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及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众传播及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众传播及特点

大众传播及特点范文1

大众传播的传统定义及发展

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科教文中首先使用了“大众传播”这个概念,“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

后来的传播学学者不断对“大众传播”这个概念进行修正和发展,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如: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是“由组织化的传播机构及其专业人员通过技术性传播媒介向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传者传播信息的社会过程”。

“当消息来源(通称是某个组织)采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的受众进行沟通时,就被称为大众传播”。

这些对“大众传播”概念的定义无非都是从大众传播的主体“传播者”的界定,或者对信息传递的技术的不同描述,或者从信息接收的终点的范围的界定等传播的三个最主要的要素着手,对“大众传播”这一概念作的发展。虽然传播学的研究者对“大众传播”这一概念的阐述有很多,不胜枚举,但在所有传统的定义(诞生于现代传播革命之前)中反映出来的大众传播的特征都非常类似(传播三要素):

1 作为信息来源的“传播者”是一个组织。“组织”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日本学者见田宗介在他的《社会学事典》里认为组织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2 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是“技术的媒介”。

3 作为信息传输的终端是人数很多的大规模的受众。

大众传播的传统定义目前面临的“挑战”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一场革命。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博客、播客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的主体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很多同学认为,博客这种新的传播现象,它的传播主体不是一个组织,但它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这个介质,对大规模的受众进行传播的一种行为。也就是说信息来源不是一个像传统的“大众传播”定义中的一个“有实现共同目标”的“组织”,而是一个“个人”,它在其他特征上都非常符合大众传播的特征。

博客这种传播模式给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提出了很多挑战和质疑,包括传统的把关模式、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受关系、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新闻价值的时效性等,不能说是完全颠覆,但是最起码可以说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虽然传播主体不是一个“为实现共同目标”的一个组织,但是很多博客通过互联网这种技术吸引了大规模的受众,并且达到了非常显著的传播效果。这种传播现象属于大众传播吗?

“新现象”和“老定义”的分歧在哪里

传统的大众传播从它的概念延伸出一些固有的特征,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在此,只在这些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两种传播方式的异同,以解决学生们的疑惑。

笔者认为,在先前提到的现象中,同学们感到迷惑的关键点在于:

分歧一:“传播者”是谁。概念的主语是什么。

从传统的大众传播的概念与特征来看,“传播者”是一个组织。比如广州日报(一个组织)的专业的记者编辑使用印刷和报纸(技术和中介)来影响他们的读者(大规模的受众)。凤凰卫视(也是一个组织)的专业的记者编辑制片人主持人使用视听技术来影响他们的观众(大规模的受众)。不管是广州日报社还是凤凰卫视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而设置或者成立的,他们与一般的社会群体不一样,他们跟个人更不一样,他们需要严格的制度化措施的保证去实现他们明确系统的目标,于是这个“传播者”内部,有非常专业化的部门分工,有清晰的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有等级分明的各个阶层,有明确的管理制度。这一套严密的设置,都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代表着组织本身的利益,也可能代表着国家的利益,代表着社会的利益。

在新的传播现象博客的传播中,“传播者”是个人。这个“传播者”不受组织制度的限制和约束,新闻采集和编辑的权利表面上是非常自由的。传播者的目标很难确定,有很多的博主并不像我们在上面提到的传统媒体一样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比如像一个报社有对新闻采集和编辑的指导,有明文规定的编辑大纲之类的文本等。所以,五花八门的博客中根据传播者的目标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没目标。很多的博主不管是在开创博客的当时还是在维持自己博客网页的过程中,都有可能是自由散漫的。博客中的内容可能是自己的心灵感悟,也可能是随笔,也可能是日记,当然也可能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做之事,也就是将自己个人的行为和思想记录在自己的博客上。

第二类是出于个人私利的目的。比如有很多希望通过博客让自己一举成名的人。他们在博客上一些另类的、跟这个社会的常态所不相容的东西,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获取个人的名利。或者在博客上兜售一些个人的文化产品,扩大个人的影响力,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个人的利益。

还有第三类博主,他认为自己代表着这个社会的利益,在实现社会利益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利益。一个博主(也是一名在传统媒体中工作的新闻行业中人)这样描述他利用博客信息的感受:“我可以解脱组织制度的束缚。就是我不需要再害怕自己认为有新闻价值的稿件被掩藏,不需要看上司的脸色和制度的框框去实现新闻的专业追求,当然,我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追求。”这类博客常常对传统新闻媒体发起挑战。2004年年底,博客对印度洋海啸的报道就很好地体现了博客在新闻报道上的优势,在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抵达现场之前。已经有很多博客了大量真实反映灾难的新闻图片及相关的报道:密歇根大学的历史系教授胡安・科尔的博客“知情评论”开通,他的博客关注整个中东地区的新闻报道和社论,博客的点击率很高,吸引了很多受众,并对主流媒体和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三类博客传播现象其实在大众传

