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拆除工程风险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拆除工程风险分析范文1
关键词:浮盘;拆除作业;密封更换;风险辨识
近年来,石化仓储企业内浮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过程中时有闪爆事故发生,比较典型的事故案例如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12”闪爆事故,一苯罐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发生闪爆事故,造成6名现场作业人员死亡。2020年12月28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20),要求内浮顶罐的浮盘与罐壁之间应采用浸液式密封、机械式鞋型密封等高效密封方式,新建企业自2021年4月1日实施,现有储油库企业自2023年1月1日实施。目前采用囊式密封等低效密封形式的内浮顶储罐必须在2022年底前完成浮盘改造,加之内浮顶储罐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浮盘也会出现破损维修的情况,内浮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数量将进一步增多,发生储罐闪爆、窒息事故的概率增大,如何全面、有效地辨识内浮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安全风险,制订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是防范内浮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事故的关键[1]。
1石化仓储企业内浮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安全风险
1.1承包商相关安全风险
(1)承包商作业资质风险分析。储罐浮盘拆除作业为非常规作业,一般委托外部承包商进行处理,承包商作业人员的作业资质和素质对浮盘拆除作业安全实施至关重要,因此储罐清洗、检维修承包商及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常见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承包商及作业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作业资质。(2)储罐浮盘拆除作业方案安全风险分析。储罐浮盘拆除作业承包商作业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情况,结合从业经验、施工工具等,编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需要包括施工技术路线、施工计划、安全风险分析、管控措施、应急预案等内容,其中施工技术路线和安全风险分析非常重要,需要业主方参与施工方案的编制和评审。常见安全风险有施工方案缺失、施工方案内容简单或不全、施工方案安全风险辨识不全、施工方案不具有可执行性等。
1.2施工作业人员行为安全风险
(1)违章作业行为。储罐清洗作业和浮盘拆除作业人员大多数学历不高,安全意识相对偏低,作业过程中易出现违章作业的行为,如未佩戴劳保用品或劳保用品佩戴不规范、作业指令执行不到位(出现可燃气体报警仍然继续作业)、野蛮施工等。(2)作业人员身体存在职业禁忌风险。高血压、癫痫、高度近视等患者不适合从事储罐浮盘拆除作业,一旦违规进入储罐内,易发生人员晕倒、受伤事故。
1.3施工作业监护安全风险
施工作业监护是确保施工项目有效落实安全防控措施的重要监督手段,施工作业监护人员的履职能力非常重要。作业监护方面常见安全风险有监护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离开作业现场;监护人员能力不足,无法识别现场中的安全风险;监护人员不履职尽责,对“三违”情况不加以制止;监护人员兼做施工作业,一心两用,无法进行有效的作业安全监护等。
1.4施工作业工器具安全风险
储罐清洗和浮盘拆除作业的主要事故类型为人员窒息、中毒、闪爆等,其中闪爆需要的条件有点火源、达到闪爆条件的爆炸气、氧气。工具器的主要安全风险是使用过程中产生火花从而导致闪爆事故。工器具产生火花的可能原因有工器具本身存在问题、出现电气老化破损、非本安型、操作不正确等。
1.5储罐存储物料安全风险
储罐存储汽油、苯、混合芳烃等易燃液体,储罐在清罐作业过程中,易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储罐存储基础油、燃料油等高闪点物料,则不易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因为储罐存储物料种类对储罐清罐作业、浮盘拆除作业的安全风险等级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储罐清罐、浮盘拆除作业前,必须充分考虑存储物料对作业的安全影响。
1.6储罐清洗及浮盘拆除作业环境安全风险
储罐清洗作业和浮盘拆除作业前,需对储罐进行清罐作业,尽量清除残存在储罐内的物料,并经过机械通风、自然通风等操作,确保储罐内的作业环境符合人员进入条件。储罐内的作业环境风险主要是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有毒气体浓度达到可接受限值,氧气浓度不足等导致人员窒息、中毒或发生闪爆事故。可能导致储罐内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超标的原因如下:温度和人员走动影响,随着储罐环境温度的升高,作业人员在储罐内来回走动,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储罐内残存的物料逐渐转变体态,导致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升高和超限;储罐浮盘的附件如浮筒、橡胶密封等渗漏。储罐浮盘里面存有一定量的物料,随着浮盘拆除作业的推进,里面的物料会泄漏出来,随时间的推移,储罐内的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会升高并超限。
