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验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实验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实验方案

科研实验方案范文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例如制药厂、医院乃至各行各业的实验室,都对洁净的室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室内压力的良好控制是达到实验室室内环境的必备条件。此外,实验室中与房间压力相关的设备,例如通风柜的控制,对整个房间的压力控制也至关重要。文章讨论了若干常见的房间压力及通风柜控制方案和误区,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实验室?压力控制?解决方案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buildings, such as pharmaceutical factories and hospitals, ask for higher levels of the clean indoor environment. Accurate control of indoor pressure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a purification indoor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equipments relating to send or exhaust, such as fume hood, are also important for the pressure of whole purificatio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common schemes relating to room pressure control and hood control,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Keywords

Laboratory?Pressure control?Solution

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2.07.009

一、前言

从事室内压力控制研究的人都知道,良好的室内压力梯度——保证不同区域间合理的气流流向和压力分布,是保证洁净的室内环境的必备条件。例如,洁净厂房必须依靠保持一定的正压使外界未经净化的空气不会进入净化 区域,以保证洁净级别。相关标准明确规定:不同等级的洁净室以及洁净区域与非洁净区域之间的压差应达到5Pa,洁净区与室外的压差应不小于10Pa。又如对于生物安全洁净室,压差控制是保证安全防护屏障的关键指标,必须使实验室的负压梯度得到稳定可靠的控制。因此对于实验室,房间压差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对于包含通风柜的实验室,需要对通风柜进行精确的控制。通风柜的面风速应保持在80~120 fpm(0.4m/s~0.6m/s)之间,其测量误差不得大于20%。故而通常使其面风速保持在0.5m/s左右,才能避免有害气体、病菌等外泄,以免危及人员健康或造成污染。

本文将就房间压力控制及通风柜控制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做出探讨,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房间压力控制

(一)压力控制概念

当理想房间不存在任何泄漏时,若送入房间的风量与排出房间的风量间保持额定的风量差,房间压差的增加与时间应成正比关系,具体见图1。而实际的房间有固定的泄露面积,这时可应用伯努利方程得出如图2的曲线,它表示了房间压差、泄露面积及进出风量差之间的复杂关系。

DP ——压降, Pa

r——空气密度,1.2kg/m3

A——泄露面积,m2

m——常数, 0.72

V——流量, m3/h

由图1可知,对于具有一定泄露面积的房间,让室内送风量与排风量之间保持一定的风量差(ΔV),可以产生并维持固定的房间压差。

由此可知,调节并稳定房间压力,需要依靠调节房间的进/排风量实现,也就是需要准确地调节送风及排风风阀。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存在很多设计误区,以致对风阀开度的调节不够精确,不能满足稳定房间压力的需要。

(二)传统房间压力控制方案讨论

1.电动蝶阀+气密阀控制方案

此种方法是通过实测房间压力与设定值的差值,调节送风/排风风道的电动蝶阀开度,以期调节送/排风风量,保证房间压差。例如,假设在500Pa的风道压力下,30%的风阀开度可以保证300m3/h的送风量,那么就认为,当房间的送风需要300m3/h时,将电动风阀调节至30%即可。这是一种压力有关控制法,如图3所示。

压力有关控制法最大的缺陷,在于忽略了风道压力对风道风量的影响。根据上文的假设,当风道压力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在实际中几乎随时发生)不再是500Pa时,30%的风阀开度就不再对应300m3/h的风量。

风道压力对风量的影响,会导致控制精度难以保证,并且极易引起系统震荡,使房间压力频繁上下摆动,很难稳定至设定值,如图4所示。

这样的后果有时非常严重,尤其当洁净区域对各个房间的压力梯度有明确要求的时候。例如设计要求房间压力控制在-40Pa,而走廊要求房间压力控制在-30Pa,当房间压力波动至-30Pa甚至更大时,就会出现房间压力向走廊方向的泄漏。

2. 定风量阀固定送/排风量控制方案

这是最常见的设计方案之一。该方法通常会在各个房间风道末端设置定风量阀,在对系统风道平衡进行调节时,手动调整各分管道上的定风量阀,使各末端的出风量达到其设计值,避免由于风道风量不平衡而产生的部分出口出风量过大,而其它的出风口出风量不足的情况发生,以期保证送入及排出各个房间的风量恒定不变,使房间拥有额定的风量差,从而实现房间压力的恒定。

科研实验方案范文2

一、课题的提出与理论假设

随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科层面的有效实施和落实,有关化学实验及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领悟和感受到科学给人类创造文明的同时,也伴随着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这就要求化学教师严肃认真地对每一个实验,既要科学地、直观地展示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又要以改进和创新实验为突破口,进行绿色实验的设计、废液的回收再利用等,以点滴事例的实践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所谓绿色化学实验,是指实验所用试剂、实验进行的条件、实验产物对环境没有或影响很小。探究绿色化学实验,既减少化学实验污染,又降低实验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绿色化学实验的研究,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便,充分体现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各项基础功能。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包括实验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本身就具有解决环境污染这一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升“绿色化学”这一新的理念。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中学绿色化学实验探究》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锐意改革,共同努力完成该课题的研究。

