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民生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建设民生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建设民生问题

社会建设民生问题范文1

一、以集中办学为突破口,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力造就人才“蓄水池”

教育是民生之基,社会要进步,教育要先行。只有教育质量和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提高全民的素质,提高生产科技含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近年来,富裕县全力做好“育民”文章,牢固树立大教育观念,保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积极落实教育投入政策,推进集中办学,加快教育发展,实现了教育史上的新跨越,优质、均衡、全面良性发展的教育大格局正在形成,群众对教育满意度不断攀升。一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办学条件是提高教育教学的保障。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加强学校危房改造,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全县新建教学楼21栋、中小学校舍砖瓦化、暖气化达到100%,楼房化达到80%,乡镇寄宿制学校消灭了所有的D级危房,顺利通过了全省校舍安全工作组检查验收和“双高普九”评估验收。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强教育软实力,成立教育信息中心,搭建县乡中小学局域网,为学生提供了均衡、高水平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条件。二是推进集中办学。立足于“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富教育、攻坚县办强教育”的原则,以“教育资源整合工程”为突破点,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抓手,以“初中集中到县、小学集中到乡、适当保留村小”为集中办学主推模式,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推进教育城乡均衡一体化发展。累计投资近亿元,先后在城南新区建设励志民族中学一期和二期工程,将全县10个乡镇中的8所中学全部集中到县城,村级小学集中到乡镇,共减少学校72所,今年进行的第一中学扩建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预计明年秋季开学可投入使用,届时全县将实现所有学生平等接受教育。三是落实教育政策。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积极组建“国显军”等4个捐资助学基金会,筹集助学资金70多万元;成立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拨款18.6万元,救助学生700多名,有效解决了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保证了困难学生受教育权力。2007年,富裕县顺利通过了全国“两基”评估验收,2009年被评为全省教育先进县。同时,新建文体综合馆和标准体育场,同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县博物馆、文化信息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馆常年免费开放,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94%,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以落实医疗政策为基础,全面创优医疗环境,为群众健康提供医疗保障

就医是民生之急,也是最大的民生。只有提供方便、质优的医疗服务,才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方便群众就医,富裕县全力做好“健民”文章,不断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切实改善妇幼医疗卫生及县乡村卫生基础条件,稳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功能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改善医疗条件。结合医疗体制改革,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快县、乡、村卫生院、所基础建设,同步完善医疗器械和设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县精神病院精神专科病房楼、富路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县人民医院万米住院病房楼等一批卫生工程正在建设中。二是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理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实行保底报销,封顶线由2万元提高到3万元。加强农合基金管理,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参合基金及利息全部用于参合农民的医药补助,提高了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以乡镇为单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为100%,积极推行基本药物零差价试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实施公共卫生项目。积极组织实施“三网监测”、出生缺陷人群监测、“降消”项目、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两癌初筛、叶酸补服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项目,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提高全民保健水平。累计对6 400多人进行乙肝疫苗补种,对300多名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两癌筛查了1.5万多人,免费为2万多位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免费为300多例癫痫患者发放抗癫痫药品进行了治疗。

三、以关注弱势群体为切入点,完善保障体系,为群众基本生活提供现实保障

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基础工程。只有真正解决群众切身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使群众生活更加安定稳定,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为此,富裕县全力做好“助民”文章,不断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提高标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一是促进就业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通过开展“春风行动”等就业援助活动,争取再就业资金、开辟公益岗位、落实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扶持政策,鼓励扶持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等措施,以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就业补贴政策,全面兑现灵活就业补贴和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有针对性地提供技能培训、小额贷款担保等服务,就业状况明显改善,再就业比例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县实现新就业5 000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640多万元,办理小额担保贷款1 000多万元。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加大断保职工接续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金征缴和清缴,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力度,规范各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全县城镇职工参保率和失业保险金发放率均达到100%,养老金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同时,近5 000名“五七工”、“家属工”通过审核,并按月足额领取养老金。三是关注弱势群体。深入推进“五保”供养工作,整合乡镇敬老院资源,建设3个集中供养中心,670多名老人集中入住,有效解决了城镇“三无”老人养老问题。抓好残疾人和灾害救助工作,将重点优抚对象优先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为34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累计发放城乡大病医疗救助资金1 200多万元、救助3 500多人次。强化对低保对象的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规范低保申请、审批、发放和监督程序,保障人数由最初的8 000多人增加到19 000多人,实现了应保尽保。

