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茶文化的见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茶文化的见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茶文化的见解

对茶文化的见解范文1

引言

中国茶艺的演变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变化的。茶艺馆的兴起推动了中国的茶文化的发展,而当代的茶文化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茶艺的演变,也代表着我国茶文化在不断进步,它的进步,使得人对茶文化的研究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茶文化的缘起、茶文化的定型以及茶文化的转型都有了深入探讨。本文中,通过对茶文化的兴起、演变及发展等过程的研究,让更多国人了解中国茶艺。

一、茶艺馆的兴起

(一)台湾茶艺馆

台湾虽与大陆隔岸相对,但是茶叶的产地由于大量移民,从而把饮茶这一习惯带到了台湾。但是在70年代之前,台湾的饮茶不算盛行于世。台湾的茶室多出现在农村地区,城市中的茶室很少见,有的也只是一个以饮茶为由的风化业场所。70年代之后,台湾的经济飞速发展,台湾人民的生活也更加优越。传统文化在这时盛起,茶文化也在这时重新兴起。

茶文化的复兴需要继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有所创新。茶文化的研究者,应当研究出能够适应台湾人生活的饮茶方式。满足现代人的社会需求,茶文化需要高雅的环境。茶艺的出现,很多关于茶文化的协会也相继成立,茶艺馆也就出现了。

茶艺馆的兴起,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茶艺馆就是一个能够表现茶文化的地方,它与之前的饮茶场所有所区别,它对环境的装饰要求体现出茶文化的要素,对于泡茶、饮茶的日常方式也要求形成茶文化的艺术特点。茶艺馆的发展,推动了台湾茶叶的销量,茶文化也成为了台湾文化的一种文化标志,把茶文化传播到更多国家、地区。

(二)大陆茶艺馆

茶文化的发展在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关于茶文化的著作也有很多,这些专著对于茶文化是一种宣传。茶文化的推广,也能够促进茶叶的销量,从而提升了经济发展。

对于中国的饮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馆的兴起,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首先是由于大众传媒的介入。70年代前,茶叶的信息会出现在报刊上,但并没有对于茶文化的报道。198年中国的第一个茶文化团体出现,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茶文化的记载。

80年代,茶文化的报道出现在了电视节目中,茶叶的停滞销售成为一大问题,通过电视的传播,缓解了滞销问题。报刊、电视的传播,使茶文化得到社会更多关注。

其次,茶文化的影响与医学也有关联。人们对茶叶缺乏认知,通过医学的解释与传播,让人们更加了解茶叶与健康是有密切关系的,这样也能够促进热门对茶叶的消费欲望。医学界对于茶叶的药用价值也有所开发,促进了经济发展。

茶文化的发展、媒体的传播、医学的见证,这些都是中国茶文化前进的条件。因此,曾经消失的传统茶艺馆,也得到恢复。茶艺馆主要宣传茶文化,其中,包含有大量关于茶文化的报刊杂志,通过公益活动弘扬茶文化,让更多大陆人民了解茶,了解茶艺。

中国的茶艺馆在国内是以两种形式存在的,一种是以宣传茶文化为主提出创新,一种是茶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弘扬中国文化。当时茶艺馆有新兴起的茶艺馆和传统的茶艺馆。

(三)两地区的茶文化交流

社会的变革,使人们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于茶文化也有了更多的需要。台湾与大陆分隔多年,茶文化的进入台湾后,为大陆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使得大陆茶馆逐渐兴起。

80年代,两岸的人民不能自由来往,茶文化在台湾盛行时,大陆人民只能通过报纸的介绍了解茶文化。

1988年台湾回归,两岸终于不用隔海相望。台湾的文化代表团进入大陆,针对茶文化有所交流,这也是大陆茶文化发展的新开端。在交流会上,呼吁茶文化的发展,对茶文化进行大肆宣传。茶艺的传入,使得两岸的文化关系更进一步,之后台湾与大陆便有了频繁的茶文化的交流。

之后,茶叶文化的专家与大陆的同行专家互相探讨,对于茶叶的生产、制作以及销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台湾茶文化团体的频繁来往,复兴了大陆茶艺文化。后来也有了在同一个舞台讲述中国的茶艺。

二、茶艺的演变

(一)唐展

唐代是中国茶艺的成熟时期。唐代期间,大量文人从事茶事,也写了大量的诗歌去赞颂茶艺,从而让茶的品味有所提升。唐代很多诗人都撰写了关于茶的诗句。著名的诗人有李白、白居易、杜牧等为代表。这些诗人对茶文化有独特的见解。他们品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的生理需求,更重要的是对茶在各方面特点的心理感受,他们的诗句借助茶的特点,突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品茶也成为他们的生活情趣,借茶抒情,使得茶有了文化意蕴,有了艺术价值。

