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变更管理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变更管理内容范文1
关键词:工艺安全信息 收集 应用
引言
工艺安全信息是工艺安全管理的最基础要素,如果不能有效的收集、应用好工艺安全信息,并使它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传递,那么企业也将无法作好工艺安全管理工作,为了有效地推行工艺安全管理系统,建立完整、准确的工艺安全信息已成为必需。
一、工艺安全信息在收集、应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艺安全信息在收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工艺安全信息的认识不足
各级管理和操作人员知道工艺安全信息包含由设计单位、供应商提供的物料的危害性、工艺设计基础、设备设计基础,却不清楚装置启动、运行及变更等其他信息也属于工艺安全信息范畴。
1.2不清楚工艺安全信息的获取途径
在收集相关技术资料时,存在盲目性,发现缺失资料后才去补充,而补充资料的过程又常常觉得无从下手,尤其是设计、施工、投运前等信息基本无法补充,造成信息持续缺失。
1.3工艺安全信息收集困难
没有编制工艺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收集资料随意性大,施工时不注意收集现场资料,施工结束后,想找相关资料比较困难,致使项目完工后资料不完整,无法验收。
1.4收集的信息存在随意性
物资在购买前没有系统的编制出该具备哪些相应的信息,即各类人员不清楚具体的工艺、设备、物料该收集哪些工艺安全信息,以至于购买同一种产品,同一个企业,不同单位信息不统一。
1.5收集的信息内容没有实用性
变更或改造后未能及时更新原有的图纸和文件,导致与实际不一致,用户使用旧版本的资料,不清楚实际情况等;供应商提供的信息,没有写明具体的内容,操作人员或技术人员拿到信息后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
1.6收集的信息格式五花八门
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各供应商提供的资料格式差别很大,有的用纯文字,有的用图表,表示方法也千差万别,这使工艺安全信息的管理很不规范。
2.工艺安全信息在应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收集工艺安全信息不是为了收集而收集,而是为了应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工艺安全信息的运用。
2.1不查阅工艺安全信息
有些技术人员在编制操作规程、工艺技术变更、应急预案时,不查看相关的信息,凭借经验编制,造成编制的资料与工艺安全信息内容不一致,甚至违背了工艺安全信息,按此内容操作很可能会引起事故、事件的发生。
2.2工艺安全信息束之高阁
有些单位将收集完的工艺安全信息放在档案馆或资料室,不方便员工的查阅,员工也不清楚有哪些工艺安全信息,信息完全成了摆设。
2.3工艺安全信息为英文
国外物资提供英文信息,而工艺技术人员的英文水品达不到翻译专业英语的水平,造成资料成了摆设,即使勉强翻译也领会不了信息的初衷。
2.4变更后的工艺安全信息未及时培训
信息变更后没有将变更的内容告知操作人员或相关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仍按原来的信息进行操作,容易造成操作失误或损坏设备。
2.5工艺安全信息文件未进行受控管理
工艺技术人员在收集、整理完信息后,直接将其纳入信息管理中,旧版本没有收回,新版本没有发放记录,时间一长谁都分不清哪个是最新的版本。
2.6工艺安全信息的丢失
工艺安全信息没有实施分类管理,有时找不到所需的技术资料;存在电脑或U盘中的资料,有时因设施的损坏或不小心被删除,造成信息的丢失;技术人员变更,资料交接不清;有些技术人员只是凭大脑记住一些信息,并没有将其记录并保存下来,一旦此人离开岗位,信息就跟随丢失。
二、解决方式
1.收集方面的解决方式
1.1明确工艺安全信息所包含的内容
将启动前安全检查相关资料,各阶段的工艺安全分析、运行记录、技术变更、设备监测、检验、设备维护、维修、装置停工检修记录以及事故、事件记录作为工艺安全信息资料保存。
1.2提供工艺安全信息获取的途径
多种途径获得工艺安全信息,供应商提供物料的危害性和设备设计基础(包括设备手册或图纸,维修和操作指南等);设计单位提供工艺设计基础(包括各专业的详细图纸、文件和计算书等);施工单位提供单机调试报告、施工资料;在企业内部网页上也可获得相同物料或设备的相关信息。
1.3编制工艺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编制工艺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应收集的相关资料;注意收集施工现场资料,尤其做好隐蔽工程资料的收集工作,通过拍照、作图、记录等方式对于现场的实际做好记录,并将其做成电子版予以保存。
1.4建立统一的工艺安全信息清单
由采购人员、仓储人员、用户等多方沟通,编制物资采购所需的各类工艺安全信息,使信息规范、整齐划一。采购人员严格按信息清单要求供应商提供资料,并明确在合同中,仓储人员和用户在验收物资时按合同内容逐项验收,确保信息的齐全。
1.5明确信息的内容
在变更或改造后及时更新原有的图纸和文件使其与现场保持一致,并及时通知或培训相关人员;在物料信息中写明详细的内容,如某危化品泄露,少量泄露时如何处理,使用哪种物资,穿戴何种劳保,安全注意事项,采取哪种处理方式;大量泄漏时又如何处理。
1.6统一工艺安全信息格式
编制统一、规范的工艺安全信息格式,明确封面、内容的字号、字体、间距等,使信息内容一目了然,便于仓储、技术、操作人员的查看、管理。
2.应用方面的解决方式
2.1查阅相关工艺安全信息
在编制操作规程、技术变更、应急预案时,查阅相关信息,在充分了解装置、设备的参数、风险及安全注意事项的情况下,再去编制所需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2明确信息存放点
各单位编制工艺安全信息文件的目录索引,明确文件保存地点,并将目录索引告知相关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信息储存地点可根据单位实际确定,为方便取用可将信息集中或分散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地方。
2.3提供中文版工艺安全信息
在签订进口合同时,在合同中明确要求外商提供中文版工艺安全信息,验收物资时,查看相关信息是否为中文版信息。
2.4变更后培训
技术变更后,及时更新和补充信息,并告知操作、管理人员,讲明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风险,使他们在管理或操作过程中按信息正确操作,避免事故、事件的发生。
2.5受控管理
为有效避免使用过期版本的文件,所有信息编制信息清单及目录索引,并注明最新的修订日期和版本号,发放时做好相关记录,做到受控号唯一,并与发放记录一一对应。
2.6加强信息管理
对工艺全信息进行详细的分类,做好电子版和纸质版管理,并设定好借阅、访问和阅读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删除、修改、复制和传播。所有信息按要求做好相关的记录,按交接程序查看每项资料,并签字确认。
工艺安全信息是做好工艺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只有开好头才能为工艺安全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工艺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深入,才能为企业生产强根固基。
