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合作路径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采取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基本局限于简单的实习或者就业合作,缺乏创新性的深度合作。2012年,国家财政部与教育部出台了“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1]。其中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围绕国计民生、科技前沿以及国家战略,融合创新资源与团队,构建多元化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人才活力的释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因此,结合地方产业经济特色和社会需求促进校企协同创新,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近几年,我国学者开展了一些关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张荣胜针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剖析,提出合作教学、协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及组建政产学研联盟模式[2]。王志国探讨了校企协同创新的自组织形式与演化机理[3]。孙兵以科技创新与战略协同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科技创新的机制,并结合利益关联、产品研发、政策引导等措施提出了实施途径[4]。刘杰等就如何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运行机制,维持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供需上的平衡进行了探究[5]。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围绕校企协同创新的模式、机制与平台建设的研究较多,然而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索校企协同创新实现路径的成果相对较少。本文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路径,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一、相关理论

(一)协同创新

“协同”是由多个不同性质的主体,通过协调配合共同实现同一工作目标的过程。“创新”则是指多种资源或生产要素不断整合,最终产生价值的复杂过程,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协同。“协同创新”是一种达到创新的组织形式,需要多主体通过协作、沟通,充分共享技术、人才、资本等活力要素,从而形成有序化的创新组织。这一组织应具备系统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协同创新的本质是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6]。对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协同创新涉及人才培养、资源优化集成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校从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角度出发,为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迎合产业发展需求,注重双方资源共享,注重人才质量。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校企合作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主体与环境的双元性,人才培养的主体不仅局限于高校,而是与企业的联合,因而构成了学术与实践的双重教育环境;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优势,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具备教师、工程师等多重身份于一体,既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需要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三是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校企合作可以使得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课程需要、知识结构、能力要求及时传递至高校,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有利于高职院校在技能型人才教育中走在时代前列。

(三)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路径

虽然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丰硕成果,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高校过分注重理论教学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生产实践,有时又会迫于政策压力开展形式上的校企合作。作为企业,常把教育归责于学校自身,仅仅将校企合作理解为面向其输送实习及就业人才。诸多企业对合作教育认识不够,缺乏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甚至将对学生的培训视为负担。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仍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统筹规划和系统平台。多数的合作只是处在基本人才输送、订单式培养和教师互聘阶段,难以实现双方的有机结合,更无法达到教育目标与预期效果。因此,新时期的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协同创新理念基础之上。遵循校企合作“边学边做”的本质教育目标,充分发挥合作双方的优势,集成高校的教学、信息与人才资源,企业的技术与设施资源,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协作开展科技创新。

二、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路径

(一)高职院校与企业实施“双主体”办学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必须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实施“双主体”办学路径。首先,在教育环境建设方面,应由高校负责场地管理,企业出资赞助,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场所开展;其次,在培养方案制定上应由高校与企业联合设置,包括培养目标、课程安排、教材选用、实践环节等等。除了参与方案制定外,校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均须全程参与,直至学生参与工作后的人才质量评价。再者,在管理方面实行校企双方共同管理模式,校方派出院长与书记负责教学管理和思政教育,企业则派出执行院长或兼职导师负责企业文化引进;最后,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同时聘用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高级工程师,共同担任学生以及企业初级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实现知识共享。“双主体”办学路径使得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各司其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7]。

(二)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项目研发中心

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项目研发中心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最佳途径。高校在信息聚集、知识创新和科技研究方面的人才与资源优势,加上企业对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需求的精准掌握,成为了双方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力。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可以就具体项目共同组建研发团队,投入优质的资源,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通过有序化管理,共同研究项目解决方案,突破生产实践中的难题。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实施,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化的知识结构,融入工程师、同事、研究者队伍之中,参与项目方案制定、技术攻关以及实施的各个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共建项目研发中心,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为企业提供了技术上的智力支撑,从而带来经济效益。

(三)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创新需共建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比如创客空间等。在基地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要传授创业基础知识、创业法规、管理思想,还要结合不同专业模拟企业综合实训,通过沙盘作业进行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管理与市场营销课程实践。其次,校企可以合作建设创业孵化平台,以创新性项目为主体,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在大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在此过程中,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创业大赛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企业则负责提供实际创业环境的参观,邀请行业精英进行创业心得交流。共建创业基地的校企合作路径对于学生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的提高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校企实施“双主体”办学典型案例

