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系统变更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系统变更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施工项目;经营管理; 质量管理
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工期,所批准的费用预算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本身,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发表以下浅析。
施工阶段是一个自开工至竣工的实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施工项目管理的决策机构和责任机构都是项目经理部。经营管理层、业主单位、监理单位的作用是支持、监督与协调。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施工任务,达到验收、交工的条件。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1 按施工的方案安排进行施工;
1.1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对建设项目中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并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完成起关键作用的、甚至会影响全局的关键单项工程,为了进行技术和资源的准备工作、施工进程的顺利开展和现场的合理布置,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顺序与工艺流程;兼顾工艺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的施工方法;既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又能发挥其效能的施工机械。通过技术、组织、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编制,经过分析比较后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
2在施工中努力做好动态控制工作,保证质量目标、工期目标、造目标、安全目标、费用目标的实现;
2.1在施工中做到以质量第一为出发点,以预防为主,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对图纸学习和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技术交底,控制物资采购,严格选择分包单位,严格进行材料,构件试验和施工试验,实施工序质量监控,组织过程质量检验,重视设计变更管理,加强成品保护,积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坚持竣工标准,做好竣工预检,整理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3 管好施工现场;
3.1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而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3.1.1 施工现场考勤制度;
3.1.2 施工现场例会制度;
3.1.3 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制度;
3.1.4 施工现场仓库管理制度;
3.1.5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理制度;
3.1.6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1.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3.1.8 施工现场保卫管理制度;
3.1.9 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制度;
3.1.10 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制度;
3.1.1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
4 严格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处理好内外关系,管理好合同变更及索赔;
4.1施工合同即使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签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国家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其具有法律效应,所以必须谨慎保存。而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就是变更,所以变更也是极其重要的必须要求专业人员保存,以便确保在工程结束时进行工程造价审核过程的顺利进行。
5 做好记录、协调、检查、分析工作并保管好所有资料。
5.1施工资料的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5.1.1 必须及时做好工程技术资料记录和收集。
5.1.2 确保各种技术资料的真实性。
5.1.3 准确性是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
5.1.4 技术内业资料必须完整。
5.1.5 完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
6 总结
总之,施工管理需要建设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质量管理要严格要求,进度控制要科学组织、统筹安排,要以安全管理为龙头,规范现场管理,通过文明工地建设,不断提高项目部的全面管理水平,加强成本控制,最大限度的挖掘成本控制的潜力。
参考文献
系统变更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合同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
在现代企业经营生产管理活动中,每个环节都与合同息息相关。合同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是企业经济效益和风险管控的保障。如今,随着IT技术的发展,对合同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信息化的管控手段是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保障。本文以国内某知名设计公司为例,分别从合同评审、合同查询、合同执行过程监督及合同管理队伍等方面来阐述其合同信息化管理模式。
1合同评审
项目合同拟草后,需要企业相关部门进行评审。早期,是由经办人将合同草稿复印多份,逐一分发给评审人。这种传统的合同管理方式需要专人跟踪,且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评审周期长、及时性差、管理成本增加。目前,该公司建立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合同管理模块是该系统的核心之一,这充分体现了该公司对合同管理的重视。在该系统中,合同评审流程如下:申请人发起评审公司相关部门(专家)评审汇总评审意见修改合同草稿确定合同最终版准备合同签订。整个合同评审过程实行在线操作,各评审部门(专家)在线上接到评审通知,并且评审意见全部出现在申请人的流程界面上。这种新的合同评审模式节省信息传递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通过线上评审加强了各部门对合同的了解和重视,使合同评审更加全面,增加了评审透明度,提高合同评审效率。
