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其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其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其内涵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其内涵范文1

关键词:会计美学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美学是一门研究会计美的现象及其内在规律和会计审美规律的科学。它通过激发会计人员的审美感受力,挖掘他们对会计美的创造力。探索创造会计美的规律性,进而用会计美的独特标尺去评价、验证、促进会计规律在会计活动中的运用。会计美学是研究会计工作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会计活动或获得会计信息时所产生的审美意识和美感经验的一门学科。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即会计信息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应具备的质量要求。笔者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定义为例进行如下阐述。

(一)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包括两次含义,一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二是指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使用者据此做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七)谨慎性

谨慎性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八)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二、从会计美学的视角审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赵丽生教授在“关于我国会计美学研究的若干思考”一文中将会计中的美归纳为八种,分别为会计的真实美、平衡美、对称美、秩序美、结构美、简约美、统一美、和谐美。笔者认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表现出了会计中的美。可靠性和实质重于形式体现了会计的真实美。相关性体现了会计的和谐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如企业的股东需要反映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信息,债权人需要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信息,政府部门需要反映企业缴纳税款方面的信息,社会公众需要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各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即会计信息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相关性体现了会计的和谐美。可理解性体现了会计的简约美。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可比性体现了会计的统一美。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只有按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反映,才能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因此,可比性体现了会计的统一美。重要性体现了会计的秩序美。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关于重要性的判断标准有两项,一项是交易或事项金额的大小,另一项是交易或事项性质。谨慎性体现了会计的严谨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入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体现了会计的严谨美。及时性体现了会计的时效美。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的,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就会失去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及时性体现了会计的时效美。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就是优美的、崇高的、富有喜剧性的,会计信息的虚假、造假,由此造成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以及种种社会损失和经济损失,就是丑陋的、卑鄙的、富有悲剧性的。

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美倡导会计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世界上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美由心生。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会计工作逐渐演变为一种为满足不同会计信息需求者的专项服务。会计信息作为会计人员工作的最终产品,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需求者的抉择。优质、高效是衡量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优质是对会计产品而言,高效是对会计工作的过程而言。每一项会计信息都是人所赋予的一个特定专业概念,从会计科目的设置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及其内在关系,以及由此构成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均包含着社会美、科技美、形式美,建立这些美学观念并自觉运用到工作中去,对于规范会计工作,增强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促进作用。会计美学不仅能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同时也在利用美学原理,依靠各种先进的科技力量,提升与完善会计信息的提供形式和手段。

作者简介

蔚思远,1986年8月生,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会计理论。

参考文献

[1] 徐纪敏、朱立明等著.《会计美学》[M].西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其内涵范文2

关键词: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 局限性 理论研究

一、公允价值概述

(一)公允价值定义及理论基础 以美国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原则,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和准则制定不断得到拓展和完善。FASB的SFASl57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假设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或转让一项负债应支付的价格。LAsB在2009年5月的《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定义为,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退出价格);当计量不存在实际交易时,公允价值计量假定一项在资产或负债最有利市场上的假设交易。我国根据国情强调适度、谨慎地引人公允价值计量,新企业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的核心为公允,约束条件为充分市场和公平交易。以公允价值的核心定义为起点,围绕其定义、概念以及逻辑推理构建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在其应用及其操作准则等制度安排的指引下,规范着公允价值的运行,以强化相关性为方向,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标杆,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二)公允价值的内涵 公允价值是为了探寻能表达资产市场价值的适当方法,揭示报告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环境条件下的内在价值。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经济学价值规律中的价值。如马歇尔的均衡价值观所指的供给与需求双方力量决定的均衡价格分为三种状态:暂时、短期、长期均衡价格。供求均衡点的价格能完整地表达价值的经济内涵,类似于公允价值,动态地触摸商品的价值规律,意识到“看不见的手”的机理。认为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个“价值”实际上是规律,要从理论推广到日常的计量应用难度很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只能表征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格,即交换价值。另一种观点为经济应用学科中的公允价格,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运用模型计量的结果。更多的是公允价值是指受计量技术可操作性约束的,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理论值的平衡点,约束条件的平衡点本身成为局限性的根源。

二、公允价值计量分析

(一)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具有高度相关性 历史成本计量有以下方面不足:第一、资产、负债的计量各为经营期间定时点,财务报告日所揭示的资产和负债为当期或以前期间一系列无数个时点的简单叠加。第二、后续计量缺失,不能揭示资产的经济性、功能性、技术性贬值的变化情况。第三、可比性差。通过会计语言表达的会计信息,表现为内容(会计科目及金额)和时间(时点或期间)的有机组合。从内容看,某会计科目的金额,必是有特定时点或期间与之相对应的金额,即必有相匹配的时间;从某一时点或期间看,也必有相应的会计信息内容(会计科目及金额)。不同时点、市场条件的资产负债价值的简单累加,既不能提示为价值相匹配的时点,也不能反映报告日的实际价值和经营成果。时点基础的交错,导致报告主体与自己的过去纵向不可比,与同行业横向无法比,弱化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公允价值计量却能弥补上述不足,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用性):以报告日为基点,把报告主体的资产、负债通过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统一到报告日,充分反映了投资者的权益和经营成果,实现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统一,具备了纵横向的可比基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相关性体现在如下方面:(1)评价价值。新会计准则明确,会计目标首先是提供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相关会计信息,据以评价履职行为。履职行为的评价方法是多样化的,如依据法规、惯例规范、合约和委托人的标准,反映受托人对委托人理想化期望行为的实现程度。在会计方面,主要是通过履职行为结果的指标计量来评价。这些指标应包含:委托人在交易日市场搏弈的经营实绩(用历史成本可以计量);在会计当期以及以前会计期间的战略经营、风险投资收益,这些收益表现为资产的经济性、功能性、技术性贬值的变化情况,体现了受托人的知识附加值和个别竞争力,在经济上行态势中这是推动公允价值计量发展应用的根本动力;报告期受托人以前的其他受托人(如存在)战略经营收益,这部份收益体现为企业持续经营累积商誉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反映了企业在持续经营中培育的比较竞争力。能够充分计量上述三部份收益的方式是计量报告日会计要素的现值,首选用公允价值计量。以评价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理论构建了会计受托责任观,指导实践中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2)反馈价值。从决策有用观看来,有用的会计信息能评价履职行为,也评价过去的决策,证实或修正过去的会计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反馈价值不但能完善会计理论,促进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而且还有方法论意义。(3)预测价值。会计目标应具备开放性,进一步关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关注现金流量金额、时间空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预估,会计信息要有助于使用者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果说受托责任观重点关注事后评价再选择受托者,那么决策有用观是站在投资者新的抉择时点上,关注资本流向、配置决策,帮助选择资本投向的行业、企业和受托人,不但重视目前的投资者(股东)是否延续投资,也关注目前的投资者扩大投资和未来投资者的新增投资。关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多元性,扩展延及包括债权债务人、企业员工、顾客、供销商、行业协会、政府机构、公众利益团体、研究者和准则制定者、审计师、管理层以及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群体。更关注企业资源价值的普遍性和公允性,从报告日的一般性计量出发去预测企业未来的个别性。充分考虑信息使用者新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求。(4)信息有用性。会计信息应适应多元化的使用者和使用者多样性的需求,尽可能地从会计视角有针对性地满足确认经营成果的需求,确认经营成果中包含的行为绩效,确认经济发展或衰退对经营成果的加减,有助于判断未来的变化趋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上述价值大小决定其发展应用程度,成为弥补历史计量属性缺陷的一个方向选择。在目前经济形势总体向前发展情况下,成为一个明晰的、不断加强的方向。

