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基本功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众传播基本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众传播基本功能

大众传播基本功能范文1

关键词:新闻语言;传播;准确;模糊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1.前言

新闻语言是向受众传播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并反馈信息的符号系统。语言具有交际功能和表达功能。新闻语言是语言功能的实践分支,是功能的扩大体现。是编码和解码并且反馈的过程。用公式表达:谁(编码者)―说什么(信息)―通过什么渠道(介质)―对谁说(解码者)―取得什么效果(反馈)。如果不结合传播学研究新闻语言,单纯从语言本体研究出发,那么就会与文学语言、文字语言等语言研究混淆,从而闭门造车,造成误区。所以,我想从新闻语言的外在来说明新闻语言的特点,不从内部来研究。因为从内部研究新闻语言,虽然更细腻,但不乏会与其他语言领域混淆,使研究只成了研究,无法应用于真实传播。新闻语言是语言学的集大成者,是语言最前沿的基地,是语言规范的第一线阵地。与社会和时代同步,从内部研究会造成与社会和时代脱节的问题,只成了文学创作。结合传播学研究新闻语言的外在,会更好的应用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语言具有线性特征,在传播过程当中,人们在交际时,不可能同时说出若干符号,只能一字一句的说。这样,涵盖的信息量就是有限和单一的,但也是相对固定和持久的。谁(编码者)―说什么(信息)―通过什么渠道(介质)―对谁说(解码者)―取得什么效果(反馈)。所要传播的信息是相对有限和固定的,那么接收者在空间和时间上对解码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比如,甲骨文在之前只是一味药,后来被发现后才知道是文字,最终没有失去信息的原始意义。但是,语言的线性特征在传播中有优势也有劣势,在传播过程当中人们所理解的不同,会对信息的解码也会有不同的信息理解。比如语言神秘化,在三国时期,黄巾军有句口号叫“苍天已死,黄家当兴”,曹丕也用这句话造图谶,说明“苍天已死,黄(皇)家当兴”,制造应该得天命的舆论。所以,新闻语言只是一种传播工具的符号载体,它制造舆论,是党的耳鼻喉舌的特有语言。报纸的灵魂就是字眼,它要面向各种文化和心里状态的人群,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是传播过程成功与失败的主要内因,但准确性和模糊性是对立统一的,模糊会更准确,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2.新闻语言的基本特性

新闻语言不同于一般语言,不能用普通的语言学去研究它。新闻语言具有时效性、客观性、倾向性、可读性等特点,但最主要的是准确性。字眼是报纸的灵魂,字眼的灵魂是准确。新闻语言同时是语言两个基本功能的最主要体现者,新闻语言具有很强烈的交际功能和表达功能。是党的耳鼻喉舌的工具和手段。新闻语言是传递并反馈信息的符号系统,用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明新闻语言的基本特性就是:谁(编码者)―说什么(信息)―通过什么渠道(介质)―对谁说(解码者)―取得什么效果(反馈)。比如一个面对面传播,A―过来―通过空气传播―B―听到并做出反应被A得知。B可能会过来,也可能不会过来,但是B始终理解的是“过来”的信息。虽然反馈有滞后性的特点,但是面对面传播反馈的时效性比大众传播和小众传播要快。再如B―说过来―通过空气传播―C―听到并做出反应,那么对于原始编码者A来说,这个传播过程可能时效性和客观性不强,因为它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再传播下去,如果这个信息在一群特定的人中间流传或者在所有人们面前用平面媒介和报纸、电视做小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话,那么信息的持久和固定是信息的内在要素(汉字就具备这种特点),但是语言的准确性就显得特别关键,如果不准确就会让受众的理解产生偏差,达不到传播的目的和效果。

3.新闻语言的模糊存在及原因

新闻语言的准确是指在新闻信息传播当中所用系统符号的客观直接达意性;模糊性是指在传播过程当中达意的委婉和联想性。新闻语言的模糊存在是因为不仅人与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而产生的歧义,主要是在传播过程中确定受众的准确和反馈的模糊及滞后。因为客观世界里有许多模糊性的存在,人类还无法用全部语言做出表达,但是思维能感受得到。A―过来―通过空气―B―听到并反映。如果A编码者对事物的本质和性质把握的不够深刻,那么在编码的过程当中就会使信息在之前限定好的受众当中产生模糊,但是在把握好事物的本质和性质利用受众理解的模糊性,反而会使新闻语言更加准确。比如校园经济太“经济”――校园内开店不用交税,这里的前一个经济是准确的,后一个经济就是模糊的,由此从单标题引出副标题(主标题),不仅是语言达到了准确目的,而且可读性也增强。

4.模糊性在传播当中的应用及体现

赵元任指出,汉语比英语更为接近符号逻辑学中的某些方法。①语言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当中所产生的,是人们交际和表达的工具,所以语言的使用者是人,在人的大脑还没有完全开发之前,对传播交际中对客观事物的把握不准确,从而产生语言的模糊性,并且出现语言禁忌和语言神秘化。比如海伦凯勒的老师教他认识“水”这个单词,用水滴滴在海伦凯勒的手心上,让她去感受,她知道这种凉凉的东西就是water。但是如果要是汉字的话,“水”这个字,水流过手心会直接呈现出“水”这个字的轮廓,让海伦凯勒更好的去感受水这个东西用符号是如何表达的。信息内在的逻辑性最为主要,它确定了受众们的理解范围。比如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来解释,谁(编码者)―说什么(信息)―通过什么渠道(介质)―对谁说(解码者)―取得什么效果(反馈)。A―过来―通过空气传播―B―听到并对A做出反应A得到反馈。如果B继续对C说,C的反馈是直接对B的,A也可能直接得到A的反馈或者是滞后的。但是一旦滞后产生,语言就会具有模糊性。因为滞后带来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信息的原始性就会递减,无论是以编码者的角度还是解码者的角度来说。如甲骨文在没发现它之前只是一味药,被发现之后才知道它是一种古代文字。C不能准确理解A发出的信息,A得不到更大范围内的C的反馈信息,传播就失去了意义。在报纸自身定位发行的群体和具体的排版写稿中,都要有准确的定位和准确的符号来传播信息,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反馈,传播才有意义。

如今,报纸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以文字为主的报纸传播信息时代已经渐渐衰落,但现状只是个过渡阶段,是图文结合的时代。所以,图片符号和文字符号并用,也都存在信息的准确性和模糊性问题。

