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林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林规划范文1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浅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本文从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方面着手,小议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创新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促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规划是为广大市民服务的,其特征就是公益性或半公益性,属于城市或区域对外的窗口。因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景观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
1.1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有助于突出城市区域特色。每个城市区域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因而每个地方都有着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随城市的发展,每个城市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都担负着反映着当地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的重任。
1.2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园林设计质量的提高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大大提升城市的城市品位。
1.3 城市园林规划有助于展示城市景观。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园林景观,这些园林景观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
2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但是在变化发展的同时,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是:
2.1 设计程序不合理
现在的很多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往往简单地理解为建筑设计的附属物,理解为这里搞一点水,那里搞一个小品、一个雕塑,插上植物等。最严重的就是仅仅靠一张电脑效果图决定设计方案。这样不研究规划布局,不考虑交通、消防、停车等硬技术指标而先去考虑先确定园建小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就会难免会出现问题例如,某街道在完成了留有树穴人行道铺装后,当种植行道树时,发现树穴下都是管线(自来水管线和电榄管线等)无法种植。这虽不能排除施工中出了问题,但至少说明设计与施工没有统一起来,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是相互相存,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者出问题,将直接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空间的营造。
2.2 设计盲目模仿,缺乏个性
在园林作品设计上,模仿、抄袭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使园林作品没有了自身的风格特点和地方特色,缺乏个性。在园林行业中,很多设计者不搞研究调查,不顾当地地方特点和实际情况,盲目模仿,最后导致园林景观观赏效果降低,而且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例如: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广场风”,大都是低头草地铺装,平视喷泉旗杆,仰视雕塑,给人大同小异之感。很多广场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无个性,令人感到枯燥无味,毫无新意。又如目前社会上刮起了一种“大树移植”的风气,从我国东南沿海逐步刮向内地,致使许多大树,甚至千年古树因为被移植而死亡,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好的园林设计是可以借鉴的,条件适合也是可以完全照用,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气候、地理、文化等多方面条件的协调下才取得好的效果,不进行科学研究,不顾实际盲目模仿,最后适得其反,观赏效果降低,园林建设生命力不强,经常需要改造,浪费大。
2.3 只注重视觉上的宏伟,气派,高贵及堂皇的形式美,而不顾工程的投资及日后的管理成本
如有些学校,本来有效利用面积不大,但是就选用大面积种植绿化植物,使得校园绿绿葱葱的,很是漂亮。但是没有顾上学生的活动空间,令学生甚至连做广播操,都没一个大平台,只能站在教学楼的首层,见缝插针的站着。并且在校园里设置大型喷泉小品,广布路灯、绿化灯,把校园美化成公园一样,而将日后的打理工夫及费用置之不理,这样的设计,不实在。我们作为设计者我们所希盼的掌声来自使用者的信任与满意。
2.4 缺乏人文关怀,不顾人的需要
在城市园林规划中我们经常会忽略一些特殊人员的需求,城市园林规划作为公益或半公益的特性,就应该照顾到每个人,必要时多想想特殊群体所想的,考虑设计必要的残疾人坡道,多考虑照顾一些抱婴者、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员的需要,能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在细节中凸显设计人员的素质,这样做出来的才是温暖人心的设计。
3 提高创新城市园林规划的设计理念
3.1 注重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园林设计不同于其它设计,它既要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又要求艺术性、观赏性强。其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是:
3.1.1 注重整体布局设计考虑,城市园林规划涉及到消防排水、道路照明等各个不同方面,特别是对区域的综合考虑,做园林绿化时应该先布置好消防道路的走向,预留足够的消防车转弯半径;在给排水方面,要注意小区域与大区域的给排水管网的连接等;
3.1.2 强调立意。在对整体布局考虑后,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就需要强调立意,突出艺术意境创造,但绝不能忽视园林功能和自然环境条件。园林设计的立意还在于设计者如何利用和改造环境条件,如绿化、水源、山石、地形、气候等。
3.1.3 讲究尺度与比例。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园林尺度的依据,恰当的尺度应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如种植一个大树,只预留了一个长1米宽1米的树槽,这样的比例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样除了园林建筑本身的比例外,还需考虑园林环境中水、石、树等的形状、比例问题,以达到整体环境协调。
3.1.4 突出色彩与质感。 城市园林规划的的色彩与质感处理得当,园林空间才能有强有力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在园路的铺设上,铺设不同材质的路面表现出不同的质感。鹅卵石路面表现出休闲温柔的情感;铺设花岗石火烧板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通常用在大广场的铺设;铺设一般的广场砖又给到人家一种实在质朴的感觉。
3.2 强化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绿化设计,优化植物配置
园林的绿化设计是园林设计的核心,良好的绿化构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景观。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绿化设计同其它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以什么树作为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我们见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
4 结束语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在考虑整体布局合理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做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黄艳.初探中国市政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09,(03).