(一)美国雷恩社区学院

校企“双主体”办学在美国称为“合作教育”,其中社区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卓有成效。雷恩社区学院在成立之初,便是由居民投票决定。学院以满足行业和社区需求为办学目标,与各类大中小企业合作办学。学院领导层由社会各行业领军人物组成,负责教学方针的制定、行政管理、财务预算的审议等。教师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类,兼职教师大多为企业一线工程师,他们与大学教授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在专业设置方面,雷恩社区学院以区域人才市场特点为依据,比如学院与医疗企业合作,开设了健康信息管理、物理理疗师助手等专业[8]。在教学场所设置上,雷恩社区学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采取不固定模式。如学院与尤金机场公司合作,对飞行和维修专业的学生进行机场实地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除了与大型企业开展合作教育之外,学院也会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知识咨询和员工培训服务。

(二)岭南中兴通讯3G学院

国内高职院校与企业实施“双主体”办学的典型案例为岭南中兴通讯3G学院,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联合开办的,着重培养通信行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该学院针对3G技术的岗位需求对学生进行系统培养,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工程项目积累经验,并为他们提供真实的职场环境,从而实现行业与教育的无缝衔接。3G学院以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与合作就业为宗旨,设置最前沿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最先进的培训设施。如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围绕3G核心技术,开设IP原理、交换原理和移动通讯原理等基础课程,并进行技术拓展,向未来职业发展靠拢。在培训设施方面,3G学院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又组建了诸多实验室,包括光传输系统实验室、数据通信系统实验室、电信电信工程实训室等等。

(三)国内外“双主体”办学路径的对比分析

“双主体”办学,国外体现为“一校一企”、“一校多企”,甚至是“多校多企”的联合办学模式,各个教学环节面向多元主体,分工更加明确,合作更密切和顺畅。相比之下,国内校企“双主体”办学存在局限性,大多数的高职学校仍以“一校一企”为主,需要拓宽协同创新的广度与深度;另一方面,国内部分校企共建第三方院校的做法较为新颖,有助于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值得相关兄弟院校借鉴学习。

四、校企共建项目研发中心典型案例

(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或称为教学企业)是以学校为单位,在原有教学系统的基础上融入企业实际工作环境所开办的,并集生产、教学和研究为一体。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实验和研发,可以帮助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基于该教学工厂,学院的电子工程、信息科学和生物医疗等院系与科技园联合建设实验室、各专业技术中心和产品研发中心,比如机器人与自动化中心、生物医疗工程中心、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等等[9]。学院任教的老师定期轮换至科技园参与具体的项目研发,包括科研项目和企业项目。大三的学生须到教学工厂进行实习,与企业工程师一起开发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使得他们提前体验工作环境,提高职场适应能力。

(二)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研发中心

国内的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奕光薄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薄膜等高科技材料研发中心,双方在共同研制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同时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生产力。研发中心为学生提供了真空镀膜、光谱仪、磁场仪等高端设备,并划分了诸多实验室,使学生参与新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0]。在教师科研方面,研发中心为教师提供了实践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同时也为他们搭建了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科研的平台,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材料研发中心不仅服务于学生项目实习、教师科学研究和公司生产经营,反过来也会指导机械工程类专业前沿课程设置,比如市场上主流的热处理工艺、新材料,以及它们的研制方向等内容纳入课程,并不断更新与完善教学体系。

(三)国内外校企共建项目研发中心路径对比分析

在校企共建项目研发中心方面,国外院校以各院系专业为导向,联合不同性质的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既促进学校整体的科研水平,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形成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互补;国内院校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时大多迎合企业的产品研发项目,使教师与学生参与其中,虽然有助于锻炼个体研发技能,提高企业生产力,然而对院校整体作用较小。

五、校企共建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典型案例

(一)美国福赛大学和百森商学院

美国的创业教育不仅普遍存在于职业院校和社区学院,综合性高校也极为重视。福赛大学是世界知名的专门培养媒体、艺术和娱乐行业人才的职业院校。它通过与美国Youtube最大的视频提供商MakerStudio合作,创建了创客空间,主要为学生提供制作技巧和数字视频,使他们发挥专业创造力与想象力,并参与真实的艺术创作,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全世界创业教育的领导者百森商学院设有“创业名人堂”,是形成创业教育的校外网络。学院定期举办的“创业交流大会”则是诸多成功企业家交流和传授经验的良好平台,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创业案例。根据对企业的深度剖析,学院设置了管理实战模拟课程,涵盖了行业竞争情报分析、战略决策、团队合作等经营技巧,通过实战演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与素养。

