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社区建设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完整社区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完整社区建设方案

完整社区建设方案范文1

(一)涉及面广,档案类型丰富从档案的形成部门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但涉及各级相关行政监管审批部门、镇乡、行政村,还涉及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从档案形成的门类来看,既产生大量的文书档案,还产生大量的基建、会计、声像等类型的档案;从档案形成的载体看,既有纸质载体的档案,还有电子档案、实物档案等。(二)更加强调时效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往往采取的是政府和大型企业合作建设的方式,在建设的时间节点上,体现了时间紧、节奏快、环环相扣的特点。具体到档案管理工作上来说,由于相关档案材料都是随着建设过程的推进而产生的,因此同样体现出较强的时效性。这就要求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要及时跟进,否则就很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遗失。(三)对专业性的要求更高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文书、基建、设备档案,还是声像、会计、电子、实物档案,每一门类档案都有其特定的形成规律和特点,而且这些规律和特点往往隐藏在一定现象的背后,需要实践者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具体来说,这些档案的收集整理不但需要掌握较强的专业基础,而且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把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具体的工作实践相结合。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程度有限,档案管理力度尚待提升。当前,北京市一些地区的镇乡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最紧要的任务去落实,但是他们并没有将档案工作列入其中,没有把通过档案验收作为新社区竣工验收的前提。从行政村的情况看,部分行政村的档案工作尚未形成正常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行政村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档案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档案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档案管理所需的人、财、物均无法得到很好保障。新社区建设时,由于原行政村拆除,临时的办公条件有限,档案保管的设施设备跟不上,普遍存在档案管理措施不力,保管条件差的现象。如有的行政村档案室地方狭小,致使档案无法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只能分散保管在各办公室,遗失、废弃、虫蛀等风险较大;有的行政村档案无专人管理,柜子不上锁,谁都可以随意查阅和利用档案;有的行政村档案资料零散存放,日常工作中档案资料谁用谁管,中间如果出现人员变动,很容易造成档案资料遗失。(二)缺乏有效监督,档案收集不到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档案工作与日常的农村档案工作存在较大差别,无论是产生的文件材料数量,还是档案的门类都远超过日常农村档案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这些行政村并没有根据工作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本单位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导致许多有归档价值的文件材料都散落在各部门中,没有能够及时地收集归档。此外,新社区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任务分工,相关部门对合并村镇的地物、地貌、重要建筑、文物古迹等原貌,没有足够的记录存档意识,致使这些重要的信息不能较好地留存下来,造成永久的遗憾。(三)档案移交不规范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无论是由一个行政村转化而来的,还是由几个行政村联合建成的,原行政村的所有档案都应该移交给新成立的社区保管,然而目前仍存在档案移交不按程序办事,交接时档案底数不清,该检查的不检查,该清理的不清理,该签字的也不签字,交接手续不严密、监交工作不严格等问题。甚至出现相关档案不移交或不按期移交,移交的档案不完整等现象,这样很容易造成移交的档案既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原行政村的基本职能和历史全貌,又不能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进行全程留痕。

三、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乡镇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牵头单位,从开始就应把档案工作列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计划中,与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统筹规划,保障档案工作与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同步开展。区档案局与乡镇应指导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单位、各部门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使工作制度覆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档案收集、保管、利用、移交等各个环节,形成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文件归档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保管制度等规章制度。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认真分析并及时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各环节业务文件资料及照片、音像、实物和电子文件的收集力度,集中统一保管,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档案文件完整、准确、系统、有效;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档案管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切实加强社区档案保管工作,档案库房应确定专人负责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要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切实做好防高温、防潮湿、防光、防尘、防有害生物(霉菌、虫、鼠)、防火、防盗等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二)加强监督指导,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文件材料的完整收集区档案局可以联合乡镇,依照“提前着手、提前介入、减少散失”的原则,即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档案工作的特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档案规范管理基本要求,编制一些易懂、易操作的教材,可以通过微信、QQ等手段,采用一对一指导等方式,积极帮助各单位、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掌握档案业务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做到全程督查,随时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各门类、载体文件材料收集的齐全完整。同时,区档案局要指导行政村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全部纳入归档范围,科学划分保管期限,使各单位、各部门档案管理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知道哪些文件材料应该被收集。行政村的档案管理人员,以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各临时机构的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要依据修订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认真做好本单位、本部门产生的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如乡镇牵头负责部门,重点加强收集诸如市、区县、乡(镇)有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方案、办法、通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形成的建设规划平面图、鸟瞰图、宣传资料、统计报表、工作小结、工作台账及有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种信息等;参建施工部门要重点加强收集诸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地质勘探、规划设计、图纸报表、工程质量管理等;行政村要重点加强收集诸如群众入户登记、房屋丈量评估、征求意见书,新住宅楼的建筑与结构施工测量记录、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过程验收、竣工图,新住宅楼的电、暖、水、煤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过程验收、竣工图,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陶瓷等施工材料构配件检测报告、进场检验、设备开箱检查的文件材料等。此外,乡镇牵头部门还应指定相关部门人员注意拍摄留存好行政村拆迁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有关声像和照片资料等历史原貌等资料。(三)严格把握移交全流程,做好档案的移交工作。原行政村所形成的档案移交给新成立的社区前,主要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对所保管的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做到账物相符、心中有数;二是对借出的档案要及时催还;三是要注重收集散存在各部门工作人员手中的文件材料;四是按档案移交要求编制档案移交文据及表格;五是撰写档案移交说明。在正式移交过程中,要做好档案交接监督工作。档案交接监督工作对档案交接起着鉴证和监督作用,档案交接监督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按程序办理。交接双方在交接监督人员的监督之下认真做好移交、接收工作,做到账物相符,手续齐全,并要在交接文据上注明交接时间、地点和监交人、移交人、接收人的姓名职务及移交清册、页数等。移交文据一式三份,移交人、接收人各执一份,单位存档一份。交接工作结束之后,移交人、接收人、交接监督人应在移交文据上签字盖章,以示对交接工作负责。

