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的特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规划的特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规划的特性

区域规划的特性范文1

【关键词】新形势;区域规划;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服务型政府公共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区域规划编制的宏观背景和微观基础已发生了变化。国家把区域规划的编制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因此研究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不仅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区域规划编制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实际区域规划工作也具有指导意义。

1 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特点

新时期区域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1.1区域规划首先是综合性的规划

在规划设计时,它针对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作综合分析,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作综合布置,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作综合协调,谋求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综合效益;在规划实施时,将综合运用法律、法规以及财政、金融、价格、环保、土地、投资、产业政策等综合手段推动落实,依靠经济社会调查统计、遥感动态监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落实、核查与评估。

1.2区域规划具有显著的地域空间特性

这种特性首先表现为区域规划方案本身与特定地域相关联,其次表现为规划要素、规划措施应落实到具体空间位置上。区域规划的区域空间特性决定了规划的目标、内容、重点等会随着规划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新时期的区域规划更是要求以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的空间配置作为核心,规划成果需要以空间化、可视化形式展示。

1.3区域规划具有强烈的时代属性

回顾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区域规划可以发现,区域规划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总是随着国家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与时俱进。进入21世纪,国家对于区域规划工作有着明确的需求。国务院办公厅即明确指出:新时期区域规划要对人口、经济增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预测和分析,对区域内各类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区进行划分,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国家发改委也指出:新时期的区域规划要把经济中心、城镇体系、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地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要着眼于打破地区行政分割,发挥各自优势,统筹重大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能力。

2 当前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

2.1各层次、各类型的区域规划内容存在交叉与冲突

目前,我国区域层面的规划管理权分属从中央到地方的不同部门,形成了从上到下的“条状分割”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块状分割”的局面。各类规划既自成体系,又互相交织,矛盾不少。比如: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规划上行下效,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划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和协调,规划之间存在冲突;区域规划与其他规划内容交叉较多,极易造成区域规划的实施执行机关无所适从的局面。

2.2区域规划内容仍偏重于物质规划,忽视综合协调和区域管治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传统的区域规划以经济要素为主,内容依然偏重彰显地方政府政绩的物质建设规划,对如何确保人们在获得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机会均等方面重视不够。较少考虑环境、社会和生态等其它要素,必然造成环境和生态的退化,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如今,人们已直接感受到漠视环境成本所带来的昂贵代价,以及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不仅要实现区域观念的与时俱进和科学理解区域规划的本质属性,同时还要尽快完善其在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下激发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生态平衡的综合功能。目前,区域规划内容在综合协调措施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区域管治的提出,逐渐被认为是新时期区域规划的必要综合协调,它的重点是涉及不同层级政府(或发展主体)之间、同级政府(或发展主体)之间的权利关系,实质上是力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2.3编制方法单一、内容面面俱到,易脱离地区发展实际

我国的区域规划深受前苏联的影响,其规划内容主要侧重于资源综合评价、工业布局、农业生产力布局和土地利用、城镇居民点布局,范围相对较窄。同时,我国区域规划编制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创新。当其他领域的专项规划都已经大量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和定量分析计量经济模型时,区域规划编制仍然主要依靠静态的定性分析方法,这直接导致了规划内容缺少前瞻性和科学性。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由于受地方政府短期利益驱动,区域规划同质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区域规划不仅没有反映出地区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依然延续无所不包的庞杂色彩,不同空间尺度甚至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划基本上都包括区域综合条件分析,区域开发的目标、任务、重点和生产力总体布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布局,人口城市化和城镇布局,区域开发的重大项目和实施规划的政策与措施等,甚至助长了个别地区的非理。削弱了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也容易脱离地方发展的实际,造成了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趋同。

3 新形势下我国区域规划的对策建议

3.1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各利益主体的关系,避免内容的交叉与冲突

编制规划时要准备多套方案。首先,要在照顾相关利益主体利益的前提下,考虑目标能否实现,目标的确定不能一厢情愿;其次,在目标和各方偏好既定的情况下,要预测各方的选择和结果,选择最优的实施方式;最后,从规划编制方法方面说,要采取阶段性的规划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动态调整,避免内容的交叉与冲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已不再是单纯的行政隶属关系,还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利益取向上的差异决定了相关利益主体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即考虑到自己的投机行为不会受到惩罚而采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整体利益最小化的行为。结果既损害了整体利益,也使得地方利益达不到最优。所以,今后的规划应该采取多阶段规划方式。即根据前一阶段规划的落实情况决定后一阶段的规划,也就是改一次博弈为重复博弈,各利益主体顾及到其机会主义行为有可能遭到惩罚,就会采取合作的态度,这样可以杜绝投机行为,保证规划结果的最优。

