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文化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文化建设方案

社区文化建设方案范文1

 主办单位:**市城乡规划局  **市文化局

                                                                  2001年5月

    

    

    目  录

    

    a:**市博物馆设计方案国内招标设计竞赛总则

       1、项目概况及竞赛宗旨

       2、主管部门

       3、规划设计依据

       4、参赛单位

       5、提交设计成果要求

       6、评审办法

       7、时间安排及答疑

       8、奖励及有关费用

       9、其他

    b:**市博物馆设计要求

       1、工程概况

       2、规划设计要求

       3、总体规划要求

       4、道路、管线、绿化、竖向要求

       5、单体建筑设计要求

       6、环保设计要求

       7、其他要求

    c:博物馆设计参考资料

       1、**市概况

       2、**市总体规划概况

       3、地块环境条件

    d:附件

       1、博物馆用地红线及地形图电子文件

       2、**市博物馆区规划设计条件

       3、**市博物馆新馆设计任务书

       4、**市总体规划图

       5、其他

       

    a.**市博物馆设计方案国内招标设计竞赛总则

    

    

        1、项目概况及竞赛宗旨

        本项目经**市政府批准为博物馆区。博物馆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基

    地位置于北峰----丰州组团,西湖公园北侧,清源山和后厝山的南侧,其正南处有开元寺双

    塔;建设用地面积346273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60000平方米左右。博物馆位于北峰生态组

    团的东南侧,背山面水,用地坡度平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可结合西湖发展为博览、

    旅游、生态于一体的综合区。

        总体规划要求:建筑格调高雅,布局明确合理,并结合传统文化,具有时代创新之特征,

    与环境融合一体,配备先进智能设施,体现新时代创意与超前意识的生态型博物馆区。为此,

    希望举办此项竞赛,可以吸纳各家之所长,使**的文化建设和城市环境进入新的层次。

        2、主管行政部门(主办)

           **市文化局、**市城乡规划局授权之负责部门:**市博物馆设计竞赛工作组

           联系人:翁哲雄、出宝阳

           地址:**市温陵北路中侨大厦四楼

           电话:059****7523

           传真:05****531

           e-mail:qzghj@public.qz.fj.cn

        3、规划设计依据

           3.1 **市博物馆设计竞赛文件

           3.2 《北峰组团分区规划》

           3.3 《西湖公园详细规划》

           3.4 《**市区图》

           3.5 **市城乡规划局批准的用地红线及地形图电子文件

           3.6 《**市博物馆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建设》

           3.7 **市文化局文件《关于申报建设**博物馆的立项报告》及《**市博物馆新

               馆设计任务书》

        4、参赛单位

        本竞赛为限制性招标竞赛,主办单位竞赛公告公开招标。参赛单位自行报名,通过资

    格预审后,名额不超过8个,被邀请参赛单位预交履约保证金1000元。参赛单位提交设计成果

    一套,不提交设计成果或不符参赛要求者,主办单位不予接收,履约保证金不予退回。

        5、提交设计成果要求

           5.1 参赛单位提交的成果必须符合**市博物馆设计竞赛的有关规定。

           5.2 提交成果的深度必须符合国家规划设计规范的深度。

           5.3 提交成果的同时必须提供参赛单位的名称、设计人员名单、图纸等其他文件上不

               得作任何可以辩认参赛单位的标志。

           5.4 成果内容

               5.4.1 规划总平面以1:1000地形图设计,内容包括博物馆范围内的各类建筑、道

                 路、广场、绿地、水体等设施的总体布局,以及四周的环境关系,图纸要求:

                 总平面、总体沿街立面图,比例1:1000(或1:500),图纸规格0#或1#图。

               5.4.2 建筑方案设计图一套,图纸要求建筑群体鸟瞰图1张,代表性典型建筑彩色

                 透视效果图1--2张,建筑方案设计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设计概念分

                 析图等,限交图纸不超过15张(5.4.1、5.4.2为展示图)。

               5.4.3 提交上述各规划图和单体建筑方案设计缩印本20套(规格为a3,297×420)