作者:钱海峰 单位:北京市档案局

参考文献:

[1]张明琴.社区档案管理对策探讨[J].总裁,2009(7):105-106.

完整社区建设方案范文2

关键词:城市社区建设;居民参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136-02

在西方国家中社区发展已经有 100 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社区管理水平是相当高的。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单位人”变为“社区人”,“单位制”变为 “社区制”,大多数城市掀起了社区建设的热潮。与此同时,以“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为宗旨、以谋求社区发展为目的的社区建设也应运而生,在我国城市社区中全面展开,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出了适合我国各城市发展的社区建设理论。

笔者在实践中感到,随着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体制的变革,城市居民的参与热情开始慢慢上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随着社区的管理和社区服务居民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社区的公共资源开始在居民生活中变得重要起来;另一方面,我国住房产权制度的变革使得居民对自己所生活的社区公共环境和社区利益有了更高的权利意识,购买住房使居民能长期居住于一地,这也使居民对社区产生了认同感,对社区公共事务也有更多的参与激情。

一、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现状

本次调查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郑州市金水区的吉祥花园,宜家公寓小区为调查对象,共发放了360份问卷,收集了320份,有效问卷246份,在与居民的访谈中收集了一些深层次的资料,通过对所收集资料的分析对社区居民参与问题有了了进一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居民参与程度的措施和方法。根据所调查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居民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现状。

(一)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度的分布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全部对象中,其中有158人参加过社区建设,占总样本的65.3%;没参加的有84人,占总样本的34.1%。由此可以看出,社区居民中大部分还是参加过社区的活动。

(二)参与建设的频率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居民每年参加活动的次数为1―2次的占总样本的大多数约占55%左右,每年参加社区活动3―4次的约占总样本的10%左右,每年参加社区活动6次以上仅占2%左右。可见,虽然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的人比较多,但是参与的频率很低,很少有人能够经常性的参与社区活动。

(三)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内容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总样本中,有76人从没参加过社区举办活动,占到总样本的30.9%;在所参加过的活动中,文化娱乐活动占到总样本的22.8%,政治活动占总样本的16.3%邻里互动活动约均占总样本的17.9%,公益活动约占总样本的12.2%。社区居民参与的活动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基础性、服务性的活动。

(四)调查结论分析

1.社区参与度普遍性不足

社区建设的主体应该是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应该积极投入到社区的建设之中,并且享受社区建设的成果。但是,现阶段我们的社区建设都是自上而下的形式,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成为了社区建设的主导,他们有财政支持和行政命令,从大处着手进行社区建设,这就导致了普通的民众很难参与进来,即使能够参与进来,也找不到适当的途径,导致了居民对社区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久而久之,他们参与社区事物的积极性也被消磨。经济学认为,现代社会人都是“理性经济人”,而每个人在现实的生活中都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注定了社区居民判断其参与行为对其自身及其家庭是否有价值,以及有价性程度的大小决定了其参与的积极性。

2.社区参与广度与深度有限

虽然在一些社区的管理中也有一定的社区居民参与,但是居民的参与仅限于一些日常性的简单活动,如文化大赛、环保宣传等基础性活动,而在从宏观上参与社区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参与讨论和决定有关居民自身切身利益的的重大问题、对社区干部以及社区的事务行使监督权利等问题上普通居民的参与途径几乎没有,能够参与进去的也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居民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重要的是找出社区居民参与的途径和机制。

3.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居民群体结构不平衡,参与缺乏广泛性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如果要求社区居民能动的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那么就要满足社区各年龄结构的群体在社区参与中获得最基本的经济利益。同样,居民除了低层次的物质利益需要满足之外,还有受尊重与自尊、被认可、实现自我等更多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这就是社区各年龄结构群体出现不同参与频次的根本原因。

