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备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预备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预备方案

安全预备方案范文1

>> 家用电器在检测及使用中的安全防护 太阳能热水器的防雷隐患与安全防护 建筑物防雷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安全防护对策 关于防雷装置安全检测的探讨 煤仓上口安全防护装置的研究应用 浅析机车防撞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 农药施用中的安全防护 铁路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研究 校园网使用安全防护设备的误区 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入侵检测在计算机安全防护中的应用(1) 机房防雷装置安全检测验收标准的探讨 高层建筑物防雷设计存在的缺陷及安全防护对策 Web的安全威胁与安全防护 关于铁路通信设备防火防雷安全防护探讨 浅谈铁路通信设备防火防雷安全防护技术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典型安全事故分析 ASP的安全防护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常见故障与处理 防雷接地装置检测与维修的要点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国家技术监督局.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1651-198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0.

[3] 张娜娜,张洁新,张.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常见问题及安全防护[J].农业与技术,2015(18):199.

[4] 安双利.浅谈铁路通信设备防火防雷安全防护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252.

安全预备方案范文2

关键词 井下机电 防爆性能 安全生产 安全防范

中图分类号:TD-91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已经是越来越大,而煤炭就是中国工业中的血液,其需求量已是日益增大,这就使得我们在产煤过程中,既要保质保量,也要注意矿井的安全工作,要保证矿井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着重大的作用,而在我国的大煤矿企业中使用的机电设备更是如此。据统计,在我国煤矿企业的固定资产中,机电设备占一半以上,而用在机电设备的维修费用也占生产成本的很大一部分;而且煤矿井下发生的事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机电设备故障引起的。而这些事故轻则导致设备停运检修,延误生产,重则发生命案,对井下作业员工造成重大的伤害。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机电设备维修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以及矿井的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我国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弊端

我国传统的设备管理是以设备的数量、状态和维修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存在着以下弊端:

(一)重视设备投入前的成本.不考虑使用后设备的维修成本。

煤矿企业除自制设备外,传统的设备管理一般都是从设备的使用阶段开始,而不重视设备的后期维修和改造更新。这样就可能会因设备前期使用时间长、工作压力大,更可能还有一些先天性缺陷等,而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一般就像一些绝症,很难短时间内解决,给后期的维修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不仅使后期设备的维修工作量增加,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而且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机电设备设计制造和管理分段、脱节。

很多机电设备都是外购的,而企业也不能与生产单位的技术部门进行快速有效的沟通,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耗能、技术、费用、质量等有关的问题和信息,不能及时地解决,从而造成设备使用前待命时间长,使用后适用性差、事故多、效率低等不正常情况,严重地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这也是一个全国乃至世界性问题,期望在以后能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注重后期维修,而不考虑其维修成本和维修后其收益。

当一台设备使用年限太长或工作负荷超重超长后,其处于老化状态,而不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只一味的进行维修然后让其继续投入使用,而设备大修后其生产效率低下,工作性能差,超负荷工作下更容易在短期内病倒,导致又需要继续维修,这样的设备产生的效率已不及为其投入的维修费用,这样的投资是不合适的。设备管理应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一方面要求经常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同时又要求节约设备的投资和运行、维修和管理费用,既要保证生产,也要保证效益。

二、煤矿机电设备现阶段所使用的维修方法

(一)计划性状态检修。

随着机电设备的监测技术发展,根据机电设备运行中的监测装置和在线监测的故障状态,将监测的内容和具体时问确定下来,而通过计算机对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来预测设备故障时间,在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前,制定出合理的维修计划和措施,以消除机电设备隐患,保障设备的正常生产,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这是目前使用较先进的方法,但是要求监测人员能细心发现问题,对监测装置要求也高,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二)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是在机电设备故障发生后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也是常用的处理方法,这种维修方式是非常被动的,只能等待问题的出现后改正,而不能主动的去解决问题,导致很多隐性故障没有检查出来,因此很难使机电设备的维修做到彻底和完善。

(三)计划性定期维修。

计划性定期维修也是强制性维修,这种维修方式虽然也使用一些较为简单的监测手段,但更多的是仅凭经验来确定检修周期,不管设备是否需要检修,但到一定时间就必须要检修。这种检修方法虽然比较强制性,但是随着煤矿机电设备使用的年数递增,结合第一种检修方法,对该设备进行多年生产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也能评估出该设备在我矿井这一特定工作环境下工作状态和使用年限,然后做出机电设备价值评估和维修报告。