播的传统概念的界定中,主语虽然都是个人,但是这个主语本身有不同的定语,定语就是传播者传播时的目标。

分歧二:制度化传播。

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引申出的大众传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大众传播是一个制度化的传播”,这个所谓的“制度化传播”,笔者觉得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在大众传播中,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是一个制度化的组织;另一方面是指作为社会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制度。

而我们在这里分析到的新的传播现象博客的传播行为,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其传播的主体不是一个制度化的组织。而在另一方面,看似自由的网上传播行为,其实也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制度的。作为当下社会传播的一个非常普遍和重要的方式,从传播制度的角度上看,其实世界上各种政治体制在关注它,国家和政府仍然是博客后面最深层次的“把关控制人”。同时道德伦理范畴的追问也同样在质疑网上传播这个领域。

分歧三:单向性传播。

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引申出的大众传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大众传播是单向性很强的一种传播活动”。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它们在今天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贴近受众,去跟受众发生更多的互动,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互动依然是有限的、滞后的,依然受到体制、技术等方面的现实条件的限制而体现传播的单向性这个特点。所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是直线的、近乎单向的。如下图拉斯韦尔提出的著名的大众传播模式: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对谁 取得什么效果who says what in what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而博客这种传播方式,却由于技术的便利打破了传受之间的隔阂,实现了“传受一体”的传播模式,如下图所示:

博客的传播模式

这种“传受一体”,不仅仅是指作为传播主体的博主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也指博主同时也作为他人博客或者其他传统媒体的受众,引用其中的信息或评论其中的信息。互动在博客这种传播方式中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之事。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为这种即时的双向的传播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笔者浅见

从实用角度讲,咬文嚼字推敲定义是否精准意义不大,我们并不需要对一些现象去归类。但是,站在传播学研究的立场上,应该去分析这两种传播方式在关键点上的不同,看是否有必要对传统的大众传播的概念在外延上进一步延伸。

回应在前文提到的课堂上同学们的疑惑,基于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首先,博客(特别是文中提到的第三类博客)的传播中,传播者虽然是一个个体,但他在选择信息、编辑信息的时候遵循着普世的价值观念,新闻的采集和编辑也基本上是遵循新闻专业的价值标准。它的受众从数量上来讲也常常大于传统的新闻媒介,从传播效果上衡量考察,博客的传播效果对不管是它的受众还是对社会本身,都是非常巨大而不容忽视的。其次,网上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也逐渐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讲,它跟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一样,可能是强权的工具而发挥巨大的作用;最后,就像麦克卢汉指出的:“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日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博客(网上传播)也像传统的大众媒介一样,给我们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一种新的尺度、新的体验、新的进步。

大众传播及特点范文2

关键词:文化定位 大众传媒 分众 文化观念 文化霸权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一般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的总和。此外,我们还从人们主要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出发,区分出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形式,这里的文化则主要是指人们的文化观念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导形式。这里所涉及的文化观念的研究,即是不同与政治体系或经济形式的一种精神或心理现象。所以,研究方向则主要集中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意识观念的层面上,其研究的着眼点在于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如何对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观念形态发生影响和改变,反之,由于受众的意识观念形态的变化所引起的新的需求又如何促进大众媒介自身的改变和提高。

社会的发展进步,首先是文化和认识观念的发展进步,中国要走现代化的强国之路,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同样,西部贫困地区要摆脱贫困,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观念的现代化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现代化的根本在于人的现代化。因此,对于西部贫困地区的大众传播与文化观念的关系的研究,其核心在于大众传播如何促进人的观念的现代化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再系统地考察目前西部贫困地区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人的观念的现代化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

就大众传媒和文化观念的发展的有关理论看,如英格尔斯、施拉姆、罗杰斯等人,他们都从宏观上认识到了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对于具体的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方法,却较少论及。就这些问题,学者们针对自己的研究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针对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发展的现状,要借助于大众传播以促进文化观念的发展,“文化定位”是非常重要而具体的思路。