(二)正确衡度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首先,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矛盾是常态,统一是规律。从特定会计分期看来,多表现为矛盾,从持续经营的长期来看,又是统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可以强化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能突出相关性。其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总是和报告主体的价值取向相关。质量要求有价值位阶之分,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

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再次,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有价值,关键看其是否相关,相关程度反映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可靠性的价值位阶高于相关性,应该在可靠性的基础上提高相关性,满足有用性的质量要求。新会计准则确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五大计量属性,规定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若选用其他四大计量属性,应以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为前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建立在合理性的基础上。从上述五大计量属性的先后顺序考察,其可靠性从强到弱,也就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可靠性最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可靠性最弱;而其合理性的强度趋势则相反,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合理性程度最弱,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合理性程度最强。应以会计目标为方向,综合考虑可靠性、相关性、合理性等质量要求,才能科学、准确地选用五大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向,而非计量属性发展的唯一方向。

(三)科学合理履行会计的反映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为反映与控制,原始反映是起点,真实反映是规则。应在原始、可靠的基础上,按照真实规则,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丰富其内涵,提高相关性,满足使用者的有用性要求。(1)充分合理地把握会计的反映职能。计量分段分为初始、后续计量;时点分为初始计量时点、报告期计量时点、终止计量时点。当交易或事项为现实交易时,初始计量时首选历史成本计量,以确保和提高可靠性;当交易或事项为非货币或虚拟交易时,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提高信息质量。争论的焦点是报告日是否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反对者认为,会计计量应在确保可靠性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增强相关性,提高相关性不应过分减损可靠性。从初始的历史成本计量,到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实现报告日现价计量的需求明显,但理论和应用尚不成熟,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假设和条件太多,缺乏可验证性,无法支撑公众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内心确信。支持者认为,要克服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缺陷,公允价值计量目前是一个选优方案。用公允价值计量报告日的资产、负债,增加了会计信息含量,提升了相关性,信息质量明显提高。不管是反对者还是支持者,都认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缺陷并一致地认同公允价值计量具有相关性程度高的优势,只不过是反对者无法接受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不成熟而削减其可靠性,而支持者容忍其缺陷并不懈地探索完善办法。(2)合理区分企业内各职能部门的职能界限。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良好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来说,强调激励、制衡,部门静态分工、员工动态协调。在内部看来,良好公司治理机制方面体现为内部职能部门相对独立、各有侧重。会计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战略部门据以分析提出方案;从外部看,评估公司在产权改革时提供法定的评估增值调账依据,在资产处置时提供可参考的评估价值等。初始日的计量到报告日的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信息加工过程实际上是在新的输入变量和新的约束条件下目标值的生成、演变过程。不同的认识、判断就有不同的假设和条件,会产生不同的会计计量结果。大量的数据分析、推理、计算会造成过程耗时结果滞后,也会减损会计信息及时性的质量要求。会计部门应在提供可靠性的信息基础上,协助其他部门基于各种假设和条件提炼出各种可行的选优方案;可以在确保提供充分可靠数据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拓展和向相关部门渗透,但不能替代信息统计、市场战略等部门信息加工、方案筹划的职能,不能替代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目标规划职能,也不能替代社会中介的评估法定职能。会计报告只能是基于制度安排的假设和条件而产生的一种客观结果。从另一方面来说,若会计部门在报告日用公允价值属性对会计要素进行了计量,其他职能部门就无法以会计初始计量数据为基础,用自己的职业判断选取各种假设和条件提出多种备选方案。可以看到会计部门此时已把其他部门的分析基础时点推进至报告日的公允价值。如果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基础不牢,就会级数倍放大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减损使用者的内心确信和职业信赖,构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局限性。

三、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研究

(一)公允价值的前提与假设 公允价值的难点首先在于前提与假设。公允价值概念混乱始于评价公允的主体、时间和空间。(1)主体。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衡度要服从主体的需求,从主体的标杆去构建理论体系。这个标杆的第一个问题是公允价值的“公允”是由谁(主体)认可,然后再探讨这个主体认可的标准是什么。这里主体可分为评价主体和被评价主体。公允价值计量的需求源自评价主体,并以服务评价主体为依归。评价主体指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指投资者(股东)。会计报告使用者的许多信息需求是共同的,投资者(股东)的信息需求是主要的、有代表性的。通常情况下,会计报告能满足投资者(股东)群体的信息需求,也可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同时仍应该预计到,如果把评价主体从会计报告使用者扩展到中介机构甚至更大的范围,公允的认可程度也会产生很大变化,公允体现更大范围交易主体的普遍性,公允程度与普遍性相联系。认可主体的范围越广,公允程度越高,更具公允的普遍性。被评价主体指报告主体。虽然公允价值计量的需求源自评价主体并服从其认可的标准,但计量结果的公允程度有赖于报告主体的执行并受制于其执行程度。公允价值的计量结果体现评价主体和被评价主体的现实均衡。一般来讲,对于报告主体在初始和终止计量时点存在现实交易,从交易双方来考察,成交价体现了交易双方在市场搏弈结果,应该是双方认可、公允的,但由于交易主体的个别性与认可主体标准的普遍性,仍可能存在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的差异。在报告期的计量时点用虚拟交易计量公允价值,此时应由报告主体按评价主体的标准去计量,体现公允价值认可程度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有助于投资者是否持续或扩大投资决策。对持续投资的预测还要依据报告主体的个别性。报告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的个别性在过去存在,在将来也一定存在。决定报告主体将来交易价值趋势的是普遍性,确定报告主体将来交易价格的是个别性。评价主体是否考虑或能考虑交易主体所处的市场环境、知价讨价能力、交易方法、商品稀缺程度等个别性是重要的前提。(2)时间。纵向来看,会计要素都是历史上无数个计量日日积月累迭加累计的结果,其记录和计量报告应在确定和可靠计量原则下能准确反映变化的轨迹和趋势,能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趋势依靠无数个时点的交易价格去描述,只有足够的交易时点频度和长度才能揭示规律,明晰趋势,确保公允价值的计量质量。历史时点的频度和时间长度成为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因素。按初始日计量和报告日计量时点组合有三种情况:初始日、报告日均按原始成本计量;初始日原始成本计量、报告日公允价值计量;初始日、报告日均按公允价值计量。(3)空间。横向来看,与评价主体的空间分布、空间内交易容量以及评价主体认可的空间范围相联系,多大的空间范围、多少交易量、多少合符标准的交易主体数量才算是公允。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下列因素,首先是交易者的熟悉情况的程度和交易能力、市场交易条件等参与者情况;其次是交易市场的政