三、正确使用,有效预防,尽量避免故障或延长维修的到来

任何设备都需要正常的使用,而作为大型井下机电设备,其重要性、安全行更是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正确的操作使用。

1、对采购进来的机电设备一定要有严格的要求,产品各方面必须达标,必须符合要求,特别是电气设备必须有防爆标识,供电设备要求有“三大保护”,即:漏电保护,过流保护,保护接地。

2、对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必须要有严格的高标准,既要保证其周围环境干燥、通风,也要保证用电的富余,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3、机电设备维修和操作都属于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上岗,持证上岗,同时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以确保安全生产,特别注意启动和关闭瞬间注意灭弧,按装和使用不产生火花。一旦发现故障能及时停机,协助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就必须根据煤矿的具体生产特点,对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从而使设备达到最佳工作性能状态;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反馈系统,从而为设备的维修提供必要的决策服务,并应用现代化方法以及先进的技术,经济合理地组织设备的维修,从而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完好运行,促进矿井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太原东山王封煤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北京开采研究所.地下开采现代技术理论与实践新进展[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安全预备方案范文3

奥运会期间,住宿是最基本的问题

在奥运会举办期间,短期内,北京将有200万人次左右的客流涌入。如何保障运动员的正常参赛以及国内外观众的正常观赛这两大目标,是奥运会给北京提出的艰巨的住宿接待任务。奥运会的序幕正在徐徐拉开,北京的住宿接待工作即将面临大考。

早在2005年,北京有星级酒店613家,客房近11万间,在全国是拥有星级酒店数量最多的城市。而根据奥组委的要求,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星级酒店应达到800家,客房数应达到13万间。由两项数据来看,北京的星级酒店数量一度不能达到奥组委的要求。

奥运会是全球最大的短期国际性赛事,而星级酒店是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自发调节供给量。在2005年,北京酒店的客房出租率并不高,三星级以下酒店空房率达到48%,四、五星级的空房率达到37%,酒店行业已经明显的呈现出供过于求的迹象。因此,仅仅为了奥运会的短期召开就大量增加星级酒店的供给,奥运会过后,必然出现人去楼空的“空洞”现象,加剧供需失衡的矛盾。实际上,悉尼、雅典等城市在奥运会之后,客房出租率出现迅速下降是基本的事实。

解决奥运住宿问题需要有因地制宜的思路,适量新建,而以挖掘潜力的改建改造为主

截至2008年4月份,北京已经拥有853家星级酒店,客房数已达到17万余间,与2005年相比,星级酒店增加了240家。在853家星级酒店中,五星级56家,其中有23家属于新建酒店,增长率高达41%;四星级133家,其中新建有16家,增长12%。四、五星级酒店共新建有39家,高档酒店的新建比例非常高,适量新建基本上体现在高档酒店的新建上,而其它新增的近200家酒店基本上通过挖掘潜力而来。

在2005年,北京有大量由中央单位、部队、外省市等在京开设的招待所、宾馆、培训中心等住宿单位,外加其它社会旅馆共4000家左右,这些非星级住宿接待单位许多能够达到星级评定标准,或者经过改造之后将达到评星标准。因此,这些非星级住宿接待单位成为了弥补奥委会星级酒店要求缺口的主力军。

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熊玉梅曾介绍:“2008年奥运会住宿接待量主要由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境外持票观众、境外游客以及外省市游客四部分组成。”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自然是需要优先解决的群体。奥运会期间北京将接待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5万人,包括国际奥委会官员、单项体育联合会委员、运动员、媒体及赞助商。其中运动员和记者住在奥运村里,其余人员通过奥运签约饭店来接待。

奥运村是奥运会最大的非竞赛场馆,奥运村内的住宿服务是北京规模最大的非竞赛服务项目之一。奥运村包括1个运动员村和2个媒体村以及2个超编官员饭店,按全市饭店客房平均数值计算,规模相当于108家饭店。奥运村是运动员、教练员、媒体记者、相关官员最大的集中接待中心。对于另外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的注册群体,北京奥组委通过与之签订《住宿接待服务协议》遴选符合要求的酒店,最终有120家酒店成为奥运会的签约酒店。

