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陈述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期中陈述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期中陈述总结

期中陈述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 课堂实践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科学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就是从实际出发,对案例教学法的一种本土化改革,它是以课堂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的创新。“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就是在一般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案例的对抗性,立足课堂,分析案例,案例分析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以此发现和理解课程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1]。借助实践案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与“实战”极其相近的实训氛围之中,对抗式的激烈气氛能够使学生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头脑风暴,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2]。经过教师的恰当引导,“对抗式”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意识,在相互交流与沟通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法的一种,同样具有案例教学的所有优点,不同之处在于,一般案例教学法所采用的方式基本上是苏格拉底问答式或讨论式,教师或学生通过特有的案例,对案例本身及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学生有较为规范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于抓住和利用案例中的“对抗性”,将“现场招标”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像真实的招标一样,对同一个规划或管理项目不同的备选方案进行抗辩。大量的实践已证明,“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对于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实施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析,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程序

“对抗式”案例教学与案例教学在程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关键在于对抗性如何有效进行这一环节。“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分三个步骤进行。[3]

1.典型案例的选择。“对抗式”案例教学的对抗性要求教师或学生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和对抗性。案例的真实性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案例的典型性能显示同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意义,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有足够的分析价值,可引发出多种类型的复杂问题,能带给学生丰富的启迪。在“对抗式”案例中,若学生要在抗辩中战胜对方,“对抗性”案例的选择就是关键。案例应具备适度的复杂性和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性,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2.课堂实践。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抗辩是“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案例的辩论可以是分组进行,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立足于本方观点,进行分析、讨论、辩论。也可以由个人负责案例的陈述,其他同学自由选择观点,进行混合式辩论。整个课堂实践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模式进行。教师可以在适当时候,发挥其主导作用,提一些建议,提醒他们曾经学过的某个理论,但不能具体提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可以给一些提示,增强案例的对抗性,活跃课堂气氛。

3.对案例的总结。学生在对抗发言中,对案例的分析是否正确、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概念理解和使用是否得当、对抗双方谁的分析更正确等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总结中要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探析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一般在期中进行,因为此教学法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尤其是作为课程实践的主体,为了保证课堂中对抗的精彩,学生在课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分析、研究案例,预习课程内容,查找资料,撰写发言稿。而做这些准备工作,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前半学期的课程学习则是给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必要途径。

在温州医学院2012-2013第一学期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课堂实践中,由学生自行选择课堂实践的模式,最终选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的选择与撰写,由小组中一人进行案例的陈述。辩论的进行,由小组成员对抗其他学生。整个课堂实践中,学生认真聆听案例的陈述,并按照需要做一定的笔录。陈述完成后,由台下学生对小组成员进行提问,问题主要围绕案例进行,可适当做一些扩展,每个案例的论辩限制在20分钟内完成。论辩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案例的总结和评价。

课程实施反馈中,学生一致认为“对抗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加强互相之间的协作能力。从课堂教学效果来观察,也可以明显看出,“对抗式”案例教学前后,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后半学期的课堂授课中,学生更加愿意思考问题,积极跟教师进行交流,学生互相之间也会因某个知识点进行辨析,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普遍觉得辩论的过程中,课堂时间过得特别快,意犹未尽。案例教学法使教师与学生同时从枯燥而单调的纯理论知识中解放出来,能够将部分现实生活和环境规划或环境管理实践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身临其境地面对一系列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事件和问题。课堂实践证明,“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大大增强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

三、结语

课堂实践证实“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问题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但要取得较好的课堂实践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较好的专业背景,因此建议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对抗式”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课程实践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使学生能有效针对案例进行辩论;辩论结束后,及时总结和评价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张秉福,许日才.“对抗式”案例教学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516).

[2]宋军.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工作与角色分析[J].学理论,2010,(27).

