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工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生建设工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生建设工程

民生建设工程范文1

1、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完善制度、提高水平、增强能力入手,促进社会保障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全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医保和低保、高龄老人补贴、五保供养标准,加大对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贫弱人群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争取年末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0%。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建设,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完善失业、工伤、城镇职工生育三类保险体系和养老、医疗保险转移接续政策。争取失业保险人数达到37.8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7万人。全面启动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工作,推行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和管理服务体系。

2、切实加强创业就业能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鼓励自主择业创业。完善职业培训制度,启动就业培训与园区用工对接行动和青南三州万人技能培训计划,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优先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统筹解决生态移民、退役人员、城镇就业困难群众和农民工就业。加大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力度,完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规范开发公益岗位。

3、努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文化体育,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文化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州县乡文化活动场馆、文化“进村入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项目,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直播卫星农牧区覆盖工程、州级剧团业务用房、文化自然遗产地保护设施等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3%和96%以上。力争建成省体育中心。加快建设格萨尔博物馆,争取启动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积极搭建产业项目推介服务平台,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打造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提升“环湖赛”、国际诗歌节等文化体育品牌层次。教育,继续落实藏区“1+9十3”教育经费保障补偿机制,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中等学校职业能力、高中基础设施、高校重点学科和实验室以及教育园区建设。基本完成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和校舍安全工程,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继续实施好农村学前教百、农村初中二期、校舍改造、教师生活周转宿舍等工程。全面启动寄宿制中小学配套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工程。提高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实施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提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医疗卫生,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精神卫生防治、卫生监督、农村急救体系建设和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人均基本公共服务经费补助标准。落实便民惠民措施,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做好玉树重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和扩大面向特定人群的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大计划生育投入力度,落实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少生快富”政策,加快实施“康福家行动”和优生促进工程。

4、扎实推进安居工程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会议精神及有关政策,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年新建续建各类保障性和奖励性住房34.75万套(户),其中新建城镇保障性住房3.54万套,农村奖励性住房6万套,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2.5万户,游牧民定居1.46万户。大力推进“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加强工程建设协调配合和配套投入,完善基本公共配套设施。严格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看望抓好资金保障、土地供应、税费减免等工作,认真执行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分配。

5、抓紧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新10年扶贫开发纲要,切实做好新扶贫标准执行后贫困人口规模核定工作。抓紧编制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推进集中连片开发扶贫,组织实施好35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和71个村的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加快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培训,深入开展“村企共建”、“户帮户、一帮一”和省直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活动。全省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稳定脱贫20万人。

民生建设工程范文2

民生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一、廉租房建设

(一)2011年度实施情况

2011年市政府要求区政府自建廉租住房400套,共20000平方米。其中分配到吴山口廉租房项目为10000平方米,实际建设5栋,185户,9252平方米,总造价744万元,目前3栋正在进行三层主体施工,2栋正在进行一层主体施工;分配到新安小区廉租房项目10000平方米,实际建设8栋,312户,建筑面积为15894.41平方米,中标价为1898.868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二层主体施工。

(二)2012年度实施情况

2012年,市政府在区拟规划建设廉租住房300套,同时要求区政府自建廉租住房400套开工建设,共700套,35000平方米。区政府自建2012年度廉租住房分配方案为:2011年度建设规模超出任务分解5150平方米,在凤凰小区规划建设10000平方米,结合市政府在我区配建廉租房位置规划建设5000平方米。市政府在区拟规划建设廉租住房300套,目前选址位置已确定,即选址在梧桐南路西、大道北,总规划用地面积约81672.5562平方米(122.5亩),目前正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二、公租房建设

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我区1200套,套型建筑面积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2000平方米,项目选址于梧桐南路西侧、宿丁路北侧,与我区2012年度廉租住房同步建设、统一规划、整体实施。为统一改造该地段,塑造高标准的城市门户地区形象,现规划雷河路以南81672.5562平方米(122.5亩)可建设用地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分期实施,这样公租房、廉租房用地将与新安小区一期连成一体,总用地面积约231.5亩(其中雷河路用地面积11.5亩)。该地段共需拆迁用地面积68327.7平方米(合102.5亩),4月20日,已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协商,委托其编制项目用地122.5亩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杨庄棚户区改造建设