1.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

(1)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创新意识

绿色化学实验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上、实验方案的设计上,还是在实验教学的要求和评价上,不仅要注重学科训练,更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诱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改变过去的在实验中“照方抓药”“因陋就简”的习惯做法,更不能把化学实验当作完成教学任务,敷衍了事。

(2)拓展实验功能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化学实验技能,使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置于实验探究活动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感受到绿色化学实验的魅力。

(3)实验绿色化设计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身边的化学及化学实验,学生有更直接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将一些司空见惯的、枯燥无味的实验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去理解、认识,并进行绿色化学实验设计,让学生将其上升到正确的理性认识,通过绿色化学实验设计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使之成为“有用的化学”。

2.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

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以“绿色化学”为依据,具体原则是:(1)采用无毒无害的实验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如催化剂、溶剂)下进行反应;(3)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实现“零排放”;(4)会造成污染的废弃物集中收集并处理后转化为非污染物;(5)在实验现象明显的前提下,实验药品的用量能少不多,既不浪费药品,又将污染减小到最低。

3.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

(1)化学试剂的绿色化

化学试剂的选择尽量采用那些无毒无害试剂或有潜在环保属性的试剂。如白磷自燃实验,白磷有毒,燃烧产物P2O5对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采用镁粉和石英粉为原料,首先制备Mg2Si,然后将其投入水中,Mg2Si水解产生的SiH4在水面上遇空气立即自燃,整个实验安全、无毒、无污染,符合绿色实验的要求。

(2)催化剂的绿色化

化学实验中催化剂的选择尽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作催化剂,如重金属离子、强酸强碱;使用固体酸碱、酶无毒无害的物质作催化剂。

(3)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化学反应中应尽量提高试剂的利用率,即使化学反应具有较高的转化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而且可以避免产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CO还原CuO的实验,为了防止未反应的CO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节约加热CuO所需的能量,可设计将尾气中CO燃烧的装置。

(4)反应产物的绿色化

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应尽量是无毒无害的物质,或以一种环境友好的物质状态存在(如固态产物),这就是一种环境友好产品。如SO2的漂白性实验,在试管中先加品红溶液,再加少量稀HCl,然后放入一块带孔塑料板,将固体Na2SO3小心放置在塑料板上,在试管口套上一个气球,倾斜或振动试管,使固体Na2SO3渗入混合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红色褪色。加热,再冷却,可使二氧化硫漂白性实验不断呈现,并达到绿色实验的要求。

4.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实施步骤

(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

中学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内容,如二氧化硫的产生及酸雨的形成和防治、氮的氧化物及光化学烟雾、原电池的形成及电池中重金属的污染、有机化学反应中有害物质的处理等,这些内容都可使学生对环境污染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绿色实验的设计。

(2)改进实验,提倡绿色化学实验

①增加尾气处理系统。中学化学教材中许多实验是属于粗放型的,只注重实验结论,没有考虑到对空气的污染,如果教师能本着绿色化学的宗旨,改进现行实验,不仅能减少污染,还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这里举一例说明:高二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反应一旦开始,就不好控制,并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在试管中立即与氧气结合变成二氧化氮,其自身的颜色却很难观察到。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实验时,进行少许改进,既要控制反应,又要注意尾气的处理,更要使现象明显。为此,铜与稀硝酸的实验可这样改进:在一个洁净的针管中加入少许铜片,排除空气;另在一小烧杯中注入稀硝酸并微热,用注射器吸取少量稀硝酸迅速用小胶帽(眼药水瓶盖)盖住注射器吸口。当观察到蓝色溶液、无色气体时(活塞会随着气体的产生缓慢外移),打开瓶帽,拉动活塞,吸入空气,会看到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此时迅速将气体注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这样的实验既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又达到绿色实验的要求。

②用密封的成品化仪器代替有毒实验,避免了有害物质的产生。用密封的成品化仪器来完成有毒的化学实验,这种仪器和药品可循环使用,不存在污染毒害。如碘的升华实验,可用碘锤来完成(碘锤的两头向内凹陷,内封有碘晶体),具体方法是:一头滴冷水,另一头在酒精灯上加热,因冷水起到冷凝作用,碘升华后聚在碘锤上方内壁,反之也可。另外,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可采用密封有二氧化氮的U胖肚管来进行。

③把有害物质合理替换,也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将某些易产生有害物质的实验换成无害物质的实验。在“比较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实验中,教材用的酸、碱、盐分别是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氯水、氯化钠,其中盐酸、氯化钠在通电时会发生电解,产生有毒物质(氯气)。如果用稀硫酸代替盐酸,用硫酸钠代替氯化钠,既能达到比较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弱的目的,又能避免氯气的污染,一举两得。