期中陈述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三极管、结构、测量

生活中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无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基本上都是经过三极管对信号处理后来实现某项功能,从而达到设计者的初衷,因此三极管是构成电子产品的重要元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如何检测就成为正确应用的关键。

一、先从结构入手确立测量的依据

1、复习分析半导体的基础知识,由此到处P型和N型半导体,两种半导体有机的结合形成PN结,经试验得出PN结的特性――单向导电性,也即二极管的特性,其符合为(有关二极管的检测不再陈述)。

2、三极管的结构演变

由P型和N型半导体合理交叉结合,即PNP或NPN排列,然后经过下图所示的逐步演变,就构成我们所需要的三极管的等效结构图(图1所示)。

由上图可知,三极管有三个电极即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两个PN结即发射结和集电结,这两个PN结自然也具有单向导电性。

二、由外型确定引脚排列规律

常用三极管的引脚排列顺序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掌握了其排列规律,能够更好的检测出其性能、类型等相关知识,为准确应用奠定基础。

三、电阻分析法测三极管

万用表(机械式)的电阻档测量性能好的三极管时,任意两个电极间的正反向电阻所得到的结果。注意:1、硅管阻值大为接近无穷大,阻值小为几千欧;锗管阻值大为几千欧,阻值小为几百欧 。

四、测量方法规律总结(三极管测量三字歌)

前面几点是为更好地理解测量口诀,只要有所了解就可以。

注意:

1、每个学生手中有尽可能多的三极管;

2、要边讲解边示范测量方法;

3、先测量性能好的三极管,基本熟悉后再测性能差的,或随机抽测。

三极管,两类型; 三电极,ebc;

万用表,电阻挡; 先性能,后类极;

六阻值,二对四; 两小者,固为基;

固黑笔,NPN; 固红笔,PNP;

NPN,捏基集; 阻值小,黑接集;

PNP,捏基集; 阻值小,红接集。

剩余极,为发射。

解释:

晶体三极管有NPN和PNP两种类型,分别有三个电极,即: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在测量时必须用万用表的电阻挡(一般R×1K或R×100挡),表笔先短路调零。在测量时必须先检测出三极管的好坏,在保证其性能好的前提下,才能再判测其类型和极性,否则,是毫无意义的。在对三极管的三个电极进行正反向电阻两两测量时(不得重复,也不得漏测),共测得六个阻值,在这六个阻值中,若只有两个阻值比较小,其余四个阻值都比较大,则说明此三极管的性能是好的;否则,只要不符合上述两小四大的情况,三极管都是坏的(彩电行管除外,因其内部有阻尼二极管)。判测出性能是好的后,在测量中两次阻值比较小的情况下,万用表的表笔固定的极为三极管的基极。若固定的表笔为万用表的黑表笔,则说明此三极管的类型为NPN型;若固定的表笔为万用表的红表笔,则说明此三极管的类型为PNP型。

注意:

(1)在应用三极管之前一定要测量一下,不要盲目应用;

(2)测量时不得重复,且要测满六次,否则就不符合上述结果;

(3)要先判断出三极管的好坏后,再去判测其它几项;

(4)判断集电极用手捏时,千万不要将两个引脚连接后捏在一起;

期中陈述总结范文3

关键词:翻转课堂;团队合作学习(TBL);医学教育;课堂满意度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MOOC大潮席卷全球教育界,国内的大学也开始响应这股热潮,并逐渐做出尝试。然而,在迎合MOOC开发热潮的同时,我们也应深入思考传统教学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识到,新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课堂教学的消亡,而是需要我们探讨一种更为创新的教学模式,顺势推动大学教学改革。在此背景下,一种课堂内外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又依赖于课堂互动的形式逐渐被教育界所认可。它就是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mom),也被称为MOOC 3.0。

