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幼儿园精细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幼儿园精细化管理范文1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精细化管理一、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现状及思考
在现状了解中我们发现,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存在着不尽人意的问题:面对户外体育活动,教师们呈现出的问题是“一怕”“五随意”。“一怕”,怕的是安全事故。“五随意”,一是时间安排随意;二是材料准备随意;三是目标随意;四是过程随意;五是评价随意。
老师们之所以呈现出“怕”并“随意”的状态,主观上是教师本身对户外体育活动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责任意识不强;客观上可能是体锻活动环境与舆论氛围不能给教师提供安全感!
因此,试分析上述教师户外体育活动中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深刻思考并直面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户外体育活动的安全保障问题;二是户外体育活动的制度规范问题;三是户外体育活动的考评机制问题。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首要任务是关注细节,实施户外体育活动的精细化管理!只有精细化管理,才能把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引向成功的可能。
二、如何落实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精细化管理
(一)合理制定活动制度,规范户外体育活动的操作流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者必须根据幼儿园的班级数、活动场地的大小、幼儿的年龄特点,运动量的大小,对户外活动作息时间、活动地点、操作规范等进行整体调整、统一安排。合理制定各项户外体育活动制度,规范户外体育活动的操作流程。
1.合理制定户外体育活动作息制度,保证活动时间总量
户外体育活动作息制度是幼儿园一日作息制度的一部分,一日作息制度不只是对日常教育工作的内容进行时间上的简单安排,而是对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的全面安排。一个合理的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及其实施,能够保障幼儿的教育权益,能够保证幼儿受到系统的、全面的教育。因此,科学的户外体育活动作息是确保户外活动质量的前提条件。我们说“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而在时间安排上,户外体育活动一般可有两个时间段,一是晨间或上午的某个时间段,二是下午的某个时间段。
2.明确规定户外体育活动场地安排,避免活动地点冲突
在同一时间内,全园各班是否均参与户外运动,取决与户外场地的大小。户外场地大的园所可同时容纳全体幼儿户外体锻,而场地小的园所则必须做错时安排。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管理者都必须对户外体育活动场地作出明确的规定。首先,是明确班级的体锻场地,管理者必须统筹安排,明确指定。如制定《班级户外体锻活动场地安排表》,使每个班级的体锻场地规定下来,不随意调整或更改,这样既避免活动地点冲突,又便于教师明确活动内容,提早做好准备。其次,是标明运动的场地范围,在确定场地的基础上明确活动范围,在避免班级活动冲突的同时,更使活动有了必要的安全保障。
3.规范使用户外体育活动器材,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户外体育活动离不开各种体育器材的使用。然而,众多体育器材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使用不当、管理不规范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因此,规范使用户外体育活动器材,科学制定相应的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一是规范体锻活动器材存放位置并标识。幼儿园要创造条件成立一个专门的幼儿体育器材库,半开放式的存放幼儿体锻用具。各种器材必须分门别类、专筐摆放,并用明显的标志标识,标识上要注明名称、数量、适合年龄以及各种玩法,存放时能考虑到幼儿取放高度和安全。
二是规范体锻器材投放要求。器材投放应符合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整体计划和各年龄段的发展要求,并确定辅助人员独立或组合成情境提前摆放在指定地点,供幼儿自主游戏。如小班近期练习手膝着地快速爬行,我们可在场地上投放软垫,同时提供不同层次的辅助材料,创设情境,为各个小班幼儿的练习提供较持久的场地,这样的场景基本保持一周不变,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练习后再提高难度或变换运动主题。
三是规范体锻器材管理与修理。幼儿体锻器材经常使用往往会出现破损或遗失以及摆放错乱的现象,长期如此,会影响教师的执行效果。为此,管理者可制定《体育器材操作使用规范》督促教师做好使用后的整理,同时组织人员定期整理,并可通过设立“破损回收箱”的方式对破损器材进行保养与维修,确保下一次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细化体育活动目标,科学制定户外体育活动计划
幼儿园的课程明确提出了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但这些目标一般是从理论层面而言、较为抽象宽泛,课程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的方向,而教学目标就是要将课程目标具体化、精细化。在细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将总目标,先细化年段学期教学目标、主题目标,最后细化为教学目标。有了目标的引领,再确定户外体育活动计划,才能真正做到精细化,益于操作。
(三)有效开展体育活动检查与评价,客观务实监控教学质量
在一个完善的“计划―控制―考核”为核心执行力运行框架中,注重宏观策划、强化节点控制、加强评价与反馈,是规范执行力的强有力保障。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执行力的监控与评价中,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有效开展检查与评价。
首先,要“培养好一支队伍”。必须要组建以业务园长牵头、年段组长参与的考评小组即领导团队,给予团队成员相应的户外体育活动考核权利。要培养中层干部,让她们具体贯彻、监督、检查、反馈考核情况。考核方案经公示后执行,不论是教师还是园长都必须明确考核时间、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这是开展有效检查与评价的前提条件。考核应对照户外体育活动的相关规范,对教师执行情况做如实评价。
浅谈幼儿园精细化管理范文2
关键词:新环境;幼儿园班级管理;精细化管理