(二)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基地

国内广东省一些高职院校较为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从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创新创业基地,该基地依托公司在食用菌研发、种植、加工、配送、出口等业务的基础上为学生打造了互联网双创交流平台,通过开展网站日常运营、产品销售与客户服务对他们进行精准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则与广州市茂名商会、广东万讯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该基地致力于打造“互联网+创客+社区”的三合一平台,集高职学生创业指导、创业集训、投资孵化、项目对接、公司注册、管理、营销等功能于一体。学校会定期举办创业大赛和创业课程讲授,以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企业则会为学生提供实体经营店,以帮助学生打破创业困境。

(三)国内外校企共建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路径的对比分析

在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基地方面,国内外院校均向“互联网+创客”模式靠拢,但相比之下国外创客空间无论是在项目孵化、3D打印等技术支撑,还是实战沙盘模拟等方面都较为先进。国内在高职教育领域中的创客空间及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近几年才刚刚起步,相比国外比较成熟的创客教育和创业教育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创业课程的设置、创业平台的打造还需不断完善。

六、研究结论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范文2

松江大学园区7所高校因学科特点和培养特色不同,各有其教育资源优势。东华大学为多科性大学,专业覆盖理、工、文、管、艺,有专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在理论教学、课程资源方面具有优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工程化培养、技能训练方面有教学特色;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在与应用领域结合方面各有其课程特色。松江大学园区地处松江新城,周边有松江区政府、松江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各类企业在信息化技术、人才方面需求量大,为学生信息化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松江大学园区为信息化素质培养、社区信息化提升可提供多层次的教育资源。松江大学园区的后勤社会化使园区内以及大学与周边社区之间在生活设施、文化服务等方面已经实现共享,为教育资源共享、协同互动提供了基础。利用大学园区和周边社区的地缘优势,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发挥各家所长,就能提高整个园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同时联动社区,提升社会的信息化程度。

二、校区、园区、社区联动机制

区域资源共享的基础是建立有效的协作模式,形成持续有效的组织保障。在松江大学园区本科教学协作组的支持下,成立了由东华大学担任组长、7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负责人参加的教学协作组,负责园区范围内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协作。通过研讨各校教学现状、特色优势,制定了课程共建计划,筛选出各校优质开放课程,并持续跟踪课程建设和实施情况。各校轮流开设的计算机新技术讲座、学习指导、经验交流等活动,活跃了计算机学习氛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成立了由一线教师组成的各门开放课程的课程建设小组,具体实施课程建设和资源开放工作,在7所高校教师的通力合作下,在课程、师资、实验室、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的全方位协作开展顺利。另外,在协作组的推荐下,园区的高校积极参与上海市和全国的教学改革工作,目前有8人是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试命题组成员,20多人参加了计算机综合应用系列课程教材和课程资源建设。依托园区管委会和松江区工程师协会,教学协作组与园区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和应用实践的机会,为课程创新提供了更多需求来源和案例来源。同时,师生的教学活动和信息技能直接产生了可应用的作品。

1.园区共享优质教育、学分互认

园区各校特色课程共享、学分互认,使园区所有学生有更多机会获取有特色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提供了更好的支持。首先是开放课程,每周二、四晚定为园区开放选课时间,各校选派优秀教师提供优质课程供园区所有学生选修。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是园区开放的唯一实验类课程,东华大学的“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计算机系统与网络”,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多媒体应用系统”等课程在跨校选课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其次是实验室共享,东华大学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电子商务实验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计算机及网络组装实验室为各校提供了补充实验资源,为学有余力 的学生提供了课外创新实践、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的实验指导。另外,在协作组指导下依托东华大学共建了计算机综合应用系列课程公共服务网站,共建课程的资源库,包括教材、课程PPT、课外辅导材料、试题库、优秀学生作品等,通过资源网站在7校师生间共享。