2合同查询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随时查询合同信息。查询纸质版合同需要到文件归档部门,依靠人工翻阅查找,费时费力,且一份合同原件每次仅能供某一个借阅部门(人)使用,合同使用效率低。借阅后,合同若未被及时归还,还易损坏、丢失,不利保管。查阅合同人员的权限无法设置,合同安全性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每份合同分配了具有统一格式的编码,每个合同号就是该合同在系统中的“身份证”,是合同查询的唯一识别码。录入系统时,相关管理人员根据合同号登录系统,将合同关键要素录入合同模块,并将纸版合同扫描上传。拥有合同查询权限的员工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在符合条件的网络环境里,登录信息化管理系统,输入合同的系统编号,该合同的主要数据便会立刻呈现在查询者的界面,而且信息准确、无误。若想查看完整的合同内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进入查看合同扫描件环节。这种在统一平台“秒查”的方式,实现了移动办公,海量信息共享,数据统计便捷,体现了高效的合同管理模式。
3合同执行过程监管
合同从谈判、评审、签订,到执行、索赔、关闭等涉及众多部门,合同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整个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会给合同执行带来众多风险。如果仅靠人工沟通,这必将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处理滞后等结果,给合同双方带来困扰。因此,这种陈旧的合同管理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求。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经常有合同金额变更情况(尤其是EPC项目),结算值与原合同金额不一致。这种变更在传统管理模式中,一般只有项目经理了解,公司各职能部门因种种原因,不能及时知晓。这就造成生产一线人员掌握的信息和数据与管理部门不一致,对数据的采集、应用和分析、比对都有很大的误导,对各类统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也有很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管理层的判断。如果1份合同在多个部门存在不同的合同金额,这说明在业务活动过程中有偏差,在管理制度上有漏洞,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合同信息化管控优势需体现在精细化管理中:1)项目经理在信息化系统中发起“合同变更审批流程”,说明合同金额变更原因,上传变更依据,流程审批办结后,相关岗位人员在信息化系统中更改合同金额。同时,系统会第一时间推送变更合同金额的通知至项目经理部成员和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避免了各部门在合同执行过程因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传递环节过多等而造成的误导、误判,保证了合同金额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2)通过对系统中不同数据的积累、监管,以及对各类指标的分析、判断,可以用制度和流程等手段规范合同执行过程出现的偏差,真正实现动态、精细化管理。这也是合同信息化管理带来的便捷和高效。
4建立、健全合同信息化管理制度
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平台、一种工具,其使用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基础数据做的怎么样、各种管理是否到位,其核心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完善的管理制度[1]。合同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周期长,其涉及多方面、多部门,数据庞大。从调研、方案研讨、实施、上线测试和上线后相关数据的维护等工作需要不同部门、各种岗位人员的协调和配合。在此过程中,不同模块存在许多未知因素,不是简简单单某个部门或一个专业能轻松搞定的。因此,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使之成为高效管控手段,从认识上要有一个新高度,特别是需要企业高层的重视,对其大力扶持,协调和推动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出台配套的管理制度,为合同信息化管理的落地保驾护航。这样才能让合同信息化管理平台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提高和完善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目的。
5打造高素质的合同管理队伍
建立优质的合同管理团队是合同信息化管理实施的关键所在。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熟知管理制度,并且熟练掌握电子信息化系统的操作[2]。在信息化管理前,企业中的合同管理人员不懂信息化相关知识,IT工程师对合同管理工作不是很了解,两个部门在业务领域没有太多交集。如果企业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这样的工作状态会大大改变:在信息化推进初期,合同管理部门(人员)和信息化建立部门(人员)有着长期的沟通和交流,IT工程师通过了解合同管理线下工作模式、流程、数据来源等,梳理多重逻辑关系后,运用不同技术手段将代码写至信息化平台;合同管理人员在提出IT需求过程中也逐渐了解自己的工作在合同管理模块中的职责、角色、权限、工作流程等,并能熟练掌握各种操作。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参与人员对不同范围的工作从了解到深入,再通过后期的各类培训学习,使各自的合同管理水平及职业综合素质都有了大幅提高。因此,在信息化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没有一支良好素养的员工队伍,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
6结束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进程,保障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引进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新时代的合同管理中运用创新理念,依据信息化平台,提高合同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虽然合同信息化管理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但这些管理变革,给传统企业带来新活力,也是现代化企业实现高端产业链创新、飞跃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系统变更管理制度范文3