治、经济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性、不同地域空间的交易条件差异是商品流动的基本动因;再次是地理禀性等自然属性。从公允价值的核心定义看,公允价值两大前提为充分市场和公平交易。充分市场表征市场的发育程度,是否有一个标准,静态的阶段性标准还是动态的发展标准,充分市场是指在多大空间范围内的,区分市场条件的价值何在,是否可以规范区分,实际市场情况更加复杂,并且不活跃、不规范市场的情况更多见。公平交易是指主观公平还是客观公平,主观公平主要指自愿自由交易、意思自治,这种评价由交易双方作出还是以中介机构或更大范围的自然人、机构作出。客观公平主要指等价交换、均衡价格。剔除交易寻求价差的动因不计,时点的均衡还是长期的均衡;计量日、报告日还是报告期;多大范围的等价交换,是交易双方、市场参与者还是更大范围注意到会计反映的基本职能,提供的信息是审慎的、基础性的、权威性的。若留给职业判断和经验估计,很容易给报告使用者认为这是根据主观前提计量出的结果。会计信息的权威性与会计制度的规范程度密切相关,必须寻求制度安排来获得权威性和会计信息的法定依据。理论上可以是许多结果,应用上只能是制度规范下唯一或极有限的计量结果。这需要一个指导性原则和操作规范。应在相对成熟的理论指导下提供清晰的计量目标和健全的计量框架,制定简洁、操作性强的制度,减少指南的复杂性和实务中的多样性,提高应用的一致性,增加公允价值计量结果的规范性、权威性。公允价值理论反映了把握市场规律的一种理念,但难以超越局限性规律。只有科学把握理论核心,结合实际需要,才能恰当、准确地做好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的推广。新会计准则从评价主体的需求出发,以报告主体为立足点,适度、谨慎地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第一,公允是评价主体有尺度的公允,其尺度适合于报告主体,具体由报告主体执行。第二,立足于报告主体,以其个别能力为限,以报告主体确信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适用前提。第三,有被认可的市场、交易条件和可靠的取数渠道。IASB在《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对适用条件和范围作了相对宽泛的尝试,第一,适应评价主体的需求,规定了报告主体的条件,认为报告主体作为市场参与者应具备相互独立、熟悉情况、有能力和自主意愿交易。第二,资产适合计量的前提“最大程度和最好的使用”要考虑计量日实物上的可能性、法律上的允许性和财务上的可行性。第三,改善了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放宽了输入值的取数限制。IASB在考量SFAS157的基础上在征求意见稿中对假设作了新规定,但仍没能从逻辑悖论中超脱出来,属新约束条件的动态均衡。如应用于资产的最大程度和最好使用,公允价值三个层次的估值技术输入值,由于评价的主观性、可获得性,减损了计量结果的可靠性评价。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仍然是在一种综合各方面因素基础上的平衡,是相对的公允,无法克服其局限性。

(二)公允价值的方法 计量方法主要有市场方法和模型方法。市场方法是在充分市场的背景下,按盯市原则以成交价格确定公允价值,其中也包含初始计量日的历史成本计量。如果是在充分市场、公平交易条件下,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是重合的。模型方法主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建立数学模型,以历史数据模拟经验参数,进而计算计量日的价格。模型方法表述公允价值的趋向强烈,但因没有成熟、规范、权威的方法而备受争议,一是模型的科学性和模型选择的多样性、复杂性;二是模型前提和假设的自由度、参数的可验证性,依赖判断和估计,弹性空间大,主观性强,影响结果的可靠性;三是结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其内涵范文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平行记账法;问题;改进建议

引言

当前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基础上采取新的会计核算方法,使得传统单一的预算会计核算模式受到冲击,并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平行记账法便是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中产生,是为了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所提出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技术方法,而行政事业单位作为这一方法使用的会计主体。

一、平行记账法的概述

(一)产生背景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时,应保证其可读性,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而在行政事业单位传统的会计处理模式中,主要是侧重于预算会计核算,这一会计处理模式并不能满足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平行记账处理方式应运而生,出于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业务披露上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下采取了平行记账的处理方式。

(二)运行原理

首先,从平行记账法的内涵来看,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处理相关会计信息时,要在同一个会计核算系统中同时体现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这两项功能,也就是“双功能”原则。而这一原则的实现,关键在于会计业务事项是否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这一标准中,换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在处理现金收支往来这一特殊业务时,既需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也要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处理顺序则是先按照权责发生制在财务会计系统中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然后再预算会计系统中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预算会计核算。而对于特殊业务之外的普通业务,行政事业单位只需要在进行财务会计体系中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便可。其次,从平行记账法的功能来看,其是在原有双分录的基础上,先是明确了权责发生制及其法律地位,然后重新定位了财务会计作用,实现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功能的叠加。具体而言,平行记账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以核算为出发点,针对具体的会计信息数据编制详细的财务统计报告和核算报告,并在报告中充分反映出单位资产、负债和成本等相关要素,从而全面反映出单位预算执行及整体财务状况,进而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发展及管理水平提升奠定厚实的基础。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平行记账法时存在的问题

平行记账法的产生,对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传统会计向智能会计方向的转变。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这一会计处理方法产生的时间相对较晚,以至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一)会计工作效率较低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采取平行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也就是要在财务会计系统和预算会计系统中进行核算,既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财务会计分录的编制,又要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预算会计分录的编制。但是从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业务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业务均属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范畴,其他业务的比重相对较小,因此需要会计人员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会计双分录”编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会计分录编制错误,不仅会降低会计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会计核算的质量。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但当前会计人员应用平行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时,并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工作效率,导致会计平行记账处理效果并不佳。

(二)会计科目选择容易出错

会计科目选择容易出错也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平行记账处理方式存在的不足。一方面表现为平行记账编制分录的数量较多,会计人员在仓促编制下难免会选错会计科目,这样就会出现错账的问题,进而影响会计核算的质量;另一方面表现为会计人员不能正确地认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之间的应对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读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关于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及实务操作指南相关资料,从而厘清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三)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深入实施,并提出要将平行记账法的财务理念融入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从而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重功能。一方面表现在对新会计准则内容及要求的解读不够深入,难以有效结合新会计准则的基本需求开展会计工作,尤其是对于各类资产、收入和费用等要素的会计处理方法还无法有效掌握,从而导致会计工作质量不高;另一方面表现为部分财务会计人员对预算会计工作的熟悉程度较高,但是对于财务会计相关业务处理仍处于较陌生的状态,无法合理界定相关的经济业务是属于预算会计范畴还是财务会计范畴,也无法针对相同业务在两种会计原则中得以充分体现,账务处理变得尤其复杂。

三、行政事业单位应用平行记账法时的改进建议

(一)厘清平行记账法应用范畴,减轻会计人员工作负担

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行政事业单位应采取平行记账法进行处理,即分别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个会计分录的编制。但是由于这期间受到会计人员能力方面的影响,导致会计人员在编制双重会计分录时容易出现错误,而且也会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难以有效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为了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厘清平行记账法应用范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替代会计人员机械重复编制双重会计分录的模式,这样不仅能让会计人员从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能够减少会计分录编制错误发生。这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科目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对现有的财务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也就是要在财务系统中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有效对应和关联,形成映射关系。接着在财务系统的分录编制界面中设置“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和“其他业务”这两个选项,这样会计人员在完成财务会计分录编制后,勾选“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这一选项,财务系统自动关联出预算会计科目,并自动生成预算会计分录。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政拨款收入和业务费用会计处理时,其对应的财务会计核算科目为“财政拨款收入”和“业务费用”,此时在财务系统的作用下,可自动关联出预算会计科目“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和“事业支出”,系统自动关联生成预算会计分录,此时会计人员不需要进行双重会计分录的编制,不仅可以减轻工作负担和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能够避免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出现选错会计科目的情况,进而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除此之外,会计人员在财务会计分录编制后,若选择“其他业务”这一选型。

(二)构建一套虚拟的会计科目体系,建立各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平行记账法时存在的会计科目容易选错的问题,除了要厘清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外,也应在现有的财务系统基础上,通过构建一套虚拟的会计科目体系,让会计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和了解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每个科目之间的关系。比如,针对收入类的业务,行政事业单位可在现有的财务系统上增设“财政拨款收入”这一科目,并关联对应财务会计的“财政拨款收入”和预算会计的“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这两项科目,其他科目以此类推。通过虚设这样一个会计科目体系,为更好地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分录编制提供准确的依据,进而有效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深入解读和分析新会计制度,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平行记账法是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应运而生,为了提升平行记账法的应用效果,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首先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做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即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及要求,对现有的制度和准则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与新《政府会计制度》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体系,从而有效推动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与预算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单位的会计活动,提升会计工作质量,行政事业单位也要重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定期组织会计人员深入解读和分析新会计制度,在掌握新会计制度的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树立权责发生制理念,并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掌握和理解各类资产、收入和费用等要素的会计处理方法,实现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的转变。另外,会计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会计专业水平,切实将改革内容与自身实际工作紧密联系,严格按照财政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合理确定相关业务的范围,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对涉及资金往来的科目进行平行记账账务处理,同时加强复核,强化往来款项的管理,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业务应实施财务会计核算和预算会计核算“双重核算”,也因此产生平行记账法这一会计处理方式。因此,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平行记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一方面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厘清平行记账法应用范畴,可通过列举的方式对平行记账的相关业务进行明确,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减轻会计人员的负担;另一方面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深入研究和分析新《政府会计制度》,基于其内容和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优化设计,保证会计信息准确转换,从而推动平行记账工作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郑恋.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平行记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222.