               5.4.4 提交馆区总体设计模型1个,比例为1:1000。

           5.5 规划设计文件

               包括规划设计的立意构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造价估算(按福建省造价标

               准估算,不作评标依据)等方案设计相关说明,文件20套,a3规格297×420。

           5.6 电脑文件

               全部设计成果均应制作成电子文件,文本文件采用microsoft word8.0的doc格式

               文件;设计图形文件采用auto cadr14的dwg格式文件,电脑渲染图等图片文件,

               应采用普及的通用软件制作。提交以上电子文件2套。

        6、评审办法

           6.1 评审基本原则

               参赛方案必须符合本次设计竞赛文件的要求、规定及依据。参赛方案具有独特的

               构思,不得与其他规划或建筑方案雷同。建筑环境、空间、造型和谐统一,反映

               时代特征和地方文化特色,做到功能和经济合理。

           6.2 评审机构

               评审机构组成:邀请国内专家11人组成"**市博物馆设计竞赛委员会"。设主任

               1人,主持整个评审工作,提出审查意见,副主任2人,提出相关的技术性咨询。

           6.3 评审程序

               由主办单位将全部参赛方案提交委员会初审,并将审查合格的参赛方案提交评审,

               由评审委员会提出评审意见,确定评判规则,并评出入围方案3名。评审结果以书

               面报告形式公布,并在评审结束后3天内由主办单位以传真或信函形式向各参赛单

               位通报评审结果。

        7、时间安排及答疑

           2001年5月25日招标公告,6月1日报名截止,6月4日确定参赛单位,6月7日由授权

           部门工作组组织参赛单位对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踏勘考察,后至**市城乡规划局举

           行答疑。答疑一周以后,业主原则上不再解答,以保证竞赛的公平与公正。7月19日

           17时提交方案截止时间,7月22日开评审会,若有变动,再另行通知设计单位。

        8、奖励及有关费用

           8.1 设入围方案3名,获奖单位奖金各8万元(以人民币计)。

           8.2 凡提交设计成果,经评审委员会审查符合本次参赛要求但未获入围的参赛单位,

               可获补偿8000元。

           8.3 主办单位在设计方案评审结果公布后30天内付清参赛单位应得的费用。

        9、其他

           9.1 入围单位方案经公众咨询评选后,报**市人民政府审定,选出实施方案。

           9.2 参加本次设计竞赛作品的著名权归参赛者所,版权归主办单位所有。主办单位有

               权在竞赛结束后公开展示竞赛成果。

           9.3 本次设计竞赛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若有纠纷,通过诉讼程序解决

           9.4 参赛所提交的设计成果,评审后不予退回。

           9.5 参赛方案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无效,且主办单位将不支付任何费用:提交的设计成

               果不符合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成果内容和格式的;逾期送达的;图纸和文字粗制滥

               造的;将设计任务转包或私拉其他单位主要设计人员完成参赛方案;提交成果未

               按要求密封的,未加盖单位公章和法定代表人委托人印章的;经评审委员会

               二分之一以上认为方案是雷同的;存在着严重的设计问题的。

           9.6 **市博物馆设计竞赛文件的解释权归**市城乡规划局和**市文化局所有。

           

    b.**市博物馆设计任务书

    

    

        1、工程概况

           1.1 地理位置

               **市博物馆位于**市北峰组团东南方向,东北面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

               山,山麓下有漳泉肖铁路和泉山路,南侧有省道305线通过,毗邻西湖公园,距

               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约2公里。用地北面有北渠呈东西走向。地理

               环境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具有建设博物馆的环境条件。

           1.2 工程规模

               **市博物馆总用地346273平方米。

        2、规划设计要求

           2.1 建筑密度:≤25%

           2.2 容积率:0.2-0.4左右

           2.3 建筑限高:15米(可有一突破体,40米限高)

           2.4 总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左右

           2.5 绿地率:≥50%

           2.6 建筑红线退让道路及周边用地边线(见附件)

           2.7 停车场:按建筑总面积12%计

           2.8 内容要求

               2.8.1 主馆:建筑面积15000m2(一期),包含陈列、收藏、技术和办公、服务

                     等,建筑深度要求详细。

               2.8.2 专题馆区:建筑面积30000m2(二期,深度要求可低于主馆,专题馆若干

                     个,考虑扩展用地)

               2.8.3 文娱服务区:建筑面积5000m2

               2.8.4 辅助设施区:建筑面积10000m2

               2.8.5 城市广场区:体现创意

        3、总体规划要求

           规划方案应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与周围环境协调,充分考虑闽南文化建筑特色

           和首期建设的独立性和各项技术要求。符合**市总体规划,北峰分区规划的要求。

           体现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要求,并具有独特的设计品质和理念。方案涉及到安全消防

