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

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范文1

引言

广告是传达信息的一种形式,而媒介是讲信息传播给大众的工具。在广告媒体中的几种主要媒体有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和户外。但随着近几年社会不断发展,一些新兴的广告媒介也逐渐出现,如网络、社交平台、或以电视剧或电影为平台的广告植入等。

服装广告则是服装企业为宣传自己的品牌、服装产品、营销方式等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宣传性活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服装广告表现形式往往较为单一,一方面即不能表现出服装品牌相应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不能对消费者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因而使得更多的服装消费仅仅只是通过消费者一次次的购买体验从而获得相应的消费经验。因此,新兴的服装广告媒介平台的产生,不仅可以使得服装企业能有效地推出自己的服装品牌,也可以引领服装消费潮流,创造出更有影响力的时装品牌。

现代广告简述

现代广告是指一种由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通过传播媒介将经过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的特定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以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为目的的、公开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这个定义是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从广义广告的角度进行概括。[3]

现代广告设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以及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引导着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并且它已经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广告已经远不同于原始的广告,以吆喝叫买为形式;亦不同于往日的广告形式,仅仅局限于海报宣传、杂志报纸、商品包装等;如今的现代广告是运用了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所有的视听审美样式作为自己的形式来信息,摄影广告、影视广告、计算机广告等都是现代广告的一种信息传播的表现形式。

服装消费趋势的影响

衣、食、住、行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要,服装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早已从原始的遮羞功能而逐渐演变成为保健功能、标识功能和装饰功能。因此,现代人类对服装的消费需求也更加的个性化和独特化。绝大部分的服装消费者都希望自己的穿着能够引领时尚的潮流,服装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也开始逐渐推出一系列个性化的服装品牌。但如何让消费者从了解到认可再到购买其服装品牌,就需要服装企业来使用相应的传播手段,而现代广告的产生就为服装企业提供的相应的平台。

原始的服装广告形式,不外乎电视、报纸杂志、橱窗、产品等,这种广告形式不仅手法单一而且创意较少,难以使消费者对服装品牌有用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在聘请明星代言人的时候,更多注重了明星的个人形象而往往忽视了该代言人与服装品牌的匹配程度,使得消费者的注意力从服装转向了代言人,因此难以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

世界著名广告设计师戴维奥格威曾说过“我们认为,每一个品牌都是一个产品,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品牌。”现代广告形式的产生和发展,为服装品牌的推广开创了新的道路。例如,现在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中演员的服装赞助,随着电视剧和电影市场的日益繁荣,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不仅注重剧情,也注意其中男女主角的服饰搭配,往往有很多经典的搭配的服装都会在电视剧或电影播出后,与其相关的服装会被销售一空,如今韩剧的盛行,就很好的反应了这一现象,将众多的服装品牌进行了包装和推广;又如,随着新兴的社交平台的产生如微博、人人等,很多时尚博主的潮流搭配也同样会被大众所模仿。因此,现阶段的服装广告早已步入了现代广告方式的宣传策略中,以其中的TVC广告为主,如赞助热门电视栏目主持人和嘉宾的服装、聘请活跃在社交网络的时尚博主展示时尚的服装搭配并附注服装品牌等手段以来宣传相应的服装品牌。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广告在服装广告中的应用已经步入了营销、传播整合的阶段,已经从原始广告的单一化行为而逐渐转变成为“五感”综合化体验的服装广告,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好地去了解服装品牌并进行相应的消费。而现代广告的传播对服装消费的潮流趋势不仅是一种引导更多的是一种创造,通过新兴媒介平台的运用,消费者能更多的去了解服装品牌和服装搭配手法从而进行消费为企业创造实际的利润,并且通过有效合理的宣传,也为下一季度的服装流行趋势做出相应的判断,从而使消费者拥有自己的流行判断能力,引领时代的潮流。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

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范文2

关键词:电视谈话节目;现实困境;发展;亮话

1 电视谈话节目简述

1.1 电视谈话节目的概念界定

电视谈话节目的英语原文为“TV Talk Show”,按其表面意思,可直接翻译为“电视交谈的展示”,港台的电视从业人员则常称之为“电视脱口秀”,给人的直观感觉则侧重了主持人不事先备稿、“脱口而出”的自然与机敏,带有表演的色彩,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而笔者认为,我国大陆地区电视谈话节目的娱乐性要弱于欧美和港台,它仅仅是围绕某一话题或嘉宾进行的人和人之间的交流。

依据对具体电视谈话节目的观察分析,并且借鉴相关的理论研究数据,本文试图把“电视谈话节目”定义为:把人际口头传播形式引入电视荧屏,节目录制在固定谈话场所进行,由主持人、节目嘉宾以及现场观众,围绕社会热点话题,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人文的话题,展开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群言式的交流、对话,以达到某种传播效果的大众传播活动。

1.2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整体概况及发展历程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比这个节目形态的起源地美国晚几十年,虽然起步晚,但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速度却惊人之快。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播,这开创了国内电视谈话节目的先河。这档节目体现了我国电视传播观念的变化,第一次把“演播室受众”这个特殊受众群体放在和主持人、嘉宾同等重要的地位。而要问国内电视谈话节目真正引起观众以及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则是央视在1996年3月16号开播的“实话实说”栏目。这档栏目在话题甄选、前期调查、嘉宾选择、主持人风格定位与现场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更具有现代电视节目制作的特性,并符合市场化这个大时代背景的要求,可以说,《实话实说》是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一个里程碑。

关于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笔者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认为比较准确的是将电视谈话节目分为准备时期、兴起时期、兴盛时期三个阶段。