在课堂教学方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传统演讲式的教学采用的是单向的信息传输模式,在课堂上教师为信息传播源,学生被动接受。偶有学生以提问的方式反馈信息给教师,但这只占很小的比例。而辩证式的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导,可让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2010年Frenk等人在Lancet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的文章,指出:医学教育要“从死记硬背式的学习转化为整合信息用于决策;从为专业文凭而学习转化为为了有效的团队合作而获取核心能力;从不加批判地接受现有教育转化为借鉴全球经验,致力于针对本地需要的创新”。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针对医学本科生的特点,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削减上课人数众多的大堂课次数,转而发展小班教学,开展辩证式的教学,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但是,中国目前的现状是高校学生人数众多,PBL所需导师人力资源庞大,经济成本较传统教学高出许多,因而在中国高校难以推广。同时,有报告指出,PBL较适合自发性强与较外向的学生,且对知识的获得与临床技能的表现不一定有帮忙。

另外一种称为团队合作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的教学方式在国外医学院校得以尝试,并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TBL是一种将成人学习理论与协同合作学习的方法结合在一起的辩证式的教学形式。它将学生学习的目标从简单的获取知识转变为掌握学习方法,将教师的角色由“讲话者”转变为“辅导者”,同时将学生的角色由“听众”转变为“知识的探求者”,从而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医学实践中去。与传统教学相比,TBL仍是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但不同的是,它通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小组成员通过合作的形式完成课程预习,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测验、课中的讨论、报告,与老师以及其他小组产生互动,同时教师也须对学生学习及团队合作成果做出适当的评价,从而使TBL的学习过程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美国贝勒大学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首先在医学教学中尝试TBL。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大部分研究报告都肯定了其成效,包括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增加,解决问题技巧的改进,同学间能有效沟通,改善学习成就甚至于提升国家考试的成绩,以及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PBL教学模式有更好的学习效果等。因此,从方法学本身而言,TBL在中国高校的教学中可能显得更有优势。

从形式上来讲,TBL与翻转课堂并不矛盾,但是,如何将两种教学方式恰当地结合起来使之适应中国的教学环境,尤其在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方法是否可行,有待于实践研究。本次教学研究将TBL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本科预防医学课的教学实践中,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学生满意度评价,以探讨该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这类医学与社会学交叉的学科中应用的可行性。

二、研究方法

(一)授课对象与授课内容

本次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开展于2013年11月份,第二阶段开展于2014年5月份,即前后两个不同的学期进行。第一阶段的授课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两个班的学生:第一个班共有61名学生参加课程(大班),第二个班共有31名学生参加课程(小班)。第二阶段的授课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一个班共54名学生(中班)。前后两个阶段3个班的授课内容均为《预防医学》(傅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同一章节的同一内容;授课老师为同一人,每次课程均有助教1名。

(二)研究开展过程

1.第一阶段

(1)课前分组 在课程开始前1周完成小组分配。具体步骤为,先由助教联系班长,再由班长负责在充分听取学生个人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每3人一个小组进行分配。推荐给班长的小组分配方法为:按照过往综合学习成绩将全班学生划分高、中、低三层;按照性格划分为外向、中等、内向;每个小组的3名成员分别来自高、中、低三个层面,同时尽量使3个人的性格分属外向、中等和内向。若班里学生数目不是3的倍数,则将多出的1名或2名学生按自我意愿划到其中的任意1组或2组中去,使每组的学生不超过4名。

(2)课前观看视频 在课程开始前一周,将提前制作好的20分钟视频放到学校内网指定学习平台上供学生下载观看。视频内容为教师对本章主要知识点进行的细致深入的讲解,在视频的结尾给学生留下7个题目,要求学生针对这些题目在下周的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3)课堂使用道具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号码牌,以便于识别;同时分配一套打分牌,用于给其他小组打分。电脑摇号软件,由老师操作;Excel记分表,由助教操作。

(4)课程开展过程 在上课前1周关于本次翻转课堂的程序和规则已经通过书面形式通知了学生。在上课开始的前10分钟里由教师针对本章内容进行答疑。答疑后,根据课前视频结尾预留的题目,针对每一个题目各小组通过抢答的方式来获得自由陈述和答辩的机会。若抢答的超过1个组,则会通过电脑随机摇号的方式来决定。每个小组自由陈述的时间为3分钟,之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提问。自由陈述加提问环节限定在10分组内。在课堂的最后10分钟,再次由老师进行课堂知识总结并答疑。