2.共建课程,全面提升各校课程质量

开放课程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但由于学生的差异和资源限制,只有优秀学生才有能力参与跨校选课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要依靠自己学校开设的课程学习。因此,单纯开放一些课程是不够的,要普遍提升各校的课程质量,才能惠及园区内众多学生。依托东华大学牵头的上海市计算机综合应用系列课程建设,将7所高校教师引入到课程建设工作中,并通过研讨,修订各校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要求,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逐步开设出了高层次的选修课程。在保持各校原有教学特色的基础上,跟踪信息技术发展和高信息素质人才培养需求,依托上海市教委和园区的课程建设立项支持,动员一线教师参加共同建设计算机综合应用系列课程资源并辐射园区高校,对课程的后续实施奠定了基础。2008年编写出版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学习指导及习题解析》《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学习指导及习题解析》《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学习指导及习题解析》,2012年根据教学实践反馈的意见又修订出版了第2版。许多教师还参加了教学辅助资源、教学案例等的建设。参加课程建设的教师陆续在自己的学校开出了选修课程,成为教学改革的骨干力量,而且持续的协作使各校的课程始终保持技术新、实用性强、教学效果好的特点。结合各领域的信息技术需求,联合园区内高校和校外教育资源,建设特色课程,如SAPERP导论、SPSS数据分析、OFFICE软件VBA制作等课程。东华大学自行开发了可视化网络配置模拟器,支持虚拟网络配置实验,建设了企业信息化应用综合案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建设了商贸信息技术系列案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了与应用密切结合的C语言应用案例库。这些资源具有特色鲜明、与应用结合紧密的特点,协作共享不仅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投入,而且保证了教学资源的高起点、高水平。

3.园区、社区良性互动,人才培养和社会效益共赢

大学园区的功能定位除了人才培养,还肩负着推动周边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占学生总数95%以上的学生群体,他们不同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其信息素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应用意识、全面的系统应用观点、设计解决方案的初步能力、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学必须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推动学生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到信息能力的构建。除了在课程中增强实验要求,设置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项目环节,与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应用的结合更为重要。依托松江大学园区管委会、松江区工程师协会,计算机基础教学协作组与园区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了社会教育资源支持。通过直接参与它们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聘请企业的信息化项目负责人,以企业的信息化硬件、软件和系统建设发展为例,介绍信息需求的分析、技术需要、管理要求等,使学生面对真实的案例,激发学习热情,对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有更直接的认识。例如,邀请青岛啤酒上海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该公司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ERP系统、生产制造系统、OA系统以及宣传广告设计等各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情况,还整理了依托网络的零售企业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的系统建设和应用案例、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ERP案例等作为学习参考资料。社区也为教学改革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了实践应用和服务社会的舞台。园区教师为企业进行项目研发,为企业开展信息技术人才培训,不仅锻炼了科研能力,也直接为社会贡献了智力资源。园区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建设,建设了松江区工程师协会网站、松江区知识产权网、松江区文明网等,并将这些需求梳理为实践应用项目作业;学生作为IT技术志愿者参加社区和图书馆的志愿日活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作为信息助管参加勤工俭学。我们还将松江区开展的“茸城之光”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纳入多媒体应用系统课程,作为备选作业,学生的优秀作品有机会直接录用,作为松江区宣传栏、平面媒介、网站、电视等的公益广告。这些来源于实践的问题和服务社会的课题都为课程教学增加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发挥了大学园区服务社会的作用。

三、实践效果

2007年以来,松江大学园区不断完善的合作、协作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学生、园区、社区带来了新的体验。(1)协作机制和平台持续发挥了联动的纽带作用,从整体把握松江大学园区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吸纳优质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要求,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园区高校80多名计算机专业教师形成了一个协作的集体,互相学习,互为支撑,为近8万名大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计算机教学服务。(2)开放的特色教学资源为园区优秀学生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促进了信息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交叉,为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支持。(3)共建的系列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得到了推广。大家共同建设的8门系列课程不仅在园区发挥了教学提升作用,目前也已经在上海市一些高校获得推广,出版的系列教材被多所高校采纳应用于教学。教学资源网站对外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匿名访问。(4)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为地方社区服务获得肯定。松江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委员会、松江区委宣传部、街道社区、企业单位等对学生参与地方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为发挥大学园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作出了贡献。(5)教学协作的开展在推动园区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表率作用,得到了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充分支持和肯定。(6)在全国教学研讨会上和专题报告,介绍园区教学协作和课程建设经验,获得了同行的认可。

四、结语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范文3

【关键词】 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人才培养;双重创新

【作者简介】 马蜂,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8-0037-03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是其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则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校企双方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双赢的战略举措。这两大创新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