另外,多媒体课件也是实验很好的替代品。如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会产生氯气,同时学生对离子的移动缺乏理解,如果用电脑三动画从微观的角度诠释微粒的运动,并显示两极的变化,效果比实验好。

(3)在分组实验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①学生实验微型化,有利于减少污染,增加安全系数。搞微型化,从用量上加以控制。可将试管中的某些实验改在点滴板上进行,这样节省药品、污染少、操作安全、速度快。

②“三废”分类集中,引导学生回收利用。告诉学生大量废弃物长期倒入下水管道后可能产生的隐患:制氢气的锌粒和废酸可能在下水道富集引起爆炸、重金属盐类对水质的污染、眼镜反应的废液放久后变成氮化银而引起爆炸,苯、苯胶、硝基苯等有毒致癌物这些废弃物的任意排放,会损害自然环境。在高年级中大力提倡“三废”的回收利用。如废酸、废碱的中和处理和循环使用,重金属离子的沉淀转化法,银镜反应的废液和洗涤试管中提炼硝酸银以备“卤素”实验之用。

(4)开放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自主探求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的新方式

在课题选择上,教师应侧重在不同年级,结合课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在高一设置这样一些课题:有关加碘盐的调查报告、本地区降雨酸度的调查、夏季各类水的用量及化验结果。在高二设置:白酒中甲醇含量的调查、电池的种类及回收的意义、白色污染的危害、水发食品中的甲醛含量的调查。

科研实验方案范文3

当前,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已成为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积极适应新形势,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大力推广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是新时期农业科技工作的一项重点。农民科技示范户,作为农民中的先进科技典型,一方面,他们掌握了大量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同时他们对周围农户又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头作用。实施农民研修计划,就是由政府出面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农民到科技示范户(科技研修基地)进行劳动学习和技能培训,以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传帮互带的作用,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实施农民科技研修计划,建立涵盖我市各类主导产业的农民研修基地50个,使1000名农民通过研修掌握一门切实可行的致富本领,并初步形成市、县两级农民科技研修组织管理体系,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主要内容

(一)建立一批农民科技研修基地或单位

凡在我市辖区内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民科技示范户、农民科技协会等均可成为**民科技研修基地或单位。各县区可根据本地区实际,确定本地区的农民科技研修基地。

申报农民科技研修基地应具备的条件:

1.是本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的典型;

2.所从事的产业(专业)具有明显的技术特征和经济效益;

3.所开发的项目具有一定的生产场地和培训服务网络;

4.基地负责人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依法经营,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具有良好的信誉,在帮助农民致富上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

(二)分期分批培训农民科技研修人员

根据农民科技研修基地的实际条件和能力,每年提出全市可供研修的专业内容,确定一定数量的农民科技研修人员,由县区组织申报、分配和落实。

申请参加农民科技研修计划的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强烈的致富愿望;

2.具有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

3.具有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勤奋精神;

4.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

(三)定期开展农民科技研修交流活动

市、县两级科技部门负责总结选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民科技致富典型。每年对选拔的农民科技研修基地由市、县(市)区科技部门组织参观、学习,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四)建立农民科技研修计划服务网络。

以**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为农民科技研修基地(单位)和研修人员提供相应配套服务。凡命名的**市农民研修基地和参加研修计划的农民经审核后均可成为**市农业科技信息网会员,享受会员各项服务。

四、实施原则

(一)自愿的原则:确立农民科技研修基地及研修人员均本着自愿的原则。

(二)引导的原则:政府科技部门将采取一定的具体措施鼓励建立农民科技研修基地,支持农民参与研修。

(三)分步实施的原则:农民科技研修计划是一项长远性工作,先示范性起步,逐步总结完善。

(四)统一的原则:制定统一的农民科技研修计划,确定统一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五)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研修计划,既要使参加研修的农民学到致富本领,同时又要使承担研修任务的基地得以发展,实现共同致富。

五、实施措施

(一)成立沈阳市农民科技研修计划领导小组:

组长:**市科技局局长

副组长:**市科技局副局长

成员:**市科技局处长

区科技局局长

区科技局局长

区科技局局长

县科技局局长

县科技局局长

县科技局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农村处。

(二)农民科技研修计划纳入全市科技计划管理。对农民科技研修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研修基地或农民科技研修人员,将以补助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

(三)市科技局每年依据研修需求和基地状况,确立年度研修专业和基地名录,并公开选拔研修人员。在基地、研修农民双方本着自愿原则,协商签订研修合同后,研修项目方可正式实施。农民科技研修计划实施的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发文。

(四)研修计划在实施中,以县、区(市)为单位,以乡村为重点,以项目和人才为切入点组织实施。

(五)对研修基地用工的区域范围、用工数量及用工时间等,计划管理部门要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客户服务的关系,灵活组织实施。

