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1

关键词:信息资源,资源共享,图书馆,利益平衡

1. 引言

按照的观点,利益就其本性而言是盲目的、无止境的、片面的。不同的利益彼此之问会存在冲突,而利益的这种与生俱来的不法本能会导致各种利益在不断激化的冲突中同归于尽,作为社会控制工具的法律有必要对各种利益进行协调和平衡,使其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资源共享是人类互惠交换行为的一种,是一种打上经济烙印的行为。共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首先表明一种关系,共享关系联系着有特定目标和任务的人群,他们关注有价值的共有资源,相互之间协调行动,并形成或松或紧的组织架构,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资源共享是一种群体性行为,而在这种群体性行为背后,资源共享本质上是利益的共享。

利益共享的关键在于,必须处理好空间利益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艾德加·M .胡佛说过,利益关系处理得好,对于利益共享的相关者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否则,只能是一种负担。

文献资源共享是指某一个图书馆的资源为其它图书情报机构共同享用的活动。实质上指人类以文献为工具,按照互惠互利、互补余缺的原则进行的一种信息传播与交流活动。1999年1月,全国124家图书情报机构的代表云集北京,商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发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书》,倡议建立全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标志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始。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内三大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即教育部领导下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科技部所属的“国家科技文献中心文献资源共享网络服务系统”、文化部倡议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发展迅速,我国的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成就喜人,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维持共享体的长久性,在共享体内如何维持各方利益的平衡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信息资源共享的经济学分析

虽然资源被利用对社会越有益,但是信息共享不是无条件的。所谓共享,可以认为是资源在拥有者和使用者之间进行的流动。但并不是说共享是无条件的,倘若使用方不需要该资源或其不愿花费代价接受该资源,“共享”是不能实现的。由此可以看出,资源共享的条件是:拥有者愿意将资源共享,使用者主动接收共享资源并且不损害彼此的利益关系。不论拥有者共享资源,还是使用者接收资源都是有成本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源并不是无止境、无范围、无限制的全部共享的。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每项资源在进入共享前,都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包括将该资源更新的人工处理成本、硬件设施成本分摊、实现共享的软件成本分摊,这三部分被认为是资源共享预处理成本。

假定条件:

(1)信息资源共享成本只考虑预处理成本;

(2)信息资源共享收益只与信息资源共享范围有关,并初步认为线性关系;

构造成本收益函数:

C= C(q)=C

R=A*q

其中:q:信息共享范围;

R:与q成正比;

C:预处理成本,信息一旦共享,不论共享程度如何,都必然产生预处理成本,该成本固定,与q无关。

函数曲线如下: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2

关键词: 协同论;目标管理;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021-02

一、引言

目标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MBO) 是一种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最初是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 中最先提出的。他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必然要制定一个合理的企业目标,并把这个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把这个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员工。

二、协同论的观点及其基本原理

自组织意义上的“协同”理论,是由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西德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的,是影响最大、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看,协同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状态,即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条件下,子系统之间及序参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形成一定的具有自组织功能的机构,并使系统由无序混乱状态变为宏观有序状态的过程,协同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一)协同效应原理

协同效应,是指在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内,各自系统的协同行为所产生出来的效能超越各要素自身单独发挥作用时的效能,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而且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可以形成系统的有序性。“协同导致有序”是这一原理的基本特征。

(二)支配效应原理

支配效应,是指系统的不稳定性可以自发形成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或时空结构,当系统接近不稳定时,系统的结构通常由少数几个集体变量即所谓序参量来决定。其他变量的行为轨迹由这些序参量来决定。

(三)自组织效应原理

自组织效应,是指系统在没有外界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子系统之间能够按某种规则自动地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发挥一定的功能,即系统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自组织效应原理是协同论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了复杂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如何通过其内部子系统和诸要素自行完成的主动协同行为来达到宏观有序的发展目标,并使整体运行合乎于客观规律。

三、企业目标管理过程中协同的必要性

(一)协同是企业目标管理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协同论揭示了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的决定因素,即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就好;协同不好,组织管理将无法顺利进行。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总体目标齐心协力运作,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继而促使目标管理的顺利实现;反之,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内耗增加,系统内各子系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致使整个系统陷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二)序参量是企业目标制定和分解的主导因素

