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变更流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信息变更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信息变更流程

企业信息变更流程范文1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质量管理;PDCA

中图分类号:TN913

信息技术的引入以及其在企业的广泛应用,给企业变革与创新带来了新的手段。中国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晚,信息化建设从基本需求、急需先行、系统整合向统一规划和企业价值链整合方向发展,信息化应用也从个人级、部门级提升到企业级与产业链,基于统一技术平台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只有坚持一体化建设原则,才能发挥出信息化在企业整体业务管理、信息共享、实现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目标等方面的最大价值。伴随着新的信息技术创新,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移动技术、社交化技术为企业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提供了新的动力。企业信息化在城市信息化、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CMMI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科学地运用项目管理知识,采取PDCA的方法持续改进项目质量,包括:(1)建立清晰的质量目标,做好质量计划编制工作(P);(2)做好质量审计,通过质量保证确保项目的产品和过程的正确(D);(3)制定严密的测试方案,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C);(4)及时纠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

下面,笔者结合2013年北京某房地产行业实施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成功案例,论述在企业信息化项目中如何采用PDCA方法进行项目的质量管理。

1 建立清晰的质量目标,做好质量计划编制工作(P)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信息化项目中我们采用TQM全面质量管理,将团队成员紧紧地拧成一股绳。首先建立清晰的质量目标,根据公司的质量标准,采用统一的IPD-CMM流程,项目验收按照低于0.5/KLOC(每千行0.5个缺陷)的标准进行。其次确定关键因素,应用流程图,明确项目质量管控点;应用质量展开方法,进一步分解客户需求,明确“客户真实需求是什么”、“产品的特性及能够提供的服务怎么样”、“产品与客户需求之间的区别在哪里”、排出优先级、列出关联矩阵,组织全员参与,分析讨论形成《质量检查表》,把缺陷率控制在质量目标要求的范围内。再次建立质量控制流程,制定《质量核对表》、《质量检查清单》,确定项目质量管理流程,落实质量管理责任人。在质量计划编制过程中,还积极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在项目初期计划阶段就考虑了项目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情况,通过添加了储备计划以应对风险,形成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计划,最终通过评审确定质量管理计划,为后期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2 做好质量审计,通过质量保证来确保项目的产品和过程的正确(D)

质量保证用于有计划、系统的质量活动,确保项目中所有必需过程满足项目干系人的期望,它贯穿于整个的项目生命期。有了明确的质量度量指标和质量管理计划,如何将它们落实在项目实施工作中,是项目质量管理的成败关键。首先成立质量保证小组,其次要严格按照质量计划开展各种评审,在项目的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及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阶段,进行需求规格说明书评审、解决方案评审、测试方案评审、用例评审、上线方案评审等。对于关键里程碑点一定要通过建设方项目负责人参与评审并确认签字。通过层层评审,层层把关,尽量将问题解决在项目初始阶段。在评审会后,根据评审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与整理,形成书面的评审报告,对于发现错误较多的关键评审内容,在变更修改完成后,安排时间再次开会进行复审。评审结果是否通过标志着项目是否能够进入下一个开发或建设阶段。最后是对界面原型进行细致的质量检查,邀请建设方人员参与,重要环节需确认签字。通过有效的质量保证活动,对项目实施中不能满足质量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出现偏差时候及时纠正,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3 制定严密的测试方案,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C)

质量控制是验证具体的项目成果,判断是否符合有关的质量标准,并确定消除产生不良结果原因的途径。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及时发现一些与质量标准的差异,从而便于采取措施。首先明确分工,由开发小组进行单元测试,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抽测;由测试小组进行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质量管理人员抽测并分析测试结果。其次以质量计划、质量度量指标和工作绩效信息为依据,制订项目测试方案,明确测试方法。如采用V模型在不同阶段进行软件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另外还采用检查单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程序BUG或代码错误等问题;采用帕累托图找出主要缺陷,将精力投入的关键问题的解决上;采用鱼骨图分析问题的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采用控制图监控项目的执行情况,控制图有助于及时判断异常波动的存在与否,将质量特性控制在正常的波动范围之内。应尽量在问题发生以前消除隐患,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