           、环保、园林绿化、环保、人防、抗震、防洪排涝、电力、交通、文物保护等问题,

           应符合各专项规划要求。

        4、道路、管线、绿化、竖向要求

           4.1 东北、南、西、北四个方位设出入口,南面为主出入口,考虑人行、公交、私车

               和停车场的合理布局关系,对解决305省道跨线问题提出专门措施。

           4.2 管线设计应体现方便、短捷、经济的原则,并考虑到分期建设的需要。

           4.3 管线布置衔接方式:给排水、供电、通讯、燃气、保安防范系统,采用集中空调

               系统,并预留考虑各设备用房。

           4.4 绿化设计应为博物馆及其周边环境创造一个环境优雅、品质高尚的生态型博览区

               域,通过多层次的立体和地面屋面绿化,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景观和视野。

           4.5 利用绿化减少干道对博物馆区的影响,做好防尘降噪,结合平面布局、建筑风格

               、水面等环境设施,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4.6 竖向设计应满足各功能建筑的使用要求(博览活动、休息、交通等)。

           4.7 应利用水面及建筑物,创造出错落有致的体型和空间组合,体现经济、实用、美

               观的宗旨。

           4.8 区内建筑除有电梯或自动扶梯外,其馆区内外应实行无障碍设计。

        5、单体建筑设计要求

           5.1 博物馆建筑设计应体现**历史文化和超前的时代清新气息特征。

           5.2 应考虑清源山对其建筑群体的视觉关系,应有主控博物馆全局的整体风格特征。

           5.3 可结合地方传统材料和做法,结合现代材料创造丰富的外观效果,如石材、红砖

               、红瓦、玻璃、燕尾脊、铝板和典型节点等,选材上体现美观、大方、典雅和经

               济的原则。

           5.4 对首期主馆设计应考虑平面布局和空间景观的相对独立性,又能和二期专题馆建

               设取得良好的衔接关系。

        6、环保设计要求

           6.1 本区应体现生态和文化设计主题,要求进行全方位的环保设计。充分体现节能、

               低污染的宗旨。

           6.2 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设备及材料的选用应适当超前,符合环保要求。

        7、其他要求

    博物馆区应考虑智能化设计要求。区内信息网络、保安、消防、管理等智能化系统。

    

    c.博物馆设计参考资料

    

    

        1、**市概况

           **市是福建省的三大中心城市,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侨

    乡和旅游城市,闽东南重要的工贸港口城市。

           **市位于闽东南沿海中部,是国家重点开发的闽南厦漳泉三角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福建沿海经济繁荣带的居中位置,北面为省会福州,南面是厦门特区,东临台湾海峡,与

    台湾省隔海相望。**是座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唐末至元的400余

    年间,特别在两宋时期,由于海外贸易的日益兴盛,**成为中国和东方第一大港,是海上

    "丝绸之路"的起点,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如国家级的清

    源山风景区,驰名中外的佛教古刹开元寺,我国最早伊斯兰教遗迹----圣墓、清净寺,古代

    梁式建筑古桥----洛阳桥、崇武古城等。加上大量保留晋、唐传统文化,如梨园、高甲戏、

    提线木偶,以及古朴优雅的南音、纯朴的民俗(惠安女)、精湛的石雕、木雕、瓷器、竹编

    等民间传统工艺品。

           **市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全年平均气温

    19.5--21℃,平均降水量1011-1800毫米,常年主要风向为东北。**四季常春,因历史环城

    遍植刺桐树而誉称刺桐城,并因形似鲤鱼而得名鲤城,且延用至今。

           **市辖鲤城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和金门县(待

    回归)。全市总人口为658万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是全省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现

    旅居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约600万人之多。同时,**也是台湾汉族同胞的祖籍地,泉籍台

    胞为900多万人。**目前经济迅猛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企业、非公经济呈三足鼎立,成

    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支柱。

           **具有良好的对外交通条件,随着湄洲湾和秀涂港的发展和开发,**将拥有"四湾

    十二港区"的港口城市。漳泉肖铁路经**与闽西的联系更为密切,也使**成为东南沿海铁

    路枢纽城市之一。公路网络发达,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发展,**青阳机场为国内机场,规划中