科研实验方案范文4

为了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前提和关键。本年度,我校将继续坚持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教学教研为支撑,立足本校实际,以解决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和业务水平为目标,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全面的发展为宗旨,推动我校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就教学科研优化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1、理论业务学习:

a、每学期分发1本教师发展工作手册暨校本培训工作手册,开放教师阅览室,为每位教师业务理论学习搭建学习信息平台。

b、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教科研培训的活动,邀请领导等专题讲座或校内教师教学研讨。

2、专业技能提高:

a、师徒结对,名师引领,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强化青年教师的成长。

b、、鼓励教师参加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师教学设计、课题、案例、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各项专业技能的评比,并收集汇编成册。

c、落实教师定期外出培训工作。

3、教研组建设

a、开展新教师的汇报课活动,开展教研组的“一人一课”活动,每学期初就安排好本学期需要上课的教师,每周二,三,五为各教研组的活动时间,并安排好组内交流和评议。开展每周两次的推门听课和课堂教学诊断课活动。

b、各教研组组织一次外出学习和交流,回校后形成学习调查报告,并组织组内讨论学习。

4、课题建设

a、开设“教师教育科研培训”系列专题讲座。

b、积极组织教研组、教师申报县级的小型课题。

c、定期召开立项课题会议,做好课题的过程管理,收集、整理课题资料。

5、骨干教师培养

a、校内、校外结对培养。

b、“走出去”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市、县级开展的各项培训工作,兄弟学校先进的、或具有特色的教学经验。

c、写教学反思,对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

6、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a、定期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培训。

b、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拓展教学科研的研讨氛围。

7、评比

科研实验方案范文5

关键词: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研究生

作者简介:褚蔚然(1988-),女,安徽马鞍山人,广东培正学院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8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69-02

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是实现各高校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丰富研究生的求学经历,还可以接受跨校园的学术氛围的熏陶,增加校园文化体验。近年来,国内已有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校际课程互选问题,涉及的面较宽,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上仍没有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要落实该项目,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应考虑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浙江省研究生实施校际课程互选可行性的基础上,重点就操作层面学分互认、沟通及经济利益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相应的对策。

一、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高校实施校际课程互选比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晚,尚处在探索起步阶段。严格意义上来讲,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校际课程互选的实践,实际上是对国外发达地区选课制度的效仿和借鉴。而由于教育现状、人口因素、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校际课程互选实施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避免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通过对已经进行校际课程互选尝试的国内各地区高校进行分析研究,它们存在的问题,也同样是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实施效果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课程互选及学分互认问题

目前校际课程互选虽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国内各高校对校际课程互选显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教育实践程度亦不相同。国内一些学者如李联明等对北京、上海、南京等五个地方的高校实施的校际课程互选实践活动加以考察,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在校际课程互选及学分互证过程中,高校“校本位”思想扎根较深,对共享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也没有宏观的政策指导,因而互选认证力度不大,进展也较为缓慢,基本上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进一步积极地寻求实质上的合作突破,教育教学合作大都难以有效地展开,导致教学水平的差距仍然存在,因而高校间的学生的实体流动呈现出盲目性的特点。①

2.沟通的问题

从校际课程互选出现的问题来看,许多问题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校际课程互选实施过程中信息传递不准确、各类人员沟通渠道的不畅上来,因此沟通不善是校际课程互选过程中的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参加校际课程互选的学生之间都存在着沟通问题。要想了解并改善这种状况,必须三方共同努力,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把各自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观点的碰撞和交流来减少信息传递的不准确和理解的偏差。

3.经济利益问题

除了上面涉及的课程互选学分认证及沟通问题,校际课程互选实施中的经济矛盾问题也较为突出。

(1)高校之间的经济利益。各大学之间的经济利益主要在校际课程互选工作的招生及学分认可环节。②即使是在上海西南片区大学城地区内,各高校规定学生跨校修习其他合作高校的课程不需要缴纳学费,各高校也相互承认对方高校的学分,但却曾停办过一年,就是因为各个高校的优势不同,资源占有量不同,导致各高校课程开设的总体数量不均等。而总体数量不均等因素同样造成了学习人数的差别,带来了每个学生花费等经济问题的产生及冲突。跨校选课的学生人数、课时、学分发放数不同,造成各高校的财政收支不平衡。③

(2)学生的经济负担。学生是校际课程互选项目活动的主体,当学生选择参与校际课程互选活动时也必然要承担跨校修习课程、学分所带来的额外开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家庭条件比较贫困的学生,为了不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就选择放弃跨校修习的机会。

二、对策及实施方案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开展校际课程的实践活动,要逐步走向完善阶段,灵活的探索是必要的,国外高校课程互选的经验为我国高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照。笔者结合浙江省研究生教育资源现状及具备的条件,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解决方案。

1.建立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委员会

浙江省要实施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必须建立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委员会来负责管理、协调课程互选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主要有以下几个职能:

(1)制订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方案。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委员会和各高校教务处的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和制订《浙江省研究生校际互选精品课程认定办法》、《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实施办法》和《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学分认证协议》。只有将项目活动纳入制度的范围,才能规范有序的进行。另外,成立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专家小组,主要负责校际课程互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推进校际互选的深入发展和完善,形成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循环过程。

(2)对精品课程进行认定。根据《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实施办法》,成立研究生校际互选精品课程认定专家小组,由有声望、在教育教学科研界有权威的专家担任成员。在开课前对各高校上报的本校优势明显、教学质量较高或改革力度较大的研究生特色创新课程结合其授课教师的讲课风格和教学经历,严格按照《浙江省研究生校际互选精品课程认定办法》组织开展认定工作。精品课程认定专家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开设此课程。在开课后,精品课程认定专家小组,对已结束的课程进行评估,以确保开课质量,最终使学生真正受益。

(3)协调高校之间的利益关系。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委员会依据《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实施办法》对在课程互选过程中各高校存在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课程互选管理委员会需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在学期结束后,对参加选课学生的学费进行财政结算(可以按学分对参与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的学生实行收费,这样结算会更为便捷)。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教务管理人员共同协商,最终确定如何由多收益的高校补贴给少收益的另一方,以此来保持合作高校之间经济利益的平衡。

2.建立浙江省校际课程互选及认证系统

随着信息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借助一定的网络平台,使教育教学管理日渐规范化、程序化,已是大势所趋。

(1)网上选课系统。审核通过的精品课程会在网站上统一公布,为保证教学质量,精品课程有一定的名额限制,选课系统面向学生公布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包括课程名称、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等。它存储所有参与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的学校可提供的精品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参加校际课程互选活动,参加的学生可在选课系统上填报选课申请表,申请通过后,通过选课系统方便快捷地完成选课。选课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有教务管理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教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教务管理模块功能对用户进行添加、删除管理,根据选课人数对不满足开课要求的课程进行删除淘汰或停开;增加一门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以供学生进行选择。修改课程信息时要及时在网上颁布,通知学生,方便学生进行退选、改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④在学生精品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教师建议安排考试的监考人员、考试形式、开考时间、开考地点等。此外,还需要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保障系统的安全。为了使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顺利进行,并向纵深方向发展,必须依托网络建立选课系统。

(2)学分认证系统(见图1)。建立学分互认平台即学分互认系统,用来进行不同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参与高校根据双方已签订的《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学分认证协议》,在学生精品课程学习结束后,由开设精品课程的高校选择考核方式、组织考核,对于考核合格的研究生发放相应的学分,并在网上进行公布。此时,学生登陆学分认证系统就可以查看到校际选课的成绩和学分获得信息,然后向自己原所在高校申请学分转化和认证。学生原所在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在收到申请后,在一定的工作日内,对学生的申请进行处理,严格审查待转化的学分,审查通过后,需及时有效的进行认证转化。

(3)监督评估系统。监督评估系统是为了纠正偏差,打造现代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校际课程互选模式的建设与发展,使互选工作进一步开展,对校际课程互选实施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监督,对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风险规避的系统。它最好是由浙江省教育厅负责运作,由一个从高到低的各级监督评估委员会组成。旨在监督评估教育资源管理和利用情况,制定对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中学生管理、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等系统的教育管理监督和评估的实施办法;明确评估的目的和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统一的校际课程互选监督评估体系;加强各级监督评估委员会的队伍建设,使之有序发展、合作有效;面向全社会公布监督评估的结果,提高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实施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保障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活动的顺利进行。

3.建立学生、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之间的良性沟通

要想提高组织效率必须重视沟通在人际交往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实施校际课程互选的过程中,很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沟通不善。如何在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实施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校际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务管理的顺利进行。而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是否密切、沟通渠道是否畅通,也是解决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高实施效率的有效途径。

4.增加财政投入,减少学生经济负担

浙江省教育部门要不断更新理念,明晰实施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对浙江省各方面发展的意义,加大支持与宣传力度。另外,浙江省政府应结合实际制订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方案措施,根据自愿和量力的原则进行社会集资,积极寻求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手段。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调动各方面集资办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吸纳多方资金,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快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化的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62条:“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加快银政合作(双方的合作将是一个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合理运用信贷资金是筹措教育资金,发展浙江省研究生教育的有效途径。资金的使用,尤其是信贷资金的使用,应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只有资金得到合理的规划和使用,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调动学生参与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的积极性,让各院校的优势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优秀的科研成果得到进一步的转化,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浙江省的经济建设和迅速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注释:

①李联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高校学分互换探究[J].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2010,(9):17-19.

②陈雪芬.高等学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62-74.

③顾玲玲.高校学分互换规范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9-41.

④李娜.校际学分互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18-22.

参考文献:

[1]程勉中.论高校的战略联盟[J].高教探索,2005,(2).

