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区域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区域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区域规划

城乡区域规划范文1

景观生态规划(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模式是继I. McHarg的“自然设计”(Design With Nature,1969, 1981)之后,又一次使城乡规划方法论在生态规划方向上发生了质的飞跃。自然设计模式摒弃了追求人工的秩序(orderliness)和功能分区(zoning)的传统规划模式强调各项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应性(suitability和fitness)和体现自然资源的固有价值;而景观生态规划模式则强调景观空间格局(pattern)对过程(process)的控制和影响,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它犹其强调景观格局与水平运动和流(movement and flow)的关系(Forman and Godron,1986; Risser, 1987; Turner,1989; Forman,1995a)。

下面将从思想与发展,基本原理和规划的总体模式各个方面介绍景观生态模式其在城乡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1景观生态思想及发展

首先,景观(landscape)一词在这里必须同视觉美学意义上的风景,和作为一般描述性的地形地物概念区别开来(Naveh and Lieberman,1983; Forman and Godron, 1986; 俞, 1987)。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概念,比风景和地貌意义上的景观概念有更深而广的内函和外延,并有其特殊的意义,他是指多个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mosaic),空间尺度大体在几平方公里至几百平方公里的范围(Forman and Godron,1986; Forman 1995b)。

“景观生态”一词最早是由Troll于1939年提出的(见Naveh and Lieberman, 1983; Shreiber, 1990)。当时航片开始普及,使科学家们能有效地在景观尺度上进行生物群落与自然地理背景相互关系的分析。但直到80年代之后,景观生态学才真正在把土地镶嵌体(land mosaic)作为对象的研究中逐步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般性规律,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他以研究水平过程与景观结构(格局)的关系和变化为特色。这些过程包括物种和人的空间运动,物质(水、土、营养)和能量的流动,干扰过程(如火灾、虫害)的空间扩散等。

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的空间布局,这些元素一般是指相对均相的生态系统和水体,森林斑块,农田斑块,建成区等。而无论景观的格局或是过程,都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所以,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格局和景观过程及其变化的科学。

2“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Forman and Godron,1995a),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这种语言和景观与城乡规划师及决策者所运用的语言尤其有共通之处,因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观察结果很快可以在规划中被应用,这也是为什么景观生态规划能迅速在规划设计领域内获得共鸣的原因之一,特别在一直领导世界景观与城乡规划设计新潮流的哈佛大学异军突起。美国景观生态学奠基人Richard F T. Forman与国际权威景观规划师Carl Steinitz紧密配合,并得到地理信息系统教授Stephen Ervin的强有力技术持支,从而在哈佛开创了又一代规划新学派(Wenche et al, 1996)。目前,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高级研究中心(包括设计学博士计划)中已专门设有景观规划与生态这一方向,使景观生态学真正与规划设计溶为一体。

运用这一基本语言,景观生态学探讨地球表面的景观是怎样由斑块、廊道和基质所构成的,如何来定量、定性地描述这些基本景观元素的形状、大小、数目和空间关系,以及这些空间属性对景观中的运动和生态流有什么影响。如方形斑块和园形斑块分别对物种多样性和物种构成有什么不同影响,大斑块和小斑块各有什么生态学利弊。弯曲的直线的,连续的或是间断的廊道对物种运动和物质流动有什么不同影响。不同的基质纹理(细密或粗散)对动物的运动和干扰的空间扩散有什么影响等等。回绕着这一系列问题的观察和分析,景观生态学得出了一些关于景观结构与功能关系的一般性原理,为景观规划和改变提供了依据。

3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

尽管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生物运动的观察得出的,但它们具有关于运动和流动等景观格局关系的一般性意义,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景观。

3.1 关于斑块的基本原理

3.1.1 斑块尺度原理

一般来说,只有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才有可能涵养水源,联接河流水系和维持林中物种(interior species)的安全和健康,庇护大型动物并使之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并允许自然干扰(如火灾)的交替发生(Pickett and Thompson, 1978.)。总起来说,大型斑块可以比小型斑块承载更多的物种,特别是一些特有物种只有可能在大型斑块的核心区存在。对某一物种而言,大斑块更有能力持续和保存基因的多样性。

相对而言,小型斑块则不利于林内种的生存、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不能维持大型动物的延续。但小斑块可能成为某些物种逃避天敌的庇难所,因为小斑块的资源有限,不足以吸引某些大型捕食动物,从而使某些小型物种幸免于难。同时,小斑块占地小,可以出现在农田或建成区景观中,具有跳板(stepping stone)的作用。

3.1.2 斑块数目原理

减少一个自然斑块,就意味着抹去一个栖息地,从而减少景观和物种的多样性和某一物种的种群数量。增加一个自然斑块,则意味着增加一个可替代的庇难所,增加一份保险(Opdam, P., 1991.)。一般而言,两个大型的自然斑块是保护某一物种所必须的最低斑块数目,4~5个同类型斑块则对维护物种的长期健康与安全较为理想。

3.1.3 斑块形状原理

一个能满足多种生态功能需要的斑块的理想形状应该包含一个较大的核心区和一些有导流作用及能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边缘触须和触角。圆整形的斑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边缘圈的面积,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核心区的面积比,使外界的干扰达到尽可能的小,有利于林内物种的生存。但圆整的斑块不利于同外界的交流。

3.1.4 斑块的位置原理

一个孤立的斑块内物种消亡的可能性远比一个与大陆(种源)相邻或相连的斑块大的多。与种源相邻的斑块当其中的物种灭绝之后,更有可能被来自相邻斑块同种个体所占领,从而使物种整体上得以延续。

