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花园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花园规划范文1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人居环境质量亦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环境。对于人们来说,其理想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们在其中学习和居住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起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塑城市自然生态的功能和作用。
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本文着重运用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到校园规划设计的工作中,探索能够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想,指导学校走“以人为本”的环境生态化,符合学校建设百年大计的新型景观型校园之路。
1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综述
21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随着城市的进步,现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加剧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如大气、河川污染及热岛效应等不良现象接踵而来,人居环境矛盾突显⋯⋯。城市渐渐成为了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人们渴望绿地、渴望森林、渴望回归自然,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同样重视景观生态建设,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已成为今后校园规划设计发展方向。
1.1校园规划设计的特点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1]。校园规划设计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2]。它们对学生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他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1.2景观型校园特点
通过道路、建筑物、植物的合理规划布局,营造出生态环境优越的绿色网络体系,更适合师生的工作与学习。
(1)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2)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
(3)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材料。
(4)校园内部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绿化植物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5)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
(6)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7)校园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标。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3]。
2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2.1规划设计思想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型校园[4],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场所。
2.2规划设计原则
(1)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以利师生身心健康。
(2)体现景观型学校的原则。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5]。
(3)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作指导,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4)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平面绿化和景观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空中花园,组成一些立体图案,形成立体景观。
(5)以人为本的原则。生态景观规划上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①空间组织与规划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的活动空间。②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设施的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③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的思想情感。④植物配置选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各种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6]。
2.3规划理念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有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艺术式校园,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生态景观场所。
根据功能定位,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确定为:环境效益上追求大生态;绿化布置上追求大绿化;艺术构思上追求大景观。基本定位:“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四书•大学)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大学不仅提供用于传授知识的课堂,还必须提供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启发智力的场所[7]。随着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大学的职能已有了新的内涵:综合教育治学场所;科技研发中心和综合发展实验室;社会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展示中心。
3校园景观设计决定因素
3.1气候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日照时间,日照强度。气候是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
3.2规划
规划有助于设计形式区别化的调查。中心区要求景观形式和特征持久耐用,并且具有纪念性意义。而学生宿舍区以宁静,安全,社区形象为特征,运动场和娱乐场按游戏和竞赛规则设定其大小布局,停车场可以按规定标出管理区和便利区。
3.3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同样重要,因此也是一个设计决定因素。设计树木和草坪都要考虑生态问题。草坪就是校园的象征。要避免使用单一树种,苗圃尽量多样化。
3.4校园的面积,布局与周围环境
比例,周围环境,面积,布局是重要的校园景观设计因素。校园景观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形的[8]。校园所在地的面积,布局及周围环境的特征是决定校园景观的要素。
3.5风格
无论是校园整体景观还是局部景观,风格的选择是设计的一个决定因素。从风格上讲很少有校园是单一形式的。各部分景观表达形式各不相同,风格上的多样性也许具有教育价值。
3.6植被
气候影响植物的选择和利用,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外观,颜色和质地。研究它们的特性,把设计理念与实际的视觉效果结合起来。树和草是校园景观中必不可少的。树木是“健体强身,放松神经和刺激灵感的工具”。绿色植被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9]。排列成行的树木能清晰表明大路,小径,界限的位置与方向。如果恰当选取树木,校园路线会更加明晰。在校园周围种植的树也许会像绿化带一样的密度,但树木形成的屏障可降低噪音,如同悬浮粒子过滤器一样提高空气质量。树木能加强建筑群的整体结构感,无论是按传统还是现代的观点,校园树木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4结束语
校园环境要求完整性、稳定性和统一性,要求一种具有严格理性和有意义的设计。校园环境应是恬静和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它的设计应创造一个户外学习、休息、思考、交流和集会等适应学生要求的活动场所。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功能、技术和使用特点,打破对人发展的禁锢,解放人的个性,由重“教”转到重“学”上。校园规划设计应本着人本主义原则、生态优化原则、创新开放原则及地方性原则等理念,为学生提供表达情感、启发智力、培养兴趣、提高素质的场所。
〔参考文献〕
[1]理查德P多贝尔.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M].北京世纪英闻翻译有限公司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李学忠.景观设计[M].台北:六合出版社,1998.
[3]张国强.风景园林设计———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作品集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戴志中.高校校前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5]杨志疆.当代艺术视野中的景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6]《校园景观与绿化设计》编委会.校园景观与绿化设计[M].长
春:吉林文化音像出版社,2005.
