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建设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建设意义范文1
[关键词]社区建设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 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13-0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科学技术水平逐年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各方面社会需求的急剧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整体凝聚力的增强,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更多的社会职能回归到社区建设中。社区的相关组织发展和政治体系构建的完善,离不开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的宏观指导,同时也需要社会保障有关机构给予大力的支持与配合。社区建设发展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化关怀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相互支撑,相互补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社区建设同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建设的着力点与社会保障的着力点一致
我国长久以来的社区基层管理一直本着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的宗旨。在广大人民与国家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社区建设与发展在个人与国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起到了举足重轻的作用。维护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秩序;缓和诸多内部的矛盾,化解社会进步的构成中催生出来的许多不和谐因素;推动社会稳定、和谐的向前发展。这些根本着力点正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民生,顺应民意。所以说,社区建设的着力点与社会保障的着力点高度一致。
二、社区建设发展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化关怀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
我国的社区建设,主要是通过培养大家的集体团结意识,凝聚所有人的力量,集中精力建设社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和谐发展局面,通过人性化的关怀,增强大家的归属感和认同度,从而切实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依据。社区建设发展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化关怀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
三、完善社区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功能最有效的发挥渠道
给广大居民提供基础的社区保障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初衷之一。社区建设致力于满足日渐多样化的优质生活和全方位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保障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需要基层社区建设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社区全方位建设是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补充,确保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各项政策与措施得到充分贯彻和落实。因此,大力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各项具体进程意义深远。完善社区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功能最有效的发挥渠道。
四、在广大社区进行基层社区社会保障是积极响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的具体实践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旧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过于落后,远远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高标准要求。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仅靠总体上的社会保障泛泛性规定是完全不行的。建立完备、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我们将目光投向基层社区全方位的建设层面上。将社区社会保障和救济纳入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实践计划中去。在广大社区进行社会保障建设是积极响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的具体实践。
五、广大基层社区建设、社区社会保障相关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石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每一项具体措施的实践操作,都离不开基层社区建设的参与与配合。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需要社区建设承担起更多的社区社会福利性保障工作来为其提供支撑。所以说,基层社区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石。
六、结语
社区建设的着力点与社会保障的着力点一致,社区建设发展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化关怀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每一项具体措施的实践操作,都离不开基层社区建设的参与与配合。因此,探寻社区建设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的具体内涵和外延,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造福百姓。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社区建设意义范文2
关键词:群众舞蹈 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
一、群众舞蹈的现状与特性
群众舞蹈可以称为社会舞蹈,“社会舞蹈活动是在一定舞蹈文化背景下,将参与者的社会性相互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的过程。为此,大多以群体形式出现。”