选择某一斑块作为保护对象时,一方面要考察斑块本身的属性,包括物种丰富性和稀有性;同时也要考察其在整体景观格局中的位置和作用。战略点的概念(strategic point)就是针对斑块在景观中的位置和作用提出来的(Yu, 1995a~c, 1996a )。他认为,景观中有某些关键性的位置,对它们的占领和改变,可以对控制生态过程产生异常重要的作用。

3.2 廊道的基本原理

3.2.1 连续性原理

人类活动使自然景观被分割而得四分五裂,景观的功能流受阻,所以,加强孤立斑块之间的及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是现代景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联系相对孤立的景观元素之间的线性结构称为廊道。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普遍承认廊道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和本来是孤立的斑块内物种的生存和延续(Forman and Godron, 1986; Harris and scheck, 1991; Saunders and Hobbs, 1991; Smith and Hellmund, 1993)。从这个意义上讲,廊道必须是连续的。

但廊道本身又有可能是一种危险的景观结构,它也可以引导天敌进入本来是安全的庇护所,给某些残遗物种带来灭顶之灾。廊道本身的构成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样。如高速公路和高压线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是重要的运输通道,但对生物来说则是危险的障碍。在美国,公路是野生动物最大的杀手。

3.2.2 廊道的数目原理

假设廊道是有益于物种空间运动和维持的,则两条廊道比一条要好,多一条廊道就减少一分被截流和分割的风险。

3.2.3 廊道构成原理

联系保护区斑块的廊道本身应由乡土植物成份所组成,并与作为保护对象的残遗斑块相近。

3.2.4 廊道宽度原理

越宽越好是廊道建设的基本原理之一(Binford and Burchenau 1993)。廊道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宽度,不但起不到维护保护对象的作用,反而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创造条件(Frankel,and Soule′, 1981.)。对廊道的宽度,目前尚没有一个量的标准,对一般动物的运动而言,1~2公里宽是比较合适的,但对大型动物则需十到几十公里宽。 转贴于  3.3 关于景观镶嵌体的基本原理

3.3.1 景观阻力原理

景观阻力是指景观对生态流速率的影响。景观元素在空间的分布,特别是某些障碍性或导流性结构的存在和分布、景观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将决定景观对物种的运动,物质、能量的流动和干扰的扩散的阻力。阻力随着跨越各种景观边界的频数的增加而加大。不同性质的景观元素产生不同的景观阻力,如对动物空间运动来说,森林或草地比建成区的阻力要小。一般而言,景观镶嵌体的异质性越大,阻力也越大。

3.3.2 质地的粗细原理

一个理想的景观质地应该是粗纹理(coarse grain)中间杂一些细纹理(fine grain)的景观局部。即景观既有大的斑块,又有些小的斑块,两者在功能上有互补的效应。质地的粗细是用景观中所有斑块的平均直径来衡量的。在一个粗质地景观中,虽然有涵养水源和保护林内物种所必须的大型自然植被镶嵌,或集约化的大型工业、农业生产区和建成斑块,但粗质地景观的多样性还嫌不够,不利于某些需要两个以上生境的物种的生存。

相反,细质地景观不可能有林内物种所必须的核心区,在在尺度上可以与邻近景观局部构成对比而增强多样性,但在整体景观尺度上则缺乏多样性,而使景观趋于单调。

3.4 景观生态规划总体格局原理

在上述有关景观结构与功能关系的一般原理基础上,Forman等人又提出了下列两个景观整体模式,以作为景观生态规划的总体原则(Forman,1995a-b)。

3.4.1 不可替代格局

景观规划中作为第一优先考虑保护或建成的格局是:几个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作为水源涵养所必须的自然地;有足够宽的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而在开发区或建成区里有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用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这一优先格局在生态功能上不可替代性的理由在前几条一般原理里已阐明。它应作为任何景观规划的一个基础格局。根据这一基础格局,又发展了最优景观格局。

3.4.2 最优景观格局

“集聚间有离析”(aggregate-with-outliers)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的景观格局(Forman,1995a)这一模式(原理)强调规划师应将土地利用分类集聚,并在发展区和建成区内保留小的自然斑块,同时沿主要的自然边界地带分布一些人类活动的“飞地”。这一模式有7个方面的景观生态学意义。

①保留了生态学上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大型自然植被斑块,用以涵养水源,保护稀有生物;

②景观质地满足大间小的原则;

③风险分担;

④遗传多样性得以维持;

⑤形成边界过渡带,减少边界阻力;

⑥小型斑块的优势得以发挥;

⑦有自然植被廊道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在小尺度上形成的道路交通网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

所以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有许多生态优越性,同时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McHarg, 1969; Forman and Godron 1986; Franklin and Forman, 1987)。包括边界地带的“飞地”可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息度假和隐居机会;在细质地的景观局部是就业、居住和商业活动的集中区;高效的交通廊道联接建成区和作为生产或资源基地的大型斑块。这一理想景观格局又能提供丰富的视觉空间。这一模式同样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景观,从干旱荒漠到森林景观,到城市和农田景观。

4结语

景观生态学为景观及城乡规划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模式--景观生态规划,它是在追求“秩序“和生态适应性的经典规划和生态规划方法论之上的又一次思维转变。它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及对大地结构和功能认识的深入的必然。

城乡区域规划范文2

【关键词】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经济、信息技术和商品化市场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升,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告已然成为了转变人们态度甚至能够对人们行为进行引导、支配的有效工具,而城市户外广告更是与城市相伴而生,成为城市活力的象征,但在城市户外广告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与社会文明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问题。