[7]周逸湖.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花园规划范文2
中国几千年来认为“入土为安”——死者必须埋入地下的习俗已经根深蒂固。古代中国人认为人类必须依附自然,与自然息息相通,“入土为安”实际上是这一哲学思想在丧葬上的反映。我们常用的汉字“葬”,也形象地说明了这一观念:死后放入土中,下面填些树枝,上面洒些土,种上纤草。《易经》中记载的“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的不少学者均从理论上阐说了这一习俗。他们认为:“万物不能越土而生,人亦万物中一物”,所以死后要归于土,又说“人由五土而生,气之用也,气息而死,必归葬于土,返本还原之道也”,所以“葬者,乃五行之返本还原,归根复命;而教化之变达也”,将人死后入土,提到教化的高度。
但是,无序的孤茔野坟在城市边缘的路旁、沟边散乱地扩展是不可取的,严重损害卫生、观瞻和节约用地原则。在全国提倡火葬的情况下,墓地仍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着。“阴宅”挤压“阳宅”空间,也不利于阴阳平衡。集中的有序的城市公共墓地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功能用地。人类敬祖宗悼亲人的精神情操,祭祖扫墓缅怀先人的祭祀活动,也是一种传统习俗。但是现行教材,《城市规划原理》和有关杂志缺乏城市公墓内容,在一般城市总体规划中甚至没有公墓(陵园)用地项目。
因此,陵园的规划与设计也就显示出了其迫切性。笔者有幸参与了几个陵园的规划设计,本文就上海福寿园(东园)为例,与同行进行交流。
概况
上海福寿园地处青浦城南,佘山景畔。前期的西园占地350亩,以中式风格为主;东园占地300亩,定位为现代式陵园。陵园中结合上海已故百位名人,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休闲、参观场所。
规划设计立足于建文化陵园、创陵园文化,顺应时代的发展,赋予陵园以新的属性:公益性、文化性、纪念性、经济性,形成现代陵园的新概念。
设计理念
将人文纪念功能与陵园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既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祭扫先人、寄托亲情、弘扬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一个文明场所,又达到为青少年和市民游览休闲、欣赏文化艺术、接受教育的目的。两大功能的有机结合,既为社会提供精神文化效应,又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这一设计理念,福寿园东园将建成一座有深厚文化积淀,有浓郁的艺术氛围,有特色的绿色生态公园,与西园共同成为重要精神文明基地。
规划设计原则
陵园公园化的原则
现代陵园要摒弃阴森、恐怖的感觉,要重新赋予她一种祥和、宁静的氛围。陵园公园化的理念在于把陵园做成一个大公园,通过墓碑的合理摆放、园道的曲折、绿化的自然遮掩、园林小品的有机结合,建一座陵园“公园”。让我们的前辈和故人安静地置身于这样一个花园中,每逢祭扫之日,后人可踏着和风,迎着煦日,来缅怀他们。
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整个东园基地中,三面环水,地势较平坦,因此在规划中开渠引流,挖土堆地形,以三条水渠贯穿于基地之中,汇集在基地中心形成两个面积相对集中的水面,在相应岸边的四周堆一些微地形,增强景观层次。
阴事阳做的原则
进入陵园,首先看到的不是“排排坐”的墓碑,而是草坪、鲜花、河流、与之相协调的建筑(艺术雕塑中心、业务房)、园林小品等,耳边传来是悠扬的音乐,天上的飞鸽,水中的游鱼,消除了传统意义上陵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抑感。
坚持现代式风格的原则
东园的总体规划与西园大相径庭,以现代式风格为主,规划设计中全部采用现代的亭、廊、桥,且大量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如:亲水平台、溪坑石跌水、布膜等,包括主体建筑(业务房)都采用了钢结构、大玻璃钢结构的现代式风格,与西园相比较更给人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风水学的设计原则
园区内的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和三级道(园区小径,墓间人行小道)。主干道可行机动车,在清明、冬至人流拥挤时,又可起到疏散人流的作用。次干道可行电瓶车,除了三个入口采用直线形的道路外,原则上按风水学“曲则顺”、“直则冲”的原理,设计成弯弯曲曲,也有利于景观设计。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考虑到来客扫墓、祭扫的需求,在布局上、绿化上、人员流向和车辆流向等诸方面作充分的考虑。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陵园的建设与一般的房地产建设不同,是以“逐步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运作的。这样可保持陵园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一块,销售一块。将地区位置相对较普通的区域先进行开发,逐步形成区域形的大规模,再将拥有规模优势的较好区域作开发,这样既避免了一哄而上浪费土地资源,同时也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
福寿园东园的设计与建设也遵循了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先将基地的土地进行开发。这样若干年后将形成以中心湖区景观带和周边墓区的格局,此时再对中心湖区作开发,将获得高利润的回报。
墓区
艺术墓
是一座座纪念墓碑,又是一尊尊高品位的艺术品,给后人以舒心的视觉享受。人生命结束后,用艺术形式表现自己,不同的人生,用各自喜爱艺术的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墓区景观是集祭扫、纪念、游览、瞻仰于一体的园林。用园林手法表现、设置墓位比较随意、活泼,自然展现为一座特殊的公园。艺术墓区可依职业、身份的不同划分为不同区域,如高知区、军人区、公安区、红十字区、老干部区等等。
树葬
以树葬墓园代替立墓树塔是当前殡葬的新风尚。利用新建园区四周坡地环绕的树林,发展树葬墓区业务,也可满足热爱自然的群体的需求。
草坪葬
草坪葬绿草菁菁,点缀鲜花和小巧精美的墓碑,碑上或几句人生格言,或是一个美丽的雕像,一点没有死亡的气息,相反呈现一片阳光灿烂。
传统墓葬
位于陵园周边侧,绿相簇拥之下,远看只见树不见碑。
其他形式
由于三期是西洋式风格,可尝试采用天主教、基督教的墓葬方式;也可尝试建造一个四季亭,做一个花葬。
竖向设计
整个公园在总体地势平坦的基础上,遵循中国传统造园中“挖池堆山”的手法,局部造微地形,满足景观要求的同时,也便于排水。
植物设计以生态为先导,保护生物资源和生物物种多样性。植物选择以适地适树为原则,尽量选择当地乡土树种。充分利用上海丰富的乔木、果树等植物资源来绿化美化基地环境。创造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的局面。
花园规划范文3