序参量是协同论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在系统演化过程中从无到有的变化,影响着各要素由一种相对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相对状态的集体协同效果,这种变化并能够指示出新结构形成的参量。序参量概念对企业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解释了系统如何在临界点上发生相变以及序参量如何主导系统产生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结构。因此,在企业实施目标管理时,尽管影响目标制定和分解的因素很多,但只要能够区分本质因素和非本质因素、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关键因素和次要因素,找出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序参量,就能够把握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而明确总目标和各子系统的目标,并使子目标有序地协同地服从总体目标,最终使整个系统的目标得以实现。因为序参量不但主宰着系统演化的整个过程,而且决定着系统演化的结果。

(三)自组织是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

协同论的自组织原理旨在解释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系统内部进行自组织的过程。由此可以认为,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要从一个无序的不稳定的散乱的状态向有序的稳定的一致的状态发展,实现企业子系统内部自我完善和发展,自组织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根本途径。

在任何组织中都存在着集权和分权的矛盾,集权能使企业稳定性高,便于管理,但过度集权就会使企业失去生气,没有活力。而分权能激发企业的创造力和激情,但过度分权会使企业难于管理和控制,最终企业目标不明确,稳定性差,也难以在竞争中生存。目标管理是则有效地解决企业这种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而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实施的前提则是企业实现自组织。首先,目标管理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能与外界进行资源、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确保系统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其次,目标管理各子系统必须具有非线性相关性,内部各子系统必须协调合作,减少内耗,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效应。

四、目标管理过程中的全面协同

就一般组织来说,目标管理分解思想是从组织的整体目标到各部门目标,再到下一级单位的目标(如各小组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而目标的制定和分解又是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因此这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目标分解过程,又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目标反馈过程(如图1所示)。

在这个目标运动的过程中,企业要想获得好的绩效,就必须充分发挥协同在其中的效用。通常,企业实现目标管理的应用与控制,一般有如下步骤(如图2所示):

明确总目标。企业总目标是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和远景规划,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确定企业的总目标,主要是由高层领导列席制定,这个目标决定着今后企业各部门为之努力的大方向,关乎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可衡量的、有可行性以及有时间限定的。此外,制定总目标时还必须考虑企业集团市场地位以及各种可以通过企业内部技术、技能和知识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协同这些综合因素,使企业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目标,使企业在竞争中发挥出有效合力。

目标的分解。总目标确定以后,各部门根据总目标确定出各自的分目标。分目标要更加量化,细分到部门中的每一个人,并且细分到每个季度每个月。另外,分目标必须以总目标为依据,在结合各部门的特色和具体情况的同时,不能偏离总目标的要求。而实际上,组织内部由于资源的差异性以及各种复杂因素存在,目标的分解是难以具体和被量化的,那么目标分解是否合理,是由企业内部各序参量是否被正确认知以及自组织是否发挥效应所决定。因为目标管理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各子系统和各因素共同作用的整体。

目标的执行。目标一旦细分,就要转化为详细的工作计划与实际行动。在这一阶段,协同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各部门员工和工作小组除了充分理解工作计划和任务外,还要加强交流与沟通,所谓“协同导致有序”,并树立“一个整体”的协同思想,在有序的分工中讲究配合,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步步实现分目标,最终实现企业总体目标。

评估与考核。企业相关部门根据各部门月工作情况,对照方针目标及各部门月度工作计划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奖惩的依据,这是企业对目标管理执行情况的评估,也是对员工的激励政策。再评估和考核过程中,要切实结合协同效应,避免出现不公平现象,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和消除与总目标偏离或扭曲的现象。

五、 结语

目标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已经在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员工绩效等方面得到了许多实践的验证,但目标管理的实施绝非轻易之事,而要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也非一招半式就能够实现。因此,现代企业应按照协同论的思想,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目标,并一步步落实,使目标管理发挥出最大的协同效应,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使企业基业常青。