我区结合自身实际,从改善人居环境、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等问题入手,于2008年底正式启动杨庄棚户区改造项目。棚户区改造范围北至行政办公区1#楼,东至大道,南至铁运处铁路专用线,西至长山南路,总拆迁用地面积181929.75平方米(合272.87亩);总拆迁户数为560户,总拆迁建筑面积82000平方米。棚户区安置房用地位于卧牛路南侧、新村以西、长山路以东,总用地面积56317.04平方米(约84.48亩),该用地于今年元月由中联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挂牌方式竞得,并负责代建,安置房总建筑面积91081.60平方米(其中含阁楼面积约9924平方米),建成后可安置944户居民。2012年计划投资2亿元进行安置房及部分商业房建设,现安置房26栋已开工25栋,已有4栋基本封顶,13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8栋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四、桥改造建设

桥,位于县四路K1+400处,镇蒋疃村,改建为8米宽8米跨钢筋混凝土桥梁,计划投资约64万元,部省补助26.88万元,剩余由市、区财政配套。该项目由区城建局作为业主负责实施,10月底前必须竣工交付使用。目前图纸已设计完成,并已交付,于5月初委托市建银招标中介公司进行招标,该公司根据图纸要求做出预算价为43.6万元。

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2012年廉租房建设、公租房建设均在规划的编制当中,其拆迁方案无法确定,到目前不能实施拆迁安置工作。

二、民生工程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到目前为止建设主体仍不明确。

三、由于规划、拆迁等原因,使项目推进缓慢,已开工项目也应加快施工进度。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进一步落实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按照职责要求,逐项抓好落实。

二、加快廉租房、公租房规划编制,积极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

民生建设工程范文3

关键词 工程建设;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1-0146-01

1 项目区基本情况

1.1 自然概况

同心县河西镇上河湾移民区建设工程位于同心县城以北15 km处,西南方向以清水河为界,北以苦水沟,东靠固海扩灌渠。项目区开发灌溉总面积4374亩,净面积3062亩。该地多年平均降雨量272 mm,且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9月份三个月。

1.2 社会经济

项目区现有河西镇上河湾村的3个自然村,615户,2517人,现有耕地1.3万亩,2006年人均纯收入2594元。

1.3 上河湾灌区工程现状

上河湾灌区的10、11、12支渠及配套工程,于2003年完成。开发灌溉面积1.65万亩,但原设计中仅考虑北支干以东灌溉任务,未考虑北支干以西任务,本次计划延伸10、11、12支渠,开发北支干渠以西3062亩耕地。北支干灌溉面积7300亩,因10支、11支、12支过水能力有限,不能取代北支干。

2 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2.1 工程设计标准

本次新开发土地灌溉净面积3062亩,支、斗渠设计流量均小于2 m3/s。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工程为五等五级。

2.2 工程总体布置

2.2.1 布置原则

1)按地形条件和项目区水利工程格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并适应机耕作业和平田整地要求。

2)尽量做到田、林、路、渠相结合,以便于运行管理。

3)在保证灌溉的前提下,做到渠线最短,经济合理。

2.2.2 渠道布置

根据原灌区布局,延伸10、11、12支渠,完成田间配套工程,开发北支干渠以西3062亩耕地。

加大10支渠断面1.0 km,延伸10支渠0.5 km,延伸12支渠0.66 km;在上河湾移民村四社布置U40农渠长900 m,控制灌溉毛面积400亩,开发净面积280亩,在10支渠上取水;在上河湾移民村三社布置U50斗渠长3200 m,控制灌溉毛面积1674亩,开发净面积1172亩,在10、11、12支渠延伸段取水。在原纪家至土坡公路南侧布置U50斗渠长2400 m,控制灌溉毛面积820亩,开发净面积574亩,在10支渠延伸段取水;在上河湾移民村一社布置U50斗渠长2300 m,控制灌溉毛面积1120亩,开发净面积784亩,在10支渠延伸段取水,通过原有渠道、同红公路涵洞新建渠道2300 m。在上河湾移民村二社布置U40农渠长300 m,控制灌溉毛面积200亩,开发净面积140亩,在10支渠延伸段取水,通过原有渠道新建渠道300 m。在上河湾移民村一社南侧的台地上布置U40农渠长1400 m,控制灌溉毛面积160亩,开发净面积112亩,在10支渠延伸段取水,通过原有渠道新建渠道1400 m。在居民区和设施农业区增加U40渠道32.4 km。