①准备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广播节目形式的发展,尤其是广播节目中,热线电话的方式,为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在传播观念上、节目形态上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②兴起时期:这一阶段也可以被称为“实话实说”阶段,并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电视谈话节目初现端倪。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播。1996年《实话实说》的开播,使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结合自己的国情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出现“谈话节目热”,栏目数量很多,但是节目的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节目属于对“实话实说”栏目的借鉴、模仿。

婚恋交友类谈话栏目开始出现。1998年7月,湖南卫视“玫瑰之约”栏目开播。

③兴盛时期:即2004年4月湖北电视台《财智时代》开播至如今各种谈话节目兴旺繁荣。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谈话节目数量猛增。无论是央视,还是地方台,都在频繁推出各种样式的谈话节目,数量多达百余个。谈话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经济、旅游、人物、健康、影视等内容屡屡被搬上谈话节目的荧屏。

2 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面临的困境

央视“实话实说”开播之后,在我国电视媒体,刮起一阵强劲的谈话节目风暴,着实让电视荧屏热闹了一番。然而,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面临的困境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今新媒体兴起,竞争激烈,反思电视谈话节目的不足,找出相应的对策,就变的空前重要。

从宏观上考察,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2.1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历来受到观众和研究者的关注。央视的谈话节目经常会成为全国各地电视台学习、借鉴的模板。比如“实话实说”、“对话”、“艺术人生“等栏目,都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不过,电视节目是艺术品,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创新。这种简单的模仿和克隆,很难推出精彩的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面临的最主要困境,就是彼此间模仿、抄袭过于严重,缺乏创新,精品栏目比较少。

2.2 节目真实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

另外,我们电视谈话节目真实感很是有些欠缺。情感的真实,体现在节目中,就是“说真话、说实话”;体现在节目现场,就是观众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靠现场导演的情绪调控。有些栏目的录制现场,常常看到现场导演带领全场观众,在节目正式录制前,进行录掌声、录尖叫、录笑脸的拍摄,这样的节目,就严重丧失了“真实性”,导致节目内容过于完美而失去了即兴产生的“亮点”。长此以往,这档栏目就会失去鲜活力、生命力。

关于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真实性流失,分析原因如下:

2.2.1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因几乎没有实行现场直播形式而导致节目真实性不同程度的流失。

电视谈话节目追求的是,通过电视传媒,展现自然而且完整的谈话过程。然而,我国目前的电视谈话节目,大都采用录播方式,有些段落反复录制,以从中挑选最佳镜头。这样虽然让最终的播出成片看起来很完美,可是严重损害了节目的真实性。这种处理方式,会导致现场嘉宾和观众的话语被剪辑,真实性大大流失。

2.2.2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因还没有形成理想的传播情境而导致节目真实性不同程度的流失。

尽管我们都喜欢看真实、有细节的电视节目,可是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中的意见表达,很难做到完全真实。这不仅受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因为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在操作时本身的缺失。比如,某档电视谈话栏目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或是政府官员做为节目嘉宾录制节目,嘉宾就会有些顾虑,讲话就会谨慎,有些真实想法就只能停留在嘉宾的脑海里。这种潜在的心理压力,让嘉宾的真实观点无法正常表达。作为媒体工作者,不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消极懈怠,而是应该对所处的传播现状有个清醒认识,并且做出应有的努力。

3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在困境下的生存之道

面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了实现我们自己的电视谈话节目健康快速发展,笔者联系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3.1 正确定位、打造品牌、提高竞争力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几乎每家电视台都拥有一档自己的电视谈话节目,可是这些节目质量却是参差不齐。栏目制作之前,就要对播出市场进行实实在在的调查,抓准观众定位,明确栏目功能定位,预期栏目市场份额。比如,我们一想到“焦点访谈”,就知道它的特色、风格。理念不清、面目模糊、定位不明确的电视谈话节目,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

3.2 选择合适和个性化风格的主持人

好的节目可以成就一个主持人。同时一个成功的主持人又可以成就一个品牌。就像《艺术人生》之与朱军,《杨澜访谈录》之与杨澜,《鲁豫有约》之与鲁豫,《锵锵三人行》之与窦文涛。窦文涛的主持风格显得诙谐幽默。《锵锵三人行》是以个性化的表达,关注时事资讯,传递民间话语,交流自由观点,呈现生活体现,不掩真性情的一档节目。窦文涛在节目中将娱乐的因素注入了时事节目的路线,他说话幽默生动,引导嘉宾发表个人色彩的大胆言论,营造一种两三好友日常聊天的形态,谈笑风生,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

3.3 个案分析:谈话节目发展的缩影――《亮话》

2009年1月5日,旅游卫视开播了一档新的谈话类节目――《亮话》。当天的收视率调查表明,观众对节目大方埋单。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观众喜欢看哪个节目,这是任何一档节目都无法左右的。《亮话》也是这样,有人批评它,也有人褒奖它。我个人认为对于谈话类节目,出现褒贬不一是一件好事,这正体现出谈话类节目的特点――寻找问题,在各方的讨论甚至激辩中让观众找到答案。对待问题的观点不同,则对待一档节目的态度就不同。我想《亮话》最大的亮点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它独特的风格。

“鲜明独到的看法,不得不说的想法,亮出话语锋芒, 亮出思想底牌。洪晃带您打开天窗说亮话!” 广告词如同这个节目一样,直言不讳,明明白白,就是这种风格,不同于《实话实说》的大众化,不同于《鲁豫有约》的亲切化,也不同于《对话》的高端化,它自成一路,没有《锵锵三人行》的专业与威信,但是有着一种犀利,它一改“谈话类”节目扭扭捏捏、故弄玄虚的介绍,不仅直截了当,直面生活,而且突出该栏目的思想深度、社会关注的程度,的确是眼观周遭百态,胸藏人生点滴,妙语激荡思想,笑纳世间万千。