群众舞蹈类型多样,其中有民间舞蹈、社交舞蹈、校园舞蹈、儿童舞蹈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生产力发展较快,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他们对文艺的审美心理和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舞蹈便是满足这种需要的很好的文艺形式之一。目前中国群众舞蹈的发展十分迅速。
1.群众舞蹈的现状
首先,群众舞蹈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从都市到小城、从广场到厅堂、从文艺晚会到节日庆典,都会出现群众舞蹈的身影。在城市的广场和街巷,每天早晚都会有许多和着音乐与节拍,快乐地学着跳着各种舞蹈的人们,他们视舞蹈为自我娱乐和锻炼身体的最好方式。
其次,群众舞蹈的参与者越来越广。老人、青年、儿童甚至残疾人都广泛参与进来,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千手观音》和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俏夕阳》,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第三,群众舞蹈的样式越来越多。群众舞蹈几乎吸纳了所有舞蹈样式,不同年龄的群体倾向选择不同的舞蹈样式,老人一般喜爱民族民间舞(如秧歌舞)、交谊舞、老年迪斯科,青年人则喜爱体育舞蹈、街舞等。
从目前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来看,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非常高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人们的时代风貌和精神追求。
2.群众舞蹈的特性
群众舞蹈最大的特点是自娱性。“群众舞蹈起源于劳动,是以带动娱乐、休息及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追求美的享受,出自自己的爱好,以自我抒感,自我表现等为目的。因而自娱是第一性,让人欣赏表演是第二性”。
此外,群众舞蹈还具有业余性、社会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舞蹈形式和参与者的增多,越来越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这种文化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比如群众舞蹈在当今城市和乡村的社区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功能。
二、群众舞蹈与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它包括此区域内的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思维信仰、历史传统、地域心态、地方语言等文化现象。社区文化建设是关系社区环境、提高社区建设品位的基础工程。
1.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的城乡发展非常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同时也存在许多重视硬件、轻视软环境建设的问题。比如过分重视景观建设,部分社区只考虑路灯、小路、草地、水体、雕塑、喷泉、树种等的规划与选择,还有餐馆、茶社、酒楼的装饰。而中心广场、体育馆等设施则明显不足,没有为群众集体活动做预先的考虑。这使得不可缺少的群众活动场所减少。
另外,缺乏必要的人文组织和规划。很多社区不能把散乱的群众舞蹈活动组织起来,社区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很少。因此,加强社区文娱活动的组织和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
2.群众舞蹈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首先,群众舞蹈产生于群众文化,原始舞蹈开始就具有纯粹的锻炼性质。在晚间,当一天的劳累得到休息之后,原始人感到需要活动一下自己的肢体,以轻松的形式把心情和感受传达给别人,表达满足、适意和从生存中得来的欢快。这种舞蹈,是原始人在休息时创造的一种活动方式,而此道理对现代人依然适用。所以,社区群众舞蹈最基本的意义还是提高百姓的身心健康。
其次,群众舞蹈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味和文化素质。舞蹈具有审美和健身等多重功能,它与多种学科的关系密切。普及舞蹈文化,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舞蹈、了解舞蹈,提高舞蹈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提升文化艺术水平。舞蹈是群众文化的有机构成,无论是民间社火、广场上的大秧歌,还是各种群众文艺活动中的舞蹈演出,都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群众舞蹈文化活动,可以让舞蹈走进人民生活,使他们的休闲时光更丰富多彩,富有意义。
第三,繁荣群众舞蹈可以促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多种多样、极具趣味的文娱活动有利于培养居民的归宿感和认同感,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形成和谐向上的社区氛围。
要提高社区建设品位,就必须加强社区文化整体性建设。具体地说,要尊重社区文化的特殊性、开放性和多元性,注重群众的参与性,关注其多层次的需要。此时,大力开展群众舞蹈等文娱形式是比较好的选择,它可以把社区的软硬环境二者联系起来,加速中国现代社区新文化景观的形成。
(作者单位:深圳市群艺馆)
参考文献:
[1]冯碧华.社会舞蹈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2]杨承军.浅论群众舞蹈的特征与作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
社区建设意义范文3
一、正确认识我物业管理的现状和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基础设施建设,城政水平明显提高,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有力地带动了全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建筑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已达30多处,总建筑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与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相比,我物业管理相对滞后,全仅有8家物业公司,成套楼房小区仅占住宅区的47%。与先进地区相比,我物业管理工作存在着物业企业数量少,档次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造成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影响到我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各部门单位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城物业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加强物业管理工作作为提升城形象、打造城品牌、营造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进一步抓好城物业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城管理水平,改善城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增长。