2.3 田块布置

灌区内土质属透水性较强的砂质土壤,开发范围内地形较好,考虑到节水灌溉,条田采用净宽25.2或28.8 m,划分成小畦,畦田宽4 m-6 m,畦块面积为0.15-0.23亩,田面坡度控制在1/300-1/400。

2.4 防护林布置

防护林支、斗、农渠两侧各布置3 m林地,共布置林地114亩。

2.5 渠道设计

支渠在原有渠道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斗、农渠分别采用U50、U40断面。采用C20预制混凝土板衬砌,M10砂浆填缝,缝宽3 cm。斗、农渠顶宽分别为1.0、0.8 m,土堤超高分别为0.15、0.1 m,斗渠设计流量均按0.1 m3/s设计,农渠设计流量均按0.05 m3/s设计。配套建筑物主要有斗口6座,生产桥27座,渡管5座,毛口301座、农口3座。

3 人畜饮工程建设方案

3.1 供水方式

3.1.1 供水范围

项目区共安置移民3058人,724户。

稳定生产年,项目区规划饲养牛1448头,户均2头,种植724座日光温棚和724亩日光拱棚。

3.1.2 供水定额及需水量计算

生活用水按每人每天40升计算,大家畜的饮水按每头每天30升计算;未预见水量按总水量的10%计算。项目区按现有人口为基数,自然增长率为14‰,设计水平年为15年,大家畜按现有户均2头计算,不考虑发展,则项目区到设计水平年日用水总量为194.12 m3。

日光温棚用水按每座150 m3计算,则项目区设施农业年用水量10.86万m3。

3.1.3 供水水源情况

项目区供水工程以农业灌溉供水工程为依托,即固海扩灌五干渠为水源,灌溉渠系为输水工程,项目区居民点在10、11支渠供水范围,供水水量有保障。

该工程以黄河水为水源,经宁夏水环境监测中心化验,固海扩灌五干渠水氟含量0.55 mg/L,总硬度160 mg/L,pH值为8.3,水质细菌超标,泥沙含量大,浑浊度超标,经简单消毒净化处理后,可作为人饮的水源。

3.1.4 供水方式

由于项目区条件限制,无法建自来水入户工程,暂时考虑用水窖集雨解决生活用水,根据项目区实际,计划在居民区庭院内建砼水窖工程,集蓄黄河水,屋檐和院落雨水做为生活用水,等有条件时建设自来水入户工程。

3.2 水窖工程设计

根据每户5人、2头大家畜的标准,计算户均日用水量为0.41 m3,年用水量150 m3,由于供水工程为农业灌溉工程,所以冬季最大供水间隔期为120天,此期间最大用水量为49.2 m3,日光温棚每座年用水量为150 m3,则设计水窖容积最低满足此水量,设计水窖容积为50m3/眼。项目区户均1眼、学校建3眼、卫生院1眼、农机服务站1眼,每座日光温棚配套3眼,每亩日光拱棚配套3眼,共计建水窖5073眼。水窖为砼薄壳式结构,拱盖直径4.5 m,深6.0,窖内用红胶泥和水泥砂浆防渗。(具体结构及尺寸见设计图)

4 结论

移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水利工程是移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建设好水利工程,解决好移民的用水问题,确保移民“搬的出,稳的住,能致富”,

参考文献

[1]同心县河西镇上河湾项目区生态移民工程建设方案.

民生建设工程范文4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benefits brought by ecological migration project to Ningxia from four aspects: agriculture, industry, ecology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ecological migration project are summarized, in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ecological migration work of Ningxia.

