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稻实验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稻实验方案范文1
【关键词】 市政道路 排水优化 措施方法
在城市的道路建设中,不仅仅是追求道路的平稳安全,还要能够降低道路运营成本,对道路的要求不再像过去一样单一。夏季降雨也会导致路面存有大量积水,致使道路排水成为了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另一个关键。道路积水不仅仅对道路交通有影响,更会对道路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更加关注城市道路的排水建设,让排水设计更加合理。
1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意义所在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稳定发展,在施工方面市政道路排水管道体现出的特点有两个:其一为城市的绿化带和排水管道经常出现交叉的现象,这不关是对交通的影响,更是为居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其二是排水管道都过于长,占地面积太大。为了保证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增加道路建设的安全性、降低成本、延长道路使用期限,建设者要对路面、路基的建设更为仔细认真,要保证路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平整度,更要保证路面具有较高的使用性能。
城市道路排水同样也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一个部分,大多数的排水管道都是藏于地下的,如果不能合理处理积水,将会对城市排水系统产生影响。为了能够保证居民生活不受限制,就需要及时排除污水和废水,所以市政道路的排水优化对道路而言是迫在眉睫的。
2 市政道路排水优化方法
就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方案上来说,可从三个设计点来优化设计,这三个设计点分别为:路基优化、路面优化和绿化带优化。下面我们就来仔细介绍一下每个设计的具体事项。
2.1 路基优化设计
路基在整个道路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路基的设计要格外注重,通常在设计的时候要如下操作:
首先,要准确的控制各个排水器具的使用条件,根据每个路面的需求,合理分配各个排水器具所在位置。其次,在进行排水优化设计前,一定要仔细开展调研工作,对有关路面的资料一定要准确详细,更要就当地路面的积水量进行仔细排查。再次,要对道路的排水设计有正确的理解,严格把控排水工程与其他工程之间的协调程度。最后,在排水系统的设计工图上,要对重要的内容和地点进行明确的标注。
2.2 路面优化设计
下雨的积水和周遭的污水都会先与路面接触,为了不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就需要及时的排除积水。通常人们会分两个方面设计路面的排水:表面设计和内部设计。
在表面的设计中主要就是进行路面积水的快速排出,避免路面积水影响到车辆的通行。针对车道较宽的路面,要采用双坡排水的方式,在道路的两端安放雨水口,间隔要掌握得当,不能过近也不能过远,借由这种双面吸收的形式,将路面上的积水引致地下排水系统中。
在内部排水设计时,工作人员对此不够重视,会错误的认为,要是土基饱和的话,内部设计就也没那么重要了。这种错误的观念在交通量较小的地方还是比较适合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积水导致了很多路面材料的自身性能达不到最佳状态,对路面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至此,在对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进行优化的时候,一定要对内部设计予以高度重视。积水对路面的破坏主要是借由路面的裂缝和地下高水位导致的,在内部设计中,要采取引流的方式来引导积水的走向。这种方式比较适合透水性较小的路面,对那些老旧的路面来说,也是可以起到防护改善作用的。基层排水系统是借由表面层的下部透水性,来引导积水流向出水管,最终由横排水管引向路基。
2.3 绿化设计
在市政道路的设计里,还有一项不容忽视的设计,就是绿化设计。
绿化带的设计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让人们在感官上欣赏城市的美。但在绿化带中极其容易出现积水,即使一些雨水可以排放到路面上,但相当大部分的积水还是会透入土壤中。随着城市管道的下埋,雨水会借由土壤直接渗透到管道外部,并很可能威胁的路基的稳定性,简单的一次两次渗透还可以预防,但长时间的渗漏一定会影响到路基的深处。这就会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年限。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说,可以在路面底部用混凝土密封,以此来避免出现雨水的渗透。虽然说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排水问题和雨水积留对植物的影响,但这种方式需要成本会特别高,在实际的的施工过程中,一般不会先用这种方式,首先采取的方式是利用碎石填补。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积水渗漏,且将积水引导至分隔带位置,就需要在分隔带位置处建立一个盲沟,为了能够使水的流动更加方便,要让路面尽量有微小的坡度,尽量缩短积水下沉的时间。
排水系统的更加完善可以有效的将绿化带中以及路面中的积水排出,从而提高路面和绿化带的积水径流系数。就此可见,绿化带排水的设计是对整个城市排水都有积极作用的,它能够更加有效的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如果说城市的绿化设计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舒解,更加是人们日常需求上的帮助,那么道路的绿化带设计就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舒适的居住,让生活更加安逸、幸福。
3 结语
市政道路排水的合理设计会直接影响着排水系统的性能,也会影响着城市道路的建设成本。想要高效的提升市政道路的排水性能,就要针对市政道路的排水性能出现的问题,予以详细的分析解决,面对可能或即将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如果市政道路上的积水不能够及时排出,就会很大程度上渗透到路面的内部,导致城市道路的破坏,这将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市民的出行安全性和交通流畅性。至此,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首先考虑排水问题,要做到具体地区具体设计,并寻找出最适合最经济的方案,解决路面的积水问题。市政道路排水方案的优化是广大市民的福利,更是国家建设利民性的体现,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部门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以民为主的观点,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振纲.分析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22-26.