幼儿园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基础部分,只有重视幼儿教育才能使幼儿园长足的发展下去,才能保证其他教育部分的顺利进行。管理对于幼儿园来说是实现发展的前提,因此,只有管理抓的好,幼儿园的发展才能日新月异。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很繁琐,要保证它的有序性就需要运用一种相对实用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模式无疑是最合适的。具体的实施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树立正确观念
班级管理长期处于权威管理的阶段,在新环境下不能满足幼儿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转向服务观念。在管理模式的调整中,要做到放权,也就是让教师、家长都参与到管理中来,甚至幼儿也可以参与管理。另外,教师和家长要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规则并不是在限制幼儿的自由,而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幼儿的自由发展。班级制定的规则是为幼儿自由发展服务的,必须长期的执行下去。正确的、恰当的规则,家长不应提出反对意见,而是要和幼儿园一起,帮助幼儿在规则中养成良好的习惯[1]。
二、制定合理规则
规则是教育有序进行的保障,让幼儿有规则可遵循,合理的规则在执行中的操作性强,能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身心。
(一)用规则管理人
1.对教师的管理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工作内容不同,因此分工和责任也不同。教师要在合作与分工的前提下,坚持统一的管理规则。幼儿园的班级管理繁琐且复杂,无法依靠一个或者两个人来完成任务,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精细化,即把工作和责任都具体分到个人,要做到各尽其责。各个班级的教师不能随意进行班级管理,要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保持一致的管理态度,将管理落到实处。
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作为幼儿学习的标杆,自己的行为决定了幼儿的行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规则的指导下教育幼儿如何做人。
2.对家长的管理
家庭是幼儿园实现发展必须重视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对家长要充分的尊重,保持平等和合作的关系,也要在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中赢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提高家长教育幼儿的水平。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对家长的管理不容忽视,要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开展的每工作,并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其中。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要听取他们的建议,并关注他们的要求,尊重、体谅他们。同时,也要对家长提出合理的要求,要求要依据规则来提出,让家长真正的做好幼儿的第一任老师[2]。
3.对幼儿的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是主体,幼儿本身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等还没有养成,因此需要规则的塑造。规则的制定,可以让教师对幼儿的管理行为有规矩可依,使幼儿在教师和规矩的双层教育下渐渐的实现自我管理。
教师要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与幼儿一起制定简单又便于实施的规则,让规则和行为之间的联系最直观的反映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幼儿在没有规则做出提示时往往会忘记这些规则,也不会自觉地去执行,所以规则的制定一定要明确化、具体化,教师可在班级里贴上图示来提醒幼儿遵守规则。让幼儿一直处在规则的指导下,这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做值日生或者小老师,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其他幼儿看到小老师的表现,并向他学习。
(二)用规则管理事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标准是将事情简单化、流程化、定量化、信息化。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幼儿对事情的发展是有明确认识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要怎么去做,怎样做是对的,让幼儿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在执行规则时,对事情的管理要将责任分配到个人,安排的值日生要有明确的分工,分别负责班级的不同事务:指定个人,专门负责整理图书或者专门负责分发水果。这样就使幼儿和教师的工作都能轻易的完成,使班级更有秩序,班级管理也更加简单。
(三)用规则管理物
1.班级物品规格要实现统一
班级里使用的物品规格要统一,可以使班级的形象得到塑造。班级里要进行统一的管理,例如幼儿的水杯要统一购买,学习用品和卧具等也要统一,摆放整齐划一,使幼儿的集体感在环境的影响下有效养成,又避免了幼儿间的相互攀比[3]。
2.物品的摆放位置要固定
物品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可以避免用过之后凌乱,依照幼儿的学号、位置号等对应的方法进行摆放,将物品进行明显的标识,这样可以让幼儿知道自己物品的摆放位置,使幼儿能够更好的实现自我管理。
3.随时丢掉垃圾
在幼儿的玩耍和学习时会产生一些垃圾,这些垃圾要随时的清理掉,使教室保持整洁。如果教室的用品有损坏等情况,教职工要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使幼儿懂得爱护公共设施,学会节约使用物品。
三、执行规则
班级成员对规则的执行要坚持,教师可用争当值日生等方式来激励幼儿遵守规则,并及时表扬幼儿,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班级管理在整个幼儿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儿园从教的教师和其他职工都应该对班级管理足够重视,在实际情况的指导下,探索出不同班级的管理模式,不断的发掘新模式,并付诸实践。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还不够明显,因此需要幼儿园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不断的完善,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东敏.新环境下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5,4(5):218-218.