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是优先考虑的住宿接待群体,而境内外来京观众、游客是需要保障的住宿接待主体。北京市旅游局预测,奥运会期间,将有35―43万持票海外观众、10―15万外国来京游客、92万左右的国内观众游客存在住宿需求,预计单日住宿需求最大值将达到33.3万张床位。在2007年9月,北京已经拥有各类住宿接待单位5780家,床位64.64万张,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外观众和游客的住宿需求。

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旅游局还开展了“奥运住宿达标单位”的评定工作,用于集合近5000家的社会旅馆资源。在2008年5月30日,北京市旅游局网站正式公布有“住宿服务质量达标单位”707家,这部分达标单位将成为一般国内外观众和游客的推荐住宿主体。

北京市的特色化住宿项目

北京市还开展了一项特色化住宿项目。特别是为使国外观众和游客提供与市民近距离接触交流的机会,使其深度感受北京作为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蕴,北京市旅游局还开展了“奥运人家”的评定工作,在7月4日,北京市旅游局公布了“奥运人家”的最新进展,已经有571户家庭被评定为“奥运人家”。“奥运人家”主要由胡同四合院、公寓单元式楼房和民俗旅游接待户组成,历史、民族、民俗文化氛围浓厚,将被国外来京观众和游客所青睐。

至此,以奥运村为核心,以星级酒店和奥运住宿达标单位为主体,以“奥运人家”为特色的多层次、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住宿接待网络已经编织完成。

安全预备方案范文4

【关键词】电气设备;井下作业;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424-01

1、简单了解井下电气设备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

由于井下生产环境比较复杂,道路狭隘,空气潮湿,工作条件极其差,电气设备和电缆容易受高强度的硬物压力导致绝缘体被破坏,所以人身触电、漏电及其短路现象经常出现。如果漏电现象长期存在,容易引起雷管缩短使用寿命而提前爆破。因此电气设备一旦出现损害,极易引起安全事故,不仅会对产量产生影响,而且可能会引发瓦斯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井下电气设备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

1.1 电网电源出现故障

所谓的电流是指流过电气设备的电磁波超过一定的数额,电流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短路、承载量过大或者电动机呈现单向运转等。不管是出现短路或者承载量过大,都可能导致电气设备或者电缆发热量超过所能承受的范围,从而引发绝缘被破坏,严重时会引起瓦斯爆炸等恶性安全事故;

1.2 火灾事故

如果井下的供电线路或者电气设备出现间接性短路现象,电气设备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可能都会使载流导体的温度不断升高,从而引起火灾。电火花和电弧会诱使绝缘体材料、木材料和瓦斯等燃烧,造成火灾。引起火灾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导体接触不良,接触电网的面积增大,通过电流时温度升高引燃易燃物等等。井下的电气设备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绝缘油容易吸收水分,从而导致绝缘体的整体性能下降,发生短路,引起油燃烧,通过电弧的分解作用分解出氢气在高温下容易引起爆炸。另外,井下照明用的白炽灯长期被煤尘覆盖,散热性能下降,温度升高时诱发煤尘引燃造成火灾;

1.3 电网漏电和触电伤亡

煤矿井下的空气湿度比较大,长期处在潮湿环境下的电气设备绝缘容易被破坏,也可能被脱落的岩石破坏人,容易产生电网漏电现象,从而引发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身在触及带电体或者接近高压电线时容易出现触电现象,此时有电流从人体流过。触电包括与正常带电体接触和与漏电部分带电体接触两部分。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井下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工作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做好安全用电。

2、引起井下电气设备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从井下电气设备安全事故自身的特点出发,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井下电气设备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

2.1 井下电气设备较为复杂,品种多样化,因此事故发生的原因也不一样

目前我国的电气设备投入严重缺乏,很多煤矿企业的电气设备比较陈旧,都是超年限使用,如果不进行及时更新,这些因素就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2 不少电气设备以次充好,质量差,不能满足井下安全生产的需要

随着机电设备市场的逐渐开放,很多商家为了牟取利润而生产大量的劣质机电设备,再加上非防爆产品、非煤矿专用品在煤矿企业的非法使用,都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3 井下工人的素质低下,缺乏安全保护意识