唐代陆羽有高超的煮茶技巧。简而言之就是9个步骤,对茶叶进行精心采造;鉴别茶叶的好与差;品茶的茶具也有讲究;煮茶时的火候要掌握恰当;添加适量的水;进行炙茶;对茶的碾末;进行煮茶以及饮茶。

由此看来,唐代不仅茶艺文化发展,茶艺的技巧也基本形成。

(二)宋代以后的发展

宋代人对茶的追求在于真味。宋代品茶在于茶的香味,因此宋代诗人描述茶的诗句大多称赞其美味。宋代茶的三大标准是色、香、味。

与唐代相同的是宋代的点茶,宋代所使用的茶叶仍然是唐代茶叶。宋代喜欢茶汤泡沫,蒸青容易使味道损失,于是在民间传播的直接烘焙的散茶受到很大欢迎。

明代的茶艺技巧有了新发展,出现了炒青。茶叶经过炒青,味道更佳,色泽也更青绿,茶的滋味也更使人陶醉,茶叶也开始使用直接用开水冲泡。于是宋元时期出现了散茶冲泡。

中国茶艺的演变历程,由混煮到煮茶再到点茶最后到泡茶。中国茶艺不断发展,而茶艺的方式也更加简约化,为茶艺增添了生活与艺术气息。

三、茶艺的发展

茶艺发展有三次,第一次是唐代、第二次是宋代、第三次是明代。中国的饮茶发展,从前主要用于药材的使用,到唐代便成为了饮茶。唐代饮茶的发展,关键人物便是陆羽,他对茶艺技巧的使用,使茶文化上升到更高一层。宋代的茶艺法是点茶,使茶文化真正成为艺术文化。明代,是泡茶的兴起开端,属于茶艺的转型。

茶艺是中国的一门艺术,从茶艺的学习中,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底蕴。品茶成为一种生活的享受,在茶中感受生活,平静内心。

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茶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对于茶叶的鉴别工作也需要谨慎对待,不能让劣质的茶叶影响我国茶文化的发展。

对茶文化的见解范文2

关键词:民间音乐;茶文化;历史底蕴

众所周知,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不断的吸收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包容性的文化格局。而当它与中国民间音乐相遇时,仿佛遇到了自己的“知音”。作为历史悠久的艺术表现形式,民间音乐也具有颇高的“江湖地位”。在传统文化味道越来越淡薄的当代社会,从民间音乐上,我们能够搜寻到更多关于茶文化的记忆。在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民间音乐在茶文化中的表现对于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茶文化中民间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茶文化集合了儒家、道家、佛家中的文化理论并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中平和的处世态度。在品茶的过程中,人们的内心也仿佛在经历一场盛大的洗礼。同时,在茶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茶文化也受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影响,特别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熏陶。民间音乐取材于民间,它没有经过隆重的包装,也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却反映了百姓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1.1茶文化中民间音乐的起源

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首先,从地域角度上来说,地大物博的中国给予了茶文化成长以及繁衍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肥沃的土壤都为茶叶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同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孕育了浓厚的东方特色茶文化。其次,当我们细细的品味茶文化时就会发现,茶文化中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核心思想十分契合。从茶文化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而茶文化之所以能够受到大众的欢迎,不仅是因为它的功效,更是因为它给了普通大众生活的希望,并给予心灵上的支持和灵魂上的补给,对于一些以茶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地区,茶不仅能够给他们带来稳定的收入以及美好的物质生活,也成为了他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在劳作期间,茶成为了他们的伙伴和朋友。在每天的相处中,他们和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看过茶叶的舒展,闻过茶叶的清香,更深知茶叶的秉性。经过长期的实践,他们将自己对茶叶的见解口口相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种植、采收、冲泡的技巧,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当然,与图腾文化在草原民族的地位一样,茶文化在其心中也是不可侵犯的存在。他们将把茶叶中发现的生活信条记录下来,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音乐则成为了最普遍的记录方式,他们为茶文化写词、谱曲,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茶的热爱和钟情。最后,这些来自于劳动者的歌曲也成为了当地必不可少的文化特色。

1.2茶文化中民间音乐的发展

自从唐朝开始,茶叶开始广泛的种植。随着茶叶的普及,普通百姓也开始接触茶文化,并逐渐成了民间艺人重要的灵感来源。可见,在百花齐放的文化盛世,茶文化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它不仅获得了著名诗人的热爱,也是众多民间艺人创作的取材“基地”。到了宋朝,茶文化与民间音乐的互动更加频繁。在清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的采茶戏,它们的风格或诙谐幽默、或轻松明快,而曲风大都婉转动听,朗朗上口。由于它们大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因而传播的范围十分的广泛。例如:在安化地区,为了将残枝、枯叶等挑选出来,提高茶叶制品的质量,有一道特殊的工序—拣茶。这道工序必须依靠手工进行,才能够保证其最后的质量。在拣茶的过程中,为了缓解沉闷的劳动气氛,安化的妇女们将茶文化融入到了自己的民歌中,创作出了一首与茶有关的民歌。这首歌经过了一些改变之后,就是现在广为流传的《十二个月采茶》。