严格意义上讲,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作为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的文化,它包含了特定社会的信仰结构、价值规范(习俗、道德、法律等)、行为方式乃至于像衣、食、住、行等这样的具体生活方式,它是在不同个体的基础之上综合概括起来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关于文化的著名概念,他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曾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可见,广义的文化带有很强的社会性的特征。当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文化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传播速度也不断提高,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尤为重要的是,进入20世纪中叶,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普及,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和Popular Culture)也应运而生。在西方学者看来,大众文化主要指的是受商业利益驱动而出现的文化产品,主要是指大众传播产业的典型产品,如电影、电视、广播、广告、音像出版物和流行纸质出版物等。西方学者对于大众文化现象,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批判和剖析。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所导致的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而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的问题首先是在全球化的概念中提出来的。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在他看来,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可以突破时空地传遍全球,世界变成一个村落,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这个村庄的一部分。在20世纪后期,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已成为现实,而此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所谓的信息霸权和文化霸权的问题。这一问题表现为,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的大众文化传播严重影响着不发达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使其受到强烈冲击,而逐步沦为弱势文化。在地区范围内,发达地区或城市文化也严重影响着不发达地区和乡村地区的文化传统,使其逐渐弱化或消亡。

作为西部贫困地区的甘肃,在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的发展上,也正面临着上述现实,也就是说,其文化始终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这就决定了甘肃在文化传播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和盲目的迷失状态。通过调查,从甘肃受众对大众媒介的总评价就可以看到这一点,甘肃的大众传播发展的现状与人们迫切的对媒介文化的需求很不相适应。因此,“文化定位”概念的提出,对于改变这种大众传播的劣势状态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事实上,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差异化是并生而同在的。全球化导致的文化霸权,首先表现为一种统一性,表现为文化的趋同性。也就是说,大众文化首先表现出大众性的特征。但是,人们的偏好和价值观是多元的,甚至有很大的差异性,随着人们对大众传播的多元化的要求,出现了传播学中所说的“分众化”或“窄播化”传播,也就是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选择相应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使大众传播所承载的价值多元化。因此,所谓“文化定位”,正是基于文化的多元化和差异性特征,选择有效的具有各自特点的大众传播,从而满足社会大众不同层面和不同阶层的文化需求。那么,处于西部贫困地区的甘肃,在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发展中,文化定位则显得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了。

甘肃的大众传播发展至今,在发达地区的步步紧逼下,不但和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已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基于此,在对受众的认识和理解上,应该由“大众”概念向“分众”概念转变,由“全面覆盖”向“文化定位”转变。应该充分注意到城乡差别、收入差别、职业差别、文化程度差别等等,用市场差异化的眼光来考察媒介受众。具体而言,大众媒介不能再无差别地向所有大众传播信息,而是立足于市场化,通过调查寻找自己的消费者和目标市场,确定不同类别的受众群体。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其传播信息,从而形成特定的“核心受众”,进而形成特征比较突出的文化定位。

例如,就报纸而言,从读报种类看,甘肃受众基本以阅读当地的省报《甘肃日报》和本地都市类晚报为主,省会城市兰州市的读报种类为当地的《晚报》类都市报,而地市、县则以《人民日报》、《甘肃日报》等党报类为主。具体为,兰州市:《兰州晨报》、《兰州晚报》、《鑫报》;天水市:《人民日报》、《甘肃日报》、《天水日报》;定西地区:《甘肃日报》、《电视报》、《兰州晨报》。那么,我们从中可见,省会城市除了晚报类、地县除了党报外,阅读种类可以说非常单一。而且调查显示,这些报纸最大的问题是,根本没有什么受众群体定位。城市的几种晚报,新闻重复,风格雷同,内容互相模仿、抄袭,没有自身的文化定位和消费群定位。地县报纸完全以中央和省级党报为主,没有成气候的本地报纸,而且现有的也把农村受众排除在外。因此,甘肃受众在大众传播面前,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他们各自的文化价值观无法体现,他们真正的文化需求也根本无从实现。这种缺乏文化定位的传播现实,单向度的传播形式,导致了甘肃受众在接受文化传播中的一种心理劣势,使得自己处于被动和缺乏自信心的状态之下。同样,电视也表现出这样的特征。

因此,要打破贫困地区大众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从而提高大众文化的品位,对市场和受众调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大众文化定位,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继承,现代文化观念不断确立,从而形成有特色的大众文化和地域文化,推动贫困地区的文化以及媒介发展。

参考文献

[1]《原始文化》泰勒著(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大众传播及特点范文3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育传播;传播模式;课堂教学

一、传统课堂传播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课堂传播模式脱胎于大众传播学。在传播学中,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和反馈五大要素。以往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同化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将大众传播学的模式直接运用到教育传播中,传播者变为教师,受传者是学生,教师讲授内容即传播信息,而教具及其他教学条件则构成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模式生长于“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土壤里,带有较强的信息灌输色彩。与大众传播行为相比,教学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流动与控制,课堂上信息的有效传播并不完全等价于知识的形成。