关键词: 生态移民;扶贫;贫困人口;区位优势

Key words: ecological emigration;poverty alleviation;the poor;location advantage

中图分类号:D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313-02

实施了13年的生态移民工程从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了宁夏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宁夏发展已深深地烙上了生态移民的标记。过去13中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步前进的背后都有生态移民的影子。从农业方面看,生态移民工程提高了宁夏农业的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宁夏的固原市、中卫的海原以及吴忠的同心等移民的核心区域是国家有名的贫困地区,这里地处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又加上交通闭塞,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使得这些地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方式原始、简单,农民的生活非常艰辛,区位劣势非常明显。长期以来,人们只能靠天吃饭,为了填饱肚子,改善生活,他们只有不断的毁林开荒,扩大种植面积。可是,事与愿违,随着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这些地区的干旱灾情一年比一年严重,旱灾时常发生,甚至出现了十年九旱的现象,农民的生活更加艰苦、困难。严重影响到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通过生态移民工程把部分生活在这一区域的贫困农民通过搬迁到临近的川区、宁夏中、北部的引、扬黄灌区或者城市的周边区域安置,在缓解了迁出地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压力的同时,政府在迁入地为移民提供居住的院落,可以灌溉、进行机械化作业的耕地,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让移民以较低的价格购置生产所需要的各类机械。这样,以前这些地区明显的区位劣势通过生态移民变成区位优势,一方面使当地农村尖锐的人地矛盾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得到缓解,为农村、农业、农民的大发展扯出发展空间。出现大量的闲置土地,形成了土地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于是人们可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条件发展不同的产业。同时也使原来依靠人力、畜力进行生产的农民很快的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告别了手拉车、二牛抬杠等原始生产方式,进而采用拖拉机、播种机等现代化的耕种方式。让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享受到移民带来的扩散红利效应,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移民到新地区的农民地处川区,有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灌溉水源便利,耕地资源充足,同时,政府也在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养殖业,花卉、蔬菜种植等现代农业上提供各种帮助,不断拓宽移民区农业、农民发展的路子,深化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使农民生活水平较迁出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生态方面看,生态移民工程对恢复迁出地的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以固原的六盘山来说,六盘山是这一地区非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称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对宁南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和河流水文状况影响很大,长期以来,当地居民为了生存而过度开耕,致使六盘山水源涵养区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失衡,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再加上大的气候因素,当地最大的河流——清水河出现了断流、干枯的情况,泾水的水量也大大减少了。生态移民工程的移民来源主要是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重点干旱风沙治理区、水库淹没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贫困人口。而将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的农民搬迁出去,缓解了当地人口与资源的紧张矛盾,有利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对恢复山区植被,促进六盘山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十分重要。

从扶贫方面看,生态移民工程使宁夏在扶贫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宁夏的中、南地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就以宁夏扶贫攻坚的核心区——宁南山区的固原地区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2年,宁南山区(包括海原县)有绝对贫困人口26.7万人,低收入人口71.3万人,合计98万人。而当时固原地区人口总数只有180多万,贫困人口占了总人口的54%,是名符其实的贫困地区。据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固原地区约有20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减少了70万,贫困人口比例降低了71%。2012年底,固原地区有50万贫困人口,这一数字相比10年前减少了48万多人,贫困人口的比例降低了约48%。

固原在扶贫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生态移民工程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从2001年至今,固原市已累计搬迁移民20多万人,占到贫困人口的26%左右。同时,由于移民所带来扩散红利效应,总共使得约40万人实现了脱贫致富,占到贫困人数的40%。生态移民已经成为固原实现“扶贫攻坚”战略目标最主要的方式。以人均收入的变化来看,没搬迁之前,当地低收入家庭的生活非常艰辛,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1300元左右,而且收入很不稳定,如果天公不作美出现大旱的情况,则收入更低;搬迁之后,按目前市场平均普通工每日80元计算,则月收入2400元左右,收入明显提高。而且当地的未搬迁户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使得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

不过,生态移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移民新村医疗保障体系参差不齐。为了给村民提供便利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每个移民村都配有卫生室,但是移民村的医疗保障体系差距很大,良莠不齐。比如,贺兰县的新荣村的村卫生室建设较好,医生和护士的服务态度也好,有村民说:“相比较移民前,现在的移民村的医疗条件好的很。”而盐池县的十六里堡新村情况有所不同,村民说“听说村里有个小药店,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也没去过,生病了只能去盐池县城的大医院,有时候一个小感冒也要去县城,花钱了不得”。于是我们想看看那个小药店,可惜的是在村里转了好久之后,我们最终还是没找到村民所说的药店。②职业技能培训、科普教育效果有限。我们都知道,要移民村的村民接受新的生活习惯,融入现代都市生活,职业技能培训、科普教育必不可少。但是,据统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科普教育活动的人数比例占移民村总人口的48%,而且50岁以上的老人占较高比例。一方面科普教育时间,青壮年多数外出工作,有机会接受教育的时间很少。另一方面科普方面的授课、讲座、培训时间太短,仅仅几个小时而已,根本无法学习一门技术,于是许多人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消极对待科普教育活动。在盐池县,村民说他们从未见过科普宣传和培训之类的事。另外,希望学习实用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的人数有303人,占到了62.86%,而希望学习网络技术的人仅有28人,只占到了总人数的5.8%。这说明农民在利用网络技术提高收入和改变生活条件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③移民搬迁规模与安置能力不相符合。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建设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随着群众对移民态度的转变,更多的农民希望通过搬迁获取致富机会,从而摆脱贫穷的烂帽子。移民搬迁的工作已经由以前的动员群众进行搬迁变成了安抚想搬迁却没搬迁的群众的情绪。甚至许多乡、村主要领导直接到市、县移民办要求搬迁,各级人大、政协的议案和提案也要求增加搬迁指标。搬迁规模与安置规模矛盾突出。从长远看,生态移民工程对宁南的固原地区乃至全宁夏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及人口素质和民族团结都具有关键性影响。只要我们与时俱进,继续发扬过去生态移民工作中好的经验,改正不足之处,等到生态移民工程胜利结束之时,也就是宁夏完成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之时。

