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管理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管理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管理特征

幼儿园管理特征范文1

关键词:幼儿园 和谐 人文关怀

一、以德治园

有位伟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德行使心灵明晰,使人不仅更易了解德行,而且也更易使人了解科学的真理。”我园注重教师的德育工作,坚持用美好的德行管理幼儿园,并注重培养教师的德育意识。在此基础上,我园力求培养起一批“真诚奉献、不断进取”的育人团队。

(一)提高领导团队的能力

做事情之前要先学会做人,做人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因此,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先学会做人,之后才有资格从事管理工作。比如,幼儿园的核心人物是园长,园长是幼儿园管理中起决策作用的人物,那么他应该如何体现他在幼儿园管理中起的作用呢?通过长期的实践表明,作为园长,我们要树立热爱教育事业和高度责任心的意识,坚持做好教职工的典范。同时要不断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管理知识,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美好的幼儿园,不断探索,不懈奋进,才能更好地发挥他在管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提升教职工的职业素质

我园注重教职工的心理需求,鼓励教职工不断进取,遵循科学发展观,提升教职工的职业素质。与此同时,我园尊重教师的个性发展,鼓励兴趣自由,在平时举行的校园活动中经常邀请教师积极参与。同时,我们还鼓励教师制定自己的目标,收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以此来鼓舞自己,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计划前行,增强精神力量,丰富内心世界。

(三)制定民主、平等的管理制度

一个和谐的校园应该有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确保每位教职工的生活有序进行,这样每位幼儿才能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优化和完善幼儿园的管理制度,我园在制订制度前,会先行了解教职工以及幼儿家长的意见。制定制度时,着重显示出教职工的“决策参与者”角色,这样一来,教职工会更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朝着已经制定的计划努力,并有所作为,坚守自身的岗位责任。而且从幼儿园管理的效果来看,不难发现,教职工的自我管理能力渐渐加强了,他们乐于遵守各项管理制度,积极配合幼儿园的管理工作,最后使得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高效展开,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情感管理,体现人文关怀

对人心灵的关心就是人文关怀的核心。有一位伟大的欧洲思想家曾这样说过:“爱,维持了人与人之间神圣的契约。”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我们注重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拉近与教职工之间的距离,肯定教职工的精神追求。我园以关爱为本,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并积极疏导他们的情感问题。

(一)倾听教职工的心声

管理者要真诚的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如果他们出现困难,要及时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们进行真诚的交谈,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多引导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管理艺术

我园管理者注意利用自身的个性,与教师进行真诚的沟通,唤起教师的亲切感,诚信关爱教师的身心发展。我园还注重使用人际沟通和交流的艺术,引导教师形成无私奉献的良好品格,产生亲切感。这样整个幼儿园慢慢形成了和谐、良好的幼儿园园风。

(三)建立幼儿园良好的人际环境

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我们遵循有意见一起提的工作原则,有利于幼儿园形成和谐、团结的人文环境。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召开一次例行会议,为教职工提供一个温暖的便于交流的工作氛围,努力形成互相合作、团结互助的人际环境,并且通过结合集体的精神,使教职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日益友好,从而有助于展开幼儿园的管理工作。比如,在我园积极创设省一级幼儿园时,全员教职工团结合作,并肩奋进,强强联手,使得幼儿园展开的各项工作呈现出一派和谐的面貌。

三、以人为本,满足教职工的自主发展需要

(一)尊重和信任教职工

我们树立自愿为教职工服务的意识,增加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我园管理者在执行工作时,经常与教职工进行密切的交流,听取他们的真实观点。我园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一般都会尊重教职工提出的决策性建议。我园采用探讨式的学习方法,让每位教职工都能真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营造良性的和谐环境。

(二)设置有效的鼓励制度

我园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进行大胆创新,挖掘潜力股人才,朝着和谐发展的计划不断前行。我园坚持自主发展,同时关注教师个性发展,在管理中还经常要求多角度尊重教师需求,鼓励教师自主发展和全方位发展。为了影响和管理教职工的参与性,建立一个有助于人才发展的人文环境,我园制定了符合幼儿园特征的鼓励机制,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确可以有效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兴趣和创新才能。