1.传统课堂传播模式忽视了知识的复杂性

Per Flensburg 从信息技术的视角详细分析了知识与信息的区别与联系,并给出了公式性表述:①数据流+格式=数据;②数据+结构=信息;③信息+元数据=内容;④内容+上下文或者语境=知识。从知识由内容和上下文或语境两部分组成,可以看出,知识的获得既需要向学习者呈现内容,亦需要学习者完成对所学内容的语境的建构。大众传播行为的传播对象往往停留在“内容”的层面上,而教育的特殊性对教育传播的结果有明确要求,教育传播的目的并非学生获得传播内容而是在“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知识。

2.传统课堂传播模式不利于知识生成

从大众传播脱生而来的教育传播,潜意识地在传播模式上继承了大众传播的“单向化”。单向化的传播模式导致课堂上传播行为的单一化,即只有教师向学生的传播。在课堂传播环境中的所有个体被分为两方:一方是教师,另一方是学生。教师向所有学生传播信息和知识,学生与教师建立单一的反馈关系。首先,这种反馈的力度和频率是很难保证的;其次,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造成了学生间的相对孤立;第三,单向化传播的课堂天然地将教师和学生划为两方,正体现了大众传播的一大缺点: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分离性。

二、学习共同体理念下的课堂传播模式

1.学习共同体

目前,对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普遍认为学习共同体由稳定的学习者及指导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要素组成。学习共同体有以下特点:

(1)一些个体因为某个既定的学习目标或者某个共同的学习兴趣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团体或社区

(2)在这个团体中,每个成员都参与到共同目标的学习中,成员间共享话语权,通过思考、探索、会话、协作来完成目标

这个团体的学习进度不是整齐划一的,单个成员对共同的学习任务都具有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并且在共同任务之外成员又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兴趣点和学习方向。无论是共同探索的成果还是个别成员独立思考的成果都在团体内进行传播和共享。

(3)学习共同体内的成员对共同学习任务的理解和背景知识必然是不同的

在自发形成的共同体中,学习者有高、低级之分,层次较高的学习者自然获得较多的话语权;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共同体殊的助学者。无论在何种学习共同体内,话语权都不会被独享。

2.学习共同体理念下的课堂传播模式

学习共同体理念坚持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参与、活动、反思、会话、协作等行为,话语权在成员间共享,从形式上打破了传统课堂中的单向性传播,提高了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对学习共同体的归属感,客观上解决了传统课堂传播局限于信息传播的缺点,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和生成,从而实现真正的知识传播。

(1)在该模式下,课堂中的传播行为不再单一

话语权从教师的掌控中独立出来在成员中传递,教师作为助学者维持其传递秩序。

(2)传播行为中的角色发生变化,传播者变为当时话语人,受传者变为其他共同体成员

教师和学生不再固定作为传播者和受传者,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和对课堂的归属感。同时,传播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而是发生在所有共同体成员之间。

(3)解放话语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高参与度和归属感的环境下,对话和思考的活动性增加,课堂中发生的不仅仅是浅层的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更易于知识在整个共同体内的产生和建构。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该模式仅是一种初级探索,文中难免有错误之处。同时,本文仅从传播行为角度对课堂教学传播模式进行了简单构建,尚未较深入地涉及该传播系统中各要素间的影响关系,其在传播行为前、中、后的状态变化以及传播效果的检测等等,有待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大众传播及特点范文4

关键词:流行音乐传播 音乐传播 传播学

流行音乐包含了除古典音乐和传统民间音乐外所有音乐类型。目前,在国际上并没有确切的标准去定义流行音乐。因此将普遍能为大众接受,并在群众中流行、同时具娱乐性、商业性、时尚性等特性的音乐形式归为流行音乐的范畴。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当代流行的音乐形式,除本身的音乐性外,其传播方式与传播学息息相关。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根据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五W模式”,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以及传播效果。音乐传播学,这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结合了音乐学和传播学等多种学科的内容,其研究对象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生活中音乐文化信息的传播现象和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流行音乐的传播在音乐传播中占重要地位,因此流行音乐的传播在音乐传播学中占很大比重。

一、关于流行音乐的传播

(一)从《传播学概论》看流行音乐的传播

在《传播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人类传播是一个综合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播活动组成,每种类型的传播同时也是社会传播这个总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由此可见,传播是一种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不仅存在普遍性,同时传播类型也很多样化。其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的多样性。流行音乐以其特殊的音乐形式,他的传播受众广泛,因此他的传播方式也必须符合受众较大这一传播特点,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受众面小,对于流行音乐的广泛受众,其无法满足他的需求。群体传播较之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的范围广,但人数仍然有限。组织传播,其受众范围广,分工明确,因此在现今流行音乐的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大众传播是,他的传播媒介专业,传播技术新,传播手段产业化,在当今社会上,他的受众为所有的普通民众,从传播学的“五W模式”来看,其极大地符合了流行音乐传播的需求,因此是最适合流行音乐传播的传播类型。