4 及时纠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

PDCA过程中的纠偏主要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积极有效的,要进一步巩固提高;否则,要进一步找出原因,取措施加以纠正。经过前期有效地控制,每轮测试的错误率在可控范围内,经过分析解决,问题逐渐收敛,并把未解决的问题反应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此外,在项目中出现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应成立变更控制委员会,要求变更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并严格按照变更控制流程执行:变更申请―变更评估―变更决策―变更实施―变更验证―沟通存档。所有的变更需经过变更控制委员会批准实施,在执行过程中严格监督,确保变更被正确执行,并将变更资料进行归档管理。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种种措施以及项目团队的努力,该项目终于在2014年10月底成功上线,完成了新旧系统的切换工作,新系统经过一周的上线使用后正式通过了验收。系统上线后,企业领导对我们项目团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到目前为止,系统一切运行正常。项目能够成功,我们认为得益于在项目管理中运用了PDCA的思想和方法,阶段目标实现阶梯式上升,逐步达到预定目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通过全过程评审、检查表、鱼骨图、控制图、帕累托图等工具的应用都对项目顺利完成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有效保证了项目的开发质量。

参考文献:

[1]彭常青.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

[2]饶卫振.行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

[3]陶溪.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

[4]张俊山.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分析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

企业信息变更流程范文2

辅助领导决策

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进程中,领导者起着十分关键的因素,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不仅仅需要来自领导者的重视和支持,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企业领导者对信息化的认识能力、实施能力以及持续改进能力。在“十五”期间,北汽福田、柳工、天拖等企业先后开展了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巩固基础通讯网络,构建ERP、SCM等系统平台,大大地提升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与业务运营效率。通过过去几年信息化应用实践,企业领导清楚地认识到信息化不仅仅作为海量数据高效存储、信息快捷通信的单纯技术应用,更是作为提高集团管控水平、优化产业链供应、增强内在竞争实力的重要管理手段,因此大大增强了领导信息化建设的信心。

我国加入WTO后,日本小松、卡特比勒等国际机械制造巨头纷纷登陆中国,使原本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企业领导面对激烈竞争的外部市场压力,必须将现代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才能为企业创造新的管理优势。企业信息化应用核心价值不仅在于保障和提升企业日常经营水平,还在于通过信息化辅助领导决策和及时应对市场变化。随着各大企业领导对信息化认识的不断加深,企业领导必将以大手笔、大力度在企业信息化方面进行资源投入,全面建立起包括企业应用、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信息安全等在内的完整企业信息化体系,并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遵循统一规划、业务驱动、重点建设的原则,按照业务领域的划分构建关键应用系统,全面支持研发、物流、生产、营销、售后、质量、人事、财务、办公等业务流程,引领企业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推动业务流程的创新、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并大幅度提高客户满意度,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率。

管理向集团管控发展

当前,中国机械市场呈现出热销的局面,一些产品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特别是工程机械产品(如液压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汽车起重机和压路机等产品)销售几乎全线走高,年增长率超过了20%,成为国内机械制造系统中增长最快的行业。许多机械制造企业正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市场需要。卡特彼勒、美国迪尔、日本小松等国际知名机械企业抢滩登陆国内市场,国内众多其他生产企业也纷纷涉足,这些都加剧了国内机械市场的竞争。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我国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为应对市场发展要求,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档次,这也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近年来各大企业努力推进企业管理改革,目的是以集团管控的管理模式驱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革新与市场环境竞争加剧,需要高效、务实的集团级业务管理系统作为支撑。近年来在各大企业内部,先后以各专业厂或事业部(SBU)为单位,构建了多个业务管理系统,应用范围涵盖了人力资源、采购、财务、生产等业务。可以说业务部门与管理职能科室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正在不断增强。但在强调集团管控、共同应对市场竞争的发展环境下,目前的业务单元级信息化发展状况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集团级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将成为“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重点。通过集团级系统应用,增强集团在财务资金、战略采购、产品销售、客户服务、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控力度,并实现在集团层面上科学、合理的调配企业内外部资源(资金、物料、人力、信息等),更好地协调各SBU间的业务关系,更好地促进各SBU业务健康、稳健发展。

异构平台阻碍信息共享

厦工、柳工等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发展,以事业部、分子公司为应用主体的业务管理系统建设现已初具规模,这些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正在业务开展与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信息化建设中单独开发,独立运行,分散管理,缺乏规划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各类信息系统在技术实现、应用环境、数据库平台等方面的异构性,信息系统之间缺乏必要的数据沟通与功能联动。因此,随着机械制造企业信息系统数量的增加,信息孤岛现象变得越发严重,使企业很难发挥信息系统整体效能。

随着企业内部市场化进程加快,各业务单元间的信息沟通、业务交流越发频繁,对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安全性、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作为旗舰的集团母公司,需要通过及时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各单元的业务运营状况;需要对大量异构的信息系统加以有效整合,提高系统间的数据交互、信息共享水平以及业务处理效率,从而增强系统对企业业务与管理的服务、支持能力。因此,构筑跨系统、跨平台、跨网络、跨业务的信息集成应用平台,成为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