参考文献:
安全变更管理内容范文2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水利工程产生的设计变更主要是指建设单位提出新的建设要求,设计单位对工程设计进行调整,或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产生了变化和其他一些自然因素变化造成的设计变更。
一、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特点
工程设计变更主要强调的是在工程最初设计以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和审核前提下,根据施工工程设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具体细节变化所作出的初步设计更改。这种工程设计变更的改变一般存在于工程招标时期、施工设计图设计时期以及具体施工阶段,既包含基础的工程规模和工程任务的更改,也强调工程施工等级、工程任务的布置实施、工程施工的结构尺寸和型式以及在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工程施工设备、数量或是施工细节方案的更改。而从水利施工工程具体分析来讲,工程设计变更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基础水文、地质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经济条件的变化等等。
由于水利施工工程不同于其他施工工程,往往具有规模大、种类多、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利施工工程的设计变更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特点。从种类划分,水利施工工程一般分为引调水施工工程、堤防施工工程、灌溉施工工程、城市供水施工工程、水库施工工程、水土保持施工工程、河道治理施工工程等。每一类别的施工内容不仅从施工内容有所差别,对施工的质量以及投入的成本也有所差距,这对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从规模上划分,水利施工工程一般根据施工规模的大小,分为大型水利施工工程、中型水利施工工程、小型水利施工工程。每一规模的施工方式以及施工管理程度都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大型和中型的水利施工工程更强调投入成本的巨大、施工工期的长度、施工设计的复杂和实际施工中的不确定因子过多等问题,更容易产生施工工程设计的变更。
二、水利施工设计变更分类
1、设计变更原则
在水利施工工程设计进行变更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水利工程的设计变更类型的确定要能够和施工管理体制相一致,在变更中充分发挥各管理层的作用,管理层充分发挥自身的责任和权力,对设计变更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工程施工进度。(2)在进行设计变更类型的确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变更对于工程的整体效益和工程总投资以及工程的预定工期,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对于其中产生的影响较大的变更要进行严格的审查。(3)在对设计变更进行界定时主要按照新建和改建的水利工程施工特点以及复杂程度,在小型的工程施工中可以遵循大型工程施工设计变更原则进行管理。
2、设计变更类型划分
按照上述的划分原则进行设计变更,为了保证分级管理的效果,可以将设计变更划分为重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两种不同的形式,其分别是指施工规模、施工布局、施工布置、施工设备的使用和施工技术等,其他的都属于一般设计变更的范畴。
3、重大设计变更判断标准
在进行重大设计变更的判断过程中主要对施工规模是否和初步设计标准相符合,重要施工环节布置和建筑方案是否对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工期产生影响以及施工投入是否满足施工预算。在进行界定的过程中主要是指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和施工任务、施工总体布局以及施工工程投资等。
三、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现状
水利施工工程作为我国一项经济工程、民生工程,对我国整体的建设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因此,对于水利施工工程建设,国家各方面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特别是考虑到我国在建设水利施工工程的自身特点上,各级水利建设的有关部门和具体项目负责人,从细节出发,不断重视和关注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现状,严抓各个设计环节的工程设计变更,切实规范和制定有关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程序,做到安全生产、保质保量得完成建设目标。
但是,基于我国在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方面处于底子薄、发展弱、要求高、发展迅速、相关法律法规发展不完善等特点,导致我国在实际的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针对大中型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中没有明确的分界标准以及设定机制,致使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很难界定,混淆设计变更的权限。一些建设工程更是利用此漏洞,随意增加或减少建设工程内容,以小报大,缩减建设成本,逃避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经济审核和质量审核,为整体的水利工程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项目管理不到位,设计变更的更改约束制度不严格,一些设计变更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造成一些水利施工部门借因设计变更而不严格履行水利施工工程的常规审批制度,打着“先建设,后审批”的旗号,任意建设,造成已定事实,为后期水利施工的设计更改带来了相当程度的难度。
3、我国对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认识和重视。依据国家在2000年颁布的《建设施工工程勘察的设计管理条例》,我国对于水利施工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内容变更以及工程勘察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定。但是针对于在设计变更中的重大修改范围、权限、内容以及界限没有明确的规定,更没有相当的具体实施细则,这对于我国在进一步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带来了难度。
四、加强设计变更管理的措施
1、加强勘测设计质量控制