[2] 孙英,高光林.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不足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0,(04).
[3] 罗蒙.深圳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策略[J].中国园林,2011,(08).
园林规划范文2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
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从事各类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的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整个园林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涉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以及各类绿地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国内外园林发展简史、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园林构造要素、公园规划设计、广场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及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等内容。通过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形条件下各不同类型绿地的综合分析、解决场地存在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问题,并能正确表达和表现设计内容,提高绘图技能、技巧。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学时偏少,教学深度难以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园林专业本身就是应用型的专业,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而以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时为72,按照这个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每个部分的内容都讲到,势必会造成每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浅尝辄止,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不容易把握该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往往是对某一章节内容刚刚入了门,又开始了其他部分的练习。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因要考虑课程内容的覆盖面,所以很难将课程内容细化到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设计深度,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深度难与市场需求接轨。
(二)缺少设计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动力源于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会增加学习动力,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园林设计专业更需要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设计氛围。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美术基础,对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较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更难以形成良好的设计氛围,这对于学生设计能力与表现能力的提高均产生不利影响。
(三)互动较难,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虽然在课堂上有师生互动环节,但由于师生比较低,所以在课堂上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另外,学生学习还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总是感觉上课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学生也必须要融入课堂,只有融入课堂才能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四)课程考核以试卷为主,考核形式单一这门课程一直是采用试卷考试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因试卷考试都是以理论内容为主,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能是对书本内容进行短暂的记忆,考试过后内容很快就忘记了。通过课程考核很难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原理与方法,更难以真正考查到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及表现能力,这也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考核多样化是不相符的。
三、具体的改革方法与措施