促进IT管理改革

在“十五”期间,国内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先后在集团层面建立了独立的IT组织机构,并制定了必要的技术规范、运维流程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了机构内岗位职责。经过几年的努力,IT管理业务范围逐步覆盖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规划、技术支持等各个方面。目前,各事业部以及下属公司的IT组织仍不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仍缺乏保障,使集团推行的IT管理制度、规范与信息化发展战略无法立即响应、快速落实,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的整体发展。因此需要引入先进IT管理理念与规范标准,对现有IT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提高IT服务能力与管控力度。

企业信息变更流程范文3

〔关键词〕合同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

在现代企业经营生产管理活动中,每个环节都与合同息息相关。合同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是企业经济效益和风险管控的保障。如今,随着IT技术的发展,对合同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信息化的管控手段是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保障。本文以国内某知名设计公司为例,分别从合同评审、合同查询、合同执行过程监督及合同管理队伍等方面来阐述其合同信息化管理模式。

1合同评审

项目合同拟草后,需要企业相关部门进行评审。早期,是由经办人将合同草稿复印多份,逐一分发给评审人。这种传统的合同管理方式需要专人跟踪,且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评审周期长、及时性差、管理成本增加。目前,该公司建立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合同管理模块是该系统的核心之一,这充分体现了该公司对合同管理的重视。在该系统中,合同评审流程如下:申请人发起评审公司相关部门(专家)评审汇总评审意见修改合同草稿确定合同最终版准备合同签订。整个合同评审过程实行在线操作,各评审部门(专家)在线上接到评审通知,并且评审意见全部出现在申请人的流程界面上。这种新的合同评审模式节省信息传递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通过线上评审加强了各部门对合同的了解和重视,使合同评审更加全面,增加了评审透明度,提高合同评审效率。

2合同查询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随时查询合同信息。查询纸质版合同需要到文件归档部门,依靠人工翻阅查找,费时费力,且一份合同原件每次仅能供某一个借阅部门(人)使用,合同使用效率低。借阅后,合同若未被及时归还,还易损坏、丢失,不利保管。查阅合同人员的权限无法设置,合同安全性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每份合同分配了具有统一格式的编码,每个合同号就是该合同在系统中的“身份证”,是合同查询的唯一识别码。录入系统时,相关管理人员根据合同号登录系统,将合同关键要素录入合同模块,并将纸版合同扫描上传。拥有合同查询权限的员工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在符合条件的网络环境里,登录信息化管理系统,输入合同的系统编号,该合同的主要数据便会立刻呈现在查询者的界面,而且信息准确、无误。若想查看完整的合同内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进入查看合同扫描件环节。这种在统一平台“秒查”的方式,实现了移动办公,海量信息共享,数据统计便捷,体现了高效的合同管理模式。

3合同执行过程监管

合同从谈判、评审、签订,到执行、索赔、关闭等涉及众多部门,合同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整个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会给合同执行带来众多风险。如果仅靠人工沟通,这必将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处理滞后等结果,给合同双方带来困扰。因此,这种陈旧的合同管理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求。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经常有合同金额变更情况(尤其是EPC项目),结算值与原合同金额不一致。这种变更在传统管理模式中,一般只有项目经理了解,公司各职能部门因种种原因,不能及时知晓。这就造成生产一线人员掌握的信息和数据与管理部门不一致,对数据的采集、应用和分析、比对都有很大的误导,对各类统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也有很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管理层的判断。如果1份合同在多个部门存在不同的合同金额,这说明在业务活动过程中有偏差,在管理制度上有漏洞,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合同信息化管控优势需体现在精细化管理中:1)项目经理在信息化系统中发起“合同变更审批流程”,说明合同金额变更原因,上传变更依据,流程审批办结后,相关岗位人员在信息化系统中更改合同金额。同时,系统会第一时间推送变更合同金额的通知至项目经理部成员和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避免了各部门在合同执行过程因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传递环节过多等而造成的误导、误判,保证了合同金额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2)通过对系统中不同数据的积累、监管,以及对各类指标的分析、判断,可以用制度和流程等手段规范合同执行过程出现的偏差,真正实现动态、精细化管理。这也是合同信息化管理带来的便捷和高效。