(三)建立教职工展示才能的平台

我园将教职工的自主发展与幼儿园的发展合理地配合起来,让他们更认真的投入到平常工作中。通过答应教职工的合理请求,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对工作积极性,使得管理效果大大提高。比如在人事管理这方面,让教师自主担任年段长的责任;还有在专业管理方面,每隔一定的单位时间,请优秀的青年教师来幼儿园开展示范课程;同时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个性特长,让教音乐的教师担任专科的教学指导,让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中层级的干部,如此一来,在这种良好的人文环境中,整个幼儿园的教职工通过这样的平台展示自己的才能,保证科学发展,才能达到真诚育人的目标。

人文关怀的根本目的,是让所有幼儿快乐的长大,并促进教职工的职业水平发展。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幼儿为根本,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同时鼓励教职工自主发展自身的特长和优点,本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满足教职工的自主发展需要,促进幼儿园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美华.凸显人文关怀 践行园本管理[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6).

[2]韩娟.构筑人文关怀践行现代园本管理[J].新课程(下),2011(02).

幼儿园管理特征范文2

关键词:公立幼儿园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197-01

近年来,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才在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越凸显,所以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受到政府和人们的广泛关注。纵观公立幼儿园的发展历程,我国公立幼儿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文章就所提问题给出了明确公立幼儿园的主体地位、加大政府投入及保障师资力量等对策。

1 公立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最初设立幼儿园的初衷是为了让女性能够独立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是带有福利性质的政府机构,但是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对幼儿园的需求就变得多样,面对制度的保守和外部条件的冲击,公立幼儿园在管理上暴露了诸多问题。

政府在设立公立幼儿园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幼儿园的管理变得模式化和系统化,多级管理层级的设置,使管理机构变得冗杂和繁重,层级划分的不明确或重复不利于责任的区分,致使管理出现漏洞;同时,管理人员的繁多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还使整个系统运营的周期变长,效率明显降低;此外,与很多的私立幼儿园相比,公立幼儿园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面对社会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加,政府对公立幼儿园的财政投入力度也远远不够;幼儿教育行业较其他教育行业相比进入的门槛较低,所以师资力量也有待加强。

2 国外公立幼儿园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都较为发达,且具备各自的普遍优势,以欧洲的匈牙利为例,其在公立幼儿园的发展中,不仅十分重视普及学前教育,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来确保公立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在公立幼儿园办学体系方面,政府推行学前三年免学费的制度体系,推动了学前教育的普及。政府也始终将公立幼儿园的完善发展作为政府的首要目标,从而建立了一种健康、发达、完善的公立幼儿园体系。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3 公立幼儿园管理的建设对策

3.1 管理机制的适度协调

在很多公立幼儿园的内部管理中,由于管理机构的层级较多,使上下级信息的流通变得滞后,下级对上级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反馈,管理效率普遍偏低。而政府对公立幼儿园的监管力度较大,不时有下达文件的指令或不定期的检查,致使内外管理不协调,导致公立幼儿园的管理者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对外的管理上,而忽略了最本职也是最重要的对幼儿园内部的管理。所以,管理者应合理地协调内外管理力度,进一步明确内部的管理机制,使上下级信息的流通变得高效和及时,并明确管理机构中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责任,真正确立一种内外平衡的管理机制。

3.2 明确公立幼儿园的主体地位

学前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持久发展,离不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所以,学前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前教育的立法上。但是,目前我国在学前教育方面的立法仍无完整的法律法规制度,因此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学前教育的立法。从2012年初开始,教育部就已经对学前立法这一内容有所重视,并已展开相关的工作。教育部明确指出加大公立幼儿园的发展力度,借鉴民办幼儿园的优势,创建一种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并举的制度,教育部虽明确了此种办园制度,但还应强调公立幼儿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有利于学前教育的进一步普及。

3.3 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

公立幼儿园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政府全部出资以确保其正常运营。所以,公立幼儿园的健康持久发展是与政府的财政投入密不可分的,随着教育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政府每年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也逐渐加大,也确实对公立幼儿园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面对艰巨的任务,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仍需加大,以确保孩子们有足够的物理设施和基本保障,建立健全的幼儿园体系,从而为学校输送人才,着实起到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3.4 确保公立幼儿园的师资保障