二、加强物业管理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以创建和谐、改善城面貌和人居环境为出发点,以增强物业管理行业活力为中心,以规范管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重点,紧密结合我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的实际,加快体制创新,完善配套制度,强化行政监管,规范场行为,提高业主参与意识,逐步建立业主自治管理与专业化、社会化、场化管理相结合的物业管理体制,促进全物业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年,物业公司规范服务基本达标,新建建筑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100%,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65%,全建成级物业管理典型示范小区2处。物业管理服务的主要目标如下:
1、修缮有保证。物业公司实行24小时受理居民报修,并做到急修不过夜,小修不过三天,单项及多项修缮养护有计划安排。
2、服务到位。物业公司实行全天候业务接待,并公开各项业务服务的办理程序和时限。
3、收费规范。物业公司公开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严格按工商物价、房地产管理部门的规定收取费用。
4、环境优化。物业公司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小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服务质量等整治工作,改善居住环境,并取得明显成效,树立一批物业管理的示范小区。
三、工作措施
(一)已开展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
物业主管部门要做好对物业管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场准入制度,加大对管理水平低、收费不规范、社会形象差的企业的整顿力度,逐步建立优胜劣汰的场机制。进一步理顺物业公司专业管理和街道社区管理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住宅小区内房屋维修、绿化养护、车辆管理、保安保洁等由物业公司管理。对以往形成的由建设单位或售房单位直接从事物业管理,无资质、无独立法人资格或未经审批收取物业管理服务费的行为,由房地产管理部门会同工商物价部门进行清理规范。物业管理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关键岗位和一线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懂经营、精业务、守道德的专业人员队伍。
(二)未开展物业管理的旧住宅小区。
按照注重引导,尊重业主意愿的原则,对具备开展物业管理的旧住宅小区要及时指导、帮助小区业主召开业主大会,成立业主委员会,建立各项制度,选聘物业管理企业。
对目前尚不具备物业管理条件的各类零星分散住宅,房产、规划、建设等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就近方便和规模组合的原则,合理划分物业管理区域,引入场机制,逐步推行物业管理。同时,按照政府、产权单位、居民合理负担的原则,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小区配套设施,积极创造条件,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
(三)新建住宅小区。
房产部门提前介入住宅小区开发项目的规划审批会议。规划部门要加强对新建住宅小区的规划管理,坚持物业管理配套设施与房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开发建设单位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建设物业配套设施、设备。房地产项目竣工后,由建设、规划、房产等相关部门实行综合验收制度,对未经综合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物业管理设施不落实的,一律不得交付使用,产权部门不得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开发建设单位在办理商品房预售前,必须按照《物业管理条例》落实物业管理相关措施。物业管理招投标条件尚不具备的,可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并签订物业管理合同,否则,房产部门不予办理《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
建设单位在物业交付使用时,应向购房人明示已经通过竣工验收的证明材料。房产部门严格收取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不缴纳维修基金的,不予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四、部门职责
(一)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辖区内新建小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和竣工验收,落实物业管理配套设施建设,审核物业管理企业资质,指导业主成立业主大会,撤销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作出的违反法律法规的决定,批准符合条件的建设单位采取协议方式选聘物业企业,做好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监管工作,处理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投诉问题,对物业管理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二)规划、建设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城物业的规划和建设管理,所有新建项目,在办理建设和规划审批时,严格审查小区内物业管理设施的配套情况。
(三)财政部门。负责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指导,规范财务行为。
(四)工商物价部门。负责物业企业的主体资格审查、登记工作,规范物业企业的经营行为,对小区内的集贸场依法进行监督管理;以及指导、监督物业企业的收费,建立物业服务收费的管理办法,加强对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服务标准和收费项目的监督,对物业管理企业违反价格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和行政处罚。
(五)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负责住宅小区内的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组织业主成立业主大会,监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协调业主之间及物业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好辖区内社会综合治理、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六)公安部门。加强对住宅小区治安管理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建立群防群治工作制度,构建区域内安全防范体系,对管辖区域内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依法查处。