[2]王利昕.信息化下“平行记账”会计核算的实现[J].商业会计,2019(22):70–7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其内涵范文4

一、会计信息系统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有着天然的联系,有效的会计和审计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手段。根据当代企业理论和证券市场理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公司治理领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有助于抑制"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是出资人如何激励或约束经理人员,使其尽可能地努力经营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抑制"内部人控制"的目的。

第二,有助于遏制管理腐败。尽管有效的会计和审计制度对遏制管理腐败的作用程度与公司治理的模式有关,但这种作用是其他治理手段无法替代的。

第三,有助于完善CEO和执行董事的激励机制。CEO和执行董事的报酬如何与公司的绩效相匹配才能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是公司制度中倍受瞩目的课题。一般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短期激励应以会计盈余为基础,长期激励则以市场价值为基础。所以,会计盈余的计量也是激励机制的核心基础之一。

第四,有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监控。尽管国际上自80年代之后,人们对资本市场监控公司的有效性存有怀疑,但充分有效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增进这个有效性则仍是共识。尤其是如年代以来,通过资本市场重构公司的浪潮一直未见消退,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以降低资本重组的代价,广受关注。

第五,从根本上说,有助于投资者信心的提高。因为充分有效的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有助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有效地保护作为"委托人"的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笔者认为,除上述这些方面外,有效的会计信息系统还与公司治理的下述层面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一,董事会有效性的提高和对股东责任的履行。在公司治理实务中,董事会的角色日益受到关注。为了真正对股东负责、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董事会成员必须在推动公司的全面成功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重大决策的制定者,而这种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效的会计信息。

第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履行。公司的目标不能只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还要考虑与其有长期利益关系的其他人员的利益。80年代以来,美国已有一半以上的州对公司法进行了修改,要求公司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为股东服务。保障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应有权利、维持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同样需要建立在可靠、丰富的会计信息基础上。

第三,CEO业绩目标的确定。尽管CEO的业绩目标取决于公司对CEO职位角色的认定,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目标价值取向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CEO的业绩目标总会包括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业绩要素,这些业绩要素往往需要用一定的会计指标予以反映,业绩实现情况也需要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加以披露。

第四,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业绩评估。与CEO业绩评估不同的是,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业绩评估主要在于对它们自身活动有效性的评估,而不是判断公司日常业务决策的有效性,因而这种评估往往不是以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作为出发点。尽管如此,这类业绩评估仍会注意到公司财务的成败,而且评估程序和披露途径也仍要涉及到会计信息系统。

第五,人力资本定价。人力资本定价是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报酬的确定基础。只有在对人力资本恰当定价的基础上,对管理人员的各种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地运作。而人力资本定价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化行为,它也必须依赖充分有效的会计信息。

综上所述,要达到公司治理目标,必须进一步认识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切实维护会计和审计活动的权威性,提高会计和审计信息质量。

二、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为什么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完全满足公司治理的要求

要全面发挥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应有作用,单靠财务会计系统显然是不够的。由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一项公开性很强的行为,受到下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

第一,信息披露的范围、数量和质量必须遵循一定的会计标准。财务会计信息更多地承担对公众的责任,因而必须严格遵从"透明性"的要求,强调信息的规范性,在性质上完全是强制性的。

第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以财务信息为主。尽管现在财务报告也强调要提供某些非财务信息,但毕竟这些非财务信息只具有补充性质。

第三,成本效益原则的遵循。尽管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效益往往难以准确计量,但这并不妨碍信息提供者在披露信息时对与之相关的成本与效益做出自己的判断。在规定的基本信息之外,只有那些被认为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利益的信息种类,企业才有可能"额外地"予以披露。

第四,商业秘密的限制。任何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尤其是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企业在披露问题上一定会持谨慎态度。

第五,市场和文化背景。市场和文化背景,如对信息不足与信息过剩的不同理解、对"自愿披露"的不同接受程度等,对信息披露的数量也有直接的关系。

正因为上述这些原因,财务报告所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从现行财务报告中得到充分的信息满足。实证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判断。如据吴联生博士调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认为未来机会与风险、财务预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等信息是有用的,都占60%以上。这些信息传统上均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显然在现行财务报告中缺乏有效地披露。这样,提供满足公司治理目标的信息,很大程度上依靠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会计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维持治理结构的高效运转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理论的局限性,现有的管理会计系统还很难承担起这个责任。因此,拓展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性,己显得十分重要。

三、围绕公司治理的需要,拓展管理会计体系--目标构造与方法构造

(一)目标构造

1.管理会计目标所包含的两大问题。会计目标实际上包含了会计信息向谁提供(服务对象)和提供什么(服务范围)两个问题。管理会计现行理论在这两点上的定位都有缺陷。

就服务对象而言,长期的误区是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区分为对外服务和对内服务,一般的描述是"财务会计主要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管理会计主要满足企业内部需要"。这个提法在理论上非常含糊,导致了许多歧义。最受非议的是,难道企业内部管理者不关心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报告?人们还注意到,现在公司外部对过去认为属于管理会计范畴的许多信息也十分关注。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外区分法已越来越与现实相悖。实际上从满足企业系统的最终目的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并没有本质区别,都可以并且应该为公司的内外部服务,一切形式上的不同均源于信息披露强制性程度的差异。况且,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范围和质量要求,与政府政策需要也有直接联系,而并非一成不变。因此笔者认为,对外财务报告和对内管理报告的称呼,不如用"强制性信息报告"与"非强制性信息报告"的名称更为恰当。也就是说,凡按法定要求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均属于"强制性信息报告"的范畴;没有强制性披露的要求但也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有关的其他信息,则属于"非强制性信息报告"的范畴,由企业自行决定向谁提供、提供多少和如何提供。

就管理会计的服务范围而言,西方的主流观点是:第一,为制定决策和计划提供信息,并作为管理队伍的成员参与制定决策和计划过程;第二,协助经理们指导和控制经营活动;第三,激励经理和其他雇员完成组织目标;第四,计量和评价组织机构中业务活动、部门和其他雇员的绩效;第五,评价组织机构的竞争位置,并与其他经理一同保证组织在产业中的长期竞争力。这样的表述尽管己涉及到公司治理领域,比如激励经理完成组织目标,但从整体上看,它还没有全面反映公司治理的客观需要。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目标必须明确指出服务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双重要求。服务于公司治理是管理会计创新的根本需要。借用"相关性消失了"这一名言,当代管理会计所失去的最大相关性恰恰是没有充分关注公司治理的需要,以服务于公司管理层面为主的传统管理会计理念在解决现实信息需求上已显得极不适应。

2.管理会计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根据上述分析,会计两个子系统的总目标可否作这样的表述:财务会计是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强制性信息,管理会计是为实现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多重目的提供非强制性的相关信息。围绕其总目标,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是:

第一,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在这个领域内,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未来预测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报告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状况,未来预测信息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更大。至于预测信息披露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在信息的供求双方自会达到"均衡点"。二是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有助于对企业深层次的了解和评价,同时也有助于预测企业的未来。对信息使用者而言,非财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比财务信息具有更大的价值。三是社会责任信息。包括对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区和公众等方方面面责任的履行情况,都需要适当披露。