3.2科学确定区域规划调控范围,实现由物质建设规划向经济发展规划的转变

区域规划是一种区域经济管理的行政手段,许多国家全国性的区域规划调控领域被严格限定在需要政府施加影响或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的范围,如跨区域交通、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公共工程。对竞争性领域或产业,政府一般都不涉及。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区域规划应由以往的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向改善发展环境、增强软实力方向转变。同时,要注重采用公众参与以及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规划制定和实施,突出体制创新和区域合作。如:珠三角规划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的任务――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深化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3.3努力推动区域规划方法和模式转型,实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新形势下的区域规划必需改变严重依赖行政力量的惯性思维,避免机械地使用任何一种模式。同时积极学习和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规划方法和技术,提高规划质量。未来我国区域规划应合理看待各种区域规划模式的优缺点,积极调动学术机构、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公民代表共同参与到规划过程中,并充分重视协调受规划与政策影响的多方利益。从而,促进形成我国制定实施区域规划的多种模式。同时,规划主管部门应根据可调控资源的管理与调控方式的变化,适时调整区域规划内容,尽量使不同等级的区域规划之间相互衔接,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和区位条件不同,区域规划的具体内容或者重点内容要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实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参考文献:

[1] 唐世英.在新区域理论下反思我国的区域规划[J].科技经济市场. 2010(01)

区域规划的特性范文2

引言

卖场规划是陈列的基础,要想使陈列达到很好的效果,离不开对于卖场的合理规划。不同的市场定位,不同的风格以及不同的店铺面积,其在陈列时对店铺的具体规划也是不同的。卖场规划要满足品牌的营销需求,符合品牌风格特征。合理的卖场规划结合不同的陈列形式,可以使整个卖场的陈列清晰明了且不失个性,在提高功能性的同时也能兼顾艺术美感。

卖场的规划

卖场的区域规划也是服装陈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区域规划能够使客流均匀分布,不至于出现部分区域顾客过于密集而一些其他区域无人问津的现象,这也就避免了出现导购人员过忙或过闲的两极分化。卖场的中部宜放置较矮的货架或服装展示道具,这样一方面方便顾客环视浏览整个店铺,不会造成视觉上的遮挡,另一方面也方便对于店铺的管理,增加货品安全。相对于服务区和导入区来说,营业区是货品大量聚集的重心,因此一般将此区域设置在店铺的中部比较合理,在空间上相对宽裕不宜造成通过障碍也不影响导入区发挥其作用。而服务区则适宜设置在店铺后半部分,这样也能增加仓库货品和收银台货款的安全性。合理的区域布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各个空间区域的利用率,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人员安排,间接提高了效益。

在卖场陈列中除了整个卖场的区域布局规划外,灯光规划也是关系到整体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卖场中的灯光不但能起到基础照明的作用,还能够帮助提升整体的陈列效果。

在各种硬件设施规划完毕后,一些其他要素也要辅助的进行规划布局,配合先前的区域规划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一个卖场的硬件设施布局合理,但如果在服装色彩方面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随意的进行摆放无条理可循,那么整个卖场的秩序也会因此遭到破坏。颜色通常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因此也是卖场规划中的重头戏。

卖场色彩的特点是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一般每一季每个品牌都会推出几个不同的系列供顾客选择,不同的系列中也会有不同的色彩变化,这样一来每一季的服装色彩种类就非常多样了。而且服装是一个非常注重流行和季节的商品,国际流行色机构每年都会推出新的流行色,而不同季节的服装所偏向的颜色也是不同的。

陈列形态与具体陈列方法

1.陈列所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清楚陈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进商品的销售,而顾客作为终端消费者不仅是商品销售的目标也是陈列展示所面向的对象,所以陈列在一定程度上要迎合大多数顾客的心理。人们通常都会更愿意进入一个整洁、明亮的店铺而不是一个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店铺。作为一个合格的陈列,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店面视觉上的整洁并有一定的序列感。这一般也体现在卖场的商品陈列形态上。无论是在叠装、正挂或是侧挂时,都应保持序列感,商品应按大小号从左到右、从外到里、从上到下有规律的排列,这不经看起来更加的整齐也方便顾客查找和工作人员整理。

其次是要注意美感并符合品牌风格和定位。好的陈列有时就是一名无声的推销员,不需要言语便能让顾客在店内浏览时感受到品牌文化的气息和风格,也能通过其张弛有度且富有节奏的形式感美打动顾客,增加顾客的购物兴趣。好的陈列有时会是很好的宣传,品牌的信息被体现在每一个角落,顾客的购物之行也变成了一次愉快的感官体验之旅。因此陈列务必要把握好的是对品牌风格的体现,每个品牌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品牌的地方,强调特色并根据自身独特性发掘一些适合品牌的展示和造型方式,这样能更好的突出品牌特性,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是要注意陈列的整体感,即整个卖场的风格要统一,各小区域之间可以有所不同但是要做到互相呼应,主次分明,整个卖场要体现一个完整的陈列效果,不能过分突出局部而破坏了整体的完整性。