[2]金玉华,汪萍.关于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3):33-37.
水稻实验方案范文2
【关键词】城市道路;改造施工;排水设计方案
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有效检验城市现代化的标准,主要体现为城市道路的通行状况以及交通运输情况。因此,一些城市都将道路交通建设列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道路的路面质量因此而备受关注。为了避免因为路面积水而埋下的诸多安全隐患,需要定期地对城市道路进行改造施工,其中制定有效的排水设计方案,能够确保城市道路质量的同时,还可以确保人们的生活正常有序。
一、设计目标
在进行城市道路施工时需要综合考虑许多的因素,像道路具有的等级、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具有的地形与地貌以及每年的降水量等。需要认真考虑的是水源的不同,所安置的排水系统也有所不同,最终能够保证路基与路面具有非常好的排水系统,有效将损坏道路的水全部排到路面以外的范围中。对路基的水分也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将其控制在固定的范围之内,最终保证了路面能够每一年都保持干燥。此外,也要能够保证地表积水以及地下水不会对道路的表面造成任何的影响。之后将路面与路基排水二者进行有效的配合,对地上排水以及地下排水进行综合的考虑,对暂时性以及永久性的排水设施也进行全面的考虑,并且将道路排水联系到农民的农业种植,最终有效将道路排水工程与防护加固工程也联系起来。
二、注意事项
在进行排水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综合的考虑,将相关的事物都要认真的考虑进行,能够有效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一般来讲,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依据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318-2000《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规范》来进行操作。通常情况下,排水沟渠应该设置短些,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水出现了过分集中的现象,保证水流可以按时的进行分散。
工程设计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场的地质以及地貌以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针对较为特殊的路段,需要综合规划。地表与地下的排水设计、排水沟渠的平面以及竖向布置都要有效结合,并且分好时段展开修建工作。无法规划排水设施的路段,可以配合路基防护和加固工程,并提出特殊的设计方案。
三、方案设计研究
对于道路而言,路基其一种非常基础的组成部分,路基的位置比较独特,因此对水会做出非常敏感的反应,如果路基含有蓬松土,经过水的浸泡后就会对工程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工程的彻底毁灭。路基的排水主要指的是将在路基范围之内土的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最终能够保证路基可以始终保持干燥的状态,最终确保路基能够始终踏实与稳定。
一般路基在沟型的设计上,以梯形(60厘米×80厘米)为主,两边的下底角要超过45度。考虑到整体的视觉效果,在边沟线型的设计上不但要适用,而且要美观,尤其是转弯处,弧形的半径一般不可以小于10米。
在排水沟的设计上,对于浆砌排水沟的允许偏差和频率都有所规定。
浆砌排水沟的允许偏差和频率
如果地势比较低洼,一般最低点相比较于其他位置普遍要低4m左右,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盆地,从而造成路面积水严重,损坏路基。因此要做好排水方案的设计。
(一)自流排水方案设计
如果立交桥的附近出现了比立交桥最低路面还低的排水管区时,此时就应该采用非常常用的排水方法。最为合适而且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自流排水,采用这种排水方式是不会造成能量的消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建设所需的成本节约下来。
(二)湿潮路基排水方案设计
如果路基比较湿潮,首先应该对其进行烘干处理,也可以选择干燥的土质将其进行填好;如果路基不是十分的潮湿,应该在准备开工之前,事先在路基的两旁设置好排水沟,要求方向为纵向,并且每间隔一定的距离同样要设置好横向的排水沟,将路基水有效的排入到排水沟中。如果路基的存水非常多,并且不能对其全部疏通彻底,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将原土进行换填,一般换成干燥的土即可,同样也可以选择透水性非常好的材料将其填入。
(三)路基地下水位的方案设计
为了确保路基能够始终保持干燥,将路基的地下水位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地下水丰富的区域,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路基地下水位设计。以避免由于长时间浸泡而影响到路基的硬度和牢固性。
目前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在路基下的合适位置设置暗沟、渗井以及渗沟等。
1.暗沟的设计
相比较于明沟,暗沟的设计则较为复杂一些。从构造特点上来看,可以加强沟底的渗水设计,使地下水都可以汇集到暗沟内,然后沿着暗沟将水排泄到指定的地点。所以,在暗沟的沟内通常会使用一些颗粒状或者是透水性良好的材料。颗粒状材料一般中间回填粒径要局限在3厘米至5厘米之间。回填的时候,要注意按照细粒料、中粗砂和中砾的4:1比例逐次回填。