第二,辅助和审核管理决策。尽管这是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但要从体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和在长期经营中最佳使用经济资源的要求重新认识。

第三,服务于内部控制、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这里所言的内部控制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适应公司治理的需要,对执行董事和CEO的控制;二是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形式,CEO对公司日常运作的控制。

第四,建立激励与补偿系统,为业绩考评和确定报酬方案提供依据。包括对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责任中心及其各类员工不同层次的评价和激励。

第五,为企业经营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提供信息支持。

上述具体目标没有区分哪些是服务于公司治理,哪些又是服务于公司管理,因为在实务中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但管理会计必须为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两个层次服务的目标指向是明确的。

(二)方法构造

目标构造决定了方法构造的基本方向,而方法构造的质量又将制约目标构造。

当前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存在的两个主要缺陷是:①直接针对"公司治理"层面的手段薄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高层对管理会计的重视;②方法之间多半是简单堆积,缺乏系统整合,与企业管理其他领域的界限也不清晰。

从实现公司治理职能的角度,管理会计应创造新的方法或对传统方法实施改造,以适应下列要求:①公司价值(或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估;②前景财务资料的编制;③内部会计和审计控制;④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信息披露;⑤CEO业绩责任的制定;⑥各个管理层次的业绩评价和激励补偿系统的设计(包括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奖励与补偿合同的制定);⑦人力资本定价,等等。

至于实现公司管理职能的各种管理会计方法(如预测决策、预算编制、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等),主要是满足内部决策与控制、实现最佳资源配置的需要。这类方法(包括理念)也同样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尤其是要在管理会计活动中贯彻战略管理的指导思想。

(三)对管理会计定义的再认识

根据对管理会计目标和方法体系的讨论,有必要量新认识管理会计的定义。

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的管理会计委员会(CMA)所下的管理会计定义是: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来处理某个主体的历史的和预期的经济数据,帮助管理当局制定具有适当经济目标的计划,并以实现这些目标做出合理的决策为目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常设分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所下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财务的和经营的)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编报、解释和传输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这些定义的出发点都是为公司管理当局服务,显然已不完全符合管理会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能够同时反映公司治理方面的特征,管理会计的定义可以表述为: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提供各种强制性财务报告之外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目的是满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特殊信息需求。

从管理会计定义的讨论,还可以引出以下一些思考: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其内涵范文5

[关键词]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公司治理

一、会计信息系统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有着天然的联系,有效的会计和审计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手段。根据当代企业理论和证券市场理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公司治理领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有助于抑制“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是出资人如何激励或约束经理人员,使其尽可能地努力经营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抑制“内部人控制”的目的。

第二,有助于遏制管理腐败。尽管有效的会计和审计制度对遏制管理腐败的作用程度与公司治理的模式有关,但这种作用是其他治理手段无法替代的。

第三,有助于完善CEO和执行董事的激励机制。CEO和执行董事的报酬如何与公司的绩效相匹配才能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是公司制度中倍受瞩目的课题。一般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短期激励应以会计盈余为基础,长期激励则以市场价值为基础。所以,会计盈余的计量也是激励机制的核心基础之一。

第四,有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监控。尽管国际上自80年代之后,人们对资本市场监控公司的有效性存有怀疑,但充分有效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增进这个有效性则仍是共识。尤其是如年代以来,通过资本市场重构公司的浪潮一直未见消退,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以降低资本重组的代价,广受关注。

第五,从根本上说,有助于投资者信心的提高。因为充分有效的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有助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有效地保护作为"委托人"的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笔者认为,除上述这些方面外,有效的会计信息系统还与公司治理的下述层面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一,董事会有效性的提高和对股东责任的履行。在公司治理实务中,董事会的角色日益受到关注。为了真正对股东负责、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董事会成员必须在推动公司的全面成功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重大决策的制定者,而这种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效的会计信息。

第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履行。公司的目标不能只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还要考虑与其有长期利益关系的其他人员的利益。80年代以来,美国已有一半以上的州对公司法进行了修改,要求公司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为股东服务。保障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应有权利、维持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同样需要建立在可靠、丰富的会计信息基础上。

第三,CEO业绩目标的确定。尽管CEO的业绩目标取决于公司对CEO职位角色的认定,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目标价值取向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CEO的业绩目标总会包括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业绩要素,这些业绩要素往往需要用一定的会计指标予以反映,业绩实现情况也需要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加以披露。

第四,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业绩评估。与CEO业绩评估不同的是,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业绩评估主要在于对它们自身活动有效性的评估,而不是判断公司日常业务决策的有效性,因而这种评估往往不是以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作为出发点。尽管如此,这类业绩评估仍会注意到公司财务的成败,而且评估程序和披露途径也仍要涉及到会计信息系统。

第五,人力资本定价。人力资本定价是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报酬的确定基础。只有在对人力资本恰当定价的基础上,对管理人员的各种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地运作。而人力资本定价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化行为,它也必须依赖充分有效的会计信息。

综上所述,要达到公司治理目标,必须进一步认识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切实维护会计和审计活动的权威性,提高会计和审计信息质量。

二、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为什么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完全满足公司治理的要求

要全面发挥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应有作用,单靠财务会计系统显然是不够的。由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一项公开性很强的行为,受到下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

第一,信息披露的范围、数量和质量必须遵循一定的会计标准。财务会计信息更多地承担对公众的责任,因而必须严格遵从“透明性”的要求,强调信息的规范性,在性质上完全是强制性的。

第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以财务信息为主。尽管现在财务报告也强调要提供某些非财务信息,但毕竟这些非财务信息只具有补充性质。

第三,成本效益原则的遵循。尽管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效益往往难以准确计量,但这并不妨碍信息提供者在披露信息时对与之相关的成本与效益做出自己的判断。在规定的基本信息之外,只有那些被认为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利益的信息种类,企业才有可能“额外地”予以披露。

第四,商业秘密的限制。任何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尤其是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企业在披露问题上一定会持谨慎态度。

第五,市场和文化背景。市场和文化背景,如对信息不足与信息过剩的不同理解、对“自愿披露”的不同接受程度等,对信息披露的数量也有直接的关系。

正因为上述这些原因,财务报告所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从现行财务报告中得到充分的信息满足。实证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判断。如据吴联生博士调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认为未来机会与风险、财务预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等信息是有用的,都占60%以上。这些信息传统上均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显然在现行财务报告中缺乏有效地披露。这样,提供满足公司治理目标的信息,很大程度上依靠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会计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维持治理结构的高效运转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理论的局限性,现有的管理会计系统还很难承担起这个责任。因此,拓展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性,己显得十分重要。

三、围绕公司治理的需要,拓展管理会计体系——目标构造与方法构造

(一)目标构造

1.管理会计目标所包含的两大问题。会计目标实际上包含了会计信息向谁提供(服务对象)和提供什么(服务范围)两个问题。管理会计现行理论在这两点上的定位都有缺陷。

就服务对象而言,长期的误区是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区分为对外服务和对内服务,一般的描述是“财务会计主要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管理会计主要满足企业内部需要”。这个提法在理论上非常含糊,导致了许多歧义。最受非议的是,难道企业内部管理者不关心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报告?人们还注意到,现在公司外部对过去认为属于管理会计范畴的许多信息也十分关注。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外区分法已越来越与现实相悖。实际上从满足企业系统的最终目的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并没有本质区别,都可以并且应该为公司的内外部服务,一切形式上的不同均源于信息披露强制性程度的差异。况且,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范围和质量要求,与政府政策需要也有直接联系,而并非一成不变。因此笔者认为,对外财务报告和对内管理报告的称呼,不如用“强制性信息报告”与“非强制性信息报告”的名称更为恰当。也就是说,凡按法定要求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均属于“强制性信息报告”的范畴;没有强制性披露的要求但也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有关的其他信息,则属于“非强制性信息报告”的范畴,由企业自行决定向谁提供、提供多少和如何提供。