2我国民间音乐在茶文化中的表现

民间音乐是民间艺术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颇高的研究价值。民间音乐也是普通大众生活的写照,从耳熟能详的民间音乐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民间艺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也能够借由他们的作品得知民间大众的生活状态。茶文化中的民间音乐成为了整个民间生活最忠实的记录者。如果说茶文化能够为大众提供精神上的食粮,那么民间音乐无疑是他们呼吸的氧气。而作为极具古代艺术的两个历史悠久的“杰作”,传统茶文化与民间音乐都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都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它们才得以长久的流传下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历史的摩擦,我们难免会丢失一些文化片段,这对于传统文化而言是巨大的损失。作为民间艺术的典范,民间音乐与茶文化的融合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也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因此,能够认识到我国民间音乐在茶文化中的表现,就能够将茶文化推向更加宽广的舞台。

2.1民间音乐增加了茶艺表演的表现形式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中国的茶艺表演形式和内容逐渐丰富起来。从隋朝开始,茶艺表演已经成为皇家的御用表演。而在茶艺表演中,音乐是最特别的存在之一。背景音乐的作用不仅能够烘托茶文化的别样氛围,也能够提高整场表演的艺术气息。它突破了单一表演的形式,将音乐融入在泡茶、品茶、评茶的过程之中,增加了趣味性,也点燃了人们对茶文化的热情。在凤庆地区,彝族的文化特色深深地融入到了他们的音乐之中。凤庆地区盛产茶叶,那里的人们天生就有一副动听的好嗓子。一开始,他们用歌声传达丰收的喜悦,缓解劳动的疲劳,后来这些劳动之歌逐渐成为凤庆地区别致的文化特色。在凤庆地区的茶艺表演之中,民间音乐的穿透力不仅能够打破了人们心灵上的隔阂,也能让听众感受到当地人们对于茶文化深深的热爱之情。可见,民间音乐早已和茶文化深深的融合在一起,它不仅丰富了茶艺表演的内容,增加了茶艺表演的表现形式,也向人们充分的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2.2民间音乐为茶文化构建了一个理想的氛围

音乐是具有感染力的。民间音乐不仅能够快速的调动人的情绪,也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亲切感。如果我们能够找到音乐与茶文化的节奏,将音乐的节拍与茶艺表演的步骤相结合,不仅能够使整个过程变得更加流畅与和谐,也能够将茶文化的内涵展现得更加完美。音乐像是剂,让茶文化变得更加柔软,缓缓地融入人们的心中。民间音乐简单的节奏能够舒缓人们的紧张情绪,让人们静下心来,慢慢的品味茶香,慢慢的领悟茶文化的内涵。在民间音乐中,茶文化的魅力得以更好的发散出来。可见,民间音乐为茶文化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国度,在音乐的怀抱中,人们能够全身心的感受茶文化,并慢慢的放下对茶文化的芥蒂,敞开心扉接受茶文化。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我们已经变成了茶文化的拥护者和传承者,并愿意肩负起继续传承和发展茶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2.3民间音乐突出了茶文化的地域性的特征

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制下,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的事物反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中国,茶文化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民间音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民间音乐诞生于民间,反映了民间百态,并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因此,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与生俱来的“群众缘”,减少了茶文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也能够快速地获得人们的认同。同时,民族和地域特征浓厚的茶文化也受到了国外友人的欢迎。即使语言并不相通,但是,他们却能在音乐中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在音符中实现心灵的沟通。可见,作为语言上的沟通者,民间音乐也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由此可见,民间音乐的加入增加了茶文化地域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就像强烈的生命符号,能够将茶文化传播的越来越远。

2.4民间音乐提高了茶艺表演的艺术层次

茶文化属于文化的领域,而民间艺术属于艺术的范畴,民间音乐的出现能够提高茶艺表演的艺术层次。音乐的价值不在于它能够在当时给人们创造多少的欢乐,引发大众多少的感慨。不管相隔多远的距离,经过多长的时间,音乐总能够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让人们回忆起搁浅的过往,这就是音乐的艺术价值。而在民间音乐的帮助下,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也有了更好的传播载体,这也进一步提高了茶文化传播的效率。

3总结

综上所述,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路上,我们应该继续放低姿态,深入的了解茶文化所涉及的领域,并从各个角度对茶文化进行深层挖掘。民间音乐作为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作为茶艺表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更广更深的茶文化探索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的分析和讲述,能够让大家对我国传统茶文化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黄燕.浅析我国民间音乐在茶文化中的表现[J].福建茶叶,2016(6):367-368.