五、保障措施
社区建设意义范文4
【关键词】和谐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居民
社区作为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之一。因此,社区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也就显得十分突出。如何促使社区内部各个要素健康、正常的运行和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对构建和谐社区的影响十分重大。
一、关于社区概念的提出
社区是由一定的地域、人口、文化、组织等要素构成的整体,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的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如果我们把社区看作一个系统,其构成要素对社区的影响就显得十分突出。社区内其中一个要素不能正常、有效的运行,就会影响社区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目前社区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社区管理工作的不到位;社区居民公德意识的淡化;社区工作者专业知识的缺乏和其年龄构成的分化等,使社区的发展步伐日益减慢,矛盾日益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发展的不平衡
由于部分党委政府人员、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各方面认识上的偏差;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平衡等,一些地方及工作人员把精力主要放在抓“闪光点”、“树模范”上,而忽略了点与面的结合,没有做到面面俱到,结果导致了社区发展的极度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内部的不平衡。如某一社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而忽略了社区内环境、卫生的改变;二是社区与社区之间的不平衡。由于职业、受教育程度、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社区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二)社区居民的层次分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职能的迅速转化和政府人员的大幅调动,部分社区居民的意识未能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趋势,一些下岗职工、孤老以及丧失劳动力的社会若是群体处于社会的底层,沦为被救助、被关怀的对象。最终,极有可能导致社区治安秩序的混乱。还有一些下岗职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能适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抓住机遇,从而他们在整个社会的层级中发生了变化。这两种情况社区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这样不仅对政府、社区工作人员的挑战大,而且对构建社会也提出了新的历史课题。
(三)社区居民归属感、认同感的淡化
由于社区秩序的不稳定、社区居民流动的频繁发生、以及人们对社会工作这门职业的生疏和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一些不足,使得社区居民的信任度下降。对于那些生活在城市社区的人来说,都是居住在单元楼房,每家每户安个防盗门,出门锁门,回家关门,邻里之间很少来往,几年来甚至连居住在自家隔壁的是些什么人都不知道,在城市社区中,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它形象的说明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极度不够,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对社区工作不支持、不配合,有的甚至持背离的态度。
(四)社区工作者自身的缺陷
社区工作者知识结构单一,且文化水平低;年龄构成不合理,且年龄偏大;特别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缺乏,缺乏系统培训,他们在处理社区事物的过程中仅凭经验、主观意向,未认清自身的职业要求及目标,不具备特定的专业素养。致使社区工作者在处理社区事物中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构建和谐社区中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社区作为基层组织,是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之一,同时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需重点建设的对象之一,它能否健康、正常的运转,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一)关注社区弱势群体,为弱势群体解决基本生活之忧
社区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老人、下岗工人、残疾人等,这一部分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差,生活、住宿、健康等条件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社会工作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一项非常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社会工作者是社会的代表,把社会的温暖和人间的爱传给自己的工作对象,让他们对人生充满信心。所以,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弱势群体应给予更多的关怀与照顾,让他们能够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愿意去帮助他们,能够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爱,能够感受到被尊重和人的固有的尊严。社区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还要采取个别化原则,实现案主自决的原则,有区别地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都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对待残疾人,不应歧视他们,应从他们的立场、心理出发,尊重他们,树立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对幸福的追求,为他们寻求更好的政策和照顾等;对待下岗工人,应即时挖掘就业指导信息,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就业辅导与职业培训,进行服务的宣传,以重新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工作的热情;对待老人,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虚心和责任心,使他们老有所尊、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得,鼓励他们工作,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根据不同情况实现他们的愿望。