(5)记分形式 上述自由陈述和答辩环节结束后,由其他小组给发言小组打分。补充或者提问的小组同样也能获得一定的积分。课程结束时,各小组得分汇总,算作课堂成绩。

(6)问卷调查 下课前,每位同学均被要求填写一份关于翻转课堂满意度评价的问卷。问卷内容共有4个选择题目和一个开放性评论项目。4个选择题目分别为:1.你觉得本次翻转课堂的形式是否有趣?2.你认为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对掌握知识是否有帮助?3.课前准备是否占用了你很多时间?4.你是否愿意本门课程在整个学期都采用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每一个选择题均有3个备选项,分别表达了正面、中性和负面的看法。

2.第二阶段

(1)课前分组 分小组和大组两种形式:小组分配原则与方式与第一阶段一致;一个大组由3个小组组成。

(2)课前观看视频 与第一阶段形式一样,并采用相同的视频,在结尾处预留的7个题目与第一阶段一样。

(3)课堂使用道具 无线即时答题器,此机器兼具抢答和评分功能,评分时可使指令发出者保持匿名,54名学生一人一部。Excel记分表,由助教操作。

(4)课程开展过程 同样地,在上课之前已经通过书面形式通知了学生关于本次翻转课堂的形式和细则,并要求每一个小组针对本章内容准备3个问题。在上课的前10分钟里仍然由教师针对本章内容进行答疑。之后,在大组内部3个小组按照各自事先准备的3个问题互相提问,并最终决胜或推选出一个小组来代表自己所在的大组进行接下来的自由陈述。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助教在各大组之间进行指导,此阶段历时大约20分钟。随后,代表大组的这几个小组分别被分配一个之前预留的题目进行自由陈述。在自由陈述后,其他各小组有机会通过抢答来补充发言。接着,老师给出15道选择题进行课堂测验,各个小组通过抢答的方式来回答。课堂的最后10分钟,仍然由老师进行课堂知识总结并答疑。

(5)记分形式 代表大组做自由陈述的小组会额外获得一定的积分;陈述后,其余各小组给自由陈述的小组打分,分数计入此陈述小组所代表的大组。在补充发言阶段成功抢答的小组同样由其他小组对其表现进行打分。课堂测验时,回答正确的组也将得到一定的分数。课程结束时,各小组得分汇总,算作课堂成绩。

(6)问卷调查 形式与内容与第一阶段一样。

(三)统计分析

针对前后两个阶段三个班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同时比较三个班学生课堂满意度的差异。因为课堂满意度的四个维度均为有序分类变量,同时三个班的人数规模(大、中、小)也可以看作有序分类变量,所以我们采用Mantel Hansel卡方检验来分析变量之间的线性趋势。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AS 9.2软件。

三、结果

按照分组原则,第一个班(大班)共分成了20个小组,第二个班(小班)共分成了10个小组,第三个班(中班)分成了18个小组,6个大组。

结果显示,课堂人数规模与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四个维度(对趣味性的看法、对学习知识帮助的看法、对占用课余时间的看法、对翻转课堂的接受性)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趋势(见表1):班级人数越多在满意度的四个维度上表现的越低(见图1)。另外,将满意度四个维度分别与班级人数规模做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值分别为趣味性0.17,学习知识帮助0.16,占用课余时间0.22,接受性0.30,所有p值均小于0.05,表明班级人数规模与满意度四个维度均为正相关。