暗沟的长度设计上,鉴于其排水能力有限,所以,相比较于明沟的设计要稍稍短一些,而且沟底要有纵坡设计。为了防止有水倒流,出水口底标比沟外最高水位要高出20厘米。
2.渗井的设计
当地下有较多的存水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渗井来进行排水。渗井属于是横向排水设备,其作用是将路基上层的地下水,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深入到更深的水层中去。当排水量比较小,而又不利于使用平式渗水沟,此时,就可以选择历时排水的方式。因为渗井的工程施工比较负责,而且投入成本很高,所以不建议采用。
3.渗沟的设计
渗沟设备是一种将地下水汇集到沟内,然后沿着沟底通道排放到制定地点。其可以起到地下水拦截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使地下水位降低。渗沟的尺寸设计需要通过水利计算获得,与暗沟相比会更大一些,而且埋植更深。
(四)地面排水方案设计
城市的路面排水工程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双坡排水以及单坡排水,为了能够保证地表水不会在路面停留很长的时间,双坡排水方式是一种首选的方法,每间隔固定的距离就应该在道路的两旁设置好雨水口,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将路面水进行积聚,之后通过和它相连的支管将收集后的水全部排到路面下方的主干管中,之后将所有的水全部都排入到河流或者是湖泊中。
此外为了能够保证人们可以出行方便,需要将人行路面水进行彻底地排除,并且应该使人行横道坡应该面向主车道,这种设计能够有效保证人行道上的水可以非常容易就全部流向了车行道上,之后通过雨水口全部进行有效的排出;如果道路正在被施工,需要在道路的两端位置提前设置好挡土墙,并且要在挡土墙的上方来设置截水沟,这样就能够有效将快要流进人行道的地表水拦截。
水稻实验方案范文3
关键词水稻病害;防治技术;集成;应用;江苏淮安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162-03
1技术集成背景和依据
淮安市是农业大市,水稻是第一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近28.7万hm2,产量占粮食总产量近45%。水稻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一般发生年份,如果防治不当或失治的田块,减产20%-30%,严重发生年份减产70%-90%。因此,搞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对粮食生产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以来由于水稻栽培方式、施肥技术、品种及气候等因素的变化,淮安市水稻病虫害种群及发生规律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是虫害重于病害,近几年来已转变为病害重于虫害。虫害方面,过去严重发生的内源性螟虫(三化螟、二化螟)已变化为次要害虫,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受南方虫源地虫量及迁入当地的气候条件影响,2008年以来一直处于低水平发生状态。水稻秧苗期主要以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性病害(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危害为主,目前防治技术成熟,控制较好。而病害方面,随着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青枯病、鞘腐病等多种病害呈重发趋势,其中纹枯病持续重发,稻曲病已由次要病害变为主要病害,并呈持续加重的态势。因此,加强高效防治技术的研究集成,科学指导防治,对减少稻谷损失,提高稻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主要技术集成内容
2.1开展水稻病害发生规律调查,明确病害发生新特点
2.1.1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变化情况。近年来,淮安市水稻苗期至分蘖期,主要病害为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该类病害水稻拔节后基本不感病,灰飞虱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使灰飞虱及病毒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水稻分蘖期至拔节期,主要病害为纹枯病,局部发生稻瘟病;孕期期至灌浆成熟前,主要有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三大病害。其中纹枯病、稻曲病两大病害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危害性最大,近年来呈持续重发态势。稻瘟病水稻品种间发生差异较大,目前主体品种均较抗稻瘟病,发生较轻。细菌性病害零星发生,危害不重。2006年以来,每年纹枯病发生面积持续保持在24万hm2左右。