1.1资产管理不统一,多头负责制
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实行资产归口管理的问题上存在资产管理多部门负责制。通常是行政后勤部门负责固定资产,设备部门负责设备资产,业务部门负责文献资源资产管理,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的核算和经费的管理。这就使得资产管理不统一,没有形成一个主体,职责交错不清,缺乏有效的协调、控制和监管。
1.2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责任不明确
一些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在资产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通常是资产在采购环节得到一定的重视,但在验收完之后的交付使用过程中,因为没有明确的责任人,造成使用人不注重资产的保管和保护,即使造成资产的丢失和损坏也没有得到惩罚和应有的赔偿。
1.3资产管理方法和手段滞后,科学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虽然高校大多已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智能化,但图书馆资产管理大多依赖于工作人员的手工操作,如手工建帐、建卡、资产的清查、统计等,势必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资产管理方式方法的落后直接造成了资产管理效益的降低。
1.4文献信息资源资产的管理不够规范
读者在借书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图书馆的馆藏目录虽然非常完整,但却无法找到所需图书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图书馆的管理系统是一个以业务为主的信息系统,而不能体现出对图书资产的管理。图书在流通、借阅过程中出现了遗失、损坏、赔偿等引起的资产变更情况,不能通过图书馆的管理系统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再加上高校图书馆的开放率较高,图书资产清查工作不可能经常性地开展,所以存在图书资产的账目与实际数目不相符的现象。
二、加强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的几点想法
2.1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资产检查监督机制
高校图书馆要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规定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要根据学校资产管理具体实施办法,结合本馆实际,建立一整套包括资产的审批、购置、验收、保管、使用、清查、报废、赔偿等方面的资产管理制度,做到资产管理的有章可循。其次是完善资产检查监督机制,制定工作计划,对各种资产进行定期清点和盘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2.2重视和加强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据了解,一般高校图书馆的资产管理员人数不多,而且大多为兼职,这就使得资产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切实抓好图书馆的资产管理首先必须重视资产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的计算机能力、业务知识、职业素质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培养一支精明强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资产管理员队伍。其次是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推行层级管理责任制,每个业务点或是办公室都设有兼职的资产管理员,对本室的资产进行统计,如有变更应及时上报部门主任,并按照图书馆的资产管理制度进行资产的清查和盘点,以便馆领导能及时掌握资产的损盈情况。最后要加大资产管理宣传力度,使全体馆员和全体读者都参与到资产管理的队伍中来,增强主人翁意识,形成对资产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心,真正实现对资产的有效监管。
2.3努力实现图书馆资产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首先,利用计算机建立图书馆资产管理系统,包括系统信息管理、新增资产管理、变更资产管理、资产清查管理、资产维修与报废管理,为资产建立“电子身份证”,把各种资产信息输入电脑,并对其实行全馆计算机联网管理。然后,各业务点或办公室的资产管理员只需输入“电子密码”即可登陆此系统,及时将资产的新增、变更、维修和需要报废以及资产的清查等情况进行上报,而上一级资产管理员就能随时掌握相关信息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上述操作流程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而且避免了人工操作过程中出错的机率,提高了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4加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资产管理的改革
系统变更管理制度范文4
1、大型火电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原则
(1)投资管理工作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清洁、高效、低碳、节能、环保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性和强制性越来越强,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对能源产业节能降耗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力行业排放指标的标准越来越严格。
(2)投资管理工作必须符合业主的发展方向。大型火电项目一般都由国企承担。按照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要坚持做强做优主业,严把投资方向关,严控在效益差的区域投资,严控非核心业务的投资。电源产业是发电集团的核心业务,应不断提升主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投资必须符合企业投资能力。资金链风险可能从两个方面造成,一个是企业内部,另一个是国家货币政策。一旦国家货币政策紧缩,银行压缩信贷规模,企业的资金就无法流转,建设项目就要停止,生产经营就不能保障,企业经营发展就难以为继。
2、大型火电项目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
(1)投资战略和规划。包括发展战略和投资规划的编制、滚动调整及其实施评价。
(2)投资项目管理。包括项目机会研究、立项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组织实施、竣工验收、后评价以及监督考核等投资周期的全过程管理。
(3)投资计划和统计。包括年度投资计划的编制和调整,季度投资计划的编制,投资计划执行以及投资分析。
二、大型火电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几个主要阶段及目标任务