因为三个班是在两个不同的学期参加课程,其中大班和小班的课程采用的是同一种上课形式,而中班则采用了与之不同的上课形式(比如,每个大组出一名代表作报告,课堂上使用无线即时答题器等)。为了避免不同课程形式(比如答题器的使用)对趣味性等满意度的影响,我们对三个班进行了两两对比(见表1)。针对趣味性的看法:大班和小班的学生之间,中班和小班之间均没有差异,而大班和中班学生之间却存在差异;中班学生认为非常有趣的比例在三个班中最高(53.7%),而大班学生有此看法的比例最低(34.4%)。对掌握知识是否有帮助的看法:中大班学生和小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而大班学生和中班学生之间,中班学生和小班学生之间没有差异;小班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的比例最高(64.5%),大班和中班学生有此看法的比例非常接近。对占用课外时间的看法:大班学生和小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大班学生和中班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而中班和小班学生之间没有差异;中班和小班学生中认为翻转课堂没有占用太多时间的比例较为接近(20.4%和19.4%),并远远高于大班学生有此看法的比例(4.9%)。对于课程教学形式的接受性的看法:大班与小班之间,中班与小班之间均存在差异,而大班和中班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其中小班的接受度最高,持接受观点的比例为41.9%,其次为中班(20.4%),最低为大班(16.4%)。

四、结论与讨论

在近年来的教学研究中,翻转课堂逐渐成为教育研究者感兴趣的热点,相关的研究论文呈现了增长的趋势。在这些研究中以理论研究较为多见,而教学模式类和教学设计类的研究则较少涉及。而团队合作学习(TBL)的理念则较早进入了我国教育界,并且已经较多地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将翻转课堂与TBL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仍然属于较新的研究范畴,尤其在大学医学教学中尚未见报道。因此我们在本次教学中尝试将两种模型结合起来,并探讨此种模式的可行性――从接受者即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他们对此模式的满意度。

本次研究在实验设计方面主要对比分析了影响学生对翻转课堂满意度的两个主要因素:课堂的人数和上课的形式。这里上课形式的区别表现为是否采用现代电子教学工具(答题器)和学生分组方式的不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三个组之间在满意度的四个维度上均存在着线性趋势,即如果按大、中、小的顺序排列三个班的话,班上学生的课堂满意度是逐渐降低的。但是,因为三个班级是在两个不同的学期参加课程,而且两个学期课程的形式又不完全一样,所以我们无法简单地将这种课堂满意度的差异归结为班级人数规模的不同。

进一步开展分层分析可以深度理解出现差异的可能原因,因为大班和小班在同一个学期进行,课上的程序和步骤完全一致,两者之间的对比主要反映的是班级人数规模对满意度的影响。从结果中可以看出,除了趣味性未受影响之外,其他三个维度均受到了影响。

在第一学期的大班和小班开展的翻转课堂单纯以小组为单位,并要求在课上作汇报,汇报的主题为课前预留的7个题目。每个小组在课前都针对所有7个题目做了准备,但是因为大班有20个小组、课堂时间有限,没法让每一个小组都作汇报,所以很多大班的学生认为这种翻转课堂形式占用了他们较多课下的时间,并且对掌握知识有帮助的正面评价比例较低(课上没有机会汇报),从而他们也不愿意在整个学期中都采用这种形式的教学。大班和中班的对比则主要反映了上课形式对满意度各维度的影响,因为两个班实际参加的人数相差不大。在中班的课堂上使用了无线即时答题器,这可能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但是因为中班采用了先分小组再组成大组,课堂汇报以大组为单位的形式,这也有可能影响到满意度的其他维度。这种以大组为单位的形式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参与性,因为每个大组只需要选出一个人作报告。同样地,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为了准备在课上作报告而形成的压力,所以也不会感觉占用了他们太多的课外时间。可能是由于中班学生参与感的降低,在中班与小班对翻转课堂的接受度比较中,小班的学生更愿意继续参加翻转课堂。

另外,在“对掌握知识是否有帮助”这点上,大班与中班之间的差异(p=0.701)和中班与小班之间的差异(p=0.074)都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际上大班和小班之间的差异虽然有统计学意义(p=0.049),但是绝对值相差并不太大。我们看到三个班学生认为对掌握知识没有帮助的比例都在15%以下,可见不论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整体满意度如何,基本上都认为对学习是有帮助的。