2石化仓储企业内浮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2.1承包商的作业资质
储罐清洗作业承包商应具备储罐清洗专项资质;储罐浮盘、密封拆除作业承包商应具备常压储罐检维修专项资质;承包商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取得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持证上岗[2]。
2.2施工HSE专项方案
施工作业前,企业工程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本次施工背景、施工内容组织编制施工方案和HSE专项方案,施工HSE专项方案的编制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基本情况、HSE管理机构及岗位职责、设备设施完整性评估报告、HSE资源配置及相关保障条件、员工能力评价及培训要求、对本次施工作业所进行的HSE风险辨识与管控措施、重大风险清单、应急预案、污水及油泥处理方案等。施工方案和HSE专项方案须经企业评审通过后方可实施。
2.3人员安全要求
作业前,承包商的作业人员需要进行充分技术交底,并在交底记录上签字确认。企业HSE管理部门应根据作业情况对检测、监护、维修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经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特殊工种人员应持有效证件。操作人员必须知晓储罐原物料及物料MSDS,了解原物料的理化特性及应急处置方式等。原则上,需要对该储罐近1年的存储品种进行风险分析。操作人员应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高度近视、过敏性气管炎、哮喘及与作业内容相关的职业病和职业禁忌等情况。进罐人员不得超过3人,地方政府有规定的,按更严格的标准执行;第一次进入不得超过1人,并且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随身携带便携式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时,储罐人孔外应设专职监护人员,当施工作业由承包商承担的,监护人由企业、承包商各委派1人担任,且监护人员只能监护1个作业点,监护人员必须对进入人员进行记录,并且检查进入人员劳保用品使用情况,检查携带的作业工具是否为防爆工具等。监护人必须懂得并会使用空气呼吸器、便携式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具备现场应急急救能力等[3]。企业项目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安全巡回检查,做好监督检查记录,及时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所有进入施工区域的人员须在进入罐区时完全释放人体静电。作业人员应每30min出罐休息1次,休息时间每次不少于10min。
2.4施工作业管理要求
(1)作业前。①在进入储罐作业前,应做好储罐(内涂层储罐除外)蒸洗,之后断开储罐的工艺管线、氮封管线、蒸汽管线等,将储罐进行通风置换,合格后办理工序交出手续;对断开的阀门、短管应加装盲板的,应执行“盲板抽堵作业”管理要求;消防水及消防泡沫管线应保持畅通,并具备立即投入使用功能。②储罐经蒸洗、自然和强制通风后,经进罐检测合格,取样及分析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油罐内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全面性,应保证储罐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和氧含量合格。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含氧量为19.5%~21%,富氧环境下不大于23.5%为合格。③气体检测方法。第1次检测气体,要在下人孔、上人孔、透光孔处多次检测。在下人孔处用1.5m以上的长杆,绑住检测仪器,伸入罐内侧方检测;在上人孔处用1.5m以上的长杆,绑住检测仪器,伸入罐内侧方检测;在透光孔处用麻绳绑住检测仪,进行3点检测:大约1/4、1/2、3/4处;以上检测均合格后,穿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面罩泵式长管呼吸器,人员携带2台检测仪,从下人孔进入罐内,从人孔处沿罐边缘向前检测,同时注意观察2台检测仪数据对比。④施工方案应经企业确认和安全技术交底,并进行技术培训(应当包括原浮盘的结构)。安全交底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技术交底由企业施工管理部门负责。承包商负责人需将交底内容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再交底、再培训,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掌握施工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⑤作业前必须先对密封囊及浮筒等可能存油部件进行认真检查,对怀疑有油的要做好标记,并对后续拆除人员做好重点交接,加强拆卸时的防护措施。⑥施工作业场所应设置警戒区,放置警戒线、警戒标志和安全栅栏等。⑦施工作业前,应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涉及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盲板抽堵、人孔开启等,应同时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进行“最后一分钟分析”确认、签字。