参考文献

[1] [西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3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 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效果 管理思维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管理实践

        理论源于实践,管理理论是管理实践的升华。《管理学原理》是关于一般性的管理问题的科学,传授的是共性管理理论和实践,可应用于不同部门的管理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无疑也是一种管理实践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将管理理论默化于教学行为中,自觉地用管理思维管理课堂教学过程,不言而喻,对提高教学效果将大为有益。做为教授《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师,教学效果与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积累的关系固然十分密切,但是能否把课程要传授给学生的理论同时也应用于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本质上是自己所熟知的管理理论能否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是检验教师本人是否是一名“有效的管理者”的实践方式。

        简言之,管理思维就是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规范管理行为的心智活动,是有意识地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管理实践的系统思考活动。要用管理思维管理课堂教学过程,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过程中管理的基本问题。管理学教材中对管理有不同的定义,我国一般采用的管理的定义是: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的约束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有效地整合、利用组织的资源,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的概念包含了管理的基本问题,从《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的视角分析这些基本问题,是在教学中确立管理思维的起点。

        课堂教学过程中管理的基本问题

        管理的概念包括六个内涵要点,分别是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客体、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载体、管理的环境和管理的目的。这六个内涵要点又可称为管理的基本问题。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管理基本问题主要有管理者、被管理者、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几个方面。

        1.谁是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主体

        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发起者和执行者,是承担着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组织成员,是管理的主体。传统的管理者是那些告诉别人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组织成员。现代组织结构、管理活动和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属于管理者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分布于更多的职位中,例如在目标管理及团队管理方式中,在学习型组织这样的组织形式中,所有的组织成员均参与制定计划和制定决策。据此,现代管理者是承担着协调与整合职责的组织成员,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是协调组织的人财物力资源,整合他人的行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无论从管理者的传统含义还是现代含义来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管理的主体,承担着协调与整合课堂教学过程的职能。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不是管理学意义上的管理,所以学生不是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主体。

        2.谁是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客体

        管理学概念中所蕴含的管理的客体是指组织的各类资源,即管理活动的接受者。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源、时间资源。其中除财力资源外,《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最主要的接受者是学生,与其他资源相比较,人是一种特殊的客体。课堂教学过程的目标是否能够达到,学生起着主导作用,是转化其他教学管理客体的关键性资源。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双主体”论中认为,学生是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中的物质资源以教材和教学手段为主;信息资源则为教师要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系资源不可忽视,教师做作为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协调好与教学管理最主要的客体——学生的关系,在特定的课程及情景因素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为有效,是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保证,也是教育“双主体”论探讨的主要关系。当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配置上述各种资源时,就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3.《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内容特征是什么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客体。《管理学原理》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一般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目前国内外的《管理学(原理)》教材一般围绕管理过程(职能)形成课程体系主线,在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按照管理过程来展开相应的内容。对初涉管理学知识的大学生而言,这门课程的具体特征可概括为,基本原理的抽象性、涉及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原理与实践的关联性。基本原理是抽象的,不采用大量的例子或案例来解释基本原理,学生必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所涉及的内容是广泛的,不仅要求教师有管理方面的足够知识,还要求教师涉猎人文、社会、生物、理化等多方面知识领域,根据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自如地运用学生已有的最恰当的知识来解释抽象的管理理论,将管理理论寓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践之中,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能动地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应用性和实践性是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案例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案例教学与课堂教学举例的区别在于,举例是为了说明原理,案例是为了考察学生对原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4.教师要具备怎样的技能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主体,要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客体之一——学生,才能有效地配置其他课堂教学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是通过学生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的技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十分重要。著名的管理学者孔茨将管理技能概括为三种,分别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在孔茨看来,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者最为重要,人际技能对各层次的管理者都很重要,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尤为重要。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者的教师,根据《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的特点,应当集三种管理者身份于一身,同时具备三种技能,尤其是概念技能,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5.如何界定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范围