    预留惠安机场,距**市区45公里。

        2、**市总体规划概况

           **市总体规划于1995年修订,总体规划确定**市区空间结构分为三个片区,即中

    心区、江南片区和秀涂片区,"三山两江"的大地形(三山即清源山、桃花山、紫帽山,两江即

    为晋江、洛阳江)影响城市布局结构,市区根据地形、绿带及交通条件等因素,再分成中心

    区,北峰、江南-浮桥、池店、东海、城东、洛阳、秀涂八个组团,因而,城市布局是单中心

    组团式。中心区与其他组团因山水分隔,构成"风车状"布局,呈"指状"发展,也是构成**山

    水城市特色的自然环境基础。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市特有的人文环

    境基础。**人民在创造和保护历史文化及城市景观特点作出了大量的努力,**最主要的城

    市景观特色,应是形成的山、海、江、城为环境基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交相辉

    映的山水城市。**是台胞祖籍地,海外华侨的故乡,又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今后又将发

    展成为开放性的港口城市。城市总体景观应反映闽南的地方建筑文化。古城要切实保护历史名

    城风貌,新城要创造具有地方文化意境,同时体现时代特点的现代化城市风貌。----引自《泉

    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3、地块环境条件

           地块用地原为北峰组团东南面的预留空地(北峰组团为生态型组团),区内用地平缓,

    背山面水,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基地北临村庄,东有工业厂房,视觉尚受到一定影响,北部现

    有水渠(北渠),为饮用水渠。

           博物馆南面毗邻西湖公园,可借山势、承水景,望双塔。交通便捷,适宜建成为高品

    味的生态型博物馆区。

社区文化建设方案范文2

(一)致力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坚持社区文化建设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抓阵地、抓队伍、抓活动,使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1、宣传文化建设成绩喜人。为切实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社区工作人员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入户宣传中,在第六次人口入户普查中,都对“社区老年大学”加以宣传,让更多的居民加入进来学习文化、增加知识、沟通邻里感情。

2、“益民书屋”工程建设步伐加快。“益民书屋”工程在上级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在原有的社区图书室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所有书籍统一编号、登记、上架方便居民借阅。

3、社区文化阵地得到加强。xx年社区文化建设空前重视,加大了文化建设力度。还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等传统载体,组织力量,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深入引导居民文明,积极主动引导居民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改变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先后组织青少年废报纸环保服装秀活动、“童心爱环保—低碳从我做起”台湾志愿者环保讲座、学习脊柱保健操、清明节移风易俗祭先人、科学健身在我身边、精彩夏日我为创建文明城区增姿添彩、“争创文明显身手竞技场上显风流”乒乓球南新园社区辖区社会单位联谊赛等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近百余场次,有效地扩大先进文化的感染力,促进居民转变观念。成立了众多的居民业余文化队伍,常年开展各种文艺演出活动,积极参与地区、区、市里举办的文化活动。

(二)创新服务方式,群众文化开展有声有色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围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心指导和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群众文化队伍日益壮大。一是社区文化队伍飞速发展。近几年,社区中老年文艺演出队伍如雨后春笋,发展十分迅速,纷纷利用现有设施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活跃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对各活动点文化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造册登记,建立台帐,并安排专业骨干现场辅导、组织演出、提供信息。目前,有各类文体队伍有13 支。

(三)文体队伍水平不断提高。

1。节日文化活动迭起。元旦、红五月、春节期间,以和谐文化、文明创建为主线,举办了春节联欢会、红五月歌咏比赛、百姓书画走进首图大展厅——暨****社区百家中国画坛作品展等一系列文体活动,营造了独特的春节文化氛围。依据居民的需求社区组建了艺术表演队,并为居民、警营、敬老院进行了表演和慰问演出。

2。文化活动连续不断。依托社区老年大学这个文化活动的平台,开展了“书画展”、“关怀老干部童叟齐乐”、“欢乐重阳”、“欢乐赛事”系列活动,实现了每天都有小型文体活动,每周都有中型文体活动,每月都有大型文体活动的发展目标。

3。文化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为居民、工地放映电影。预计至年底,我们将完成50场放映任务。

(四)唱响全民健身日、读书日,健身和文化同步发展

我社区积极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坚持以有影响、有规模、有声势、有特色、群众喜闻乐见为原则,注重大型活动和小型多样的活动相结合,组织一系列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促进了广大群众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的提高。一是组织传统、大型的群体活动。先后开展了多个方面的群众体育活动,如趣味游园活动、宝宝趣味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等。二是做好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工作,先在新建设小区安置了9套全民健身器材;在老小区更新6套全民健身器材。使群众体育活动辐射范围更广泛、开展更丰富多彩。