4.社区活动的发起者较单一,社区参与的社会化程度不高

居委会的工作没有从行政性走向自治性,是影响居民社区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的社区建设汇中,社区的行政资源被较多利用,而社区的社会资源大部分被浪费掉,做为官方组织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有限而且与居民的沟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应该充分发挥社区民间组织的作用,跟社区居民之间做到有效沟通,把居民的利益和社区的利益相结合,激发居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居民参与的效能。

二、完善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相关对策研究

(一)提升居民社区参与的意识

要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最重要的是要让社区居民有参与的意识。目前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不高,要让居民形成参与的意识需要把社区的利益与居民的利益联系起来,以利引之激起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居民有了参与的兴趣,其作用比我们建立制度来得更加直接,也比外力引导和社区居民参与培训更加有效。所以,作为社区层面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居民的期望,不断放权于民,让社区居民自己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二)增强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

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从利益关联和情感认同两方面来入手,进而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通过制度安排,社区能够提供良好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以及社会服务,让居民利益在社区中得以体现。利益的驱动力是巨大的,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有利于其实现利益,当居民意识到这自身利益与社区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就会增强参与社区事务的欲望和动力。

(三)建立自主型参与平台

社区居民因自身年龄、性别、民族、文化、兴趣爱好不同,所面临的问题和关注的对象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开展多样化的参与活动,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调动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志愿性的社团,充分发挥他们在信息沟通、情感交流、权益维护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完善听证会、协调会和评议会等制度,探索新的参与方法及方式,将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交给居民自己来处理。如将街道每年为社区居民办的实事方案,通过听证会的形式,多方参与,听取居民自身的意见和建议。

(四)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社区参与的组织体制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社区自身的空间在不断的加大,这同时为滋生社会组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城市社区中,社会组织可分为由政府主导的具有行政和半行政性质的管理性组织和自下而上的以社区成员为基础而形成的专门性组织,前者为协助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如社区委员会等;后者旨在满足社区成员的需要、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等,如社区中介组织等。因此,作为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社区委员会应该动员社区居民主动参加这些服务型组织。

结语

社区居民的参与,是社区居民既作为社区建设的客体,更作为社区建设的主体,自觉自愿地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的决议、管理及运作的过程和行为。只有社区居民广泛、直接的参与和管理,才能逐步培育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增强居民的现代社区意识,使社区自身的各类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协调和最充分的利用,从而推动社区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这对于目前我国的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J].政治学研究,1999,(4):47、53.

完整社区建设方案范文3

[关键词] 工程移民 规划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5)03-0072-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01013);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3YJA790150);陕西省社科联项目(2013Z065)。

[作者简介] 张静晓(1981 ―),河南南阳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3~2015年度陕西省委组织部博士服务团挂职安康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副局长,研究方向:建筑经济与管理;石昌林(1962 ― ),陕西安康人,安康城乡建设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曙安(1966 ― ),陕西安康人,安康市城乡建设规划局总规划师、党组成员。

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移民工程是我国近60年来最大的移民工程,是陕南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着力点。安康作为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的发源地、决策地和推进地,加强对安康移民搬迁规划建设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有利于促进安康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对陕南高质高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案例价值。已有研究对陕南移民搬迁的资金来源、社会排斥、生计等问题进行系统视角、制度经济学、社会学等视角的研究,但对陕南移民搬迁规划建设过程缺乏基于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方面的实践分析和理论总结。毫无疑问,特别是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建设规划和工程质量控制的科学和规范开展,是该项工程健康有序推进的根本,也是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安居”命题的核心所在。陕南三市地理风貌相近,移民搬迁工程同步推进。为此,本研究以安康为例,从规划建设角度,以安置规划编制、规划审查与项目审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为重点环节,透析陕南移民搬迁规划建设过程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移民搬迁工程规划建设现状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的规划布局和社区建设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质灾害及其他潜在的自然灾害威胁,科学确定搬迁安置区域的功能及布局,有效配置资源,在一定条件下改善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安康为例,目前,其社区布局、规划审查和建设情况如下:

1. 移民安置社区布局情况。根据《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及《安康市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安康全面完成总体规划的22.6万户88万人移民搬迁安置任务。2011年5月安康正式启动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已如期完成了年度搬迁安置任务,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搬迁安置了7.5万户28.6万人,约占10年搬迁总任务的34%,直接投资超过100亿元,最大限度减少了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威胁,农民生存安全有了保障,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2. 移民安置点规划审查情况。移民安置社区规划方案实行分级技术审查:安置户数100户以下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376个,通过县区技术审查225个,技术评审率为60%;安置户数100~400户的安置社区228 个,通过市级技术审查32个,审查率为14.04%;安置户数400户以上的移民安置社区67个,通过省住建厅技术审查 15 个,审查率为11.94% 。