就管理会计的服务范围而言,西方的主流观点是:第一,为制定决策和计划提供信息,并作为管理队伍的成员参与制定决策和计划过程;第二,协助经理们指导和控制经营活动;第三,激励经理和其他雇员完成组织目标;第四,计量和评价组织机构中业务活动、部门和其他雇员的绩效;第五,评价组织机构的竞争位置,并与其他经理一同保证组织在产业中的长期竞争力。这样的表述尽管己涉及到公司治理领域,比如激励经理完成组织目标,但从整体上看,它还没有全面反映公司治理的客观需要。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目标必须明确指出服务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双重要求。服务于公司治理是管理会计创新的根本需要。借用“相关性消失了”这一名言,当代管理会计所失去的最大相关性恰恰是没有充分关注公司治理的需要,以服务于公司管理层面为主的传统管理会计理念在解决现实信息需求上已显得极不适应。

2.管理会计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根据上述分析,会计两个子系统的总目标可否作这样的表述:财务会计是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强制性信息,管理会计是为实现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多重目的提供非强制性的相关信息。围绕其总目标,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是:

第一,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在这个领域内,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未来预测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报告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状况,未来预测信息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更大。至于预测信息披露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在信息的供求双方自会达到“均衡点”。二是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有助于对企业深层次的了解和评价,同时也有助于预测企业的未来。对信息使用者而言,非财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比财务信息具有更大的价值。三是社会责任信息。包括对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区和公众等方方面面责任的履行情况,都需要适当披露。

第二,辅助和审核管理决策。尽管这是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但要从体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和在长期经营中最佳使用经济资源的要求重新认识。

第三,服务于内部控制、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这里所言的内部控制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适应公司治理的需要,对执行董事和CEO的控制;二是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形式,CEO对公司日常运作的控制。

第四,建立激励与补偿系统,为业绩考评和确定报酬方案提供依据。包括对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责任中心及其各类员工不同层次的评价和激励。

第五,为企业经营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提供信息支持。

上述具体目标没有区分哪些是服务于公司治理,哪些又是服务于公司管理,因为在实务中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但管理会计必须为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两个层次服务的目标指向是明确的。

(二)方法构造

目标构造决定了方法构造的基本方向,而方法构造的质量又将制约目标构造。

当前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存在的两个主要缺陷是:①直接针对“公司治理”层面的手段薄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高层对管理会计的重视;②方法之间多半是简单堆积,缺乏系统整合,与企业管理其他领域的界限也不清晰。

从实现公司治理职能的角度,管理会计应创造新的方法或对传统方法实施改造,以适应下列要求:①公司价值(或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估;②前景财务资料的编制;③内部会计和审计控制;④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信息披露;⑤CEO业绩责任的制定;⑥各个管理层次的业绩评价和激励补偿系统的设计(包括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奖励与补偿合同的制定);⑦人力资本定价,等等。

至于实现公司管理职能的各种管理会计方法(如预测决策、预算编制、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等),主要是满足内部决策与控制、实现最佳资源配置的需要。这类方法(包括理念)也同样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尤其是要在管理会计活动中贯彻战略管理的指导思想。

(三)对管理会计定义的再认识

根据对管理会计目标和方法体系的讨论,有必要量新认识管理会计的定义。

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的管理会计委员会(CMA)所下的管理会计定义是: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来处理某个主体的历史的和预期的经济数据,帮助管理当局制定具有适当经济目标的计划,并以实现这些目标做出合理的决策为目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常设分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所下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财务的和经营的)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编报、解释和传输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这些定义的出发点都是为公司管理当局服务,显然已不完全符合管理会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能够同时反映公司治理方面的特征,管理会计的定义可以表述为: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提供各种强制性财务报告之外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目的是满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特殊信息需求。

从管理会计定义的讨论,还可以引出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对“财务报告”名称的质疑。如上所述,当今会计系统所处理的信息实际上已不再局限于财务范畴。199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发表的《论改进企业报告》,概括了用户所需信息的五种类型,即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预测信息、关于股东和管理部门的信息、公司的背景。同显然已经无法用“企业财务报告”的名称来囊括所有这些内容。因此,本人认为将来可以用较有容纳力的“企业经济报告”来代替财务报告的称谓。企业经济报告包含由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和全面收益表四组成的“核心报表”(属“强制性信息报告”范畴,主要提供基本财务信息),以及由企业基本概况、分部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人力资源报告、财务预测报告和特殊管理会计报告等构成的“报告”(大体上属“非强制性信息报告”范畴,提供扩充的企业经济信息)。这样既可满足企业报告的多种目标,报告的提供也比较便利。尽管遵从习惯,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沿用“企业财务报告”的称呼,但其内涵实际上已在发生变化,今后势必会发生更多变化。

第二,对财务报告提供机构的认识。单靠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财务部显然己无法完成当今信息披露的所有需要,目前财务部的职能实际上已接近于一个综合信息部。比较彻底的解决办法是设立一个职能较门的机构,比如称之为“信息部”(包容现行财会部门的职责)。也可考虑按不同的功能分设财务部和综合信息部,将一部分提供信息的工作交由综合信息部来执行,但这总不如单由一个部门来运作更有效率。若企业内仍沿用财务部的设置和名称,则应明确其职能已不再局限于提供“纯”财务信息,同时其他职能部门也必须有清晰的责职和程序来配合财务部的信息披露工作。否则,“财务部”这样一个职能复杂、任务繁重的机构,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协调信息披露方面的任务,将会越来越困难。

第三,对管理会计原则的认识。管理会计系统中引进公司治理这个理念后,对传统的些管理会计原则需要有新的认识。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管理会计活动不能按过去理解那样通常可以不考虑会计标准,否则管理会计信息无法满足公司治理层面的需要;二是不同层次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时是有矛盾的,比如同样是运用在管理决策上的信息,董事会与CEO对稳健原则的要求就可能不一致。

第四,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论”的认识。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一直存在“融合论”与“分立论”两种观点。作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原本就甚为密切,从理论上说,在一个企业里完全没有必要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也许多年以后,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使企业只要采集和提供源数据,至于信息的筛选、加工和分析完全可由信息使用者通过专门的计算机软件自行操作完成,到那时就不再需要学者煞费苦心地去区分哪些是财务会计信息、哪些是管理会计信息了。但是,至少目前还无从实现这样的理想,信息的提供还只能以成品形式而不是原料形式。同时,正如前面所说,由于财务报告的局限性,目前财务会计不仅不可能包容管理会计,而且还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管理会计在信息上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会计信息系统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分支既不是完全分立的(如在原始数据的采集方面),也还无法完全独合(如在信息报告方面)。“管理会计报告”或称“非强制性信息报告”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仍会处于独立存在的状态。

四、推进管理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途径

要完成管理会计体系的拓展和改革,任务艰巨,有关理论也远末成熟。关于推进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途径,本文不再重复诸如管理会计职业化、创办管理会计专业刊物、在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中普及管理会计知识等在会计界已形成共识的意见,仅阐述以下三点想法:

第一,应重视管理会计系统的环境因素。环境和组织的改变意味着应用于决策制定的信息类型和信息用途的改变。公司治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对象、任务和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思路,另一方面,也正因为管理会计系统必须直接为公司治理服务,因此,公司治理自身的特征和状况也会直接影响管理会计系统的质量和效率。一旦决策层与管理层真正分离,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构成和功能更加完善(比如外部董事、非执行董事的监督权得到强化,董事会内的提名委员会、工薪委员会、投资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等机构比较俱全并且发挥作用),势必会更有效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此外,还要深入研究在现行社会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的定位问题,既要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进一步发展管理会计,又要使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更加适应企业环境的要求。