        管理活动要利用管理职能来实现管理目标。管理的具体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又称为管理过程。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工作始于上课之前,首先由计划职能开始,课程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在上课之前就要完成。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中的组织职能体现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领导职能的两个重要方面是沟通和激励。沟通首先是师生间的信息的交换,教师怎样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即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定位问题;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管理的主体,如何将“双主体”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形成效果低下的“一言堂”,是领导职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外,教师在具备前述三种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对学生能产生个人影响力,有助于沟通和激励措施更好地发挥作用。控制职能贯穿于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始终,作为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控制职能,主要包括上课之前的教学资料的教学计划积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信息交流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时控制最为重要,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无论是“互动式”、案例教学、讨论式、情景式、游戏式或其他形式,没有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的控制和协调,都可能演化成图有虚名的机械过程。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重新设计教学过程是控制不可或缺的环节。

       6.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的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目的。《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具体为: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理解管理过程;了解现代管理实践变化与理论发展进程,理解管理问题的特点,体会管理思维方法;联系实际,学习必备的观察能力、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锻炼发现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管理过程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分工协作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标。引领学生一起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是教师作为管理者的职责,教师切忌自己管理自己,只求进度和效率而不讲求教学效果。

        提高《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1.准确把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定位

        从管理组织的变化和管理者现代定位看,与传统的管理者不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起着协调与整合管理客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团队成员,是一个协作者,处于协作的轴心位置,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引领者、启示者,而不能充当布道者或先知者角色。教授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师应当其冲地培养学生自主性、思考性和协作性的团队意识,通过营造团队学习的氛围,将管理学原理的精髓潜移默化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之中,与通过说教的方式让学生接受某个原理相比较,起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形成是的一种自然的自主行为。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唤起学生的内心互动,通过学生转化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初涉《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学生看来,教学内容似乎没有什么难度,一看就懂,用不着怎样学习。教师如果不能起到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的启示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学生会产生教师无用的感觉,产生诸如“即学就忘”、上课“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消极心态。第一节《管理学原理》课最为重要,教师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用最恰当的技能阐述管理学的基本问题,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学习本门课程后可以掌握哪些最基本的知识和原理,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3.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相容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由备课开始,课堂教学方法是备课时在确定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选择不同教学方法;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则应当设计几种教学方法从中选择优。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有的要在教学过程中发起讨论加深理解;还有的需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或寻找案例来完成。用多元式的教学方法阐明相对抽象的管理原理,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4.分析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的统一性

        教师定位于课堂教学团队中的一个成员,职责是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确了以上三点后,教师的管理技能还要与学生的特点、素质及知识水平相适应。教师必须熟悉管理学专业知识,但这只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如果教师不具备得当的人际技能、不善于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沟通,不能深入浅出地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可能产生的效果是“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教师的概念能力表现为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新的想法和新思想的能力,能让学生感到“眼前一亮”,启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激发学生产生举一反三的拓展性思维,真正体现“学高为师”的教师风范。因此,从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相统一的角度分析,与专业知识相比较,方法和思想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重要的技能,怎样从自己的“一桶水”中给学生倒出来一碗,并让学生真正地汲取消化,需要方法和思想。

        5.善于观察课堂教学的情景因素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根据课堂教学的情景因素调整教学方法、适时管理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管理思维。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计划并已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只是一个框架和思路,不能机械性地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师生间的适时互动具有不可重复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在教与学中产生“灵感”,都会在彼此的互动中产生“头脑风暴”,都会有情绪的涨落变化。教师事先计划并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是事前行为,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预计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变化、或调节的情景。教师要观察课堂教学的情景因素,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响应程度、学生的表情等,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有意识地管理课堂教学过程,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灵活利用教学方法,处理好与学生间的交互关系。这就是管理中的权变理论之精髓。 参考文献:

王续琨,刘世玉.管理思维与管理思维学[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七版)》[m],孙健敏,黄卫伟,王凤彬,焦叔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乔颖丽,《管理学原理(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4

关键词:标准 标准化 质量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标准

一、标准、标准化

(一)标准、标准化定义

我们把标准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取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标准化则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二)标准化的基本特性

标准化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抽象性;2.技术性;3.经济性;4.连续性,亦称继承性;5.约束性;6.政策性。