新闻语言直接的目的就是用来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面貌,呈现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与结果等。②那么,在新闻语言当中用准确的语言或者模糊的语言表达,能使传播达到预期的效果,编码者要对客观事物有准确的把握才能正确的编码。比如,需要准确客观表达时:鞍山拆迁办一女子倒地身亡,这个时候的量词和方位词就决定了事件背后所要表达的信息,读者会被吸引住眼球,再看什么事件,身亡,读者就会明白编码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大概是什么,进而去仔细阅读整个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身亡”二字,可能换成“不醒”会更好一些,读者可能也会明白什么意思,“身亡”也可能会让读者觉得不舒服。但是直接用“身亡”可以更好的去吸引读者眼球,“不醒”也可能是自己中暑昏迷所致,而“身亡”就会有一定的被动原因所致,这也是在传播当中编码者有意表达的倾向性。

再如,需要用模糊语言表达时,我国户口本现有13亿本,这虽然客观的表达了信息,也很准确,但是不吸引读者眼球。人人都知道我国人口已经达到了13亿人,但是没有一个抽象的概念来为具体的概念做补充,读者是不会有深刻的解码诉求。如果加一个副标题,我国户口本现有13亿本―摞起来与珠穆朗玛峰一样高。这个时候读者会更有诉求去解码信息,使读者用语言的模糊性更好的去理解编码者所要传递的信息是如何的,可读性更强,使报纸得到更好的反馈。

因为新闻语言是语言两个基本功能的扩大应用,所以新闻语言为了更好的传播信息,会不遗余力的去吸引解码者解码,想尽办法得到解码者的反馈。新闻语言最大的目的特点就是吸引读者眼球。所以在报纸排版方面,要严格按照强势版序原则进行编排。比如,当天的头版要放在第一版面,如果还有特大新闻,还要另起号外。第一版面可以用图片为主,文字为辅来表现,可以用五栏全版,也可以用五栏半版。以新闻价值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新闻放第一版,其次放第三版、第五版、第七版、第八版,因为第二版它虽然在第一版之后,是仅次于第一版的位置,但是读者在阅读时会把报纸从第一版面翻开,眼球直接落到第三版面,回过头才会看见第二版的信息。所以,一般把第一版面的主题摘要会放在第三版来补充说明,也会把仅次于第一版面的信息放在第三版面。报纸上第三版的广告费也是仅次于第一版和最后一版,因为最后一版是报纸的背面,与正面强势程度相近。

从图片和文字结合的角度说,图片可以占用大幅空间,文字则作为注释。因为不管用语言的准确和模糊性来去说明信息的真实客观,不如让读者直接用眼睛看到客观事物会更有效。这也是读者的心里诉求,尽管文字和图片都是带有主观倾向性的。比如第一版面,用全图全图来说明,第三版可以按照黄金分割点视觉构图来排,把图片放在版面上方的左右,现在一般的报纸都是五栏,这是方便读者在旅行途中阅读。把图片排成五并四,令一栏放文字说明。也可以把文字标题排成五栏,中间放图片五并三,两旁各一栏放文字说明。这些排版形式是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按照读者的心理习惯来准确放置信息空间,准确的吸引读者眼球。在图片和文字的具体内容,用新闻语言的模糊性去相互补充信息的缺失,达到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满足读者的心理诉求。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语言的交际和表达功能,完成新闻语言传播的过程和传播的目的。

5.受众对新闻语言的反影响

新闻媒介是语言使用的前言阵地,它影响我们的日常用语习惯。但是受众在生产生活和一些习惯用语,会反过来影响新闻媒介的传播编码。个人的言语活动=语言+言语,语言是均质的,新闻语言也是均质的,在大众传播面前,新闻语言得到相当的反馈,从而继续进行大众传播活动。但是大众的个人言语活动,在媒介得到相当量的反馈之后,会受到这些个人言语活动的影响,进而继续大众传播活动,让这些个人言语活动成为均质的成分。比如,“给力”这个词,原本是日本动漫中的词语,漫画爱好者借用当中的词到现实生活中,在青少年人中间广泛使用,从单纯的个人言语活动演变成一部分大众群体的流行词语。“给力”这个词主要是在青少年群体当中流行,他们带动社会生活节奏,是社会主要的活跃者,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被他们大量的反馈到媒介。冲破了“把关人”理论,从而被媒介吸纳传播。根据沉默的螺旋和议程设置理论,“给力”这个词应该会被收入词典,不会被大浪淘沙淘去。这个词虽然模糊,但是可以让新闻语言更准确生动,具有活力。

6.新闻语言的规划问题

新闻语言是语言基本功能的扩大应用。它具有独立的特性,所以应该从新闻语言本身开始规划。新闻语言可以影响大众,也可以被大众影响。这也是编码和解码的客观必然过程。大众的个人言语活动让大众自己去选择淘汰,新闻语言让传播的客观性来选择淘汰。新闻语言本身的规划问题,要严格按照新闻语言的客观传播特性去管理。新闻语言是按照读者的心里诉求以及传播的目的进行的交际和表达过程。一些词汇还没有冲破“把关人”,这些词汇也有可能是流行的,比如东北话“忽悠”,但是始终是在受众范围内流行,没有反馈到媒介。这个时候政府就不必去干预调整,进行规划。

如果一些詈语和一些只能地域上才能理解的受众,是不能规划到新闻语言当中,因为普通话是基本的传播符号系统。在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角度说,变异修辞实际上是语言的创新,创新是对语言规范的暂时偏离。③有些模糊性词语是在特定的环境当中的暂时变异,不能离开大众的理解范围。模糊性词语一般都是有语言规范超越的行为,这种超越是受众心理的素要和传播目的的需要。但是不能因为只顾吸引读者眼球而弃国家管理不顾,追求新奇,这也是违反新闻语言传播规律的行为。所以,在遵守新闻语言独有的特性为前提,国家不要过多干预新闻语言的发育,要结合新闻语言的自身规律做出适当调整。这样才能使新闻语言蓬勃发展,有利于国民心理健康的发展。

7.结束语

新闻语言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准确性。新闻语言的模糊性与准确性是辩证统一的。在新闻传播当中互相补充不足,使传播达到最好的效果。让受众更好的理解编码者的信息,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但是对于语言的模糊性是结合受众心理的一种修辞灵活运用,国家需要适当的规划,要以新闻语言的自身规律,偶尔充当新闻媒介的“把关人”角色。

参考文献:

[1]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2

[2] 石义彬.论新闻语言的本质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3)

[3] 李秋霞.报刊新闻词汇的变异修辞略说[J],2012年,(8)

注解:

①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2

大众传播基本功能范文2

一、《说天下》引用娱乐元素的表现

1、节目本身的定位。作为一档民生新闻,《说天下》在内容选材方面多以本地的社会新闻作为立足点,同时辐射到国内外最新鲜最热门的新闻话题,力争使天下新闻本土化,本土新闻国际化,节目内容努力贴近观众,贴近百姓生活,人情味较浓。同时采用“脱口秀”的播报方式,风格轻松明快,这样的组合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及视听兴趣,和节目产生共鸣。

2、个性化的主持风格。“世界天天变,新闻时时有,新闻脱口秀,妙语说天下。”从《说天下》的宣传语中我们就可以发现,这是一档亦庄亦谐的新闻脱口秀节目――用诙谐幽默的话语方式将原本严肃庄重的新闻信息脱口而出地秀出来,正是其节目的主要特色。

主持人――老杨,蝈蝈,一个儒雅沉稳中流露出直率,一个清纯感性中透露出理智,二人一老一少,一男一女,一动一静,个性化的组合,往往言语交锋,碰出亮点,碰出笑料,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新闻事件解说得妙趣横生。讲笑话、调侃和自嘲就是他们引出话题、评价新闻的一种常用的方式。

“云南野生动物园饲养员小李也挺闹心,因为他养的‘干脆面君’少了”“‘干脆面君’这是个什么东西?”“浣熊啊,小浣熊干脆面,你小时候没吃过吗……”

“帅不帅,我这个形象帅不帅?”“这和帅有关系吗?”“你没看出来吗?我刚才学谁呀?邦德呀!詹姆斯?邦德呀!”“哦,你不说确实没看出来,你说了,我们也没看出来,关键是你和邦德的形象差太多了……”

这样富有新意的新闻解说方式除了不会左右观众的价值观,还给节目增添了趣味性,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节目氛围。

3、新颖别致的版块设置。《说天下》由“国内外新鲜资讯”、“唱说天下”、“新闻速读120s”以及“生活常识”四部分组成。如果说国内外新鲜资讯和生活常识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常规板块,那么“唱说天下”和“新闻速读120s”就是《说天下》的独特之处了。

3.1“唱说天下”。“唱说天下”每期都会针对一则新闻进行发散、整合,挖掘新闻的深度与宽度,无需主持人解说,只需要配上恰到好处的歌曲,便可以将一则貌似单一的新闻,带入另一种意境。例如:2013年9月28日“唱说天下”围绕“45岁常宽将重组乐队回归歌坛 称崔健水准至今无人超越”这则新闻做了“上世纪80、90年代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的回顾,配以常宽《未来的一切会很美》,表现出向经典致敬和怀念的主题。

3.2“新闻速读120s”。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媒体的发展,我们已经完全陷入了信息编制的大网中,各类海量信息呈现多密度爆炸之势,信息严重过剩,筛选困难,再加上新的媒介如互联网、手机强势崛起,他们以其特有的短平快平民化姿态融入了都市人的生活,客观上大众难以细嚼慢咽从容阅读。①“速读新闻”可以说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应时之举。

4、多元化的互动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人自主意识空前膨胀,受众不再停留于做信息的旁观者,而是选择主动参与到节目当中,享受互动的乐趣。《说天下》非常重视和观众的互动交流,开通了微博、电话、手机短信、观众见面会等多种形式满足受众的参与心理。除此之外,田园牧歌式的场地设计,时尚文艺的主播造型,摩登拉风的爵士开场曲都是《说天下》引入娱乐元素的成功体现。

二、《说天下》引用娱乐元素的原因

1、电视原始功能的回归。在传播学经验学派的理论中,大众传播(包括电视)的功能和传播效果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美国传播学先驱哈罗德?拉斯威尔于1948发表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有提及。他认为大众传播的具有三种基本功能即: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和文化传承。1959年查尔斯?莱特发表了《大众传播:功能探讨》,补充了媒介的第四项社会功能――“提供娱乐”。1975年社会学家赖特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学观点》一书,也对“媒介三大功能说”做了重要的补充,增加了“提供娱乐”功能。所以说,电视作为媒介,本身就有提供娱乐这一功能,《说天下》合理运用娱乐元素正是电视媒介原始功能的理性回归。

2、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之举。电视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需要高投入、重装备的行业,电视的产业属性, 决定了其对于商业价值的追求。20世纪以来, 西方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观念的盛行, 更是熏陶和强化了电视媒体的商业气息, 特别是当收视率成为主导其媒介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之后, 市场逻辑几乎已经成为西方电视的主宰。②如果不走产业化、市场化道路,那么就意味着投入不能产出,没有产出也就没有回报,没有回报,电视也就无法生存。所以,电视栏目要面向市场。在我国,随着体制创新和媒介经济的发展,媒介的产业属性逐渐得到强化。带有鲜明娱乐色彩、能够拉动收视率和产业链的电视“娱乐化”节目, 以其广泛的互动参与性、充满悬念的节目内容以及时尚亮丽的表现形式, 得天独厚的成为了各家媒体占领收视和广告两大市场的制胜法宝。《说天下》作为一档新闻资讯类节目必然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适当引入娱乐元素,吸引受众眼球,赢得收视率。

3、满足受众心理诉求。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对于信息的满足不再止步于带有政治宣传色彩的权威信息,而是期望收获经济、教育、文化、体育、生活等全方位、多元化的信息。在获取方式上,也希望是一种娱乐化、亲民化对等交流与传达。《说天下》作为一档午间民生新闻节目,播出时段为中午11:50-12:30,此时正是大众活动比较分散的时段,受众对电视的必看性需求相对较低,所以电视新闻栏目要想在午间赢得高收视率就必须以“新”求胜。《说天下》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打破惯有的新闻播报的模式,以消息和评论作为节目的基本构架,用幽默风趣的言语秀出热点,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满足其渴望放松的心理诉求。

三、启示

纽约大学教授、当代著名的传媒文化研究者尼尔?波茨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曾一针见血的指出:随着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电视时代蒸蒸日上,政治、宗教、教育、新闻和任何其它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作为受众的我们也就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其实,电视新闻的娱乐化不仅是一个全球化的潮流,更是电视传媒史上的重要事件。为了可以更好地在变化中寻求发展,给广大受众提供别出心裁并且日益成熟的东西, 笔者认为作为传媒自身只要正确把握好“娱乐”使用的维度,适当运用娱乐元素装点节目内容,丰富表达方式,而非“娱乐至死”沦落为娱乐的奴仆,便可以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画龙点睛之笔。

注释:

大众传播基本功能范文3

    传统戏曲现代化尝试,首位传播没有接力棒

    在传播学中,首位传播是一种传播的技巧,能极大地提高传播效果。例如前面所举的几个例子,传统戏曲大规模挺进校园,前所未有;把传统戏曲用flash的形式来播放,前所未有;穿着京剧的服装,配上京剧音乐跳街舞,前所未有。这些都符合首位传播的特征。因为,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势必会因为其首位和新奇而引发公众的关注。但是其传播效果并不持久,就像烟花被燃放到空中,只是刹那的辉煌和灿烂,转而销声匿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形成集合传播的强势,也缺乏连续传播的后劲。戏曲进校园,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完毕,观众看看热闹,曲终人散。最多是媒体做做相关的报道,然后就不见了踪影。一个京剧演员跳跳街舞,很新奇,但是用京剧和街舞相配,有点生拉硬拽,这种形式能接受的人毕竟不多,昙花一现,怎能为京剧谋求新的出路?谈到集合传播和连续传播,传统戏曲可以借鉴一个成功的例子,那就是热热闹闹的传统历史文化普及传播,其中涌现了明星学者,如于丹、易中天、纪连海等人。传统历史与文化,也被认为是与时代相隔甚远而逐渐被人们忽视和遗忘。但是这场传统历史文化大规模的普及活动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集合传播和连续传播在其中功不可没。四个媒体齐上阵,于丹等学者在电视上开讲座,在出版社出书,上报纸新闻报道,在网络上频频见诸各大门户网站。热闹一阵后,这股传统风潮却方兴未艾。接下来有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百家讲坛》陆续播出了系列的传统文化普及知识讲座,出版社陆续出版学术普及性图书,学术明星不断涌现。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论语》,关注《三国演义》,关注《三字经》,关注历史。传统戏曲的传播如能像这样加大传播力度并持之以恒,生存和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传统戏曲现代化尝试与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是传播学中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理论,它认为大众传播中,公众舆论造成的意见环境,影响传播的效果。在戏曲传播中,沉默的螺旋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戏曲本来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娱乐形式。由于大众对传统戏曲生存的关注,引发了探求传统戏曲现代化生存的热潮。从社会心理机制的角度来看,公众对这一传统艺术的心理反应,就是一种鸡肋心理,就像一个非专业人士收藏了一件有价值的古董,既珍爱它,不忍心毁弃,又渐渐地疏远了它。他知道它是有价值的,但是又不知道该怎样让人们充满热情地去关注它、爱护它。他不知道,是给这遥远时代流传下来的古董抹上新漆,涂上鲜艳的花纹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还是用一个新的盒子,装上这个本来模样的古董给人们观看。在这种惶惑中、不安中,这样的社会心理就像一个沉默的螺旋,推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尝试。这些尝试反映了社会心理过程,可是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沉默的螺旋否定了这些尝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沉默的螺旋把传统戏曲现代化的尝试推向潮头,但是它又把它们从潮头拉了下来。当人们用好奇的眼光审视这些尝试的时候,最终公众还是无法真正接受,不能认可这些尝试,这种沉默的否定,让这些尝试昙花一现。

    传统戏曲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因素不可忽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理论。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传播学者怀特认为在大众传播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把关人理论把信息的传播归因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影响传播效果。在传统戏曲现代传播的过程中,如果从传播媒介或者大众传播组织作为把关人的因素来看,其对于戏曲传播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现代生活中,电视传播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播途径。传统戏曲每演出一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人们去现场观看戏曲演出,也要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而电视传播的权威性和便利性,使人们更多地通过电视来了解戏曲。这对于戏曲更为广泛地流布和传播,应该是有利的。但是,如果从把关人,也就是电视媒体选择戏曲信息进行播放的角度来看,电视媒体对于戏曲的传播既是有功之臣,又有很大程度的损害。从利的一面说,通过电视这种便捷的传播途径,观众对传统戏曲有了更多的了解,像一些传统的经典剧目,逐渐深入人心。例如一说起黄梅戏,多数人都会知道“夫妻双双把家还”;一说起越剧,会哼上两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一说起京剧,能唱出“苏三离了洪洞县”、“这个女人不寻常”;说起豫剧,人们会唱“那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武戏里,很多人都熟知《三岔口》……从弊的一面说,电视里总是重复播放这些经典剧目,虽然能够强化传播的效果,但是也使人们对传统戏曲的丰富性和民间性丧失了认识和感受。传统戏曲本来有着很丰富的民间生态和基础,但是进入到电视媒体视野的,剧目往往很常见,演员也大多是老面孔。举例来说,笔者看中央台戏曲频道,《三岔口》都不知道播放了多少遍。在电视台举办的戏曲晚会上,历时多年,唱京剧的几个着名演员一直是占据舞台的常青树。

    由于人们对电视台强势和便利传播的接受,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去戏院或者现场欣赏戏曲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而现场欣赏戏曲演出,是戏曲民间性发挥的一个重要途径。人们在戏院中,共同欣赏戏曲演出中的唱念做打,共同喝彩,群情振奋,集体沉醉,对于戏曲魅力的发挥和人们情绪的调整,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个人独坐家中看电视,这种气场完全丧失,自然戏曲的魅力也会大打折扣。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媒体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传播媒介,真正成为强势的大众传播平台。而在这个平台上,戏曲的声音并不多。关于传统戏曲的网站、新闻、论坛相比之下寥若晨星,而且反响甚小。有时候传统戏曲相关新闻被热炒,却让人悲哀地感觉,传统戏曲只不过是一种附庸。比如电影《梅兰芳》的上演,曾经在网络中沸沸扬扬地热闹了一段时间,似乎让人们对京剧又关注了一把。可是看到网络中的诸多评论,对于演员、演技、梅兰芳的私生活的关注才是焦点。《梅兰芳》火了,可京剧没有因此而火。

    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要适度发挥

    美国学者拉斯维尔和赖特提出,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中,除了监测功能和协调功能外,还有传承文化功能和娱乐功能。娱乐功能可以表述为:给人们提供消遣而不一定提供任何其他功能性价值。那么在媒介形态发挥娱乐功能的时候,明星的生产与消费,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来说,一直以来,明星都是戏曲繁荣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以前的戏园子,明星叫角儿,追星叫捧角儿。角儿一出场,必是满堂彩。看客们看一场戏,如果看不到角儿的身影,比没有吃饭还失落;如果看到了角儿,比中了彩票还高兴。捧角儿的热情比现在歌星的粉丝追星的热情毫不逊色。