目前,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工程质量监管。通过明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图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五方责任,规范了基本建设程序,强化了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管理,400户以上的安置社区建设基本满足工程质量监管的规范化要求。以安康为例,部分县区以奖代补,解决避灾扶贫安置规划编制资金短缺问题,即规划方案获县区政府批准后,经县区住建、扶贫、发改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将规划编制资金补助到位。

二、移民搬迁工程存在的

主要问题

陕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以推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要与新型城镇建设紧密结合,须以人为本,不仅要实现搬迁农民空间上的流动,更要重视搬迁群众社会身份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在移民安置点规划编制中,提高规划参与度,完善功能设计,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做好配套规划和建设工作。不容忽视的是,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安康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社区规划建设普遍存在安置社区的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滞后于项目建设,规划成果未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范和要求,部分施工现场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等问题。

规划编制方面。一是县域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布局规划未全面完成,系统规划编制缺失。1/3的县区完成规划并通过了省市两级的技术审查,1/3的县区完成了方案初稿,1/3的县区仅仅完成设计委托。移民搬迁布局规划和安置规划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存在很大缺失。二是相当部分安置社区规划缺乏严谨的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洪成果,对规划编制的前置要件和运用不够规范。三是部分安置社区的设计单位无规划资质,或规划成果没有加盖资质证章,没有法定效力。四是部分安置社区规划编制不规范、标准低,规划设计内容缺项多,深度不够。如部分县区项目文本资料基本完整率不足20%;部分安置社区规划水平低,不能满足国家强制性规范安全间距要求,住宅楼建筑间间距仅4米。五是部分安置社区存在重大调整并重新修编的问题。如某些社区规划,从低层规划调整到多层和小高层建筑布局,规模发生重大变化,原约350户,增加到920户,增长163%,几乎是新做规划。

规划审查方面。一是大部分社区的规划审查和审批手续不完善,个别县存在没有一个报市技术审查安置规划项目现象。二是大部分社区的项目建设程序不规范。移民搬迁安置社区项目招投标工作不规范,部分县邀请招标太多,具有招标手续的不超过15%;个别县相当部分安置社区无《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然而却持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严重违反了建设项目报建程序。

在质量安全方面。质量安全隐患大,“9县1区”安置社区建设绝大部分未通过招投标,各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未将这些项目施工纳入安全监管范畴。大多数工程项目均由不具备建筑施工资质的农民施工队承建,普遍存在外架搭设不规范,临边、洞口、楼梯等部位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用电不符合要求,施工现场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搅拌机和葫芦吊,施工人员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大于30公分的预留洞口未做预制过梁等共性问题。

三、提升移民搬迁工程规划建设水平对策

陕南移民搬迁的规划建设问题,主要在于是否强化规划编制的系统性、规划审核的及时性、规划执行的刚性与工程监管的介入性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是高质高效地编制移民搬迁系列规划。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规划必须从系统角度进行系列编制,确保各种规划的协同实施。大规模移民搬迁需要“规划先行”,把移民搬迁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将安置点尽量布局在县城、集镇、园区周边,同步考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实现移民搬迁与推进城镇化相互促进;鼓励搬迁农民自愿流转山林、土地经营权,实现移民搬迁与农业产业化相互促进。通过编制高质量科学的移民搬迁系列规划,使移民搬迁与国家区域发展规划、陕南循环发展战略同步实施,以有利于加快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步伐,有利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应酬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安康市移民搬迁建设规划技术规定(试行)》和《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公共设施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规划编制。

二是强化规划审批和主动管理意识。地方政府应加强技术审查“一站式”服务,将安置社区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洪防灾作为规划编制和审定的前置条件。加强对安置社区布局规划和安置社区建设规划的技术评审与报审工作,对安置社区建设项目按法律规定发放项目“一书两证”,做到项目规划实施方案、批复文件、开工报告、审计报告、施工记录、经济责任合同等资料齐全,达到县乡有档、村有册、户有表,切实发挥安置规划的引领作用。

三是加强生态保护,关注土地与人口承载力,加大跨区搬迁。在移民搬迁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人口集聚与环境承载、生产生活与产业支撑、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基本农田和林地资源保护,开山改河要慎之又慎;要解决好安置点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排放和环境美化问题,提高城镇化质量及品质。安康市比较开阔的平地只有安康城区、汉阴县城和平利县城,其他县城则建在坡上或者山沟里。在耕地红线不动摇、项目用地逐年增、产业用地需求多等多重压力下,安康移民工程的土地瓶颈制约更加凸显。部分山区群众尽管已经住进移民新区,但一些地方的移民安置点因规划土地有限,难以开发致富产业。此外,如果移民工程规划不到位、实施不当,可能造成灾害转移或搬家,产生新的生态、环境、灾害问题,要积极探索新安置方式,持续推进“飞地经济”园区等跨地区移民搬迁。