一、城市户外广告发展现状、机遇

1.现状

广告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和传达了一些新的生活理念,户外广告也因其丰富多样的形式逐渐成为了城市环境的构成要素,是城市规划设计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良好价值取向,合理规划、系统设置的户外广告既能够给企业及其产品带来宣传效益,又对城市空间起到了改善和美化的作用,使城市的环境品质得到提升,营造出良好的现代化城市风气,建立良好城市文化形象,促进城市和谐健康发展。同样,只关注广告效益、经济效益,不科学、合理、系统的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也存在一些弊端,尤其在人们对生活环境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亟待对城市户外广告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户外广告经历了最初15年的萌芽阶段,之后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阶段得到快速成长,进入新世纪后又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户外数字媒体越来越清晰的产权,当前我国城市户外广告进入到了整合、优化提升的阶段。

2.机遇

首先,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升,消费者的主体意识和个性消费意识不断膨胀;此外,受众需求总量的增加以及消费结构的转变带动了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户外广告的投放需求增多。

其次,现代城市居民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呆在家以外的地方,户外媒体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投放量仅次于电视、网络媒体的主流媒体;而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出行路线都相对固定,户外广告精准的传播优势逐渐凸显;越来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以及生活圈子和生活阶层的不同,给户外广告既大众又分众地投放提供了更有效依据。

最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和逐渐转向内需为主的增长方式,促使我国城市户外广告业形成供需两旺的局面;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以及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体平台的融合又催生了新媒体的出现,让户外传播更加多样、生动有趣的同时变得愈加高效。

二、城市户外广告价值取向及规划设置

在广场、道路、交通工具等自有或者所属于他人的公共建筑或空间上设立展示牌、电子显示屏、广告彩旗等来广告的城市户外广告既能够打造城市氛围,美化修饰城市空间,又能引导大众进行消费,促进城市中的商业流通,跟城市建筑、交通和绿化占有同等重要位置。

首先,户外广告位于城市空间当中,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城市的精神风貌,包括城市的文化、经济和个性特点,是构成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一方面,户外广告的设置要符合自身技术规范和相关结构的技术规程,保证其在结构、强度以及风荷载力等方面满足设置要求;另一方面,城市户外广告还应以维护公众利益、美化城市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为设置原则。

其次,户外广告同城市的文化形象建设间也有着紧密联系。户外广告在传播商业信息的同时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有一定的文化传播作用,可以通过统一且地方特色明显的户外广告展示城市的文化形象。因此,设置户外广告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地域的差异和受众的不同,注意社会环境因素的同时在布局和密度上要避免过于集中,防止给城市造成视觉污染。

最后,户外广告在内容、画面、语言等方面的创意要结合当代思想文化,表达广告主题的同时兼具健康和美感,并服从于设置定位。

三、对城市户外广告发展趋势以及运营方式的探讨1.与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相融合,创新发展户外媒体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为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我国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经济发展战略,开发和使用类似LED、LCD显示屏等低碳、环保的新载体,既是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更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应避免给城市环境以及居民生活带来声污染、光污染以及电污染,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符合,实现城市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2.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确保户外广告的精准化

大数据技术可获得消费者个人特征、消费行为以及媒介接触等个人化的信息,为户外广告的策化、创意以及投放提供更加精细、准确的依据,但要平衡好大数据技术应用同个人隐私保护间的关系。

3.与手机媒体整合推广发展前景看好

智能手机良好的互动性给户外广告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和新的发展趋势,二者的结合实现了广告创意与受众所处环境的紧密联系,使二者互相间的互动交流更加深入,给广告带来了更多的互动性和创新性,对目标受众的影响力大大增强,户外媒体与手机智能终端、电子商务、手机支付这种交互式的营销体验对提升户外广告价值具有积极作用。2014年航美传媒于北京机场通过短信和QR码对数码框架互动平台进行了首次试验,通过手机实现了航空旅客同LED显示屏幕间的互动,对广告投放效率进行监测的同时还能收取相应费用。

四、结束语

综上,在对城市户外广告进行设置规划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城市定位,对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建筑性能和特质以及城市发展规划等因素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并借鉴优秀案例,合理运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新媒体技术,切实提高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晓伟.城市规划设计中户外广告设置的价值取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6):254.

[2] 袁小玲.浅谈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J].科技风,2011(17):205-205.

城乡区域规划范文3

关键词:漓江;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市政专项规划;市政工程设计

Abstract: The water shortage and water pollution has become the world's two larges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it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is to ensure that the city of normal water, water supply, drainage and sewage treatment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it is the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of city.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Yangshuo project, discussed about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rom the planning to the 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 and key points.

Key words: Lijiang; planning;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urban plann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L35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1.1工程总体概况

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南面,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的美誉,随着阳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县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以建设新城区,疏解老城区的办法,全面提升阳朔城市旅游品位。

1.2设计内容

我院负责设计的《阳朔新城区市政工程规划与勘察设计》项目,包括市政专项规划、市政工程设计、工程勘察等内容。下面着重分析一下给排水市政专项规划和管道工程设计的要点。

1.3 阳朔新城区现状概况

阳朔新城区位于桂林市阳朔县南面,土地开阔平整,四周环山,田园风光优美秀丽。阳朔县新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区内主要的宽阔地带属岩溶地貌,地势较低,为丘陵地带。

拟定工作思路

上层次规划解读 现状调查分析 市政专项规划 工程设计

上层次规划解读

给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城镇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专业规划为主要依据。对《阳朔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5)年》及《桂林市阳朔县新城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充分解读为后面的专项规划及工程设计奠定了基础。