(五)坚持依法行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社区文化建设方案范文3

一、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提高

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区委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积极运用各类媒体和传播渠道,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依法治国的部署要求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围绕开发区重大工作部署,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2.大力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活动,大力加强宪法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普及。组织宪法专题学习。大力推行宪法进服务窗口、车站、机关等公共场所,让宪法抬头看得见、用时找得着。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

3.加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完善开发区广大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继续落实党委中心组学法、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组织公务员和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开展无纸化法律知识统一考试。继续组织开展“法律进校园”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以宪法为主题的各种法治教育活动,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试点建设。

4.深化“法律七进”主题活动。以“法律进单位”活动为重点,深化“法律七进”工作。根据全区“三万活动”部署,开展“法律服务进农家”系列宣传活动。结合“12·4”国家宪法纪念日组织开展“送法进网格”系列宣传活动。

二、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全面深化“法律知识月月讲”活动,落实好各部门行业和社会单位的普法责任,建立责任单位年度述职制度;落实中心学校普法责任,推动法治教育进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普遍设立法律知识课程;落实法律工作者普法责任,建立以案释法制度;建立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评指导标准和评估机制。

6.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健全完善法律顾问团长效机制,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各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

7.严格落实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一票否决制”。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中,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已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继续加大法治教育在文明创建活动测评中的权重,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严把审核关。

三、不断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8.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推进《关于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夷法治办[2013]8号)和《区法治文化建设任务分解方案》(夷法治办[2014]7号)的贯彻落实。将法治文化列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开发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运用公共服务窗口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在窗口单位和窗口岗位增加法治宣传教育功能。

9.建立法治文化长效机制。建立企业运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百姓受益的法治文化建设模式;健全社会参与法治文化建设机制,调动各村(社区)业余演出团体的积极性,打造一批具有开发区特色的法治文化精品;鼓励民间文艺团体自编自演法治文艺作品;多渠道筹措法治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健全法治文化建设保障机制。

10.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深化年”活动。开展“法治文化六进”活动,打造一批法治文化进机关、单位、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的示范点。大力推进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街道(法治长廊)、法治小区、法治院落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参与全市第二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典型,积极参加全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评选申报工作,宣传推荐对象,营造良好氛围。

四、扎实推进法治实践,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11.深化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健全法治创建体系。

12.深化部门行业法治创建。全力推进符合实际、特色鲜明的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工作,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专项整治,积极参加第二批全市“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评选表彰活动。

13.深化基层法治创建。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联合相关主管部门深化基层组织依法治理,重点做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创建工作,开展第二批“法治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活动。积极参加全市首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评选表彰等法治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法治建设。

五、认真总结“六五”普法工作,科学谋划“七五”普法规划

14.抓紧完成“六五”普法各项任务。对照“六五”普法规划和区“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的要求,查漏补缺,确保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15.全面开展“六五”普法检查验收。根据《区2010—2015年法治建设暨第六个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划》的要求,开发区将严格按照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下发的验收方案和标准。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开展自查验收,全面做好系统总结。4月底前将自查报告报送区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5月上旬迎接“六五”普法验收专班检查验收工作。

社区文化建设方案范文4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社区居民;文化素养;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博物馆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非营利性公共文化机构,它的教育职能也应当向多元化发展,积极开拓教育渠道及教育方法。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城市居民提高文明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教育也开始走进社区,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本人就此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及建议。

一、博物馆教育走进社区的必要性

(一)具有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养的责任和义务

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居民文化素养的提高,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推动着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与日俱增。博物馆是社区中的特殊成员,重要的文化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利用其自身特殊的资源优势,为社区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在提高居民文化素养方面义不容辞。

(二)便于了解观众需求

博物馆在办好展览之后征求观众意见是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等待观众上门参观提出意见及建议,这种方式有利也有弊,大多数观众不会当时主动提出意见,观众在参观完之后,需要有一个回味的时间,进行知识整合,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意见会更加中肯,更加全面。博物馆到社区进行教育活动时,深入群众中去征求参观意见,效果比较有效,以此揣摩公众心理,了解社会动态,以便更好的提升展览品质。

(三)依靠社区力量保护文化遗产

社区虽然是一个小的社会,但有着多种资源和力量,如果博物馆能很好地让群众了解博物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就能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①社区居民了解最原始的当地历史发展情况,能够为博物馆提供文化遗产的最直接的相关信息,便于博物馆搜集学术资料,到社区多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意识。