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该阶段对工程造价和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决定性影响。有关资料表明,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25%~35%;而到了施工阶段,影响的可能性只有10%。前期工作中,项目法人要深入细致地搞好调查研究,抓住影响项目造价的主要外部因素;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比较多个厂址建设方案,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建设方案;投资估算要全面准确,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设计阶段
项目一经决定,设计就成了工程建设和控制造价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设计费只占建设工程全部费用的2%左右,但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却高达70%以上。初步设计决定工程建设的规模、产品方案、结构形式和建筑标准及使用功能,形成设计概算,确定投资的最高限额。项目管理者通过方案比较、技术经济分析,评估选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案。
3、招投标阶段
该阶段是工程投资管理的重点环节,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通过招投标,将形成若干重要文件和重要资料,如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投标书以及施工合同等,是影响投资管理控制的直接因素。施工招标是招投标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竞争机制,可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造价、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更好地实现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等综合管理目标。
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建设项目资金投入的关键阶段,是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该阶段对工程投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程质量管理。若施工质量未得到有效控制,轻则返工返修,重则无法正常投产或报废,因此,要将质量管控置于所有目标的前列。二是工程进度管理。项目工期延误越长,形成的费用支出就越多,因此,改善项目进度管理是控制工程投资的重要措施。三是工程变更管理。工程变更对项目进度及投资造价会产生直接影响。频繁变更会打乱正常的施工程序,造成诸多的返工和浪费,形成人工与设备材料的损失,是项目投资管理中需严加控制的负面因素,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5、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是指在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完工并经验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依据承发包合同条款的约定或通用计价规则的规定,据实计算施工中的实际工作量(含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并编制形成经济文件,以确认该项工程最终实际投资的经济行为和管理过程。竣工结算的原则和方式以合同约定为准,项目法人可聘请专业造价咨询公司协助完成此项工作。竣工结算阶段最重要的内容是确定工作量、调整人工和材料价差、处理合同纠纷,这三方面工作对合理确定工程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后评价阶段
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与控制工程投资有关的工作,就是项目后评价。通过对工程建设从立项到竣工的全部环节的分析,总结在工程投资控制和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找出引起各阶段工程投资失控的原因,制定和修改管理措施,进一步改进项目法人的管理水平并形成制度化的良好规范,促进项目投资控制工作形成闭环、螺旋上升。
三、大型火电建设项目投资管控模式和程序
1、大型火电项目投资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大型发电集团投资管理模式大多是三级管理,即实行集团总部、省级实体二级公司、发电厂(项目公司)三级单位的管理模式。投资实行集中管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集中管控指集团公司通过战略、规划、计划以及投资项目审批(备案)、后评价对所有投资项目进行管控和统筹;分类管理指不同类别的投资项目执行不同的管理规定;分级负责是指集团公司本部负责战略管理、资源配置和投资决策,二级单位负责投资的组织实施和经营管理。集团公司董事会、董事长办公会是集团公司投资决策机构,对集团公司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投资项目进行决策。集团公司设立的计划与投资管理委员会(简称计投委会)是集团公司常设的投资议事机构,对投资决策机构负责。计投委会通常设在计划部门。集团公司所属二级单位(分、子公司)是投资实施和管理的责任主体,主要履行职责有:依据公司治理情况,相应建立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等投资决策制度;编制、上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实施经批准后的战略规划;编制、上报企业年度投资计划建议,执行集团公司下达的投资计划;及时、准确完成例行或临时性投资统计数据、信息的上报与公布;开展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
2、大型火电项目投资管理和计划管控程序
大型发电集团公司投资项目实行立项、审批、开工、竣工验收和后评价五个环节的过程管理。投资实行分级负责。集团公司负责战略管理、资源配置和投资决策,二级单位负责投资的组织实施和经营管理,三级单位负责组织工程开工和建设。二级单位根据集团公司立项批复,组织编制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核准(备案)所需的环评、稳评、能评、水资源、土地、接入等专项研究报告。投资决策请示经投资决策机构批准,二级单位根据批复意见,开展组建项目公司等工作。项目公司组织工程开工、建设。二级单位提出年度投资计划建议上报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会同有关业务部门审核二级单位年度投资计划,根据集团公司年度投资能力和实际需要经综合平衡后研究提出集团公司年度投资计划建议,年度投资计划建议经集团公司批准后由计划部门下达集团公司年度投资计划和季度投资计划。根据项目现场进度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集团公司经营情况,年度内对投资计划进行局部调整。每年底,二级单位组织三级单位开展项目上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和投资完成情况分析,审核后向集团公司报送分析报告和投资项目统计年报。