四是强化规划动作刚性到位。首先要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和技术审查程序,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布局规划在审批前,应由市级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规划在批准后30日内,报省住建厅备案。安置户数在100户以下的建设规划,由各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安置户数在100户以上400户以下的建设规划,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安置户数在400户以上的建设规划应以县为单位,报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后,报送省住建厅进行技术审查。其次,刚性落实经省市县技术审查的移民搬迁规划。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有严格的规划编制标准,布局规划要对县区范围内移民搬迁的人数、户数、类型等进行分类,每个移民搬迁安置点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安置人口、户数、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投资估算、建设时序等均应按照报批规划刚性执行。

五是以合同为中心规范招投标过程,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确保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质量。要围绕工程质量低劣问题,解剖典型案件,查找当前工程质量监管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落实完善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机制。同时,应加大建筑安全的介入工作,强化工程质量安全属地管理意识,或抽调专业人员成立机构,增加质量监管队伍力量,专门负责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建设中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避灾移民安置社区质量监管全覆盖。采用网格化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实行县、乡、村三级包抓责任制,分解量化任务,层层落实责任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有搬迁任务的村选派群众代表为质量监督员,协助监督工程质量,移民搬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

四、结 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高质高效科学的移民社区规划建设是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基石,是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政策实现的前置要件。本文以安康为例,从规划建设角度深入分析陕南移民搬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对策,对陕南三市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陕南移民搬迁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解决移民的安居乐业。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讲,陕南移民搬迁是中国传统村落解体再聚合的过程,需要运用社会学原理对陕南移民搬迁工程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梁福庆. 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政策发展和创新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11-15.

[2] 王应政. 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的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关键问题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12.

[3] 吴国新,陈智慧,李宇航. 陕南移民搬迁开启秦巴山区百姓生产生活的新时代[N]. 陕西日报.

[4] 鄢闻, 何得桂.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山区避灾型移民搬迁问题研究[J]. 前沿, 2014(Z1):117-119.

[5] 刘洁, 何彦锋, 杨丰顺. 基于突变理论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生活水平评价[J]. 人民长江, 2013(13):113-115.

[6] 李文正, 刘国航, 叶艾艾等. 陕南丹凤县移民搬迁绩效评估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3(12):144-147.

[7] 何得桂, 党国英.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中的社会排斥机制研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06):84-88.

[8] 冯明放,彭杰. 陕南大规模移民搬迁的系统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2):10-12.

完整社区建设方案范文4

关键词:生态社区建设;城市;基层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2.8;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急速推进,产生了极大的生态负效应:地下水过度开采;周边湿地系统退化;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大量固体废弃物产生;大量砍伐树木导致土壤沙化严重;风蚀现象突出;扬沙等天气时有发生。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的城市化进程对生态建设的忽视造成的。这些负效应,不仅使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急速下降,而且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胁和损害。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积极推进生态社区的建设。

一、生态社区建设的内涵和必要性

(一)生态社区建设的含义和内容

生态社区是一个在社区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也被称为绿色社区或可持续发展社区。重视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在生态网络方面的融合,是家庭、社区硬件设施、社区自然环境、社区生态服务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舒适、健康、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社区。

生态社区建设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绿化环境:环绕社区、居住区周围人工营造的园林绿地状况,即通过人工规划布置园林绿地,栽种树木、花草等绿色植物,改善社区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绿化环境状况。通过社区环境绿化,可达到净化空气、改善社区小气候、丰富景观内容、维护健康的功能。

2.社区生活环境:社区基本生活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情况,主要包括:电力设备、天然气设施、给排水,供暖设备、弱电服务设施、公共区域照明设备,公共交通配套服务设施,商业、餐饮服务、金融等经营设施,停车场与公共活动场所等。

3.社区卫生环境:它是整个社会卫生环境的一部分,对于防止和消除环境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改善居民生活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居民健康有重大意义。

4.社区软环境:是社区环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社区各种环境之间互相发展的纽带,也是评价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社区软环境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物质环境是指社区文化娱乐设施,例如剧场、图书馆、俱乐部等;精神环境是指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文化宣传,形成的文化氛围,例如社区环保知识宣传、营造“绿色家庭”行动、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等。

(二)生态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在中国发展进入新时期,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当绿色与和谐成为未来生活的主题时,生态社区建设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非常必要:

1.加快生态社区建设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随着改革向纵深方向的拓展,城市社会基层的构成也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社^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全面推进生态社区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创建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和确保实现二个百年的伟大目标,我国各项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征程,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良机,全面构建新型社区――生态社区,适应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将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

2.构建生态社区是深入发展精神文明内涵的现实需要。致力于打造生态社区,充分发挥生态社区的优势,让居民充分享受到社区的生态服务,更加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构建生态社区,丰富居民的生态文化生活,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新常态下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让生态文化思想在生态社区得到快速有效地普及,对于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建设生态社区是落实为人民服务最接地气的一种方式。社区作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外部环境,其生态环境建设的好坏对于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社区居民对于自身居住的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差异性的要求是构建生态社区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社区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生态环境,对于落实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系人民大众来说,无疑是一个最好的舞台,大力推进生态社区建设,毫无疑问是落实心系群众生活最接地气的一种方式。