土地不是孤立的,它有着自己的自然系统,也包含着人们对土地的精神联系。因此设计必须与其所在地特有的生态、文化和历史相协调,使其能在自然、文化环境中可持续发展,保持与自然环境和城市文脉的延续性。滨河公园的建设由是如此。作为城市居民接触自然最为便捷和有效的途径,创造一种能让人们最大化亲近自然的公园环境,可使人们在城市喧闹和嘈杂的环境得以喘息和休息,在与自然的互动中释放自己。正如奥姆斯泰德与沃斯所认为的自然景色具有减轻人的心理压力,净化人的心灵的自然的魔力,公园是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解毒剂”。人们置身于绿色自然环境与自然互动有助于心理健康,缓解城市生活带来的紧张情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苍源河隶属淮河流域沭河水系,源于凌山头水库流经临沭主城区,年径流量7120万立方米。苍源河公园景观设计为沿苍源河两侧,上游至327国道北侧,下游至县污水处理厂下游总占地面积约132公顷。苍源河两侧规划主要分为五大功能园区,其中由北向南包括合源华彩景区(文化公园)、花木愽欣景区(植物园)、丹垣览胜景区(城市阳台)、田园拾趣景区(农业观光,生态涵养)、活泉碧水景区(中水净化展示园)。该公园规划定位为植物园,突出植物的多样性,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公园以中心水系为纽带,穿插布置亭、桥、廊等仿古建筑,着重体现以人为本、返朴归真的现念,使休闲、娱乐、健康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和谐,为周边市民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的休闲和健身娱乐场所。
苍源河公园结合临沭的文化和地域特色,运用乡土植被造景,为临沭打造一片集运动、休闲、游憩、文化体验和生态水源治理为一体的滨水空间,为城市增添优美、健康、充满活力的风景线。以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战略为依据,以提高改善城市环境为目的,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对公园的综合治理与改造,挖掘与开发公园的生态、景观、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潜能与优势,创造清新、优美的自然园景和理想的人居环境,带动周边城市建设完善该区块城市功能 ,促进城市地产开发,为临沭县营造出一座具有全功能和时代气息的城市重要休闲场所和生态节点. 提升区段城市形象,满足周围密集的行政,交通 ,办公,居住用地对绿地、商业、文体功能的强烈配套需求。本区域为公园、居住、商业、办公的“生态综合体”。是居住、商贸和文化多功能综合区。本案为周边区域的视觉中心、景观中心,辐射范围及影响力较大。规划以多功能综合区为出发点,引入高端商业休闲产业——“花园中心” ,带动周边商业地产及居住地产的开发。
本次规划设计定位为实现建设品位高、品质高、品牌高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1、苍源河公园在临沭整个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1)临沭县从大的环境背景分析,具有建设生态城市的良好基础。通过建设大型公园,实现都市密集的人工生态系统与清新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沟通与互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而且良好的生态环境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2)临沭县总体规划确定了城市“北移西扩”的发展格局,使公园进一步成为城市的中心地带,围绕公园特别是城区的北段将是临沭城市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未来临沭区西北部将形成以公园为绿带的新的生态化形态格局,城市形象将因为公园的综合治理和城市街区的形成而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 。
(3)根据总体规划,公园周边城市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为主,辅以交通用地和商业用地 未来城市将突出以人为本,追求绿色生态的设计方向。公园景观的进一步提升将突出绿色生态,形成人性化、多功能、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开放式的空间,成为城市中最为理想的人居环境。一号绿地是城市中最大的开放空间系统,具有建设成为大型生态景观精品的条件,是临沭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
2、规划设计理念:
(1)运用绿色宜居城市理论,突出公园的城市生态与休闲功能。
(2)提高湖景对城市景观的作用和影响,带动城市的整体景观形象。
(3)突出城市公园改造的社会作用和经济影响,推动城市建设的综合开发。
3、规划原则:
(1)在保证公园的城市生态功能前提下进行规划设计,商业设施和开发地块设计不能影响公园的功能运行。
(2)结合城市用地性质综合考虑公园中少量的开发功能,有效发挥公园文化、景观、绿化,休闲作用。
(3)公园开发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在综合各地块协调建设的前提下,创造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公园景观。
(4)公园绿化以植物造景为主,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和河景的有机结合,强调环境整体绿化效果,达到“出于人工,形如自然”的景观意境。
(5)在宏观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公园规划为采取弹性灵活的公园建设开发模式留有一定的余地。综合考虑,努力创造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人文精神的场所。中观层次充分发挥生态的调节功能、可观赏功能、可亲近功能,构筑和谐景观,微观层次充分考虑人的尺度,创造宜人的空间场所。
4、以亲水绿地为生态核心,提倡“绿色造园”,改善生态环境;强调与周边大环境及文化氛围的相互协调、融合、渗透、使滨河景观与周边环境溶为一体;以人为本,依据自然生态、社会与人的行为等科学原则从事设计,使人与环境彼此建立一种和谐的综合整体关系。在总体上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系统性原则——强调不同功能滨河绿地之间的相互联系,完善内部结构,最大化的发挥系统的综合效益。立足实际,突出以绿为主,兼顾景观要求,寻求“最佳”,以满足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以绿色景观促进城市总体投资环境的全面提升,增强竞争力。
生态效益原则——注重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敏感度的保护。在规划中以 “滨河廊走”来引导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指导各绿地植物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绿地发挥出最佳生态效益。同时注重从生态和美学、经济学角度出发,结合实际,选择能体现地方性特色的植物材料,并尽可能多的增加城市绿化植物种类,满足生物多样性的需求。
多样性原则——提供包罗万象的选择,避免单一刻板的功能和形态,多方面满足不同市民的诉求,从而提高对游人的粘滞性驻留特点,以不同功能形成活动生活化滨水区域。