四、完善大型火电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措施及实例分析
1、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计划类管理制度是根本
结合项目公司实际情况,健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形成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用制度规范权力运作,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机制。目前汉川公司已形成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基建管理制度”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其中,计划类管理制度共九项,分别是:招标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程付款管理制度、工程竣工结算管理制度、工程技经管理制度、零星工程管理制度、综合计划管理制度、统计管理制度、工程造价分析及控制管理制度。汉川公司严格执行招标管理制度,严格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是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首家推行单位,标书编制得到国电集团肯定并在内部推广;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每份合同均严格履行谈判、审核会签程序,并按照合同管理制度执行价款支付、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和另行委托手续。同时,依据《火力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做好项目划分、费用归口管理。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原则,审核建安工程施工产值。做好合同台账、价款支付台账、建安工程产值报表等基础数据统计工作。
2、充分发挥基建工程管理软件、办公自动化、财务信息系统的作用
在项目公司、各施工单位和设计院全面推行基建MIS和P3工程项目管理。根据里程碑计划,编制完成了二级网络进度计划;三、四级进度计划(标段控制计划和施工作业计划);分标段把整个项目施工作业进行层层分解;加载各类资源;建立反映项目实际安排的逻辑网络;标明关键路径;并以施工进度计划为主线,关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的所有条件(施工图交付、设备到货、和其它标段接口等)。实现了对工程安全、质量、造价、工期“四控制”的动态管理。基建MIS和办公自动化相结合,合理设置审批环节,精简工作流程。强化执行,明确责任,加快公文和各类审批单等文件的流转速度,促进基建工作高效推进。财务信息系统实现了计划口与财务口之间项目划分和费用归口的统一。
3、加强与各部门、各专业分工协作
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编制,文字材料和数据的收集、录入、统计、核对,涉及到的部门较多,专业较多。前期项目进展情况需联系综合部;里程碑计划、各级进度计划、工程形象进度需联系工程部和关注工程现场;主辅设备到货、甲供乙供材料、备品备件入库等情况需联系物资部门;资金支付需要走财务信息系统,资金到位、建贷利息和部分其它类费用需联系财务部;工程产值的确定需要工程部、监理、造价咨询几个专业审核,结算时还要通过工程审计单位审定。团结协作和密切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工程管理制度,与领导、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团结共事,才能减少工作中的“内耗”,实现管理体系整体功能的优化。
4、持续开展设计优化
建设期内,加强同设计院的沟通,在确保设计图纸按计划交付的前提下,督促设计院做好设计优化工作,加大施工图纸会审力度,力争将设计问题解决在图纸交付承包商之前,严格控制并尽量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经过优化设计,汉川某厂5#机组概算投资比初步设计节约5.27亿元,降低年运行费用约3460万元。
5、推行造价控制管理模式
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确定单价、施工图控制工程数量的造价管理模式。施工过程中与造价咨询公司同步核对工程量,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工程量的变化。施工过程中清单漏项和工程量调整部分在合同中都有相关条款严格界定,必须按制度执行。虽然开工以来,物价及人工工资发生了较大涨幅,但由于各项工作做得较细,各主标段的预计结算造价均可控制在造价目标及合同价内;没有发生重大工程造价的变更或设计修改。汉川某厂2×1000MW工程批准概算静态投资705127万元,动态总投资735715万元,上级部门下达的造价控制目标动态投资为669888万元。目前估算各标段结算情况,工程造价约为659203万元,比批准概算减少76512万元,降低10.39%;比造价目标减少10685万元,降低1.59%。第一台机组工程批准概算动态总投资427912万元,目前估算各标段结算情况,工程造价约为392341万元,比批准概算减少35571万元,比造价目标减少10685万元。
6、科学编制投资计划
投资计划的编制按照概算表二深度(有合同的则按合同价)从紧从严编制,有保有压、突出重点标段。原则上保证重点标段施工进度的资金要求。同时在合同条款中约定合理的起扣点及扣回比例,及时全额扣回预付款,减少资金占用。
7、努力降低财务费用
通过合理调配资金、减少资金的滞帐时间;通过与多个银行谈判、多方竞争,使用长短贷结合及减少提前付款等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利息支出,最大限度地实施承兑汇票,进一步消减建贷利息支出。
五、结语
系统变更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 合同管理;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履约意识不强、项目合同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现象。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每个开发楼盘的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决定了资金回收的速度、企业产品的自有生命周期和企业的获利空间。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的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归根到底都是通过各种合同的履行来实现的。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项目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合同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计划和实施有决定性作用。
合同分配着工程任务,具体地规定着工程任务相关的各种问题,工程所涉及到的生产材料和设备供应、运输,各专业设计和施工的分工协作关系由签订的各合同协调并统一工程各参加者的行为;合同确定了项目的组织关系,规定着项目参加者各方面的经济责权利关系和工作分配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组织和管理系统的形态和运作;合同作为工程项目任务委托和承接的法律依据,是工程项目各参加者之间经济关系的调节手段,也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和解决双方争执的依据。