近年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办学实践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牢牢把握光谷经济圈产业架构和武汉城市圈产业形态,并着眼长江中游城市圈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在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联动政校行企社,搭建三级平台推进办学体制创新

1. 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

在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导下,成立了具有联合性、互利性、非营利性行业组织――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办学理事会,主要由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协会、重点合作企业及学校代表组成,会员单位已有43个,覆盖广泛,四方联动。理事会是校企合作决策机构,自成立以来,发挥了规划指导、资源整合、经费筹措、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决策咨询作用,指导学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内部管理体制,走特色发展、品牌发展道路,密切协调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技能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研发、科技推广”,形成政府组织主导,行业有效指导,企业和学校主体参与的产教多方协作机制。

2. 校企合作办学管委会

在办学理事会领导下,以二级学院为依托,成立了7个行业、企业、学校三方联手的合作办学管委会。合作办学管委会实施校企全方位深度合作: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各方共享,共同研究制订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发展战略,研究部署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制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方案和管理办法,协调落实实习实训计划;实施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培训、双向兼职计划及管理,协调落实年度培训和兼职任务;制定学生顶岗实制度,协调落实学生顶岗实习计划,促进学生就业;共同组建技术研发团队,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攻关,促进成果转化,在全方位紧密合作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3.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委员会

在合作办学管委会的指导下,以专业群为依托,成立7个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等三方人员组成的校企专业共建委员会。由专业共建委员会负责落实合作办学管委会的相关决议,共同建设专业,打造专业品牌。自各专业共建委员会成立以来,开展了专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确定了所依托专业(群)的建设发展规划,制定并实施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了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了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生就业;开展了科研和社会服务。学校联手武汉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主持制订“湖北省中高职衔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成为全省规范并在省内试行;与多家企业共同制定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被教育部公布为全国职业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规范。

二、创新校企合作载体,建成双主体联合培养二级学院

以学校二级教学单位为依托,校企共同组建7个“双主体”联合培养二级学院,学校提供场地、生源、办学资质、师资、资金、管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提供设备、生产技术、技术指导(师资)、资金、企业文化、企业品牌等,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人才,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

二级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长由冠名企业负责人担任,院长由学校二级教学单位院长担任。将“双主体”二级学院作为校企合作办学平台,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在不改变人事关系前提下组建矩阵式教学团队,不改变设备等资产所有权情况下共建共享实训室,通过考察、引进、交流、合作等途径,承担学校和理事单位在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学生就业、社会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建设任务,实现项目建设成果共享,按任务、责任、质量和贡献进行承包式利益分配。

目前,“双主体”联合培养二级学院运行良好,校企深度融合,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成为稳定、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真正体现了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实质,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企业共同参与招生,关心办学规模和生源质量;二是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三是联合开发课程与教材,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标准进行有效对接;四是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五是共同关心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六是校企人员互兼互聘,促进学校“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七是校企文化互融,实现校企文化有效对接,产学良性互动;八是科研合作与技术服务,增强了学校产学研转化水平。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1. “五共”人才培养模式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中,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生产流程所需的专业集群,联合开办了8个专业,形成了“五共”人才培养模式。在“五共”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派出高管和技术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人员到校方讲实训课程。学校根据合作企业的要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有条件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确保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协调。

2.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还推出了“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学习与参加社会上的岗位工作相结合,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实施能力递进,打造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组合。通过“工学交替”,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职业氛围,了解学业过程中的不足,增强学习动力,达到与就业岗位顺利对接的目的。

3. “融合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还在探索“融合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与合作企业在校企合作理念、生产与教学管理、利益与发展战略等方面“融合一体”,实现在硬件设施资源、技术科技开发、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共享互补。如该校与楚天激光等企业实施“引厂入校”,共建了激光加工、模具制造等6个“校中厂”。学校出场地与部分设备,企业提供设备、资金、技术和项目,校企联合组织实训。另如,该校在与“惠普”“微创”合作时,将课程置换成商业项目在企业中实施和考核;与中百仓储紫薇星购物广场合作时,实施课堂店堂一体化教学,共建“厂中校”。学生在企业真实岗位上,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进行实训,提高了职业技能,感受了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强化了就业能力。

四、广聚社会资源,构建多方参与、多主体办学的良性格局

1. 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由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牵头成立湖北省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已吸纳93家成员单位,成功召开集团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集团内62所高校之间的优秀师资互相流动授课,参与企业与高校之间资源互通,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努力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共建、共享、共赢。经武汉市教育局批准,学校牵头成立具有联合性、互利性、非赢利性的办学联合体――武汉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已吸纳38家会员单位。集团在武汉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以合作项目为依托,以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为纽带,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形成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合作体系。