二、社区文化需要博物馆教育

(一)社区居民精神生活急需提高

社区文化是一项不断满足和丰富广大居民精神生活需要的内容,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以及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都会产生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②社区居民精神生活快速提升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当务之急,也是群众在丰衣足食之后最迫切需要提高的。

(二)社区文化需要增强知识性

现在国家发展社区文化的途径和渠道正在增加,比如组织下棋、跳舞、运动项目比赛等,但是目前活动的娱乐性较强,知识性较弱。博物馆教育在充实居民文化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就非常重要,因为博物馆展览内容具有很强的普及知识的功能,内容涉及生活、科技、地理、天文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博物馆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书”,社区居民从中能学到许多知识。

(三)社区居民需要方便快捷的展览形式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空闲时间不多,有时间首先也喜欢到娱乐性强的风景旅游区去,所以到博物馆的相对就少一些,在学习知识方面就相对薄弱,或者博物馆自身宣传力度不够,社区居民不太了解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也希望博物馆送展上门,节约时间,足不出户就能学到知识。

三、博物馆教育走进社区的具体措施

(一)多种宣传教育方式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博物馆应该多层次、多样式、多方位举办简易展览,将博物馆内适合在社区展览的内容精炼化,形式简洁、高效,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并且展品易于运输、置放。比如制成图片展,文字说明简单明了,展品缩小比例复制,再配以影像资料,创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展览内容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要求适时更新内容。展览还要有计划性、针对性,社区居民有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文化层次,也具有不同的文化修养及欣赏水平,所以展览要切合实际,贴近群众,例如北京市科普协会组织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深入街道社区为老年朋友讲授花、鸟、鱼、虫知识,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内容,排解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孤独、单调,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③

(二)加强趣味性与互动性

经常在社区展览动植物知识、生活常识,配以小实验,定期在社区制作宣传栏,进行民间手工艺制作,如剪纸、刺绣、贴画等,现场制作,形象的展示给群众,利用画像砖复制件教授观众制作拓片,在新鲜有趣的互动学习中,让群众探寻感悟中华古老文明的奥妙。强调娱乐中学习,内容生动,增强趣味性,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群众面前,尽量采用互动交流的宣传教育方式,激发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公众感受到当代博物馆既是“高雅的知识殿堂,也是充满趣味的奇妙屋”。宣教活动充分体现休闲娱乐,减少严肃压抑的气氛,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三)利用特殊时间来扩大宣传力度

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春节、中秋节等特殊节庆及各种传统节日来宣传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介绍节日的来历,活动内容及影响等,使群众增长见识,领略古今文化的魅力,激发爱国、爱家、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进行与节日相关的征文、书法、绘画、摄影等比赛,激发群众的参与性,丰富居民业余生活,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居民文化修养。

(四)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

在社区招募志愿者,会使博物馆宣教工作办的更圆满、更完善。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因为他们更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容易和居民沟通,不仅能够缓解配备博物馆人员的紧张,而且更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使宣教活动进行的更顺利,更圆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方案

博物馆对宣教活动实施效果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落实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精神,把群众的意见及时收集、整理,发放活动调查表,设立意见箱,开座谈会,了解观众需求,调整活动方案,不断更新内容,保持新鲜活力,提升教育活动的质量。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开拓博物馆教育新思路,将教育触角向更深层次、更广方面延伸。

博物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存在与发展将对社区文化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着社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博物馆应该采用各种教育手段,组织多样化的社会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以达到真正促进全民精神生活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勇.浅析博物馆与社区文化的互动关系[A].新世纪博物馆的时间与思考,2013

社区文化建设方案范文5

关键词:社区;社区文化;社区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47-02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把“搞好社区文化”作为诸种特色文化之首向全党提出,强调“繁荣社区文化,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特别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后,社区文化建设在我国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社区图书馆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丰富和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提升社区精神文明,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社区文化和社区图书馆

1、社区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包括三个要素:一是特定的地理空间,包括村落、乡镇和城市;二是生活在其中的一群人,包括人口的数量、观念、素质、密度等;三是各种社会性活动,包括个体间的认同、相互关系及经济与文化活动等。社区具有满足成员生活需求、社会化、社会参与和互助、社会控制等功能。

2、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指通行于一个地域范围内的特定文化现象,包括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结构、信仰结构和行为规范结构,如追求、期望、价值观、、风俗、道德、法律等方面。社区文化是在社区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创造出来的,它深深积淀着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和特定象征等。社区文化除了具有一般社会文化所具有的普遍特征外,它还有地域性、群众性、多样性、开放性等其自身的特点。