    1927年,北京《顺添时报》评出了京剧四大名旦尚小云、梅兰芳、程砚秋和荀慧生,一时之间,京剧因为这四大名旦而名声大噪,红遍神州,甚至冲出国门,走向海外。例如梅兰芳在美国举办个人专场取得巨大成功。而现在,虽然传统戏曲的各门各派也有不少的传人,甚至也得过国家设置的各种戏曲奖项,例如梅花奖,但是具有个人魅力、红遍大江南北的戏曲明星却非常少见。而和传统戏曲一样冷僻的其他传统艺术,却造星不断,以至于那些由于有明星产生的艺术热潮不断,而戏曲却香闭幽闺难为众人识。明星必须具有非同一般的个人魅力,因此吸引观众和读者去接触他所引领的艺术。这样,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才更容易发挥。明星的个人魅力,有时能带动一个娱乐产业的发展。例如,梅兰芳和京剧,常香玉和豫剧,侯宝林和相声,赵本山、小沈阳和二人转,都是耳熟能详的事例。再比如现在谈起三国,言必称易中天;谈起清朝,言必称纪连海;谈起论语,言必称于丹;谈起明朝的那些事,言必称当年明月。这些明星给文化的普及输入了新鲜的血液,让那些冷僻的传统艺术样式以及尘封的历史,甚至被人冷淡的古文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

大众传播基本功能范文4

关键词:手机媒体 小众化传播 媒介形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手机媒体目前仍是处于发展阶段的产物,有许多问题都有待探讨,究竟什么是手机媒体这样的本体论问题也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将以此为发端,从回答“什么是手机媒体”开始,希望能够稍解疑惑。

一、手机媒体

1987年11月18日,中国首位手机用户在广州诞生,号码是901088,手机价格是2万元,在当年相当于一部丰田车的价格。①如今手机早已是大众消费品,且是集多媒体功能于一身的大众传播新媒体。对于“什么是手机媒体”,伴随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定义也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手机短信”说:认为手机短信就是“第五媒体”,具有了媒体的诸项特征。如《手机短信:第五媒体的崛起》一文,②认为手机短信就是“第五媒体”的代表。手机短信说主要盛行于2003年到2005年,由于手机短信在这两年间狂飙突进般的表现,因此很多人把手机短信就认定为手机媒体。但是,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手机短信只是手机信息传播方式之一,并不能和“手机媒体”概念混为一谈。

“手机报”说:所谓“手机报”,即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就是将纸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使用户在每天的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的内容。手机报基于传统纸媒体与电信增值服务跨平台的合作,孕育出了新闻传播新方式。③同“手机短信说”一样,手机报说也是用一种传播方式来指代手机媒体,同样是手机媒体发展不成熟的产物,这一提法在2005年较为流行,也一度被看作是“第五媒体”。

“迷你电脑”说: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信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电脑,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④但是,手机媒体终究不能仅仅看作是网络媒体的延伸,而是既有大众媒体的延伸,且其多媒体的特征更不应该被忽略。

“无线营销”说: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是促销媒体,也是分众媒体。⑤这一提法主要是从无线广告在手机媒体上的应用出发的,着重强调了手机媒体的分众性、定向性和互动性。基于同一个思路,也有人把手机称为“广告媒体”。

对于手机媒体的界定,做出这样仓促、简单的归纳是远远不够的,这里不过是将最具代表性的提法加以展示而已。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在《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也试图说明手机究竟是什么,译者何道宽先生曾经做了一番归纳,他说手机是“万维蜘蛛网”(随时随地搜求世界各地信息),是“移动家园”(帮助游子解乡愁),是“温馨家园”(随时与家人沟通),是“有腿的图书馆”(无线上网读书),是“聪明的世界”(提供知识),是“走遍天下的通行证”(移动随身性对人的解放),是“社会生活中的插足者”(干扰周围人的生活),是“死死纠缠的铁腕”(挤压了独立空间)。⑥这些比喻非常传神地表现出了手机的种种特征,如果做一番总结归纳不难发现,这些功能就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完美结合。人际传播是手机的基本功能,也是它初生时的目的,而大众传播则是从与网络的结合开始的。无论是作为“万维蜘蛛网”、“有腿图书馆”,还是“聪明的世界”等,都离不开手机上网。因此,对手机媒体的界定是不能忽略这一点的。此外,手机能够对既有大众媒体进行整合,主要就是基于它的多媒体功能。基于以上两点,本文对手机媒体定义如下:手机媒体,是以移动通信运营网络为传播平台,手机上网为充分条件的移动信息传播载体,是个性化的移动多媒体传播终端。

二、小众化传播

最早关于小众化传播的探讨当属上个世纪80年代,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风靡全球的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所谈到的“非群体化传播(un-crowded conmunication)”。那时,他是把卫星电视、商用电视和收录机等“新”媒体的出现作为相对于报纸等传统群体化传播工具的“非群体化传播”而研究的。他总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它们把电视观众分散为很多小部分,每分散一次都增加了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又大大削弱了至今仍然完全统治着我们形象的新闻广播宣传网的力量……第三次浪潮就这样开始了一个真正的新时代——非群体化传播工具时代。”只是短短的30年,托夫勒曾经认定的非群体化传播工具(卫星电视等),到了今天与众多新媒体相比又相对成了群体化传播工具,因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又产生了更为符合非群体化传播特征的媒体,这一传播方式也有了更为确切地定义——小众化传播。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越来越呈现多样共存的发展趋势,人们也形成了越来越多元的价值观。大众传播发展到今天,为了满足受众逐渐增强的个体需要,开始步入小众化时代。小众化传播是相对于大众传播而言,但是本文所探讨的小众化传播不是要取代大众传播的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而是大众化传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形式。小众化传播是大众化传播下的小众,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个体需要,并在传播技术的推动下得以实现的。

要想对小众化传播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现在还颇为困难,我们目前所能做的仅仅是对其已经呈现出的特性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与典型的大众传播加以比较。国内学者对小众化传播做过比较恰切阐释的是黄旦教授,他的归纳是:“第一,内容更加专门化;第二,接受者更为自由、主动,富有选择余地;第三,传播者必须更加关心和了解接受者的各种需要;第四,利用‘电子报纸’、‘电视报纸’等新型媒介进行传播的传、收双方,都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他认为小众化传播与一般意义上的大众化传播最大的不同,在于接收对象大致是固定的,这一传播模式不仅对传播范围大体了解,而且受众也是比较确定的。⑦媒体发展到今天,对于小众化传播的阐释还应该有所补充,即是相对于大众化传播的“信息集中化”而言的。首先是受众细分,在细分后获得稳定、精准的受众群体;其次,受众的主动性增强,地位相对更加平等,以更好地实现按需传播;第三,交互性强,传受双方互动增多,得以实现更顺畅的沟通;最后,媒介资源的利用更加开放,受众不再仅满足于接受,而要利用多样化的传播媒介,特别是新媒介信息,传受双方界限模糊,人人都可能成为传播者。