(1)纹枯病。水稻纹枯病病菌主要以无性阶段的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他寄主上越冬。翌年水稻栽种后菌核粘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危害,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水稻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病害向横、纵向扩展,抽穗前以叶鞘危害为主,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严重时造成水稻软瘫倒伏,出现“黄塘”或大片“冒穿”倒伏。据研究,由于水稻播栽期推迟,后期肥料施用比例加大,发病期推迟,但病情上升快,激增期提前,严重危害期延长,危害期已持续到水稻灌浆期。一般在7月中旬发病,8月上旬上升,持续危害期到10月中旬。2006年之前一般在7月上旬见病,8月上中旬进入发病高峰期,水稻齐穗后至9月上旬病情处于稳定下降期。因此,全市水稻纹枯病发生危害的高峰期已集中到水稻孕穗抽穗期。
(2)稻曲病。病菌以落入土中菌核或附于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厚垣孢子,由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侵染时期为水稻孕穗至开花期侵染花器为主,始见期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发生高峰在灌浆至乳熟期,黄熟期病情趋向稳定。近年来,淮安市稻曲病迅速上升为水稻主要病害,已成为水稻穗期的重大病害之一。据调查,2006—2011年淮安市稻曲病发生面积分别为2.38万、6.15万、11.46万、10.07万、9.70万、11.02万hm2;病穗率依次为1.50%、0.80%、2.00%、6.32%、5.48%、11.69%。其中,2011年盱眙县、洪泽县平均病穗率分别达26.50%(0-70.00%)、7.17%(0-22.50%)。
2.1.2水稻穗期病害呈持续重发态势。研究表明,造成水稻两大病害重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菌源。由于近年病害持续普遍发生,残留菌量多,病菌寄主范围广,传播途径多,生活力极强,纹枯病菌在室内水层下保存32个月的菌核萌发率仍达50%。二是水稻品种抗病性。水稻品种间发病有一定的差异,但目前无免疫和高抗的品种。水稻主推品种大多不抗纹枯病、稻曲病,淮稻系列、南粳系列、武运粳系列及Ⅱ优系列均中高感纹枯病、稻曲病。其中,涟水、盱眙、金湖等地大面积种植的Ⅱ优系列杂交稻品种均为高感稻曲病品种,且大面积连片种植,一旦气候适宜,便会暴发成灾。三是水稻生产已进入高产量水平生产阶段。产量高,化学肥料投入大,穗肥施用量加重,后期群体生长势强,田间郁闭,极有利于病害的发生。2008年淮阴区调查连粳6号,肥力好的田块稻曲病病穗率为11%,肥力差的地块病穗率只有1.4%。四是气候条件有利病害重发,阴雨、高湿的田间气候有利于2种病害的发生。由于近年全市播种期显著推迟,抽穗扬花期后延且时期拉长,穗期遇阴雨低温几率加大。系统调查表明,近年来淮安市水稻破口至抽穗期大面积已推迟到8月底至9月上旬,甚至到9月15号,抽穗期比过去推迟了10-20 d,而8月底至9月上中旬雨水较多,极有利于稻曲病、纹枯病的发生流行。
2.2加强试验示范工作,研制新型防治技术
由于传统防治技术存在的严重不足,重点开展了新型防治药剂的攻关研究,几年来全市开展相关药剂试验示范30多项次,近10篇。通过大量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应用,筛选出先进替代药剂,科学集成了水稻病害防治技术方案。
2.2.1纹枯病防治试验示范。在水稻分蘖末期至高峰期,即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进行了几种药剂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10 d,30%苯甲·丙环唑(爱苗)乳油225 mL/hm2对纹枯病的防效为53.8%,30%苯甲·丙环唑(爱苗)乳油225 mL/hm2+20%井冈霉素粉剂375 g/hm2的防治效果为74.2%,20%井冈霉素粉剂1 500 g/hm2的防治效果为61.0%。苯甲·丙环唑在多种新药剂中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其中与井冈霉素混用配方效果最好,而单用效果差于井冈霉素[1-3]。
水稻实验方案范文4
关键词: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导流;方案选择;决策研究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diversion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verall design of pivotal project. Therefore, in order to the successful accomplishment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it is the key to correctly choose the appropriate construction diversion schem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ecision research of the construction diversion schem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of China.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ivotal project; construction diversion; scheme selection; decis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水旱灾害的频发,我国加大了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建设。