从数字上看,三个班的学生普遍在“占用课外时间”和“接受性”上的负性评价比例较高,这可能与翻转课堂在学期末举行有关。从问卷最后的开放性评论中可以看到,两周后就是考试季,这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由于他们并不熟悉翻转课堂这种形式,他们不得不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准备。因此,如果我们在学期初就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较早地适应这种形式,那么就不会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

TBL和翻转课堂有别于传统授课模式,对其效果仍然缺乏系统性的评价,尤其是在医学教学领域内,因此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此次小规模的教学改革尝试。通过本次对比研究,我们对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次教学改革实践所形成的结论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如果想得到更具说服力的证据,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教学实验的规模。因此,在本次教学实践之后,我们将在随后的新学期里(2014-2015学期)开展更大范围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中国高校大学生因长期接受应试教育故而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表现在不愿意也不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较少与他人讨论交换意见;因而,在中国大学知识的传输多是单方向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总是被动地接受。翻转课堂恰可以通过授课形式的改变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的模型一般由课前(线上)和课上(线下)两部分组成:课前以学生通过MOOCS等形式开展自主学习为主;课上采用学生和教师互动的形式,比如让学生作报告、教师反馈、快速简短的评价、以问题为导向来促进知识的内化。

期中陈述总结范文4

关键词。英语教学;合作学习;分组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个人还有可能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O年代以来,尤其是进人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有合作才有交流,因此,合作学习作为当今流行的两大教学法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或共同学习。它是一种学习形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那么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当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想办法给学生创设真实情境,努力营造较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呢?如何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由应试型向实用型转变,从而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言实际综合运用能力强的高素质英语人才呢?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不断尝试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下面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

l 课堂分组教学

要想使课堂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紧扣教材内容以鲜明真挚的感情来感染学生,还要在课堂中经常以亲切的目光来环视全体学生,照顾到全体学生。学生个体问在学习语言时难免有差异,往往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就显得消沉。我们在英语实践教学过程中,在每学期初始阶段先向学生讲明进行分组学习的意图和益处,由学生自愿结组,每组6人,均由好、中、差三种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组成,注意优生与差生在各组中的比例,以便于各组有引导、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对于结构不太合理的学习小组,我们再进行微调,尽量使各个学习小组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差异性与互补性的合作,同时由各组组员或教师推选出一些思想品德好,学业成绩优秀,具有专长,口齿清楚,说话流利,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当组长,并积极培养。一般小组成员在同一学期中途不变动更换,确保各组成员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学生间、师生间的和谐、温馨、关怀、同情、支持、配合、互帮互助等合作情感的日益加深,以及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共同进步、发展与提高。这样打破了英语课堂的“大课”常规,进行分组后,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创新意识空前高涨,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同一般!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穿梭在各小组之间,进行监督或参与部分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而要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公正、合理的评价,学会倾听;若有疑问时,要有礼貌地请求对方做进一步的解释,学会质疑;同时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更正他人的观点,学会陈述观点;当别人对自己的观点有异议时,要勇于面对并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及时更正自己的想法,学会自我反思;在培养小组长的组织能力时,也要兼顾让每个小组成员轮流主持小组学习,也能根据他人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每个小组成员学会组织。尽量避免少数学生在闲聊、玩耍或沉默不语,杜绝让学生钻空子,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严格控制好纪律,做到张弛有度。

2 课堂提问时注重小组活动

在课堂活动提问时我们也考虑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求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间要互相帮助,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基础好的带基础差的一同进步,基础差的学生也大胆练习,树立“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集体观念。比如在表演课文对话时,先按照不同角色对话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分工,之后小组再集.中集体智慧的力量,联系自己已有的语言材料,把原来的对话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使对话内容更加丰满。这样一来不仅优秀的学生可以表演得很好,而且还给了差生一个很好的练习口语的机会,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期中陈述总结范文5