⑧储罐内罐底板需进行防坠物产生火花措施,可采用罐底注水、罐底注泡沫、罐底板全铺吸油毡并用水打湿等方式。⑨作业前了解天气状况,如可能发生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应将作业时间推迟。(2)作业过程中。①作业人员不得携带非防爆工具和电子产品进入罐内,特别是电子车钥匙、普通金属钥匙等严禁带入储罐内,进罐前应用金属探测器进行探测。②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和便携式有毒、可燃气体检测仪,不得使用化纤绳索及化纤抹布等,有特殊防护要求的,按照物料介质的特性,选择相应的防护服、呼吸防护器材。③作业过程中连续对罐内进行强制通风,作业人员需佩戴至少2台有毒、可燃气体检测仪。④进罐作业人员腰部应系有救生信号绳索,绳的末端留在罐外,以便随时抢救,作业过程中可用铜质铃铛或口哨等进行罐内外人员的交流。⑤作业过程中,储罐四周30m内严禁动火作业。⑥作业过程中清理出的浮盘构件,应定置摆放,对于浮筒、密封圈等含油物料的,立即进行收集。残油收集时的油壶、油盆等必须符合防爆要求。⑦作业中消防应急设施应配备齐全,包括储罐固定式消防泡沫、消防水设施完好,应能立即投入使用;同时,根据情况,应在罐外配备移动式消防设施,包括消防车、灭火器、消防水带等。⑧储罐出入口内外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不得有障碍物。作业人员进入罐内后,应对周边环境进行确认,随时明白逃生方向和路线。(3)作业结束后。作业停工期间,为防止人员误进,在储罐的入口处应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示牌,并进行隔离。作业结束后应做好现场的安全检查,清点人员及作业器材等工作。对清理出的浮盘构件进行整理,对于收集的残液,交由企业进行妥善处置。
3石化仓储企业内浮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施工工艺建议
(1)浮盘密封排液:拆除囊式密封,施工人员从低位人孔进入沿密封圈割破囊式密封下部,放空密封包内的积液。(2)周边密封:逐一拆除密封螺栓、压条,把填料海绵拆除,清理出罐内合理堆放。(3)浮筒:检查漏油浮筒,并做好标识,先拆除漏油的浮筒,后拆除不漏油的浮筒,内浮盘边缘浮筒及中间浮筒按拆除方位顺序逐一拆除。按顺序拆除主梁、支柱和浮盘边缘板等构件,运出罐外,分类存放。(4)导静电装置:拆除导线与浮盘连接螺栓,把导线缠绕后统一堆放。(5)防旋转装置:将固定在罐底板上的不锈钢绳卡连接螺母和钢丝绳松开,将防转绳放下,然后将钢丝绳缠好送出罐外统一堆放。(6)内浮盘盖板:将盖板固定在骨架梁上的连接螺母松开,将盖板压条逐一取下,将盖板逐一卷好运出罐外堆放区。(7)骨架:拆除固定在骨架上的人孔及梯子,将所有支腿拆除,再按长短梁、副梁、内圈梁、主梁、外圈梁的顺序,逐一拆除。拆除的骨架按外观和长短特性捆扎后,清理出罐外堆放区。(8)罐内清扫:内浮盘内所有构件拆除和清运出罐外后,把罐底各处的螺栓及垃圾清扫干净装袋运出罐内。(9)交工验收:现场工完料尽、场地清,检查验收,全部合格后,带好所有施工机具,撤离现场。
4结束语
储罐内有毒及可燃气体的监测与管控是浮盘及密封拆除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的核心。在储罐浮盘拆除及密封更换作业过程中,确定浮筒内、密封内是否渗漏且残存了存储物料是非常关键的步骤,目前通用的做法是进行外观观察、防爆工具敲击、拆卸抽查等。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现浮筒、密封内渗漏了原来存储的物料,一定要关注作业空间内形成爆炸气的安全风险,降低储罐内作业人员数量,进行通风置换和连续气体浓度监测,一旦出现可燃或有毒气体浓度报警,所有人员应立即撤出储罐,待作业环境符合作业条件时,再行组织施工作业。作业前应组织开展“最后一分钟风险分析”,对作业流程、内容及风险点、应对措施等进行明确,让每一名参与作业的人员都提前知晓即将从事作业的风险点和应对措施,以提高异常情况下的应急速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扬.导管架平台拆解作业风险控制技术研究[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21.
[2]吕东良.如何做好化工过程安全管理[J].今日消防,2019,4(10):4-5.
拆除工程风险分析范文2
1、目的
为确保生产设施的完好、可用,减少生产事故发生,保护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单位生产设施的安全管理。
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
《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4、生产设施建设
4.1
项目单位应确保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安全设施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三同时”)。
4.2项目单位应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六个阶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
4.3
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
4.4
项目单位应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
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5、生产设施管理
5.1
各单位应建立生产安全设施台帐,制定生产设施管理实施细则或具体制度,对生产设施进行规范管理,保证生产设施的安全运行。
5.2
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检修。