2.卖场中不同的陈列形态

陈列形态一般分为正挂、侧挂、叠装和模特展示。

在这四种常见的陈列形态中,展示效果较好的是正挂和模特陈列,侧挂和叠装相对较差;卖场利用率较好的是比较节省空间的侧挂和叠装展示,模特展示和正挂较差;整理和取放便捷度最高的是侧挂,其次是正挂和叠装,最次是模特展示。根据不同陈列形态的优势和不足,在陈列时应根据卖场的实际面积,品牌的当季款式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综合考虑,搭配使用不同的陈列形态以达到最好的陈列效果。

结论

区域规划的特性范文3

[摘 要] 我国城镇体系研究同区域规划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山东省各地市及县市区城镇人口分析,基本得出其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基于对山东省城镇人口分析,发现了山东城镇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镇体系发展构思。

[关键词] 山东省;城镇体系;位序-规模法则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15

[中图分类号] F299.21;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11- 03

0 引 言

城镇体系研究起于欧洲,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便大规模开展城镇体系研究。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城镇体系研究有自己的特点,我国城市地理学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扩大了城市规划的内涵,把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联结起来。同时,城镇体系研究也广泛地开展起来. 并一直与后来的区域规划、国土规划及以中心城市为主的经济区建设等各项工作密切结合。

城镇体系规划自1984年中国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条例》以来,已经成为城乡规划的一种重要形式,由国家建设部负责编制地方各级规划部门。它旨在对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合理进行城市的布局,配置区域基础设施,改善区域环境,确定不同层级城市的地位、性质和作用,协调城市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区域的合理发展。本文将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城镇人口数据和区域分布情况,分析山东省城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

1 城镇体系研究概述

1.1 城镇体系理论

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系统,城镇体系区别于一般城镇群体的是它的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对特性质。城镇体系不仅作为一定时间内稳定的状态而存在,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系统性的变动。城镇体系研究是在单一城镇研究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对一定区域内城镇群体的系统研究。此类研究往往与区域发展研究相结合,不仅形成了城市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方面,而且也成为区域发展研究、区域规划和国土开发与规划等项工作的主要内容。

我国大规模的城镇体系研究基本上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较晚。但我国城镇体系 研究进展较快,不仅是各种研究文章的迅速增多,而且研究内容逐渐深化。我国学者不仅大量研究了城镇体系结构的有关问题,而且探讨了结构形成的原因及促成城镇体系发展的主要机制等问题。城镇体系在西方国家主要被用于研究国家经济和国家地理,但少有用于规划和实践。

1.2 区域城市规模研究

城市规模通常指城市的人口规模。城市规模分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目的是探讨区域内城市从大到小的序列与其人口规模的关系,揭示区域人口在城市中的分布特征。

位序-规模法则是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最早是1913年奥尔巴克发现五个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城市人口资料符合Pi×Ri=K的关系(Pi是一国城市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Ri第i位城市的位序;K是常数)。1925年罗特卡发现美国城市人口符合Pi×Ri0.93=5 000 000。1936年,辛格(H.W.Singer)在研究中将关系式转换为lgRi=lgK-qlgPi,相当于Pi×Ri=K。捷夫(G. K. Ziff)提出在经济发达国家里,一体化的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可用简单的公式表达:Pr=(Pr是第R位城市的人口,P1是最大城市的人口,R是Pr城市的位序)。捷夫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但作为一种理想状态,已被很多人接受。艾奇逊(J.Aitchison)等人提出了修正模式:Pi =。

学术界一般习惯于把城市规模分布分为:首位分布;位序-规模分布;过渡类型。位序-规模法则在国内现阶段仍然有学者在研究,多数学者运用位序-规模法则进行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研究,也有少部分国内外学者把位序-规模法则运用在城市用地的研究上,用以刻画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

2 山东城镇体系分析

2.1 数据统计

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采用山东省2012年的数据。本文研究的为城镇体系,故选取其中的城镇人口和总人口数,通过城镇人口了解城市规模,通过城镇人口与总人口数之比算城镇化率,了解各个县市区城镇化发展状况。

我国的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是以城市人口的多少为主要依据的,城市非农业人口超过 1 000万为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在500万到1 000万之间为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在100万至500万之间为大城市,人口规模在50万至100万之间为中等城市,人口规模小于 50万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按照这个城市规模标准来看,山东除了东营和莱芜属于中等城市外,其他15地市都属于大城市。

2.2 山东省人口规模分析

山东省各地市下又包括了县级市,这也就使得17地市人口数目庞大且无明显分类,下面将各地市拆分成市辖区、县和县级市,将市辖区作为一个单位,但距离市中心超过25km的区单独分出来(城市大的适当考虑,如济南、青岛)。通过分类整理,将以下区单独分为一个单位:济南的长清区,青岛的城阳区和黄岛区,淄博的临淄区、博山区和淄川区,枣庄的台儿庄区、山亭区,烟台的牟平区,潍坊的寒亭区。