(一)调整教学大纲,满足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需求鉴于该课程的重要地位以及学时偏少的问题,在2011年5月份我们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要求与特点,重新编排了园林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根据新的培养计划,我们又于2011年的6月-9月重新调整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与实验大纲。修改后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共108学时,共分为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理论课占48学时,实验课占60学时,分别在大二下学期(理论:30学时,实验:24学时)和大三上学期(理论:18学时,实验:36学时)完成。调整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时得到补充,课程内容也更趋于合理,与其他课程衔接更加紧密。通过到设计院所进行调研以及在设计实践中的总结与探索,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专业的培养要求,我们参照课程内容选择了实际工作中接触类型最多的几种城市绿地类型,在对原有教学大纲进行调整的同时,将原有园林史及城市规划部分删除,保留园林规划设计核心部分,并将其整合为八个课程设计模块,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也便于教师授课及学生课程设计的进行。这八个设计模块分别是:组合花坛设计、城市街旁绿地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城市工厂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新的大纲更加强调实践锻炼的重要性,通过课程作业的实际训练使学生最终能够达到用人单位对园林设计人才的需求标准。从最近几年园林设计毕业生都有到大型设计院和外企工作的情况可以看出,园林专业学生的设计水平有所提高。
(二)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设计基础
1.通过网络的形式,让学生尽快熟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课前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要求、考核方式以及教学参考书,让学生提前收集参考书及设计资料。在平时的课程中向学生强调要学好这门课程需要积累大量的专业知识,并为其提供景观设计类网站及大型论坛,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浏览与专业相关的网站与论坛,多积累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不断增强对本专业的深入了解,强化专业定位,培养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2.利用课程教学实习,增强学生知识面及专业自豪感该门课程有为期两周共40学时的教学实习,因苏州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上具有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故安排一周时间参观苏州古典园林,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园林专业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古典园林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古典园林常用的设计方法。在实习期间要求每个学生完成钢笔速写10幅,并安排测绘任务让其体会园林空间布局与划分的技巧。另外一周则安排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际项目的方案与祥图设计,学生最后上交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图纸。最后实习的总成绩由方案图纸(40%)、钢笔速写(30%)、实习报告(20%)、平时表现(10%)构成。实习结束后,将实习作品进行汇报展览。通过连续几届展览的举办,扩大了园林专业的知名度,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组织设计团队,鼓励学生参加实际建设项目及创新课题从2009年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成若干个设计团队,每个团队设组长一名,团队成员3-5人,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规划项目及创新课题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学生设计团队已参加并完成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课题10余项,参与完成的规划设计项目20余项。这一模式是参照规划设计院的团队管理工作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方案设计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均很有帮助。
(三)加强交流互动,锻炼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协调能力协调能力对于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学生来说异常重要,特别是进入到工作单位后,无论是在前期的方案设计阶段、还是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或是施工现场指导阶段等,都需要毕业生拥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这一能力也是招聘单位特别看重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除了正常的课堂提问及课程作业讲解,我们还做了一些师生互动方面的尝试。
1.汇报课程设计作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师而言,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表达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图纸的表达,即通过图纸将设计理念展示出来。二是指语言的表达,即通过优美的讲述对设计图纸进行阐述。在园林规划设计实验课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每做一个景观设计方案都要自己上台进行汇报、讲解整个方案的内容,把自已的设计想法与设计理念表达出来,由任课教师根据其设计方案、图纸表现以及语言表达等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模式能够突破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单调、呆板的情况,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掌握学生的设计习惯,鼓励其尝试新的设计形式要求学生每一次课程设计作业都要在课程教师指导下经过2-3遍的修改,最后才能绘成正式的图纸交上来,这样做一是能够保证设计作品的质量,二是在设计方案的反复修改中对学生的设计思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与提高。在设计方案的探讨中,逐步了解并掌握其思想动态、设计习惯及表现方法。引导学生突破固有思维,鼓励其尝试新的设计思想及表现形式。在图纸的每一次修改与讨论中都伴随着师生的相互探讨、交流意见、发表看法等互动形式。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比在大课堂上的互动效果要好,且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很快。