5.3
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和弃之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应立即恢复。
5.4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场所、储存场所设置相应的检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5.5
特种设备应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定期检测,证件齐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5.6
应制定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并保存校验和维护活动记录。
6、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公司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实行定点承包的安全管理机制。承包点应设置“管理人员安全承包责任牌”。承包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具体内容是
:
6.1指导安全承包点实现安全生产;
6.2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6.3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
6.4监督隐患整改;
6.5监督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的落实;
6.6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7、检维修
7.1
公司建立安全检修管理制度,实行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
7.2
在进行检维修前,应对检维修作业进行风险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
8、拆除和报废
8.1
公司建立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实施制度,对拆除作业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拆除计划和方案。
8.2
凡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仍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应清洗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
拆除工程风险分析范文3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风险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TV551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城市的规模也不断的增大。兴建地下铁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受地面建筑、城市交通、水文条件、环境保护等条件限制,地铁建设安全形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与总结,积累了一些菲薄的工作经验, 以下就以建国道车站深基坑开挖为例,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风险控制采取的对策作简单介绍。
(二)、正文
1、工程概况
建国道站车站主于建国道与民族路交叉路口附近,呈西南―东北向横跨建国道。车站标准段选用12m站台双柱三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型式,结构外包尺寸为20.7m×19.96m,盾构井为双柱三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型式,结构外包尺寸为25.3m×21.66m。本车站计算站台中心位置顶部覆土约为2.5m。基坑标准段开挖深度23m,盾构井处开挖深度24.6m。
2、深基坑安全分级
注:H为基坑开挖深度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基坑标准段开挖深度23m,盾构井处开挖深度24.6m,开挖深度大于20m,安全风险等级为一级。
3、风险分析
基坑开挖前项目部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了风险分析和评估,本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的风险因素和危害如下表:
主要的风险因素和危害类型
4、基坑施工风险控制对策
4.1基坑纵向边坡土体失稳控制对策
4.1.1如边坡坡度太陡,修复边坡时应放缓边坡。
4.1.2清除坡顶堆载,禁止工程车辆和工程机械在坡顶行驶或作业。
4.1.3采取有效措施(在基坑周围设置防渗排水沟)阻止地面水侵入基坑。
4.1.4采取坑内降水井降水的补救措施。
4.2支撑失稳
4.2.1采用组合支撑增加基坑的整体刚度
建国道车站原设计支撑均为钢支撑,标准段采用6道,端头井段采用7道。为增加基坑围护结构的刚度和安全性,减小基坑开挖中周边地面沉降,将第一道全部变更为混凝土撑。
建国道站钢支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直径609,壁厚16钢支撑,另一种为直径800,壁厚16钢支撑。混凝土支撑截面为600×900mm和800×900mm两种。以下是对几种支撑的刚度进行计算的结果:
截面刚度计算公式:
其中:δ-截面刚度,
E-材料弹性模量,