最后将山东省市辖区、县和县级市分为118个单位,将其按照人口大小数排列出来,排在前11位的均为市辖区,经过计算得出R2为0.98。

3 山东城镇体系发展构思

根据山东省城镇规模结构发展趋势和各级城镇具体发展条件,遵循积极发展区域中心城市、集中发展县域中心城镇的总体指导思想,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布点法规划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3.1 强化济南市的省域中心城市功能

从传统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角度来看:第一,首位分布允许资金和人才的更大积累,有利于知识更加专门化和思想广泛交流;第二,大城市内的各种运输成本一般比城市间的运输成本低,因此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是最高的;第三,首位城市常常是交通运输网络中效益最好的地方,是革新的源地,比乡村地区更能吸引投资。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首位度并不明显,所以应该强化济南市的省域中心城市功能。

3.2 积极推进大城市的建设

山东省除了东营和莱芜两地市没进入大城市行列,其他城市均为大城市,然而城市规模基本相当,排在前几位的城市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所以,应该积极推进济南建设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青岛建设成为黄渤海地区国际性城市,烟台、淄博、潍坊、临沂、济宁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特大城市。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等级,增强城市辐射功能和拉动功能。同时,要结合每个城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给每个城市定位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和城市类型,使城市间职能分工明确,各具特色,不要搞成千市一面、结构趋同。

3.3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优化途径

提升各类城镇的职能层次,搞好城镇职能体系的多样化和综合化建设,明确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密切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职能联系,稳步推进工矿城镇由工矿职能向城镇职能的转型发展,尽快形成各具特色、职能有别、分工联系、协调发展的城镇职能结构。

3.4 小县城合并,集中力量发展

排在人口末尾的基本为小的县城,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没有支撑产业的小县城,很难靠自己发展起恚可以通过与邻近县市区合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军.中国城镇体系研究: 综述与展望[J].城市问题,1995(4):2-6.

区域规划的特性范文4

低碳生态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转型模式],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学界的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自身发展,从规划设计、技术应用,到体制机制、政策体系,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受制于行政区划,我国目前各地方和各部门各自为政、相互割裂的状况还比较严重,对低碳生态城市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从关注的程度和探究的深度上都有待开拓。值得欣喜的是,中新天津生态城从规划伊始,就对生态城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在指标体系中提出了4条表征区域协调融合的引导性指标,开辟了一个以指标体系为导向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新模式]。为此,本文将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延展“从城市的概念到区域的概念”[3],着重探讨低碳生态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1低碳生态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融合

1.1低碳生态城市的系统观概念低碳生态城市作为一个新概念,由于人们的理解不同,给出的定义各有侧重。笔者从系统观出发定义低碳生态城市:以低碳发展为中轴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促进自然生态、经济低碳和社会幸福的城市发展新模式[4]。由自然、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可解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3个外延:外延一:自然环境生态化,即充分尊重自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的生态格局,充分保护物种多样性、生态自然、自然地形风貌和能源储备等,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始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观有机统一起来。外延二:经济发展低碳化,即朝着实现经济发展与化石能源消耗和CO2排放脱钩努力,提高碳效率,使城市经济发展在低碳模式上运行,采取政策、能源、技术、市场和社会(PETMS)五位一体的低碳组合发展模式[5],真正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外延三:社会生活幸福化,即在实现外延一和二的过程中,使城市居民直接地而非城市居民间接地在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幸福感受度不断提高。

可持续发展是对提高和保持“生活品质(qualityoflife)”的追求],“国民幸福总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重要。概而言之,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人与环境协同进化的渐进过程,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和循环再生功能渐进完善及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服务功能渐进熟化的过程”[7]。自然环境生态化是本底,经济发展低碳化是途径,社会生活幸福化是本原,三者在低碳生态化理念下协同融贯,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本质。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多元素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涌现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不仅意味着系统一般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接受环境的输入和扰动、向外境提供输出,而且还具有主动适应和进化的含义”;“强调把系统优化与环境优化结合起来”;系统是动态的和发展变化的,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问题[9]。基于21世纪城市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气候变化,城市对石油动力小汽车的过度依赖)、人口挑战(发展中国家快速城市化、中小城市快速增长和青年人口扩张,发达国家城市衰退、老年化以及城市文化构成日益多元化)、经济挑战(不确定的未来增长,对造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市场导向的根本怀疑,非正式城市活动的不断增加)、社会空间挑战(特别是社会与空间的不平等、城市蔓延和未规划的边缘城镇化)和挑战与机遇(决策日益民主化,平民百姓的社会经济权利意识不断觉醒)[10],“无限制的发展工业文明模式是不当的,而要倡导走向生态文明,人要与地球共同进化、相互依赖”[11],必须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为此,生态城市旨在重建与自然平衡[12],换言之,城市的运行应该与自然界相协调[13]。这种交互作用、自组织功能和动态演进特性,决定了低碳生态城市必然要在与区域协调的统筹融合中才能最终达成的客观必然性。