3.1人口及土地用地规划

总规中,2015年阳朔县城总人口达到7.7万人,至2025年达到10.3万人,规划2025年城区建设用地10.75平方公里。控规规划2020年新城区居住人口控制在5万人以内。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用地共分6大类,18个中类。

3. 2对给水工程的解读

总规中明确阳朔县现有水厂供水能力为2.6万m3/d,水源为漓江。规划于龙角山北、石板桥村西新建第二座水厂,规模为2.0万m3/d。由第二水厂与现状第一水厂联合供水,供水总规模为4.5万m3/d。控规规划本区用水量为5.3万m3/d,新建第二座水厂,规模为2万m3/日。本轮规划扩建第二水厂达到7万m3/日,为新区供水。在城北组团新建两条DN800管道至新城规划区,区内主干管呈环状布置,管径在DN400—DN800,次干管管径为DN300。

3. 3对排水工程的解读

总规规划本区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重现期为1~3年,管径为DN400~DN600,最小坡度不低于3‰。近期污水量预测为1.5万m3/d,远期为3.0万m3/d。控规中雨水规划同总规内容,远期污水量为4.24万m3/d,本轮规划扩建现状污水处理厂达到4.5万m3/d。污水管布置在道路东北侧的非机动车道或车行道下。规划区污水管道最大管径DN800毫米,最小管径DN400毫米。

现状调查结论

4.1给水工程

现状水厂供水能力为2.6万m3/d,无扩建用地,难以向阳朔县新城区提供用水。规划区内没有水厂及供水管网,用户主要靠打水井供水。

4.2雨水工程

新城区主要河流有田家河、栗木河及其一条未命名的5-18m宽小河涌。其中田家河在规划区内长约5.4km,常水位105m~107m,新区内雨水排放通过地面散流至现状水体。

4.3污水工程

现状阳朔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为1.0万m3/d,目前已经完成了二期工程及厂外提升泵站的建设。二期工程总规模为2.0万m3/d,其中近期1.0万m3/d,远期将增加1.0万m3/d;厂外泵站土建按照2.0万m3/d设计和建设,设备为分期安装,近期1.0万m3/d,远期增加1.0万m3/d。新区内没有现状污水管道。

市政专项规划设计

5.1给水工程

采用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预测法及用地性质用水指标预测法对需水量进行预测后比较,得最高日需水量为6.09万m3/d,按业主要求考虑南拓发展用地的水量为1.2万m3/d,用水量总规模为7.29万m3/d。因此,规划第二水厂规模不应小于8万m3/d,第二水厂主要为新区供水,富余水量(约6千m3/d)可向阳朔县老城区供水。

管网平差时输配水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时变化系数考虑旅游高峰期流动人口集中用水的因素取1.6,如考虑南拓用地时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1350 L/s,消防工况校核流量为1420L/s,事故工况校核流量为945 L/s。根据管网平差结果,主干管管径为DN400—DN800,次干管管径为DN300。配水管网的供水水压宜满足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28m的要求。

5.2雨水工程

采取“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为主”的原则。雨水工程的规划根据竖向工程的调整采用了两种思路。

第一阶段,属于项目前期阶段,业主同步委托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写《阳朔县新城区水系及防洪专项规划》。竖向规划确定新城区采用20年一遇防洪标准(114.07m)设防,并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校核。若采用全区抬高至114.07的填土方案则投资过大,考虑自排与抽排相结合,设置防洪提解决内涝问题。

第二阶段,《阳朔县新城区水系及防洪专项规划》已定稿。竖向规划专业通过土方平衡验算确定了规划区竖向标高,确定了阳朔县新城区防洪采用填高地块标高到洪水位以上的方案。根据确定了的竖向标高设计,结合规划区河涌水系布置,采取就近排水的原则,雨水主管管径范围是d800~BxH=2000x1800,最小坡度不低于1‰。

5.3污水工程

根据给水量预测,污水排放系数按0.8进行折算,新城区污水量为4.87万m3/d。本次专项规划对污水厂的规模进行调整。参考老城区现状污水量将污水处理厂扩建为总处理能达到6.87万m3/d,污水量构成为老城区2万m3/d,新城区4.87万m3/d。

根据阳朔地形特点,规划区地形南高北低,其中规划区内最低点(110.00m)在北部并靠近污水处理厂,规划区内最高点(121.00m)在规划区南部,从规划区竖向标高分析本区域适宜采用重力流收集沿途污水,应该综合考虑污水管道的过河方案。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减少工程投资、减少后期管理难度为目的,通过优化污水干管布置方案,尽可能少设置或不设置污水提升泵站,同时避免设置倒虹管工艺。

污水工程的规划根据竖向工程的调整分别采用了两种排水思路。第一阶段,于规划绿地新建1座污水提升泵站,规模为设计流量783l/s,扬程8米,占地约需2000m2。分为5个排水系统,主管管径在DN500~DN1200,埋深范围4~7米。第二阶段竖向调整后本规划区污水系统可以自流排放,不需要设置中途提升泵站,结合水系规划,将污水主管设置在不影响排水行洪的次干路上,管道和堰合建,全区域仅有两处倒虹管工艺过河。

工程设计

6.1给水工程

根据专项规划管网平差成果,从第二水厂引两条DN800给水管至阳朔新城区;区内配水管网布置成环网状。给水管道沿道路敷设,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或道路绿化带内。给水管管径小于或者等于DN400时采用给水PE管,过河时采用焊接钢管;管径大于DN400时采用球墨铸铁管。