A-截面面积,
L-材料长度。
各种规格支撑刚度计算结果表
可见混凝土支撑的刚度显著地大于钢支撑的刚度,对控制基坑变形,另外自身稳定性较钢支撑也更好。
4.2.2支撑长细较大,车站纵向中心设置26根格构柱,格构柱之间采用连系梁连接,将钢支撑托在连系梁上,大大加强了钢支撑的稳定性。
4.2.3在安装钢支撑过程中,如果钢支撑与钢围檩或墙面不垂直,则拆除重新安装钢支撑。
4.2.4如果支撑直线度差,立即调用经过检测符合直线度要求的钢支撑重新安装。
4.2.5如果支撑端头板与支撑面不密贴,可采用楔形垫纠正。
4.2.6如果地连墙墙面与钢围檩不密贴,可在墙面与钢围檩之间的空隙用砂浆或混凝土填实。
4.2.7如果斜撑钢牛腿焊接质量较差,可根据实际焊接质量及钢牛腿的破坏情况进行焊缝补强。
4.2.8预应力未达到设计值或预应力衰退,应重新施加预应力,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4.3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及地连墙渗漏水引起周围建筑物沉降
4.3.1基坑降水开挖过程中对建筑物进行跟踪注浆保护。
4.3.2根据检测报告及位移情况,找出围护结构位移原因,制定具体措施控制围护结构继续位移。
4.3.3等到基坑内井点预降水达到规定天数,坑内外地基加固土体达到龄期或设计强度时再开挖基坑。
4.3.4开挖时严格按开挖方案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时要充分利用时空效应组织施工,按“水平分段、竖向分层、台阶法作业、由上至下、先撑后挖”的原则进行作业。开挖保持均匀、平衡开挖,以使土体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应力释放均匀,保证基坑的安全。
4.4承压水突涌
4.4.1在施工现场或附近预先储备足够数量的砂袋、土贷和水泥,当基坑出现突涌时迅速用已装好的砂袋、土贷和水泥及时进行填压,然后在基坑开挖面以下采用灌浆等处理,处理妥当后在开挖。
4.4.2若出现严重的突涌现象,可将基坑回填或向坑内灌水压重,先阻止突涌发生,在进行下一步分析与施工。
4.4.3基坑开挖前先做好基坑降水,并在基坑过程中做好防排水措施。
4.4.4基坑开挖过程中减少基坑暴露时间,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浇筑垫层和底板。
(三)、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中涌现出大量的高层建筑和城市地铁,深基坑施工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通过对深基坑开挖风险分析,指导了施工中的风险控制,明确了开挖过程中的控制重点,使施工管理突出了重点,有效控制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对整个地铁施工有着借鉴作用。
拆除工程风险分析范文4
1.1工程经济成本增加
这是最直接的成本影响。如上述3种避让措施中,匝道形式的调整通常会改变立交层数,从而增加构筑物的数量;线形调整可能增加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体量,也可能导致额外的征地拆迁。这些都是易于量化分析的影响,可直接作为避让措施效益的评价参数。
1.2工程社会成本增加
对控制因素的改造可能导致工程社会成本的增加。例如,现状道路的改造会导致路网车辆绕行,因此除发生改造工程自身费用外,还应计入车辆绕行产生的额外费用;供水管道的迁建则会导致片区停水,产生经济损失。这些附加成本可根据国民生产统计数据折算获取,经分析处理后作为措施效益的评价参数。
1.3工程执行风险增加
所谓执行风险,是指避让措施导致的工程可行性风险和执行时间风险。但凡涉及现状改造的措施,都存在各方协调问题。从进度和结果上来说,这是一个不可控的过程。它可能导致工程建设延误,甚至导致方案无法实施,而一旦出现这样的结果,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将是难以估量的。例如,在选用现状高压线路铁塔迁建这一措施时,应首先考虑到与电力部门的协调难度,评定协调延误和失败的风险等级,其次才应考虑协调成功后迁建工程产生的社会成本。
因选取避让措施后采用的施工方法带来的技术风险和进度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应折算计入上述第一类成本,即工程经济成本中。根据上述分析,避让措施的影响评价应在综合分析额外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及执行风险后得出。设避让措施对工程的影响值为I,I的定义式如下:Ii=(a1ΔCPi+a2ΔCSi)Pia1CP+a2CS。(1)式中,Ii为采用第i种避让措施所产生的影响值;ΔCPi为采用第i种避让措施所产生的额外工程经济成本,包括避让因素改造产生的工程费用,可直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估算;ΔCSi为采用第i种避让措施所产生的额外工程社会成本,包括措施实施过程中路网阻抗增加造成的经济损失,市政管线的迁建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其根据当地相关统计资料测算;CP、CS分别为不采取措施时工程方案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即基准成本;a1、a2分别为工程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所占的权重,不同业主对经济成本和社会影响的重视程度不同,权重即为业主偏好的量化值;Pi为采用第i种避让措施带来的工程执行风险,其应根据风险分析法计算,计算流程如下:Pi=Li×Wi。(2)式中,Li为风险严重度向量,即将风险分为若干等级,例如导致项目不能实施的风险为第1级,赋予无法预测具体延误时间的风险为第2级,以此类推,从而获得风险严重度向量:Li=li1,li2,li3,li4,…,lij()。