[2]李汶姬.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的变异及其反思———以凤庆佤族音乐为例[J].神州旬刊,2013(8):30-30.

[3]李汶姬,赵静.凤庆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及重要性[J].音乐大观,2013(3):71-72.

[4]汪莎.云南凤庆茶道文化中的音乐考察及其思考[J].创作与评论,2013(16):96-99.

对茶文化的见解范文3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创新;探析

刚刚接触中国茶文化的人们,往往会首先陶醉于它那博大精深且优美精致的物质文化,如那婀娜多姿、韵味十足的茶歌茶舞,又如那古朴典雅、巧夺天工的各类茶具,还有那种类丰富的茶叶。但要看到,这只是中国茶文化的表面和基础,茶文化还蕴含着十分丰厚的哲学思想和优秀的价值观念,如“天人合一”、“修身养性”等等,在将近两千年的发展中,茶文化对中国人的性格和心态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并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行为习惯当中。可以说,在当前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面对高校中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我们不妨从中国茶文化中吸取优秀的思想元素和价值观念,将其融入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利用茶文化形态丰富的特点,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手段,必定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

1当代大学生思想以及高校思政工作的偏差

这是一个快速发展且瞬息万变的时代,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各种新的思想和新的价值观念扑面而来,这让我们的一些传统价值理念愈来愈弱,特别是对于那些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更是如此。这些新的思想和价值观当然有积极和正面的,但其中也难免鱼龙混杂,夹杂着许多消沉负面的内容,譬如说奋斗不如及时行乐、有钱就有一切等等。可以说,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会让大学生失去积极向上的心态,变得懒散低俗甚至是心理扭曲。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载体,但是从不少高校的教学实际来看,当前我们的高校思政工作还存在很多偏差,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死板等,这就让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鸡肋”,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取得不了预期的目的。

1.1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方面的一些误区

1.1.1很多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集体意识,过于自私自利

从时间上看,现在的高校学生大多为95后,一方面以独生子女为主,从小便如“小皇帝”、“小公主”一般受到家庭的万般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这一代大学生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前后的清贫生活,赶上了我国社会事业蒸蒸日上的大好时代,大多数家庭都衣食无忧,很大一部分家庭还较为富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多了几分享乐的心,缺乏必要的吃苦精神。由是言之,这些元素的叠加,就让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普遍缺少足够的集体主义意识,在与同学或是他人相处时,更多去考虑自己的得与失,过于注重自己的喜好和感受,把集体的利益抛在一边,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具有不可小觑的负面作用。

1.1.2很多大学生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甚至是价值观变得扭曲而极端

在这方面,尤其要说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来自西方的影视剧以及歌曲等,带来了大量的资本主义社会纸醉金迷的内容,让不少大学生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盲目崇拜,觉得“外国的月亮就是圆”,凡事必称西方如何如何,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甚重视甚至是嗤之以鼻。同时,由于大学生的辨别力还不成熟,因此很容易受到一些敌对分子的误导,把网上很多别有用心的负面言论视为真理,对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民族性格产生抵触心理。这些原因就很容易让大学生沉迷于各种物质上的享受中,同时失去正确的人生信念,觉得人生在世只要及时行乐就好,把为国为民而奋斗的价值观念抛在脑后,甚至是误入歧途,自毁前程。

1.2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偏差

1.2.1不少高校并没有把思政教育置于学校的整体教育规划当中,其背后是高校的功利心在作祟

当前社会的就业环境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让高校“头疼不已”,因此很多高校从一开始便把自己的工作重心和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到了提升就业率上面。如何提升就业率?对于高校来讲就是要围绕社会需求,把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摆在重中之重,因此无论是课程设计安排,还是教学内容,学校都会围绕“就业”两个字来做文章。当然,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要说的是一个“度”字,高校把精力基本全放到就业率上面,必然会造成“一头轻一头沉”的情形,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可有可无。

1.2.2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督和考评制度还不太完善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准确性、渗透性,一个不可忽视的办法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督和考评制度,用制度去监管和奖惩老师,用制度去考评学生,这样才能提高老师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高校缺乏这样的监管和考评制度。一方面在教师的课程管理上不甚重视,导致不少老师是照本宣科,随便讲讲即可,让课程变得枯燥无味、昏昏欲睡。另一方面在学生的考评上不甚用心,很少会去进行严格的考试和测评,有的尽管会进行相应的考试,但是也以开卷为主,学生们翻翻书抄抄内容即可,基本都会及格。同时也没有对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测评,难以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产生约束和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不受约束,加剧了他们在这方面的偏差。