我国大型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都是建在大江大河上,河流随季节出现的汛期和枯水期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小的影响,而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是一项工期长、要求高、难度大的工程,所以为了保证枢纽工程的主体建筑物能在干地上施工,就加大了对水流的控制,主要的形式有把河水导向下游,或是进行拦蓄,这种在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中对水流的控制,就是施工导流。施工导流工作的好与坏直接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导流方案的选择质量决定,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一定要综合各种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导流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的简述
1、施工导流的概念
在水域(大多数指活水河道)内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为创造干地施工条件,前期用围堰围护基坑,将河道水流通过预定方式绕过施工场地导向下游的工程措施。施工导流是水利工程施工,特别是修建闸坝工程所特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措施。导流方案的选定,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的工期、质量、造价和安全渡汛,事先要做出周密的设计。
2、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导流的阶段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及各个时期的泄水条件,施工导流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导流,即围堰挡水阶段,从河床截流开始到坝体修建到围堰高程以上的时段。
中期导流,即坝体挡水阶段。此时导流泄水建筑物尚未封堵,汛期由坝体挡水。随着坝体升高,库容加大,防洪能力也逐步增大。
后期导流,即从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到大坝全面修到设计高程的时段,永久泄水建筑物已投入运行。
二、在我国影响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导流的主要因素
由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是一项工期长、要求高、较为复杂的工程,而我国的各条大江大河又有其各自的特点,因此,导流方案的制定和选择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要想选择出合理科学的工程施工导流方案,就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综合分析技术难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选择最优的导流方案。以下就对影响水流水电枢纽工程施工导流的因素进行分析。
1、水文条件的影响
由于我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所以我国河流的枯水期和汛期也较为分明,河流的流量、水位的高低,枯水期的长短,汛期的时间和长短,冬季的流量和冰冻的情况等,都会影响导流方案的选择。一般情况,对于枯水期较长的河流,要充分的利用枯水期进行工程的施工;对于枯水期不长的河流,河床宽、流量大的,要采用分段的围堰的方法进行导流;对于水位变化幅度比较大的河流,可以采用基坑淹没的导流方法。
2、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中,坝区附近的地形地貌对于导流方案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河床比较宽阔的河流,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允许通航,这样的河流多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尤其是河床中有天然石岛或是沙洲时,采用分段围堰法的纵向围堰导流方案,更有利于导流围堰的布置。
3、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建筑物的样式和布置的影响
在对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筑物的样式和位置进行确定施工前,要考虑导流方案的设计,而导流方案的选定也要充分的对建筑物的样式和坐落的位置进行分析。在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方案对混凝土坝枢纽进行修理时,要充分的利用混凝土坝与水电站之间、混凝土坝溢流段和非溢流段之间的隔墙作为了纵向分段围堰的一个部门,这样就能有效的降低导流建筑物的造价,从而节约建设成本和资源。
4、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的主要方式、施工进度以及场地布置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导流过程中,影响施工进度的关键阶段主要有导流建筑物的完工期限、阶段河床水流的时间、封堵临时泄水建筑物的时间以及坝体拦洪的期限等等,而工程施工的主要方式方法、采用的工程技术,以及施工的进度都会影响到各个阶段的导流工作。
三、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导流方案的决策