(二)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战线长,合同标的涉及的范围宽、内容复杂、金额巨大,通过合同管理,能够落实项目的目标和计划,将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目标有效统一起来。工程项目管理的制度化要求严格合同管理,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项目的运营,只有严格合同管理,才能按期保质地完成工程项目。
二、建立项目合同管理系统
房地产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会涉及建设单位、设计部门、监理公司、材料设备供应商、银行、保险、政府职能部门等众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公共关系是房地产项目开发成功的关键。因而需要一些专业扎实、业务精通的合同管理人员在充分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业务流程后,识别企业各职能部门合同管理要素,系统地分析各要素相互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科学的合同要素网络,合同要素网络要确保建设项目合同在谈判、签订、履行、变更、终止、争议解决等一系列过程中能妥善处理好与各关系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与法律关系,是建立项目合同管理体系的依据。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体系的设计应能确保提供对合同文本和条款的拟定、研究、审查、谈判、签订、履行、变更、终止、争议解决等的总体原则和操作方案,合同管理体系的框架应能有效保证在合同“两期”内合同要素网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一)合同形成期
坚持“遵守、补充、审核”相结合的原则,保证签订的各类合同从过程体系上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1)遵守各类合同标准文本的合同条款,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的特点,保证签订合同的总体方向,维护合同各方基本的责、权、利关系;2)补充合同条款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保证不同工程项目、不同时期、不同签约方签订合同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的利益;3)审核补充条款由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合同责任人提出,项目部等职能部门参与会签,以保证合同补充条款在合同日后顺利履行。
(二)合同履行期
建立合同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合同标的,实现合同目标。
1.确定合同执行责任人,明确责任人在合同实施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管理目标,并要求合同责任人根据目标制定完成管理目标的工作计划。
2.建立合同责任部门定期汇报和合同管理部门定期检查制度,从宏观上监督责任人按计划履行合同的情况,保证合同管理工作计划的落实和合同目标的最终实现。
3.建立合同考核制度,把合同考核标准和指标纳入企业部门绩效考核体系中,激发合同责任人的工作潜能,保证合同网络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
三、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制度化和标准化是合同管理的基础。建立一套适应企业目前发展状况的比较完善、切实可行、合理合法、能有效调动各合同管理责任人积极性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过程中的各类管理标准强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力,能够有效堵塞各类漏洞,避免企业在签订、履行、变更合同时遭受经济损失。程序化是合同管理的保障。把合同管理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转变成工作程序,有利于将合同和合同分析文件下达到责任人;在项目组织和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落实各合同规定,有利于协调各合同关系,明确合同规定的各项权力,执行合同档案管理,监督合同实施过程,调解合同争执,处理索赔与反索赔,从而对工程实施跟踪诊断,来实现对工程进度、成本、质量控制。
1.合同台账及档案管理程序:在程序的设计上除要考虑按标准编号收发、归档、保存合同外,还要记录合同从谈判、签订、履行、变更、终止、争议解决等一系列过程,为合同后评价提供原始素材;
2.合同签订管理程序:要明确各类合同实施的目的,充分考虑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坚持程序化管理和例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合同签订管理程序,从源头上控制合同执行的方向,保证签订的合同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
3.合同履行管理程序:为及时预测、发现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监督、追踪、反馈各类合同信息,必须在坚持全面履行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合同目标管理与合同考核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并优化合同履行管理程序,保证项目相关的各个合同按计划高效率地执行,保证房地产开发项目按期保质地正常实施;
4.合同变更及索赔程序:由于合同的变更和索赔发生后,意味着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偏离了预测的方向,因而在程序设计方面要明确合同变更及索赔的提出方、决策权属的相互关系,明确企业处理变更和索赔的原则,保证按程序办事既能有效减少变更和索赔的发生,又能及时处理变更和索赔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系统变更管理制度范文6
一、现代图书馆所具有的特征
传统的图书馆只为读者提供文献资源,而现代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文献资源外,还为社会各界提供开放性的信息咨询平台,成了读者掌握文献、信息的必不可少的常态载体。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增长,现代图书馆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1.资源丰富多样
现代图书馆只有资源丰富多样,才能适应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图书馆能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各地各级图书馆竞相建立了电子图书馆,使读者能更方便地查询到所需要的信息。读者只要凭借有效的身份验证,即可进入相关文献、信息的查询程序。图书馆还为读者提供了不少配套服务,让读者不仅能够查询信息,还能打印资料、品茶喝水、低价借车借伞,大大地方便了读者,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2.服务自动灵活