6.2雨水工程

雨水管道的排放按照就近原则分别排入田家河及栗木河。雨水管道采用Ⅱ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排水管,管道埋深不大于4米。车行道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双(单)箅雨水口,摩托车道侧石边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单箅雨水口,采用球墨铸铁雨水箅子。人行道及自行车道的排水采用生态排水方案,降低绿化带,设置碎石排水盲沟接入摩托车道雨水口。此排水方案景观效果好,造价低。

6.3污水工程

管径小于DN500的污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管径大于等于DN500的污水管采用HDPE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大于等于40米干道双侧布管。

结语

合理的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要求设计者和管理者对城市基本自然条件、经济和社会状况都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科学的给排水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搞好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城乡区域规划范文4

许多专家学者将小产权房争先恐后出现的原因归结为大城市的高房价。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目前所处的“城市化”进程使然。

中外城市化进程路径不同

欧洲许多国家“城市化”的第一步是在工业革命以后,许多落后、贫穷的农民为了摆脱贫困 ,纷纷涌向城市。若干年后,当这种盲目的、无序的“城市化”导致许多“城市病”后,城市里的富人为追求生活品质,享受贵族生活,又争先恐后地迁移到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郊区居住,这是欧洲许多国家曾经经历过的“郊区城市化”。

我国的城市化是在城乡二元化基础上开始的。由于农村长期一穷二白,农业十分落后,农民的愿望也只是图个温饱而已。自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在“城市化”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全国许多城市的GDP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在迅猛发展,绝大多数城市的建设都“旧貌换新颜”。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房地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城市化不仅是我国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我国重要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城镇化将是我们今后二十年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方针,这就是我国“城市化”和许多欧洲国家“城市化”略有不同之处。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一穷二白的农村,研究分散、落后的农业,研究怕贫穷想致富的农民,还要研究和制定城乡统筹的范畴,城乡区域规划的内容,以及城乡一体化的步骤和大致的时刻表。

我国小产权房的由来及对策

由于坚定地走“城市化”之路,城市里的高速、快速道路,乃至地铁、高铁等现代交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城市的发展也打破了只重城区建设的传统理念,纷纷走向城乡统筹、区域规划、城乡一体化的共富之路,城市不仅在城区而且在城郊,从基础设施到商业配套,都加大了投资力度,加快了建设速度。城郊的繁荣触动了这一区域农民的致富念想,既然交通如此便捷,生活用品如此丰富,我们为什么不盖房卖给城里人呢?

由此可见,小产权房能够问世的大背景主要还是来自“城市化”。至于造成许多居民买不起“大产权房”的高房价,仅仅是小产权房敢露面、敢坚持的原因之一。所以今天我们在面对大面积小产权房时,应该把它和“城市化”联系起来。

“城市化”要求城乡统筹,城乡区域规划。没有这个基础,城乡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各城市所辖区域的发展都应该纳入“城市化”的范畴,这就必须要对各县(包括县级市)乡镇乃至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要制定以经济发展规划为主的、集产业、生态、建设为一体的区域发展规划。

城市周边的村镇可以根据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政策,在规划后,结合周边城市房地产发展的实际状况,有计划、有步骤、上下结合开发长期租赁而不上市的小产权房,并上报县级职能部门备案。在这里必须强调,现阶段(15年内)小产权房绝不能上市!否则,小产权房不仅会成为投机客乃至富人的生财之道,而且还会导致一批农村干部走上歧路或被“拖下水”。

小产权房不准上市不仅有利于遏制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而且也有利于抗通胀。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小产权房只有采取只租不卖的政策才能使集体土地上的收益更多地、更稳定地归属拥地农民。北京市昌平区有一个叫海景落的村子,当时村民建了一批“自建租赁房”,他们把这批“自建租赁房”当作只租不卖的永久财产,既能使村民年年有收益,又能解决周边工作人员的住房问题,何乐而不为?我们不要纠缠产权问题,也不要深究复杂的历史渊源,而要面对现实。

规划后的小产权房一般都建在城郊一带,或经济较繁荣的乡镇,或其它交通便利的区域。它无疑将促进城镇的发展,由于城镇经济的发展,必将有效地吸引农民进入城镇。如果地方政府再及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其效果更佳。这不仅使“城市化”呈多样性,而且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走出了关键的一步――农民离开土地。

对小产权房不准上市的政策应上升到法规、法律层面,必须杜绝自由流通。做不到这点,小产权房必将落到投机商和少数富人手里,这势必加剧通胀,更糟糕的是,贫富悬殊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小产权房的发展趋势

对于小产权房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换个视角去看待。小产权房占地都是集体的土地,也就是农村的土地,我们为什么不结合三农问题的解决来审视小产权房呢?中央一贯强调要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来解决三农问题,而我国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已经走向和正在走向郊区,在城乡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城乡一体化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住宅产业,尤其是高端住宅走向郊区,这已是房地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的农村,在改革开放以前,就是一穷二白。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化,农村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绝大部分农民才刚刚解决温饱,在“城市化”成为我国基本国策后,中央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论是惠农、利农政策的频繁出台,还是财政大幅度向农业倾斜,这都是历史上所没有的。但即便如此,中国的农民致富仍是一个艰难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就拿小产权房来说吧,它基本上都是住宅。我们要充分发挥其居住功能,小产权房既不能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同时,也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最终使小产权房沦为投机客炒作致富的工具。这就需要我们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为有效支持“三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我们应该调集一批立志于改革创新的部队转业干部、政府的公务员、相关专业领域的骨干和大学毕业生有计划、有方向、有目的、有步骤地深入农村,把对小产权房的发展、处理延伸到产业发展、土地综合开发方面,成为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契机。