3、社区图书馆

社区图书馆是指建立在社区内,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通过对文献信息及其他来源的信息进行选择、搜集、加工、组织,并提供社区居民使用的文化教育机构和社区信息交流中心。

社区图书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它要与社区内其他文化设施一起,向社区内所有居民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二、社区文化建设呼唤社区图书馆

社区图书馆是社会进步和居民文化信息需求的产物,是社区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发展社区图书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

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文化设施之一,无论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传递科学信息方面,还是在进行社会教育等方面已经或正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如美国早在1925 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法》,其主要内容有:各级政府要建立图书馆。依照《图书馆法》,社区是美国最基层的行政部门,按各级政府要建图书馆的要求,建立社区图书馆是依法办事,是每一级政府必办的一件事情。《图书馆法》的明确规定,为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日本政府于1977 年颁布了“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定居圈方案”是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在力求建设自然环境的同时,让居民充分享受文化生活,并提出居民徒步20 分钟之内必须有一个图书馆。新加坡政府颁布的《社区住宅规划》中规定,在每个社区必须建立图书馆及医疗、体育设施。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发展建设实践证明,社区图书馆与社区公民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全民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社区图书馆是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图书馆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具有图书馆的属性,也具有社区的特征。社区图书馆以其特有的功能,担负着社区文化建设和教育培养市民的重任,是居民“身边的学校”,是社区文化的标志,因而成为社区文化教育中心,在促进社区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居民营造一片文化休闲天地,成为社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社区图书馆是社区内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它在给居民提供学习、阅读、文化休闲的同时,更是传播文献信息的信息港,为居民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因此,建设并完善社区图书馆是社区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

2、社区图书馆与社区文化建设不可分割

图书馆是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发生和发展的。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设施,一个为公众提供文献资料的社会机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图书馆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社区图书馆与社区文化建设不可分离的关系。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前沿阵地的社区图书馆,是整个图书馆网络中的节点和终端,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区的切入点和催化剂。社区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要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其中与社区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社区环境是社区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区图书馆要正常地开展活动,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和服务功能的作用,就要依托社区、融入并服务社区文化,得到社区居民的理解、信赖、支持和合作。在社区内大力发展图书馆,开展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融入社会,参与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和发展社区服务的重要切入点,同时,图书馆也可在实践中协调好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图书馆自身的发展。

三、社区图书馆能够有力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1、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好的书籍对人生的轨迹有很大的影响。社区图书馆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读者,以优秀的作品塑造读者”的主要场所,它用先进文化满足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用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从而激励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自我教育,增强自觉抵制和消除愚昧、落后、腐朽文化的影响,培育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品位,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保证了先进文化的健康发展。

2、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现代化设备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人们在图书馆有了更多的选择。图书馆拥有的丰富的馆藏,不仅满足读者借阅传统印刷型文献,还可以借到各种电子音像制品;不仅可以在电子阅览室进行网络学习和娱乐,还能享受到优雅宁静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些都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3、为社区文化建设传递实用信息

社区图书馆担负着沟通社会组织和社区成员的任务。它利用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不仅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一般的知识信息,还能针对社区居民的现实需求,大力拓展其信息开发职能,调整搜集整理信息的方向,提供各种有针对性的实用信息,如生活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信息以及人才信息等等,大到国际形势、下岗就业,小到市场物价、柴米油盐、医疗旅游、升学指南等信息,以及当地政府的工作报告、政策法规、当地事件的记录、居民的名册等,帮助人们利用信息来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

4、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社会教育的场所

作为信息集散地的图书馆,就是以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向人们提供作为义务教育之延伸的终身教育的课堂为目标的。社区图书馆是社区居民更新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养的终身受益的学校,其大门向公众敞开。利用图书馆是公民实现受教育权的方式之一。社区图书馆因地制宜发挥素质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职能,如开展读书活动、举行社会热点问题报告会、科普知识讲座、专题讨论等。利用便利条件来满足社区居民对新技能、新知识的追求。同时,为少年儿童开展课外阅读和辅导活动,成为他们的第二课堂;为中青年及待业者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专业知识更新教育,使之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再学习机会,开展诸如书画讲座之类的特色服务。

5、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休闲、娱乐的场地

社区文化建设方案范文6

关键词 社区图书馆 服务 国内外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Community Library Service Status Quo in China and Abroad

WANG Qiying

(Library of Guiyang Medical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 This article gives a summary of the service of community library first, secondly introduces the foreign community library service situation, and finally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of community library service in China.