社会建设民生问题范文2

关键词:政府;民生问题;和谐社会;基本着力点

“民生问题”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政府工作的基本着力点。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政府。政府有保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双重职能,而这两项职能又包涵了许多具体内容,尤其是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基础,是前提,中央政府一再强调建设责任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目的是要把政府建设成为全方位的政府,主旨是为人民服务和保卫国家安全,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基本着力点,所以,政府不但要成为责任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还应该成为民生型政府。

一、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民生问题就是发展问题,而发展问题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民生”与“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要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只有代表民意,倾听民声,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政权也才能长久。实践证明,只有将民生问题作为考虑问题的基本着力点,把民生问题落到实处,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真正得到贯彻与实施。

“民生”之“民”,不仅仅指人民的生计,更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始点。没有这个“民”,政府就会失去支撑的力量,所以抓住民生问题,也就是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创造充分的就业环境;不断扩大社保范围;促进劳动关系;加强医疗保障措施;增加扶弱助困力度;做好教育均衡工作;促进文化繁荣;加大环境提升;实施利民惠民行动计划;加快平安和谐建设。归结起来,可以将上述方面称之为“民生行动计划”。既然称为是“民生行动计划”,就说明有实践的意义。

例如,“民生行动计划”的第一个计划就是“创建充分就业环境”,该计划主要包括: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城镇登记失业率应该控制在4%以内;建立小额贷款创业基金;开发新的公益性岗位,重点面向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重新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即时就业援助;加大新增充分就业社区的范围,实现创建“充分就业城区”目标;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城乡统筹就业通道,送岗到村,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劳务输出力度。为了落实计划,政府还应安排具体部门对“民生行动计划”负责。

“民生行动计划”的其他方面也要求政府在民生工作方面负起应负的责任。

在制定“民生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还应对实施民生工程做出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各级政府的应派专门的负责人来领导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民生工作;在充分动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各部门进行研究,制定完善的“民生行动计划”;不断加大民生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资金组织调度和安排,确保民生工作需要;对民生工作的原则、考核目标、内容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明确规定,建立百分制考评机制。

这些具体要求,表明了政府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视和信心。总理2007年2月9日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要求,继续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意味着解决民生问题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政府的当务之急。同时,解决民生问题不仅仅是基层人民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都需要行动起来,抓紧抓好民生工作。

二、抓民生、促和谐,关注百姓生活

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之一,而关注百姓生活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各个方面必须同心协力,才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才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富民惠民政策。所以,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央的政策,把基本着力点放在“抓民生、促和谐,关注百姓生活”上,脚踏实地解决民生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应开通关注民生问题的服务热线,以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同时体现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求实的态度。民生热线主要用于开展此类专题咨询活动,为百姓排忧解难,以及针对最低生活社会保障、劳动用工维权、法律援助、婚姻登记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现场解答。对于百姓反映的其他问题,工作人员都应统一登记,汇总给相关部门,并组织专人进行调查、处理和反馈。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其他时间也应接听热线电话,记录和反馈民生问题,让民生服务热线深入人心。

其次,各级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社区服务网络中心。该中心是一个集社区服务呼叫中心和社区服务信息网站于一身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以达到信息渠道畅通,上下互动的目的,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建设民生型政府,不仅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政府与公众的之间的基本权力关系,极大地尊重和维护了民众的权利,也直观地反映出政府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基本角色和承担的主要责任,增强了普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民生型政府建设,又必须以法制、制度为条件。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都是以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宗旨的,如果背离这一宗旨,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将受到质疑。所以,把民生型政府作为政府建设目标的基本着力点,有其必然的内在逻辑。

三、解决民生问题是建设民生型政府的主旨

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中国著名民意调查机构零点调查集团总裁袁岳在其《我们离民生型政府还有多远》一文中指出“百姓对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信心不足,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满意度不及商业服务满意度”。2006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2006年中国公共服务评价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百姓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分数为63.16分,其分数刚刚超过及格水平。广大居民对我国的公共服务水平现状的满意度还比较低,政府的公共服务任务重,建立民生型政府道路远。关注民生问题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有民生政策问题,如果继续依靠老的利益保障机制,则民生政策很有可能被某些利益集团尤其是基层权势集团利用,所以关注民生问题还需要一整套体系的建设及制度的创新。