在水利工程中的勘测设计是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的有力措施。勘测设计单位要加大质量控制意识,保证勘测设计周期和资金、技术投入的合理性,加大对于工程基础工作的控制,进一步完善方案的设计,避免在设计中产生漏洞。设计单位要和业主以及建设单位进行有效地沟通。严格执行工程施工标准,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控制设计变更的产生。
2、制定相应的设计变更管理措施
在工程中产生的设计变更严重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因此就需要政府部门在进行变更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参考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措施。设计方要和施工方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保证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杜绝施工现场出现施工安全隐患。同时各个建设部门和施工部门也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对工程的前期建设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实行严格的基建管理程序,从而满足工程的建设要求。
3、加大对于中小型水利施工设计变更的管理
在大型的水利施工设计变更中由于其管理方法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因此,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具备了相对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因此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参照相应的管理规范。在现有的水利工程中,小型的水利数量逐渐增多,而其管理体制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的特点,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对其中的细节问题进行忽略,因此在进行设计变更时就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在中小型水库的设计变更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施工工序是定出设计变更策略,严格按照设计变更要求,保证设计变更报建的准确性。
结束语
总之,加强设计变更和签证工作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综合水平的体现。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变更性质、含义、审批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各方面做好工作,才能提高对工程变更的管理,最终实现工程顺利推进与投资控制相结合,真正体现项目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谭艳丽,李忠杰.浅析水利施工中的变更管理[J].民营科技,2011.
安全变更管理内容范文3
关键词:水利施工;变更管理;探讨
一、水利工程主要重大变更界定
水利部在《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水规计〔2012〕93号)指出重大设计变更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规模、设计标准、总体布局、布置方案、主要建筑物结构形式、重要机电金属结构设备、重大技术问题处理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发生变化,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变更,主要包括工程规模、建筑物等级及设计标准、总体布局、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机电及金属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等4个方面13项。
二、水利施工工程变更管理现状
1、水利施工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目前对于水利施工设计变更仍缺少正确、系统及科学的认识。一方面,《办法》中虽然全面涉及了与水利施工设计变更相关的诸多项目,却没有就实施手段给予系统明确的说明与指示;另一方面,其对于水利施工设计变更中的内容、权限以及重大修改的允许范围也没有给出具体标准,缺乏指导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既提高了水利施工变更设计的管理难度,也不利于推进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发展。
2、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在法律法规及管理方式上未对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进行系统全面的划分,这一情况给了个别工程可趁之机,为逃脱针对水利施工设计变更的质量审核与经济审核,其通过混淆概念来获取额外权限,并利用权限对工程施工设计内容进行任意更改,从而达到降低建设成本的目的,殊不知,这种作法在减少成本的同时也将给工程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3、缺乏有效的制约
当前,由于我国水利施工变更管理制度既缺乏有效的制约功能,同时在落实上也存在力度不足的现象,部分水利施工单位为求方便及获取更多利益,便利用变更管理上的不足,以“先建设,再审批”的名义,借设计变更之由刻意逃避其本该严格遵守的水利施工工程常规审批制度,继而肆意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作业,导致工程还未审批,其相关项目内容已经先一步建设完毕。这种情况不仅使变更管理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也给水利工程项目的后期施工设计变更管理带来了极大困难。基于上述现状,如何完善和改进制度成为我国水利施工变更管理待解决的问题。
三、水利工程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对策
1、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安全施工均具有重要影响,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项目变更的审查与控制力度,明确各个部门的具体责任与权限,做好全面的设计变更管理工作。新形势下,必须立健全水利工程设计变更制度,使社会各方面充分认识到设计变更的重要性与严肃性,相关企业、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与制度的规定实施工作质量审查与设计变更管理,进而实现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的法律化、规章化。
2、水利工程工程设计变更全过程管理
2.1事前管理