1.2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拓展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大空间尺度概念,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因而,多数学者主要从经济角度看待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强调了区域发展中的经济效率与公平问题,突出了区域协调中的重点。可以说,这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14]。本文在此基础上,将经济、社会、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纳入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将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拓展为:区域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上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和正向促进,区域利益协同增长、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以形成区域间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显然,区域协调发展是基于区际而非区域内部的关系,本质是维护“区际公平”[15],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概念使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更为丰富,外延更为宽泛。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概念的拓展,依归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本质要求。低碳生态城市作为结构完整的城乡有机复合体,必须建立在区域平衡协调基础之上,其发展也凭借大区域环境作共生支撑。这样一来,区域协调与低碳生态城市在发展内涵上和时空维度上都高度地耦合在了一起,为低碳生态城市在政策、文化、生态、经济诸方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3低碳生态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考量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意味着低碳生态城市并非只关注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须考量由外来影响而产生的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目前,大多城市发展处于同一平台上。在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和资源,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区域间的城市应注重区域发展一体化,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思想,走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之路,避免恶性竞争。因而,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是形势使然、出路所在,主要有以下4个考量点:

1.3.1核心在于制度合作。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需要强化府际间的协调力,创新区域协调制度,消除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高效流转和合理配置,推进区域的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资源节约和环保一体化、创新体系一体化、社会事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1.3.2难点在于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区域管理有着相当的复杂性,不仅城市有行政级别大小的严格划分,而且还设立各种派出机构,如开发区、功能区等,囿于地方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面临着权限大小不一而无法有效协调的实际。因此,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明确的区域协同合作关系,以打破由于行政区划带来的体制掣肘。

1.3.3根本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在共同的发展理念之上。低碳生态城市必须立足区域协调大发展,根据自身特点,坚持错位发展和产业合理布局,探索“3R”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发挥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辐射、带动和服务作用中做优做强自己。

1.3.4保障在于空间管治。区域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双重失灵,需要引入机制创新,通过多方参与的对话、协调与合作,以空间统一管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空间管治应建立在政府与市场基础之上,作为政府与市场的补充,重点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16],实现多赢目标。2低碳生态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指区域协调的主体、客体、目标、工具和程序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协同融贯的运行机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构筑区位优势互补、功能定位清晰、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发展格局,须靠建立完善的机制来达成。

2.1区域市场机制区域协调发展首先是区际关系演进过程中所内生出的共同发展需求。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推动区域市场开放,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产业跨区域转移,有助于增强区域协同发展的合理分工与效率。同时,市场机制也要和其他机制相互联系,防止“市场失灵”导致“协调失灵”[17]。2.2区域规划机制区域规划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18]。通过区域空间规划引领协调发展,是进行空间治理的战略选择[19]。西方国家在1920~1930年代就兴起了区域空间规划,目的是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缓解生态恶化、缩小区际差距等,典型的如美国田纳西流域开发规划、联邦德国鲁尔地区区域总体规划等,已发展成为政府的制度性选择。1990年代以来,我国以城镇体系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带规划为代表的区域空间规划逐步兴起,逐步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空间资源保护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2.3区域循环机制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区域循环发展需要构建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循环产业体系,以节能降耗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以及包括生态保护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的自然生态保障体系。因而,区域循环发展必须要从个性化与一体化双重角度发展区域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资源生产化管理、市场化配置和循环化利用[20]。

2.4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利用经济手段,体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生态环境补贴补偿机制,通过国家财政投入和建立生态受益方责任制度,不断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供给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提供生态屏障的区域构筑发展平台和空间。重点是要采取项目支持等方式的“造血型”补偿,将补偿金转化为实物、人力、技术等,培育造血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21]。

2.5联合治污机制我国当前采取的环境属地管理模式与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征相悖。实施区域管理及合作是更为合理有效的出路,实现环境管理从局地到区域的转变应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变革的方向之一[22]。环境污染的治理,要两只“手”并用,通过确定最优污染标准、污染许可证交易、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手段,构建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新机制。总之,“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改善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以生态建设再造环境优势,是有效减轻环境治理压力、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的治本之策”[23]。

3实例分析———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中新天津生态城建于国家发展的战略区域———天津滨海新区内,总面积约31km2,规划居住人口35万。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核心目标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成为新型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模式的示范区。

3.1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为实现上述目标,中新天津生态城按照科学性与操作性、前瞻性与可达性、定性与定量、共性与特性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包含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等3个方面的22条控制性指标和区域协调融合的4条引导性指标,突出了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社会和谐、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等理念。其中,富有创新意义的4条区域协调融合的引导性指标包括自然生态协调、区域政策协调、社会文化协调、区域经济协调,为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3.2区域协调融合指标的释义与目标将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融合引导性指标释义与目标列示表1:

3.3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实现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基于滨海新区城市区域共同的规划愿景和功能优化[24],以“整合生成的整体论方法”[25],坚持整体论与还原论的统一,“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同时缔造”[26],将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社会发展融合为一个整体,以共同的目标使两个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3.1自然生态协调。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尊重区域自然生态条件,采取适宜的生态修复手段,恢复自然水系、湿地和植被,构筑以多级水系、绿色网络为骨架的复合生态系统。以蓟运河和蓟运河故道围合的区域为生态核心区,建设6条生态廊道,加强生态核心区与生态系统的连接,形成开放的生态空间格局,实现区域生态系统一体化。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生态格局,保留西南侧水系入海口的大面积生态湿地,形成咸淡水交错的复合式水生态系统;预留七里海湿地鸟类迁徙的驿站和栖息地,保障“大黄堡—七里海”湿地连绵区向海边的延续;完整保留蓟运河故道,保障北部蓟县自然保护区通往渤海湾廊道的畅通,形成以河流为脉络的区域生态网络(图1)。图1中新天津生态城市域空间结构图在实现生态健康安全上,要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和协调机制,研究开展区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实现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的探索,并设置产业准入“门槛”,从源头遏制生态退化;针对区域生态特点,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功能分类,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推进低碳运行上,生态城区域发展的低碳转型需要多层级、多专业和多主体的合作得以实现。

3.3.2区域政策协调。结合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制定实施具有生态城特色的各项政策,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参与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规划管理制度上,推进空间研究,融合政治、社会、环境、交通等因素,实现空间发展战略。在建设模式上,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建设上实现城乡接轨、城乡融合。在生态环境政策上,建立有效的区域联合治污机制和区域污染协调机制,改变上下游各自为政、治污脱节的现象。在城市管理模式上,完善区域综合执法管理、运营维护和应急处理等机制。

3.3.3社会文化协调。由于外来人口急增带来的文化碰撞和文化建设滞后,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开发建设中难以形成统一的社会生活秩序和规范。为“突出河口文化特色”,需要在传承津派文化、汉沽海盐文化的基础上,倡导生态主义的简约质朴理念,塑造生态城市文化。在传统物质文化的保护上,大力保护大清工部地、大沽炮台等历史遗迹,保育海盐、河口生态文化,培育河上船家文化和旅游文化。在传统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上,主要是保护人类学意义上的场所、河口生态文化记忆和民间非物质文化,建立北塘海鲜美食文化和曲艺欣赏文化的一体发展模式。在生态新文化的开创上,倡导生态主义的新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以创意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辅翼的生态新经济;实现中国和新加坡乃至其他国家多元文化的汇合,创立生态城特色的文体品牌[2]。

3.3.4区域经济协调。中新生态城地处沿海发展带上,靠近汉沽城区,同时又位于生态绿楔上。因此,其产业发展和布局必须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功能布局相协调,形成“内外均衡、一体循环”[27]格局。首先,使生态城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健全市场机制,促进区域职能分工合理、市场有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均衡,职住比平衡,力求带动地区经济科学发展。其次,制定区域循环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实现产业循环发展的横向祸合、纵向闭合和区域耦合[20],与滨海新区其他功能区形成互补的产业集群,构建形成一体化的滨海新区产业体系。再次,建设静脉产业园,利用紧邻滨海新区各功能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在天津市乃至环渤海地区资源综合利用上发挥协同发展示范作用。

3.4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设计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京津冀发展主轴和环渤海产业带交汇处的特殊区位,使得4条引导性指标需要统筹区域协同完成,而且即便是控制性指标体系中的空气、地表水等多项环境指标,仅靠生态城自身的努力也是无法完成的。因而,需要创新公共管理体系,建立区域间协同合作关系,为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合力提供制度保障。

3.4.1建立综合性区域协调管理权威机构。美国、日本、德国在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时,都建立了专门的区域发展管理机构。如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阿巴拉契亚区域委员会、日本的北海道开发厅、德国的区域经济政策部际委员会等。这些专门的区域管理机构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落实[28]。由于在我国的政府体制中,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功能分明,区域合作时受到等级的区别,不对等的部门和政府合作会影响各自的权责和效率。建立独立的委员会,在区域决策上拥有高于其他政府的权力,将有助于区域中不同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因此,为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区域协调发展,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如“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该机构可由天津市政府和滨海新区的有关领导和区域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政策和规划,指导推动区域合作机构的运用。

3.4.2加强区域发展立法。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发展的法规,尽快将上述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和途径以法律规范的形式予以确认,明确地区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为实施区域发展提供法律依据,使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有法可依,走上法制化轨道。

3.4.3构建区域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解决区域间“资源诅咒”[29]、“资源剥夺”[30]等而带来的区域不协调问题,可考虑由区域协调机构构建区域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城周边区域给予财政转移支付,援助区域发展,避免出现新的区域发展落差和加剧城乡二元结构升级。