2. 联手行业企业育人,推进职业教育品牌化发展

学校在搭建校企合作三级管理平台、组建两大职业教育集团过程中,吸纳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等多个行业协会组织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利用行业组织最了解本行业领域技术前沿、内在运作规律、人才需求优势,发挥其在人才需求、规划制定、专业布局、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教材建设、教师队伍、质量评价等八个方面的重要指导作用,使行业成为指导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3. 拓展海外优质资源,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

学校致力打造国际零售人才,与总部设在美国的全球零售商联盟(IGA)及其会员单位武汉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携手创办了IGA中国零售学院,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专门培养零售人才的学院。三年来为中百仓储、深圳人人乐等大型零售企业定向培养650名符合国际零售业标准的学生,培训员工6142人次。大胆探索跨海教育,选派学生到台湾东南科技大学研修学习,与该校联办电子电路设计整合式课程暨专题设计研习班和机器人种子教师培训班,这一培训是学校探索与台湾地区高校共享优质资源途径的重要成果,开创了湖北省职教师资接受机器人技术培训的先河。

4. 融合社区教育力量,顺应职业教育终身化趋势

2009年武汉市依托学校挂牌成立武汉市社区教育学院。学校充分发挥市社区教育学院龙头的带动作用,认真履行业务管理和指导、理论研究职责,整合13个区级社区教育学院力量,大力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涵盖各类居民群体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使每年30%的市民都进入了终身学习的大学堂。学校承建武汉市终身学习网,承担向全体市民呈现终身教育的工作动态、展示学习资源、开展学习交流、提供学习服务等重要使命。三年多来,建成的学习网资源容量已达5TB,面向我市市民免费开放,点击量达187万余人次。

五、关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

1. 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依托办学合作理事会、合作办学管委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拓展校企合作领域,挖掘校企合作深度,使其从合作内容,到合作形式,形成体系,不断深化。在学生顶岗实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合作领域的基础上,拓展学生就业、员工培训、项目开发、技术服务等合作范围。

继续加强“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提升“校中厂”和“厂中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内涵,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紧密结合,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以“厂中企”和“厂中校”为依托,建立理事单位深度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指导、毕业论文、技能大赛等的常态工作机制。

以“师企对接”为切入点,探索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通过教师工作站载体,不断将企业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职业资格标准和最新技术发展引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中来。

2. 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研究所的作用,促进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学校教师提供技术开发与咨询、社会培训与服务的产学研用技术服务平台。

建立技术服务团队资源库,整合校企双方技术力量,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技术能手、学校技术服务能力强的教师纳入团队,面向理事会成员单位和社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开发满足企业需要的培训项目和职业技能培训包,强化理事会的社会服务功能,建立起为行业企业提供包括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继续教育培训等在内的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抓好8个校企合作二级学院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人才支持。

3. 丰富校企合作互动交流渠道

通过组织召开办学理事会、办学管委会工作会议,研究与讨论具体工作,形成沟通及时、决策科学、协调一致的良好合作发展局面。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单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企合作交流活动,如企业参观、专业论坛、企业专家讲座、学术沙龙等。及时收集校企合作工作动态,建设信息资源库、建立动态的资讯平台,以《校企合作工作简报》形式及时向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各理事单位汇报校企合作的开展情况,起到沟通、传递信息的桥梁作用。利用武汉教育信息网、湖北职教网、学校校园网、校报等平台向校企合作单位及社会宣传报道校企合作的工作情况。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范文4

XX 超市是一个典型的会员制超市,会员的消费占了 85% 强,会员的数量、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超市的销售。周边的社区居民是最忠实、稳定的消费群体。社区的开发工作正在全面地展开。分析会员的构成,中有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学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 18~25 岁之间,都是在杭高校学生。每年来杭的学子又以一定的比例增长,同时他们都会有三、四年的学习生涯。初步调查发现学生购买的商品一般以文体用品、休闲食品、纸品、日常生活用品等低值易耗品,常年需求,源源不断。同时在男女比例上,女生又占多数。 曾对学生的购物做过调查。发现学生会员卡的使用频率较高,虽然他们的客单价较低,但消费次数(学生来客数)却比较高,他们的消费金额累加排行也较靠前。由于资料没有备份,仅有 2000 年初学生会员卡双休日使用情况统计表留存,供参考。