4建立、健全合同信息化管理制度

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平台、一种工具,其使用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基础数据做的怎么样、各种管理是否到位,其核心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完善的管理制度[1]。合同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周期长,其涉及多方面、多部门,数据庞大。从调研、方案研讨、实施、上线测试和上线后相关数据的维护等工作需要不同部门、各种岗位人员的协调和配合。在此过程中,不同模块存在许多未知因素,不是简简单单某个部门或一个专业能轻松搞定的。因此,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使之成为高效管控手段,从认识上要有一个新高度,特别是需要企业高层的重视,对其大力扶持,协调和推动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出台配套的管理制度,为合同信息化管理的落地保驾护航。这样才能让合同信息化管理平台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提高和完善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目的。

5打造高素质的合同管理队伍

建立优质的合同管理团队是合同信息化管理实施的关键所在。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熟知管理制度,并且熟练掌握电子信息化系统的操作[2]。在信息化管理前,企业中的合同管理人员不懂信息化相关知识,IT工程师对合同管理工作不是很了解,两个部门在业务领域没有太多交集。如果企业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这样的工作状态会大大改变:在信息化推进初期,合同管理部门(人员)和信息化建立部门(人员)有着长期的沟通和交流,IT工程师通过了解合同管理线下工作模式、流程、数据来源等,梳理多重逻辑关系后,运用不同技术手段将代码写至信息化平台;合同管理人员在提出IT需求过程中也逐渐了解自己的工作在合同管理模块中的职责、角色、权限、工作流程等,并能熟练掌握各种操作。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参与人员对不同范围的工作从了解到深入,再通过后期的各类培训学习,使各自的合同管理水平及职业综合素质都有了大幅提高。因此,在信息化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没有一支良好素养的员工队伍,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

6结束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进程,保障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引进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新时代的合同管理中运用创新理念,依据信息化平台,提高合同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虽然合同信息化管理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但这些管理变革,给传统企业带来新活力,也是现代化企业实现高端产业链创新、飞跃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变更流程范文4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设备状态;统筹规划;运维成本

作者简介:赵君翊(1983-),女,福建福州人,国网福建省电力物资公司,经济师;周晟(1983-),男,福建福州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高级工程师。(福建 福州 350003)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213-02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已经进入“建设应用并重”、“着力深化应用”的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各个系统在纵向、横向两个方面的耦合程度日益加深。信息系统使公司总部与网省之间、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增强。公司系统信息化水平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已跨入大网络、大系统、大集中、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三大两高”时代。传统的信息运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公司信息运维的需要,信息运维工作亟待规范化、标准化。

信息系统规模逐步增大,信息系统硬件增长快、机房扩建、电源扩容、运维量突增,有必要对信息设备的管理展开研究,以适应并促进资源优化整合的实施,保证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针对信息设备建立了一套统一的信息主设备库,用以支撑信息规划、信息建设、信息运行、信息检修、信息评价等重要过程,覆盖信息设备的各个阶段,为信息运维提供了基础性保障。遵循源头统一、一处维护、多处使用的原则。

一、面向对象的电网企业信息设备建模

采用面向对象的结构和设计来统一与扩展已有的设施和管理标准的被管理电网企业信息设备,突破了“扁平”的数据格式对对象建模的约束,是一个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统一数据的信息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提取和分类――减少问题域的复杂性,定义高层和基础概念(管理域的“对象”)。这些对象根据它们的公共特性、性质、关系(关联)和行为(方法)被分类。

二是对象继承――把高级别和基础概念再分为子类,可提供额外的详细情况。一个子类“继承”父类的所有信息(属性、方法和关联)。子类被用于对模型加入适当数量的细节和适当程度的复杂性。它可以被看做一个三角形――顶部是“基础”对象,向底部有更多的类和细节。

三是描述从属关系、构成部分和连接的能力――对象间关联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在CIM之前,管理标准在多维排列或前后参照数据表中获得关联。对象实例提供了更好的关联方法,使关联关系可以直接被模拟。另外,关系的命名和定义方法描述了对象关联关系的语义。关联的属性(详细说明公共特征和性质)提供了进一步的语义和信息。

四是标准、继承方法――定义标准对象方法的能力是另一种形式的抽象。有对象数据的相关标准方法是封装。通过标准方法实现对象的灵活性和可能性。

参考DMTF/CIM和CDM对IT设备进行建模,清晰地展现各种IT设备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对象本身的属性和方法,有利于在开发设计阶段对信息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梳理和设计。建立合适的管理模式,实现对所有IT系统,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的统一管理。设立足够的、清晰的管理模型的状态、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以进行有效配置管理并提供有效信息给其他管理流程和人员。管理模型属性实现了灵活定义,可以包括名称、品牌、型号、IP地址、用途、分类、安装地点、所属机构/个人、管理机构/工作组/个人、生产商、销售商、服务级别和财务信息等。灵活定义IT设备配置项之间的关系,包括父子从属关系、连接关系和使用关系等。灵活定义IT设备配置项的种类,增加用户自定义的类别和从属关系。可以实现配置项和其他IT服务记录的关联能力,IT设备配置项的信息可以使用在其他功能中(例如一单两票等),向它们提供信息。定义设备的状态并实现状态统计,从而掌握设备的历史变化记录,如:何时增加了内存,变化前后的内存大小。正确定义相关各配置项的生命周期状态,结合系统功能,自动反映设备的变更过程。