4.建设生态社区是巩固党执政为民,一切为了群众的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社区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是政府部门加速完善城市公共管理及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中的重点环节。社区基层组织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加强社区基层的生态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生态保护作用,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构建生态社区的合力,对于巩固党在城市基层组织方面的政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社区建设的内在关系

1.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社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在自然环境中获得发展的思想,而自然环境又是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社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社区自然环境的好坏严重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影响着社区的健康发展。构建生态社区就是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更加有利于促进生态社区的建设,为生态社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

2.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社区建设互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实践关系中理解自然,继承和发展了对自然价值的理解,在解决当今人类生存困境的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社区作为人类生存的客观外在形式,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生态社区就是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应用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具体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生态社区的构建,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更加符合生态原则的生存空间,生态社区的建设也必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类生活的社区环境的好坏对生态文明建设也必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生态社区构建对生态文明建设也将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

二、生态社区建设中的问题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和社交领域范围的区域化,一种全新的社区活动模式逐渐形成,推进构建生态社区将成为新常态下城市结构调整的未来发展趋势。

鉴于社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久,因而社区建设中有很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

(一) 空气质量问题

社区中由于管理不善,一些单位私设燃煤锅炉集中供暖、居民私设摊点和露天大排档,户外烧烤摊,这样造成直接向大气排放未经处理的有害气体,机动车的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某些社区周边一些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灰尘未做任何防护直接散发到大气中,生活垃圾变质产生的异味直接进入大气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

(二)水资源问题

社区水资源供应量充足,但水的质量不高。水中含有大量沉淀物,居民用水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生活及工业废水未经处理便随意排放,严重污染地下水,对居民的用水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三)固体垃圾污染问题

固体垃圾主要来自人们的生活和日常消费中。居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一些社区的绿色标志的回收垃圾箱和黄色标志的不可回收垃圾箱在居民的忽视中成为闲置之物,宠物粪便不做处理,城市牛皮癣、白色垃圾等情况十分严重,废旧电池及一些有毒有害废品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

(四)噪音扰民问题

沿社区街道各种商贩的叫卖声,车来车往的汽笛鸣声,各种广告音响声,建筑工地产生的各种噪声等严重干扰居民正常的生活作息。

(五)社区绿化面积不达标,布局达不到规范要求,组成不够合理

绿化区域不足,品质较差,社区内绿化维护工作不足,居民随意占用绿化区,修建宠物用房,缩小了社区绿化区域的面积,导致有风的天气下尘土飞扬。

三、生态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基层管理体系不完善、责任意识不强

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实际,长期施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执政方略,注重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政府管理偏重于社会控制和社会管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不到位,在进行全方位城市综合整治的进程中,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能准确到位,执行公务程序的力度不到位,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尽管年年都有各种形式的执法演练在开展,但是执法过程中的各种不文明现象,甚至暴力冲突时有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一些公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工作过程中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未能满足新常态下城市基层社区发展的工作要求。

(二)行政管理不健全

1.物业管理公司对社区的环境建设投入不足,普遍存在着只重治安,不重环保的问题。

2.社区街道办未能与政府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未能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处理有关问题的效率低下,无法落实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3.用于治理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不够。

4.一些居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一些公务人员的执法力度不够。某些政府相关部门对环保方面的各种政策的执行的重视程度不足,致使很多违反环保政策的情况得不到有效的管控。可见政府相关部门要想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绝非易事。

5.管理手段单一,各种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工作未能落实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各种新媒体随之产生,但是在宣传有关环保的政策法规以及科普知识方面,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形式呆板,居民的参与监督不够。

(三)居民环保意识薄弱

社区居民对自身所处的小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未能从生活上的细节做起,例如,减少使用塑料袋,M量多使用可降解的环保购物袋,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白色污染,而且环保购物袋的使用寿命比普通塑料袋长,更重要的是环保袋可以循环利用,从生活习惯入手,在潜移默化中使社区居民养成良好而环保的生活习惯,对于维护居民所生活的社区的生态环境将十分有利。

四、加强生态社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社区建设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为加快构建生态社区,努力打造生态良好,服务到位,生活舒心,邻里关系和谐的新常态下的绿色社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完善城市基层管理模式,明确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职责

改变不适应当前新常态下的城市基层管理模式,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有待转变,办公效率有待提高,建立适应新常态下的社区运行管理体制及相应的机制,理清社区物业公司和居委会的职责范围,根据当前新常态下的发展要求,补充新的社区管理条例,完善社区服务职能及各项管理制度,通过社区成立的业主委员会,大量征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新型社交媒体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生态管理的热情,在社区内建立起以家庭为单元,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新型社区生态管理监督运行机制,将生态保护工作纳入社区日常管理的范围,成立以物业公司牵头,社区业委会监管,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环保工作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计划方案,把各项环保目标和责任层层落实到相关部门及人员头上,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管控局面,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协调各相关部门,限期落实整改解决,同时健全跟踪落实情况的机制,对于没有正当理由,又无法按期落实整改任务的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二)强化政府办公职能,依法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