2000 年学生会员卡使用情况统计表 周次 双休日日期 消费金额 消费次数 客单价 时段说明 一 1/1~1/2         二 1/8~1/9 52921.75

1022

51.78253 平时 三 1/15~1/16 52083.12

708

73.56373 期末期间 四 1/22~1/23 67468.96

809

83.39797 五 1/29~1/30 63626.78

336

189.3654 六 2/5~2/6 22237.88

152

146.3018 寒期期间 七 2/12~2/13 21263.61

218

97.5395 八 2/19~2/20 159353.9

2294

69.4655 开学前后 九 2/26~2/27 84405.9

1326

63.65452 十 3/4~3/5 64727.65

1126

57.48459 平时 十一 3/11~3/12 65389.5

1232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范文5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1现存校企合作的主要办学模式及存在问题

“校企合作”是通过深度融合高校、研究机构、龙头企业等重大实践平台和资源优势,弥补高校教育自身功能的欠缺,逐步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综合教育机制体制,在改革创新传统教育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创新型国家需求等方面尤为重要[1]。

1.1高职院校订单式合作模式

采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对技术人才需求的状况和职业技能要求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设定课程和实践培养体系,组织开展教学和岗位培训,促进高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同步、学生实习与就业岗位一体化的形成。而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的模式,学生能迅速适应岗位,但模式单一,技能领域受限,偏重技术型实践操作,理论科学层次较弱。

1.2校企共建基地或共建园区合作模式

学校通过和专业对口行业或企业的合作,充分考虑双方各自的需求,搭建学生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管理平台,形成集生产性实训、企业产品研发、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教师科学研究等产学研为一体的基地或产业园区,从而开展及实施各种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水平提升的项目合作。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如重建设轻测评、校企共建基地在运营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绩效成绩不突出且难以评估局面。

1.3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合作模式

通过全面校企合作,深度搭建产学结合的职教平台,促进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结合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1][2]。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作为典型的成功案例,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为引领创新实践校企合作机制,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更不可能与生产实践相脱离,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和企业生产实践性教学成为该教学形式中同等重要的两种方式,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以下简称中大南方)医学检验系由学校与云康集团合作办学,正是探索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的新发展与新思路。

1.4校企联合参与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打造产学研结合平台,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措施,全面构建能够满足社会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目标,符合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体系。例如,最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以"企业学习"为主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在进行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卓越计划"的实施的探索。此模式合作方式多样化,但存在“学校热、企业冷”、计划试点持续扩展受限等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深入开展、持续合作的方式仍有待探索和研究。

2校企合作在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注重临床实践性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和操作培训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实践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增强、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提高职业技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强化学生将课程相关知识通过实践培训与临床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实用性及临床综合思维能力[3]。

2.1本科医学检验技术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医学检验技术的教学模式单一、实验设备陈旧落后、大多数课程配套实验均为验证性、重复性实验,主要目的为巩固理论知识,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生难以形成创造性、综合性、主动性和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同时受“教师为教学主体”思想影响,学生形成被动式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低,理论与实践、教学与临床相脱节[4]。以蚌埠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为例的众多院校正积极探索新实践教学模式[5],通过开设综合设计实验,增强学生实际操作和对多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无法实现临床病例的新颖性和代表性,难以达到临床和试剂检测项目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授课教师自身实践技能的缺乏性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要谋求生存和创新发展、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就必须通过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从而面向市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探索出与本专业性质特点、与现代医学及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校企合作模式。

2.2校企合作模式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应用探索

以校企合作模式为背景,建立专业性实践教育教学基地,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从课堂走进企业,深度熟悉行业最新资讯、前沿技术、科学知识。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医学检验系由学校与云康集团合作办学,是国内医学检验教育首批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的专业学科。医学检验系依托中山大学和云康集团深厚的医学底蕴和广阔的平台,拥有一支兼具企业实训能力及课堂教学水平的“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包括国际医学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一批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研究员、检验科室主任和高级工程师。通过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国际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等国外高校及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为学生搭建海外学习和研修平台[4-5]。这意味着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可以接触先进的实践操作、国际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也是非常重要。