二、电网企业信息设备管理流程

电网企业信息设备管理流程贯穿企业信息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维护与信息设备相关的物理、财务、合同等信息。在信息设备管理流程建设中实现包括台帐管理(设备分类模型的建立、设备录入、设备信息的查询、设备信息的删除、设备信息的修改、设备信息的导入)、库存管理、查询统计、总拥有成本计算、分派、变更、返修、盘点、报废、合同管理等管理功能。

电网企业信息设备管理流程主要包括设备清册、设备盘点、设备入库、申领出库、设备变更、更换返修和设备报废等。一是设备清册是将尚未存在于系统中的设备信息全部或增量导入到相关管理系统中,并且完成设备标签的打印、粘贴工作。二是设备盘点是为了核查设备的使用情况,需要定期到各个机房、局点进行检查统计,并与数据库记录进行比对,确认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三是设备入库是将设备存入库存中。四是申领出库是从设备实物库中的设备或备件领用转入到各个生产部门的过程。五是设备变更是指对设备的使用部门、使用人员、放置地点等内容更改的管理流程。这些变化不只是需要更新设备记录,更重要的是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才允许进行这种变更,因此要推广“实物变更”流程把该过程规范起来。六是更换返修是指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后,维护人员要把更换下来损坏的设备送修并返回的过程。七是设备报废是指设备无法/无必要维修,直接报废的申请审批处理流程。

三、ERP集成

全生命周期的设备管理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灵活的信息设备运行和维护管理体系,为国网业务系统正常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提高信息系统运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以达到实时管理、闭环管理、精益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的管理需求,为实现国网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ERP作为电力企业资源集中化管理的平台,融合了企业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财务、项目、物资、设备等重要数据及流程处理信息。将生命周期的设备管理与ERP进行业务整合,统一数据来源,明确两套系统的界面划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将是整个电力信息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1.集成设计思路

在统一信息运维管理平台中,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系统、数据中心以及ERP系统将体现各自不同的功能界面。

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系统作为设备台帐及检修计划的数据来源,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系统设备的新增及移动管理。二是信息系统设备的检修/大修计划管理。三是信息系统设备的运行监控、安全管理等专业化管理。数据中心平台主要承担数据交换的功能,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功能位置及设备主数据的传递。二是检修工单数据的传递。ERP系统作为设备管理及检修执行的管理系统,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功能位置及设备主数据管理。二是检修工单管理(预算、物资、服务)。

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系统与ERP系统将共同建立主数据管理体系。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系统将新增、修改、删除的功能位置和设备信息通过接口发送到ERP系统,另外,ERP系统根据设备号将对应设备的价值信息通过接口反馈给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系统。

2.应用集成模式

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业务应用建设规模及规划,根据成熟套装软件建设情况,建议采用成熟套装软件专用集成平台以实现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系统与ERP系统的应用集成。

成熟套装软件集成平台(XI)将成熟套装软件的业务功能封装为标准的Web Service,两者之间通过成熟套装专有协议进行通信;其他业务应用将自身的业务功能封装成标准的Web Service,注册到成熟套装软件集成平台,与成熟套装软件集成平台通过标准协议(SOAP over HTTP/JMS)进行通信。

四、结论

构建以信息主设备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信息设备管理,全面管理信息设备从规划到报废的全过程,在信息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内跟踪和管理企业所有的设备,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延长了信息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备品备件数量;另一方面通过选用平均使用寿命更长、故障率更低的设备,降低了信息设备的投入。对提高运维水平、降低运维投入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变更流程范文5

关键词:燃气企业;营业管理系统;功能设计;用户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2-0141-03

城市燃气行业是城市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燃气经营企业改革扩展步伐的加快、供气规模的扩大和供气结构的变化,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利用企业信息化打造现代燃气企业势在必行,同时也能带动燃气IT产业的迅速发展。