第二,“热门”主持人――洪晃。

中国漂亮的女主持人很多,旅游卫视作为一个时尚的专业旅游频道也有很多美女主持。但为何今年旅游卫视重磅推出的谈话脱口秀节目偏偏看重洪晃呢?这除了洪晃本人对主持的热爱,更重要的是她犀利的语言、洒脱的风格适合这样的节目。就像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悦尽管有着离美女标准遥远的体重,但依然是大家非常喜爱的主持人。对于洪晃,单是她博客九千多万的点击率就印证了美女的“回头率”。洪晃本身就是一个时尚人物,一个“热点”人物。

洪晃是一只大“海龟”,但主持这一栏目却穿着典型的旧式着装,爽快滑稽;她的思路敏捷,知识面广,引导话题得体,每个话题参与率极高,既是主持人,又是话题的讨论者。她的语速很快,但不乏轻松幽默,闪耀着智慧、聪慧、睿智的光芒。

第三,节目氛围明快畅然。

一是节奏很快,半个小时,容量极大,深度广度兼具。二是选择的嘉宾,不是海归,就是才子,属于各个领域里的精英或饱学之士,既口若悬河,又启人心智。三是组织争议与讨论,比如《床的学问》,就马未都对“床前明月光”的“床”的解读:不是室内睡觉的床,而是在室外的“马扎”――展开讨论,同时介绍“桌子”“椅子”“凳子”的本义与来历;《中国标志》则让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第一财经频道《头脑风暴》节目主持人袁岳介绍他的建议:在当下是否可以考虑用“熊猫”。然后电话连线一位坚持“龙”的嘉宾,火气很大地将袁岳猛批一顿。过瘾!观众会在激烈的争论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在《亮话》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谈话类节目的缩影,它们在挣扎,试图摆脱那种雷同的尴尬境地,而这种尝试在一步步的成熟着,从刚刚起步的《实话实说》到《锵锵三人行》,再到新鲜出炉的《亮话》,他们日趋成熟,但是希望不要再走那条被社会、被观众牵着鼻子走的老路了,被牵着走是永远也长不大的!

参考文献:

[1]何勇,潘可武.电视是让人说话的――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暨谈话节目研讨会综述[M].现代传播,1998,15(2):30-31.

[2]陈虹.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危机和转机[J].新闻界,2005(3).

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范文3

一、web2.0简述

2003年特别是2005年以来,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模式web2.0走入广大网民的生活中,甚嚣尘上。web2.0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互联网模式,包括博客、RSS①、播客、SNS②等多种形态,这种网络模式强调分众传播、对等传播,每个网民既是网络内容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在这个阶段,网民的自主性进一步增强,这是全民织网、全民DIY[1](doityourself)的网络时代,这个时期的网民同时也是网络信息的传播着,形象的说法就是“每个人在挤奶的时候还要喝奶。”土豆网在首页的左上角写着“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维基百科(/)的首页左上角是“开放、中立,源自维基百科”、“维库,知识与思想的自由文库”[2]……目前国内著名的web2.0模式网站有豆瓣网(/)、土豆网(/)、博客中国(/)等等。

与web2.0模式相对应的是web1.0互联网模式,是2003年以前以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为代表的互联网模式。这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时的互联网被称为门户网站。表一[3]具体比较了web1.0和web2.0的区别。

表1web1.0和web2.0的区别

web1.0(1993~2003)web2.0(2003~)

模式读写与贡献

主要内容单元网页发表/记录的信息

形态静态动态

浏览方式互联网浏览器各类浏览器、

RSS阅读器等

体系结构clientserverwebservices

(运行机制)

内容建立者(作者)程序员普通用户

应用领域初级的“滑稽”应用大量成熟应用

传播模式网站中心化个人中心化

web1.0和web2.0也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者有相互融合的趋势。传统的门户网站逐渐进军web2.0领域,新浪、搜狐都开了博客,腾讯既做web1.0性质的网络聊天,也做了门户。但web2.0的个性与共性融合、用户共同创造、长尾效应、互动性、低成本、高效率等代表了整个互联网操作的方向和互联网的精髓,正如腾讯公司创始人兼CEO马化腾也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把传统生活搬上网络,打造在线生活[4]。

二、web2.0商业价值的理论基础

互联网web1.0时期商业模式的典型特征是,技术上实现了网络信息化,但商业上仍然沿袭工业化模式,表现为内容上的大众媒体广告模式,以及商务上的大卖场模式。互联网web2.0显著变化将是,不仅在技术上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优势,其商业模式也开始向内容上的小众媒体窄告模式,以及商务上的一对一营销模式发展。国内知名web2.0网站豆瓣网创始人杨勃说“只要豆瓣对一部分人有用,那豆瓣就是有价值的,而且小众虽小,但加在一起数目也是很庞大的。[5]

解释web2.0的发展有很多概念和理论,比如长尾理论、六度分隔理论③、用户贡献价值、网络传播效果、社会资本、去中心化等等。其中,长尾理论是web2.0商业价值的理论基石,长尾理论指出,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热门(主流产品和市场)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在一个没有货架空间的限制和其他供应瓶颈的时代,面向特定小群体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和主流热点具有同样的经济吸引力[6](P.35)。而互联网应用水平和产品的数字化程度是决定长尾能否存在的关键。通过数字化网络的“边际成本递减”这一低成本扩张特性,小批量产品的低成本化生产(取得类似“大规模”那样的成本优势)成为可能。光有网络,没有数字化,长尾的尾巴也长不了。长尾是数字化、网络化的长尾[6](P.221-230)。