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以及初步设计阶段,必须全面加强工程设计管理,全面提高设计水平与设计质量。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必须保障施工单位、法人、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参建单位全面了解整体工程情况,强化对设计方案技术性、合理性的探究,提高工程实际与设计方案的吻合程度,尽可能避免重大设计变更的出现。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相关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法律程序等对图纸内容进行全面审查,只有通过全面审查后的图纸才可用于工程施工。
2.2 过程参与
施工单位、法人、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参建单位必须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实际建设中去,结合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全面掌握工程信息,对设计变更方案提出合理探究。通过全方面的共同努力,确保设计变更在技术上、经济上的可行性,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全面提高设计变更效果。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对水利工程设计变更项目的审查与监督力度,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必须从水利工程功能、造价、工期、质量等方面加强对变更方案的审查力度,在具体实施变更设计之前,以合同形式与施工单位确定变更涉及的价款与工程量。
2.3 事后把关
实施项目设计变更之后,相关项目负责人需要对变更内容、报批手续等进行整理归档,及时总结设计变更过程中的问题,全面提高设计变更效果。在附件内容中,明确注明设计变更的要求、原因与注意事项,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与此同时,加大对违法设计变更的惩处力度,严禁随意扩大工程内容、规模等现象。还应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杜绝各种违法现象的出现。
3、强化设计、勘探的重要性
首先,新的形势下必须强调设计、勘探的重要性,必须全面提高设计勘探部门的质量管理意识与实际勘探设计水平,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其次,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全面提高准备工作质量,保障正常的技术、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勘探设计周期的合理性,加深设计勘探深度,完善相关设计方案数据支持,全面做好基础性工作。最后,要加强与建筑单位、业主联系,坚持设计原则,预防人为性的工程变更。
4、以现实为依据制定变更管理方案
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发生的任何变更均可对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造成影响,而脱离实际制定的变更管理方案势必会给工程带来严重问题,因而如何制定既符合实际,又可行性高的变更管理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为充分满足水利工程在建设方面的要求,应实施基建管理程序,严格控制水利工程前期施工质量;其次,为消除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任何安全隐患,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应于施工前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施工期间的每一道程序均根据施工标准来执行;最后,为进一步加强变更管理的实施力度,应分配好施工部门与建设部门各自的职责,以避免管理疏漏或推卸责任等现象的发生。
5、加强对设计变更的审批工作
工程审批设计变更是设计变更管理的组成部分。但就目前情形来看,大部分水利工程都是在实施后才审批,审批工作就极其被动。因此,加强对设计变更的审批工作非常重要,必须严格执行,杜绝先实施后审批给设计变更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在《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只有在涉及紧急抢险的变更和涉及工程质量安全变更这两种特殊情况下才可以先实施后报批,但这两种情况也要在处理时立即申报给相关主管部门。其他重大设计变更一定要先审批才能实施。对于一般设计变更,相关主管部门也应该进行检查、核对,避免有些工程利用设计变更对工程偷工减料。加强对设计变更的审批工作不仅对重大设计变更起到监督作用,对一般设计变更也有督促管理。
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在水利工程施工变更期间,各参建方要进行积极交流,严格遵循每道变更程序与管理原则,并在此前提下加强变更管理,提高变更质量,可有效缩短工期,从而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安全变更管理内容范文4
关键词: 地铁;AFC系统;配置管理;变更控制过程;控制过程
引言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车站AFC设备的运行情况将直接影响地铁服务水平,随着地铁运营线路和运营里程的增加,客流逐渐增长,保障AFC系统的正常运营,保证产品版本的正确性,保证软件变更后的正确性,实践证明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就是AFC系统中引入软件配置管理活印
配置管理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执行版本控制、变更控制、软件测试等规程,借助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来保证软件产品的完整性、一致性、可用性。配置管理是对工作成果的一种有效保护形势,是形成组织资料和数据的重要来源。本文根据配置管理活动在AFC系统中的实践中经验,给出一种软件配置管理模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概述
1配置管理简介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简称CM)是通过技术或行政手段对产品及其研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配置管理的目标是记录产品的演化过程,确保产品设计者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精确的产品配置。
2配置管理在AFC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铁公司承担着保障AFC系统的正常运营的职责。随着新线路的不断开通,新设备的添入,不断提供多样性的业务模式和提升乘客体验的满意度,AFC系统在提供全业务需求基础上不断提升和修正自身存在的缺陷,怎样才能管理好AFC系统每一个变更后的子系统能够正确无误在正线上运行?怎样保证所有站点的不同终端设备都在运行变更后同一版本的软件?怎么保证修改的软件部分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正常运行?