3.4.4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改变单纯以GDP增长等经济指标考核不同区域发展成效和决定官员升迁的办法,建立适应各区域实际情况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可持续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从制度上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等弊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4.5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如前所述,区域协调发展旨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使得利益相关的公众参与区域协同管理与合作显得格外重要。我国已出台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环保等领域的法规,但实际上除了少数案例中参与比较积极外,公众参与度非常低。因此,需要大力培育“参与型”公民和“共同体意识”[31],形成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低碳生态城市的共建共享格局。

区域规划的特性范文5

【关键词】TD-LTE 解调门限 编码效率 RSRP

1 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通信演进步伐的加快,LTE迅速进入电信运营商的视线。它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具有高频谱效率、高峰值速率、高移动性和网络架构扁平化等多种优势。目前,我国已展开大规模的TD-LTE试商用测试。

2 规划思路

根据现网的数据流量确定话务分布热点,如图1所示,从中分析划定数据热点密集区域进行重点覆盖,其他区域连续覆盖。

TD-LTE网络规划可以通过链路预算、容量估算[1]来确定基站建设规模和基站配置,以满足覆盖、容量等网络性能指标和成本指标。网络规划需同时考虑覆盖、服务质量和成本三方面因素,结合现网站点分布情况,采用共址建设来减少投资成本。规划中还可同时灵活应用点、线和面结合的方式,采用室外宏基站和室内分布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覆盖[2-3]。

根据图1所示的1级、2级和3级的话务数据热点分布情况,可以确定重点覆盖区域为政府行政中心、运营商办公大楼、高级写字楼、高档酒店和宾馆、高档住宅小区、大型商场、娱乐场所、大专院校等,具体如表1所示。

3 规划及仿真

3.1 规划

TD-LTE根据信道特性可自适应采用QPSK、16QAM、64QAM等调制方式,其中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又有不同码率和解调门限,相应索引如表2所示。

表2中MCS对应索引与相应的最小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加性高斯白噪声)子载波的解调门限如图2所示,其中上行采用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比下行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信噪比要低;最小AWGN子载波的编码效率与相应的MCS索引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编码效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在调制方式改变临界点时突降,在同一调制方式下,下行的编码效率高于上行的编码效率。

根据现网数据热点确定的密集区域规划面积为11.24km2,根据蜂窝3扇区覆盖模型和子载波的解调门限、编码效率以及边缘速率做链路预算确定所需的覆盖半径为0.2km,规划所需的站点数具体如下:

3.2 仿真结果

本次TD-LTE规划方案仿真采用与现网TD-SCDMA系统上下行时隙比例(DL:S:UL=4:S:2)保持对齐,因此TD-LTE采用上下行时隙DL:S:UL=3:S:1的配比方式,特殊时隙为DwPTS:GP:UpPTS=3:9:2。根据以上规划,通过仿真可以得出最佳服务小区、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的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信噪比)分别如图4—6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最佳服务小区覆盖区域比较理想,符合规划的要求。如果仿真结果不理想,可调整规划站点以达到覆盖要求。

从图5中可以看出,除了极小部分覆盖相对较差以外,整个红色网格内的覆盖RSRP水平满足要求。图5中的RSRP覆盖电平占比如表3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RSRP主要集中在大于-60dBm至-70dBm的范围,占61.34%;大于-100dBm的覆盖区域占100%。

从图6中可以看出,除在两个小区覆盖交界处RS的C/(I+N)较差以外,整个红色网格内的C/(I+N)满足要求。图6中的覆盖C/(I+N)占比如表4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现网的热点区域以及重要场所的分布情况,对TD-LTE的规划区域进行了选定并规划相应站点,再根据规划站点做了相应的仿真,得出规划的最佳服务小区、RSRP值、RS C/(I+N)以及根据Monte-Carlo仿真得出接入成功率和数据速率,规划的仿真结果满足相关要求。此外,由于目前正处于网络建设初期,网络终端还不成熟,建议采用CPE、TDFI的形式进行用户接入[4-5],通过CPE、TDFI设备把LTE网络信号转化为Wi-Fi网络,用户通过终端Wi-Fi接入网络,体验高速LTE网络。

参考文献:

[1] 许光斌,刘鱼勇,楼正华.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话务预测[J]. 移动通信, 2012(9): 45-48.

[2] 许光斌,赖滨立,楼正华. 城市中高架桥信号覆盖[J]. 移动通信, 2012(14): 11-14.

[3] 许光斌,毛卓华,汤利洪. TD-LTE试验网络规划[A]. “2012 TD-LTE网络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61-64.