可达性原则——细心预测并安排人车流向,令区内交通能维持系统运作。确保节点之间能提供安全及舒适的来往方法。以设计手法提供导向指引,令游人在放松舒适处境下到达目的地。
空间性原则——突出滨水特色,创造不同景观特色空间,以人性化尺度和城市尺度体现空间美感。
花园规划范文4
[关键词] :新建;城市公园; 规划设计;心圩江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 Nanning "Moon Lake"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positioning change as an example, some thought and summarize made by the cit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ositioning to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new park, and the moon Lake project, put forward some new ideas and suggestions to the continued construction. [Key words]: New construction; city parks; planning and design; heart Wei Jiang 中图分类号:Q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明月湖”公园的建设背景
南宁市“明月湖”公园其前称为“心圩江”公园,心圩江位于南宁市西部,是南宁市建成区内重要的内河之一,属于邕江重要的支流,是南宁市重要的防洪排涝通道,也是市区内河流水体楔形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有较大的水面和农田,绿色植被较好,绿化多为原生态状,自然风光优美。“明月湖”公园就位于南宁市西部的西乡塘片区,用地范围北临大学路、南靠邕江堤路园,西接南宁市动物园及规划后的大化路,东至20米城市规划道路,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03.8公顷,其中现状水域面积为20.73公顷。
其规划建设的背景是南宁市环境整治工程亚行贷款项目的子项目之一的心圩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12.79亿元的基础上在2004年将其规划为城市公园,形成以滨水森林景观为特色兼顾防洪排涝功能的大型休闲绿地。从南宁市规划管理局2004年2月16日关于心圩江的规划设计评审批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公园定位为生态恢复,在社会上广泛被称为“心圩江”湿地生态公园。
在南宁市提出打造“中国水城”,强化“绿都”,“水城”舀念的时候,心圩江即“明月湖”公园的建设纳入了“水城”项目,进行重点建设,也从社会上征集名称为“明月湖”,水面也从原设计的69.8米提高到70.8米,水域面积是南宁市最大水面“南湖”的二倍。其建设的层次和定位提高为城市大型综合性公园,但其底子和功能依然是生态恢复,规划设计的指导性思想依然是生态优先原则。
二、“城市生态公园”与“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区别
城市生态公园是位于城市城区或城郊,通过保留、模仿或修复地域性自然生境来建构主要环境,以保护、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局部生态系统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以生态文化或技术为主题,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实践等活动的公共园林。“城市生态公园”是近年来景观设计中出现频率很高但概念又很模糊的一个词。显然,无论是生态公园还是城市综合性公园或多或少都会具有生态效益;但并不是具有生态效益的城市公园就可称为“城市生态公园”。生态公园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它的建设需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城市的”,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一部分的城市生态公园,无论从地理位置、空间格局、生态功能和规模级别上,都是城市的一个有机部分,都具有城市的属性。从地域上划分城市生态公园,包括城区生态公园和近郊生态公园两种。城市生态公园的“城市”属性,使其有别于位于近郊和林区的自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国家公园。
2、“生态的”。城市生态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其“生态性”。从生态学的体系来看,这种生态性应该满足三个不同层面的标准:①对宏观尺度(全球生态系统)而言,它的生态过程、能源和物质的使用是有利于全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②对于中观尺度(城市生态系统)而言,它的功能可以保护或者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污染,改善环境,保护景观和生物多样性。③对于微观尺度(公园生态系统)而言,它的环境建构是符合生态原则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合理性的特征,具有自我演替发展的能力。它的具体空间和实体形象能充分考虑到与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个体的互动关系,能唤起人对于生态意象的文化体验和美学感受。
3、“公园的”。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公园的定义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的园林。”因此,满足人的心理和活动要求,也是城市生态公园的一个重要功能。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因此城市生态公园对于生态的保护与修复不应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应遵循生态原理,合理规范、引导人的活动,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其与城市综合性公园有如下表格中的区别:
三、以生态性为指导思想的“明月湖”规划设计
根据“明月湖”的现实情况以及其功能要求,尽管其公园的层次定为大型的综合性公园,我们在规划设计时首要还是立足于其生态性,在体现其综合性方面主要增加一些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其主要的区域我们还是以打造生态公园为主,但其档次和品位已不再是刚开始建设时的简单的生态恢复,而是有长期建设和短期建设相结合,在绿地规划设计中组合进来一些城市公园的一些有序性手法和人为因子,使人们浏览其中能感受到整齐有序的城市公园的便利感觉,而又能区别于一般的城市公园的单调性,因为毕竟在“明月湖”公园中除水域面积外,陆上面积的确90%是绿化用地,且在一些主要的进出入口和主要的观景点上都对植物做了精细的造景处理。
1、明月湖”公园的规划设计理念