参考文献:

[1]胡建东.生态移民[Z].宁夏年鉴,2012.

民生建设工程范文5

【关键词】民生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也越发重视民生工程的建设。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扩大内需还能不断改善居民的生活,使人们生活的更幸福。因此,必须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在建设项目过程中要重视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1.加快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1.1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民生问题是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它涉及到居民的幸福生活乃至未来的发展。因此国家十分重视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民生工程建设不仅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有利于拉动消费,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不仅能拉动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从而达到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双重效果,实现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良性循环和双丰收。

1.2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民生工程的建设范围和建设力度,但是仍然存在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快民生工程的建设,使得民生工程能够惠及到更多的人。通过这些民生工程的实施,有助于扩大我国的国内市场,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使人们由最基本的生存消费向发展和享受性消费不断迈进,从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民生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2.1民生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

2.1.1项目质量计划编制不合理

民生工程建设在项目的质量计划编制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状况,在编制质量计划时往往分工不明确,可操作性较差,在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上经常出现无人负责或人人负责的状况,对项目质量的控制缺乏有效性和全面性,只是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制定出了相关的职责规范。此外,民生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建设单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质量计划编制过程中往往忽视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忽视业主的需求,不符合计划编制要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要求,使得编制的质量计划达不到业主的要求。

2.1.2组织机构欠佳,人员素质不高

民生工程的建设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如某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设施医疗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等。因此,在下达计划任务之后,各个单位进行各自的质量控制。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建立的组织机构不合理,使得民生工程建设只是一种形式,而缺乏实质内容。此外,一些参建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不足,缺乏实际的技术操作能力,施工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到位,施工人员只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但是并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具体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与此同时,一些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低下,并没有认识到民生工程在物业服务方面的作用,使得工程的质量得不到切实的保证。

2.1.3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到位

在民生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质量控制不到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某一项目完工后进行检验时往往只是完成了检验的程度,缺乏对工序质量控制的认识,而且在每一工序检验完成后,没有做好质量控制的总结工作,使得类似的质量问题重复出现。此外,在进行质量控制时,相关人员没有认识到民生工程项目其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的质量都有哪些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如何,使得对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2.2民生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2.2.1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领导只是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标,缺乏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在现实的情况中,一些企业的负责人缺乏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意识,没有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理念,看不到安全管理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同时,一些安全管理人员整体上素质不高,对安全检查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流于形式,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和防护措施的运用不到位,当安全事故发生后难以及时整改,甚至即使企业编制了安全专项方案也不能很好地运用,缺乏针对性的方案来应对实际问题。

2.2.2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在进行民生工程建设时,招聘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相对匮乏。在施工过程中,根本不了解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到位,安全意识极度缺乏。此外,一些工人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没有受到相关的安全教育,施工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往往只是做表面文章,根本收不到实际的培训效果。而且还存在许多没有经过安全培训就直接上岗的现象,尤其是对于特种作业的施工人员来说,不经过培训考核就直接上岗进行关键工序的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民生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民生工程建设中针对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1编制合理的项目质量计划

在编制质量计划时,要注意分工明确,提高计划的操作性,尤其是涉及到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上做到分工合作,避免出现负责混乱的现象。同时,在编制质量计划时一定要结合建设单位的需求,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做到从顾客的利益出发,提高编制计划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合理性。