区域规划的特性范文6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应用

1前言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自身能够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所做的对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城市规划从大的范围来讲,能扩大到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在笑范围内,能偶延伸到建筑物之间的空间设计和布置,其本质是人居环境综合层次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的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城市规划主要是制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战略、建立发展模型、优选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并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要求,综合安排布置城市中的各项工程设施,同时提出近期控制的措施[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规划需要收集、处理、分析展示大量的空间和属性信息,而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能将空间与属性有机结合的特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今后城市规划的要求。GIS主要由硬件、软件、数据和应用四大部分组成。其工作任务包括数据输入、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表达四个方面。GIS技术能够保证基础数据详尽、可靠、准确,能够大大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而GIS软件则可以方便快捷地生成各种规划用图、表格和报告,可利用数据库管理数据,能够动态的更新、增补,从而又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随着城市规划业的发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代表的3S技术(GIS、GPS、RS)、计算机辅助制图(AutoCAD)、Internet等先进的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

2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功能

从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到成果出图、项目选址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从规划编制到规划管理,从小区间的详细规划到大区间的区域规划,从总体规划到专项规划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应用GIS技术。

(1)城市规划数据库的建立

城市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确立城市的基础地形、规划控制性数据,也要确立规划的现状和城市的熟悉数据。因而,城市信息系统建立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城市规划数据库,能够动态地储存和管理空间信息和各种规划专题信息。为城市规划提供信息服务,并建立空间分析模型,提供决策的信息支持。同时,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中,也可以建立分区规划信息系统以及在重要地段建立城市设计信息系统。

(2)总体规划中基础资料获取

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海量数据,可以利用GIS技术、利用遥感卫星获得基础资料,然后用GIS软件,将其分类并进行面积的测算,从而对城市的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也可利用GIS软件中所自带的预测功能对未来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预测。在获取遥感影像图后,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土地利用进行分类,而在分类以后还可以对某一种类型进行专题特征的提取和量算。

(3)规划的可视化

利用GIS三维技术,规划人员能够实时交互地观察各方案在城市环境中的规划效果,可以沿任意角度,任意路线对不同的方案加以比较,也可以对规划方案和周围山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对方案中建筑的高度、体量、外观以及整个城市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还可以对一些重要的景观点进行视线与视域分析,做到更好地控制好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因而,以GIS为依托,能够使城市设计及土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相互集成,这是一般的CAD系统无法完成的。

(4)图文信息一体化

图文信息一体化主要指图形与属性的双向查询方便,图文的交互功能强大,这也是地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可在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文档信息与"海量"的图形数据的有效关联却一直是系统建设的一个瓶颈。因此,需要根据规划工作的特点,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进行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将空间数据与属性系统高度集成、数据相互关联,实现图文并茂的信息可视化系统。

(5)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统计专题图的生成

利用GIS技术,可以进行基于空问数据的各类非空间属性的统计分析,能够方便地生成各类技术经济指标表,也可以同时生成多种多样的统计专题图,像直方图、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等等。

3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治、保护在时间以及空间上所进行的总体的、战略的安排,也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据。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所涉及土地的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GIS技术能够成为土地数据管理、更新、评价的有力工具[2]。同时,应用GIS技术,也可以建立覆盖整个行政区域的数字高程(DEM)模型,而通过DEM与航空摄影资料的合成,就可建立起1∶50 000或1∶10 000的三维立体旋转景观模型,就可使得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更具有现实性和科学性。

(2)公共设施布局

利用GIS的缓冲区分析,可很方便的发现服务盲区,能够在规划设计中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生成的缓冲区下面再叠加上人口密度图,就能很方便的统计出每个公共设施所需服务的人口,与其现状服务规模进行比较,就能很快知道那些公共设施服务规模不够,需要新建服务设施或扩建规模。利用GIS的缓冲区分析、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可以摆脱传统的根据规范,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公共设施规划布局。

(3)用地适宜性评价

根据地形、坡度以及工程地质等情况,利用GIS技术的叠加分析功能,可对城市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用以指导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布局[3]。

(4)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根据历年来的城市建设现状图,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生成不同年份的专题图,然后利用这些专题图,可以进行城区不同年份的空间扩展研究,可以得到这些年来城市用地的变化情况,水域的变化情况,绿地的变化情况,其他各类用地的变化情况,新增建用地的变化,以及各类用地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可以得出,那些是未变部分,那些是转换部分,那些是改变部分,通过分析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找出城市发展的脉络与动力机制及存在问题。

(5)建筑拆迁量的计算

可以利用GIS中缓冲区分析以及空间选择功能,提取出拆迁范围内的建筑,利用GIS的统计分析功能,计算出各类建筑的拆迁量及拆迁总量。

(6)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核心就是城市建设用地和建筑项目的管理。而对于要立案的项目,可由GIS数据库中进行查阅,查阅项目的申报单位和申报项目的等相关信息,以此作为检查项目受理情况和工作周期的主要依据。在审批阶段,可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能够使审批人员可以很快地统计出所圈地块的面积及有关属性信息。同时审批人员也可根据计算出的面积,对照规划控制指标不断修改方案和重做,直到达到控制规划指标要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