由于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很多员工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再加上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更换,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3、井下电气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通过分析引起电气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原因,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1 加强对井下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贯穿于从设备选择、采购、入库验收、安装调试、使用、检修、事故调查和处理整个工程。在这个系统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因为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检修工作都是需要人完成的。一般情况下,人为因素是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效率低下和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关键因素。企业只有加强人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使其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加强井下的用电安全工作;

3.2 及时检修井下电气设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触电根据对人身的伤害程度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可以导致人残废或者死亡。因此,我们应该设置栅栏门对电气设备进行隔离,使人体不能接触或者接近带电体;企业也可以设置保护接地和漏电防护装置,尽量使用较低的电压等级,井下铺设电缆时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并进行定时检修,修护时人员必须带好安全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选择质量合格的电气设备,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企业应该正确选择和安装合理的供电线路,并在运行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检修,防止短路或者设备超负荷工作现象的出现。企业还应该设置触电保护装置,并对此装置进行合理鉴定,确保其安全可靠,同时还要配备必要的消防用品,做好相应的防火工作;

3.4 做好电网的维护工作,避免电网漏电现象的出现

井下电气设备长期工作于潮湿的环境中,绝缘油容易吸收水分,从而绝缘性能下降,出现漏电现象。漏电现象的出现容易导致人身触电伤亡,严重时引起瓦斯或者煤尘发生爆炸。我们应该做好电缆和电气设备的防水工作,设置保护接地,保证电缆和电气设备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工作,避免超负荷工作。

安全预备方案范文5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北京市、学校有关安全的规定及要求,现就教师公寓有关安全问题甲、乙双方达成以下协议:

1.公寓内严禁使用电炉、热得快、没有自动断电保护装置的电水壶、电水杯、伪劣接线板电器等。严禁私拉乱接电线,违反规定一经查出严肃处理。处以经济处罚____-____元,严重者行政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乙方的家用电器在使用中一旦出现问题,发生事故,由乙方负完全责任。

2.楼道不准堆放杂物及做饭,垃圾不准堆放在家门口楼道上,必须装入垃圾袋投入楼外设置的垃圾箱内。

3.公寓房只能承租人自己使用,不能转租,转借转让他人。一经查出房产科即收回公寓房另行安排。

4.房间离人时必须拔掉电源插头,关掉电源开关,保证安全用电。

5.房间内的暖气、水、电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到房产科或后勤物业公司修缮中心报修。

6.不能私自改变房屋结构和设备,简单装修的需报房产科批准,未经批准私自装修的一经查出严肃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7.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代表人:(签字)____

甲方:(公章)__________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乙方单位:______________

安全预备方案范文6

关键词: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防范;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施工企业在工作的时候,应用的技术是值得信赖的,但是技术相对来说较为虚拟,必须通过不同类型的工程机械来实现应有的效果。机械制造业综合应用数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机械制造加工中,提高了机械制造产品的精度。在机械制造加工中,为了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提高产品制造的生产效率、减少设备的磨损、减少原材料的消耗等,则需要在机械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定期的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与检测维护工作。

一、当前影响机械设备安全的因素

(一)施工环境因素

对于工程施工来说,施工会在一些高温或者严寒的天气中进行,加上地质条件限制,甚至是在比较恶劣的野外进行施工,交通环境复杂,加上恶劣气候就会使得施工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出现安全事故。

(二)机械设备自身因素

机械设备自身材料质量、安全装置等都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当前,一部分企业受技术水平或者自身能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在选择施工机械时没有选择正规大厂家生产设备,可能导致些设备质量不达标,甚至有的使用劣质油料,这就会相应缩短机械的使用寿命,长时间使用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除此之外,重使用轻保养的现象也时常发生,经常带着小毛病作业,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进行大范围修理,导致安全事故出现。

(三)人为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设备操作人员缺少可预见能力是导致施工机械设备安全问题的因素之一。就当前情况来看,一些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操作队伍缺少纪律性,责任心也有待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检查和保养的力度不够,很多操作人员本身文化层次不高,加上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就上岗,就会使得机械设备使用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出现一边开车一边抽烟的状况,还有穿着拖鞋开车。注意力稍微有偏差就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尽管在机械操作方面对操作人员的行为进行了规定,但是在主观预见能力方面仍旧存在不足,导致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发生。