3.适当激励,增加同学之间的互动现在的学生个性与自尊心都很强,如果对其设计作品一味地否定或挑毛病的话会使其对专业课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设计作品时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带有教师个人的喜好。对其设计作品的风格应予以肯定,这样做也便于学生培养不同的设计风格;同时应对其设计作品中的闪光点进行适当的激励和表扬,以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信心。具体方式除了口头激励,还可以将优秀的设计作品通过展览定期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的交流与互动,通过优秀的带动不足的,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浓厚的设计氛围。
(四)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设计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综合应用能力,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专业的毕业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设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所要求的全部设计内容,这是应用型园林设计人才所必须达到的能力。
1.采用快速设计+图纸的方式进行考核根据应用型园林设计人才的特点,我们改变了课程考核方式,不再通过试卷对其进行考核,而是通过快速设计与课程设计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快速设计成绩占50%,课程图纸作业成绩占35%,平时成绩占15%。具体内容及所占分值见表1。快速设计成绩主要是由授课教师给出设计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4个小时内快速绘制出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并达到设计要求,最后,由授课教师根据其所提交的设计图纸给出成绩;课程图纸作业是指每个学期所规定完成的4个大的实验项目设计图纸,由授课教师根据其所交图纸给出成绩;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回答问题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其中课后作业是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布置的,这个作业是一个综合公园景观设计作业,且是属于课外的,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由课程教师组织协调,于每周三下午将各个小组的设计方案拿到一起讨论,授课教师要对每一组的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指导。经过8周的时间,将每个小组的设计成果组织到一起,做成一个PPT文件进行汇报。具体办法就是每一组选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将他们组的设计方案进行汇报,每个组的汇报时间约十分钟,课程教师和其他学生做评委,对每个小组所做的景观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2.调整课程设计的考核数量与质量课程设计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设计一直是该门课程的重点内容。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实际项目的了解、分析、设计、绘图,锻炼其分析场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于这一情况,我们调整了课程设计的质量要求,同时增加图纸的数量,由原来的一个课程设计一张A2图纸,增加到2张以上A2图纸,设计内容也由原来只要求一个平面规划图、两个透视图,到要求增加场地功能分区图、交通分析图、视线分析图、竖向设计图、断面图以及局部景点祥图,通过质与量两个方面的严格要求,学生们的设计能力及图纸表现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园林规划范文3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目的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种植树木、花草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观的、更适宜于人居住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过程。
一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有: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面积;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对于重点、大型的公共绿地,还须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二 园林设计的目的
园林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有着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需要结合,它与文化、生态、建筑、动植物、工程等等各个方面都相互联系,而且最好的园林艺术就是把他们都结合在园林的设计中,只有这样的园林才能符合审美的观念和园林的根本美感。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一方面,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是现实生活的实景,所以,还要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
三建设生态园林