作者所在企业为地级市地方燃气公司,承担本市主城区工商业及民用户燃气输配供应,由于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早期投运的用户管理系统在架构和功能上已不能满足目前用户快速发展的管理和服务需求,因此亟需新建以“优化管理、服务用户”为目标的营业管理系统。现结合本企业现状,就燃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部分——营业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予以探讨。

1 燃气企业早期用户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1)大多燃气企业的早期信息化建设,没有科学合理的整体系统规划,各应用系统由不同软件企业开发,采用不同的系统平台和数据库,造成后续无法有效整合或整合成本太高。

(2)各子系统无过程管理功能,仅能实现简单的信息登记和报表功能,由此造成客户发展和管理环节的各种变更过程没有对应的记录。

(3)随着用户数量的快速发展,系统负荷超过初始设计能力。

(4)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下属分公司与公司总部分属不同的信息系统,用户数据和气费数据单独存放,无法共享。

(5)不具备完善的数据分析功能,对管理过程中的各类用户基础数据不能分析统计。

上述现象在燃气企业早期开发的信息化系统里普遍存在,所以近年来行业内也在积极探索,遵循燃气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的趋势,着重于“提升服务、协同工作、信息集成、流程管理”等几个要素,对营业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本企业在总结以前的经验的同时,经过认真详尽的需求分析,正在着手筹建营业管理系统,并完成初步的系统功能设计。

2 营业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2.1 系统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

2.1.1 协同工作平台:将企业的传统垂直化领导模式转化为基于项目或任务的“扁平式管理”模式,使普通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距离在物理空间上缩小的同时,心理距离也逐渐缩小,提高企业团队化协作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创造力。

2.1.2 信息平台:为企业的信息、交流提供一个有效的场所,使企业的规章制度、新闻简报、技术交流、公告事项及时传播,使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能及时感知企业发展动态。

2.1.3 信息集成平台:经营管理业务数据对企业的经营运作起着关键性作用,但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静态的。营业管理系统应具备数据接口功能,能把企业各环节业务系统数据集成到工作流系统中,使企业员工能有效获取处理信息,提高企业整体反应速度。

2.2 系统平台涵盖的主要内容

2.2.1 实现用户发展的过程控制管理,缩短业务流转时间。实现网络化的燃气报装和开通、业务变更、业务查询、收费和收费查询等过程管理功能。做到业务过程有记录、业务操作有痕迹保留、业务办理时限有考核。通过流程化管理,规范公司的业务办理程序,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2.2 建立完整的用户基本档案,提高公司用户管理水平。通过营业管理系统建立燃气公司用户基本信息档案,对每一个燃气用户建立单独档案,该档案记录用户从登记报装一直到抄表收费的全面信息(包括客户基本信息、客户燃气设施和计量器具信息、历次维修历史、用气历史记录、巡检记录等),使企业对服务对象有一个非常清楚的全面了解,这也是燃气企业搞好外部服务的基础工作。

2.2.3 采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手段,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通过营业管理系统对业务数据进行方便、详细的查询和完善的图表分析功能,从而实现对企业员工、用户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为企业业务管理提供完备的数据支持。

2.2.4 完善缴费渠道,提高服务水平。系统实现门店、互联网、银行代扣、市民卡、POS机等多种缴费方式,并预留相关接口,达到用户方便快捷缴费的目的。

2.2.5 建立全面覆盖的信息体系,塑造企业良好社会形象。实现内建用户信息平台与营业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及时调用系统用户数据气费通知、停气告知、业务公告、节日问候等功能。

2.3 营业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描述

2.3.1 用户报装管理:用户报装系统(居民用户、非居民用户、室内燃气设施改造)实现从用户申请安装受理申请、查勘、编制预算、设计出图、用户缴费、安装任务下达(部门间任务传递和部门内任务下达至班组)、验收、通气、反馈安装完成情况以及各类属性资料的管理,并建立用户档案。各环节均需设置时间限制,以确保整个流程所耗时间可控。

2.3.2 抄表收费管理:

(1)客户管理:建立全面的用户档案信息,包括燃气计量表信息和调压阀、燃气具信息,用户基本信息,气表信息,换表信息,抄表信息,收费及欠费信息等。

(2)用户业务办理:换表、销户、过户、更名、搬迁、停气、启封等用户业务变更管理,实现变更过程有记录可查询,变更结果与客户档案用户状态进行关联。

(3)抄表管理:抄表数据的录入和核查,实现抄表器抄表接口、远传抄表接口、异常气量报警。

(4)计费管理:按照客户类型、用气方式灵活定价,支持阶梯气价。

(5)公司营业网点收费管理:燃气公司柜台缴费(自动计算滞纳金、滞纳金减免处理、自动找零、结余处理);预付费收费管理(预存款收取、预存款批量扣费、预存款剩余金额及扣减明细查询);其他费用收取(杂项业务费用收取);收费差错处理(销账、退费、补收等);票据管理(管理收费发票的收、发、存及作废、查询、汇总统计等)。