在对枢纽工程施工导流方案选择之前不但要综合的考虑到河流的水文条件、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以及工程施工的方法和进度等影响,还要对导流工程的经济效益,施工强度的合理性、劳动力、机械设备、施工的时间、工期以及截流、蓄水、安装、发电的时间等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导流方案的可行性概率。以下就对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导流方案的决策进行研究。
通过水力计算进行导流方案的选择
因为我国的各个河流的水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建设中要根据河流的实际情况进行导流方案的确定。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尺寸,并且对导流方案进行布置,对于河流的流速、水位、压力和泄水的能力要通过比较选择最佳的方案,鉴于我国相关技术的限制,在对大中型的工程进行导流时,要通过模型进行实验。
制定工程施工的进度计划
对于不同的河流,其枯水期、汛期、泄水能力等也不同,应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导流方案。不同的导流方案,对于工程施工进度的安排也是不同的。首先应该对于影响施工进度的(如:开工、截流、拦洪、封孔的时间)控制点进行研究。通过这些控制点安排出施工控制性进度计划,然后在根据该计划对各单项的工程进度进行计划,以此来确定导流方案的工程受益时间和竣工时间。
对河道的综合利用潜能的分析
不同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导流方式,河道的综合利用的潜能和实现的效果有很大的不同,对河道综合利用潜能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和计算的时候,要严格的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不用凭主观意识办事,使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导流方案的工程量受人为影响的概率降到最低,实现工程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也要充分、合理的制定工程造价和实现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对工程施工强度的合理分析
对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进度,要严格的计划,此外合理的分配工程量和劳动强度。首先分析工程施工的有效时间,除去节假日和因为特殊原因的停工,例如,降雨量过多、冬季的气温太低、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气温达不到要求,河流的汛期水流量过大,水位过高等情况都会造成停工。因此在有效的工作日期间就要加大劳动的强度,以保证工期,按时完成工程。
四、总结
施工导流贯穿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对于枢纽是工程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顺利、高质量的完成,就必须对水利水电工程导流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并且对影响工程施工导流的水文条件、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以及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的主要方式、施工进度和场地布置等因素的影响进行综合的考虑和评估,最后对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导流方案的决策从水力计算、进度计划,河道综合利用的潜能以及对工程施工强度的分析,得出对导流方案的正确选择,实现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使工程更好的造福于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工程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年
水稻实验方案范文5
[关键词] 设计性实验 探索能力 失调症状
多年来,学生上实验课都是依据实验指导书,看懂指导书上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和操作步骤等项便机械地做实验。更有甚者,根本不看书,等老师讲完整个实验内容就照着黑板上的操作步骤做实验。根本不动脑思考实验为什么那样设计,选择的实验器材和操作步骤有哪些优点。学生这样做实验只是验证了实验指导书中的内容,很难通过这样的实验提高学生科学探索能力。比如,“植物营养元素失调症状诊断”这个实验是多数农业院校本科生的一个必做实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实验课上利用幻灯片将不同植物的营养元素失调症状图片展现给学生,再配上文字说明。这种教学方法尽管能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种营养元素失调时植物不同器官出现的症状,但学生对该项实验内容掌握不牢,更谈不上把实验课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对田间一些植物不同器官出现的营养元素失调症状做出诊断。为此,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改革了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植物,使植物出现营养元素失调症状,再带领学生到田间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对植物出现的一些营养元素失调症状进行诊断。