建设生态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即在园林建设,模仿自然生态景观,经过艺术加工,创造美丽和灰尘,减少噪音,释放氧气和其他功能的生态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小品,减少道路,广场,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社区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建设生态园林植物造景,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树木,灌木,草本,从较低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和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微观的人工植物群落,包括植物的相互关系,生态网络,涵盖宏观城市体系,发挥吸收碳和释放氧气,调节温度和湿度,除尘,杀菌保健去噪,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色水循环,防止灾害和生态功能。
四 、园林设计
4.1 设计构思点
1、关注生活,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氛围
一切以人为本,以人的视觉(以人的视点来设计景观,引进北美彩叶树种,使园林色彩更加丰富)、人的心理、人的需求(主干道采用落叶树,使夏季浓荫匝地、冬季则阳光普照)出发,注重园林各要素与业主的融合,充分重视人的心理体验。在创造高品位居住建筑的同时,创造出更完善宜人的居住环境。其具体体现是:功能设计的合理性、景观设计的多样性、设计尺度的适用性(按消费者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2、文化的交流、互融
设计中综合运用中国传统风水学的思想和造园理水艺术,引进大量的柔性和阴性的线条,来平衡北美建筑中过于方直,比较冲散的环境。平淡二者的冲突关系,达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并与包容,使水印山城的环境更具特征。风格高贵典雅、明快清新。
4.2园林设计原则
1、强调设计与服务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所希盼的掌声来自使用者的信任与满意。
2、设计的职责是创造特性,正如每个人都以其相貌、笔迹或说话方式上表现其各自独特个性一样,园林景观也是如此。
3、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并作为景观形式或语言及内容创新的源泉。
4、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整合为一体。
4.3园林优化植物配置
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我们见过用小叶黄杨作马尼拉草坪镶边最后全被吃掉,小叶女贞绿化草甲壳虫大暴发难以根除,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4.4园林设计方案的建设及管理
不同的市政园林设计方案,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设计方案,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绿化带太多难以很好修剪,蛀茎害虫易危害难以防治等,很多中小城市的运动场也按高标准建植草坪,不管是建坪费用还是将来维护费用都跟不上,最后仍达不到高水平运动场地的要求。我们近几年的经验是既发展一部分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不断推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合理管理费用的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五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5.1园林植物:植物景观是艺术中所起的作用。植物景观是定义为“利用乔木,灌木,藤,草本植物,创造一个景观,并发挥植物的物理,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个美丽的图画,供人观赏。”植物景观是从不同的其他要素的基本特点是其生活的特征,这也是其魅力。因此植物可以达到预期的数量,季节变化,生态速度应仔细考虑,结合种植,小气候,干扰和其他考虑因素。生存率标准的基础上,利用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形成林地和森林,林缘优美的天际线,植物群落与美丽的园林植物景观,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生态园林建设与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介绍,园林植物,也包含一个生态的景观,文化景观,甚至更深入和更广泛的意义。
园林规划范文4
关键词:园林规划;GIS 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对于现阶段的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而言,已越来越注重新型规划理论与规划技术的应用。GIS 在该行业的应用,以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园林规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使很多感性的规划认识逐渐向层细化、量化方向发展,使园林规划更能科学准确地掌握自然景观状态。
1、GIS技术概述
1.1 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为 GIS,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它对整个或局部地球表面空间的有关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它所处理的对象是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图形、遥感图像、属性等数据,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空间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极其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GIS 具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需要计算机以及相互关联的子系统;二是 GIS 的作业对象是空间数据,既点、线、面、体这类有三维要素的地理实体;三是 GIS 技术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强大优势,可以得到以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以得到并如实重构的重要信息,全过程实现地理空间演化的模拟和预测;四是 GIS 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紧密的关系。