第二,管理制度创新与规范的结合问题。在管理活动中,创新与规范相辅相成。现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新创体制往往没有及时地予以规范。例如:0财务总监制这几年发展较快,但如何使其运作更为有效,还没有与传统会计系统(包括管理会计系统)的改造结合起来考虑。①企业改制中虽然成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但其素质要能保证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离不开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财务和会计知识背景,否则就不能承担起监控公司业绩的职责。②现在许多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CEO的态度,从规范治理结构的角度看,内审机构更应直接对监事会或董事会负责。较大规模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是否应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权限和职业如何清晰地界定,便其保持相当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的运作如何与管理会计系统相互配合,以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这些都需要探讨和实践。

第三,充分认识会计信息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公开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由于信息披露中外在性的存在,政府可以并且应该发挥作用。因此,不仅是财务会计信息,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规范性,政府机构同样应予关注。另一方面,从信息市场的角度来说,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取决于信息需求者,所以会计信息的提供从根本上说会形成“买方市场”。现在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却或多或少是一种“卖方市场”的心态,“我提供什么,你得接受什么”。然而,无论是财务会计报告还是管理会计报告,任何改进若不听取广大信息需求者的意见,终将于事无补、劳民伤财。因此,建议设立专门机构便会计信息的需求调研经常化,除不断改进财务会计报告(“强制性信息报告”)外,还要逐步对管理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以及需要公开的管理会计信息的披露(“非强制性信息报告”)提供各种指南,以利于提高管理会计基本概念范畴的规范性和管理会计实务运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项兵·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7-62

2吴淑琨、席酉民·公司治理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4

3崔之元·美国29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研究,1996;4

4吴联生·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经济研究,2000;4

5RonaldW·Hilton·管理会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

6李天民·管理会计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47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其内涵范文6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财务报告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系统结构;系统秩序;系统牵制;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产出,是决定财务报告质量(Quality of Financial Reporting,QFR)高低的关键。由系统论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可知,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结构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极限,从而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由此可见,深入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的构建是确保获得高质量财务报告的必要条件。

一、 相关文献综述

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视角有会计视角和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两类[1]①。前者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可以从信息系统视角重新认识、界定会计的本质属性;后者强调会计信息系统只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可以运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与方法来指导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从EDP会计(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Accounting)到电子商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的变迁经过了五个阶段[2]。从企业信息化全局横向视角看,经历了IC(Inventory Control)、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Ⅱ)、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II(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Ⅱ)五阶段;从会计信息化局部纵向视角看,经历了单项核算、模块集成、一体管理、网络协同、电子商务五阶段。

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首次提出会计信息系统论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和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广泛传播,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会计是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凡人造系统都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等论断的逻辑基础上,会计信息系统论逐渐形成了包括会计目标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等在内的一系列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现代英美会计理论结构[3]。因此,会计视角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包含于会计概念之中的。

在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下,学者们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后台子系统,强调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共性思想与方法研究会计信息系统个性问题。在管理信息系统中,随着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化、融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会计信息系统越来越后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作用越来越边缘化,边界越来越模糊。尤其是随着基于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和POA(Process 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的国际标准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系统、外部供应链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迅速集成与融合,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变革的外部推动力,促进了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的泛化和结构的平台化与柔性化。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包含于管理信息系统概念之中的。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能否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是会计信息系统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和判断标准。

会计信息系统的学科性质应定位为边缘交叉学科。这一定位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研究具有创新性、复杂性和动态性。但是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研究很少有人问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结构与内容缺乏稳定性。然而,经济发展已对会计信息生产的效果、效率以及适应性提出了迫切的变革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认真思考并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的构建已是当务之急。

二、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案

“结构”与“功能”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对范畴。结构指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搭配与排列,功能指事物所发挥的作用与效能。任何事物的功能都受其组成结构以及结构与环境间关系的制约。环境与结构的差异必将导致功能的差异。一个实体从外部接受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根据约定规则完成一个运转过程,并产生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再输出到外部,便可称为系统。一般而言,系统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秩序,而系统功能则是系统对外界作用的秩序。系统功能揭示了系统外部作用的能力,是系统内部结构的外部表现,即“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其实,系统功能是由系统结构、秩序和牵制三个要素共同决定的。系统结构是子系统划分及系统配置;系统秩序是系统运行程序及运行规则;系统牵制是系统循其程序、规则运行的强制性约束。因此,严谨的表述应该是“系统结构、秩序和牵制共同决定系统功能”。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理论系列)是科学理论构建的方法论指导,由硬核(Hard Core)、保护带(Protective Belt)和启发规则(Heuristic)三部分构成[4],在启发规则中,一些规则告诉我们要避免哪些研究途径(反面启发法,Negative Heuristic),另一些则告诉我们要寻求哪些途径(正面启发法,Positive Heuristic)。通俗地讲,硬核是由理性的公理、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等构成的、不容反驳、修改和否定的基础理论或核心理论。反面启发法禁止将否定后件式对准这一硬核,相反,必须运用独创性来阐明、甚至发明辅助假说,这些辅助假说围绕硬核形成了保护带,必须把否定后件式引向辅助假说。而这些辅助假说保护带,必须在检验中首当其冲,调整、再调整、甚至全部被替换,以保卫因而硬化了的内核。正面启发法包括一组部分明确表达出来的建议或暗示,以说明如何改变、发展研究纲领的“可反驳的变体”,如何更改、完善“可反驳的”保护带。正面启发法使科学家不被大量的反常所迷惑[5]。在理论系列中,如果有新理论比其先行理论有着超余的经验内容,并预见了更多的新颖事实,则这个理论系列就是理论上进步的;若是这些超余经验内容中有些得到了确认,预见的新事实得到了印证,那么这个理论系列就是经验上进步的。如果一个理论系列在理论上和经验上都是进步的,则称它是进步的,反之则为退步的。进步的度量取决于该理论系列引导发现新事实的程度。如果理论系列中的某一理论被其他具有更高确证内容的理论取代,那么该理论就被“证伪”了。一个研究纲领在进化阶段是科学的,在退化阶段是非科学的。由此可见,科学研究纲领是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完整的理论系列,运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提出基础理论假说和辅理论假设,如果遭受经验事实的反驳,一方面要通过反面启发法将其引向辅假设并保护硬核,另一方面要通过正面启发法促进理论假说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无论从会计视角,还是从管理信息系统视角看,会计信息系统都同时具有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特征。一直以来,人们基于对客观环境的不同认识,构造出不同结构的会计信息系统。不同结构的会计信息系统表现出不同的会计信息系统功能。本文从信息技术视角出发,借鉴技术社会学、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试图构建以技术要素为驱动要素,以技术、经济、制度、教育、社会、文化六大要素共生互动关系为考察重点的“会计环境技术观”,在此基础上构建“会计事项矩阵模型”,完成会计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硬核层和保护带层的构建。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的、确定性的开放系统,是人们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构造的、具有确定目标的、有序变迁的系统。因此,由系统目标出发,借助商务智能技术建模,通过后实证主义检验,可以构建侧重于正面启发法(推测)的、以追求数字智能为目的的会计信息系统商务智能层应用理论。

从会计信息的具体生产过程看,会计信息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组成的会计流程。因而,可以采用流程管理理念对会计流程进行梳理与优化,构建侧重于反面启发法(反驳)的会计信息系统流程管理层应用理论。

最后,要将这些理论应用在企业基于计算机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中,还必须借助软件工程学、项目管理等学科知识构建相应的项目实施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项目实施层的应用理论。

如图1所示,上述五层理论共同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各层理论的可操作性、务实性由内向外逐渐增强,而稳定性、抽象性由外向内逐渐增强。