2004年10月,美国《连线》杂志主编ChrisAnderson首次提出了“长尾理论”(thelongtail),他是从得知一家数字点唱公司Ecast的一万张专辑中有98%能在每一季度中至少被点播一次得到启示,随后,他考察了亚马逊和iTunes(一网上音乐商店)等新兴数字娱乐业的所有大企业,发现虽然大热门很棒,但是无数利基市场(市场中通常为大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正崛起一个广阔的新市场。开始,他将这个现象称为“98%法则”、“新娱乐经济的新法则”,后来他根据一在线音乐公司Rhapsody一个月的消费数据汇成图,根据流行度排序,开始的形状和其他需求曲线很相似,接下来曲线随着曲目流行度的降低而陡然下坠,但是一直没有坠到零点,形成统计学中的“长尾分布”[6](序言)。如下图:

长尾理论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④的彻底叛逆。如果说二八定律反映了资源短缺时代经济学特征,那么长尾理论则描述了丰饶经济时代的实质。资源短缺时代,人们缺少选择,同时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同一类产品中只能在少数的几件商品中消费,人们的消费行为趋同,形成很大的“头部”,如由于政治原因和物质条件的限制,期间小说、电影、戏剧创作枯竭,出现“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的局面;而在选择范围无限扩大的今天,特别是网络时代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web2.0网站提供了无限的个性化的微内容(microcontent,如一张图片,一个音频等等),人们的选择范围无止境的扩大,形成了越来越长的“尾巴”。博客就是长尾现象在媒体领域的体现,截至2006年9月21日,徐静蕾的博客访问量已经达到5500万左右,而99%以上的博客可能访问量不到1000人[6](P.233-234)。

三、web2.0互联网盈利模式

虽然一些网站陆续推出无线和网络游戏业务,但是广告成为web1.0时代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模式。这个时期的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模式与传统的媒体没有多大区别,网站的盈利存在二次售卖,网站吸引网民的阅读,赢得了注意力资源,网站再把这种注意力资源售卖给广告主,为网站带来了广告收入。网络在做广告的时候最多是在不同的频道上投放不同的广告,不同的位置上收取不同的广告费,根本谈不上筛选个性化的受众群,而且传统网站的网络广告用“推”(push)的方式,对网民根本没有吸引力,甚至遭到反感,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计算网络广告的点击数也不准确,甚至造假。此时的互联网虽然有专属技术(超链接、海量存储等),但依靠吃传统媒体的“免费午餐”,内容原创能力不强。

在web2.0时代,网络用户进一步细分,越来越小众化、个性化,每个人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进行信息的传播,传播模式的改变必然带来盈利模式的变化,就目前可以参考的盈利模式看,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广告

曾经在web1.0时代立下汗马功劳的网络广告仍然要在web2.0时代有所作为,只是此时的广告发放形式更显示了它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和传统的web1.0时代的门户网站的广告盈利有所不同的是,门户时代的网站是属于大众传播,网络的细分还不太明显,网络和受众的互动还很受限制,网络的广告基本上可以按照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广告模式运行,但是在web2.0时代,网络越来越变成个私人的空间和工具,其广告盈利模式必然有所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广告投放的精准化。针对不同的细分目标群体有的放矢的投放广告,甚至可以针对某个人配制个性化的广告,如果要投放杀毒软件的广告,可以寻找IT从业者的博客进行广告投放,甚至可以选择更小的一群人,首次尝试博客营销的阿芙董事长孟醒透露,该公司曾与博客网合作营销其新出的针对女性的牙膏,他们根据博客网已经细分好的人群,选择500名美女博客作者免费试用该牙膏,这些作者随后把个人试用的感受写在个人博客上,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体验购买,而博客网获得的则是以现金形式体现的“营销费用”[7]。广告商还可以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利用tag标签投放,网摘把互联网上的分散的信息汇聚分类整理,用于分类广告。一个好的P2P软件往往拥有数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可在软件和公司网站上投放广告。还有基于RSS的广告,2005年12月,卓越网宣布将与RSS服务提供商FeedSky合作,将RSS引入基于分众传播的B2C电子商务广告中。

这种有针对性的细分广告提高了广告的效果,对网民而言,还省去了大量无关广告带来的干扰。但是目前web2.0网站广告的利用远远不够,浪费了很多商机,截至2006年9月底,徐静蕾的博客“老徐”以超过5500万的博客访问量获得“中国第一博”称号。虽然有广告商们就在这庞大的访问量背后看到了无限的商机,但是因为徐静蕾和新浪网就博客的所有权问题争执不下,产权不清、责权利没有明确[8],造成现代社会及其珍贵的注意力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二)无线增值业务

目前中国手机普及率33%,远大于互联网不足9%的普及率(据百度CEO李彦宏在北京“2006互联网大会”上的发言)。这为web2.0的无线增值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移动博客⑤。移动博客采用的就是“手机+博客”的服务方式,可用手机随时随地用手机写博客。

据《第1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国经常使用博客的人数达到3466万人,占网民总数的25.3%(半年前这一数据分别是2800万人和23.7%)[9]。2006年8月中国移动高调推出“2006年中国移动首届移动博客大赛”,这家中国最大的手机运营商联合十家互联网公司发起了“草根级”的博客推广运动,也是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一次介入博客产业,中国移动的这一举动将直接带来博客的一场革命[10]。移动博客促进了博客服务商、电信运营商、手机生产厂商的发展,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除了广告之外,移动博客服务商还可以有其他收费服务,如手机好友之间的短信、彩信发表、好友通知、好友博客订阅服务、针对家族社区中VIP手机用户的服务,以及一些增值娱乐服务(如在手机上养宠物)等[11]。