“明月湖”公园的规划设计理念是立足生态意义和功能,打造别出一格的南宁内河游玩景区,以城市综合性公园为模板进行建设。其总体思路为“一江二岸,四区八园,四季花开”,植物应用上是以阔叶常绿树种为依托底子,大量采用各季开花植物种植于河的二岸,并在河边浅水区域种植大量的水生开花植物,力求打造一条花江。其景观分区如下图:
锦阳春江 桃李芬芳 夏日纷芸 清源幽境
“明月湖”公园被秀厢大道、科德路、大学东路三条路分割成四个部分。根据现场的实际环境,在规划设计时从北往南依次分为四个景观分区如上图。其相对应的功能分区为自北向南依次为自然湿地生态区、保健养生区、娱乐休闲区和全民健身区。在四个景观分区中分建八个特色园子,分别为引鸟园、蓝花楹园、水上花园、凤凰花园、桃李园、佳果园、棕榈园、风铃花园。
2、景观分区的特色
自然湿地生态区(清源幽境)位于可利大道和秀厢大道之间,东临总部路。这一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可利江湿地,同时具备休闲娱乐功能。自然湿地生态区陆地上以水杉、落羽杉为主,搭配榕树、秋枫进行生态种植。区内将建设两个人工岛,岛上主要种植蓝花楹等蓝紫花色的夏季观花树种,利用宽阔的浅水区域,种植水生植物,打造独特的水上花园。在自然湿地生态区将建成引鸟园、蓝花楹园、水上乐园三大主题园。
保健养生区(夏日纷芸)位于秀厢大道和科德路之间,将主打夏季如火的凤凰花园放置其中,整段以种植夏季开花的苏木科植物为主,并在人工岛上重点打造凤凰树为主的景观,营造南国之夏的火热氛围,寓意“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的发展之道。
休闲娱乐区(桃李芬芳)位于科德路与大学东路之间,东临广西大学。本区将与常绿大树为基调,以桃、李等春花植物为主打。可利江东、西两岸将分别被打造成桃李园和佳果园两大主题园。东岸的桃李园以多种植被方式突出“春花”景观,西岸则重点打造一片纯果林景观,东岸观花,西岸观果,展现出“桃李满天下,硕果尽人间”的学府文化气息。
全民健身区(锦阳春江)位于心圩江下游、在大学路和江北大道之间。本区将打造以春花植物与棕榈科植物为主的特色景观。西岸以棕榈林结合丰富的花灌木、开花地被加上宽阔的草坪形成独具特色的棕榈园,为健身者提供一个开阔疏朗的优美环境。东岸则以丰富的春季开花植物为主,大量种植红花风铃木,打造环境热烈的风铃花园,营造欢快热烈的全民健身环境。
3、个园子独具特色且各有不同的生态功能
在“明月湖”公园别打造了八个各具特色和功能的独立园子,它们不单以独自的特点吸引游人的眼球,在生态上也各具有不同的效益。如水上花园:它是利用缓坡自然式驳岸,沿水边种植耐水湿植物,水中分色块大片种植丰富的水生植物,形成一片自然流畅、层次丰富、大气壮观的水上花园。主要选用的水生植物有荷花、睡莲、菖蒲、香蒲、梭鱼草、旱伞草、芦苇、纸莎草等,这些植物对“明月湖”的水质具有很好的净化功能,此类植物的选用和种植方式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又如棕榈园和佳果园(如下图),都是采用亚热带和热带的棕榈科植物和特色果树进行种植,这样既能体现植物的本土原则和地方特色,打造了热带风情园子,也融入本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中,跟南宁周边整体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成为良好的生态循环系中的一部分。
(佳果园效果图)
4、明月湖”中水的生态性应用
在整个规划中,亲水性设计也是一大亮点。考虑到明月湖的水质现状,规划中的亲水性设施以观水、赏水为主,在沿岸辟出亲水区域,留出宽阔视线,利于人们从岸上观赏江景。此外,在桥头和沿路一些重要景观节点也将依据地势不同巧妙设置休闲健身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休闲和健身需求。 明月湖将成为南宁西城区较大的生态人文景观带,周边居民的生态环境甚至整个南宁西城区的生态环境都将得到极大提升。
四、“明月湖”公园后续建设的几点想法
1、进一步加大生态性建设,丰富植物品种和群落式种植模式,更深入地体现南宁亚热带地区植物品种丰富和植物生态复杂多变的特色,水生植物的利用要进一步扩大,敢于引进新的水生植物品种。水生植物的种植进一步延续到整个水域驳岸边和浅水区,不再局限于重点区域。
2、“明月湖”公园的建设在下一步规划中应当着手建设一个与主题相呼应的中心点。建议规划建设一个中心广场,其功能就是让南宁的市民在每年的中秋进行赏月活动,让其成为南宁市民中秋赏月活动的场所,打造中秋文化和中秋经济。“明月广场”的设计应临水,有较大的集散空地,有一个大的与明月有关的雕塑,形成水、月、影交相辉映的景观效果。
3、在建设进度上应注重长期规划,近期打造,不宜全线辅开。确定近期建设的几个重点区域,把建设资金用在这几个主要点上,使“明月湖”的建设先具有亮点,再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1、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邓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浅谈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李婷、张宁《现代园林》
3、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刁俊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4、苏雪痕植物造景[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5、黄肇义, 杨东援1 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 ] 1 城市规划
花园规划范文5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与语文知识极为有限,理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内涵,自觉遵守生活中的规则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着力创设生活化的主题或情境,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把直观感知逐步转化为理性认识,循序渐进地认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初步体验,了解到生活需要并存在各种各样的规则;了解与小学生生活相关的规则;能在调查、讨论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二)情感态度:体验到违反规则对生活的影响,意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三)过程方法:懂得规则与生活息息相关,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规则;理解规则的涵义;理解规则既有约束性,又有服务、保证作用;认识到生活必须遵循规则,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按规则办事。
【教学准备】
1.学生:展开调查,了解生活中相关规则;2.教师:准备一条小绵绳、圆规、曲尺、题板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缘绳画圆、初识“规矩”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请几位同学自愿上讲台来,用手画圆和正方形,好吗?(几位同学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画圆形和正方形。)
师:好,大家看看画得怎样呢?