有人说是手机媒体带来了小众化传播时代,也有人说是小众化传播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了手机媒体。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众化传播的到来不是仅仅一个手机媒体能够促生的。但是,手机媒体的兴起推动和加速了小众化传播的发展却是无可争论的事实。

三、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对大众媒介的影响

媒介演化的历程似乎就是一个人类选择的过程,如何让人类的需要更好地得到满足,这就是新媒介不断产生的动力。“适者生存的媒介就是适合人类需要的媒介”。⑧手机的普及,以其操作的简便性和交互性,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这也惠及大众传媒,使其真正拥有了“无处不在的眼睛”,拓宽了信息来源,丰富了报道内容。暂且不论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正在对大众媒体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也对人类社会的变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7年的中国新闻年度事件之一,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大讨论的“厦门PX事件”,手机媒体成为了一个重要角色。在此次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厦门市民维权的勇气和决心,而他们对于新媒体的利用无疑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性因素。2007年5月,百万厦门人几乎同时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翔鹭集团合资已在海沧区动工投资苯项目,这种剧毒化工品一旦生产,意味着厦门全岛放了一颗原子弹,厦门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度过。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健康!……”短信结尾号召市民在6月1日上街表达对PX的反对之情,也就是后来那次著名的“集体散步”。就是这样一条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源头的短信,使得几千名市民在6月1日那天走上街头,选择了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厦门PX事件”最大意义并不在于手机媒体所扮演的一般性传递信息的角色,而在于手机媒体的舆论监督、群聚效应的体现,充分发挥了干预现实社会生活的功能。本文不就这一事件的新闻及舆论得失做出评价,仅希望以此剖析手机媒体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手机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延伸和补充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数字化新媒体日益发达,相对而言,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曾经拥有的不可撼动的地位动摇了。从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起,传统媒体开始了“思变求新”的数字化进程。2003年,国内报业开始进军手机报业务,开拓手机受众市场。最早的当属2003年8月推出的《新民晚报·手机版》。《扬子晚报》等多个省市的报纸紧随其后,纷纷推出手机版,且有些是在移动、联通两个手机平台上开通。为培养受众的阅读习惯,手机报采取先免费赠送三个月而后收费的方式。经过几年的发展,手机报业务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2008年3月19日,中国移动首次公布了手机报付费用户数量,已高达2355万。手机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彩信手机报,即报纸内容通过电信运营商以彩信的形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终端;另一种是WAP、I-mode或3G网站类型,是以手机用户主动通过手机访问手机报网站在线浏览来实现的。手机报的出现是否会对纸质报纸造成冲击呢?出乎我们的意料,手机报不但对其没有造成影响,反而促进了报纸的发行。《扬子晚报》的发行量不降反升,出现了手机版和纸质版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结果。⑨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人们的阅读习惯短期内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手机报的出现使得报纸争得了一部分原本对传统报纸接触较少,移动性强,追求时尚、快速、高效的年轻受众,提高了报纸的影响力,促使他们在看到感兴趣的简短信息后去寻找纸质报纸上的详细报道,增加了这部分受众的购买机率。

除了手机报,手机媒体正在以更多形式介入传统媒体领域,全方位地实现其延伸和补充的作用。像在手机出版、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媒体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

手机出版。手机出版是指出版社以移动通信设备为平台,进行图书选题策划、编辑出版、信息、宣传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的新型出版形式。出版社是内容提供商,移动通信设备是传播渠道。⑩目前手机出版最为活跃,操作最为成功的是手机小说,主要建立在短信基础上。由于受到短信承载信息量有限的制约,目前的手机出版尚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利益分割模式也不成熟,这些都有待3G实现大规模商用之后逐步解决。

手机广播。2005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手机广播系统正式上线,提供以FLASH为表现形式的手机广播。手机广播的出现让广播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流向。然而,广播的优势并不是画面,以FLASH图画的趣味性和冲击性来吸引受众并不是明智之举。手机广播随后即朝着针对手机受众的节目内容和形式,以及充分利用手机的互动性方向发展。

手机电视。手机电视最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电视的移动性差、节目接收受时空和环境的限制,受众无法选择且不易保存节目内容等缺点。所以,“手机电视是对传统传输手段(无线发射、有线电视网传输、卫星直播)强有力的补充和延伸”。在突发事件和特定时期、体育节目等时效性和实时性强的新闻报道中,手机电视的这一优势最为明显。如2008年初我国南方各省遭遇的冰冻雨雪灾害天气,手机用户只要进行简单操作进入相关链接,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视了解雪灾气象信息及相关新闻。那些无法通过其他媒体了解受灾情况的被困民众,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视及时获知信息。2008年的“春晚”和奥运会又让中国移动找到了契机,打出了“手机看春晚”、“手机看奥运”的宣传牌。

(二)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不可分割

手机从人际通信工具进化为大众传播媒体,这一过程是通过与网络媒体的“联姻”实现的。因此,在很长时期内,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是不可分割的,甚至可以说联系是越来越紧密的。莱文森说:“手机本身是对互联网无意之间酿成的后果的补偿”。“哥伦比亚”号失事的短信息传播,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网络媒体通过手机媒体传播新闻信息的标志性事件,可以说是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现在,人们通过手机可以上网,可以订阅手机报、收发邮件、玩网络游戏、看电影、订购商品,用“手机钱包”缴纳各种费用。拥有一款功能齐全的手机,就俨然拥有了一台迷你电脑。IBM总裁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IBM已经完全放弃了个人电脑,因为个人电脑正在被手机所取代。他认为个人电脑业务正在“日薄西山”。虽然这个说法目前看来仍有些夸张,手机要真正完成由通信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成为被广泛使用和接受的大众媒体,必须依赖于3G、4G技术的普及。进入3G时代的今天,手机用户可以更迅速地将信息进行编辑后上传到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与互动,手机媒体逐渐成为比互联网更迅捷的分享平台,满足受众的分享、交流诉求。