将互联网业务模式复制到移动增值业务领域,为手机用户提供从RSS处理到阅读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形成了以“RSS+SP⑥”为主的新业务模式。2006年1月7日,掌上灵通正式宣布与国内RSS处理服务商Feedsky进行合作,共同开拓RSS商业媒体市场。掌上灵通将提供无线领域的相关技术和渠道,而Feedsky则会提供RSS内容,双方将为用户提供从RSS处理到阅读一系列的解决方案[12]。

其他移动增值包括网站用户在人际交往中使用的短信、WAP⑦和IVR⑧等服务。如以兴趣圈交友为特色的碰碰网,以SNS+WAP的商业模式打造了Internet/Mobile/Media三线合一的综合互动娱乐兴趣交友平台。碰碰网根据个人兴趣喜好,拥有分类最细致、目标最明确的兴趣圈,凭借强大的无线资源、结合强有力的线下执行,形成一条贯穿线上、线下和无线的三位一体的影音娱乐交友产业链。

(三)行业及企业应用

企业博客开创性地将“博客”的概念与电子商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企业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网上商务与办公门户。2005年9月博客网将“中国黄页”电子商务团队和业务整合到自己的旗下,推出“企业博客”。在国外,企业博客与博客营销已经兴起,并且企业博客在营销活动中发挥了多个方面的作用。企业正在使用博客来进行对内对外交流沟通,达到增进客户关系,改善商业活动的效果。web2.0在企业的应用还有基于SNS的企业应用,如天际网SNS服务定位于高学历、高素质、高收入的职业人士,很多企业可以通过这个人际交流平台,找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而个人则可以拓展职业生涯,网站本身可基于招聘信息收费。九帮网针对商务人士细分出销售人员,再提供了一个销售人员管理工具,既可以管理自己的各种信息,也可以利用人脉来拓展自己的关系网,未来九帮网可以向着企业SNS发展,并向企业用户收费;还有基于RSS内容的二次开发,以RSS为核心,围绕音视频和文本Blog环境,不断向纵深拓展业务范围,将自己拥有的内容经过专业的统计和分析,提供给高端用户,主要面向企业用户。这部分业务发展成熟后,可以和用户采取分账的方式获得收入。Feedsky目前已经和许多网站签订了协议,负责对其进行RSS源的改造,并力图实现流量跟踪、博客烧录和用户分析等增值功能。每一个订阅用户不单是其产品的享受者,更是建设者、推广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这个产品的股东,可以参与同Feedsky的利润分成。

(四)内容出版

由于博客是很私人的产品,一些人气很高、网民参与性强的博客,尤其是名人博客,从上面可以读到其他途径了解不到的信息,使得博客图书成了出版商的新宠。如2006年3月,《潘石屹的博客》、《老徐的博客》分别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和中信出版社出版,成为图书市场上的一大热门。由博客写、博客编的杂志《博客》和“博客中国系列丛书”成为目前博客的一种衍生产品。

除了常规的出版售卖,博客图书还可以借助数字出版,实现信息增值:博客内容经过加工整理,通过SP订阅、下载,利用手机,EBOOK或者其他支持媒介进行阅读。

(五)线下营销

互联网尤其是web2.0时代打破了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鸿沟,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现实中的交易。利用web2.0网站上的信息和形成的人气进行线下的商业交易。

豆瓣网和大众点评网也是两个比较成功的案例,豆瓣网依靠线下销售图书音像制品赚钱,豆瓣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和购物网站的合作。在豆瓣网提供的服务中,产品比价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每次有用户通过豆瓣网上的链接进入当当、卓越这样的大型网上商城购物,双方就会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大众点评网则针对餐饮行业缺乏渠道推广,为食客和餐饮商家提供一个桥梁,通过线上的评论指导了消费,引导了线下的消费。类似的网站还有八界网。

还有一些网站和企业联合组织会员活动,获得线下收益,如世纪佳缘网站每到情人节、圣诞节等时候会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举办各种交友、联谊会,收取会费,为网站赢得收益。

(六)会员费、下载费

会员费是一种最简单的收费模式,但对于已经习惯了免费的网民来说,对个人推广起来并不容易。飞行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会员收费,每位会员每月收取20元会员费。还有会员成为企业的朋友,享受企业提供的各种优惠服务而获得会员的费用,如会员费、票务折扣、商业折扣等。在美国,有专业的博客网站SIXAPART通过对写博客的人进行收费已经开始盈利,国内有些博客对作者收取VIP会员费,这点类似互联网邮箱的盈利模式,在免费提供小容量存储的同时,在大容量和更多功能提供上向会员收取费用。在国内也有像blogbus这样的专业做博客的网站开始对一些特殊服务进行收费。但收月租费的模式,在中国除了交友和,很少能有取得大规模的成功。

有些网站对下载和观看进行收费,有按流量的收费,也有划一收费(比如收取月租的无限制下载等)。博客网的梁书斌也表示,对播客托管进行收费也可能是一种赢利模式:“在我们开放播客平台之后,我们会提供100M的免费空间给注册用户,不过如果一些用户的播客做的特别好,需要更大空间的话,他们就需要从我们这里购买空间。”[13]

(七)其他盈利模式

通过与其他社区、博客和电子商务网站的合作(通过朋友推荐),派生出其他模式如P2P派生模式。如豆瓣网用相同兴趣作为交友媒介,形成以书为中介的人脉关系网。然后通过“友邻”推荐链接到电子商务网站,完成交易后,豆瓣从卖方那边得到分成。还可以与运营商分成,主要针对VoIP⑨中的pctophone,如Skype公司推出的Skypeout业务;另外还可以与内容提供商分成,web2.0代表了草根社会普通受众的需求,这也是和社会民主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向相统一的。网站和内容提供商分成广告费用,这种理念本身就代表了草根社会的民主,不但给网站带来了利益,也激发了全体网民的创造热情,增强他们对网络的忠诚度。从而对于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不竭的动力。被称为“中国最好的视频博客网站”的酷溜网在其首页上宣称“有钱一起赚”,同时还宣称“在创造中娱乐,在娱乐中收益”。注册成为酷溜网博客,上传原创视频作品后就可以参与分成,该网站根据酷溜网根据访问量和广告展示把博客分为九段。表二是酷溜网给作者的分成细目。