往昔,图书馆只是为读者提供借阅图书的场所和图书,不存在配套服务。近年来,读者对图书馆文献、信息的需求日渐提高,图书馆切时扣势,上马建立自动化服务系统,对图书馆各个管理环节实施自动化管理,为读者提供多样化服务,包括馆藏文献资源与电子信息资源的查询、使用服务,极大地满足了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
二、图书馆现代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在飞速推进,知识+信息的浪潮风起云涌,网络技术独占鳌头,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样一来,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日渐低落、存在价值日显暗淡。与此同时,读者需求呈现多样化、高端化,这给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故此,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必须更新、管理方法必须适应时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接轨,使国外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进入了我国的信息市场,这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此种情形下,我国的图书馆如果不转变观念,对管理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闯出自己的新路,靠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赢得读者,那么我国的图书馆在市场竞争中必然败北。目前,我国为数不少的图书馆都采用信息管理模式对文献、信息资源实施管理,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在知识+信息时代的今天,我国图书馆在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和利用的过程中,大都暴露出了观念落后、方法不新的弊端,其管理手段,服务内容都远远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严重地阻碍了图书馆效能的发挥。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图书馆要想紧跟着时展的节拍,就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教育,使他们不断吸收新的管理理念,实施新的管理方法。
三、图书馆管理模式要变革
现代图书馆只有对管理模式实施变革,才能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跟上时展的步伐。依笔者之见,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一定要以创新机制为手段、改善结构为根本,着力优化图书馆的管理功能,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组织结构必须变革
(1)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意义知识+信息时代的悄然而至,使文献和信息以崭新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近年来,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日渐强盛,传统的组织结构根本无法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极大地阻碍了图书馆事业的向前推进。不可否认,人们一边在竭力存储知识与信息,一边在积极消化知识与信息。这样一来,人们便会通过图书馆获取知识与信息。然而,纵观当今我国图书馆,大部分管理人员知识贫乏、能力有限,阻碍了图书馆事业的健康推进。因此,现代图书馆必须对组织结构实行改革,以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2)如何变革组织结构旧有的组织结构束缚了管理人员的手脚,使图书馆跟不上时展的脚步。时代呼唤图书馆出笼新的组织结构。新型的组织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促进各个部门之间密切合作;可以充分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那么,如何去变革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措施:抽组专人,建立“知识传播小组”,将所有文献、信息资源实行归类立档,为读者提供有效的阅读储备;设置图书采购部门,放权让他们积极采购图书,做到“能满足各层面读者”所需。
2.管理制度必须变革
(1)图书馆管理制度变革的重要性先进的管理制度既能约束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行为,又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作为现代图书馆,必须制定出科学、先进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紧紧跟上时展的脚步。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是图书馆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图书馆管理制度落后,与外界接触少,限制了自身获取信息。因此,改革图书馆现行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迫在眉睫。(2)如何变革管理制度现代管理学认为,人、科技、资本是管理的三大要素。只有将这三大管理要素揉和在一起综合发挥其作用,才能使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劳动效率与创造性得到提高,投资成本得以降低,社会效益不断增强,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由此可见,现代图书馆必须尽快变革管理制度,使人、科技、资本三大管理要素发挥出最佳效益。我们要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知识素质与能力水平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使管理人员的文化价值得以充分释放,努力打造出图书馆厚重的文化气息,推动信息的进一步交流和知识的更广泛传播。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促进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图书馆发展趋势的探讨
众所周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因此,知识管理会成为未来图书馆管理的重心。我们要针对现代图书馆中的信息、知识、智力资源,实施科学系统的管理,让知识的传播与开发成为图书馆实现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流程,实现知识的创新、评价和应用,使图书馆服务读者的质量实现质的提升。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