(二)创造公平、公正、平等的社区氛围,促进社区进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的同质性不断减弱,异质性不断增强,这便意味着社区居民不论是在职业、收入,还是在社区地位、社区福利上都存在极大的不平衡。社区工作的基本目的是实现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缔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而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应符合以下的条件:一是具备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使全体人民无论贫贱贵富、有权和无权、健全和残疾、男女老少或少数民族等都能够受惠;二是在这个制度下,特别是在法律制度下,人人受到平等对待;三是全体人民的生活都受到保障,人民的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及医疗等,都应得到满足。社区工作者的使命也就是为建立这样公平、正义的社区而努力。具体工作包括改善社区内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倡导更加公平的社区政策和资源分配等。在社区中,每一个居民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政治参与权(法定限定之外)、发言权;在社区福利、服务方面应有平等的对待权和拥有权等(根据个别化原则);同时,社区工作者也有义务向社区居民宣传和传达国家重大决定和决议要求等。
(三)切实推进社区居民自治
和谐社区的建设是需社区居民与社会工作者共同努力完成的,双方之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社区中,社会工作者是社区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各种措施、策略的制定者,居民是履行制度、规范的遵守者。从表面上来看,存在着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但从实质上来说,各种措施、方法的制定都是从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都是有利于社区和社区居民的,只要居民意识到这样一些有利的条件,他们不仅会自觉履行和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还会与社区工作者一道为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出言献策。同时,社区工作中,必须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社区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的重要方面,是和谐社区的重要标志。只有切实完善社区居民自治,保证广大居民群众在基层社会事务管理中当家作主,才能调动起群众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建设和谐社区的积极性。即尊重居民的创造性,在各项事物的制定中,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尊重居民的观点和看法,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有利于居民的政策,居民与工作者之间应树立起平等的关系,不能以权压人,更不能违背居民的意愿。
(四)促进社区居民归属感、认同感的提升
由于社区居民的暂住性,以及对社区安全的不确定性等,使得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淡薄、疏远,很少有沟通、交流的机会。这样,社区内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就降低。居民归属感、认同感的降低,社区的秩序、卫生、安全等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根据社会工作的观点,社区问题不是个人性的问题,而是集体性的问题,需要通过动员群众、大家组织起来,一起去解决问题。社区工作者应适时地、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需要居民广泛参与的活动。如:开展有关妇女、青少年或者老年人的健康知识讲座、社区晚会、社区法律和道德文明宣传等,同时在活动中要做好广泛的宣传与动员,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集体参与,有利于社区居民广泛交流意见、形成不同观点的碰撞;有助于扩宽个人的视野,扩充个人的知识面,调整个人的私欲;也有助于社区工作者根据集体的意愿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这样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便会逐步提升。
(五)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氛围
社区环境是社区成员在一定的地域内所面对和感受的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是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综合体。这里主要是指社区物质环境,它包括社区环境卫生、绿化美化、道路和市政设施建设等。社区工作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纯粹的追求改变个人,而应着力去改善社区周围的环境,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及政策。社区工作者应在社区设计、规划、筹备等方面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向社区居民灌输环境保护意识,和社区居民一道,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观和舒适。这样不仅让居民呼吸到新鲜、清新的空气,而且给居民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和谐社区应该同和谐社会一样具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特征,它也应当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和谐社区的建设需要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党委政府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随着社区工作人才结构布局不断合理化,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党委政府对社区建设的高度重视,人们对社会工作这门专业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不断深入,城市社区将会朝着正常的轨道向前迈进,最终与和谐社会的要求接轨。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市委.加强和改进市社区服务路径探析[J].市委党校学报,2006(6).
[3] 孙莹.社会工作者在我国城市反贫困中的使命和角色[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1).
[4] 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5] 姜力.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几点意见[J].社区工作, 2006(9).