[2]高立红.论国际化背景下的学分转换管理工作规范与创新――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2,(2).

[3]顾玲玲.欧洲高等教育区域背景下的学分互换制[J].高教论坛,

2007,(2).

[4]贺凯丰,王卫,蒋晓涛,等.高校学分转换机制的研究与探索――北京大学学分转换机制的个案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1,(1).

科研实验方案范文6

【关键词】地方高校 大学英语课程 新生研讨课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36-04

一、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环境与案例分析

(一)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环境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高校面向新生开设的一种小型的基于讨论的课程,具有小规模、开放性、前沿性、参与性、个性化等特点,倡导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是教师和学生讨论学术问题与交流信息的平台;它强调建构学生中心与认知主体地位,师生互动及共同探究、创建合作学习的环境。在通识教育背景下,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学术科研创新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新生研讨课成为美国、中国等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课程。

新生研讨课作为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已如火如荼地开展。我国研究型大学已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发现了一些实质问题。近两年来,一些地方高校也在探索和实践新生研讨课,但都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探讨、研究深度和实践水平方面均有提高的空间。

(二)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的理论基础及案例分析

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理念建立在Vygotsky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理论基础之上。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ev Vygotsky)发展起来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只能通过人们的协作活动、人际交流产生,学习亦不例外。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在说明教学促进发展的关系时,Vygotsky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的概念。“最近发展区”是动态的,它取决于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促进其内化。Vygotsky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营造社会互动和意义协商的学习环境(如新生研讨课“研讨班”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该学习理论在界定师生角色时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协商、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知识是由教师和学生互动合作共同构建,教师和学生都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Vygotsky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阐述的社会情境性、师生角色、协作会话和意义协商为新生研讨课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理论动力,其影响无疑是深远的。新生研讨课所采用的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情景性学习等多元化学习模式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方法上重视社会情境、问题意识和探究,尤其是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是把新生研讨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融入到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学的新型课程。它结合地方高校特色,面向广大新生群体,把原有研讨课小班教学(≤15人)拓展到大班教学(40~50人),把单一的专业研讨拓展到基础技能和学术主题研讨等多类型研讨课程,由基础课程延伸到后续专业课程。它结合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采取科学地分类型分层分级地建构多元化、区域特色化、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课程体系。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入学新生适应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和学习方法,完成由中学阶段向大学阶段的顺利过渡;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术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中提出的转变教学理念的要求,代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其教学实践和研究可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

二、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受试学校广西大学对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实施分级教学。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实施的可操作性,本研究拟定在2012级新生二级起点班展开改革实践,历时一年半,即大一两个学期和大二上学期。本文是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着眼于探索和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能否帮助入学新生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及适应全新的大学英语环境和英语学习方法,完成由中学阶段英语向大学阶段英语的顺利过渡?(2)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能否有效地促进新生自主性、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顺利完成从中学向大学学术研讨研究过渡?(3)学生不同性别和学科在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模式下的感知度是否存在差异,如有,其差异是否显著?

(二)研究工具和方法

在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实践的第二个学期末,专题组老师针对新生一学年来的大学英语学习现状、课堂学习和效果、网络学习和资源利用等几个方面编制了《大学英语新生学习情况调查表》。调查表分为非开放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两大部分,其中非开放性问题部分共设32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每个题项的分值从1至5分,3分以上为及格分,通过调查表收集数据来进行量化分析。

本研究随机选取参加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课题实践(课题组)和未参加课题实践(非课题组)的2012级二级起点班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750份问卷,回收701份,有效问卷641份,回收率85.45%)。两组受试来自理工、文科共16个学院,其中非课题组239人,课题组402人;男生339人(占53%),女生302人(占47%);理工科406人(占63%),文科235人(占37%)。

质化分析采用课堂观察、访谈和经验交流研讨会的形式。课堂观察主要观察教师、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分配和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组织形式,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等。笔者在非课题组和课题组中各选10名学生共20名学生分别对他们进行访谈。另外,定期的课题组老师经验交流和研讨会也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分析素材。

本研究的问卷由课题组组长到上课教室随堂发放,并在学生回答完毕后当场回收,以尽量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和数据的可靠性。问卷原始数据输入SPSS18.0进行统计。再结合开放性问题、课堂观察、访谈和经验交流研讨会等质化分析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多角度论证开展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三、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可靠性分析和结构效度检验

本研究用于量化分析的《大学英语新生学习情况调查表》主要是针对2012级新生一学年来的英语学习状况的摸查,适用于非课题组和课题组的学生。调查表的非开放性问题部分由英语学习现状、课堂学习及效果、网络学习和资源利用三个维度组成。可靠性分析结果显示,量表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 Alpha为0.815,说明量表的内在一致性好,具有较高的信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KMO值为0.856,Bartlett球体检测值为3593.943(p=.000),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按照每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并且包含3个以上题项、共同性大于0.4、题项只在一个因子上有0.4以上的负荷的标准,经三轮分析后共提取5个主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48.449%。根据5个主因子所含题项的核心内容,将它们分别命名为适应性调整(因子1,共5题)、教学模式认同度(因子2,共7题)、自主学习能力(因子3,共5题)、学习方法策略(因子4,共5题)、学习难点(因子5,共3题),共25个题项,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二)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可行性分析