(三)标准化的基本原理、作用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下面分别作一介绍:统一原理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是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

(四)标准化体系的实质和目的

认识我国的标准化体系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并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标准委成立之后,我们从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加快进入世界一体化的新视角来审视中国的标准和标准化事业。 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则是标准化的目的。

(五)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设定了不同的工作内容,设定了共同的工作目标,它使企业各项工作目标更加清晰、分工更加明确,它能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也能团结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统一协调合作,更会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企业形象、提升实际管理能力。

二、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概述。什么是质量管理?简而言之,实现产品的适用性就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管理学科,伴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二)质量战略。质量经营战略,是指以顾客为导向、有可持续竞争优势、重视知识资产经营的战略。今天,可以说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进入质量经营时代,企业的质量经营战略至关重要。

(三)质量组织。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的复苏,各国(地区)相继设立或成立了政府及民间的质量组织和机构。目前全球的约有质量组织和机构400余家。中国质协成立20多年来,相继与近40家建立了对流关系。世界三大质量组织:美国质量学会(ASQ)、欧洲质量组织、日本科学技术连盟。

(四)质量改进及质量改进组织。质量管理活动可划为两个类型。一类是维持现有的质量,其方法是质量控制。另一类是改进目前的质量,其方法是主动采取措施,使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突破性的提高,即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企业跨部门人员参加的突破性改进;由企业各部门内部人员对现有过程进行渐进的持续改进活动。

质量改进是一个过程,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否则会影响改进的成效,甚至会徒劳无功。质量改进的组织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整体的角度为改进项目调动资源,这是管理层,即质量管理委员会。二是为了具体地开展工作项目,这是实施层,即质量改进团队或称质量改进小组。

三、如何加速推进我国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组织现代化生产、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同时,企业标准化管理同企业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等一样,是企业管理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项管理职能。它既服务于其它各管理系统,同时又是其他各管理系统行使职能的基础和依据。全面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体系文件化的建立,对生产过程实施控制,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广第主编.质量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50;

[2](美)J.M.朱兰.质量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6. 30~40;78~89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5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实现一个简单的企业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基于此目的,在咨询了企业设备维修人员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结合了现代管理理论,运用 MIS 开发的方法和工具完成了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即:设备维修 NMIS的总体设计。

论文阐述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展望了信息系统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紧紧跟踪世界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采用最新信息技术,结合企业设备维修管理的业务要求和管理需要,从技术实际和科学管理两个方面入手,对企业设备维修的目标系统进行系统规划,系统分析和系统统计,从实际出发,完成了分布式网络结构的建立,编写了完整的系统应用软件。

关键词: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零部件,在磨擦、外力、及化学反应的作用下,总会逐渐磨损和腐蚀、断裂从而导致设备故障甚至停机。此时的设备就需要维修,但对于不同的设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方法进行维修,就需要合理衡量、选择。而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转与否将直接影响定单的完成情况,危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加强设备保养维修,对设备的维修信息进行整理,及时掌握零部件磨损情况,就可以在设备的零部件进入剧烈磨损或损坏的阶段前,对其进行修理或更换,避免因故障停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设备维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和工作。

设备维修管理如此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管理手段的落后,经常出现许多漏洞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企业设备的种类众多,而设备故障的突发性较强,导致维修的盲目和慌乱 致使维修工作不能及时完成,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维修中,备件供应的不及时和缺少,导致维修完成时间的不必要延长。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3)企业设备状态的不明确,使工序能力判断失实,最终影响定单的按时完成,为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4)由于对设备的管理不细致,致使保修期内设备的损坏,被错误拆修。无故为企业浪费人力、物力、资金。

:16000多字

有中英文摘要、目录、参考文献及主界面的源代码

300元

备注:此文版权归本站所有;。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6

关键词:管理学;生态环境

管理学不仅重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而且还强调管理哲学的指导。它不仅重视组织外部生态环境对组织生存和成长的影响,而且关注组织与所有内、外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联系。管理生态学的建构使人与组织和管理生态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在吸收以往管理理论精华的同时,能够补充以往管理理论的不足。从生态学与管理学交叉的视角,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探讨组织与管理生态环境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生态有机统一关系,提出管理生态学的相关理念,对其进行框架分析十分必要。