2中国茶文化的思想教育意义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极其深厚,这并非是盲目赞誉,而是客观评价。一方面,中国茶文化具有深厚的物质文化价值,譬如说那些精致的茶具、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曲等,另一方面是我们本节重点来讲的内容,也就是茶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教育价值。中国茶文化发展之路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和包容的,在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它不断吸收其它思想和哲学的优秀内容,如儒家的“修身养性”、道家的“天人合一”以及佛教的“禅茶一味”等,最终形成了茶文化别具特色的思想价值体系。这种思想价值体系内涵宽广,如果我们从宏观上将其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两层含义,第一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第二是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2.1茶文化思想价值体系中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这一方面可以概括为一个词,那就是“重德”。重德的内涵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如字面所言,就是重视道德和秩序,这是茶文化思想价值体系的基础。重德首先体现在茶德上面,茶德源自于茶叶的天然特质,因为茶叶的生存环境大多为野外的山谷中、丘陵上,一方面其远离市井的喧嚣,没有什么污染,无论是空气、水源还是土壤,都是原生态的,这就赋予了茶叶幽雅纯净、平和质朴的自然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山间与平原不同,气候变化无常,且四季温差较大,因此茶树在成长中难免会遭受一些雨雪风霜的考验,这就为茶树增添了几分坚韧不拔的气质。而茶树的这些自然特性,会浓缩到一碗茶汤之中。经过开水的冲泡,茶叶会充分释放自己的性情,有的茶汤色泽碧绿,口感甘甜,让人品之如身处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中;有的茶汤色泽亮黄,口感醇厚,让人饮之如同在聆听层次分明、节奏明快的大自然之声,无论从口感还是观感上,都能带给品茗者非常大的享受。

应该说,茶的这些特性让茶犹如一个风度翩翩、品位高雅的君子,没有凡人之市侩劳碌,也没有庸人之媚俗之态,有的只是高洁、积极、平和、乐观和优雅。而中国人饮茶,并非单纯去为了茶的外观和味道,而是在品其背后的韵味,因此在千百年间,茶文化的这些茶德,会在经意和不经意中,通过人们的茶事活动,一点点渗透到了人们的思想深处,并引导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展开去讲,就是说茶文化的茶德,能够让茶人产生对美的追求,这一方面是体现在各种艺术美上面,如环境美、生活美、艺术美等等,让他们建立起更加积极且高尚的美学观念。茶德还体现在饮茶对自身高雅人格的孜孜追求上面。我国著名茶学家陆羽所著的经典著作《茶经》,就指出饮茶者要注重“精行俭德”,其大意就是说饮茶者的品行要能够与茶叶相匹配,这个观点也是中国茶文化对茶德标准的最早文字记载。唐朝之后,历朝历代的中国饮茶者,在陆羽的基础上,把茶文化的茶德进一步归纳并提炼,将其作为一种修身养性、找寻自我的良好载体。因此,我国茶人经常利用茶文化“廉美和静”的茶德,来严格规范和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高洁,行为也更加优雅。

2.2茶文化思想价值体系中自己和他人及社会的关系

这方面同样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那就是“尚和”。从思想渊源上看,茶文化中的“尚和”理念来自于儒家文化,另外也有一些道家和佛教的影子。从根子上讲,这三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对于“尚和”的诠释尽管大体相同,但是也有各自的独到见解。举例来讲,儒家的“尚和”主张个人要与他人和社会始终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及和谐,距离上要恰到好处,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在礼节上要不卑不亢、彬彬有礼,这也是中庸之道在茶文化中的体现。而道教的“尚和”则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统一,颇有几分潇洒之意,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层面。至于佛教的“尚和”,主要体现在人与心灵的对话上,主张其教徒要通过茶事活动,去感悟宇宙万物的真谛,明白人生的最终目的,抛弃凡尘种种欲望,最终达到“言色相和”的境界。而茶文化则巧妙地将三者的特征进行有机整合,可以让不同的茶人结合自身的性格和人生经历,去很快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茶德。

分类来说,儒家的“尚和”可以激励人们去修身养性,去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当中,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的“尚和”,则可以帮助那些浮躁不安的人平静下来,用平和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人生中的得意与失意。而佛教的“尚和”,则可以帮助人们找到人生的真谛,做到内心透彻,达到“顿悟”的目的。