生:不够圆、不够方……
师:刚才几个同学都很认真,为什么会画得不够圆、不够方呢?
生:没有圆规、没有三角板……
师:对啊!没有工具,确实很难画好,对吗?看来工具很重要喔!可是,古人没有圆规、也没有三角板,你们知道古人是用什么工具画圆的吗?(出示一小段棉线)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小绳子。
师:对了,小棉绳。现在老师就学习一下古人,用这个小棉绳画圆。(用小绳子拴住一段粉笔,在黑板上摁住绳子的另一端,画了一个圆圈。)大家看看,圆不圆?
生:圆。
师:为什么这样画就能圆呢?(边比划边讲)粉笔和我左手按住的这个点,都被这段棉绳固定住,拉直了,对不对?好,请一个同学上来试试。(一生上来,依法轻松地画出了一个圆)好,请问,为什么这样就能画得很圆呢?
生:粉笔被拉住了,不会乱跑。
师:粉笔为什么不会乱跑?被什么拉住了?
生:被绳子拉住了。
师:哦,原来是绳子限制了粉笔,不让它乱跑。而且,始终保持与我左手按住的点一定的距离,才画出了一个漂亮的圆。看来我们祖先真聪明,居然想到用绳子来画圆。那么,这根绳子重不重要呢?
生:重要。
师:用来画圆的这种绳子,我们的祖先给它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规绳”。
师:后来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作了圆规和曲尺(出示圆规、曲尺)。圆规限制画笔这一端不会乱跑(演练画图)。曲尺规定笔端沿着直线走不能乱跑(演练图画)。因为曲尺是用来绘制矩形的,也叫“矩”。人们把这两种常用的工具连在一块,组成一个新词“规矩”。那么,谁来说说,“规矩”原本指的是什么呢?
生:画圆形和画正方形的工具。
师:对,“规矩”原义指画图工具,它要画好图,有什么特点呢?
生:限制画笔不能乱跑。
师:对了,它能规定、限制画笔不会乱跑。同学们,你们知道,“规矩”现在是什么意思呢?
生1:不让乱跑的规定。
生2:不让乱来的规定。
……
师:(重复几位学生的话,特别重读“不让乱跑”“不让乱来”)好,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使用到了——不让乱。换句话说,“规矩”现在指的是约束人们的行为不要越过一定界限的规则。
(设计意图:“规矩”的引入,围绕画图,溯“绳”而上,直指主题。学生在观察、演练的基础上,感知规矩“工具”的本义,总结出“规矩”的第一层涵义。引入形式活泼有趣,形象、直观地把数学和语文的相关知识,有机地渗透其中,补充了学生知识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理解“规矩”的涵义。)
二、游戏体验、感知“规则”
师:现在,咱们玩个《抢凳子》的游戏吧!
(每组各派一名代表,教师也参与其中……音乐未停,老师故意先占位,让学生感到游戏的不公平,引导学生发现游戏中因规则不明而出现的问题。)
师:老师赢了!怎么啦?有意见?
生:刚才音乐没停老师就坐下了,老师犯规了!
师:那要怎么做才不犯规?
生1:要等音乐停止了才能坐下。
生2:不能挤掉已经占到位置的同学。
师:原来这个游戏还得有这样的规则呀。不过我是老师呀,我可不可以优先呢?
生:不可以,你要参加游戏就得遵守规则。
师:要是不遵守呢?
生:你就破坏规则了。
师:哦,看来要参加游戏,就得守游戏规则,对吗?(生齐声:对!)老师也没权利不守规则,对吗?(生大声:对!)对了,要是校长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也必须守规则,对吗?(生齐喊:对!)对啦,这就是“规矩”的第二个涵义:必须人人遵守。
师:看来,规则真的挺重要,没有它,连小小的游戏也没办法玩了。
(设计意图:简单有趣的游戏,把主题由“规矩”转到“规则”,承上启下,衔接顺畅。学生在游戏中亲身体验到规则的约束性。教师故意违反规则,激起了学生的“公愤”,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能深入理解“规矩”的第二个涵义——人人都不能违反规则。)
三、联系生活、发现规则
师:生活中除了游戏规则之外,还有哪些规则呢?课前,我已经让同学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现在老师准备考考大家。以下是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六道抢答题,我们辨一辨谁在遵守规则?但是,老师也为这次比赛定下了规则:必须等老师把每道题目的内容全部念完后才能抢答,否则就被淘汰。
抢答题
A.在医院不能大声喧哗,但其他场所就不用遵守这个规则。
B.爸爸妈妈在房间里,我想进去得先敲敲门。
C.各种棋类比赛中都允许随时悔棋。
D.在排队买票的时候,滔滔发现好朋友丁丁排在最前面,他就上去和丁丁一起排队,但丁丁拒绝了。丁丁的做法对吗?