1.在前面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因子的基础上,我们对问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首先得出非课题组和课题组5个主因子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1)。

表1 非课题组与课题组描述统计量

组别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

适应性调整 非课题组 239 3.166527 .6535367 .0422738

课题组 402 3.348632 .7548542 .0376487

教学模式认同度 非课题组 239 3.430962 .5173987 .0334677

课题组 402 3.534352 .6043410 .0301418

自主学习能力 非课题组 239 2.560251 .7180517 .0464469

课题组 402 2.906343 .8633885 .0430619

学习方法策略 非课题组 239 3.641632 .5720678 .0370040

课题组 402 3.742040 .6497641 .0324073

学习难点 非课题组 239 3.737797 .7353033 .0475628

课题组 402 3.597015 .7555003 .0376809

由表1的描述统计量结果可知,非课题组和课题组在“适应性调整”、“教学模式认同度”、“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难点”四个因子的均值都在3分以上,其中“学习方法策略”因子得分最高,说明学生在经过大学第一学年的学习后,能够逐渐地调整适应新的大学学习环境,普遍认可大学的教学模式并能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但在学习上依然存在难点。从“学习难点”因子的题项内容中可以看出,这些学习难点主要集中在听说两个方面。同时,也可以看出非课题组和课题组存在差异。

首先,课题组学生的适应能力更强。从课题组“适应性调整”、“教学模式认同度”、“学习方法策略”三个因子的均值皆高于非课题组相对应的均值,说明课题组的学生在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下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研讨课的教学模式认同度较高,并能更加有效地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其次,课题组的“学习难点”因子均值低于非课题组的均值,说明课题组的学生比非课题组的学生能更好地应对英语学习中的难点,对听说技能把握更好。最后,课题组学生的学术能力更强。学术能力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来考核。非课题组和课题组在“自主学习能力”因子的均值均低于3分,但课题组大大高于非课题组,接近3分。

2. 因子均值差异比较。从表2的非课题组和课题组的均值差异比较结果来看,“适应性调整”、“教学模式认同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三个因子的两组样本方差不齐(第一个Sig值<0.05),说明两组数据的离散情况不同,所以我们要看这3个因子的第二行数据。结果显示,“适应性调整”和“教学模式认同度”两个因子均值呈现显著差异(第二个sig值<0.05),“自主学习能力”因子均值差异非常显著(第二个sig值<0.01)。这说明课题组的学生在适应性调整、教学模式认同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三个方面明显高于非课题组的学生,其中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最大。“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难点”两个因子的两组样本方差齐性(第一个Sig值>0.05),所以我们要看这两个因子的第一行数据。结果显示,“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难点”两个因子均值同样呈现显著差异(第二个sig值<0.05),说明课题组和非课题组的学生在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难点两方面的感知差异显著。

表2 非课题组与课题组均值差异比较

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 均值方程的 t 检验

F Sig.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 标准误差值

适应性调整 假设方差相等 6.512 .011 -3.102 639 .002 -.1821046 .0587108

假设方差不相等 -3.217 557.215 .001 -.1821046 .0566083

教学模式认同度 假设方差相等 4.533 .034 -2.207 639 .028 -.1033896 .0468437

假设方差不相等 -2.295 561.443 .022 -.1033896 .0450402

自主学习能力 假设方差相等 14.927 .000 -5.216 639 .000 -.3460922 .0663490

假设方差不相等 -5.464 572.113 .000 -.3460922 .0633375

学习方法策略 假设方差相等 2.912 .088 -1.976 639 .049 -.1004080 .0508019

假设方差不相等 -2.041 550.788 .042 -.1004080 .0491887

学习难点 假设方差相等 .220 .639 2.304 639 .022 .1407816 .0611002

假设方差不相等 2.320 511.030 .021 .1407816 .0606801

以上数据表明,课题组的“适应性调整”、“教学模式认同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策略”四个因子的均值均高于非课题组,“学习难点”因子低于非课题组,且都呈现显著差异,这些数据从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意义上进一步证明了课题组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术能力强于非课题组。

从学生访谈和教师研讨会上得知,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课题组老师开设了“新生英语导航课”、“技能导向英语研讨课”和“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三个专题课,让学生了解大学英语课性质、上课环境和模式、课程目标、师生角色、课程评估、课程资源及利用等,有效促进学生自我积极调整,接受并进入大学生活,尽快获得探索兴趣及有效利用资源,尽快适应大学英语教育。在新生入学第二学期,课题组加入课堂展示和课堂演讲、辩论等环节,以英美文化、东南亚文化、时事新闻、身边热点为主题让学生针对问题查找资料、准备发言材料,在同学面前陈述观点,增加了学生的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课外作业的时间,对学生在掌握知识、开阔视野、合作精神、批判思考、交流表达、写作技能、听讲座、做笔记等诸多方面进行整体上的训练,培养学生发现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学生不同性别、学科对研讨课的差异分析