一、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结合专业特点设计不同实验方案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植物,结合植物营养元素失调症状实验设计原理和专业特点,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出实验方案。例如,进行实验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立实验小组,选择的植物培养对象有玉米、大豆、水稻、小麦、油菜、菠菜等多种植物。每个实验小组再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出实验方案。比如,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氮素营养失调症状原理设计出不同实验方案。植物缺氮时引起叶绿素含量下降,老叶片易出现失绿、变黄等缺素症状,而且,失绿的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等;当氮素过多时,植物组织柔软,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差。根据此原理,农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氮素水平(缺乏、正常、过剩)对不同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观察植物叶片是否变黄,氮素过剩的植物在风力稍大时是否抗倒伏能力差。而园艺专业部分学生对氮素影响蔬菜品质较有兴趣,则选择菠菜和油菜等作为培养对象设计不同氮素水平对蔬菜体内硝态氮含量的影响,以考察施肥对蔬菜品质的影响,也为“绿色蔬菜”评价提供依据。植保专业的学生则设计出利用玉米螟侵害不同氮素水平培养的玉米,观察氮素过剩的玉米是否抗病虫害差。植保专业也有同学设计有益元素硅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利用水稻稻瘟菌侵害不同硅水平培养的水稻,观察是否是硅缺乏时培养的水稻易得稻瘟病。
二、培养、观察植物和田间诊断植物失调症状
实验中学生按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植物种子进行育苗,待小苗长到10厘米左右进行移苗,将小苗移到不同处理的营养液中。将装小苗的培养钵放在光照、湿度、温度适宜的培养室中培养。定时通气,每三天换一次营养液。实验开始后每隔两天观察一次植物生长状况,并进行仔细记录。当植物出现各种营养元素失调症状时要用相机照下失调症状。学生通过理论课和设计性实验课掌握了关于植物营养元素失调症状诊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如果在生产实践中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植物出现的一些缺素症状做出正确诊断,这势必能解决一些生产实践问题,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得到应用和升华。因此,我们结合设计性实验课又领学生到田间对主要的农作物如玉米、大豆、小麦等及一些蔬菜如菠菜、油菜、番茄和黄瓜等出现的植物营养元素失调症状进行诊断,使学生所学在实际中得到了运用。
三、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科学探索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培养,并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设计缺乏和过剩影响该植物生长发育的营养元素。因此,设计性实验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使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中培养植物时要精心管理,注意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激发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科研探索能力。而不是像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一样只是看懂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按实验操作步骤按部就班去操作。设计性实验需用时间虽长,但整个实验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和动脑,使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为今后的科研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华,董志新,朱继正.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1):80-83.
水稻实验方案范文6
[关键词] 沼液 水稻生产 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184-01