建设民生型政府的主旨是解决民生问题,这并不是简单地解决吃、穿、住、行的问题,而是要在制度、政策上给予保障。

政府在民生工作中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抓好社会救助工作,要提升城市低保水平,启动农村低保工作;继续做好贫困户的帮扶工作;结合各地的实际,着眼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主动选择的36项“自选动作”,并且要巩固、提高、完善并有所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要抓好社区建设、慈善工作、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民政人才队伍培养的工作。政府做好民政工作的关键是:增加财政投入,解决民生问题,并优先安排民政资金;进一步发动社会力量,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启动农村低保工作,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等工作。

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是一个跨越历史的社会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应该也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中起引导作用,重视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并以此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新时期形成中国的特色之路,从体制上解决好机制的问题,取得在实践上的新进展,在把政府建设成为责任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的同时,建设民生型政府,用改变一切的决心为人民创建一个美好、快乐、和谐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07-02-09

2、袁岳.民生型政府离我们有多远[Z].第一财经博客,2007-06-25.

3、张成福.责任政府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2).

社会建设民生问题范文3

[关键词]民生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90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0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决策咨询项目《城乡一体化条件背景下齐齐哈尔社会生态与民生保障建设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编号:QSX2013―03ZD)。

[作者简介]韩智伟(1990―),男,吉林前郭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民生建设

民生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时展所要求的特定内涵。近年来,国家决策和社会群体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试图通过以这种理念的创新和实际行动来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以此转变传统城乡之间相对的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促使城乡之间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上实现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消除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此所产生的与之相关的民生问题,为加快民生建设步伐提供充足的保障。

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这种模式的设计目标在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减少城乡之间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和碰撞。其主要概念表述为通过结合城乡之间内在和外在的相互联系,在共同地域范围内相互统筹和综合规划,重新分配整体的经济利益和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各自地域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利益和公共资源得以平等地共享,从而进行自身优势上的互为补充,使得城乡发展能够有机集合,共同促进城乡之间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以此来推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这种设计理念对民生建设来讲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载体,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程中所反映的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从设计的内涵上来讲,针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内部建设和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刻地改造,这种改造对于城乡整体建设的发展思路、观念创新、生产方式等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并将其反映在民生建设的方面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在不同领域上真正地实现一体化的模式,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设计的价值上来讲,城乡一体化建设充分地体现出公平元素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原则地深入体现并贯彻始终,使城乡居民能够切身实际地感受到公平的理念,使其参与主体能够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实现了城乡之间在政策上以及待遇上的无差别对待,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民生问题中关于城乡居民如何做到同等对待的重点难题。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地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国家结构的内在组成部分中由于失衡所引起的民生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载体,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打破原有封闭的地域结构以及对立的经济局面,逐步实现城乡之间的全面结合,缩小彼此之间存在的严重差距,重新整合城乡之间自身的经济利益,合理分配彼此之间的资源和利益划分,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从根本上真正实现城乡建设在发展模式上的一体化,加快了民生建设的步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保障和支撑。

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对民生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政府决策和社会媒介对民生建设的高度关注,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显著地提高,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完善提供了充足地保障。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城乡之间由于差别对待所产生的矛盾与摩擦,客观上推动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我国社会民生中所产生地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从近些年来的统计数据上来看,通过分析得出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水平正在逐年地增高,不同地域之间的城乡联系十分地密切,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程度,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矛盾激化与对立的现象。例如,在产业布局的规划上,在大部分地区经济运作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农村经济的扶持程度,甚至在公共资源的分配比率上也在不断地向农村经济倾斜,农村的经济结构不在由以往传统的单一的农业为主,而是逐步发展工业领域和服务行业,促使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合理的分配和布局,扭转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局面,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水平落后的民生问题。

由于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合理规划和布局的作用,使得城乡之间的融合在不断地有所改进,加之政府决策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倾斜程度较之以往逐年增多,使得很多领域的开发和研究项目逐渐地完善,且针对农村的公共资源比重投入的程度明显增多,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程度明显地扩大,减少了城乡之间经济基础的差别对待,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态势过多的呈现两极融合的现象,这对于民生建设来讲有着极其显著的成效。

此外,转变了以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有效地解决了民生问题中关于生态环境的矛盾。由于以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使得在以往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对生态环境领域的保护,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一些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过分利用生态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脚步,也使民生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现如今,更多的社会主体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缓解了民生方面在此问题上的冲突,同时减少了以往过多以粗放的形式来追求当前利益的产业布局和利用手段,使我们的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逐渐的加大,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对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社会民生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生态环境与城市之间这两种因素的融合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社会民生需要噬待解决这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重点问题。要使当前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能够得以更好地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之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的合理规划,必须慎重考虑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客观上改善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必然关系,从而才能更加有效地稳步推动城乡之间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加快民生建设的步伐。