根据学校本学期的德育计划,结合上学期班级管理以及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制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以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为核心内容,继续进行“养成性教育”、“学生自主管理”课题的探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培养,筹划“感动人物宣传栏”的建设。

3、初步形成班级管理特色,汇编《奥林小学班级特色活动集锦》。

4、创建两个班主任培训基地---“班主任论坛”和“班主任工作坊”。

三、具体工作

1、继续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将原有的“月例会”中的讲座培训形式提升为交流学习形式的“班主任论坛”,使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够挖掘自身潜力,创建本班特色,开展案例分折,以加强班主任理论上的认识。

2、继续加强班主任的基本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规范,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好班主任的常规管理工作,家访、班会、晨会、课前两分钟及班级簿、素质手册等标准件的管理;其次还要具有独立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特殊学生心理辅导、家校沟通等能力。

3、在制度上、管理上进一步规范班主任的月考核工作,强化班主任的责任意识、业务能力,树立班主任工作带头人,并且在原有班级管理的基础上,各班级要形成特色管理,学期末学校将汇编“奥林小学班级特色活动集锦”,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出“优秀班集体”和“特色班集体”。

何谓班级特色,就是班级开展德育活动、班集体建设,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是需要立足一个点、选择一个活动载体,蕴涵和辐射着相关的教育内容,以达到德育的实效性。比如,在进行学生的养成性教育的过程中,有的班级就是通过研究“家教沙龙”来促进家长的配合,还有的班级就是通过班级的读书、演讲活动促进学生的品格形成,还有的班级建立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正字评比”评价机制等等。

何谓特色班级,就是班级在特色活动的开展上,取得了一定的失效性,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知名度,并且在此项活动上,班级已成为了学校的一面旗帜。

4、为了进一步打造一支业务理论新、能力强的优秀班主任队伍,学校将创建一个提供有志于班主任工作深入研究的“班主任工作坊”。

活动目的:深化班主任专业理论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打造出校级以上的优秀班主任和工作带头人。

活动形式:理论交流、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等。

参加对象:

(1)在班主任工作上已取得了突出成绩的班主任;

(2)有志于班主任工作深入研究的班主任。

5、本学期里,学校将筹划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感动奥林人物评选活动”,即对发生在奥林校园内外的好人好事、弘扬美德或是感动公众的事迹加以宣传、发扬光大,来促进和激励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真、善、美,让学生学会体验、学会实践。

每个班级要在板报处建立班级的感动人物宣传栏,班级要在学生中每周进行推荐,班内进行理由陈述,推荐到大队部,学校大队部将利用广播进行人物宣传,学期末,全校将在本学期所宣传的所有人物中评出年度感动人物。

6、学校对我校的“养成性目标序列”在不同年级进行了分解,各个班级要结合学校工作重点,确定班级的学生常规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继续实行“示范班日量化评比制”,并于学期末评出学校的“行为示范班”。

期中陈述总结范文6

在奉天高级中学工作已经半年多了,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对于新学期,心中更多的是希望。希望见到我的学生、希望和孩子们一起努力。新学期,我决心通过不断地加强学习与实践,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为我校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下是我陈述个人工作计划的不同方面。

一、学习方面

随着时代的前进,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高考改革地推行,也开始呼唤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呼唤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肃、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此外,要认真研读新课标,了解英语新高考与以前高考的区别,题目分值的变化,和老师们一起讨论,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掌握,齐心合力迎接新学业水平测试。

二、教学方面

1、踏踏实实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要认真备课,做到上课必须备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行重组,为教学服务。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无限的知识。根据大纲要求分析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具体说明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方法。这个学期主要任务是做好外研版必修三必修四的内容备课,提前整理好重点单词,短语,语法项目。做好月考期中考试的复习和总结。

2、认认真真讲课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过程要和谐。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此外,课后及时反馈,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其改进方法。本学期我还尽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井然有序的课堂纪律;使他们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积极地学习。

3、虚心听课

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定要利用课余时间争取多听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优良的老师的课,将角色演变为学生参与课堂,多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

三、师生关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