作为政府出资的公立幼儿园,其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起着先锋模范的作用。在加大公立幼儿园的发展力度的同时,师资保障容易被忽视,所以保障公立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也是关乎一个公立幼儿园质量提升、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的经验,政府应提高幼儿教师的门槛,将学历作为首要要求,最好是招聘一些具备学士学位的师范毕业生;除此之外,在教师入职后,在职培训和业务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完善公立幼儿园的办园体系。在此两手准备的前提下,才能使公立幼儿园的办学得到保障,从而发挥其先锋带头作用。

4 结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公立幼儿园体系虽不够完善,但若政府能够确保财政投入、师资力量、及公立幼儿园的主体地位,幼儿园的管理者能够以身作则、明确责任,公立幼儿园将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海平.解析公立幼儿园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下旬,2013(7):123-124.

幼儿园管理特征范文3

【关键词】公私立幼儿园 家长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19-01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幼儿教育被各大社会群体关注已久,家长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专家认为良好的启蒙教育可以使孩子以后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基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西安部分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的校园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下是对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1.现阶段幼儿园给您的整体印象:满意13.5%;基本满意32.3%;不满意47.2%;非常不满意7%。

2.您对幼儿园收费看法:满意13%;基本满意24.6%;不满意46.3%;非常不满意16.1%。

3.对教师的评价:满意36%;基本满意34.2%;不满意26%;非常不满意3.8%。

4.幼儿园与您联系情况:满意12%;基本满意26.8%;不满意43.3%;非常不满意17.9%。

5.教师向家长宣传保育幼儿知识:情况好22.2%;较好25.7%;一般42%;差10.1%。

6.您认为幼儿园的不足之处:硬件设施37.4%;管理模式26%;饮食9%;其它27.6%。

在发放问卷的的同时,我们与家长进行了短暂的访谈,以询问家长对现行幼儿园管理模式的看法及自己的建议。在具体过程中,60%的家长认为幼儿园收费偏高,有个别家长提出幼儿教育应该纳入义务教育的框架之内;23%的家长关心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11%的家长关注孩子在校的饮食情况;6%的家长认为孩子进幼儿园太难。

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现在西安幼儿园普遍存在入园难、收费贵、基础设施不过关、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少、素质教育不过关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有深刻原因的。入园难反映的是供需关系,公立幼儿园质量高,在百姓中的需求量大,但数量相对少,民办幼儿园按市场运作,可是又太贵。再加上这些年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入园适龄儿童也大大增多,从而导致幼儿园供不应求,从而收费也接着提高。幼儿园的供不应求,必然导致其多收学生,班级学生过多,教师难以非常有效的教育学生,比较少的与家长沟通,这些问题都是链性反应,更是亟待解决的幼儿教育重大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家长的问卷反馈,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对幼儿园的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要解决“入园难”的问题,在管理上政府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加大对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统一管理公立和私立幼儿园。以社区为单位,大力兴建或改造幼儿园。办园要以公益性出发,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主要目标。更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兴建。提高私立幼儿园的社会地位,并加强对其管理,使公立与私立幼儿园协调好适龄儿童入学名额的分配问题。

(二)政府建立对幼儿园账目审查制度,一定程度上遏制乱收费的现象。政府成立账目审查小组,对辖区内的幼儿园的账目,在特定时间进行审查。

(三)基础设施是一个学校实力的象征。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园内基础设施进行教学内容。对幼儿来说,其生理、认知、情感等的发展是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实现的,幼儿所感受到的环境刺激越多,被知觉的环境特征也越多,获得的经验也就更多。教师可以利用室内外的墙面、走廊、角落,设置科学活动区、操作实验区、知识角、自然角等,供幼儿自由操作。让孩子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班主任定期与幼儿家长联系,向家长及时反映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且有阶段性的开展活动,邀请孩子家长前来参观。这样可以使家长很好地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并且加强了亲子关系。

(五)幼儿科学素质的管理。世纪教育的任务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幼儿教育的目的也在于孩子素质的提高。教授孩子掌握多少科学知识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如何帮助孩子习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观念上,应该强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及师生的双向作用;在教育内容上,我们挑选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在教育方法上,运用游戏法、活动法、尝试法,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行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育形式上,把正规的科学活动与非正规的活动相结合,家庭和幼儿园相结合,集体、小组、个别教育相结合等。努力让孩子在主动、积极的情绪下,亲自动手,亲身操作感知,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和体会成功的喜悦,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精神态度,形成科学价值观。