(二)流行音乐的传播媒介

在众多的传播方式中,流行音乐传播主要依靠大众传播为主要方式。而大众传播的载体为大众传媒机构,如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因此,流行音乐的传播也由这些大众传媒机构完成。从传统的传播媒介:报纸、杂志期刊、电台、电视台、电影,到现今流行的传播媒介:互联网、微信、微博,这些平台的建立都为流行音乐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而流行音乐也正是因为这些大众传媒机构的传播,被大众所了解并广泛接受。

二、流行音乐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大众传播作为流行音乐的主要传播方式,推动着流行音乐的传播与发展方向。

(一)现今收视率高的电视综艺节目中播放音乐作品,将演音乐作品传递给观众,这种传播方式为流行音乐传播及宣传起极大推动作用。如时下非常火爆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的主题曲,不仅参演人员会唱,同时喜爱这档节目的小朋友及家长也耳熟能详,让这首歌被很好的推广起来。

(二)影视音乐的发展对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影响极大。一部影视作品中,流行音乐作品通常能为影视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传播效果,如《冰雪女王》主题曲《Let it go》就借助电影的宣传及上映获得极高人气;《当爱已成往事》也是通过《霸王别姬》的上映而被大众所喜爱;《像雾像雨又像风》中的《让爱冬眠》;《埃及王子》中的《When you believe》等也都起到同样的传播效果。

(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同样促进着流行音乐的传播,同时该平台的宽广性也影响着对流行音乐的传播。从互联网的特性来看,互联网的传播方式相对自由,对时间和空间的都不设限,这种自由性让流行音乐更容易被各种人群在各种时间所关注,促进了流行音乐的传播。

(四)大众的音乐关注度影响着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各种流行音乐作品的诞生不仅让群众能有机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流行音乐,同时也提升了大众的音乐欣赏水平。而大众对于流行音乐风格的喜爱程度也影响着流行音乐作品的发展趋势。

三、流行音乐的传播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播不仅对流行音乐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有许多负面影响。

(一)由于群众的接受情况极大地影响着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因此流行音乐作品中大多数主题有关当下热门话题,而不同的音乐创作者对于当下热门话题各自持有不同的观点,其中部分创作人的观点比较极端且极具个人主义,因此作品也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及误导性。如《姐是老中医》中的歌词,批判了当下的不良社会风气,其出发点是好的,可歌词的撰写方式以及用词并不恰当,相反还带有一定侮辱性的攻击性词汇。变相的讽刺以及调侃。这种方式在人群中引起共鸣,但其中包含的词汇也被大众所广泛流传。这种词汇的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不仅没有好处,相反会激发青少年群中的偏激暴力思维。

(二)为迎合部分群体及场所生的“”歌曲作品。这种类型的音乐作品专门针对某些不良场所而创作,其歌词低俗不雅,对于某些特殊场所的需求虽然可以为音乐人带来可观的收入,但这种音乐作品的发行对于没有分辨能力的未成年人极具误导性和杀伤力。

综上所述,当代流行音乐的传播有其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许多负面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国家及相关部门应提升对市面上流行音乐作品的发行标准,仔细认真核对将要发行在大众传播媒体上的流行音乐作品质量。同时为网络音乐作品的发行制定标准,提高所有公共平台发行的音乐作品的质量。其次,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开设对于音乐素质方面的的教育课程,从小提高孩子们对于音乐的理解以及鉴赏能力,从而永久性的提高大众对于流行音乐的审美品位,拥有对于流行音乐较好的音乐观。

参考文献:

大众传播及特点范文5

【关键词】媒介史 电子媒体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可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进行。是不以诸如电视、印刷、广播或电影等媒介技术为中介而发生在人们之间的传播活动。郭庆光认为它大致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

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历经了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演变,在人类文明早期。人际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且以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科技进步,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间接的人际传播媒体也快速发展,例如以书信、电报、电话等为中介的人际传播。互联网和手机的诞生,促成了人际传播手段与交往方式的变革,催生了新兴的人际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

本文在考察了人类传播史的基础上(媒介大致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四个时代),认为人际传播的媒介大致分为口语、文字与书信、电报与电话时代、互联网及手机时代。