(3)式中,lij为风险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估值,在同一个项目中应设定同一套赋值体系,对同等程度后果赋予相近评估值。式(2)中,Wi为风险概率向量,且Wi=(wi1,wi2,wi3,wi4,…,wij)。(4)式中,wij为第j级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概率应参照以往相似避让措施的历史记录来估算,即针对不同业主及不同避让措施涉及的相关单位所参与的历次协调会制定统计表,以获得相应的概率。例如,可通过统计表得出历史上某业主与部队协商采取下穿措施穿越军事用地的成功率为40%,协调过程历时1个月以上的几率为20%等。若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则还可利用Borda序值法求出各方对风险发生率的影响力权重,再根据风险矩阵得到工程执行风险值。影响值I统筹考虑了避让措施对工程的各方面影响,同时兼顾了业主偏好等主观因素,能够较好地反映设计中针对控制因素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不仅可为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而且还能够表现避让措施导致的综合成本变动,为业主的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2工程实例分析
2.1项目概况
石塔立交位于重庆市茶园新区,为东西干道与通江大道交叉口。东西大道为东西向主干道,设计速度为60km/h,双向6车道;通江大道为南北向主干道,双向8车道(已建成)。根据交通流量预测,初步拟定立交形式为苜蓿叶形。项目方案设计中涉及如下诸多控制因素。主控因素1:通江大道两侧人行道底部布设了综合管沟,含给水、通信、电力管线及雨水管廊,且均已投入使用,从而导致东西大道下穿通江大道处净高不足。主控因素2:现状轨道6号线由石塔立交第三象限通过,部分桥墩布设于拟建东西大道车行道上,承台标高高于道路标高,建成后将导致桩基外露。主控因素3:石塔立交红线范围内有220kV、110kV、35kV高压走廊各1条,纵横交错布设于立交上方,限制道路净高。同时还有1处铁塔布设于立交用地范围内,铁塔基础标高高于通江大道标高。
2.2避让措施比选及评价
设计单位与业主磋商后,业主对于成本变动变得敏感,主要是对工程本身经济成本的变动非常敏感,而对社会成本的变动略为忽视。根据商讨的结果,权重系数a1和a2取值分别为0.8和0.2;工程执行风险后果以严重程度按工程延误时间和工程协调复杂度增量分为5等,严重度向量Li=(10,6,4,2,1)。下面列举主控因素1和3的解决方案比选及其影响评价,主控因素2由于建设各方应对思路达到高度统一,故不进行比选。
2.2.1主控因素1
解决方案1:拆除综合管沟,各管线分别布设。该方案协调牵涉诸多部门,根据历史资料数据,可算出风险值为9.6,且按本文所述方法可计算出该方案对工程的影响值为1.01。
解决方案2:降低东西大道竖向标高,工程建成后还建综合管沟。该方案对于工程经济成本有所增加,但对于现状综合管沟无影响,工程执行风险也低于方案1,算出风险值为0.72,对工程的影响值为0.13。各方案主控因素1影响值见表2。综合分析后,选择方案2作为该控制因素的推荐避让方案。
2.2.2主控因素2
解决方案1:石塔立交处改迁110kV和35kV高压走廊,迁走铁塔6座。本方案将增加输电线路改牵工程费、迁建过程中停电导致的经济损失以及与电力部门的协调风险。根据式(1)计算出该方案对工程的影响值为2.3。
解决方案2:调整匝道平纵线形指标,使得匝道标高均不高于通江大道标高,保证道路净高,并避开场内铁塔。该方案将增加立交中部分匝道的工程费用,同时增加立交场地整治费用,但协调风险很小,影响值的主要构成为工程费用的增加。计算得到该方案对工程的影响值为0.04。
综合分析后,选择方案2作为该控制因素的推荐避让方案。最终采用的综合方案得到了业主和专家的认同,工程实施顺利,并取得了良好效益。
3结语
拆除工程风险分析范文5
【关键词】电梯安装;问题;对策分析
1.主机承重梁安装的问题
1.1常见问题或不合格项
主机承重梁长度不够,或未过墙壁中心线20mm以上;机房对重侧承重梁下方为空心砖支撑座。
1.2存在的风险分析
曳引机承重梁长度不够,或未过墙壁中心线20mm以上,造成承重墙单肩受力,未能将载荷有效地传递到承重墙上(根据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的4.1.7条:曳引机承重梁如需埋入承重墙内,则支承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20mm,且不应小于75mm);机房对重侧承重梁下方为空心砖支撑,可能造成支撑力不够。上述情况均可能引起承重梁塌陷,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1.3整改措施或处理意见
1)虽然电梯监检新检规的检验项目中未包括主机承重梁安装固定的检查确认等相关内容,但基于其对电梯使用安全的关键影响,监检过程中如发现承重梁的固定不牢固或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提出并落实整改;2)如属于隐蔽工程无法现场检查确认的,施工单位应提供相应的隐蔽工程验收证明。对于承重梁长度不够的,应予以更换;机房对重侧承重梁下方为空心砖支撑的,应补做承重结构。
2.导轨支架整改措施或处理意见
1)若导轨支架间距大于2.5m,应要求其整改(通常加槽钢或补做圈梁)或由制造单位提供计算依据。不建议采用穿墙螺栓固定,因为目前绝大部分的墙体均采用空心砖,无法夹紧;2)端部短导轨如果处于制导行程内,其支架数量一般应不少于2个,否则应要求电梯制造单位提供相应设计要求的说明;3)对于导轨支架最上端离井道顶板、最下端离底坑地面的最大距离相关规程未做明确规定,可参照安装图纸进行检查,若安装图纸未标明,必要时可要求制造单位提供相关设计要求。顶部导轨长度一般只要满足进一步制导行程的要求即可。
一般情况下,电梯制造单位通过对导轨的各种受力计算,确定导轨的材料规格以及导轨支架的安装间距;并在其提供的安装图纸上标注有导轨支架间距、最上端离井道顶部、最下端离底坑地面的支架位置。
大吨位的货梯,安全钳若是瞬时式的,冲击系数较大,轿厢产生的压弯力也较大。由于其面积大,开门宽度大,常用叉车进行装卸,作用于轿厢地坎的力产生偏载等对导轨产生较大影响,因而其导轨支架间距设计较小,此时也应参照安装图纸进行检查。