表2酷溜网给作者分成明细表

原创视频每广转载视频每广

段位当月总PV当月广告展示告展示分成告展示分成

1段0-10万0-2万0.01元0.001元

2段10-20万2-4万0.015元0.0015元

3段20-30万4-6万0.02元0.002元

4段30-40万6-8万0.025元0.0025元

5段40-50万8-10万0.03元0.003元

6段50-60万10-12万0.035元0.0035元

7段60-70万12-14万0.04元0.004元

8段70-80万14-16万0.045元0.0045元

9段80万以上16万以上0.05元0.005元

2006年下半年由酷溜网主办,伊利集团独家冠名的“伊利优酸乳中国首届酷溜微视频大赛”在全国正式展开,为业内规模最大、作品质量和数量空前的视频大赛,赞助商投入数百万巨资奖励获奖选手,强化了与作者“有钱一起赚”的模式。博客网也宣布推出新业务,个人用户可以通过加入“博客金行”系统而获得广告分成。博客用户在“博客金行”注册后,博客网将在其博客页面上链接广告。之后博客网通过技术手段,对各个博客页面广告进行跟踪分析和统计,按照广告访问量的不同、对广告主广告效果影响的不同等标准,与个人博客分成。首批广告投放的具体分成标准是:个人博客上的广告,每获得一个有效点击(有效点击就是同一个IP地址,24小时内最多算一次点击),作者将获得0.05元至0.2元的分成。和讯博客也宣布,该网站的1000名博客作者每人都拿到了从50元到1000元不等的广告费。

在中国,黄页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准确性和及时更新率,利用wiki,借助群体的力量参与内容的编辑和修改,可有效解决黄页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难题。wiki地图也可解决地图的准确性问题,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媒体融合为人们参与播客活动提供了更多方便,也为播客的盈利提供了空间。例如土豆网与上海东方龙移动信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还为上海电视台DV365节目提供片源,这一案例说明,播客向手机、电视领域的渗透,使它的获利有了更广的渠道。从某种意义上,播客只是一个中转站[14]。

搜索功能如今已成为继电子邮件之后的第二大网络应用。web2.0可以加大搜索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带来全新的企业运作模式。随着博客信息的增多,博客搜索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博客盈利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web2.0存在的问题和将来可能的盈利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web2.0的及其个性化、私人化,对网络内容监管乏力,有些内容格调不高,比如笔者在酷溜网首页上有这样几个视频的标题:“芙蓉姐姐谈”、“七秒衣服”、“老婆生子送情夫”等视频作品,从标题上看都有媚俗倾向。网络内容(如网络视频)版权的难以界定和保护,在维基百科中,如何能够保障网民不去恶意篡改百科全书的内容,如何禁止网络视频的黄色内容以及博客等私人内容的健康,如何保证web2.0中内容的真实性等等,还有上网时烦琐的注册、实名制、五七八门的个人设置等等,要想web2.0真正实现盈利,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

应该承认,web2.0网站的盈利模式还不是很明朗,虽然有少量网站出现盈利,但是也有很多网站已经出现亏损,这种盈利模式本身就是一个随着web2.0的发展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对于目前web2.0的创业者们而说,最重要的是不断办好自己的网站,不断聚集人气,而不是一味钻营赚钱之道,因为人气是网站盈利的基础,没有受众就谈不上传播,更是谈不上盈利了。早期腾讯免费给大家用,使中国的网民基本上人人是腾讯的用户,在这个时候,他们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给腾讯网的盈利打下了坚实的受众基础,实际上web2.0的盈利会在人们全民DIY的时代不断探索和完善的。

注释:

①RichSite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或ReallySimpleSyndication“真正简单的聚合”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中文多称为“简单信息聚合”。

②SocialNetworkSoftware,社会化网络软件。

③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1933-1984)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即人们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由此推论:最多通过6个人,人们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④这是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Pareto归纳出的一个统计结论,又称帕累托法则。即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比例数字,但表现了一种不平衡关系,即少数主流的人(或事物)可以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以至于在市场营销中,为了提高效率,厂商们习惯于把精力放在那些有80%客户去购买的20%的主流商品上,着力维护购买其80%商品的20%的主流客户。

⑤目前国内的移动博客主要有手机博客(/)、移动博客(/)、中国移动在线-移动博客(/)等。

⑥ServiceProvider,由门户网站提供的短信服务。

⑦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

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范文4

关键词:佛教;武侠电影;影响

一、简述电影的宗教性

在谈到电影对人们的影响时,“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对人的影响远大于物质!就文化本身而言,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电影以其丰富的影像表现力和大众传播力,比小说、话剧、戏曲等形式更易于广泛传播、更具影响力。”同济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任仲伦在新报记者2012年1月6日采访他时如是说(任仲伦:用电影影响生活和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越来越以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电影是影像艺术的至高表现及形式。看电影是人们在深思熟虑后做出决定的意志行为,人们为了看电影愿意舟车劳累,甚至等待、付费及排队进入也都心甘情愿;在观赏电影时,神情集中,甚至非常在乎全程参与,深怕遗漏了某个部分;电影制作严谨冗长,犹如传教士的布道或传道人的讲道;电影的内容让人印象深刻、意犹未尽,有许多启示,让人有如获至宝、如见光明。跟宗教相比以上这些都显示出电影也有着强烈的宗教意涵。当电影有着越来越多的宗教意涵时,电影对人们的影响也从简单的艺术性渐渐发展为宗教性。