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是发展幼儿素质的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当前幼儿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充分考虑家长的意见,发挥教师、家长、幼儿的协同作用,使幼儿科学教育从无序到有序,从而实现管理功能的高效化、科学化。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幼儿园的每一个因素都关系到孩子的成长。而这个“家”需要我们一起来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天蓝天。

参考文献:

1.王晖晖 李晶 幼儿园管理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幼儿园管理特征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幼儿教师;教学动机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1-0035-02

幼儿园管理者要优化管理,为教师创设宽松的人文环境,鼓励教师多方交流,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幼儿教师工作的主体性,即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发展潜能,促使幼儿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不断激发其教学动机。

一、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加强幼儿园文化的人性化构建

首先,幼儿园管理者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把握每位教师的个性特点。幼儿园管理者要尊重不同个性特点的教师,寻找每位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多用欣赏的眼光,接纳每一位教师,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以这种态度影响和帮助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使教师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投人工作。

其次,形成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在相互促进中激发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是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分享智慧,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一个大家互相信任、合作学习的教师群体。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幼儿教师相互之间可以密切联系,分享经验,共同反思,优势互补,共同进步。通过幼儿教师之间的广泛交往和专业分享,幼儿教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助合作的工作氛围,每个人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感和凝聚力,大家在密切合作的工作集体中形成了明确的教学目的、改进了教学方法、优化了评价方法,强化了对幼儿的教育效果,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强化了教学动机,增强了继续从事幼教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最后,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建立园内的民主生活机制。幼儿园应建立起民主生活的制度和机制,保障教师对园内重要事情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集体氛围,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被重视和被尊重的感觉,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工作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增强幼儿园的整体凝聚力,激发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提高工作效率。

二、多方交流.形成幼儿教师有效交流的机制

各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交流,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创造条件学习教育理论,帮助其升华原有经验,完成从经验向科学的转化;为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提供条件应用科学理论,提高转化能力和技巧,帮助其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促进所有教师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不断成长、进步。交流的主要方式有:教师与幼教专家之间的交流、幼儿园所之间的交流、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交流等等。幼教专家是幼教界的权威,总结幼教的实践经验,预测幼教的发展趋势,引领幼教的发展方向,幼儿教师可以在与专家的交流中领会最新的幼教理念,并把幼教理念与自己的幼教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幼儿园所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专长,大家互相交流,各取所需,共同构建园本文化;教师通过业务教研活动(如同课题小组、同专业小组)、业务评比(如优质课评比、主题环境评比、区域评比、教师专业技能大赛)等方式互通有无,在专业技能技巧方面共同进步;教师通过组织家长听课、评课、指导家长构建家庭区域等等,与家长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幼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幼儿管理能力。通过多方交流,幼儿教师可以不断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专业成长中不断激发、巩固和强化教学动机。

三、改革教师评价机制,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即把管理者“言堂”变成“公众批语”的形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各项教师评价结果出来以后,可以独立使用,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本人的参考,各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现状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不断做出合理调整,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在此,我们需特别突出幼儿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提倡“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无论是幼儿园管理者评价,还是教师同行评价,它们要对教师的行为产生作用,最后都需要经过教师的自我评价,通过教师的认同、内化,最终才能起到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作用。

(二)实施动态的、发展性的教师评价。

“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不断适应环境和调整自己。发展性教师评价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体现教师教学表现和水平的资料,这种评价既关注教师原有的教学水平,更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动态发展过程,为教师将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相应的机会。这种动态的评价让教师把评价的视点转到自身的教育行为中来,辩证地看待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成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三)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要有明确的标准,这对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是必要的,同时也为教师的努力提供了方向和目标。但是每位幼儿教师都具有不同的背景,在职业素养、年龄、经历、受教育程度、教学风格、师往类型等方面均表现出个性差异。我们需要在多样化的教学背景中检验统一性、标准适用性,在统一的标准与个性化之间取得平衡。

(四)加强评价过程中与教师的沟通,鼓励教师对评价的积极参与。倾听教师的声音,与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并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是实现教师发展与提高目标最直接、最具体的手段,评价中的交流本身就是促进教师转变、达到评价目的的重要途径。