3.底坑下方空间的问题
3.1常见问题或不合格项 底坑下方有人到达的空间,对重缓冲器下方无实心柱支撑(对重未装设安全钳)。
3.2存在的风险分析 可能造成对重下行速度失控时,撞击缓冲器,超过正常情况下底坑地面的承载力,导致底坑的底面坍塌,伤及底坑下方的人员及设备。
3.3整改措施或处理意见 1)首次进场监检时,应做好相关的井道勘察。如发现底坑下方有人到达的空间,应及时与甲方沟通,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2)如现场条件许可,将对重下方有人到达的空间砌墙进行永久封闭;若地下室有多层,各层的相应空间位置均应封闭;3)若无法封闭,应将对重缓冲器安装于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或对重上装设安全钳(对重导轨不得为空心导轨)。
4.电气布线、接地的问题
4.1常见问题或不合格项 1)主电源为临时线且未固定,缺接地总进线;2)电线未沿墙铺设及穿入线盒或线管;3)线管、配电箱盖板接地未跨接,限速器、夹绳器、轿厢、层门等无接地。
4.2存在的风险分析1)主电源若为临时线,主要存在两个风险:一个是临时线连接一般是施工电源,供电不可靠;二是临时线线芯截面不规范及未穿管或沿电缆竖井敷设,容易被破坏造成停电,造成电梯困人事故的发生;接地总进线缺少或无效,接地保护则根本无法实现;2)电线未沿墙敷设及穿入线盒或线管,则容易受外力拉扯挤压或小动物如老鼠破坏,给电梯正常运行带来不良影响;3)限速器、夹绳器等电气设备和PE 线如没有可靠连接,当电气设备外壳带电时,人员有触电的危险。另外,电气设备接地支线相互连接后再与接地干线连接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①前端接地支线因故断线或被拆除时,后端电气设备就失去接地保护;②最远端接地干线电阻较大,可能无法产生足够大的故障电流使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会危及人身安全。
4.3整改措施或处理意见 1)采用临时电源供电时,其线径必须够粗(至少保证110%额载上行无问题),同时,其总接地线(PE线)必须有且有效,否则不能进行运行试验及出监检报告;2)根据GB 50310-2002第4.10.4条规定,机房和井道内应按产品要求配线。软线和无护套电缆应在导管、线槽或能确保起出等效防护作用的装置中使用。护套电缆和橡套软电缆可明敷于井道或机房内使用,但不得明敷于地面;3)所有电气设备外壳的接地支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地干线接线柱上,不得互相串接后再接地。
5.五方通话、轿厢应急照明的问题
5.1常见问题或不合格项 五方通话未完成,或外部电话机未装在值班点,或只有两方通话,轿内应急照明不亮或应急照明、对讲装置在断电时不起作用。
5.2存在的风险分析 电梯由于故障或断电导致困人时,如紧急报警装置无效,被困乘客无法与救援服务场所取得联系,无法及时获得救援,可能导致窒息、坠落等意外情况发生。
5.3整改措施或处理意见 1)为保证救援服务场所能够有效地应答轿厢乘客紧急呼救,要求轿厢内要设置对讲系统,单设警铃是不符合要求的;当行程大于30m时,为方便救援人员与轿厢人员保持通讯联系,轿厢和机房之间也要设置对讲系统;2)检规内是没有“五方通话”说法的,检验时应注意。井道内紧急解困是GB7588第5.10要求的,“如果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存在被困危险,而又无法通过轿厢或井道逃脱,应在存在该危险处设置报警装置。”而检规是没作具体要求的;3)救援服务场所如果是临时的,除了检查与轿厢可以正常通话外,使用单位还应出具承诺函,承诺该临时救援服务场所24小时都有安排值班人员值班。
6.轿厢二次装修的问题
6.1常见问题或不合格项 使用单位对电梯轿厢进行二次装修,改变了轿厢的自重,同时为保持平衡系数不变,安装单位采取增加对重块的方法。
6.2存在的风险分析 如果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轿厢进行过度装修,改变轿厢重量从而有可能造成电梯超载运行,加重了电梯拖动与制动负荷,破坏了电梯的安全运行性能,如未经制造单位核算是否满足安全要求且未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将可能成为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严重隐患。
6.3整改措施或处理意见 如果在安装监检中发现使用单位对轿厢进行二次装修的,按GB 7588-2003附录E规定,改变轿厢自重视为重大改装,也就是说改变了原设计。对此,应按设计变更进行处理,由使用单位提出设计变更申请,电梯制造单位对该变更申请进行重新设计及技术改造,出具书面核算书,确保电梯的各项运行参数符合安全要求。
拆除工程风险分析范文6
关键词:矿槽基础;自流沟;风险;改道
一、概况介绍
齐齐哈尔北兴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10万m3/h制气节能改造项目制气炉矿焦槽基础工程(以下简称“矿槽基础工程”),由唐山钢铁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该工程西侧紧邻一条钢筋混凝土自流沟,沟内输送介质来自附近的电厂冷却水,属于无压自流水,供应整个厂区的生产用水,其重要程度不容忽视。该沟承建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使用50多年。自流沟为C20钢筋混凝土,断面尺寸为1200×1600mm,沟侧壁、底板、顶板厚度均为200mm。矿槽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防水混凝土箱型基础,独立基础底面相对标高分别为:-2.75m、-4.5m、-5.5m、-6.5m、-8.5m,箱型基础底面相对标高为-10.545m。由于自流沟已经使用50多年,为了准确了解自流沟和矿槽基础的相对位置关系,在自流沟上方挖了两个探坑,在自流沟顶板上选取了M、N两点,对这两点的绝对坐标和绝对标高分别进行了测量。