(6)实时联网缴费管理:实现与各实时代收费单位的联网缴费、退费、对账功能等,系统预留新增代收费单位的接口。

(7)查询统计及分析:业务发展业务量及费用统计、用户及气表统计、气量气费统计、考核报表、稽核报表及异常数据报警。

2.3.3 系统管理:包括气价管理、系统编码维护、参数设置、操作日志管理、操作人员及权限管理。

2.3.4 短信平台管理:与营业管理系统集成,自动提取客户信息(提取用户编号、用户名、地址、联系电话、气量、气费等信息),实现账单提醒、欠费催缴、预付费余额提醒、停气通知、节假日慰问、停气通知及安全提醒等功能。

2.3.5 辅助办公管理。

(1)内部短消息:对公司、部门以及人员点对点发送消息;每一项业务流程处理完成后系统自动发送内部短信通知待办人;短消息管理等操作。

(2)公告:面向公司本系统内部公告信息。

3 结语

总之,燃气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目的就是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理念与公司的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程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建立一套高效合理的用户营业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但能为企业提升管理效率,还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全面快捷的服务,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星.燃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J].煤气与热力,2010.

企业信息变更流程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内部控制 嵌入 风险导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企业日益依托各类信息系统来及时收集、甄别、传递、处理和披露大量信息数据。信息技术逐步嵌入成为控制企业运营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实施企业经营自动化的关键支撑,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信息系统(IT)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嵌入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化

(一)信息技术嵌入直接推动了企业控制环境的完善

信息技术的嵌入促进了企业内部职责分工和角色分配的调整,推动了员工知识和技能结构的适应性改变;信息技术的嵌入推动了企业管理层参与各项制度的管控,使得企业在组织机构及职责优化的同时,流程重组及标准化建设得以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对组织机构提供信息流能力的改变,使得非IT环境下的顺序式集中信息传递逐步转化为平行式发散信息传递,大大增强了组织信息对称性并推动了组织机构扁平化。

(二)信息技术嵌入为复杂的风险分析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在建立信息系统之前,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是一堆文件和手册,只能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进行自我修正,企业控制主要通过事后控制的方式,基于风险的动态预防和调整性较差;信息系统建立以后,大量数据收集、分析工作可以由系统自动完成,组织可以更加集中于流程的优化调整和专注于风险的分析管理,即使面对急剧增长的业务规模、灵活转型的组织结构以及纷繁复杂的信息来源,组织依然可以进行有效处理,使得动态和实时控制成为可能,更好地发挥风险评价机制的预测、预防作用。

(三)信息技术嵌入增强了控制活动的透明度和执行刚性,提高了执行效率

在设计有效的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的环节清晰明了,控制信息的收集、处理、生成和传递过程由系统自动生成,减少了人工处理环节,对数据变更均有系统记录,使得篡改或违背内控的行为将会留下操作线索,大大降低了数据传递过程中的舞弊机会;通过信息系统分配任务,建立明确的控制文档执行标准,并准确记录执行过程,有效地提升了组织控制活动的执行力,大大增强了执行刚性。

(四)信息技术嵌入使得沟通更加高效便捷,监控更加动态全面

具有良好结构、严密控制的信息系统,可以合理、及时、有效、全面反映企业的业务活动,改善企业与内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从而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映及传递机制;信息系统嵌入企业的制度安排和控制程序,使得系统本身具备了内在的控制机制,也使得企业对审批、异常、权限等的动态监控成为可能,可以说,信息技术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预防性职能”,大大促进企业价值提升。

二、信息技术嵌入也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风险

在关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由于信息系统自身的特点给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带来的风险。

(一)信息技术嵌入为企业内部控制添加了新的风险元素

信息系统在实现跨部门业务集成和处理的同时,对交易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等系统应用风险,以及对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程序变更、系统安全、授权等特有的系统管理风险应运而生;由于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通常由各个需求部门陆续发起,然后逐步根据整合需要在关联系统之间建立数据连接平台,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系统的数据共享,当涉及多个系统接口时,就会产生新的控制问题和风险;信息系统的权限分配通常采用设置用户组分配,一旦访问权限开放给不应该拥有访问权限的个人或团体,就会大大提高数据被泄露或破坏的风险。