1.2 GIS 的构成
GIS 系统主要由四个完整部分构成,既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核心部分是软硬件系统,空间数据库包含了 GIS 的地理内容,而管理人员和用户则决定并实现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表示方式。
(1)数据导入:将外部的原始数据传输给系统内部,并将这些数据从外部格式转快速换为便于系统处理的内部格式过程。常用的形式有三种:一是手扶跟踪模拟数字化仪的矢量跟踪实现完全数字化;二是通过扫描数字化的光栅实现数字化;三是传统的键盘输入。
(2)存储数据与日常管理:数据存储和数据库管理包括地理信息元素的位置,连接关系及构成属性数据如何构造和组织等方面。
(3)数据分析及处理:是对单幅或多幅图件及其属性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和进而实现指标化量测。
(4)输出数据和模块表示:输出与表示是将系统内的原始地理信息数据或经过系统量化分析、转换、解码、重新组织的数据以某种用户可以理解的特定方式交给用户。
(5)用户专用接口模块:该模块用于接收特定用户的指令、程序或数据,是特定用户和系统交互的工具。
2、基于 GIS 的绿地系统规划
2.1 估算城市绿地数量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相对于传统的评价体系,GIS技术的作用比较有优势。评价一座城市绿地系统的方式很多,如绿化面积、城市绿地率等指标均可作为其评价因素。虽然这些数据也能准确地反映出绿地面积及数量,但是不能以三维指标的形式呈现出绿地的三维立体状况。因城市绿地内部结构域空间分布重要性的存在,需引入 GIS 技术来测算绿地系统的三维指标。与二位指标相比,通过 GIS 所得到的三维指标更能准确反映出不同绿化形式在空间结构方面的差异性。同时,GIS 信息技术的引入能通过彩红外航片来测定并判读绿化树种、绿化结构数据等信息,并利用实测所获取的植物数据,得出相应的回归模型,进而准确计算出绿化数量。
2.2 绿地综合效益定量评价
由于城市绿地涉及方面太广,影响因素也很多,空间结构关系非常复杂,数据类型复杂多样,传统的手工作业数据统计方法很难高效开展工作。而 GIS 技术具有采集、分析、管理多种地理信息数据的能力,能同时对多种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分析。同时,该技术具有庞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对所获取信息进行深层次处理加工,从而高效完成人工所难以完成的任务。对于现阶段的园林规划工作而言,GIS 技术的应用能对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定量评价,并对绿地景观格局进行系统分析。
3、GIS 技术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对于现阶段的园林规划工作而言,利用 GIS 技术来进行工作的开展是十分理想的。在过去,多使用传统的 CAD 方法进行园林规划。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面对人与环境协调相处的高要求,对环境因素进行高精度、多角度的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设计师可充分利用 GIS 技术来加以实现。
使用 GIS 技术来进行园林规划,首先应对规划区域的社会资料、环境资料等进行调查,了解规划区域的地形图、绿化植被、水系、园林小品的分布格局等。在完成资料收集工作后,对图纸进行扫描,并利用 MapGIS 软件对扫描的图纸进行信息处理,以获取矢量化的数据。在获取这些矢量化的数据之后,可对规划区域的地貌进行高程、坡度等参数的分析处理,并利用分析所获得的结果来辅助园林规划决策工作。同时,与RS 技术充分结合,还能实现多角度的三维观察,这能对园林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支持。
4、基于 GIS 技术基础智之上的园林信息化管理
在园林规划过程中,借助 GIS 技术来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系统,能有效降低园林规划难度,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切实满足园林信息化科学管理的要求。
4.1 借助 GIS 技术建立园林规划系统数据库
园林规划信息化系统形式多样,这里以基础要素数据库系统与专题要素数据库系统的建立进行介绍。在基础要素数据库建立过程中,首先应提出出园林规划区域的居民、道路、水系等要素,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 shape 格式的数据保存起来。该种形式的数据是一种无拓扑关系的矢量数据,是由ARCVIEW 开发的。同时,shape 的属性数据多以 mdb、dbase等形式存放。在专题要素数据库建立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获取正射影像上的土地相关信息,并对各种图斑的性质及方案进行设计,并将其分图层叠放在矢量化地图上,借助电子地图,数据库便能得以建立。
4.2 园林规划 GIS 数据处理
对于现阶段园林规划 GIS 数据管理工作而言,主要包括对地形图要素、风景区信息、地下管线以及地形图要素等信息的管理,具体的数据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法分析模块的管理。该模块能编辑园林规划 GIS 数据的属性,通过这些属性能实现定位;(2)数据编辑模块的管理。该模块能直观地编辑园林的 GIS 数据,对数据的编辑、修改十分方便;(3)数据库管理模块的管理。该模块能提供直观的数据库管理功能;(4)索引与检索模块的管理。该模块是一个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搜索引擎,并能提供形式多样的索引模式,对特点属性、内容元素以及框架结构等进行索引。
5、GIS 技术在园林规划行业的应用前景
对于今后的应用趋势而言,GIS 技术应多与 RS 技术联合起来,通过利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对多种空间及动态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针对园林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剖析,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这两种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应用能提升数据模拟、分析及评价能力,并能得到用普通信息系统所难以得到的关键信息,对整个地理空间过程演化的模拟与预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从资料信息的获取、统计与分析,还是园林规划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GIS 技术与 RS 技术都能贯穿于整个过程,在园林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6、结语