三、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当前社会所产生的民生问题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项国策能够进一步地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缩小城乡之间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消除当前我国社会中反响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因此,要想加快民生建设的步伐,必须从根本上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所产生地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阻碍社会进程中所出现的各项民生问题。

(一)完善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机制

加快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能够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从根本上完善公共资源的分配机制,合理地利用城乡地域空间的布局,整合双方自身的优势,有效地进行彼此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互为补充,使之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之间在发展与合作上的公平对待。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解决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最为有效的措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由于城乡之间差别对待所产生的民生问题,从而改变以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不合理的规定,并从根本上做到统筹全局,实现城乡之间地良性互动。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促使分配机制在政策领域内实现平等对待,这在整体上表现了城乡之间整体性的发展脉络,有效地解决了制度无力乏术的问题,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互为补充全面发展。尤其在利益配置和资源分享上,使得城乡之间的在划分上能够平等的对待,消除以往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差别对待,从根本上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制度性的保障,以及有效地从总体上密切加强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计民生问题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有效地减少了城乡之间在 差别对待中所引起的各项摩擦,从而更好地加快了当前社会的民生建设。

(二)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打破了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得到了政府决策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城乡之间不协调的发展态势,农村经济的增长幅度逐渐地走向正常的发展态势,稳步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不仅从根本上调节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村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合理布局的局面,而且从根本上加强了农村的基础产业建设,扭转了当前农村基础产业薄弱的环节,使得农村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得以很好的转型并走上正轨,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此外,由于人口结构分布的不合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过多,致使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进程比较缓慢,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俨然成为当下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劳动力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投入到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当中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有效地扭转当前农村社会剩余劳动力比重过多的局面,转移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强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前景,解决了当前民生问题中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加快了民生建设步伐。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社会进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减少了社会进程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此外,在客观环境下,能够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形态,这对城乡之间的发展格局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变革,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我国当前民生建设的步伐,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孙刚印,刘志琰.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涵及其政策建构〔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03).

〔2〕汪波.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02).

〔3〕崔传义.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切入点〔J〕.中国城市经济,2009,(04).

社会建设民生问题范文4

关键词:民生问题;解决;社会和谐

民生问题就是衣食住行,以及与社会经济相关的政治生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问题也在发展。虽然现在很少有人有衣食之忧,但是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住、行以及权益的平等和社会分配的公平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新的要求。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民生问题,实际上比改革开放前的民生问题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复杂。

1 民生问题的具体表现

1.1 医疗和社会保障问题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阻隔,造成了城乡医疗和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公正。一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农村居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就都往大城市大医院奔,造成“看病难、看病贵”。二是城市地区的居民广泛享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而农村地区的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与城市居民相比有很大差别。三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较大。事业单位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保险制度相对比较健全,而其它社会群体的保障制度还需要完善。

1.2 就业问题

目前,我国的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三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从供给关系上来看,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毕业生就业难在所难免,尽管毕业生陷入找工作难的困境,但是也有部分企业陷入了招工难,如何打破市场的这种不平衡和盲目性,需要政府加以正确的引导。这三大矛盾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

就业是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失业则中断了收入来源,生活也由此陷入困境。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1.3 教育问题

当前,教育问题已成为中国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教育不平等、不公平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是城乡之间,各阶层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先天因素在教育资源获得上发挥很大作用。优质资源越来越多的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优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二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三是高考移民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四是对困难群体来说,他们子女的平等教育机会很难得到保障。

1.4 收入分配问题

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很快,群众的生活大大改善。但由于体制、发展和公共政策的缺陷问题,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拉大,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付出等量的劳动,在不同行业得到的报酬大不相同。二是付出等量的劳动,在不同地区得到的报酬也大不相同。三是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非常大。四是初次分配中劳动者获得的报酬少,再次分配中农村居民获得的报酬少。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会有国家安定,也不会有社会和谐。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造福民生,既是治国理政之根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要务。

2 如何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目前,我国不仅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而且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也日渐突出。这些事关百姓生存的民生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不利于社会和谐,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解决民生问题,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和价值取向。要解决好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就要抓好四大现实问题:

2.1 抓好“就业”问题

“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解决好就业问题,一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二要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三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四要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平等的就业服务。