一、最基本的人际传播媒介――体语及口语

人类发明和使用语言以前。通常称之为前语言传播时代或者亲身传播时代。人与人之间主要依靠身体的各种姿势、喊叫及简单的声音来交流和分享信息。此阶段的人类传播手段跟其他动物没有明显的区别。基本上是动物性的。茹毛饮血的时代,由于信息符号和媒介工具的限制,人际传播都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语言的出现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也增强了信息传递能力。身体传播被口语替代,语言相对动作的稳定性也使信息更加可靠。人类主要利用嘴巴和耳朵,由此生成被麦克卢汉称作的“耳朵的社会”。但声音本身的难以保存性使信息局限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因此“言传身教”的面对面人际传播依然是信息共享的主要方式,口语是核心的传播媒体。

民间诗歌、谣谚代代相传,口口相传,不仅成为统治者了解民风的依据,还构成了中国的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在社会早期,由于口语传播的优越性。也由于当时传播条件的落后,口语是人们最重要的传播方式。

二、实物化的人际传播媒介――文字及书信

文字是信息的基本系统之一。施拉姆说,“如果语言是人类最了不起的智慧成就,文字就是我们最了不起的发明。”文字克服了语言难以保存的弱点,使更广泛的传播成为可能。“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延伸了人际传播的距离。”

有了文字,人际传播变得丰富多彩。但文字本身不能直接传递,必须借助其他物质载体。在文字传播早期,很多实物作为文字的载体如竹简、帛、绢等,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效力。皇帝通过阅读大臣的奏章来获知天下大事。

此外。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为书籍和报纸的时候,人际传播媒介也发生了变化。造纸术的改进和邮驿制度的建立,同时由于文字的运用和教育发展,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得以扩大,在日常生活中,书信成为重要的沟通媒介。“家书抵万金”“云中谁寄锦书来”就体现了这样的意思。

三、突破时空的人际传播媒介――电报和电话

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大众媒介迅猛发展阶段,人际传播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大众传播取代了人际传播的位置,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其次,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改变,人际传播不再如曾经那样重要。

电报的诞生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在于促进了简讯的发展,但它的大众传播媒介性并不突出。相反,它成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媒体,实现了远距离的文字符号传输,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贝尔发明电话,实现了远距离的声音传输,让“顺风耳”变成现实。人类又增加了一个人际交流的工具。它在当下依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四、超能交互媒介――互联网与手机

网络不仅是全新的大众传播媒体,更是新兴的人际传播媒体。“网络是大众传播中速度最快的。但是,它的人际传播特征也最为明显。甚至可以说,网络是经过人际传播格式化的大众传播,它的大众传播是建立在人际传播基础上的。”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匿名等特点,给受众充分参与传播的强大空间,使人不仅成为大众传播内容的接受者,也成为信息的生产者。“网络开始以一种传播媒介的身份进入人们生活时,最早承载的形态就是‘人际传播”,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收发是人们用得最多的互联网功能,网络人际传播成为网络传播的主流传播形态,让人际传播从简单的面对面走向高级的电脑交互,扩展了日常生活的交往空间。不过,与传统的人际传播不同的是,两个直接交流的对象可能是彼此陌生的,而且是虚拟的面对面。

受网络影响,广播和电视等大众媒介也强化了人际传播的功效。一方面,电视访谈节目兴起,主持人与被访者之间不仅利用人际传播的面对面方式,采用了传统的口语和体语交流,同时人际传播的及时反馈也让访谈节目变得更有声色。在广播媒体中,结合热线电话,造就人际传播氛围,使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现场感。

当然,目前最让人关注的是手机。“手机首先是作为人际传播的工具而存在的”传统的人际传播按照传播双方所处的时空位置划分为即时传播与延时传播,而手机媒体打破了这个局限,实现了非同一地点的对象间的即时传播,真正做到了信息收发的一体化,实现了人际传播的及时与互动。“手机人际传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传统人际传播的补充和延伸,成为新世纪新兴的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人际传播方式。旧手机结合了文本短信与通话功能,视听说一体化。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增进情感、获得认同的需要。手机个性化、智能化,极大地突破了人际沟通的内容限制。短信群发、蓝牙等功能还为大众传播关注和利用,成为“拟大众传播”。

五、人际传播媒体变迁的特点

1、口语是最基本的媒介

无论口语诞生之初单一的传播世界,还是当今各种媒体融合的时代,口语和文字既是媒介,更是媒介的内容。不管人类的传播媒介如何演变,口语作为最基本的媒介系统在传播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现今的众多媒介从某种程度上“不过是口语传播的延伸和扩展。’人际传播中,口语的更是面对面交流的最重要信息载体。