通常,保持软件产品的完整性、一致性、可用性,是交给软件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来保障的。然而,软件开发商和我们做运营管理的根本上,目标不同,所以对待的做法和态度也就会有差异。软件开发商的维护人员的目标是,执行合同中质保期内的对软件的改进和完善,以尽快完成修改任务为目的;而作为AFC系统的使用方和管理方,目标是保障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做有效变更。在双方的目标和责任不一样的情况下,会存在终端设备运行的软件版本不一致,导致提供的功能不一致;为修改一个小问题,因为软件开发人员没有运营环境做回归测试,即修改旧代码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装入正线系统后,导致问题层出不穷。
实践证明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就是软件的使用人员在AFC系统中开展配置管理活动。通过执行版本控制、变更控制、软件测试等规程,借助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用于实现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配置过程管理。
二、配置管理在AFC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1AFC系统简介
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AFC)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简称,是融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大型数据库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紧密机械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项高新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大型系统。AFC系统是轨道交通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票务运营全过程。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客流量的日趋增加,AFC系统安全运营的压力与日剧增,对系统运营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故障响应及处理时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昆明轨道交通AFC系统主要由以下软件产品构成:车站终端设备(Station Level Equipment.SLE)软件包含有半自动售票机(Booking Office Machine.BOM)、自动售票机(Ticket Vending Machine.TVM)、自动检票机(Automatic Gate Machine.AGM)和车站计算机系统(Station Computer.SC)、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Line Central Computer.LCC)、清分系统(AFC Clearing Center.ACC)、储值票管理系统、票卡发行管理系统、老年卡发行管理系统、员工卡发行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尤其车站运营一线的SLE设备,将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进出站、购票和更新车票的功能实现。特别是新功能相继出现以后,SLE设备的应用软件程序也随之频繁变更、升级,由于工期紧、涉及范围广、联调要求高等实际因素的限制,导致软件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加强对AFC系统软件管理尤为重要,将原本的事后分析评价转向为事前的管理控制,无论对整个项目工程还是对软件质量本身而言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2基于AFC系统的配置管理平台系统开发及应用
2.1AFC系统配置管理模型
配置管理平台由配置库和配置管理系统功能组成,配置管理平台配置库由“环境库”、“源代码库”、“产品库”构成。用于存放系统开发、测试、维护的数据环境,如操作系统、编译环境、编译器、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测试工具等。AFC系统维护环境用于运行各AFC系统软件。集成商开发完成后,软件源代码需在该维护环境中通过编译生成最终目标程序,生成最终目标程序的源代码进入配置库的“源代码库”用于将来源代码查询和使用。最终目标程序进入配置库的“产品库”,作为正式的软件,正线的所有应用软件部署需从“产品库”中签出,保障在正线部署的软件出自配置管理的“产品库”,而不是软件集成商未经控制管理自行编译部署的软件。
环境库内容
环境库存放AFC系统测试维护平台中环境类配置项,标识软件开发环境及软件维护环境、编译环境、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测试工具等。用途:搭建AFC系统中任何一个测试环境时,均可通过环境库捡出一套准确、完整的配置项完成测试环境的建立。
源代码库内容
源代码库存放编码类配置项,编码及单元测试后得到的工作产品,源代码、单元测试数据、系统测试数据、系统测试结果、操作手册等。
源代码的演变过程形成版本树,采用层次命名规则反映树状结构。
产品库内容
产品库保存所有可向正线发行的产品版本以及已经的产品版本、目标代码、文档。
2.2配置管理平台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功能模块
2.2.1配置标识
配置标识就是识别产品的结构、产品的构件及其类型,为其分配唯一的标示符,也就是说,每一个配置要有一个唯一标识。一般说来,标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件名,二是版本。
2.2.2版本控制
版本控制就是对在软件变更过程中所变动的配置对象的不同版本进行管理,保证任何时候都能取到正确的版本以及版本的组合。当前,这方面典型的工具有VSS和CVS。
由版本依次连接形成版本树,每个结点代表一个版本,根节点是初始版本,叶结点代表最新的版本。版本控制对软件开发过程中配置项的发展过程提供有效的追踪手段,保证在需要时可以找到旧版本,避免文件的丢失、修改的丢失和互相覆盖。对版本的控制,实际上就是对配置项各种操作的控制,检入检出、版本的分支和合并、版本的历史纪录版本控制就是对在软件变更过程中所变动的配置对象的不同版本进行管理,保证任何时候都能取到正确的版本以及版本的组合。
2.2.3配置状态统计
当有变更请求时,触发配置状态统计活动,提置状态报告。状态报告要能够报告所有变更的配置项以及变更请求的状态,通过量化的数据和报表反映软件系统的状态。状态报告要回答所谓4W的问题:What:发生了什么事?Who:谁做的此事?When:此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y:为什么做此事?
2.2.4配置审核
配置审核要审查整个配置管理过程是否符合规范,配置项是否与需求一致,记录正确,配置的组成是否具有一致性等等。
2.3配置管理平台系统的流程管理
配置管理平台系统包含3个主要流程,基础配置管理过程、变更控制过程和控制过程。
2.3.1变更控制过程
变更控制就是对变更请求进行分类、追踪和管理的过程来实现的。处理变更的原则,必须采用规范的管理过程。对于所有的变更,由变更的提出到开发、测试、实施、跟踪、的全过程都需遵循变更控制机制,保证所有变更都是可控的、可跟踪的、可重现的。
运营过程中新的需求、软件的增强、存在的缺陷均会引起变更发生,变更发生时,相关责任人提出“变更申请”,配置管理委员会对“变更申请”进行研究和批复,批准后的变更由配置管理员登记记录后,通知相关责任人。相关责任人组织委外软件厂家按需求进行软件开发,开发完成后,需将源代码部署到我们的测试维护平台进行软件编译和目标代码部署,通过测试后,出具“测试报告”,配置管理员登记记录测试报告,并进行源代码入库和目标代码入库操作。
“变更申请”需解决以下6个问题:
1)谁提出变更?
变更的起源有3种:新需求、功能变更和缺陷修补。功能变更是为了增加或者删除某些功能。缺陷修补则是对已存在的缺陷进行修补。变更提出人员会是系统的使用人员、维修人员、运营管理人员、软件系统开发商本身。
2)什么时候提出变更?
即变更提出的时间,新的需求被提出或时缺陷被发现后,技术人员对需求进行可行性研究、相关需求分析后,提出变更的时间。
3)变更的内容是什么?