自流沟和矿槽基础位置相邻,西侧有一部分矿槽基础和自流沟相碰。通过将自流沟的坐标、标高与矿槽基础相对比,得出了矿槽基础与自流沟在平、立面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下:5个独立基础(J-11)位于自流沟上方,4个独立基础(J-1一个、J-2两个、J-9一个)与自流沟相碰,4个独立基础(J-4两个、J-8两个)的放大脚外边线进入自流沟正下方;箱型基础外侧的4根3000×600mm混凝土柱子被自流沟穿越。这四根柱子位于箱型基础外侧,柱顶设有螺栓,用于安装设备,由于上方传递的荷载较大,为避免不均匀沉降,将4根柱子在底部通过底板与箱型基础底板连成一体。
通过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要想顺利施工矿槽基础,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是修改设计,方案二是自流沟改道。我方建议采用方案二,但建设方更倾向于方案一,原因是自流沟改道需要从源头截断水源并重新修建一条新的管线,难度比较大。通过建设方与设计院的沟通,对矿槽基础的设计图纸进行了修改,将与自流沟发生冲突的独立基础尺寸减小至与自流沟相齐的位置。与此同时,J-4和J-8在东西方向的尺寸也相应被增大,导致这四个基础在施工时要从下方横穿整个自流沟。由于设备安装和工艺要求的限制,无法避免自流沟穿越箱型基础外侧的4根混凝土柱子。鉴于以上情况,要想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必须将一部分自流沟进行架空,方可对其穿越的4根柱子进行施工。
二、方案一的风险分析、施工难点和解决方案
(1)风险分析。
1)自流沟本身的承受能力存在无法估计的施工缝。首先,自流沟经过50多年的使用,难免会出现局部渗漏,且该沟竣工图中也写明在施工完毕后就有漏水现象发生。即便矿槽基础可以顺利施工,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一旦自流沟因长期使用而大量漏水,水分会顺着桩基与土壤之间的缝隙逐渐渗入,桩基础属于摩擦桩,水分的渗入会使摩阻力变小,从而导致基础下沉。只要自流沟还在使用,这种风险就会时刻伴随。其次,自流沟多年被水冲刷,钢筋必定发生大量锈蚀,本身的承载能力会大幅度下降,一旦受到震动或干扰,很容易导致结构损坏,这项风险无法通过事先的预估采取应急措施。一旦自流沟结构发生损坏,基坑很快会被水浸泡,厂区生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由此产生的人身安全隐患和生产隐患无法估量。
2)自流沟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增大了施工风险。自流沟用于输送厂区的生产用水,一旦出现问题,将影响生产甚至导致停产,我方没有能力对这项风险采取应急措施,也无力承担此风险导致的任何后果。
(2)施工难点。
采用方案一的施工难点是施工过程中无法保障自流沟不受扰动或破坏。自流沟需要穿越4根钢筋混凝土柱子,该位置在施工期间必须将土全部挖除至标高-10.545m处。该处混凝土结构的最大净宽度为6.4m,为了满足施工要求,该处的自流沟至少有7m以上的长度范围需要进行架空。按照自流沟目前的配筋情况,其设计时采用的计算模型和架空后的受力状态完全不同。
为了从理论上进一步确认自流沟的承受能力,我们通过设计软件对自流沟的承载能力进行了核算。自流沟核算模型为箱型梁,荷载为自流沟自重荷载,水荷载,上部覆土荷载。之所以将上部覆土荷载也计算在内,是因为4根柱子施工完毕后需进行土方回填,而自流沟沟底填土无法夯实到位。为确保回填后自流沟不因土体沉降而破坏,用于架空的支架不能拆除。因此,尽管施工时自流沟上部覆土已经挖除,但在核算时必须增加覆土荷载。首先,以架空横梁间距为2m进行核算,自流沟底板纵向受力配筋为15Φ20方可满足要求;我们又以架空横梁间距为0.5m进行核算,自流沟底板纵向受力配筋仍为15Φ20,这是基本的构造配筋。而自流沟实际的纵向配筋仅为Φ6@200,与架空所需的承载能力相差非常悬殊。更何况自流沟经过多年的使用,钢筋必然会发生锈蚀,结构的承载能力必然会降低。
(3)解决方案。
为了避免对自流沟进行架空,我们又尝试采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案,将需要自流沟穿越的4根柱子取消。设计4根柱子是用来安装设备的,本方案的出发点是针对柱子的这一使用功能,通过两道地下连续墙和其上方的设备基础来代替4根柱子的功能。这一方案经过我方、设计方和地下连续墙施工方的分析研究,认为从技术上是可行,但是需要增加几百万元的投入。
三、方案二的优势分析
首先,采用方案二可以避开自流沟导致的所有风险。其次,尽管拆除自流沟并重建一条新管线需要一定的投入,但其所需投入的资金只有方案一的30%。况且自流沟已经服役超过50年,如果它在矿槽基础施工完毕并投产之后出现状况,对整个结构还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分析,方案二更具有远期优势和潜在效益。
四、论证结论
通过现场踏勘、对施工图纸的研究以及对施工方案的反复论证,得出如下结论:(1)仅仅通过施工单位采取技术措施对自流沟进行保护来满足矿槽基础工程施工的需要,在操作上存在无法预控的风险。(2)可以将施工与设计相结合,通过设计变更来降低风险。通过我方与设计方、地下连续墙施工方的详细磋商,认为采用地下连续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和自流沟改道相比需要多投入几倍的资金。(3)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对原有自流沟进行改道,是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
五、小结
我方将论证的数据和材料整理后以专家论证的形式报至建设单位,由于论证客观、论据充分,建设单位同意了我方的建议,将自流沟封堵后予以拆除,确保了矿槽基础的顺利施工。通过对本工程自流沟改道方案的论证过程,我们积累并总结了经验,为以后工程中类似情况的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