随着农村沼气建设深入开展,沼肥在水稻上的应用也逐步推广开来,由于当前水稻施沼肥方法简单,影响了沼肥在水稻上的利用效果和沼肥使用技术的推广。人或畜粪、农作物秸秆、以及水按照合适的比例,在沼气池内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从而产生的一种沼液,沼液中含有大量的钾、氮、磷、和许多中、微量元素、以及植物生理活性物质,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因此,沼液可作为一种绿色有机肥。通过实际实验,使用沼液浸种,叶面喷雾,不仅降低了病虫害,还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这一效用在水稻栽培上有突出的表现,沼液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有机水稻的推广,并为其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我们需大力推动绿色产品的生产。另外,在农村新能源“一池三改”项目建设中,也可推广使用该技术,充分利用农村沼气建设过程中的副产物,为将大面积绿色水稻栽培生产推广到全州提高依据。
某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头道镇和东城镇联合,对平岗平原3000亩水稻推广沼液应用技术,在使用该技术一年后,证明沼液应用技术明显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通过实际实验,相比较于常规稻田产量,推广区水稻亩产量上升10.9%,达到480kg,以每kg3.6元(该)计算,每亩绿色水稻经济收入最少也是1728元,这比种植普通水稻要多170多元。该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过一年多的验摸索,总结得出有必要广泛推广沼肥生产有机水稻的技术规范,这对绿色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人或畜粪、农作物秸秆、以及水按照合适的比例,在沼气池内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从而产生的一种沼液,沼液中含有大量的钾、氮、磷、和许多中、微量元素、以及植物生理活性物质,与其它堆沤方法制取的有机肥相比,其养分含量都要高,且养分速效,有利于作物吸收。粪便中的病虫卵在沼气池发酵的过程中基本上已全部被杀死,而在发酵的过程中沼肥生产许多新的营养物质都是,用沼液浸种、叶面施肥,不仅可以降低病虫害,还可以提高产量。
在该市农业局的支持下,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了更好的证明沼液应用技术不仅可以防止病虫害,而且还可以提高水稻产量等良好的实际效应,在头道镇和东城镇推广了3000亩水稻,以便提高可靠的科学依据推广大面积绿色水稻栽培。该实验基地的水稻使用的是良种吉粳81,沼液采用的是正常产气1个月以上沼气池内的,先用沼液浸种,施肥时间在3叶期和分蘖盛期。3叶期秧苗喷雾施肥,其用量是等比例混合在沼液和清水,标准是0.5kg/10m2,分蘖盛期水稻喷雾施肥,其标准是沼液和清水1:1混合液450kg/hm2。
处理1:沼液浸种方法为:先用澄清的沼液浸种72小时,然后正常进行浸种催芽播种;
处理2:3叶期秧苗时,叶面喷雾时间一般选择4点后,其标准是等比例沼液、清水混合液,0.5kg/10m2;
处理3:水稻分蘖盛期一般在6月25日左右,其施肥标准是是等比例沼液、清水混合液,450kg/hm2,具体喷雾时间是下午4点后,如果是阴天几点都可以。
在管理措施、温度、水分、育苗剂用量等方面,推广区和常规区栽培是一致的。为确保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要求,推广区每一项操作都需严格根据试验方案进行,即:区农户登记备案在3月份完成,沼液浸种在4月份完成,两次沼液喷雾在5-7月份完成,另外,在施用沼液关键时期,各镇政府主管领导、项目由该市农业局、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会组成项目领导小组,并协同农业技术专家,检查指导沼液技术应用。
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全市科技人员、农村农业技术骨干、以及种粮大户,实际对比推广区与常规区的水稻种植情况,其中,秧苗平均株高:沼液区是21.6厘米,常规区是20.5厘米,二者高度相差5%,叶龄:沼液区是4.5,常规区是4.3,叶龄高0.2,施用沼液区秧苗平均白根数、单注分蘖数、百株鲜重、干重,分别是8.0、0.8、42.6g、11.2g,而常规区则分别是6.5、0、32.5g、9.4g,通过对比很明显得出,试验区在每项指标上都高于常规区。农业技术人员经过调查项目区水稻物候期得出,就水稻物候期而言,沼液区基本上与常规区是相同的,但水稻出穗期项目区要比比常规区早大概1天时间,实验去大概是8月5日,常规区大概是8月6日。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10月8日再次组织上述人员去实地观察农技人员通过采样考种,以及实地测产得出,在千粒重、效穗数、穗粒数上,实验区水稻都高于常规区,而且每亩水稻的产量都提高了10.9%左右,实验田达到480kg/亩,常规区是433kg/亩。推广区水稻种植不仅达到了产量10%增多的目标,还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米产品的质量,以及农民的经济效益,而且这种绿色水稻种植的产品质量好,口感佳。
在当地绿色水稻种植中,该技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绿色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在实际的试验过程中,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结了下面几项注意事项:(1)沼液叶面追肥时,必须合理调配沼液浓度,如果褐色较深,要加水稀释,另外,为避免化肥、农药浓度过高,而伤害秧苗,喷施时也需加水稀释;(2)为防止出现烂种现象,在用清水或沼液浸种之前,都必须用清水洗干净种子;(3)按照常规方法对沼液浸种后的种子进行催芽、播种、以及育秧;(4)按照常规方法管理沼液浸种水稻大田的生产;(5)沼肥必须完全腐熟,为避免使用过量,需提前计算好用量。
参考文献
[1]文豪善.沼液在水稻生产上应用示范总结报告[J].吉林农业.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