城乡区域规划范文5

一、长三角区域战略地位明显提升

2008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颁布,2009年3月又提出了《国务院关于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家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010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同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区域规划》)。2011年1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同年国务院还批准了《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批准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舟山群岛新区。这一系列重大举措,使长三角区域战略地位明显提升。

尤其是国务院批复的《区域规划》,充分表明了国家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长三角已成为我国融入国际市场程度最高、参与国际竞争最深入、受国际经济形势变动影响最直接的地区之一,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已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在未来发展中,长三角必将努力打造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和国际物流网络体系,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的层次和水平,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全面加快现代化、一体化进程,形成以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努力实现国家的战略意图。

长三角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头作用。这两种优势有机组合成的区位优势,正成为支撑长三角城市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合力推进区域合作发展

1.基本形成区域协调机制

从2010年起,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会议,除原长三角核心区16城市外,增加了江苏的盐城、淮安,浙江的衢州、金华,以及安徽的合肥、马鞍山6个城市,共22个城市参加。为合力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现已形成三个层次的长三角区域协调机制:一是决策层,每年年底召开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参加的高层会议,确定下一年合作目标;二是协调层,每年三四月份举行22个城市常务副市长参加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联席会议,将最高层会议确定的合作目标变成合作专题,确定牵头执行城市;三是执行层,由10个专业委员会和城市经济合作协调会组成。这一协调机制,以平等、协商、合作发展为宗旨,以城市合作为特色,以专题合作为纽带,以政府和市场相结合为特点,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务实合作、共融共进、联动发展为原则。依靠这个协调机制,长三角城市不畏困难、联手发展,以创造性的智慧,不懈地推动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使长三角呈现蓬勃生机。国家出台的《区域规划》,大刀阔斧地突破了长三角行政区的束缚,在空间形态上将长三角地区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为未来发展中大踏步推进区域一体化扫清了障碍,打开了通道,有利于长三角城市群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等级合理的网状空间开发格局。

近年来,长三角还出现了“园区共建”和“陆海联动”新趋势。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长三角22个城市已有超过60个园区加入了长三角园区共建联盟,推动产业转移项目落地近百项,最大单体项目投资额近10亿元。在全国范围内的园区合作项目中,长三角超出“半壁江山”,长三角内,相对发达的城市可以在产业、品牌输出的同时,克服土地、资源、劳动成本等瓶颈限制,而相对欠发达的城市将在形成新的产业集聚中获得新的发展空间。长三角通过以海引陆、以陆促海,陆海联动下活整盘棋。加强城市与港口合作,实施城市与港口一体化战略。“建立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体系,以港口为依托,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陆海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这使港口效益数倍增长。浙江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目前港口已建成国际集装箱等五大中转基地,与100多个国家及地区约600个港口开展贸易往来。长三角“陆海联动”还体现在包括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环岛大桥等一座座大桥的建设上,使海岛连接母体更有依靠,这让浙江与沪苏闽皖赣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共同体,使浙江发展的腹地陡然增大。

江苏积极实施“江海联动”、“沿海开发”战略,聚合“港口、港城、港口产业三港联动”与“港海联动、江海联动、南北联动”效益。注重科学开发和统筹推进江苏沿海城市聚合联动发展,发挥城市建设和城乡协同发展的叠加效应,彰显城市建设的辐射与支撑功能。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并进之路,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通过重大项目引领、重大平台支撑和重大创新驱动并举,合作打造沿海产业发展和要素聚集新高地。充分利用在连云港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这一高平台,把加快建设大港口、发展大物流、推进大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为长三角“陆海联动”发展谱写新篇章。

浙江在“十一五”期间,就坚定迈上了创新转型之路。2007年6月浙江推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两创”战略,2008年9月又把“推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创新转型步伐的加快,浙江经济向“产业集群”升级,朝“浙江创造”蜕变,高端让效益翻番,创新使活力增强,浙江正在力求“由里往外美”。2011年,浙江GDP增速为9%,多年来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化学需氧量、氮氧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了2.81%、2.55%和3.15%,浙江节能减排完成情况居全国前列。2011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15.6%,为1997年以来最高,已连续27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自2001年以来连续11年位居全国前列。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中浙江GDP发展质量位列北京上海之后,排在全国省区第三位。浙江经济正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化,区域由“单极突进”向“多轮驱动”转变,城乡从“二元结构”向“工农互助”迈进,社会从“平安浙江”向“和谐浙江”过渡。

2.协力迈向区域同城目标

加强城市合作是长三角实践《区域规划》的主要支撑。同城目标即同城化,而同城化则是城市合作的核心。通过变城市之间的交通为城市内部的交通,建立大体相当的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在商贸、医疗、教育等方面考虑到各市的均衡性,建立基本认同的社会人文环境。而随着区域的同城化,地区的联合,长三角将会形成纵横交错的多模式发展圈,这又将成为长三角新一轮腾飞的重要动力。

“十一五”期间,江苏作出了构建宁镇扬经济板块的战略部署。长三角南京都市圈的南京、镇江、扬州三地开始紧密合作,进行“同城化”的积极探索。扬州的上海汽车集团仪征基地与南京汽车集团进行了合并。扬州沿江支柱产业船舶制造业,与隔江相望的江苏科技大学(原镇江船舶学院)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城市基础设施走向“一体化”,三地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宁镇扬医保实时结算,南京“金陵一卡通”已能刷到镇江、扬州,三市旅游部门连续几年来都联合推出了合作路线,禄口机场的候机室也已延伸到镇扬两地,连接宁镇扬的江南不收费高等级公路已开通,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速城市化大背景下谋划同城化建设的现实路径,推进宁镇扬三市在城市基础建设、生态环境、产业、市场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在长三角地区安徽积极推进马芜同城化,马鞍山和芜湖市,形成了加快交通对接的共识。双方正共同推进205国道市政化改造,推进芜湖东一大道与马鞍山年陡大道、芜湖南阳路与马鞍山港东路、芜湖中江大道与马鞍山黄太路建设,形成城市间的快速通道。整合沿江港口资源,打造芜马组合港。