生态管理学的建构对于促进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促使其摆脱了在管理学内部开展研究的窠臼,开创了系统、全面引入生态学观点研究现代管理学的新路径。管理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之所以能够出现,一方面是生态学走出纯生物学的圈子,实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盟,最终形成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现代管理学自身生态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现代管理及其发展出路

在历史上生产力不十分发达、管理环境相对比较稳定的条件下,管理理论关注组织内部的管理,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解决当时的一些管理问题,是因为它们处在相对稳定的管理环境之中,所作的管理也只是对组织内部的管理,这时的管理还处在就管理论管理的阶段。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供给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组织的管理环境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变化趋势,那种“就管理论管理”的管理理论已难以适应时代和学科发展需要。注意科学的管理理论必须与具体的管理环境相适应已经势在必行。

从某种程度上说,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工业社会的出现使管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作用的普遍重视,表现为不单管理学家和实际管理人员在从事管理研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等的兴趣。他们从各自领域进行管理经验总结和拓展。

管理是一种极为普遍、复杂的活动,其范畴涵盖从日常的家庭管理到国家管理等内容。正是由于世界的广泛性和事物的复杂性,给实际操作管理的管理人员去认识和探索管理的本质带来挑战。现代管理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其管理的内容、过程、环节和因素复杂多变,以致于最机智的管理者在种种情形下也会感到难以驾驭。鉴于此,学界在做不懈努力,希望透过复杂的管理现象探索到管理的本质,无论这种探索多么艰辛。

现代管理环境的时空扩大化,表明在当今社会任何诸如企业、政府、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管理活动,从微观到宏观都不能脱离管理环境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而是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日益扩展的管理环境时空范围中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就是说,现代管理者面临的将是一个视野开阔的现代管理环境,如若缺乏操纵这种现代管理环境的能力,要实现有效管理都将不可能、不现实。

现代管理环境的立体化,表明任何特定的管理活动如若不能充分利用和大力开发立体化的现代管理环境,管理者势必失去其立足之地。这实际上要求管理者在组织设计上不能简单采用直线化和平面式思路,管理方式必须是多层次多形式。否则,现代管理者的任何管理活动都可能因与现代管理环境的不适而失败。

二、生态学与管理学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思想生动地体现在《周易》、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儒家的生态直觉思想等之中。其中《周易》以阴、阳两艾为基本符号,用来表示两种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基本特性,并用来说明日月运行、季节更替、气象变迁以及生命有机体的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等一切对立事物的循环转化。同时任何事物的变化都处在整个系统的循环过程之中,这种从事物整体动态平衡过程中实现协调的思想,就是现代生态思想的精华所在。阴阳五行学说是研究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的学说,通过阴阳双方相互转化和制约来揭示生命体、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运动。阴阳五行学说用自然界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将整体世界分为五个系统,它们相互滋生、相互制约,这些对自然整体的认识包含着朴素的生态思想。

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一定组织的管理,而一定组织又是处于特定的管理环境之中的。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管理系统功能优化,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合理地组织、协调组织与管理环境。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通过物质的气态、液态和沉积循环方式,在其他自然力共同作用下与别的生态系统交换物质和能量,最终参与地球化学循环。而作为管理系统来说,其同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必须与管理环境系统、组织内部系统发生必然的联系,任何脱离外界的、绝对封闭的管理系统是不存在的。对生态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使生态系统与管理系统最终融合为一个更高级、结构层次更多、功能更复杂的管理生态系统。

利用多学科进行研究,视野更宽,论述更全面,影响更大,“管理就是决策”的思想表明现代管理系统已经进入到了比较高的阶段。战略管理使得管理有别于其他商业机能(营销、生产、会计、信息系统等),是把所有这些机能凝聚了起来,从而使企业与其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融为一个整体。这一思想强调决策是和管理环境联系在一起的,管理环境是决策的起点,也是管理理论生态趋势的进一步演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