变更内容包括为什么变更、变更发生的位置以及变更的具体描述;变更内容复杂时,开发者和用户在需求问题上常常产生分歧,变更的实施是用户和开发者相互协作的过程,必要时需编制需求变更方案,双方对变更需求了解越深入,所提的需求变更就越合理,越有针对性。
4)变更的影响是哪些?
变更会是用户界面变更、现有功能变更(增加、增强、删除、修改)、业务逻辑变更等。做变更影响分析,即从对进度的影响、对项目成本的影响、本变更对其他功能需求的影响、变更涉及到集成、测试、安装等方面进行分析;变更对范围、性能、架构、内外接口、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分析。
(5)变更的处理意见?
变更处理方案,说明具体处理办法及相关理由。对变更请求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软件产品管理的透明度,可以清楚的知道进展情况,比如有多少个新产生的变更,已经解决了多少变更等,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6)变更执行结果?
为修改一个小问题,导致问题层出不穷,这是软件修改中常遇到的,变更处理效果,描述变更执行前后系统发生的变化。
2.3.2控制过程
软件产品的每个版本都是一组配置项(源代码、文档、数据)的集合。变更完成后,要按照计划统一软件的新版本,覆盖变更方案中涉及的所有范围,把源代码、可执行文件、文档、数据中所有应该包含到这个版本中的正确配置项检出,进行正线系统的安装部署。将操作手册等文档给各相关人员知晓和使用,特别是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
控制过程有2个关键点需把控,一个关键点是“申请”的批准,批准的前提条件是结论为测试通过的测试报告、配置管理员出具的此次变更后的配置状态报告,即源代码和目标代码,相关文档已正确入库;另一个关键点是部署于正线的执行程序必须由配置管理员从“产品库”中检出的正确版本。
三、结论与建议
地铁基于AFC系统的配置管理平台系统,作为提升地铁AFC产品研发的管理水平的过程,对产品研发管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配置管理平台系统能够解决产品项目研发团队中所面临的问题,不仅对版本进行了有效控制,能够查询任一时间段内对产品的变更情况,使每个涉及到的部门都能参与到产品的变更管理中,规范了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成果把控。
参考文献
安全变更管理内容范文5
关键词:验收监测;现场勘察;环境管理检查;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X328文献标识码:A
前 言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指环境监测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管理、运行及其效果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全面的检查与测试,是考核建设项目落实“三同时”制度的重要手段,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重要依据。验收监测工作包括现场勘察、环境管理检查、监测方案制定、现场监测与采样、实验室样品分析和报告编写等前后衔接的几个部分,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勘察与环境管理检查是整个验收监测工作中基础和关键的步骤,直接关系到监测方案制定和现场监测等后续工作能否全面、完整、客观、顺利地完成以及验收监测报告编写的质量。目前,国家关于现场勘察和环境管理检查相关的环保技术规范较少,本文结合环境监测单位的工作实际,就项目验收监测中现场勘察与环境管理检查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和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1 现场勘察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1.1 项目建设内容变更问题
核实项目实际建设内容与初步设计、环评报告及批复等文件是否一致是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前期现场勘察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项目建设期比较长、市场情况变化比较大以及环保意识不是很强的中小企业,项目变更是经常有的。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主要产品及原辅材料等均是建设内容现场勘查的重点,也是判断项目变更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现项目存在变更,要根据变更的内容和程度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1.1.1 确认是否需要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如果建设项目的主要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主要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主要污染物处理工艺和设施发生变更,在调查变更情况之后要同环保主管部门及时沟通,确定是否属于重大项目变更,发生重大项目变更时,要终止项目验收监测,并告知企业需要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
1.1.2 判断变更是否可行,报告增加相关内容
如不属重大变更,要进一步确定变更是否可行,判别标准主要是基于变更是否采用更先进工艺或以降低能耗、污染减排和更有利于保护环境为目的,同时在监测报告中要详细介绍生产工艺或主要设备变更的内容、变更的原因、变更后引起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量的变化情况、企业应对这种变化原来设计的污染防治设施是否进行了相应调整等内容。若变更不可行,也要终止项目验收监测,同时上报环保主管部门并告知企业。
1.1.3 在环评文件基础上重新进行污染因素分析,补充监测方案
若变更可行,要按变更后的主要原辅材料的品种、成份、生产工艺流程分析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的产生情况、主要污染因子、相应配套治理设施及流程、污染物排放去向、排放周期、及排放方式等进行污染因素分析。还要注意在验收监测方案中增加由于项目变更而新增的污染物、排放口以及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监测,避免缺项。
1.2 验收监测范围确定
在环评文件中明确分期建设的项目,原则上应分期验收,但个别企业也有未分期申报验收的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可做整体验收。在现场勘察中如果发现应整体建设验收的项目由于市场、资金等原因减少建设内容或分期投产的,应在企业征得管理部门同意后进行分期验收。现场勘察时要确定好各期的建设内容和验收范围,注意在前期已经验收过的污染防治设施如果增加处理负荷的话,应重新对其运行效果进行监测考核。另外,在线监测设备作为项目污染防治措施的一部分,其建设和运行效果比对监测考核也要纳入到验收监测工作当中。
1.3 进行排污口规范查,确定是否具备监测条件
排污口规范化建设与否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而排污口没按规范建设是一些中小企业经常出现的问题,现场勘察时要注意确认废气排放筒和无组织排放源、废水外排口、噪声源等的具置,并根据监测规范并结合环环评文件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要求检查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情况,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应责令企业整改后再进行现场监测。