中国的武侠电影以其无可比拟的武艺和神蕴,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界的青睐,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作品被人们普遍认可,为中国电影赢得了众多荣誉,为繁荣中国电影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中国武侠电影也对人们有这越来越多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是意识形态上的。而从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方面讲,电影本身就相当于一种没有教义的宗教,国家体制通过电影完成的是对大众心理的“询唤”和对社会现实的“修补”。认识电影中宗教的意义,是我们认识电影总体意义的必要内容。在不同价值体系的冲突中,武侠电影的叙事原则时常是向宗教伦理倾斜,有时甚至经常让位于宗教的法理,使武侠电影在某种意义上皈依于宗教的精神。换言之,宗教伦理经常成为支撑中国武侠电影的文化根基。而在中国武侠电影里,佛教则充当了主要的宗教影响。

二、从《剑雨》 看佛教对武侠电影的影响

《剑雨》主要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江湖相传,天竺高僧罗摩祖师的遗体中藏着武功秘笈,只要得到遗体,参透其中奥秘,就能练成绝世神功,称霸武林。江湖上很多人在寻找争夺罗摩遗体,令人闻风丧胆的暗杀组织“黑石”也一直在追踪。组织内有位一等一的高手,绰号“细雨”,在抢到半截罗摩遗体之后,携带罗摩遗体不知所踪。细雨在抢到遗体后经武功卓绝的修行和尚陆竹以命点化,放下屠刀,易容后退隐江湖,以卖布为生。化名为曾静的细雨,与易容后化名江阿生的张人凤屡次雨中相聚,几次雨中相会使得二人的情感逐渐升温,在蔡婆婆的撮合下结为夫妻。然而,一入江湖便身不由己。“黑石”发出追缉令,重金悬赏细雨的人头。在细雨的身份被“黑石”得知之后,转轮王以江阿生的性命威胁曾静,只要她为“黑石”取回另一半罗摩遗体,便放了她和江阿生。在争夺罗摩遗体的打斗中曾静受伤回家,江阿生为了退敌拿出了隐藏的参差剑。江阿生在杀退敌人之后,约转轮王一决生死。在云何寺曾静用陆竹教她的四招剑法与转轮王打斗,最后以转轮王的失败和曾静江阿生夫妻的胜利而告终。

(一)佛教元素作为电影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

佛教元素在这部电影里首先做了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电影的开始便用连环画的形式引出电影的主题:争夺罗摩遗体。电影里是这么讲述的:八百年前,有天竺僧人罗摩,渡海来到中原宏法。他自愿净身,进梁武帝宫中说法三年。之后罗摩渡江在九华山面壁十九年,练成绝世神功。罗摩死后,被门人葬在熊耳山。数年后,其遗体被人从棺中盗走,并且分成了上下两部。江湖传言,谁拿到遗体就能练成绝世神功,称霸武林。为了争夺遗体,江湖上一片腥风血雨。

熟悉佛教典故的人,明显可以从这个引子里看出这是借用了达摩祖师的故事。达摩祖师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羽化后葬在熊耳山。这在《洛阳伽篮记》、《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等的史书和《楞伽师资记》、《景德传灯录》等等的佛教典籍上都有记载。显然,《剑雨》是以达摩祖师的典故为蓝本而衍生出的这个罗摩遗体的故事的。正是这具罗摩遗体引发了江湖上的腥风血雨,而整部电影也是围绕着罗摩遗体进行的。先是为了抢遗体黑石组织杀了张人凤全家,然后细雨携遗体远走遇见陆竹,后来还是因为遗体黑石找上了细雨,并又因为争夺遗体而展开了争斗。

(二)作为电影中的感情纽带

贯穿《剑雨》全剧的感情线索“石桥”更是充满着仓央嘉措式的浪漫情怀。这是一个佛教的浪漫爱情故事:佛陀弟子阿难出家前,在道上见一少女,从此爱慕难舍。阿难对佛祖说:我喜欢上了一女子。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这是佛教四大经典故事之一的《千年等待》。抛开剧情不说,单是这一个小故事就不知迷倒了多少痴男怨女,《剑雨》在播放之后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这则小小的爱情故事了。剧中反复运用这一经典段落,将其作为主人公剑雨两段感情的注解,巧妙地暗喻了主人公前生今世的恩怨和宿命般的轮回纠葛。

《剑雨》中的感情线索就是以“我愿化身石桥……”展开的。先是陆竹与细雨相遇在石桥上,然后陆竹追随细雨三个月。一个下雪的夜晚,一个破旧的庙宇,一尊慈悲的石佛,一堆篝火。陆要离开了,离开前,他说:“今日别后,我将晨昏为你诵经消业,并求佛祖发愿,让你了悟能断,能断一切法,能断一切痛苦,脱离苦海,而登彼岸”。当他说他要去的剃度出家的时候,细雨说会杀了为他剃度的全寺僧人。陆竹却说“今日让我消了此孽,了结这段缘”,然后一一演示克制她剑法的招式,却在最后,放弃了所有的抵抗。她刺中了他,他却笑着说,“禅机已到”。 在陆竹身中辟水剑、细雨心情最为复杂的这一时刻,将佛珠挂于辟水剑上,说道“若你能放下这把剑,离开这条道,我愿你是杀的最后一人”点化细雨从此向善。“舍身饲虎”式的大爱,竟使得一个杀人女魔从此放下屠刀,放下手中剑,放下恶念,放下江湖恩怨,回归平静。陆竹说了,让我消了此念,了结这段缘。是一种阿罗汉级别的承担精神。如果不遇到陆竹,细雨就不会懂得爱,也不会甘心放弃美貌和十步杀一人的气势,像白蛇一样放下千年道行去尝试做一个凡人妇,江湖上还有更多腥风血雨,要死更多江湖客。