四、关注幼儿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幼儿教师的自主化发展

(一)要关注幼儿教师的生活。

幼儿教师承担了家庭、工作团体和社会生活中的多种角色:家庭中的配偶、父母、子女,工作团体中的教师、同事、班主任或园领导,社会生活中的亲戚、朋友等等。幼儿教师角色身份的多重性使得她们的工作繁忙、紧张,很可能引发角色冲突,进而影响生活、工作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学动机下降。管理者应适时适当地关心她们的生活,为她们排优解难,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调动她们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学动机。

(二)要关注幼儿教师的职业满足。

一项研究表明幼儿教师与其他行业人员相比,成就感的需要更为强烈。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教师比男教师具有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女教师的教学动机强于男教师。而目前幼儿教师队伍中,女教师占有绝对优势。所以,管理者应依托幼儿教师的性别优势,帮助她们体验成功、享受成功,在职业满足感获得的过程中激发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

(三)关注专业成长。

幼儿园管理特征范文5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影响因素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融合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有教师能力、幼儿园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信息化资源与资金投入等。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驾驭能力教师素质高是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的保障,幼儿教师作为教育信息的主要传递者,其信息素养是影响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关键因素。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将产生以下影响:其一,幼儿教师课程融合理论欠缺,思想上存在误区会影响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融合;其二,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很多研究表明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偏低是造成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困境的原因。幼儿园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幼儿园管理与教学模式也是影响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重要因素。在管理模式方面,园长信息化领导力欠缺,对信息化教学理解偏差是造成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困境的重要原因;相关软件的应用模式也会影响学前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此外,幼儿园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数量和质量也会对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产生影响。在教学模式方面,其一,缺乏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会对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产生影响;其二,教学模式中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固定的课程融合模式,同样会限制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效融合。信息化资源与资金保障信息化资源建设和资金投入是实现学前教育信息化的保证和重要支撑。信息化资源对幼儿园课程融合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资源分配存在的地区差异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短缺上,故综合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资源共享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经费投入是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财政投入存在的地区差异同样会影响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此外,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及家长对教育信息化的态度,均会影响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经典模式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主要经典模式有“情境-探究”模式、“互联网+STEAM”模式及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等。不同模式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幼儿实际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特征和本园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情境-探究”模式“情境-探究”模式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以促进学习者自主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已融入幼儿多学科教学中。在幼儿语言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动画、图片、音乐等,让语言教学活动更加深入,让幼儿从倾听、思考、阅读等方面发展其听、说、读的能力,并使幼儿通过彼此的情感交融产生移情和共情。在幼儿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其对音乐进行探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画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想象力,使幼儿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产生创作热情,促使绘画教学的有效开展。“情境-探究”这一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教师的课程设计灵活多样,为幼儿园课程注入了全新活力。“互联网+STEAM”模式“互联网+STEAM”模式是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STEM教育理念引入我国距今已十余载,后逐步演变为了STEM+、STEAM教育和互联网+STEAM。STEM教育融入幼儿课程时,是以素养结构为依据确立教育目标,以主题项目为抓手设置教学内容,以有效提问为驱动支架教学,以家园共育为纽带巩固成效,注重课程的综合性、经验性及实践性。而STEAM教育开始将科学、工程、数学围绕艺术教育展开进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工程和数学要简略概括,注重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开阔教育视野,防止揠苗助长。现今互联网+STEAM教育根据幼儿年龄特征与该园实际情况建立了基于绘本阅读、美工制作、动漫游戏、语言发展等教学活动形式,用以激发幼儿创造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提升幼儿沟通能力。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一当下主流教育模式,部分幼儿园须加强信息化观念,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联系幼儿实际生活,充分发挥该模式在幼儿教育中的优势。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课程数字化资源库是新型幼儿园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幼儿园要加大投入力度,全力建构数字化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和平台,减少幼儿家庭教育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开创互联网+学前教育新生态。另一方面,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模式,注重现实与虚拟的结合,科学选择内容,探索有效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教学资源。此外,目前幼儿园数字资源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教师可从区域层面开发数字资源,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展示地方文化,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最后,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实录”“课件分享”“一师一优课”等活动来创作优秀资源,幼儿园可要求科研团队成员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资源创作方法,掌握资源创作技巧,并注重积累资源。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路径