3.1.2提高人员素质,健全组织机构

在编制的计划下达到各个部分之后,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并且部门内部要建立起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体系,避免出现质量控制流于形式的现象。此外,还必须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包括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认识到民生工程建设的物业服务作用,通过培训来提高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掌握相关技能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努力。

3.1.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质量控制时要做到全员、全面全过程。尤其是对于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一定要严格,严格遵循质量检验的程序,检验之后做好事后的质量总结。同时,对于涉及到关键部位的质量影响因素要全面分析,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以便把民生工程建设落到实处。

3.2民生工程建设中针对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2.1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

在进行民生工程建设时,企业的领导一定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安全管理人员也要重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将安全检查工作落实到每个人,准备好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有针对性的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对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并提出整改意见。

3.2.2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在加快民生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严格考核制度,经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一定要具有实效性,不能流于形式主义,使得从业人员经过培训后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并能具体运用到施工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民生建设工程范文6

关键词: 民生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扎根理论;相关性分析;信息熵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6006607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Project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MethodStatistical MethodInformation Entropy

FENG Nanping1,2, TANG Yunshu1,2, PENG Zhanglin1,2, WANG Sufeng1,2

(1.School of Managemen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2.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Base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Anhui Province, Hefei 230009,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entropy,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of People’s Livelihood Project. Using grounded theory methods 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initially, to meet the completeness and purposiveness requirement of the indicators system; Investigating the observability and the data acquisition cost of the indicators, to meet the operabi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indicators system; Screening the indicators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to meet the independence requirements of the indicators system; Further streamlining the indicators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reflected by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to meet the signific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indicators system. The study result reveals that final indicators system uses 22 final indicators to reflect the information of 73 original indicators that can be observed. Compared with similar findings, the number of indicators is streamlined while reflecting the main information.

Key words: people’s livelihood level;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grounded theory; correlation analysis; information entropy

1 引言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十二五”时期我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民生工程的建设水平进行科学评估,是深入推进民生工程高效实施,夯实民生工程建设成果,促进民生工程长效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督促和激励各级政府自检自省、持续改进,提高民生工程建设成效的重要依据。而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则是实现高质量评估的前提条件。没有科学的指标体系,无论采用如何精准的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对民生工程建设实践工作的指导都有可能偏离正确方向。近些年来,学术界对民生指标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1~3],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指标体系的构建多是建立在定性分析基础之上,构建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民生的内涵问题,而对于指标间的独立性、指标的显著性等问题则考虑得较少。另一方面,由于民生问题源自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民生工程以服务民众为根本目的,因此,若民众能参与到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则能更深刻地体现民生工程的本质要求,大大增强指标体系与民生工程建设管理实际的贴近程度,更好地实现指标体系的目的性要求,现有研究这方面也有待加强。

基于此,本文将民生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大致分为初步构建与指标筛选两大阶段,并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统计方法和信息熵理论等,以满足指标体系的完备性、目的性、可操作性、独立性和显著性等要求。

初步构建阶段的任务是形成一个评价指标全集,目的性和完备性是该阶段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目的性指的是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服务于实践管理的最终目的,因此要尽可能无限贴近民生工程建设的管理实践;为了保证最终指标体系的完备性,要求在该阶段尽可能多地给出相关指标,以免遗漏重要指标。

指标筛选阶段的任务是对全集中的指标进行筛选,可操作性、独立性、显著性是该阶段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操作性即考虑数据的可观测性,确保在可接受成本范围内所有指标都能获得数据。因此,指标筛选阶段首先就是要剔除指标集合中数据无法获得或需要昂贵成本才能获得的那些指标。独立性要求指标之间不相关或者相关程度较小,避免多指标之间反映信息重复从而造成大量冗余信息,增加评价工作量。显著性要求必须剔除那些对评价结果贡献很小和微乎其微的指标,确保剩余指标对评价结果均有显著影响。

2 基于扎根理论统计方法信息熵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1 基于扎根理论的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由Glaser和Strauss[4]提出的扎根理论被认为是定性研究中最科学的方法论[5]。扎根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对现实的“扎根性”。研究者在进行数据收集之前并不提出理论假设,而是直接通过对调查资料进行经验分析、概念提炼和理论抽象,即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分析、浓缩、归纳并最终形成理论,这使得理论的建立立足于现实情境,也更接近现实情境。扎根理论方法在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6~8]。从扎根理论的特点可以看出,如果将扎根理论运用于指标体系的初步阶段,则能有效满足指标体系的目的性和完备性要求。