3用茶文化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要利用茶文化的丰厚内涵和多样性,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间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外在表现。比如说江西客家人的采茶戏、广西壮族的采茶舞、蒙古族的敬茶礼、江南地区的茶艺表演等等。当然不同地区的茶文化背后也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内涵不仅具有很好的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功能,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从茶文化的不同方面去有针对性地提取其精神文化内涵,并根据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背景,去融入到他们的课程中。举例来说,对于历史专业的学生,可以深入挖掘茶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如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历史,将其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去,如此便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对我们民族和国家有更加深入的认知,让他们在思想上更加钦佩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当然,茶文化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等内涵,同样可以融入到其它专业的课程中,这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大学思政工作的水平大有裨益。

3.2要创新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监督和考评制度

为什么一些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深究其因不难发现,问题还是出在缺乏严格的监管和考评制度上。对于大学管理者而言,就要针对这一问题,尽快改变过去那种陈旧而不合时宜的思想政治教育考试方式,将其与其它考试放到同等地位,并制定更加严格的考评机制,以此来增加学生们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但同时也要看到,大学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内容比较乏味,缺乏足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为了让大学生的对思政教育产生兴趣,就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把与此相对的茶文化内容融入到考评当中,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带着兴趣学、带着热情考,真正做到学有所知,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15):58-58.

[2]李瑞.中国礼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431-1434.

[3]高旭晖,张子强.论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03(2):36-38.

对茶文化的见解范文4

《问道・中国茶》:作为武夷山市旅游业的负责人之一,你如何看待公演两年来,“印象大红袍”给武夷山带来的变化?

林飞:“印象大红袍”项目投入运营两年以来,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这个项目给武夷山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契机,这对加快武夷山旅游产品的转型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印象大红袍”从正式公演的那一刻开始,便深受游客的追捧,很多人慕名而来观看“印象大红袍”。可以说,“印象大红袍”旅游产品已经不仅是继武夷山山水、文化之后又一个能够吸引游客眼球的重要旅游项目,它更成为了当前武夷山旅游业的文化品牌。如果说武夷山的山水是武夷山旅游业得以兴旺的基础,那么“印象大红袍”就是武夷山山水脉络的灵魂之一。

两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印象大红袍”即使经历了2010年6月19日那次惨痛的洪灾,它却丝毫没有受到灾难的影响,红火依旧。反而,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它。可以说,“印象大红袍”已经成为了拉动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的巨大引擎和助推器。

我们常说,武夷山的旅游产品需要创新、需要提升,那转型和提升的拐点在哪里呢?我觉得,这就需要很多类似于“印象大红袍”这一类的旅游产品。因此,加快旅游产品的推陈出新,加快武夷山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当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紧要的任务。

《问道・中国茶》:“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出现在武夷山,你觉得是偶然还是必然?

林飞:我觉得是必然中孕育着偶然的因素,偶然中又有必然的成分。武夷山有玉女峰和大王峰的传说,还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可以说,印象系列的第五个“孩子”选择在了武夷山,是两个品牌联合“亮剑”,也正是这种茶文化与武夷山山水之间的交相辉映,才使得“印象大红袍”落户武夷山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我们前几天去山东,当地的一个领导告诉我们,他在“印象大红袍”开演的第三天就带了一班人前来学这台戏。但是后来他发现他们学不了,为什么?因为他那里没有秀美的山水自然因素,他那里没有武夷山得天独厚的“双遗”的品牌优势。这位领导觉得,他们如果“霸王硬上弓”非要上一个类似于“印象大红袍”项目的话,那就必败无疑。

所以,“印象大红袍”之所以这么成功,不仅在于它有一个影响力广泛的导演张艺谋,更在于它的表演内容,在武夷山山水的衬托下,确实让观众看了感到震撼。而一个初到武夷山的游客,也在看完这场演出之后,能够对武夷山的茶文化有一个很直观的前期导入。

所以说,“印象大红袍”的成功,是偶然和必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问道・中国茶》:“印象大红袍”已经成为了武夷山市的重要名片,你认为“印象大红袍”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武夷山的精神内涵?

林飞:我觉得“印象大红袍”展示出的除了文化的精髓和理念,以及茶文化的符号,它还展示出了武夷山人的热情、好客、朴实和创业精神,这种精神不同于闽南人敢拼会赢的精神,这种精神代表的是那种有闯劲,不断挖掘一些新的事物,总是在发展中去摸索、去创新的精神。

以前的武夷山人(原来的崇安人),更喜欢随遇而安。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武夷山人的观念也随之而改变。现在的武夷山人有一种求知向上的欲望。从“印象大红袍”这台戏中,我们可以看到武夷山人在跟外面的世界不断地接轨,他们不断地吸收新鲜事物,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

此外,通过“印象大红袍”,我们可以看到武夷山人的包容精神。武夷山人的茶文化思想和理念,体现的是文化的融合和包容。武夷山的茶文化,既有地方特质的一种文化在里面,但是又不排斥外来的优秀事物。武夷山的茶文化,有一种很强的吸收力和张力。这种张力,在“印象大红袍”的舞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通过印象大红袍,我们可以看到武夷山人求知上进、包容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问道・中国茶》:2011年武夷山旅游局推出了茶文化之旅、红色文化之旅等十大文化旅游名片,并推出了14条文化旅游线路。你认为印象大红袍与其他旅游项目相比,有着怎样的独特性?