1.各相关部门对社区生态环保项目要有完整的记录,由专人负责跟踪监督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并负责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落实情况。

2.在新常态下各相关部门应根据城市社区生态环保工作的特点,在执行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灵活变通地进行执法,避免与社区居民发生冲突。

(三)扩大社区生态环境建设治理的各项措施,改善社区生态环境

1.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要积极进行配合,提前通知社区内居民未经许可不准私自搭建临时建筑,像宠物用房等,限期拆除,如果不执行将通知相关执法部门强令执行。

2.完善社区内的生态布局,加大社区绿化覆盖面积,充分利用社区的空旷处引进一些适宜社区栽种的植物花草,大大改善社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3.加强社区生活垃圾的污染治理,针对有些社区居民在小区内乱摆摊点,又不进行及时清理,给社区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建立社区垃圾定点收集,分类回收,集中处理的分类治理办法,针对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以及白色垃圾应使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制回收处理,避免二次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向社区居民大力推广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环保型产品。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产生的各种新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环保宣传和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媒体形式随之产生像微博,微信等,充分利用这些新的媒体形式作为宣传环保的有力阵地,在各个社区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宣传推广工作,避免呆板、传统、单一的宣传模式,让环保知识通过这些形式深入到社区的每个家庭的成员中,让每个社区居民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环保意识,让社区居民在意识形态方面逐渐形成生态观念,这无疑对生态社区的构建起到一种无形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卫列,杨永岗,朱明双.生态文明建设概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完整社区建设方案范文5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办、市政办《关于印发〈*市争创安徽省文明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办[*]62号)精神,扎实有效推进我市物业管理行业争创安徽省文明城市工作,进一步构建和谐社区建设,规范物业管理服务行为,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创造更加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现就开展“规范物业服务?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通过做好争创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努力实现物业服务企业规范化文明用语、统一着装、持牌上岗、健全制度、明确职责、诚信履约,并自觉接受社区居委会的指导和监督,形成业主参与、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提升社会和市民对物业管理的满意度,为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打下坚实的社区基础。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规范物业服务?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全面推动我市物业管理行业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深入开展,创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适宜居住环境的新型住宅小区。

三、具体标准

创建文明物业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物业服务企业,考评范围为物业服务企业所服务的全部项目,着重点是企业行为规范、小区环境、业主满意率等内容。

(一)行为规范(20)分

1.能够模范执行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和省市有关物业管理政策,自觉接受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文明执业、规范服务、守法经营。(4分)

2.企业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机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符合小区物业管理的要求。(4分)

3.物业管理从业人员仪表整洁、文明用语、行为规范,持证上岗。(4分)

4.台帐记录齐全。规范、完整。(4分)

5.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制度。(4分)

(二)环境整洁(30分)

1.按照等级约定服务标准,清扫小区卫生、垃圾实行袋装化并日产日清,无暴露垃圾和水面漂浮物。(5分)

2.无乱搭乱建,无擅自悬挂广告。(4分)

3.在小区内有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小区的宣传栏和宣传牌,小区大门安装有LED电子显示屏的,要有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小区滚动字幕。(3分)

4.建筑物表面和楼道内禁止乱涂、乱贴、乱堆、乱放现象。(4分)

5.绿化保持完好,做到乔灌结合,修剪整齐。(4分)

6.机动车、非机动车按指定位置停放。(3分)

7.公共照明设施使用正常。(3分)

8.道路平坦,无大的破损,下水道、化粪池畅通,无堵塞,窨井盖无缺失。(4分)

(三)秩序良好(20分)

l.有门卫24小时值班。(4分)

2.按照等级约定服务标准实施安全巡查。(4分)

3.无违规占道经营现象。(4分)

4.居住小区有处理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分)

5.有安全防范制度,2000年后建成的小区有楼宇防盗装置,有符合标准的消防设施;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有简易防火、防盗装置,楼道无被占用现象,有消防设施的完好率100%。(5分)

(四)受理及时(15分)

l.有高效的投诉、回访处理机制;公开物业服务企业投诉电话,建立首问责任制工作机制。(5分)

2.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和问题处理有记录。(5分)

3.24小时受理业主使用人投诉、报修;业主的投诉处理率达100%;维修及时率达95%以上。(5分)

(五)关系和谐(15分)

1.自觉接受社区居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与社区居委会之间有良好的的协调机制。(5分)

2.积极参加社区居委会开展的各类精神文明建设活动。(4分)

3.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满意率达90%以上。(6分)

四、实施步骤

创建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10月)

*年10月份为“规范物业服务?创建文明城市”动员部署阶段,印发实施方案、明确任务。

(二)创建达标阶段(*年11月)