长三角还开展了城市相邻地区合作,这是“同城化”命题的真正破解,如镇江句容县宝华与南京栖霞区龙潭、靖安,镇江句容县郭庄与南京江宁区湖熟,扬州仪征市与南京六合区,南京六合区与滁州天长县、来安县,南京浦口区与安徽滁州南谯区、来安县等地区合作,突破地域阻碍,推动相邻地区油、气、水、电的同建、同享、同价,促进都市圈城际交通票价逐步向城市公交票价靠拢等。

3.稳步推进区域市场合作

在《指导意见》《区域规划》推动促进下,长三角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各地政府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中,主动开展横向联合,使自发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性经济活动的无序性、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趋于有序化、正常化。加快了功能区建设,全方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大基础设施的不合理布局得到巨大改变。区域性市场一体化不断加强。区域性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正努力解决区域发展中立法不协调、不一致状况。区域性综合规划与部门规划进行相互衔接。次区域经济圈效应增大,长三角已形成形式多样、不同特色的次区域协调机制。区域文化融合发展势头良好,已设立相对稳定的多个专门性区域研究平台,各种传媒形成了长三角新闻宣传声势,有力调动了社会各方参与区域合作发展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目前,传统的区域协调机制正在被彻底颠覆,以市场为取向的合作正由务虚向务实转化。

4.共同走出区域一体化之路

按照《指导意见》“正确引导,多方参与,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的要求,长三角正在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之路。这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群的协调体制建设有着显著区别,既自上而下,即从中央到地方,同时也是自下而上,即以微观层面上的企业跨区域活动为基础,按照市场要素配置资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以企业为代表的民间力量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多方互动,且始终置于中央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之下,循序渐进。协调机制建设以行政协调为主,协调中有执行,执行中有决策,决策由成员城市通过民主协商共同进行。协调中坚持主体平等,相互尊重;执行中坚持效率,实现共赢。以上海为核心,搞好了三大平台:一是搞好2010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平台,放大世博效应;二是搞好世界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建设的集聚辐射平台,发挥上海的综合服务功能;三是搞好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示范平台,为长三角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上海与周边省或城市相处中,坚持以“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理念一起打造现代区域文化价值。长三角依靠自己独特的区域精神资源,以及与现代化相契合的人文价值的追求,通过扎根于国家、民族和区域的深厚的人文积淀,汲取消化世界的先进经验,正在共同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之路。

三、积极开创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新局面

长三角合作发展态势良好,但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是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区域立法短时期还难以实现,长三角协调体制机制还只能以松散型行政磋商为特征。区域协商和合作机制还不完善,行政区划分割导致的矛盾依然存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还会出现。区域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执行机制还未真正建立,清理废止不利于市场一体化的规划和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区域间的政策差异,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有相当难度。还没有协商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区域联动的、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跨行政区划的统筹协调主体,《区域规划》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合作发展的一体化道路还会走得很艰辛。二是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使得各城市还不能发挥好自己的比较优势,过度竞争造成生产能力的闲置和资源的浪费。新兴战略产业还未能按《区域规划》的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应用示范工程总体上还在以孤立建设为主,不利于新型商业模式的建立,也易造成系统的重复建设。三是上海在长三角的“老大”地位正在逐渐被削弱,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上海经济比重占长三角的60%,中国经济中心就是上海。这几年中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在长三角,上海经济在长三角比重已下降为17%,而长三角中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5个副中心城市的地位却得到了提高。上海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上海缺乏必要的金融、信息和投资手段对区域经济施加影响,在城市现代化的功能上没有很强的优势。四是长三角沿江各港口存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甚至内耗”的现象,还未形成合理分工的格局,港口功能趋同,中心干线港口与支线港口尚未对接,区域内集疏运网络还不完善。

今后,长三角应当切实加强《区域规划》的实施力度,积极开创区域合作发展新局面。

解放思想,探索新路。把握国内外形势,牢固树立区域一体化发展思想,发挥整体优势。积极实施“区域规划”,强化城市合作共赢的动力功能,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市场的强劲带动,利益的强势驱动,去推进长三角的持续发展。优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功能,加快制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功能,进行“一体化”的机制化建设,建立健全议案的表决机制、激励和惩罚机制、平衡发展机制。通过扩大多领域合作推动一体化发展,推动共同市场建设,统一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政策,确立区内环境治理共同责任,推动市场网络化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提高长三角区域行政治理体系的优化功能,加快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行政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合作发展机构的制度化建设,加快转变职能,加强横向合作的刚性考核。加强区域性行业协会建设,充分激发民间活动。长三角地区政府还应多与中央政府部门交流沟通,多争取来自中央的支持。加强区域性平台建设。积极建立混合所有制区域发展基金。加强与周边地区特别是泛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互动。加强与长江流域为重点的区域合作,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和国际合作。按照2012年5月发表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要求,长三角应在中欧战略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科学分工,利益共享。按照《区域规划》要求,积极推进长三角产业合作。进行科学分工,既要根据各自资源、优势进行地区的分工,也要按照城市的具体条件进行城市主导产业的分工。建立长三角产业转移与承接利益共享机制,处理好区域一体化大背景的利益价值与“一地直接利益”的关系,通过比较辨识,进行准确定位,以更好实现利益的让渡和协调共享。长三角各市都应找准自己在区域合作发展中的位置,发挥各自作用。单个城市都只是整个长三角城市网络中某个节点或子网络,应科学地进行功能定位和发展定向,进行节点与节点的链接,网络与网络的沟通。