大众传播基本功能范文5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播电视记者;角色;研究

前言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民主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数字技术的应用使普通群众也可以参与到记者的工作当中,大众传播、分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被整合起来,人们的交流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社会生活形态不断丰富。在这种新形势下,传统记者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改变,从新闻瞭望者到舆论监督者、从信息沟通者到信息整合者,不仅是群众意见的发声平台,也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责任义务,可见新闻记者的角色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一、三网融合语境的广播电视传播

广播电视是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无论是在传统的模拟限号时代还是新型的数字信息时代,广播电视一直肩负着信息传播的重要使命。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媒体形式日新月异,新的媒体不断涌现,从推广到流行再到被淘汰经历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些新媒体的出现和消失对广播电视带来巨大影响,让广播电视受到一定冲击的同时也促使广播电视发生了新的改变。首先,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传送手段更加先进。全面应用数字技术的数字电视对人们来说已经并不陌生,地面、有线、卫星三种传送渠道保证了传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广电业和通信业密切配合,传统的单相传播变成双向可互动传播。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内容输送,提高了输送带宽,使电视节目更加丰富。其次,广播电视的接收终端也趋于多样化,车载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广播电视的接收形式。还有交互性电视业务的应用,例如电视购物、视频点播、电视银行等,让观众在看电视的同时通过互动操作享受服务,广播电视在生活中的应用得到拓展,带给人们给多的生活便利和精神享受。另外,用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降低了天气因素等对信号传播的影响,做到无损耗信息传播,让观众接收到高音质、高画质的视听享受。所以说,广播电视在三网融合的新形势下仍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广播电视本身有稳定的收视群体、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三网融合时代,仍然会肩负起新闻传播的主要责任[1]。

二、传统广播电视记者的角色形象

广播电视的新闻记者具有鲜明的角色特点,与他们的职责功能、工作内容息息相关。记者这一职业的形成最初是为了有专门的人负责电视新闻机构的新闻采集工作,记者通过摄像机和录音设备完成原始新闻资料的采集,经剪辑、后期制作在新闻节目里播出,为社会大众提供时事播报。记者的工作职责使群众对于记者的形象认知有一定的依赖性和信任感,记者常给人一种“应该如何做”、“怎样做才是对的”的观念引导。这是新闻记者在观众心目中建立的核心角色形象。从国内外的许多文献总结出,大众媒体的基础功能是环境监测、社会化功能、解释与规定以及提供娱乐。作为大众媒体的直接衍生物,新闻记者承担着大众媒体的四个功能,这也是比较直观的记者职业角色认知[2]。

三、三网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记者的角色变化

(一)记者的传媒工具变化

三网融合时代的开启告别了渠道稀缺的传媒旧时代,内容成为核心竞争力。广电传媒不仅要提供丰富的内容,还要让观众得到满意的体验感受。这就要求记者使用更先进的传媒工具,进行新闻采集、后期制作工作,以满足更加复杂的新闻传播运作模式。全媒体记者是媒介融合时代的必然产物,记者必须掌握各种传媒工具的使用方法,根据不同是事件和采集方式,选择合适的采集工具,给观众提供多样性的新闻形式。三网时代的到来还意味人人都可能成为记者,参与到新闻传播工作中,极大的提高了新闻者以及新闻接受者的互动性。业余记者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媒体工具参与新闻采集工作,比如手机、摄像机,再把采集到的原始上传资料上传网络,经媒体编辑加工处理后,补充新闻内容[3]。

(二)记者的传播渠道变化

在三网融合语境下,新闻的权利正在发生转移,逐渐从记者集权转变为公众分权。越来越丰富的新闻传播渠道是造成权利转移的主要原因,新闻传播正在趋于民主化。普通民众不再局限于提供新闻线索,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下,新兴媒体的出现让民众可以成文新闻者。通过使用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向指定人群信息,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对接收到的新闻信息发表看法、抒发感慨。职业记者要适应这种传播渠道变化,善于利用新兴媒体,对公众传媒进行引导和总结,让新媒体更好的为新闻传播工作服务,进一步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4]。

(三)记者的职能、角色变化

无论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技术手段如何变化,新闻记者传播新闻的基本功能不会改变,在三网融合语境下,面对全民参与的新闻传播新形势,记者更应该突出自己的职能作用,加强信息整合,同时做好传播的中介者。民众参与到第一手新闻资料的采集工作中,强化了新闻采集工作的力度和全面性。专业的新闻记者在继续一手信息采集工作的同时,也要兼顾整合民众上传的新闻材料,做好编辑、制作工作。民众是新闻的接受者,他们在采集新闻材料时更善于挖掘有吸引力的新闻素材,充分利用这部分素材可以提高新闻质量,提高竞争力。在三网融合环境下,记者的主导者形象得到加强,把关者形象则被弱化。民众在新闻工作中的广泛参与,使民众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急剧加强。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对公众舆论的正确引导,记者肩负着首要责任。由于新闻传播的大众化,新闻信息的监控审查工作也加大了难度,而且网络传播的主要特征就是开放自由,记者作为把关者的角色形象被弱化,但依然存在,并且具有存在价值[5]。

结束语

在三网融合语境下,电视广播的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也在发生变化,记者应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在三网融合语境下树立新的良好职业形象,为广播电视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青.三网融合下传统电视新闻的嬗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张爽.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肖叶飞.媒介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经济性规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4]曾云.论“三网融合”语境下公民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12.

大众传播基本功能范文6

关键词:旅游;信息;旅游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021-02

一、引 言

近年来,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学科得以初步构建,结合当前旅游发展实际,我国正处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转型时期,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竞争激烈。人们的消费观转型变化较大: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转变为主动追求心神宁静、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快乐休闲、体验地域特色的民俗风土人情等。昭示着一个全新的旅游时代的到来,新出现的现象,已经不能用以前的理论诠释和指导,而是迫切需要我们从学科的高度、从纵深的裂变和横向的整合来提升。

旅游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从形式上来说,旅游及旅游活动是文化信息的传播,是人们为了修养、娱乐等目的离开常居住地进行短暂的异地活动。古谓之“观光”:“观”是观察参考,“光”是旅游地的风光、景致、风俗和文化。旅游主体在旅游活动中,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传播的双向性特征体现在:在旅游目的地接触新的文化、新的语言、新的信息和新的知识;传播客源地文化信息,影响旅游地发展。所以,旅游活动本身是传播的过程,是信息传播活动。

可以说,旅游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新兴学科理论的指导,尤其是需要运用传播学的相关原理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在旅游产业中进行传播活动,而传随着播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也需要向旅游领域深化和拓展。旅游传播学研究旅游信息及其发展规律,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将旅游学和传播学的基本原理相结合,融合为旅游学和传播学的学科体系。旅游传播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存在不同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具备巨大的研究空间和发展前景。