Key words community library; service; home and abroad

1 社区图书馆服务概述

社区图书馆服务就是社区图书馆为了满足某一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知识、信息及相关文化活动需求,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和专业能力,采用多种方式所开展的一系列服务活动。其服务目标是培养社区居民的信息意识并鼓励人们利用图书馆的信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密切关注经济、教育、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信息、将未受过教育的文盲或新识字的人发展成社区图书馆的潜在用户、提供各方面的信息,比如农业、财经、公共卫生、家庭计划、法律事务等方面的信息。①

1.1 国外社区图书馆服务现状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作为图书馆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图书馆不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而且是最贴近居民生活的一种图书馆。世界各国在建设社区图书馆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韩国政府非常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对图书馆的地域规划、周围环境和技术标准等都有相关的法律来规范。韩国的社区图书馆为不同类型的读者建立了不同的知识用户联盟。社区图书馆通过各种讲座、各种专题交流研讨会来促进国民的读书活动。图书馆的设施还经常用来召开或举办艺术集会、展览会、研讨会及各种娱乐活动。②

日本图书馆协会在20世纪60年表的《中心城市公共图书馆的运作》对日本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文件要求改变以广域大图书馆为中心的现状,提出“正是中小型图书馆才是真正的图书馆”这一观点,同时把贴近居民的社区图书馆放在第一位;倡导“市民图书馆”与社区连成一体的服务方式,建议与小区居民的“微型图书馆”活动和移动图书馆的巡回服务共同组成社区图书馆网络。③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的“定居圈方案”规定:“在20分钟的步行范围之内就应该设置一个图书馆,并且每月的巡回送书服务至少要有两次以上”。日本社区图书馆内一般会设置儿童图书室、放映大厅、咖啡厅等设施;除了提供借阅服务外,还开展各种展览和阅读活动。由于日本社区图书馆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服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因此有人将社区图书馆形象地称为“家庭的书柜”。④

美国19世纪中叶的公共图书馆运动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在这之后许多公共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到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社区图书馆已得到了普及。⑤社区图书馆非常重视读者服务工作,它不仅是书籍借阅的场所,也是人们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图书馆真正成为了社区的实际存在。社区图书馆方便、快捷、人性化的服务深深地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2009年财政年,美国平均每人访问图书馆的次数达到5.35次;人均流通量8.12次;公众在每个图书馆固定服务点使用计算机及上网的平均数为13.92次。⑥美国社区图书馆一贯坚持免费和全开放的服务理念,其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也是多元化的,社区图书馆通常将读者划分为不同的群体,根据不同服务群体的特点开展形式各异的服务。

1.2 国内社区图书馆服务现状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因此,我国政府近年来都比较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2000年出台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强调积极发展社区文化事业,2002年,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启动,2003年由中央文明办等多个部门联合主办的“万家社区图书馆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启动,直到2009年已经举办了六期。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

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要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党的十报告也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部2013年1月30日印发的《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是“十二五”时期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加强乡镇、社区图书馆(室)及服务网点建设,推进流动图书馆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备的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

在国家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各地社区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在经济较发达的上海、广州、深圳、宁波等地,社区图书馆的发展速度更是迅猛。上海的社区图书馆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数量,达到IFLA规定的每五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的标准;广州、深圳等地则制定了一系列方案、来促进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比如《广州市社区图书馆服务体系2007-2010年建设方案》、《广州图书馆2010-2015年发展规划》、《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三年实施方案》、《深圳市社区图书馆的达标评估标准》;北京在探索和实践图书馆进社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都只是一小部分地区取得的,总体上而言,目前我国社区图书馆在服务质量方面总是不尽如人意,社区图书馆往往成了摆设,吸引不了多少读者,光顾社区图书馆的基本上都是些老年人,学生不多,很少有中青年读者。这与社区图书馆的服务资源(藏书量、开放时间、服务人员、设备资源)、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制度等方面都有着莫大的关系。

注释

① Sahib Singh. Library And Literacy Movement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Concept Publishing Company,2004:35-36.

② 杨庆云.构建人文图书馆的一点断想――韩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给我们的启示.新世纪图书馆,2003(5):69-72,65.

③ 小林文人,末本诚,吴尊民.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136-139.

④ 张暄.日本社区图书馆以特色服务取胜.社区,200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