2.2 抓好“教育”问题

“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抓好教育问题,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三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解决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四要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2.3 抓好“分配”问题

“分配”是人民休养生息的源泉。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造成了地区、行业、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抓好分配问题,一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二要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三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增加政府转移性支出,有效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四要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

2.4 抓好“社保”问题

社会建设民生问题范文5

关键词:民生;社区建设;社会建设

近年来,在大力开展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改善民生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一定程度上说,改善民生不仅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结构调整的题中之义。伴随着“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在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要求下,改善民生的重点向基层倾斜有其一定的现实性与必然性。当下,基层社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空间,人们在社区里不仅有基本的温饱、安居等生活需求,而且也有社区医疗、社区教育、社区养老等现实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纵深发展,人民群众在社区里的社会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样化。可以说,改善基层民生,不仅要在社区层面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需求,而且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地“与时俱进”,即通过综合创新的平台来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民生需求,而以增进社区居民幸福感为宗旨的“美丽社区”建设无疑是当下通过综合创新来保障和改善基层民生的有益尝试。

一、“美丽社区”建设体现了改善基层民生的现实要求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区在解决我国民生问题中的优势与潜力越来越凸显,可以说,伴随社区建设的大力开展,保障和改善基层民生已成为社会共识。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为保障和改善基层民生的有序践行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而且也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增加人力保障等行动,使在社区里开展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得以明显改善。如在社区服务机构建设上,“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20.0万个,社区服务机构覆盖率29.5%;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覆盖率72.5%。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39.7万个。”[1]总体来说,在和谐社区建设的推动下,通过实行诸如增加社区服务机构等一系列的具体举措和行动,保障和改善基层民生的整体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也在向社区转移,一定程度上说,改善基层民生面临着新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全面考量。特别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背景下,随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整体推进,改善基层民生必然要有新的要求与期待,而这种新的要求与期待恰又与“美丽社区”建设的内涵具有一致性。

“美丽社区”建设,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结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推进社区建设的有益探索。它着力于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与实践贯穿于社区建设的全过程,以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导向与宗旨,从积极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高度,全面、有序地改善基层民生的整体格局,努力在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需求上有所作为。可以说,“美丽社区”建设是当下提升社区建设质量与效益的有效契合,更是当前着力保障和改善基层民生的鲜活实践。

民生涉及人的生活方方面面,既有基本的生存需求,也有保障和发展的现实需求,既有物质方面需求,也有精神方面需求,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民生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于保障和改善基层民生而言,必须要结合当前社区居民所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地回应居民在社区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特别在新的发展理念下,社区居民对于低碳生活、幸福生活的期待已成为当前改善基层民生的重要需求。

在社区生活中,随着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在基层民生建设中要时刻注重生态元素,这不仅体现在人民群众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热切期盼,也体现在人民群众对于环境优美、宜居生态的生活小区的良好期许,更体现在人民群众对于低碳生活方式的美好诉求。在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随着社会重心的下移,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尤为迫切,可以说,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与难点都在基层,这不仅体现在基层民生需求要通过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来保障和实现,而且也体现在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以此来有效改善基层民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从基层民生建设的内容和实际来看,保障和改善基层民生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维度,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民生问题呈现一定的复杂性,而且还存在着具有阶段特点的结构性矛盾,为此说,推进基层民生建设需要进行综合创新。面对我国民生问题的结构性矛盾,寻求在基层解决好民生问题,以此实现社会结构的有序调整是实践中的一种理性选择。

可以说,无论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来看,还是从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来看,乃至从化解民生问题的结构性矛盾来看,“美丽社区”建设不仅体现了当下改善基层民生的现实要求,而且也体现了探求通过综合创新平台来改善基层民生的实践努力。也可以说,“美丽社区”建设既有对社区建设的生态追求意涵,也有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指向,更有通过综合创新解决基层民生问题的具体实践。

“美丽社区”建设的“美丽”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有外在的“物质”之美,更有内在的“精神”之美,既有生态之美,又有心态之美。“美丽社区”建设就是要适应当下社区生活的实际,从社区居民的现实需求出发,通过综合创新平台和手段解决各种基层民生问题。进一步来说,“美丽社区”建设是新的发展理念下社区建设的生动写照,它赋予了社区建设新的内容与新的价值,它的实践集中体现了在社区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效益与生态文明效益的高度整合、体现了社区“生态”与社区人的“心态”的协调与统一,它通过各种改善基层民生的具体实践,让“美丽”常驻人心,让“美丽”充实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二、改善基层民生是“美丽社区”建设的主线