2 环境管理检点内容
环境管理检查是对项目建设单位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目前基本是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监测部门来做,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环评批复落实情况、环保审批手续及环境保护档案资料的检查、环境管理工作检查、污染防治设施及在线监测仪器安装、运行情况检查、固废处理处置情况、风险防范与事故应急制度、卫生防护距离落实情况等,可以认为凡是监测数据不能反映的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均属环境管理检查范畴。
2.1 环评批复落实情况检查
环评批复落实情况检查包括环评报告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和主管部门环评批复意见的落实情况,其中重复的内容要事先归纳好再逐条对其落实程度和效果进行现场检查并体现在验收监测报告中,涉及项目环境监理的内容直接将环境监理报告相关结论作为附件以减少验收监测报告的重复赘述内容。
2.2 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运行情况和效果检查
验收监测期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况和效果良好并不能代表其日常运行效果,要注意从操作人员培训、熟练程度、对操作人员的现场提问、各项操作规程的建立、药品物资的贮备和消耗、主要设备的备份、运行记录、在线或手工监测结果、建设和试运行期间是否发生及污染事故等多方面综合判断其日常运行是否正常,处理效果是否达标。
2.3 危险废物管理、风险防范与事故应急工作检查
在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检查中要注意对照建设单位在环保部门备案登记的内容进行危险废物种类和数量的核实,在报告中要给出其产生量同临时存放量和转移处置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及《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对危险废物的厂内收集、运输及贮存设施的规范性、规章制度、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运行记录等进行检查,危险废物的转移和处置要有转移联单、合同、发票及处置单位的资质证书等佐证材料。
2.4 环境管理检查结果在报告中的体现方式
环境管理检查的结果在验收监测报告中的体现方式最好是在文字叙述的基础上以照片、图表、企业提供的固废处理处置协议、日常委托监测协议、企业内部与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文件和运行维护记录、环境监理报告结论、财务报表等作为附件佐证以弥补文字叙述的不足。注意在报告中对所检查的内容进行客观如实反映即可,落实与否的结论由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其进行现场核实后在验收会上给出。
3 其他容易忽视的问题
3.1 生产工况考核方法
在验收监测期间应监控各生产环节主要原材料的消耗量、成品量,并按设计的主要原辅材料用量、成品产量核算其生产负荷。但有些项目存在下列特殊情况需要在现场勘察与检查的基础上同企业协商确定工况考核方案:
3.1.1 生产能力能达到环评设计产量,但由于市场等原因试运行期间或短期内达不到生产负荷要求的,可与企业协商,在验收监测期间内生产负荷达到产量的75%以上;若长期达不到设计工况要求的应分阶段验收,并注明验收监测期间的实际生产工况及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工况。
3.1.2 医药和化工类项目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合成中间体和成品的过程时间较长,同时还存在多种产品共用一套生产设施的情况,此类项目的工况考核可以针对验收监测期间主要生产工段和主要产品进行,同时需要收集项目前一个月的生产记录作为其他产品生产工况的佐证。
3.1.3 大型机械加工类项目可能需要数月才能生产出几套大型产品设备,此类项目监测期间工况应考核主要产品零部件的生产工况或主要生产设备的运行负荷,同时收集该项目完成一批设备生产期间内的生产工况作为佐证。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同时给出项目验收监测前的月或季度产量与设计年产量进行比较,判断工况是否达到要求。
3.1.4 污染防治设施作为项目建设内容的一部分,其运行工况同产品生产工况一样也需要进行监督考核。
3.2 验收监测数据的使用
验收监测在客观上是事先告知企业并在被监测企业配合下才能完成的工作,企业的生产工况达到正常工况的75%以上、污染防治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并保持良好处理效果是验收监测的前提,所以验收监测结果往往好于日常监督监测结果,因此验收监测数据不应作为排污收费等日常监督性监测数据使用。
3.3 现场监测安全问题
除了排污口规范化中提到的安全保障措施外,在现场勘查中要注意向企业了解掌握其危险化学品的贮存区域和生产工段、化工等特殊行业的防爆、防火、防中毒、防静电等安全注意事项。在监测方案中要有相应章节向现场监测人员说明,以采取相应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并规定监测人员在企业的活动区域范围。必要时应请企业负责安全的技术人员对监测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后再进入企业监测,确保现场监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4 结 论
4.1 项目建设 内容发生变更时,要根据变更是否采用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并以降低能耗、污染减排和更有利于保护环境为目的来判断变更是否可行,同时应重新进行污染因素分析,补充监测方案。项目建设内容发生重大变更时,需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4.2 项目由于 市场、资金等原因减少建设内容或分期投产的,应进行分期验收。前期已经验收过的污染防治设施如果增加处理负荷的话,应重新对其运行效果进行监测考核。在线监测设备作为项目污染防治措施的一部分,要一并进行验收监测和考核。
4.3 项目长期 达不到设计工况要求的应分阶段验收。医药、化工、大型机械加工等特殊项目的工况监督除了要分别结合监测期间主要生产工段、主要生产设备和主要产品及零部件的工况进行判断外,还要将项目的月或季度产量与设计年产量进行比较,判断工况是否达到要求。
4.4 环境管理 检查要注重证据的搜集,在报告中要多用照片、图表、企业提供的固废处置协议、企业内部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文件和运行记录、环境监理报告结论等作为附件佐证。
4.5 为保证监 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排污口建设不符合监测规范要求的,应整改后再监测。对现场监测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环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Z].北京:国家环保总局,2000.