E.虽然红灯已经亮了,但马路上并没有其他车辆,很安全,所以可以通行。
F.家长接送孩子时把车辆停放在学校门口的黄线区内,他们认为只是一小会儿,没什么大不了。
(抢答过程中有些同学答题心切,违反了抢答规则,教师作适当的“惩罚”。)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仔细看看这些题目:用在家里的规则,我们把它叫做什么“规”?(生:家规)。有些用在医院里的叫……(生:院规)。用在幼儿园里的叫……(生:园规)。用在军队里的叫……(生:军规)。用在我们小学生身上的叫…(生迟疑,一生答:叫《小学生守则》)。对啦!用在我们小学生身上,要求我们无论到那里都不能忘记的小学生身份、应该遵守的叫《小学生守则》。
师:这是课本第54页的一幅图,我们看看谁在违反规则,请在书中圈出来,看谁眼睛尖。(生在书中圈画,师巡视指导。予以评点并为优胜的小组各插上一面小红旗,颁发小奖品。)
(设计意图:抢答问题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课前准备的知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故设答题规则的“陷阱”,通过简单互动和深入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
四、深化拓展、理解“规则”
师:规则非常重要,它就在我们身边。可有了规则大家如果不自觉遵守,那会怎么样呢?接下来,请欣赏我们班的同学带来的小品《午夜歌声》,掌声有请!
(小品《午夜歌声》改编自课本52页的图片故事。讲述深夜12点20分,一栋居民楼里的人们已经进入了梦乡。主人公迎来一个周末,想放松一下,于是在房间里大声唱歌。有三位邻居受不了吵闹,不约而同地找上门理论。但主人公仍然不予理会,关上门窗继续大声唱。三位邻居悻悻而去。)
师:感谢这几位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小主人公请留步,同学们,你们说说这个小主人公的行为对不对呀?
生(齐):不对!
师:为什么呀?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生七嘴八舌地提出批评意见)可他有唱歌的自由啊,而且都已经把门窗关紧了唱歌呀?
生1:夜里了,关窗唱还是影响别人休息。
生2:他自由了,但影响别人了。
师:哦,是这样,不能只顾你的自由而影响别人哦,看来,批评的声音可真大呀!大家还想说什么呢?
生:如果再这样我就打电话投诉了!
师(对主角):好了,“小主角”,挨了一顿批评(生笑),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呢?
生(主角):我知道我错了,我以后会自觉遵守规则的,谢谢大家!(大家齐鼓掌)
师:老师也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守规则的好孩子! 看来呀,如果不遵守规则,真的是影响他人的生活。同学们,那么在你们的生活里,你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有谁来说说。
生1:有一次,六楼在晚上12点半唱歌,吵死人了,我下楼去找他们算账!(生笑)
生2:有一次,我在家里拍皮球,吵到楼下的叔叔,他上楼把我批评了一顿。
生3:有一次,我在电影院看电影,兴奋地和朋友讨论电影内容,影响到旁边的观众。他们回过头来瞪了我们一眼,弄得我们很不好意思。
师:哦,那这样的话,规则岂不是既限制了你们讨论的自由,又让你们很不好意思吗?(生3:是啊。)
生4:但是,你们说话影响了别人看电影啊!
师(问生3):你怎么看呢?
生3(不好意思):是我们不对。
师:还有受别人不守规矩影响的例子吗?
生4:有一次,绿灯亮了,我刚走了两步,有一辆摩托车闯红灯,差点把我撞倒了!