浅谈幼儿园精细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幼儿园 班级管理 管理措施
一、尊重每一个幼儿
要做好幼儿的管理,首先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班级规则的制定中来。特别是中大班的幼儿对事情的好坏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站在21世纪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学习思想,不断完善自我,积极改善班级的面貌,让每一位幼儿在宽松平等信任的集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要有“五心”
教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核心,对整个班级的行动具有极强的表率作用,其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体的管理成效。每天面对着天真无邪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有“五心”,即爱心、耐心、细心、热心和诚心。教师只有具备“五心”,做到为人师表,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幼儿快乐地成长。与此同时,因为幼儿的年龄限制,其生活经验、是非意识以及纪律观念都相对较差一些,需要教师对幼儿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呵护。此外,幼儿教师团队中,女性教师占绝大多数,彼此之间应当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以营造和谐的工作局面。
三、对班级事物处处用心
班内教师之间的关系是班级顺畅的基础,其关系是否和谐、配合是否默契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也将影响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补位是和谐相处的关键。保教人员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是和谐的关键,在相处中必须做到“真诚”二字。保教人员的关系和谐,就会营造一个宽松的、愉悦的工作环境。如: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能坦诚对待同班保教人员,而同班保教人员也都能积极地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保育员能认真协助教师开展好每一次的教学活动,照顾好每一个幼儿,认真完成各项清洁工作。班级事务杂而乱,仅凭一个人孤军奋战,根本无法完成任务;只有班内人员团结互助,方能顺利完成各项工作。
四、变换人物观念
“教学现代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是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幼儿园管理者既是孩子的引路人,也是终身学习的主体之一。因此,没有教师的学习进步,教学工作不能够正常地进行运作,教学质量也难以确保。如果想让孩子们有一瓶水,教育的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们要勤于向书本不断地学习、并且勤于向孩子们学习、勤于向专家以及家长们进行学习……另外,幼儿园管理者要不断调查,向经验丰富的幼儿园不断学习。
五、以创建家园平台为目的,赢得家长配合
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与补充的,因此广大幼儿教师要积极与孩子家长保持沟通与交流,要与家长建立一个良好的信任关系。教师应该“以心换心”,真心与家长交朋友。如,在平时的工作中,孩子的衣服穿反了,洗手时衣服弄湿了等都会引起家长对教师工作的不信任和不放心,这就需要教师齐心协力,把家长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食谱,细心负责好每一个孩子的午餐和点心等。孩子在幼儿园形成的习惯还需要家长督促孩子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来巩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交谈,使家长们懂得,教育孩子不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他们不再是一名旁观者,而是参与者、组织者、实施者,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这样就会提高家长对教师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为幼儿园班级的有效管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六、不断对班级管理行为进行思考和矫正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和特长,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幼儿教师,在管理班级时要尊重幼儿的个性特征,认真分辨每个幼儿的长处,才能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在启蒙阶段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为每个幼儿设立一本“旧记”,记录他们生活学习中的点滴变化,这样在幼儿出现问题时就能够很快地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同时日记也是幼师职业生涯中积累经验的有效手段,通过研读日记,不断对自己的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反思,哪些地方需要巩固加强,哪些地方需要转变方式方法。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只有不断矫正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
总之,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在新《纲要》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应为幼儿积极创造一个肯定、激励、民主、宽松的氛围,不断地探索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思路,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最终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张莉 用心经营,稳步推进班级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08期。
[2]孙泽君 刍议幼儿中班班级管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年,11期。
浅谈幼儿园精细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18-02
目前大多数高校基本采用班主任和辅导员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即点面相结合模式。在辅导员和班主任职责核心内容上基本是以学生思想工作为主导,但具体工作各有侧重。辅导员作为处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管理学生范围会涉及一个年级或多个班级,面广而宽,以执行学校对学生管理工作要求为核心职责;班主任多为虚拟岗,虽其基本由授课教师兼任,但工作职责清晰,管理学生范围仅限一个班级,在学生工作方面专注性强,以授课为基础底蕴,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想工作,面窄而精,做到精细化的培育每位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结合以上辅导员与班主任的职责分工,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上,是学生的直接接触者,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学生思想和生活,重要性不言而喻。