林飞:“印象大红袍”与我们推出的其他旅游产品相比,它表现了文化特质强、直观性强、视觉冲击力强以及感染力强的特点。如果把它比作一道菜的话,那么它的美是从味觉、嗅觉、听觉、触觉、视觉等全方位、立体式地散发出来的。可以说“印象大红袍”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了武夷山的浓郁氛围。对于很多观看过“印象大红袍”的观众而言,他看过这场演出以后,便会产生很强烈地去了解武夷山的欲望。“印象大红袍”既浓缩了武夷山的美,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武夷山的美。这是我们任何一种旅游产品都无法实现的效果。

《问道・中国茶》:武夷山旅游局向外界传递过这样的观点:将文化产业带入旅游项目。你能不能对这个观点做一个更加详细的解释?

林飞:将文化产业带入旅游项目,我们的观点是这样的,一个地方的旅游业能不能够持续发展,或者说有没有生命力,文化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化就像发酵的酵母,它不断地散发着一种能量。这好比我们做馒头,馒头如果没有酵母的话,它不会膨胀。而我们的旅游也是这样,如果旅游没有文化,它就缺失了灵魂。那些可看的、可玩的、可观赏的山水景致,失去了文化因素,它就不能让游客感悟和回味,那么旅游的乐趣自然会大大减少。

所以说,既然武夷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那我们就要不断地把武夷山现有的文化项目和文化素材整合、包装和挖掘出来,让文化为旅游服务,从而最终使我们的旅游有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总之,没有文化的东西,只是让你去看的东西,你触摸不到它的灵魂。所以,我们在下一步的旅游产品设计中,会重点打造一些文化性强的项目,从而使得武夷山的旅游能够更丰富、更有层次感。

对茶文化的见解范文5

关键词:紫砂壶;佛教;渊源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406-1

宜兴是千年古陶都,作为宜兴陶瓷的后起之秀―――紫砂一直在发展着。到了明代,由于陈曼生的出现以及其后无数文人雅士的参与介入,使其逐渐从日常生活的实用器皿,发展为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完成了紫砂从民间制作向艺术创作的嬗变。而作为紫砂艺术的杰出代表―――紫砂壶,历来为人追捧,究其原因除了其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外,还在于紫砂壶蕴含着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佛教人物、佛教思想和佛教文化均与紫砂壶存在着深远的渊源。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针对紫砂和佛教的关系问题也都进行过探讨,并形成了有质量的成果,如:王宙元先生在其《试探宜兴紫砂壶与佛教渊源》一文中曾就紫砂壶与佛教的渊源进行过探究;孟勤同志在其《宜兴紫砂的佛教文化意蕴》一文中也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吴越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佛教的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佛教史上天台宗的创立,禅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的发展,乃至近代“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等佛教思想的提出,都与吴越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吴越文化涉及范围较广,对物质影响较为明显。在千年江南古镇―――“陶都”宜兴,吴越佛教特别对赋予吴越文化所代表的紫砂壶影响较为显著。

紫砂壶在茶道与佛道之间一直充当着中间人的角色,它其实是一座联系茶文化和佛文化的桥梁,也是一条维系茶佛共融的纽带。紫砂壶以其兼容并包的伟怀,不单装纳了意蕴深远的茶文化,更承载着佛家那一颗“普渡众生,教人为善”的佛心。众所周知,佛教最初是与茶结缘的。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在方家眼中,茶道亦即佛道,我却说佛道即壶道。正所谓“茶佛一味靠紫壶,一片佛心在紫壶”。佛教之禅宗极力主张“圆通”,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说,所谓“圆通”就是指佛教能与其他传统文化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最终相互融合。