师:多危险哪!看来规矩确实对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束缚,但是也有保证大家都能安全、愉快生活的作用。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让枯燥的故得生动有趣。受到剧情的感染,当学生列举身边发生的类似事件时,就能重新唤醒相关体验,产生情感共鸣。以此为基础的交流,既让学生认识到不守规则对别人的影响,也让曾违规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正、反两面进一步深化对规则的理解。)
五、强化主题、遵守规则
师:确实,不遵守规则会影响他人的生活,扰乱公共秩序,甚至危及生命、财产的安全。请看下面这则真实的报道。(播放视频《谁在违章》,看到因违反交通规则而险象环生、酿成悲剧的镜头,学生不停惊呼。播毕,教师让学生谈观后感。)
师: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自觉遵守规则不仅给我们生活的良好秩序带来了便利,还有力保证了我们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规则需要我们自觉地去遵守。否则,没有规矩,大家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同学们,校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规则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拍手诵读《校园规则拍手歌》吧!(出示幻灯片、配乐,师生齐唱拍手歌。)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规则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大家都自觉遵守,我们才能安全、快乐地生活。还记得下课时得遵守哪些规则吗?比比看,谁做得最好。
花园规划范文6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 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原有的自然生境和自然景观逐渐消失,原生植被几乎消亡,人们很少有机会享受与野生动物相处的乐趣。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和身心再生的重要场所,不仅要满足市民游憩的需求,也要更好地发挥健全城市生态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功能。而我国目前多数公园过于强调美化和造景,将公园等同于花园或旅游点,自然景观多被人工景观取代。因此,如何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回城区,恢复和重建乡土动植物种群,满足住区居民与大自然接触的需求,建造生态公园是重要途径。
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
1、“生态设计”0的概念
“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生态设计是随着全球工业化速度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现,自然资源短缺和生存危机加剧而发展起来的,参照生态学家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关键是要把人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利用,在最大限度保护好原有生境条件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保持营养和水循环,创造出不同的小生境,丰富植物群落景观,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环境质量,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系统,维持生态平衡,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设计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四条基本原理包括: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功和显露自然等,它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
2、“城市生态公园”的定义
“城市生态公园”最初称为/“Ecological Park ”(生态公园),是用以称呼那些以城市生态保护和恢复为目的的城市公园。城市生态公园是面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在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完善成形的。邓毅等将城市生态公园定义为:城市生态公园是指以生态学和生态文化为指导思想,位于城市城区或近郊,通过保留、模仿或修复地域性自然生境来建构主要环境,在尽量保留利用自然拓殖植被的基础上,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局部生态系统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结合了传统城市公园和主题公园(人造景观)各自的特色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以生态文化或技术为主题,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实践等活动的公共园林。
总之,城市生态公园是将城市空置地转化成自然化的公园,以生态途径改善城市景观,是一个集城市景观、市民休闲、亲水及户外锻炼为一体的公园。其对维持公园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有重要作用,为野生生物的觅食、栖息和繁衍提供良好并安全的空间,并改变一些传统的绿化行为对自然的随意改造,避免使绿化成为破坏自然的人为活动,形成了自然的! 生态健全的景观,增加物种潜在的共存性,是城市生态链的形成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城市绿地类型。
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系统保护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主要功能之一是保护区域性生态系统,在城市规划空间布局时 要从城市牛物多样性、牛态系统连续性、牛恋环境的完整性和保持牛态资源的稳定性角度,保留城市自然生态绿地和废弃地建设城市生态公园。为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保持城市生态公园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保证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确保动物的避难场所,避免人工设施的大范围覆盖。保持城市水体、生物、矿物等各种资源的平衡与稳定,避免各种资源的贫瘠化,确保城市生态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还要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维系和发扬地区特色文化。
2、区域分异原剐
根据生态系统的可承载能力、保护价值和环境本身状况予以空间上的划分。区域分异是空间载体的共有规律。城市生态公园布局要根据城市自然地理地貌特征和生态敏感性,不同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为基础,结合城市生态功能区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合理划定城市生态公园。针对不同区域如城市湿地、风景林地、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遗产地等,因地制宜确定功能菩异的生态公园,提出不同的规划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合理引导城市生态系统向良性转变,保障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
3、生态修复原则
城市建设的扩张和不合理的利用.使城市地形地貌、水系湖泊、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生境破碎化导致城市生态系统失衡。城市生态公园具有修复区域性生态系统的功能,规划布局时,要根据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利用市区的荒地或废弃地以及城郊地区规划建设咸城市生态公园,尤其是对废弃的城市湿地进行恢复重建,使城市破碎化的生境得以恢复。
4、城乡一体原则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按照城乡一体的要求,统筹布局城市生态公园。构筑点、廊、蛱相结台的生态网络,增加开敞空间和各生境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面,促进生物间的联系,给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从区域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没问题,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态公园发展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
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手法
场地原有资源保留利用的设计
场地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及机器等景观的保留:一是完整保留,二是部分保留,三是构件保留。
场地原有废弃材料的保留。一些废料对环境没有污染,可以就地使用或加工;一些废料是污染环境的这样的废料要经过技术处理后再利用。在废料和污染处理中,原则是就地取材、就地消化。在污染严重时要对污染源进行清理或销毁。
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保留场地中原有的动植物资源及水资源等,尊重场地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历史,对当地自然生境进行恢复与重新创建。对以前人类活动留下了痕迹,在重新的景观设计中并不试图掩盖或消灭,而是尊重场地特征,采用保留、艺术加工等处理手法。
景观要素的增、减处理的设计
原有建筑、构件的处理。保留下来的废弃建筑、构筑物或设施,可处理成场地上的雕塑,只强调视觉上的标志性效果,并不一定赋子其使用功能。
废弃材料的处理。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
自然系统和元素的处理。一是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二是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前,需要对工业废弃地土壤情况进行分析测试,才能选择相应的对策。
废物再生利用设计
艺术生成。用非常规的材料、鲜明的色彩和戏剧性形式,以及对材料的拆解与重构,为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美学标准。
艺术地展现生态过程。城市废弃地的更新,融合了艺术思想和生态的原则,在生态公园景观设计中,这种手法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用适用特殊生态因子的植物建造花园。第二方面,将以生态学原理为运行机制的污染处理系统。
总结
正在建设和将来建设的城市生态公园,须将生态设计贯穿到众多设计细节中去,生态公园还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杜绝粗放、浪费的模式,以最低的能源,资源成本去获取最高的效益,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和谐、高效的公园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