2、媒介功能不断扩大

在人际传播媒介的发展中,体态语和口语媒介都只能面对面、同时间被使用。一旦时间不同步或者空间距离变大,传播就将变得困难。但书信、电报、电话的使用解决了时空问题。扩大了人际传播的空间。互联网和手机丰富了传播内容,也扩展了传播形式,声音、图像、文字等各种符号系统被同时传递,具有强大的交互性。

3、与大众媒介共同发展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并不是两个截然分开的系统,而是互相融合,共同满足人类传播信息、交流情感的需要。口语和文字不仅是人际传播的基本媒介和内容,也同样是大众媒介的基本符号。古代书籍,它一对多地传播,是大众传播形态,但对比电子媒体,书籍的人际传播特征更明显。电话和电报也曾为大众传播服务,广播和电视不断借用人际传播的表达方式,互联网和手机兼具双重身份,将媒介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此外,大众传播要真正实现大众化,引起人们的“街谈巷议”,还需依靠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融合,互相影响。

大众传播及特点范文6

关键词 网络传播;人际关系;变革;再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李炜,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陕西成阳712082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基本传播形态。这几种传播形态在网络诞生以前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不同形态虽有交叉,但就个人而言,往往只能利用有限的传播工具与他人或其他群体展开沟通和交往,如个人最常借助于人际传播与他人建立关系,却没有办法利用大众传播媒体与大量个体进行持续的双向交流;大众传播固然拓展了个人或组织传播的能力和时空范围,但却未能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具体关系。

互联网的出现一举打破了各类传播形态的界限。借助互联网,人们不仅能够还原各类传播形态的具体功用,而且将各种传播形态有机交融于一体。不仅拓展了人际交往的广度,也使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形态体现出新的特点。

一、从单一到立体:围绕关系变革的网络传播

互联网成长为承载各种传播形态的综合媒介并不是一蹴而就,没有目标的。如果我们认真梳理网络世界信息传播形态演化的历史,便会发现网络对改造人类关系世界一以贯之的重视。

从历史上看,当网络开始以一种传播媒介的身份进入人类的生活时,最早承载的传播形态便是“人际传播”。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将不同个人,不同群体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及外部设施连接起来,通过点对点的通信,实现指令、文件和情报资料的传输与交换。在因特网普及到大众生活的早期,多数人上网的目的是收发电子邮件。这时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依旧是点对点式的人际传播。但与网下人际传播所不同的是,交流双方很可能是彼此陌生的,是虚拟的“面”对“面”沟通。

建立在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基础之上的互联网,由于传统的大众传媒纷纷上网,才开始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传统媒体环境中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泾渭分明,最大区别表现就是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单向流动的,而人际传播是双向互动的。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掌握丰富信息的传播者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受众总是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缺乏反馈。尽管在受众在面对大量的媒体时可以选择某一份报纸、某一家电台或是某一个电视频道,但处于大众媒体包围的受众常常只是“容器中的人”。但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处于信息两端的个人是平等的、互动的,能够及时反馈,并可随时调节传播的方向与内容。

网络消解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界限,赋予传播者和接收者以平等的地位。一旦登陆网络,无论是大众传媒的职业传播者还是一般网络用户,都能够向不确定的受众传播信息,并及时、全面的获得反馈,甚至直接与信息接收者对话。

网络的大众传播对于网络人际关系的意义在于它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机遇,给人类的交往创造出广阔的空间。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异。人际传播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人与人之间是没有中心的。但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永远处于天然的中心位置,占据着主动地位。网络扭转了这一传统形式,网络是无中心的传播结构,传播形式可以是一点对一点的,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并且,网状的结构是可以无限延展的,这也意味着传播覆盖面的放大。

网络中的很多应用都促进了人群之间频繁的交流互动,为现实社会的人们提供了新的互动环境与空间,人们在新的互动环境中以网结缘和因网结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BBS、博客、网络游戏等都可能成为孕育新型社会群体的土壤。网络是一种属于成员的虚拟空间。网络中的群体传播较之传统社会,对人际关系的作用突出表现为,一方面,网络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关系正在发生,或是对超越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基础进行关系的重新组合。用户每一次的点击或者登录,首先从量上改变虚拟社群中的潜在关系。同时,任何人基于自身需要从一个交往平台转移至另一个交往平台的网络行动,也可能引发更多社群中潜在关系的变化,并且不同平台的社群由于个人的运动会得以链接,从而生成更为广阔的、互联互通的关系网络结构。这既是数字化时代人类生存的特有现象,又反映出网络社会发展的风貌和格调。另一方面,网络群体的互动特点也直接决定了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水平。“在这个世界里,匿名性带来的是人们充分的自我暴露,虚拟性带来的是人们身份与角色的不断转换。这时网络是人们的另一种生存状态。”