社区建设意义范文5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重要内容,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依赖性不断增强,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如何开展和搞好社区健康教育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就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健康教育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任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对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1 社区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什么是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养成良好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
1.2 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疾病预防控制和干预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社区居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强大支持;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卫生服务形象。
2 社区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
2.1 社区组织与动员 社区健康教育决策机构应由社区政府承担,这是社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健康教育的社区组织与动员工作中首先要开发领导,实现行政干预;其次要注意动员社会力量,联合社区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网络,统筹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发挥家庭作用,广泛动员群众,促使人人参与,实施健康教育。
2.2 制定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规划规划 是科学管理、规划是行动指南、规划是行动纲领、规划是评价尺度。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以明确目标,合理科学的安排工作程序,做到有的放矢,有计划、有步骤、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既要讲究科学,又要结合实际。应根据当地的健康影响因素、需求、资源、卫生服务的利用、社区力量、群众参与的可能性等来分析考虑。
2.3 采取干预措施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过程,达到改善、维护、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健康状况和文明建设。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中,要特别树立多部门协作的大卫生观,采取多层次干预和多种干预方法选择并用的综合策略和方法。要尽可能多的部门和单位参与;要根据目标人群、工作内容等特点,综合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干预方法,从而最有效的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取得最佳的效果。
2.4 监测与评价 为保证社区健康教育规划的实施和落实,评价规划的目标是否达到,建立经常性的监测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监测评价工作有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借以改进当前规划的不足之处,并可成为今后决策的依据。因此无论是业务部门还是行政部门都应十分重视监测评价工作,把评价结果与制定政策结合起来。
3 健康教育机构的工作任务
社区建设意义范文6
一、充分认识发展“社区电超市”的积极意义
利安电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利安公司”)的“社区电超市”是一种新型数字化社区服务平台,可实现城市社区“一站式”便民综合服务。该技术平台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在线购物、公用事业收费、行政事业收费、票务订购、车辆年检、彩票、家政、旅游、快递等各类综合服务。该数字化社区集成服务平台得到了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国家商务部、国家科技部、国家民政部的高度关注,也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推广项目。目前,利安“社区电超市”已在浦口、鼓楼等区开设近30家门店;在我区尧化、也已进驻试点服务,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支持发展“社区电超市”,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社区居民各类消费需求和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解决部分社区困难家庭、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各街道要把支持发展“社区电超市”作为民生服务的一项重点工作以及当前和谐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切实加强对电超市进社区工作的领导,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制定电超市进社区活动方案,落实责任,确保工作全面开展。
二、主要目标
2014年,全区力争在条件适合的街道和社区开设30-40家利安“社区电超市”。其中近郊迈皋桥、燕子矶、尧化、、仙林、马群每个街道力争开设4-5家,西岗、龙潭、八卦洲每个街道开设1-2家。
三、实施方式
发展“社区电超市”应当结合实际,可灵活采取“社区自办”、“委托经营”等方式。
1、社区自办。社区提供20-40平米服务用房并支付加盟费5万元和1万元票据保证金,培训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兼职经营。
2、委托管理。社区提供20-40平米服务用房并支付加盟费5万元和1万元票据保证金,由社区委托或以公益岗形式聘用社区内困难家庭、就业困难人员或适合此工作的残疾人管理经营。
社区电超市经营权归属社区,产生的营利除向利安公司上缴一定比例管理费外,全部归社区所有,用于社区公益事业发展。
四、实施步骤
宣传发动(2014年2月):各街道结合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社区管理服务站职能转变,调整现有社区管理服务站功能布局,盘活现有社区服务用房资源。做好宣传,积极向社区宣传“社区电超市”,推动项目实施和发展。会同利安公司共同做好市场调研,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签订合作协议。
具体实施(2014年3月—4月):利安公司进驻条件成熟社区,实施门头及室内背景墙的统一装修,配备相关办公设备,统一培训工作人员并上岗。
总结宣传(2014年5月—6月):全面完成“社区电超市”的布点工作,全部实现正常运营和服务。各街道总结上报好的经验和做法,有条件的街道可全面推广。
五、政策保障
为调动广大社区建设“社区电超市”数字化社区服务平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充分体现“社区电超市”服务社区居民以及帮扶弱势群体就业、创业的公益性,经区民政局和利安公司协商,共同制定系列政策予以扶持。
1、各街道可将“社区电超市”项目作为2014年街道本级的公益创投项目予以扶持,从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定向扶持。
2、区民政局每年安排60-90万元福彩公益金,对每个“社区电超市”每年补助2万元,连续补助2年。
3、符合福彩销售站点设置条件的“社区电超市”,允许提供福彩电脑票和刮刮乐彩票销售服务。面积较大、条件较好的,可以开展“快3”福彩销售。依据社区电超市的年福彩销售总量,按照7%的比例,将所募福彩公益金返还所在社区,用于开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