在对比非课题组和课题组的均值差异的基础上,我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课题组的数据按照不同性别和学科分组进行均值差异比较,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和学科的学生在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模式下的感知差异。为使表格简洁明了,我们把分组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SPSS输出结果整合,得出表格如下:

表3 课题组性别、学科间均值差异比较 适应性调整 教学模式认同度 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策略 学习难点

课题组 均值 男生 3.394053 3.580868 2.947577 3.755507 3.610132

女生 3.289714 3.474014 2.852857 3.724571 3.580000

标准差 男生 .8329882 .6452063 .9328830 .7053544 .8002950

女生 .6369895 .5426962 .7632115 .5711671 .6950013

t 1.423 1.802 1.119 .486 .396

Sig(双侧) .155 .072 .264 .627 .692

课题组 均值 理工 3.409959 3.585947 2.987398 3.780488 3.5636856

文 3.251923 3.452991 2.778526 3.681410 3.6495726

标准差 理工 .8005052 .5955869 .9153252 .6746317 .77269746

文 .6769449 .6111989 .7598411 .6056513 .72689734

t 2.123 2.159 2.478 1.492 -1.111

Sig(双侧) .034 .031 .014 .136 .267

表3显示,在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模式下,男女生在“适应性调整”、“教学模式认同度”、“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难点”四个因子均值都在3分以上,其中“学习方法策略”因子均值最高;“自主学习能力”因子均值接近3分;男生五个因子的均值皆高于女生相对应的均值,“教学模式认同度”差异最大,“学习难点”差异最小,但均无显著差异(Sig双侧值>0.05)。这说明男女生对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整体认同度高,但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对研讨课模式的认同度略高于女生,相对更愿意主动参与到合作互动式的教学活动中。男女生均对“自主学习能力”认同度低。

从学科的角度分析,在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模式下,理工科学生在“适应性调整”、“教学模式认同度”、“学习方法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四个因子均值都高于文科学生相对应的均值,“学习难点”因子均值低于文科学生;在“适应性调整”、“教学模式认同度”、“自主学习能力”三个因子呈现显著差异(Sig双侧值<0.05),其中“自主学习能力”因子均值差异最大。“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难点”两因子差异不显著。数据表明,理工科学生对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模式认同度高于文科学生,能更好地调整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有更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表明,不同性别和学科的学生对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下的感知度存在个体化差异,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和文科学生之间的个体化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这说明老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注意到个体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特点,特别是理工科和文科因专业特色而具有的不同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特点,使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朝着个性化、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方向发展。

四、结语与讨论

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分析探讨了把新生研讨课融入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受试数据的量化和质化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开展新生研讨课教学是可行的、有效的;它能够更好地帮助新生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及适应全新的大学英语环境和英语学习方法,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新生自主性、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更好地帮助新生掌握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提高英语学习各方面的技能和能力,顺利完成从中学向大学学术研讨研究过渡。不同性别、学科在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模式的感知度有所不同,其中理工、文科之间的差异显著。

结合问卷开放性问题、课堂观察和访谈等质化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论是否参与了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课题实践,受试学生普遍认同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认知主体的、基于专题或研讨主题的协作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最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意义建构及提高英语学习技能与能力。

本研究的问卷量化分析和课堂观察、访谈等质化分析为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的推广普及提供了积极的数据支持。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同样遇到了制约新生研讨课顺利开展的若干因素。其一,班级规模过大。受试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班平均人数为40~45人,较大的班级规模给老师设计课堂专题技能训练或组织主题讨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二,学生对外语学习需求层次的多样化。即使同是二级起点的学生,一部分学生仍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主讲授语言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等,以巩固语言基本知识、应对四级考试。而更多的学生则认为语言基本知识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习得,他们希望在课堂上能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协作、研讨的方式锻炼语言基本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为今后的交际、求职就业打好基础。其三,师资培训问题。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考核评估等各个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以老师讲课为主的大学英语课堂,研讨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备多学科知识,并且有更好的加以整合的能力;其合作式、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主导讨论方向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因此,新生研讨课老师必须参加培训、调研,加强教师经验交流,在实践探索中反思教学、以研促教,使研讨课教学能达到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Vo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蔡颖蔚,沈群,郑昱,等.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初步成效[J]. 中国大学教学,2010(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习明纳尔课程[J]. 外国教育研究,2005(3)

[5]刘少雪.从博耶(Boyer)委员会的“3年后报告”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4(5)

[6]孙志凤,张红霞,郑昱.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效果与初探――南京大学案例调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

[7]庄丽君.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