网络的出现同样提升了组织信息传播的效率。组织传播中的人际关系就其本质而言,表现为组织成员以共同的利益目标而发生的互动行为。满足组织管理需求的多样化的网络传播技术为组织成员间关系的变革创造了前提。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中提到,网络的存在可以促成自助,交换信息,改变社会,提高生产力和工作环境的质量,并且分享资源。网络的结构可比任何其他现有的组织以更快速、更富有情感、更节省能源的方式传递信息。如今越来越多的组织成员更加偏向于电子邮件、MSN等方式而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来解决工作中的沟通问题,组织的内联网成为增强成员间交流的热情,拓宽交流范围的重要渠道,而在对外传播中,组织可以通过邮件列表、消费者社区、投资者社区、组织的FAQ(你问我答)等方式实现与消费者、商业伙伴、政府部门、投资者等公众的互动,同时为公众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平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我们分别讨论各类传播形态对于人的社会关系延伸作用,仅仅是处于一种分析的视角,实际上,互联网对于人际关系变革的根本意义更在于将传播的权利交还给个人,使个人成为信息传播活动的绝对主体。正如施拉姆所言,“这个革命的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便是更加着重点对点而不是点对面的传播,个人越来越大的媒介使用能力而不是被媒介所使用。”

二、回归人际化:网络传播的媒介意义

网络中丰富的人际传播通道使用户间人际关系的介质更为丰富,内容更加多元,情绪也更为多彩。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曾提出,人们对于网络人际传播的需求,甚至可能超过对网络大众传播的需求。

如今的网络不仅是所有传播媒体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而且其人际传播的特征也较为明显,甚至可以说,网络是经过人际传播格式化的大众传播,网络的大众传播是建立在人际传播基础上的。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传统媒体借助网络大举拓展自身的传播空间,许多媒体在信息的同时往往给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反馈渠道和影响力扩展空间,他们或是直接给用户提供传递信息、发表意见的平台,或是对用户意见进行优化整合,再利用各种媒体通道引发新一轮的热点互动。而对用户而言,倘若对某一信息感兴趣,认为有价值,便可以进行个人对个人的转播(如通过E-MAIL、SNS转帖等)或是个人对群体(如BBS转帖)的转播,与更多的用户共享。

可见,互联网已将越来越多的传播形式交融在一起,网络人际关系的完整谱系是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就其本质而言,无论是哪种形态的网络传播都离不开网络的互动本质,互动将传播两头的个体链接了起来,提供了网络所有传播形态由单项转化为双向的可能,是互动让处于传播的两端的个体开始发生主动或被动的关联,形成或强或弱的人际关系。

对于人际关系的个体而言,网络传播的多种形态赋予网络传播的多重“性格”,使网络传播凸显出更加个人化和个性化的诉求,一个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来延伸自己的感官,更能够主动延伸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首先,即信息呈现方式的多媒体化和个性化传播需求所带来的诸如“我与你”,“个性化”,“交互性”和“共时性”等传播特征。MSN、ICO等即时通讯工具不仅能够实现存在一定空间距离的个体间同步或是异步的文字聊天,也可以进行音频、视频聊天,而WEB2.0时代的博客、SNS网站等更是大大拓展了网民发展人际关系的时空和能力,关系“微内容”是人们在不经意间就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交往对象。

其次,网络中各种各样的传播工具和传播界面大大调动了人的情感表达和社会化参与的积极性。人类传播时用相同的语词既进行陈述又激发态度。“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人际关系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具有情感(或情绪)的基础。网络在为人们打开一个利用大众媒介进行人际传播的突破口时,使人与人之间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日渐丰富。

美国学者华尔瑟提出的“社会信息处理理论”认为,人们可以在“计算机中介传播”中发展近距离的情感关系,人们持续地互动经过一段时间便会累积关于对方的信息与认知,于是,亲密情感、信任情感都会被加强。以微博客中的@现象为例,这一传播行为至少可以在三个层面上体现出粉丝和博主之间的关系状态。首先,@行为的明确终点表明粉丝是关注博主的;其次,@的具体内容是一种自我开放和自我传播的努力;再次,@行为发生的频率会反映出双方关系渴望的程度。

最后,网络之于人际交往的媒介意义还在于通过提供选择、强调与规避某种传播形式的可能(例如通过文字而不用照片、视频)实现“面”对“面”的调整。正是这样的可能为人们的情感表达与社会参与提供了空间与动力。同时,网络信息生态也正是在从表面的信息传递转向更深层次的受众参与、互动和舆论的形成过程中,逐步实现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对接与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扩大了各类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3]彭兰.“重新认识网络”,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TR)网站

[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