综上所述,GIS 技术在园林规划工作中的应用使传统的设计内容得到了有效扩展,并能有效提升规划设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将 GIS 与 RS 技术结合起来,更能为园林规划范围的扩大提供更强有力的帮助与支持。为此,在今后的园林规划过程中,应加强对 GIS、RS 等新型测绘技术的应用,并对其应用方法、应用范围等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以打造出高质量的园林工程。
参考文献:
园林规划范文5
关键词:生态园林 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在我国应该说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我们的造园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有一批在世界上堪称绝佳的传统园林范例和理论,说它年轻,是由于这门学科在实践中发展、演变和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接轨,又是近几十年的事,20世纪80年代之前,园林规划设计业内人士很少,加上国力有限,除了出现过个别优秀作品外,总体上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一般地讲,轴线、景区、山水绿地加上传统的或革新式的园林建筑符号,成为园林设计的普遍模式。人们心目中的公园形象,基本上是绿荫下的亭台。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了,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繁荣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途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避险的功能定位逐步被业内认同,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设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结合国情,在继续从传统文脉中吸取营养的基础上,吸纳国外的一些新思潮、新理念,顺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一批较好的作品,风景园林师不仅主导着园林规划设计,还参与城市总体规划,介入城市设计,从更大更宽的层面上发挥着作用。
一、建设生态园林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二、园林规划设计
(一)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
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
(二)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品味
高品味的园林绿化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三)应有历史文化内涵
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四)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
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五)树种选择的论证
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我们见过用小叶黄杨作马尼拉草坪镶边最后全被吃掉,小叶女贞绿化草甲壳虫大暴发难以根除,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六)科学估算园林绿化的建设成本及管理费用
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绿化带太多难以很好修剪,蛀茎害虫易危害难以防治等,很多中小城市的运动场也按高标准建植草坪,不管是建坪费用还是将来维护费用都跟不上,最后仍达不到高水平运动场地的要求。我们近几年的经验是既发展一部分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不断推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三、园林设计的可更改性
园林规划范文6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必要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规划设计师在开展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时未能全面了解城市园林所具有的影响因素,无法全面分析园林生态状况,过于强调统一的规划设计模式,追求园林构图上的对称性,设计模式陈旧。现阶段我国的城市规划中选择的植物通常以常绿树种为主,树种运用过于单一,相对而言,对落叶术中以及灌木和草坪灯的运用太少。大部分的植物规划均呈现出成排成行的特点,缺乏新意,造成气氛过于严肃,不够活泼和有生气,导致城市园林景观与广大群众的距离被拉大,很难创造足够的亲和力,在这种环境中,人们要想真正放松身心进行游玩难度比较大[1]。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提高园林规划设计的有效性。
2.加强园林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人们的视野逐渐变得开阔,园林绿化设计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改变了过去的单调和萧条设计,慢慢走向丰富多彩。城市规划布局开始从僵化、单调逐步演变为灵活和自由。城市规划中选择的植物种类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大家开始学会因地制宜地实施植物配置,促使绿地层次更为明显。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仍然存在不少缺陷。首先,过于强调绿化对于城市的美化作用,将其看作是一种装饰,过分追求绿化面积的扩大,过多选用大色款,未能具体分析不同场合的不同特点,乔木等树种的应用过少。部分城市规划设计项目为了创造热带风光的效果,在开展城市规划园林设计时频繁使用草坪以及低矮植物,利用其构成不同图形,大家能够看到的就只有大面积的空草坪,此类设计其实极度缺乏人文关怀,因为缺乏足够的树木供人们遮荫和乘凉,导致游人很难在长时间内轻松休息和娱乐[2]。