2.3校企合作模式下中大南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学习成效分析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探索,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目的是提升医学专业技术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举措,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双重提升。通过与云康基团建立校企合作医学检验专业实训教育基地,利用寒暑假使实践教学走上了正规企业化的道路,学生能够得到云康基团各个部门检验技师最为专业与优秀的指导,教师在参与过程中也全面提升了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创新教学理念,锤炼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加入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培养出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优秀综合素质,同时又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学生自主的探索出规范、高效、有特色的学习途径。通过企业实践扩展课程内容延伸学习,增强其对应用型内容知识如血液学检验技术等的掌握程度,同时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知识运用、问题解决等过程学生应用型学习和反思型学习方式得以改善。学校教育结合企业实践明显提高学习速度,大幅度缩短消化知识的时间,比如免疫学检验方法等,仅靠学校教学,需依赖网络资源查阅、观看视频讲解,花费大量时间且效果不佳,进入企业实践进行实际操作,真真切切接触到仪器设备,自身有意识的去实践运用,促进的主动性学习。

3校企合作是符合医学检验专业办学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3.1医学检验技术的学科性质要求改革传统育人模式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现代实验室科学与临床医学的高层次的结合,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对该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医学检验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操作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充分融合[6]。国内医学类本科院校课程活动中,往往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而弱化实践教学,学校开设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不能体现科学实验的新颖性和先进性,限制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使高校学生的技术能力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规格不符。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医学检验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3.2学生学习成效评估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深度发展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健康持续发展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发展质量,经过教学论与实践论加工后呈现给学生的知识体系与适合相应的学习方式融合,促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高校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技术知识之外,更迫切期望拥有企业岗位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实践过程为其获取专业知识、增强实践技能、强化职业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储备拓展能力等方面搭建了崭新的平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要顺应大学生对实践型学习方式的偏好,将基础理论学习融合于实践培训、实战操作、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在真实生成项目或案例中学习,大幅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医学检验专业的校企合作实质是全社会的合作、是教育与企业的全面合作、是企业用人标准与学校教学标准的接洽与融合。

社区与高校共建方案范文6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设施建设、品牌建设,努力把全市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十二五”期间,每年20%的城乡社区完成和谐社区达标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市统一组织市级和谐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考核验收。全市每年建成30个市级和谐示范社区,其中城市社区15个、农村社区15个。

二、创建内容

1.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按照人口数量和现行道路网线,科学划分社区管理范围。与时俱进,创新现行社区管理体制,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一网”管理模式;在新型安置社区,试行“中心社区+基本社区”的运行体制。

2.提升社区依法自治能力。“自治、互助、共建、分享”的社区建设理念深入人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有效开展,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普遍提高;社区组织体系建立健全,运行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居民群众认同感、归宿感、幸福指数明显上升。

3.提高社区服务设施标准。和谐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筑面积,建制村不低于500平方米、社区不低于400平方米;市级和谐示范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筑面积,建制村不低于1000平方米、社区不低于800平方米。中心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5500平方米,其中日间托老用房按照不低于500平方米的省3A级标准建设。

4.健全社区服务居民功能。按照“资源向下、民生向前、职能细化”的要求,坚持公共资源政府供给的主体地位,继续实施政府工作部门与社区结对共建制度,实施驻区单位资源免费向社区开放制度,实现社区资源共有共享。实施一社区1个服务品牌、配备3名社工、组建50名注册志愿者队伍的“1350”计划,提高社区职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服务民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积极引进“以科技为支撑、以服务为主导”的现代新型服务企业,全面推行大社区服务形式,大力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活动,落实物业管理全覆盖各项任务,不断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5.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充实社区人才队伍,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建立新招录公务员下社区锻炼制度,选聘社工专业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每年开展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培养社会专门工作人才,建立社区社会专职工作者从社会专门工作人才队伍中选聘的工作机制。

6.打造社区特色服务品牌。加强党务群团、民政救助、社保就业、卫生计生、综合调解、流动人口、政策咨询、农资农技等管理和服务,城市社区按照“6+X”、农村社区按照“8+X”服务功能要求,积极引导社区利用社区资源、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创建居民群众认同、乐于接受、共同参与的民主型、环保型、科普型、文化型特色社区,形成有影响的社区服务品牌。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机制。和谐社区建设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人,加强组织协调,加快达标创建;结合实际,将市级和谐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方案,落实措施,广泛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办发〔〕93号文)精神,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地投向基层;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实行市场化运作,发展社区居民服务业,逐步形成城乡社区建设多元化的投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