(二)信息技术嵌入改变了控制流程以及授权的审批流转方式,增加了控制风险

传统控制主要采用书面方式审批,授权也多采用印章、签名等书面形式,且在呈递程序上采取层层通过相应级别人员的人为控制的方法,加强了各传递环节的内部牵制,从而有效地防止作弊;信息系统使得大量的审核、批准、授权以电子化的模式运作,审批意见均为电子信息输入,授权签名以电子签名为主,信息系统只会识别电子口令和密码(如授权支付资金的网上银行密码、合同审批的领导口令),一旦被窃取或冒用,就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三)信息技术嵌入对信息的共享模式放大了信息数据的安全风险

信息系统多数都处于各种内部或外部网络状态,数据在存储与传递过程中很容易被篡改或受到病毒的侵扰而遭到破坏,同时黑客、商业间谍等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侵入系统,获取所需信息,提高了企业数据信息保密的危险指数,信息流动的安全性风险被放大,企业固有风险和财务风险也被放大。

(四)信息技术嵌入改变了部分控制的关键点,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放大

信息系统嵌入后,企业风险结构发生变化,使得原来基于文件审批的内部控制的许多审计线索在引入信息系统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系统自身的应用管理关键点带来的风险。在IT环境下,审计人员对本身具有不安全性的信息资料和数据进行审计,加大了做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使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放大,审计风险相应也被放大。

三、信息系统嵌入推动企业构建风险导向型的IT内部控制

信息技术嵌入环境下,企业更加重视基于IT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建设和管理,推动加速构建风险导向型的IT内部控制。

(一)风险导向型IT内部控制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企业层面的信息技术整体控制;信息系统层面的IT一般性控制;业务流程层面的IT应用程序控制。

企业层面的信息技术整体控制是对企业信息技术进行战略规划、指导运作的前提,主要包括公司的IT环境、IT风险评估、IT信息沟通以及IT系统监控等,它既包括了企业信息技术战略规划、信息技术组织架构及关系,也涵盖了企业信息技术安全制度和标准,以及信息技术主要领域,还覆盖了企业信息技术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培训计划等。

信息系统层面的IT一般性控制是其他基于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措施的基础,主要包括系统程序开发、程序变更、计算机运行、程序和数据访问、终端用户计算机应用等,控制点主要集中在新建系统、系统账号、权限和密码管理、程序变更和系统运行维护等方面。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应用系统,它强调的是对信息系统所处的整体信息技术环境的控制规范。

业务层面的IT应用程序控制是保证信息技术控制到位的最小数据单元,主要分为IT自动控制点以及与系统相关的手工控制点,具体包括这些控制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授权、职责分离等。其中,IT自动控制点包括系统访问权限/授权及批准、系统/功能配置、配置账项映射控制系统、异常情况报告和预警报告、系统接口、职责分工等;与系统相关的手工控制主要包括流程变更、关键绩效指标、管理层审阅核对、最终计算控制等。

(二)构建信息系统嵌入环境下的风险导向型IT内部控制,关键在于能否建立包括企业内外网安全、权限、签名、传递、备份以及交易等在内的风险导向型网络管理机制,具体包括:

设计严格的网络系统管理制度:通过明确的操作规范和制度体系,加强对系统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严格控制对系统数据的接触访问,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实施系统日常备份,提高系统应急响应能力和快速重构恢复能力。

建立严密的网络安全控制:通过设置加密技术、实行网上公证、登陆用户密码认证、对敏感交易的访问实行限制级用户访问等多种方式加强IT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避免信息被修改或伪造,降低网络信息被盗、被侵以及被破坏的风险。

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机制:通过对关键流程权限密码的定期审阅、使用过程记录及登录变动登记,对网络信息与异常情况实时动态监控,对系统规则的定期检查审视等一系列严密的信息系统审查监控,确保存在足够的有效控制来降低由于信息系统的使用而带来的业务风险。

(三)风险导向型IT内部控制体系还必须建立完善的沟通评价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嵌入,企业ERP信息系统应用的推广,IT内部控制逐步渗透到企业的各个业务过程和经营环节,覆盖到企业绝大多数部门和岗位,对于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的控制环节不应留有任何“盲区”,以确保所有信息系统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全面信息沟通和交流。

在信息技术嵌入环境下,为满足股东、投资者等对企业风险评估信息的关注,对IT内控的评价在企业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信息中的地位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企业在披露IT内控风险信息时,通常以外部评估机构的评价结果为主,以内部评价信息为补充信息,并针对存在的IT风险事项、风险级别以及企业为防范和控制风险而采取的有效措施等进行重点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