旅游信息包括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事件和旅游政策等信息,其传播方式首先以文字、图像、声音、数字等形式传递给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以及社会团体与个人等),媒介再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达到信息交流与共享的目的。

二、旅游传播的构成要素

为了进一步掌握旅游传播的构成要素,需掌握以下概念。

传播者(信源):指的是旅游者(个人或组织机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行为表现,无形中制作并提供旅游信息给旅游目的地系统内的受众。

内容(信息):指的是旅游信息,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相互传递的内容,来自于客源地的各种信息。

媒介(渠道):指的是传播的媒介渠道,主要由旅游主体承担,旅游主体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此外,旅游有关部门(如旅行社、旅游景点的宣传、旅游交通设施等)也会在旅游活动中间接成为媒介传播的渠道。

受众:旅游传播过程中,提供旅游信息给受众的旅游目的地中的个人或组织机构(政府、媒体、企业)。

反馈:信息受传者向信息传播者(旅游者)返回信息、消息、反映的过程。

在了解以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可以从旅游传播的特征及其功能来对旅游传播的内涵做更好的阐释。

三、旅游传播的特征

在旅游传播活动的特征较多,笔者试从社会性、目的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四个方面加以陈述,并指出,旅游传播特征的核心在于直接体验,也是旅游传播的最重要特征。

旅游传播具有社会性。人类的传播活动是人和人之间进行的社会活动。旅游传播的主体活动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旅游传播客观存在于某一具体的社会形态中,推动社会发展,受到社会约束和控制。正因如此,旅游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旅游传播学隶属于社会科学。

旅游传播具有目的性。人类在传播活动开始之前,就会制定出活动的计划,旅游传播也是如此,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如某旅行社为某次旅行活动印发宣传手册,这是一种典型的旅游传播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必须制定周密的计划和详细的程序设计,以确保宣传手册的发放活动顺利进行,并最后取得宣传效果,吸引人群参加旅行活动。

旅游传播活动中存在互动性。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机构竞争加剧,旅游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两大要素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加和变化,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越来越讲究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互动性,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不断互换,在反馈过程中,传播者变为受传者,受传者变成了传播者。换句话说,传播者既是传播的单项进行的两端,又是双向沟通的回归。

双向流动的过程说明了传播活动是互动性和动态性,传播者和受传者在互动中进行沟通和交流、信息共享的活动,失去互动性,传播的意义便不存在。

旅游传播具有体验性,“体验”是旅游传播最重要的特征。《现代汉语词典》将“体验”归为两种解释:一指亲身经历;二指在实践活动中或实践活动之后认识周围事物。此处为第一种释义,旅游传播活动中有经历、经验、感受、感觉的含义。体验与感觉直接相关,有感官上的体验,便会萌发出心灵的感悟,心灵的感悟也是一种体验方式。著名的英国学者罗素认为,年纪大的人经历了各种事件的体验之后,体验了他所做过的事情后,死亡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因为——能体验的都体验过了。

没有直接体验,旅游几乎就不存在,直接体验是旅游传播最重要的特征。大众传播活动中,报纸、广播、杂志、影视等符码传播不能带来真实的感受,旅游却能够,因为旅游活动存在直接体验。一切的深层沟通和理解不能仅依靠文字、图像、声音资料,而必须建立在脚步、目光、耳朵乃至整个血肉之躯全身心地投入才显效。

传统的旅游活动,旅游团队不会给游客过多的时间停留体验,甚至直接将旅游体验的时间缩减到旅游购物消费上,正是由于传统的旅游无法满足现代旅游的需求,现代旅游者必须要选择满足体验的旅游方式。阿尔卑斯山脉的上山公路上立着提示牌:“慢慢走,请你欣赏”,一语切中旅游真谛。

四、旅游的潜在意义

旅游,对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知识视野、人格品行的塑造有独到作用,是旅游潜在的意义,作为交叉学科来研究和审视旅游传播的功能也不难发现其潜在的意义。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的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一文中,归纳了传播的社会功能,并由此提出“三功能说”。1959年,查尔斯·赖特(Charles Wright)构建了经典的大众传播“四功能说”。笔者在经典的“四功能说”基础上,将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归类为:认知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功能和娱乐功能。

(一)旅游传播的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又称环境监测功能。人类的生存活动分为两部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才能适应,改造方能更好地生活。通过与旅游主体交流或交友等非正式方式,旅游客体得到接触新语言、新知识、新文化的机会。有时候,人们在旅游活动中还进行观念上的交流,讨论饮食爱好、医疗卫生、时尚品位以及对各种其他事物的态度。甚至,旅游客体通过与旅游主体的交流,到旅游主体的国家去旅游、访问、工作、定居。通过旅游平台,旅游主体通过与旅游客体的接触交流,进行文化沟通,促进文化交流,不仅使旅游地了解客源地、客源地认识目的地,还可以使双方换一种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国家、文化和生活方式。这样“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应显示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和威胁[1]”的过程,便是旅游传播认知功能的体现。所以,旅游传播是文化交流的助推器。

(二)旅游传播的社会协调功能

旅游传播的社会协调功能在于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建立以各种人际关系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关系,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也离不开传播,传播是社会各阶层人员、整个人类社会的关系纽带。通过这种社会协调,将注意力拉拢到目的地或客源地,从而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

(三)旅游传播活动的文化功能

旅游传播活动中的文化功能表现在传播、继承和创造优秀文化。文化是一个名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旅游传播活动可以借鉴、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使世代相传并和其他文化相互作用;面对外来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性地予以创造和发展;旅游传播活动中的传递的文化信息又被视为社会遗产信息,“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促进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2]”这也是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和知识教育功能的体现。

(四)旅游传播活动的娱乐功能

旅游业集合“游、购、娱、吃、住、行”六大环节,向旅游者提供新型活动、体验和消费。在旅游活动中,娱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提供娱乐也是重要的旅游产品。许多旅游目的地不仅充当生产和销售快乐的角色,而且向每一个旅游者传播身心愉悦、审美愉悦和精神愉悦的美好体验,娱乐在旅游传播活动中的功能不容低估。随着经济的发展,外界文化、环境、资源的接触机会随之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娱乐。如世界上最大的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它将卡通的幻景变为相对真实的世界,人们不仅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娱乐,与此同时,迪斯尼乐园还拓宽了传播活动范围:它使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卡通形象不仅出现在电视中,更出现在生活中,带给孩子亲身的感受和体验。娱乐,是旅游业不可忽视的精神消费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