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饮茶方式经历了由普通粗质的陶碗向小巧玲珑美观的紫砂壶而转变。佛家有一重要的派系被称为涅派,他们因反对偶像崇拜、反对净土信仰而被广大佛教信徒而接受。他们认为,佛身是常,佛性是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当然,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要获得顿悟真的特别难,有些高僧认为手捧紫砂壶细细地品着香茗,找到了用普通陶碗所没有的感觉,心胸开阔得好像拥有了整个大千世界,更好似顿时领悟到通过一张泥凳、一陀紫泥,运用几把朴素的工具捶打捏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点、线、面的世界里,紫砂先民们青灯白壁潜心修行,与那朗诵金文、虔诚信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深刻内涵。也曾因此,紫砂与这些领悟佛门之道的僧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代还有释如曜师徒与柄卧轮紫砂大壶的故事。《阳羡砂壶图考》之《雅流》篇中,记录一位爱壶方外之人―――释如曜。文中写道:“释如曜,字昱光,定海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住持普陀落伽山白华庵。……其徒性珠,字朗彻。弱龄入山,大朴不琢,……昱光、朗彻师徒,蓄金石、书画、文玩、茶具皆富。”释如曜师徒不但爱壶、藏壶,还热衷于定制紫砂壶。《普陀山志》中曾记述到一柄卧轮紫砂大壶。在其“盖内铭‘白华庵’阳文小篆方印,底刻楷书铭四行,铭曰:‘清人树、涤心泉、茶三昧、赵州禅。佛生日、丙申年、释如曜铭、赠天然。’”由此可见此壶是由“白华庵”定制的,由释如曜禅师所撰的铭文,于“万历二十四年,佛生日”亦即1596年农历四月初八赠送天然禅师的。“释天然,少年入佛门,谒见石头禅师,立名天然。”“唐代宗大历年间,天然由儒归佛,并拜慧能三世法孙石头希迁和马祖道一为师。唐玄宗元和年间(806-820),天然居洛阳龙门香山,与自在和尚交好,天然极力宣传慧能的‘顿悟说’,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天然禅师也是一位钟爱紫砂壶的高僧,在《庐山天然禅师语录》之第五普说卷中专有茶话卷,其中论述了茶与佛、佛与壶的关系。

“天下第一壶”的“供春壶”就诞生在佛门圣地宜兴金沙寺。相传此壶的制作人供春“偷艺”于寺中金沙僧,于是模仿千年一见的树瘿捏了一把壶,将捏好的壶取名为“树瘿壶”。它诞生在佛门圣地宜兴金沙寺,供春偷艺的那个师傅是金沙寺中的和尚,制作成壶的泥料是经金沙僧手由倒水点滴采集所得,而制壶的灵感是寺中的千年银杏。由此可见,宜兴紫砂壶与佛家是有缘的。

宗教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是虚拟的、印象的。但是通过受虚拟、印象感性上升为理性的影响而制作的宜兴紫砂壶的价值可见一斑,使得它成为典型的吴越佛教影响下的吴越文化的结晶。手握一把紫砂壶若置身大千世界,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手中的那把壶一方面向人们诉说着宜兴先民们的勤劳与智慧,一方面在向人们诉说着它与佛教的渊源。

参考文献:

[1]刘勤晋.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刘汝醴,吴山.宜兴紫砂文化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对茶文化的见解范文6

(一)做好采访工作

作为一名记者,采访和撰写文章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在每次采访前,我都通过各种渠道,对采访的对象先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做到胸有成竹。采访结束后,我也会尽快将稿件撰写完毕,以求详尽精辟。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参与报道了大型的采访活动,包括:4月在*的*茶博会;9月在*市举行的*茶文化节;10月在*的*国家茶叶代表团活动;11月在*举行的*茶博会;12月在*举行的品茗会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不仅深入的学习到了普洱茶的知识和文化底蕴,更了解了茶之外的不少知识,并建立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群体。

在这一年中,我还采访到了×××*等业内人士。同时还有针对性地采访过××××的普洱茶爱好者,了解了普洱茶在国外的状况,以及各国消费者心中的分量。另外我还接触和采访了不少对普洱茶市场有见解的茶叶爱好者和经营者,以求通过不同的渠道,对普洱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次的接触和体验,把自己的工作尽量做到完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写作方面的突破

在文章的撰写上,从过去主攻“特别策划”、“人物”、“玩家私房”这一类栏目的基础上,开始接触和撰写“双月综述”、“独家关注”等,在领导的培养下,我接触了更多的写作方法,适应了不同的写作方式,在这方面有了突破。

二、经营方面的突破

为杂志社共同完成了14.8万元的广告额收入,为杂志社创收,也是我在记者工作之余的突破。

三、工作收获

首先是开阔了眼界,在杂志社这个平台上,找到了自己适合的定位和角色。

借在*、普洱、*、*等地出差的机会,我真切的体会到记者工作的优点,就是能亲自体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活动带来的不同感受。在学习、了解、报道普洱茶的同时,接触到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周边的行业,促使自己独立的、全方位的、站在全行业的高度去思索普洱茶的过去和未来,去思索杂志的发展前景。也感受了时代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其次是锻炼了本领。在不断的采访和写作中,我锻炼并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多次独立采访和独立出差的情况下,我也逐步养成严谨思考,独立判断,自我完善,自我协调的能力,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