陆海联动,共赢发展。长三角地处沿海,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日趋突出,陆海之间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经济的关联性不断增强。长三角区域内“陆海联动”的新发展空间已经形成,这无疑是长三角突破资源、空间、环境限制的一条新路。长三角应进一步实施陆海联动战略,打破陆地经济与海洋经济的“分离”状态,把海洋资源优势与陆域产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进行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实现海陆产业联动发展、基础设施联动建设、资源要素联动配置、生态环境联动保护,通过海洋经济辐射促进长三角在更高水平上更好地协调发展。应处理好长三角沿海各港口之间的合作与分工关系,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目标形成战略联盟,以资本投资为纽带,通过相互投资参股、持股、码头泊位共建共享等方式,建设“一体两翼、一核双星”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群,按照港口专业化分工和功能定位,建设长三角集装箱、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等港口物流系统,加快建设全球供应链的亚洲管理中心。充分发挥连云港国家级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区的高平台功能,加强长三角沿海港口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陆海联动,共赢发展。

城乡区域规划范文6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9年颁布的专业目录中新设专业,属地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以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1]。该专业涵盖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环境区域与管理,城乡区域规划等多个专业领域。虽然专业开办时间短,但发展速度快,截止到目前已有162所院校开办此专业,涵盖院校主要涉及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和建筑工程类院校等[2]。虽然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专业的院校多,但是关于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确比较少,尤其对农林高等院校课程体系的比较与分析研究还未见报道。为此,拙文对我国主要农林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作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以期对农林高等院校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方法

目前,我国有17所农林高等院校开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从地域分布上看,华北、东北、华南、华中、西北、西南都有分布[3]。由于院校分布地域广,故采用典型调查与网络查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8所农林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科背景、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农林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的共性、特点和差异,分析主干课程的设置内容和主要特色,探讨其存在问题和改进的途径等。

二、研究结果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成我国高校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总学分为145~180学分左右,其中普通教育的学分和专业教育的学分基本接近,综合素质教育学时少些。重点大学课内学时比例较低,而一般院校课内学时比例较高。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同一层次不同区域的学校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可以对学时设置做相应的选择,因此,各学校在统一的专业规范下,教学计划呈现出多样性[3]。我国农林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成主要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技能课三个模块组成(见表1)。8所农林院校该专业总学分平均值为171.63学分,其中内蒙古农业大学总学分最高(188学分),河北农业大学总学分最低(156.5学分),二者相差31.5学分。从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的比例构成看,8所农林院校该专业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57.14%,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24.82%,而实践课学分占总学分的18.04%,基本符合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要求。但有些院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河北农业大学,必修课学分34.5,占总学分22.04%,选修课学分100,占总学分63.90%,必修课程设置学分过低,而选修课程设置过多。这虽然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但也会造成该专业学生专业基础和特色不突出。另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身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学分设置得高一些,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但目前一些高校实践学分设置相对过低。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分析与比较农林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农学和林学专业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主要突出农林资源利用和环境科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城乡规划与设计,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等。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依据课程性质,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方向课(见表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地学基础类和资源环境类课程,如“: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地质地貌”、“自然资源学”“、环境学原理”“、生态学”“、资源学导论”等,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本专业所具有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专业技能课程主要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而设置,是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主要根据各学校的学科背景和专业发展方向开设[4-5]。比较农林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方向课可以看出(表2),8所大学该专业基础课基本都以地理学和环境科学课程为主,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经济地理学”、“环境学导论”、“生态学”等。这表明农林高等院校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与该专业的主干学科相一致,符合专业要求。然而,在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方向课设置上各校差异较大,各具特色。如:北京林业大学专业技能课程为“资源环境数据库技术”、“可视化编程语言”、“地理系统基础”、“计算机绘图”、“地理系统设计”和“遥感技术基础”;东北农业大学则以“土地利用规划学”、“环境管理与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小区规划”、“人居环境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为主;河北农业大学以“土地经济学”、“电子制图”、“国土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管理科学”、“土地评价”、“土地管理学”、“区域规划”、“地图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题”为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以“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镇规划”和“旅游规划”为主。比较主要农林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方向课的组成可以看出,农业院校该专业正在向多元化格局发展,这些与学校自身的专业背景和专业发展方向关系密切。

(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分析与比较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地理学专业,其实践技能培养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从8所农林高等院校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比较可以看出(表3),实践课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公共实践训练课程,如“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等,各农林院校间差异不大。其二为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分为课程实习、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主要包括“测量学实习”、“自然地理实习”、“地质学实习”、“遥感实习”、“土地评价实习”或“土地规划实习”等,但在各个院校间实践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个别院校实践课程重点明确,能够较好地达到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目的。

(四)农林院校专业特色分析高等院校专业特色主要由其设置的课程特色来体现的。从农林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上可以看出,8所大学在办学特色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以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为主,另一个是以城乡规划与管理为(见表2),这些与其依托的原有学科发展方向有紧密联系。虽然8所农林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能够体现各自的专业特色,但仍存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多为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类课程的简单叠加,过分追求细而全,专业特色不突出;地区优势不明显,与我国快速发展的城乡一体化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有些院校实践技能课程不能很好地体现其专业培养意图,实践技能特色不突出,这样也不能体现该专业的办学特色,更不能体现该专业的创新之处(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