幼儿园管理特征范文6

论文摘要:当前幼儿教师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柔性管理的出现为幼儿教师管理提供了新的向度。柔性管理符合幼儿教师的心理特征和劳动特点,有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也是办好幼儿园的客观要求。幼儿园可以通过及时了解、满足教师的需求,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及下放权力、实行民主管理等措施,实施柔性管理。

教师管理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教师管理工作的优劣决定着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本主义哲学对包括管理模式在内的多个领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以尊重人为主要特征的人本主义思想日益受到青睐,以人本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柔性管理成为幼儿教师管理的新向度。

一、现实的关照:幼儿教师管理的现状

在幼儿园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各幼儿园突破经验管理模式,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制定出台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以规范约束教师的言行,使幼儿教师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这种管理模式,强调用科学管理理论对教师管理进行指导,强调制定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强调服从性、统一性,强调定量考核与评价。应该说,这种管理模式对于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但是这种管理是通过建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同等级的职权关系,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以管理者的职权影响力实现的。这种管理模式只注重政策的合法性,忽视人本性,缺乏情感性、权变性,淡化了幼儿教师作为有理想、有感情、有个性的知识群体所具有的精神价值和潜在价值,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影响幼儿园办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管理的新向度:柔性管理的产生

一提到管理,常常有人会产生两种错觉:一是言必称西方,二是行必重刚性,似乎管理是西方人的“专利”,与东方无缘;似乎管理就是发号施令,我管你听。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有着深刻华夏文化渊源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上的崛起,包括美国和日本学者开始对东方式的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终于发现,在传统管理背后还有着一个广阔的领域——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而产生的。知识经济产生于20世纪中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获得迅速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有三个主要特征:财富的来源是知识、团体协作意义重大、人的个性充分张扬。时代的特征要求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要能够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既能为团体的协作提供宽容和支持的环境,又能够满足个性充分发展的需要。柔性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根据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采取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它强调“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满足了时展的要求,成为现代管理的新向度。

三、幼儿园实施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柔性管理虽然产生于企业管理的需要,但柔性管理作为时展的新要求,已经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作为幼儿园,因其管理对象的特殊性更应该引进这种管理思想。

(一)柔性管理符合幼儿教师的心理特征和劳动特点

幼儿教师的心理特征要求管理者实施柔性管理。幼儿园教师大多由性格各异的年轻女性组成。从性格上来说,她们有着感情细腻、争强好胜又极其自尊的共同特点。[3]从年龄上来说,她们大多为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一方面渴望实现自我,另一方面又面对着多重压力的矛盾的心理特征。如她们刚刚参加工作,还处在工作的适应阶段而社会已经给她们提出很高的要求;如何处理繁忙的工作与恋爱或家庭的关系等等。因此她们若想在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作为管理者,如果能够及时地了解教师的情况,真诚地帮助她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尽量地满足她们的各种需求,即多一些人性化的管理、多一些柔性管理,教师的工作可能做的更好。

幼儿教师的劳动特征也要求管理者实施柔性管理。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她们的劳动对象是一群有着巨大发展潜能的幼小个体。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活动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因材施教,因而教师的行为具有较强的自党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幼儿教育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幼儿园管理者不能把教师统的太死、管的太严。多给教师一些自主权,多给她们一些信任、理解与支持,以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发挥她们的创造性。

(二)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要求管理的柔性化

我国现阶段幼儿教师的从业感受不容乐观。北京师范大学梁慧娟硕士对北京市50所不同体制幼儿园(公办、民办、集体办园、企事业办园、体改试点园等)的447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2、9%的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59.5%的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基本无倦怠的教师仅占37.6%。南京师范大学张玉敏硕士截取了上海学前教育网06论坛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11月1日上所发的有效帖子616份,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其中有426份涉及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占69.2%;直接倾诉自己身心疲惫的有304份,占49.4%。同为南京师范大学的束从敏硕士综合使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法,调查了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成因。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安徽某地50名幼儿园教师,其中公办园59人、企事业办园8人、民办园23人。调查结果显示:50.0%的教师在工作中只能偶尔体验到幸福感。由以上可以看出,三个研究的基本结论是一致的,即有半数以上的幼儿教师长期处于职业倦怠之中。