“美丽社区”建设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次和不同面向。仅就回应当前社区民众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而言,它的实践着实地体现了在社区层面通过综合创新来集中推进基层民生建设的思路与举措。可以说,“美丽社区”建设的主线就在于努力改善基层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2](P.34)为此说,“美丽社区”建设的全部实践必然要围绕基层社区里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积极行动,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当前社会发展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以及社区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出发,在保障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适应多样化社会需求的社区服务与管理的体制与机制来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基层民生建设。

从实践上来看,如天津市按照“居民自治规范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办事服务便捷化、人文环境宜居化、生活方式文明化、群众参与广泛化”的标准启动了“美丽社区”创建活动,并根据“美丽社区”的创建安排将实施六项工程,即居民民主自治工程、社区管理深化工程、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居住环境优化工程、社区文化繁荣工程、社会组织培育工程。[3]可以说,天津市提出的“美丽社区”建设以及所要实施的六项工程,既是对当前社区建设中的一些重点与难点问题的及时回应,也是对解决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与民生问题的积极尝试。如社区物业管理问题,当前城市社区里物业纠纷问题相当突出,物业纠纷及其后果不仅影响了社区整体的稳定,而且也影响了社区环境的改善。有的小区由于物业纠纷而造成了小区绿化无人养护、生活垃圾无人处理等等一些不良后果。物业纠纷的频发既影响了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影响了物业公司的有序经营,可以说,面对当前社区物业管理的现状,建立多方参与的社区物业管理新机制就成为当前社区建设的一个重点,对此,“美丽社区”的创建给予了积极回应。又如社区环境问题,治理城市社区中的乱搭乱盖、乱贴小广告等问题已成为困扰社区管理工作的难点,而“美丽社区”建设的天津实践――“居住环境优化工程”对此也给予了积极探索。诸如此类的涉及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还有很多,如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等等。可以说,民生问题是“美丽社区”建设的重点,“美丽社区”建设的“美丽”之处恰在于它时刻以民生建设为根基,及时回应社区民众的现实需求。

当然,“美丽社区”建设不仅对民生问题的基本面给予了必要关照,而且还面对民生需求的变化,及时地调整思路、更新理念,时刻用“以人为本”的手段解决社区层面的民生问题。如社区信息化建设问题,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与手段,把高效便民的智慧服务带进社区生活已成为民众的重要需求。“美丽社区”建设通过建立社区管理信息平台,提升网格化社区管理的运行效率,让社区居民在网格化治理空间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民生实惠。又如社区养老问题,面对新时期养老的新需求,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探求在社区层面回应养老问题已成为时代课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老年人对在社区里进行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情感关怀、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为此,必须要改变过去应对养老问题的思维方式,让社区养老成为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社区”建设对此也进行了回应。

可以说,“美丽社区”建设的依据、思路均在于基层民生的保障和改善,而且它还随着民生需求变化的实际而不断调整。以“美丽社区”建设推动基层民生的有序改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社区居民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出发,确保“美丽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等内容时刻体现基层民生的现实要求;必须坚持构建“幸福生活”的原则,以社区居民满意与否作为美丽社区评价的根本标准,让幸福指数成为改善基层民生的导向;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努力在社区建设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上有所突破,争取在保障基层民生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财政保障等方面有所创新。诚然,通过“美丽社区”建设推进基层民生的全面改善,不仅要有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更要有实实在在的美丽指标,如天津市提出的“美丽社区”建设已细化到了具体的美丽指标上,这些指标包括6个大项目,81个子项目,每一个为社区“量身定做”的评分项目都与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息息相关。[4]

总之,以“美丽社区”建设推动基层民生的有序改善,既体现了积极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要求,也体现了改善基层民生向“美丽”求索的实际需求。美丽社区是环境优美、卫生干净的宜居生态社区,同时也是和谐友善、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美丽社区”建设所提供的综合创新平台不仅拓展了改善基层民生的思路,而且也丰富了改善基层民生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民政部.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http:///article/tjbg/201306/20130600474746.shtml)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社会建设民生问题范文6

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一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为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首先,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其次,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与科学发展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改善民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立足于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使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再次,解决民生问题,必须统筹兼顾,循序渐进。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实施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加大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受灾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海岛和库区的扶持力度等,都深得人心。应该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解决民生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把突出重点与兼顾紧密结合,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制度,保障全民的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和机制,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