很多人觉得担当大学的班主任是一件非常容易的工作,理由是进入大学的学生基本已经成年,具有相对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能够独挡一面;大学生不像小学生,生活不能自理,不能独立思考;大学生不像初中生高中生,需要面对升学压力,面对殷切期盼考取名牌大学的家长。进入大学意味着人生上学时代基本完成,只需大学几年混下来就行。事实上,大学生的成长是分阶段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学生价值判断不同,行为方式不同,内心需要也不同,这就需要大学班主任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有区别地对待,能够运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待大学班主任工作。可见,做好大学班主任工作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有人说大学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那如何把这最小的主任做好,下面具体谈谈我在自身实际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做好新生入学工作
大学新生们经过高中三年紧张、高强度、强迫式的学习,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或者不理想的大学,开始人生新的旅途。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同学,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带着憧憬和彷徨,共同走进一个崭新的大家庭——班集体,而班主任就是班集体的引导者。
班主任如何做好新生的入学工作呢?在新生入学前,班主任从辅导员处收集整理本班同学的具体信息,仔细研究,了解本班同学的基本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每年的新生入学是校园里最亮丽的风景,操场及食堂门前摆满各个院系迎接新生的”摊位”,整个校园人山人海,有学生,有家长,也有老师。虽说辅导员、书记等在入学当天现场接待,但是学生数比较多,班主任最好也要到场,迎接本班每一位同学,初步接触,简单介绍,认识同学,拉近彼此距离。报到结束当天下午,开班会,让每个同学介绍一下自己,使同学之间有初步的了解。报到结束后,全院有迎新大会和专业介绍,带领本班同学过去,让他们感受大学的氛围和了解未来所要学的专业。新生入学后紧随而来的就是军训,军训是新生入学阶段一个重要考验。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受长辈的溺爱,吃不了一点苦,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想方设法找一系列的借口尽量避免军训。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具体了解每个同学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和家长好好沟通,让能军训的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切身体验军训的苦与乐。军训期间,班主任尽量每天到达军训现场,利用休息时间和同学们聊聊天做做游戏。在一天军训结束后,下宿舍,了解一天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拉近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军训阶段虽枯燥而乏味,在班主任工作中作为重要阶段,是打通师生间关系的第一步。
二、培养学生生活和学习能力
新生军训结束之后意味着美好的大学生时代的开始。相比高中阶段而言,学习及生活具有颠覆性的改变。在学习方面,高中阶段很多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高强度的管理下,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国内名牌大学,学习是被动甚至是压迫式的。当他们进入大学相对宽松的主动学习环境中,角色随即从被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变。在生活方面,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父母身边,高中阶段更多的强调的是学习,很多人生活根本不能自理,到大学之后,背井离乡,离开呵护他们的父母,缺乏依靠,更多的是靠自己。在以上转变下,半数以上学生来到大学之后短期之内很难适应大学生活。他们中间有部分同学面对新的坏境和新的挑战,慢慢表现出了对大学生活的失望和不适应。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进行科学的引导,使学生明白大学是怎样去学习和生活,怎样学会与同学们相处沟通。
如何引导学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在学生正式开始上课的第一天,开简短的班会,主题是大学生涯规划,每个同学把自己大学几年需要做的以及毕业之后想做的事情写下来,由班主任保管,大学的最后一年发给每个同学。第二,请本专业的几位专任教师介绍所选专业的具体内容以及学习这些课程的好处;请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介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第三,班主任要主动跟每个同学沟通,消除他们在陌生环境中的不适。
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尊重和关心学生。学会从学生的视角看问题,以学生的思维去想问题,只有真正理解学生,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古有云:“心有灵犀一点通”,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前提,教师须具备“三心”,即诚心、真心、爱心。以“三心”来换取学生的热心,赢得学生的信心,博得学生的欢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我们在学生时代也是如此,老师偶尔一句关心的话语,关切的问候,都会使学生牢牢记在心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哪怕是幼儿园的孩子,虽然人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尊重他人,让学生感到老师和我们是平等的。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待自己的学生,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们的优点。回想种种,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谈及班级的管理,只要涉及学生,基本上都是数落某某学生的缺点,总是越说越多,最后将自己的心情弄得很糟。当面数落学生的不是,喋喋不休地列出学生的缺点,只会让学生对老师更加反感,甚至产生怨恨。试问有哪位教师敢说自己一点缺点都没有?我们教师都有改不掉的缺点,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学生呢?长期以来,教师总是以批评者的姿态面对学生,一旦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不好)被告知有老师找,他的脑海中首先就会想我今天哪儿犯了错。因此我们要在发现同学的缺点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优点,适当表扬是育人的必备方法。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精细化的管理艺术,是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促使其全面健康发展的工作。每个班主任在任职期间都要付出相当精力,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决定了班主任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形式进行因材施教,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