二、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设备调运频繁

由于各个单位对施工项目的划分不够明确,在施工当中,使得每个项目对机械设备的需求时间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就使得机械设备在一个项目还没有施工完成就被投入到下个项目的使用当中。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多都是因为施工单位没有指定一个明确的计划,使得施工单位内部的机械设备存在调运频繁的问题,从而导致机械设备无法得到很好的保养。

(二)人员素质不高,培训少

在施工当中,一些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没有接受过正式的上岗培训,使得他们对机械设备的操作并不熟悉,造成他们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出现很多问题,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三)预见能力的局限性

在施工中,普遍存在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较差,没有纪律性,一些机械设备的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不够仔细。在机械操作的时候,一些操作人员边开车边打手机,甚至有些操作人员还穿拖鞋进行机械操作,这些情况都会带来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

(四)设备配件质量不合格

由于一台机械设备是需要许多的零配件所组成的,这难免会发生个别的不合格的零件被装配在机械设备里面,这些都会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三、工程中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防范与管理措施[2]

积极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施工机械设备正常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构建的安全管理体系要体现出“安全第一”的理念和原则,要层层落实到位,做到安全生产不留死角。

(一)强化机械设备使用环境的管理

对于机械设备使用环境的管理,主要是一些设备使用环境要符合相关规定。比如,机械设备的停车场地,机械设备的停放位置等,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机械设备停放场地要平坦坚实,保证机械设备能够顺利进出,而且出现了紧急状况也能更好地对机械设备进行疏散。在夜间进行加班施工时,要有合适的照明措施,合理布置消防器材,在机械设备进出的地方防止一些警示标志等。

(二)加强机械加工设备点检管理

设备的点检管理主要是利用人的五感或利用一些检测设备,按照一定的方法,对机械设备进行规定点是否有故障的检测,可以较好的将设备的故障消除在萌芽阶段,做好早发现,早解决,例如:机床上刀具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磨损,这将会对加工的机械零件的精度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机械零件产生很大的尺寸误差。设备的点检测与机械加工设备的预防为主的政策相一致,它是设备故障预防的主要策略。同时,利用设备点检测的数据资料,可以指定优化合理的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零件更换与设备维修的计划方案。此外,设备的点检测可以提高设备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工作可靠性,也大大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时间,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确保机械设备自身的安全

要制定出机械使用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与保养,更快尽早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就要及时整改。要严格按照“三检”制度来进行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做好使用前、使用中以及使用后的检查。在使用之前常规检查就是为了更好防范机械设备安全故障的出现;在机械设备工作过程中进行检查主要是为了更好发现故障;在工作之后检查主要是为了处理故障。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机械设备的每一个部位都能正常运转,不能使用那些缺少相应安全装置的机械设备,也不能使用安全装置已经失效的机械设备,不能拆除机械设备上的自我控制结构。比如,紧急停机的开关,力矩限制器等。也不能拆除指示器、监测器、报警器等装置。

施工企业要根据机械设备具体使用状况制定相应的报废计划,禁止再次使用那些已经报废的机械设备。申请报废设备条件:(1)设备使用年限已到,已经达不到国家相关标准的机械设备;(2)因为事故等原因导致设备结构性能受到损坏,没有办法再次修复,修复费用已经严重超标的机械设备;(3)能耗比较高、功率比较低、污染比较严重、经济效益不好的机械设备;(4)自制非标准专用设备,没有继续使用价值的机械设备。

(四)提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加大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上岗之前要开展岗前安全知识教育,持证上岗,制定科学定人定岗制度。操作人员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观念,要有安全意识,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施工企业也要严格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工作。经过双方的沟通与协商,签订正规的安全保障合同,跟工程施工经济效益结合在一起,这样更好地提高操作人员的设备安全防范意识,尽可能地减少因为违规操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管理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设备的规范化操作规定,并定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确保设备维修人员做好设备的正常的维修工作,做好设备的大、小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的工作。同时,车间主任应该按照生产任务,合理的规划人员。此外,设备维修人员应该做好设备的维修记录。[1]

四、结束语

总之,在工程施工中工程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它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依赖多学科的综合,交叉与渗透。为了减少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需要在设备的使用中加强对设备的管理、检测、维护等工作,并提高设备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此外,还要根据工作任务的实际特点,制定规范合理的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