研究者发现,导致从业人员职业倦怠之首要因素——压力,往往直接来源于组织和管理。梁慧娟的研究也指出,与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相比,组织管理因素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最大。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危害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更会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最终的牺牲者”。所以,为了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对教师实施柔性管理显得至关重要。在管理中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尊重、宽容、激励,少一些训斥、惩罚;多一些柔性管理,少一些刚性管理,这对管理者是十分必意的。

(三)实施柔性管理是办好幼儿园的客观要求

在信息社会里,教师的流动性较大,人才的竞争更为激烈。一所幼儿园能否办出水平,主要看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幼儿园除了有良好的硬环境和优厚的物质待遇,还必须搞好软环境的建设,即要求管理者在教师管理上更具人性化,尊重教师,爱护教师,合理任用教师,关心培养教师,使优秀的幼儿教育人才进得来、留得住、起点高、进步快,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教师全体达到最佳的组织状态。

四、幼儿园实施柔性管理的策略

(一)及时了解,满足教师的需求

要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要尊重和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要,激发其内在的工作动机,在全园形成一个尊重、合作、创新、和谐的工作环境。幼儿园应根据季节、节日的不同,在教职工中组织开展多种活动,以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嘲这既能增进园长和教师、教师和教师之间的感情,又能激发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幼儿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并处处关心教职工的处境。园长要尽量了解教职工的思想,了解他们情绪变化的原因以及他们的困难,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教职工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工作;教职工生病了,园领导要及时到医院探望慰问,使教职工真正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从内心对幼儿园这个集体产生归属感,从而激起教师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宽松和谐、安定团结、民主自由的人文环境是教师成长的有力保障,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要重视个性培养,增强自主意识,重视人文素养的境界,加强幼儿园的文化建设力度,形成一种促进教师发展的开放、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思想,将教师的利益冷暖放在心上,以诚待人,以情感人,营造和谐的、绿色的、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具体的讲,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首先,要尊重教师。管理者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要明确管理任务。管理者不仅要尊重教师的人格,也要尊重教师的工作,给教师工作环境和心理空间一定的“自由度”,有利于教师身心舒畅地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其次,要加强沟通。沟通能增强相互理解,沟通能营造一种舒畅的心理环境,沟通能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真正的感情,管理者想做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要适时地通过各种渠道让教师了解才能得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教师想什么、需要什么、工作生活有什么困难、对幼儿园的管理措施有什么意见,管理者要及时地去听取,主动的去收集分析。对教师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雪中送炭;对教师的合理要求,只要条件许可要尽量满足;对工作意见和建议,要注意吸收其精华,及时修订管理措施,改进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营造一个严肃活泼、民主平等的气氛,造就一个领导关心教师、教师支持领导的融洽环境。

第三,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教师产生一种归宿感和荣誉感,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这就要求领导具有正派、宽宏等优秀品质,领导和教师间要能够开展平等的对话,教师之间互学互帮,领导要以个人的人格魅力,感染、吸引、凝聚、号召、影响教师,使全园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寻找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多用欣赏的眼光接纳每一位教师,多看到他们的长处。当教师感受到尊重、信任、理解、关心、鼓励和爱护时,会增强自信、自尊、自爱、自重,会焕发出自强不息、发奋向上的精神,就会“士为知己者死”,在教育工作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这就是所谓的“安人之道”。

(三)下放权利,实行民主管理

美国维萨公司前任董事长霍克先生说:“用制度代替人的判断,必然会导致自我退化的恶性循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管理对象由他律变为自律,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决定幼儿园工作的成败。管理者只有以广大教职工为主体,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才会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提高管理成效。

首先,还给教师上课的“自由权”。教育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幼儿教育更是如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行为需要更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我们对教师的教育活动规定的过于细致与严格,那么教师就会慢慢丧失灵活安排、随机教育的能力,幼儿的活动与教师的教育进入僵化状态。因此我们应该把上课的权利还给老师,如教师有权制定本班的教育教学计划和安排本班的教育活动;教师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幼教理论的指导下,可以灵活地选择各种课程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通过这些权利的下放,让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更能符合幼儿的需求,真正地成为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