(三)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第三种力量

在中国武侠电影里面始存在着互相冲突的二元对立的势力,两者之间必定会有着不死不休的结局,他们的分别很清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和平共处或者和解的可能。而佛教在中国武侠电影里则充当了推动电影故事情节发展的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不属于对立双方中的任一者,但这种力量却能为两者所共用,而且还能做到缓解和消解这种冲突的作用。《剑雨》里罗摩遗体引发了江湖纷争,但陆竹的出现却把这种争夺引向另一种结局。佛教还承担着化解世间的仇恨、启悟良知、劝解恶人改邪归正的询唤作用。

(四)作为电影结局的出世情结

中国武侠电影中一般都有竹林树林、斗笠侠客、政治迫害、轻功、刀剑、复仇野外拍摄等等武侠元素,这是由于源自道家的山水情趣和政治冷淡的缘故。这种山水情趣和政治冷淡又深刻契合中国长久农业社会的思想根源,所以中国的侠义精神中有着清新的超然脱俗气息和淡泊政治的世外情结。这种超然脱俗和世外情节刚好与佛教的教义契合,两者有着天然的共性,所以中国的武侠电影在佛教元素加入之后,这种侠义精神得到了更好的阐释。

出世情结在《剑雨》里得到充分展现。作为黑石的头号杀手细雨,在被陆竹点化后易容,她舍弃了自己的美丽容颜,之要一张普通的脸。她希望从此过上平凡的普通人的的生活。她手上有着江湖人梦寐以求的罗摩遗体和八十万两黄金。不说以她的武功可以夺取另一半罗摩遗体,然后练成绝世武功

称霸武林,单单是她手上的八十万两黄金就是如何的富庶,她完全可以过上奢华的生活,但她没有。她的这种出世情结让她选择了一种普通的生活:卖布。她不缺钱,她把钱埋在地下,她只是希望从此过上安稳的小日子。可见佛教作为一种叙事因素进入到电影之中,不仅改变了影片的主题意义,也改变了人物的性格走向。

而黑石的杀手雷彬的要求也很简单,他想做出入汤耐煮的面条,跟老婆孩子一起离开京城到常州开个小面店,做做小生意。作为黑石的得力杀手,雷彬肯定不会缺钱,但雷彬的要求很低,只是想一家三口人在一起,开个小面馆,做做小生意。这种愿望跟他的杀手身份有着强烈的反差,所以当雷彬后来任务失败回家喝面条时,让人忍不住为这个想开小面馆的杀手落泪。如果没有他这种出世情结在前面做铺垫,没有他这种愿做普通人的愿望,那么没有人会同情这个杀手,也没有人会为这个杀手起恻隐之心。正是佛教的出世情结把这个杀手的真实的一面展示给观众,也是这种情结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有立体感,也使得电影有了不同于纯粹打打杀杀的生活气息。

少林寺四十年来佛法武功第一的陆竹在遇到细雨之后跟了她三个月,这三个月让陆竹爱上了细雨,而且为了细雨能付出自己的生命。他却在三个月后选择正式剃度出家,放下细雨,放下爱,放下这俗世。爱的如此深沉却也能如此放下,仍然选择剃度出家,陆竹不愧是佛法第一。而《剑雨》中的另一主人公转轮王经过种种曲折之后终于得到了全部的罗摩遗体,而且知道了罗摩遗体的奥秘。江湖传言得到罗摩遗体便能称霸武林,但转轮王却没有这么做,他对叶绽青如是说:“一旦我参透罗摩内息运行的奥秘,大功告成,我们就隐退江湖。我们是何等的逍遥自在,只有我们两个。”得到罗摩遗体的转轮王不是想着如何称霸武林,而是要和叶绽青隐退江湖。凭借黑石的势力,加上罗摩遗体的神功,转轮王称霸武林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但他没有。他想的是隐退,和叶绽青过着两人的逍遥世界,这是武侠里很常见的退出江湖。而退出江湖不正是出世吗?许多中国武侠电影的结局,主人公的归宿都不是留恋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向往一个没有恩怨情仇的世外桃源。■

三、结语

《剑雨》将宿命般的情感纠葛和故事情节赋予了“苦、静、凡、放”的禅学意味,寓情于禅,禅情交错,颇显大气。关于佛理因缘的探讨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这部武侠片的品质,不管最终是孽缘还是良缘,在经历了苦熬、静思和凡事之后,男女主人公都真正做到了放下,“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大彻大悟在此显现尤为贴切。影片将男女之间的至情至性赋予佛法禅学,玄妙之中透出情韵,情韵之中显出大气,在纠结缠绵的情感历程中渗透出淡淡的忧伤,提升了整部剧的人文情怀。佛教元素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这种体现也使得这部电影更加具有人文色彩,还带有浓浓的禅味。《剑雨》的成功不但是因为对武侠生活气息的成功展示,更是因为有着浓厚的佛法贯穿在其中。而中国的武侠电影发展到现代,很多电影已经从单独的描述江湖打斗上升到了人文武侠、禅味武侠等等新武侠境界。这种夹着对佛理探讨的电影也越来越受到观众欢迎,也表明佛教对中国武侠电影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了。

参考文献

[1]苏照彬导演,《剑雨》电影,小马奔腾影业和香港寰亚综艺出品,2010年9月28号出品

[2](美国)约翰·霍奇金斯[J].沙漠风暴之后——论当代二战影片,2004

[3]夏金旺,论中国武侠电影创作思维之嬗变,《武汉大学学报》,2004

[4]Cass Warner Sperling,《好莱坞、好莱坞》,林译,台北:智库,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