另外,现阶段相当一部分城市一味追求城市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盲目建设人造景观公园,造成不同地区开发的人造景观数量飙升,而且开发成功率较低,引发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更加无法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3.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3.1园林规划设计在主题乐园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主题乐园属于人工旅游环境范畴,良好的主题乐园设计能够为人们的游乐提供良好环境,我们在规划设计主题乐园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旅游行为的特点,针对旅游活动的无规定性以及不受约束性,科学开展主题乐观设计,具体方法如下:
其一,重点考虑主题乐园的多样性以及变异性,要明白游乐内容通常具备多样化的特点,其空间环境很容易发生变化,在规划设计主题乐园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强调乐园的主题,突出所规划设计的主题乐园在主题要求上的特色,分析其与其他乐园的区别,明确设计亮点,同时,尽可能促进不同景区以及功能区逐步走向多样化。
其二,在规划设计主题乐园的过程中应遵循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必须要深入了解游人的真实需求,综合分析游人需要,针对性设计多样化的游乐项目。
其三,突出特色,重视主题乐园的差异化设计。我们在规划设计不同的主题乐园的过程中,必须要以确定好的主题内容以及主要特色作为设计中心,突出乐园的游乐性以及知识性,强化其参与性以及休闲性等,打造充满乐趣、特色明显的综合性主题乐园。
其四,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促进生态环境以及园林艺术的有效结合,主题乐园的设计应该要能够反映自然生存环境的特征,要巧妙选择各种园林艺术构图方法进行科学布景,力求布景新颖,设计独特。
最后,具体分析主题乐园所处地理环境的特点,针对性设计园林绿地,优化功能区以及景区的综合设置,在进行园林规划时,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原有地理条件,分析地形形状及特点,科学实施原理规划设计,保证绿地面积在整个乐园总面积中占据的比例处于60%到80%之间,最大限度发挥绿色植物的积极作用[3]。
3.2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城市公园属于群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能够为人们放松身心,排压减压提供良好的环境,所以,我们在对城市公园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设计要点:首先,要深入人们群众的日常生活,了解人们的具体需求,保证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能够满足群众的真实要求;其次,具体分析城市公园所处地形,开展科学设计,促进公园地形以及功能区域的有效结合;最后,重视对城市公园的整体规划,促进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进一步融合。
我们在对城市公园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公园能够满足群众的真正需要,同时,促进公园以及环境的有效结合,所以,对城市公园实施规划设计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乔灌木以及各种季节植物,促进其有机结合,保证其可以在不同季节形成不同的美感;其次,必须要保证公园整体规划线条的设计,保证其流畅性;最后,要针对公园环境不断进行完善,并加强自然景观保护,充分体现自然美[4]。
3.3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街道防护林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在城市街道防护林规划方面,园林规划设计必须要挑选适合当地地理条件,生长较茂盛的植物,针对城市街道进行有效绿化,发挥净化空气的积极作用,在进行防护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建议采用遮荫式、密林式以及群落式等各种设计方法,同时促进防护林与乔灌木之间的有效结合,保证城市街道防护林可以打造出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
3.4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要明确设计理念。针对城市居住区的绿化工作,通常以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居住条件作为设计目标。我们必须要重视小区绿化的功能性,所以,针对城市居民区绿化工作,开展园林规划设计时应兼顾小区绿化功能以及人们的居住环境,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强化绿地的应用功能,避免形式主义。
其次,在对居住小区进行设计时,要重视小区的绿化率,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通常,小区绿化率越高,绿化效果越好,群众的生活舒适度越高。所以,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小区绿化工作,保证绿地彻底覆盖土壤,促使整个居住区域绿色盎然。另外,综合分析小区建筑的整体特点,结合走廊特点等,实施科学的小区绿化设计,保证小区绿化环境与小区硬件巧妙融合。同时,应按照不同年龄层,设计各种绿化带,充分提高小区绿化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增强绿化区域的功能性[5]。
最后,在居住区域绿化中开展园林规划设计时,应确保绿地设计可以实现均匀分布,此外,促进小区绿化以及小区走廊的有效结合,保证良好的绿化效果,打造和谐的小区居住环境。在开展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促进小区整体设计以及小区整体格调的统一化,并在此基础上充分体现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应用新颖独特的构思方法。针对整个园林设计,通常建议以植物造景为主,通过对植物进行巧妙搭配以及剪裁,创造各种风格。
【参考文献】
[1]刘虎翼.从师法自然到仿生设计――景观设计语言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02):159-160.
[2]张红卫,蒙小英.辛辛那提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启示[J].中国园林, 2012,14(02):123-124.
[3]余佳,任景景,孔令玉,陈展川.仿生下的活体城镇[J].热带农业工程,2011,20(0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