各物业服务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照创建标准和要求,加强窗口建设,规范自身行为,健全各项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并做好自查、整改工作。

(三)考核评比阶段(*年12月)

11月中旬前,各申报企业先按照创建标准和评分细则进行自查自评。然后提请县(市)区物业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部门按照创建标准对物业服务企业创建工作进行初评,最后由市房地产管理局、市文明办组织对申报企业考评,并对物业管理创建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和暗访,对创建中的问题进行督查整改。

(四)总结表彰阶段(2009年元月)

市房地产管理局、市文明办根据考评情况,对全部项目分别考评得分在90分以上的授予“文明小区”荣誉称号,对未开展创建活动,没有履行合同规定,问题比较突出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拒不按期整改、影响创建进程的,严肃追究责任,并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全市通报。

五、工作要求

(一)在提高认识,加强组织上下功夫。各物业服务企业都要成立相应创建组织机构,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细化操作方案,做到目标任务、责任、措施的落实。

完整社区建设方案范文6

关键词:农村社区 体育发展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众所周知,中国式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我国还拥有九亿多农业人口,只有大力提升农村社区的体育建设,才能有效提升农业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精神文化素质。所以说,加强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严格执行全名健身计划纲要,将对农村社区体育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就目前来说,我国已经对农村社区的体育建设有了初步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各地也根据自身实际有效地开展了一些农村社区建设,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是一种水平较低、基础较为薄弱、群众基础不牢固的时期。所以说,对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求促进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方法,在当今的环境中是十分需要,也是必要的。

二、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长期以来,国内的农民始终保持了一种所谓的“农业劳动就是体育锻炼”的观念,大多数农村社区群众都持这种观点,认为每天参加的体力劳动属于体育锻炼的一种,但是通过科学验证,长期的机械、重复性的劳动方式对身体是有损伤的,而体育运动是以强健身体为最终目的,有针对性的计划性的采取的行动。两者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同时,农村人口大量的体力劳动时间也是他们无暇在休息时间在耗费体力参加体育运动,同时知识文化素养的偏低也使其缺乏健身和保健的意识。这使得当前农村人口疾病发病多发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2、农村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匮乏

由于我国当前的国情,政策资金对农村体育发展方面直接扶持较少,多是当地基层政权组织解决。而我国目前还有相当大一部门农村社区还处于不富裕的状态,在其他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少有农村社区将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到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上来,这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农村社区群众没有合适的锻炼场所,限制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农村社区缺乏专职性的体育人才

尽管部分农村社区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关的运动处所、组织了一定的运动团队,但是由于农村基于城镇较差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愿意前往农村进行相关工作指导的专业性人才较为紧缺。农村目前已经配置的体育教职人员,也大多为兼职人员,缺乏严格的体育教学模式,也缺少体育锻炼的安全防护教育。这对于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是较为不利的。

4、传统思想阻碍农村社区体育发展

农村社区作为传统思想较为集中的地区,人口较少,思想较为保守,一般农民在休息时多采取看电视、打牌等方式消遣,参加体育活动的甚至会被当做异类来看待,这些守旧的思想非常不利于现在体育在农村社区的传播和发展,直接导致了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缓慢。

5、体育管理机构混乱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农村社区体育形成了由农村体育协会为管理中心、地方体育委员会进行统筹管理的模式。虽然对农村体育工作进行管理和协调的部门较多,但是真正在日常的工作中正常行使责任的还是农村社区体育协会,地区体委很少有具体的管理。但是由于农村体育发展的先天不足,农村社区与协会的工作人员多由当地农民群众直接参与,几乎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而兼职的工作人员缺乏对整个地区的体育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的经验和意识,这就形成了地方政府机关不作为,农村社区体育委员会不会做的管理窘态。

三、加强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应对措施

1、大力增加政府投入,实现统筹管理

基于目前我国的体育制度,政府必须在发展农村社区体育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体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着从法律层面上规定了政府应尽的义务和职责。目前来说,体育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能否突破这一瓶颈,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寻找最佳的管理和建设方案,推动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加强统筹管理,不断提升政府扶持资金的投入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才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

2、从自身做起,鼓励农村社区体育资源进行整合

在政府作出政策、资金扶持的同时,各农村社区体育协会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管理作用,加大投入,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人才的培养方案,为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贡献有生力量。同时,尽最大努力在社区开展体育文化生活、举办健身协会、球类协会、保健协会等体育组织,广泛的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对于提高居民积极性,广泛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社区体育建设

各级主管部门在进行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指导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农村体育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除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对相关工作进行重点关注外,还要调动资源,利用社会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投入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工作中来,只有这样,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运动才有发展的潜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而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既面临着众多问题,同时也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必须要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重视,全社会共努力,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就会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窦华优.天津市大港区农村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 (3):21.

[2]柳若松.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1999, (2) :78.

[3]樊炳有.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11):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