展现状研究[J].传媒论坛,2020(5):153.
[2]张登.高校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剖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5):112-113.
[3]候靓.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传媒论坛,2020(8):137.
[4]贾立莎.信息化教学在影视后期制作(AfterEffects)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88-289.
[5]李玲林.高职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青年,2019(2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