扎根理论方法是一种从现象中归纳理论的技术,因此,数据采集非常重要。民生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对象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四类。第一类是民生工程的直接受惠对象即公众。公众的加入使得指标体系的构建能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强调对公众有重要意义的观点和事实,而不是对研究者有重要意义的结果。第二类是领域专家。由于公众对民生工程的认识往往未必全面深入,领域专家的知识补充可从多维角度进行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考。第三类是民生工程建设活动的执行者即政府。尽管他们给出的相关数据可能带有一定的自我利益保护倾向,但是由于他们对民生工程建设往往比其他几类数据采集对象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因此仍然是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第四类是已有文献。但值得注意的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对已有文献的使用较之其他研究方法论有着较大的差异。通常研究方法中,文献回顾是研究者开展研究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中,文献回顾延迟被认为是一个显著特征,一般都在概念初步形成后再进行详细的文献回顾[4]。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编码,并在此基础上抽取指标是指标体系初步构建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构建指标体系的理论性编码就是一个通过分析原始数据、发现设计概念类属、建立概念类属间的各种联系的过程,需要经过开放式编码和轴式编码两个编码阶段的操作。其中,开放式编码阶段是一个将收集的原始资料打散、赋予概念,然后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的操作化过程,即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分类形成初级类属并给初级类属进行命名,这里的初级类属也就是指标体系的指标层;轴式编码是一个发现初级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并重新形成更高一级类属的循环过程,即分析开放式编码阶段形成的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并分辨指标之间的层级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准则层指标,接着继续分辨准则层之间的关系直至形成目标层指标。两级编码完成后,最终形成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

检验是否已到理论饱和点是保障指标体系完备性的重要工作。所谓理论饱和点是指无论再收集多少资料,都不会有新的指标类属出现,此时可停止数据采集。若分析已有文献和其他未用来形成指标类属的数据资料,如访谈记录,都没有发现形成新的重要指标类属和关系,则可认为理论上是饱和的。

2.2 基于统计方法信息熵理论的指标筛选

在指标筛选阶段,主要考虑在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指标的客观筛选问题。实现指标可操作性的筛选,只需考察指标的可观测性以及指标数据的获取成本即可。而要实现指标的独立性和显著性,则需要借助特定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定量分析。

2.2.1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指标独立性筛选

可通过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来完成指标的独立性筛选。若是两个指标相关系数大,则说明它们反映的重复信息较多,因此,首先可以通过计算两两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指标独立性的初步筛选。另一方面,对多个指标,可能会存在以下情况:指标两两间虽不相关,但多个指标之间的某种组合可能存在相关性。此时,指标间仍不独立,指标体系仍包含重复信息。为此,还需要在计算相关系数的基础上,进行共线性检验。相关性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

4 结论

本文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统计方法和信息熵理论等,构建了一套我国民生工程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通过运用扎根理论来实现指标体系完备性和目的性要求;通过统计方法来实现指标体系独立性要求;通过信息熵理论来实现指标体系显著性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建立的指标体系仅用22个指标反映初始指标体系中73个可观测指标的约91.5%的原始信息。与其他文献中得到的同类指标体系相比,本文构建的民生工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在基本保留原有信息量的条件下,指标数目大为精简,可为相关决策提供基本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生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民生发展指数总体设计框架[J].改革,2011,(9):

511.

[2]沙杰,杨志刚.民生统计指标体系浅见[J].中国统计,2008,(7):5657.

[3]梁建春,向红.关于我国民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J].前沿,2011,(23):1214.

[4]Glaser B G, Strauss A L.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Chicago: Aldine, 1967.

[5]Denzin Y, Lincoln 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4.

[6]陈秋英.大学生感知价值实际维度的扎根理论研究[J].管理学报,2011,8(7):10211026.

[7]王建明,王俊豪.公众低碳消费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与政府管制政策――基于扎根理论的一个探索性研究[J].管理世界,2011,(4):5868.

[8]陈娇娥.基于扎根理论的网民公共政策态度形成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0,7(3):8994.

[9]梁小珍,杨丰梅,部慧,等.基于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的我国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10):18471857.

[10] 李柏洲,苏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12):120127.

[11]戎郁萍,赵敏,朱玲玲,等.三种客观赋权法分析草地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2,31(4):987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