[2]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Z].北京:国家环保总局,2001.
[3]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4]张晓勇,张金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问题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06):115-117.
安全变更管理内容范文6
1.认真复核施工设计图,建立工程量清单复核台帐
在进场之初,就应认真复核施工设计图,建立工程量清单复核台帐,在贵州高速公路项目称为确立0#变更。0#变更是施工设计图相对于招标图纸的变更,要以合同文件中计量规则来建立。0#变更与工程量清单的差异一是工程量的增减,二是新增项目。新增项目属于业主应承担的风险,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新增项目的审核要把好两个关,一是防止施工单位将某一细目中的多个工程量作为新增项目。二是新增项目的单价,单价的确定原则为:标价的工程量清单中已有适用于新增项目的价格,则按工程量清单单价。标价的工程量清单中只有类似于新增项目的单价,可参照类似单价进行单价分析。标价的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新增项目的单价,由施工单位提出新的单价,报监理工程师审核,业主批准。
2.做好工程各项款额的审核,建立计量支付台帐
(1)开工预付款是施工单位进场后开展前期工作的资金保障,要及时进行支付,其支付与扣回要遵照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通用条款60.5、60.66条之规定。要注意监督施工单位不得将开工预付款用于与工程无关的支出,滥用开工预付款。
(2)材料预付款是支付给施工单位用于购进将用于和安装在永久工程中的各种材料、设备之用,其支付与扣回要要遵照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通用条款60.7、60.8条之规定。要注意到现场核实材料是否进场、存储良好,并且材料抽检要合格,材料发票要真实。
(3)总则的计量(100章),临建设施、驻地建设是按总额分期进行计量,计量的条件是现场已经实际完成。保险费的计量要求施工单位提供保险单副本和保险费交费发票。安全生产费的计量,按200章至700章清单合计的1%来控制,按照分项工程实际完成情况与现场安全投入的票据或计价证明材料来进行计量,并要求施工单位提交经审核通过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
(4)实物工程量(200-700章)的计量,是计量支付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确保施工单位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的有效保障。在施工单位每月申报实物工程量计量时,监理工程师要现场对进行核实,以批准的0#变更和其他设计变更确定的工程量为限额,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来计量,能计量的项目必须是质量合格、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工程,并且内业资料要齐全,数据要准确、真实、不能弄虚作假。
(5)严格遵守计量程序,及时做好各期计量支付台帐,避免重计、超计或者漏计,为竣工决算做好基础。
二、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公路工程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与招标投标时的情况相比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会造成工程变更。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要严格进行控制,否则就会使合同价失控,甚至突破概算。
1.工程变更的内容
公路工程变更一般为设计变更,设计变更指自公路初步设计批准之日起至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技术设计文件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所进行的修改、完善等。变更的内容包括合同工程中的结构、质量等级、数量及与工程费用相关的一切工程变更。
2.工程设计变更的总体要求
设计变更应符合国家法律和行业技术法规规定,应以优化、修改、完善设计为基础,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为前提。兼顾合同各方和工程相关方面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3.工程设计变更的处理
(1)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变更设计时,应由业主、设计、施工单位、监理或上级单位现场会审并同意。说明工程变更项目、部位、变更理由、依据,变更设计的初步评估,并与原设计的技术经济论证比较。(2)严格执行报批程序,未按报批手续上报或未按批准权限批准的变更设计,擅自开工的工程,不得验收结算。工程设计变更按交通部《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分为一般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项目法人对一般设计变更进行审查,较大设计变更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批,重大设计变更由交通部审批。每个项目具体设计变更审核程序不相同,但必须遵守交通部的报批规定。(3)重点控制好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的提出单位有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业主、上级主管部门。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出的变更,由施工单位约请监理、设计代表、业主进行现场调查,以现场会议纪要的形式确定书面意见。
三、及时处理好工程索赔
施工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施工阶段,主要抓好施工单位向业主的索赔,是由于施工单位非自身原因造成工期延期、费用增加而要求业主给予的费用补偿。
1.工程索赔的处理原则
(1)索赔必须以合同为依据,不论是风险事件的发生,还是合同双方不完成合同工作,都必须在合同中找到相应的依据。有些依据可能是合同中隐含的,要求监理工程师要全面理会合同内容。(2)及时、合理地处理索赔。索赔处理不及时,对施工单位和业主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施工单位索赔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索赔积累将会导致资金困难,影响工程进度,给双方都带来不利的影响。(3)加强主动控制,减少工程索赔。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业主应当尽量将工作做在前面,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4)索赔的依据要充分、证据要充足。索赔的依据有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其他双方签字认可的文件及各种会议纪要等。
2.索赔费用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