三、 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的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从五个层次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该五层理论结构可以分成两类,即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基础理论强调科学性和系统性,应用理论侧重可操作性和可重现性。

(一) 会计环境技术观

会计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会计环境(以会计主体为界,可以划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一个开放系统总是要不断地与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从而保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会计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因此,会计系统也与会计环境进行各类交换,从而保持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动态平衡和持续发展。试图穷尽会计环境的影响因素是徒劳的,从中选择若干关键因素做重点研究,则是有益的。从哲学视角分析,会计内、外部环境都可以划分为三类对象:人、物及人与物间的互动关系。从内部环境看,人力资源、组织架构属人的因素,业务流程和基础设施属物的因素,管理制度、商业模式属人与物间的互动因素;从外部环境看,社会、文化属人的因素,技术、经济属物的因素,制度、教育属人与物间的互动因素。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会计变革的必要性,而当时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会计变革的可行性。技术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以技术为中心,研究技术与经济、社会互相作用、协调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制度经济学亦为我们揭示了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或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在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学者们一般认为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源泉,二者之间存在替代性和互通性[6]。新经济增长理论更加强调技术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突出了技术、知识、人力资本的乘数效应和中心地位,而知识、人力资本是与技术互动,又与社会、文化和教育密切相关的要素。事实上,在技术经济学中分析技术进步带来经济效益的案例中,经常发现除了技术的原因之外,还有人力的贡献、管理的贡献、市场条件的影响等因素。因此,用与技术进步相关来解释,是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提法[7]。

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它是由人(信息活动)、信息、信息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因子是信息生态的主体,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主导性要素,在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中起着积极的、能动的作用。信息因子是信息生态的客体,是信息生态系统的对象性要素,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系统的黏结剂,维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作为系统的加工对象,通过信息向外界输出系统的整体功能。信息环境因子是信息生态的背景和场所,它是与所有信息相互关联的外在因素之和,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战略、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法规、信息文化等。。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信息消费者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构成了一个信息生态循环。通过这一循环过程,信息资源得以利用。信息人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信息环境得以更新,同时不断产生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反馈新的信息需求。这一过程在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之间客观形成了一种需求、提供、更新、反馈的共生连环关系,构成了一种信息生态平衡。可以将信息生态学因信息技术而引起的人(信息活动)、信息、信息环境的共生互动关系类比于会计人(会计信息活动)、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环境的共生互动关系,因而,可以将会计环境中的绝大多数因素归入信息环境,并强调它们之间的共生互动与动态均衡。

谢诗芬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会计环境因素[8]。正是由于技术因素的原生性与活跃性,我们有必要将技术作为会计环境的焦点,从而转换视角,研究以技术为中心的会计与环境诸要素的共生互动关系。因此,本文建立的会计环境技术观是在技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生态学三大理论基础上,强调技术的中心地位,重点考察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制度与教育六大要素间的共生互动关系本文提出的“会计环境技术观”并不是要否定经济对会计发展的推动作用,而是提出一个不太被大家重视的会计环境研究的新视角。。

(二) 会计事件矩阵模型

会计事件是指会计信息系统试图观测的、在会计环境与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发生的事件。当前会计理论主要关注经济事件,并将经济事件分为三类,即交易、事项和情况交易是发生在两个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事项是发生在会计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转移;情况则是由于企业环境变化(但既未发生交易,又未产生事项)而对企业会计要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由于现今技术要素具有活跃性,据会计环境技术观可知,会计事项的范围应可以适时调整,以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需求(如智力资本的引入就是会计事件扩大化的例证)。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任何一个会计事件都存在着信息技术渗透度和会计流程透明度两个观察维度,其中信息技术渗透度的高低是由会计环境所决定的,会计流程透明度透明度(transparency)是一套全面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一个进行会计信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箱”。换言之,透明度可以通过调整会计信息系统结构进而调整系统功能来进行调节。的高低则由会计信息系统决定[9]。换言之,信息技术渗透度短期内是稳定的,除非会计环境发生变化;会计流程透明度(过程透明、结果透明)是由会计信息系统结构所调节的[10]。据此,本文借鉴波士顿矩阵模型构建会计事件矩阵模型,并将会计事件亦划分为四个象限,如图2所示图2各象限名称均来自于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笔者对其内涵重新进行了阐释。

1. Ⅰ象限:幼童事件

幼童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和信息技术渗透度双低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萌芽阶段。随着会计流程的梳理与规范,其透明度得到逐步改善,幼童事件将转换为明星事件,如果长期处于幼童事件状态,则有可能直接被放弃。

2. Ⅱ象限:明星事件

明星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高而信息技术渗透度低的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起步阶段。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度的逐步提升,明星事件将转换为金牛事件。

3. Ⅲ象限:金牛事件

金牛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和信息技术渗透度双高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成熟阶段,也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井喷”状态。但随着该模式会计信息的大众化传播,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该模式会计信息会出现审美疲劳,或者是由于现有会计流程绩效改进空间的逐渐丧失,会计流程透明度将会再度缺失,此时金牛事件将可能演化为瘦狗事件。

4. Ⅳ象限:瘦狗事件

瘦狗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低而信息技术渗透度高的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退化阶段。此时,若通过有效的会计流程管理,会计流程透明度可能失而复得,瘦狗事件将还原为金牛事件。若随着会计流程透明度的降低,信息技术渗透度亦同步降低,则可能转向幼童事件,或者直接被放弃。

从事件信息含量解释1是事件结果期望值的变化;解释2是事件结果期望值的变化引起了决策者行为的变化。(决策差异性)从高到低顺序来看,这四类事件的排序依次是金牛事件、明星事件、幼童事件和瘦狗事件[11]。因此,可以借鉴波士顿矩阵的四个应用法则(成功月牙环法则、黑球失败法则、西北方向大吉法则、踊跃移动速度法则)等有关识别与诊断技术对这四类事件进行适当选择,以调整会计信息系统中信息技术与会计流程间的协同关系的结构与功能。

(三) 基础理论

1. 硬核层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所指硬核是系列理论的基本假说,其相关陈述不得摈弃与修改,否则就是另立理论。会计信息系统硬核可以表述如下:会计信息系统是在以技术为中心的环境要素共生互动中,通过选择富有信息含量的会计事件和设计兼具效果、效率和适应性的会计模型,揭示会计价值的形成。这一硬核包含四个重要概念(会计环境、会计事件、会计模型、会计价值)和两类判断标准(信息含量与效果及效率标准、适应性标准)。

2. 保护带层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所指保护带不仅包括那些明显用来补充硬核的辅助假说,而且还包括那些描述初始条件所依据的假定以及观察陈述。因此,会计信息系统保护带层包括六个方面内容。

(1) 会计价值是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是以企业价值为极限的无限逼近过程中的近似值。价值立足于客体与主体之间需要的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包括主体的主观价值与客体的客观价值[12]。企业价值概莫能外,企业价值表现为企业对社会(企业价值相关者的泛化主体)的有用性。企业价值由表及里依次表现为股价表现、内在价值、财务指标、价值驱动因素。股价表现指股东获得的全部报酬(Total Returns to Shareholders,TRS),主要包含股价增值和股利;内在价值指企业长期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是资本投入与人力资源的函数;财务指标指企业价值量的特征;价值驱动因素指企业价值质的规定性,如企业文化、股东权益、特许权、执行力、价值链分析、“五力”分析、学习能力及社会责任等[1314]。虽然企业价值质的规定性难以观察与计量,但企业价值量的特征却相对易于观察与计量,因而,使用会计价值作为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是基于观察与计量的可替代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的选择。会计信息系统应时刻关注会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技术因素的变迁,及时调试会计价值的表达式,实现会计价值对企业价值的无限近似。

(2) 会计模型通过商务智能提供会计价值。商务智能(BI)主要由数据仓库(DW)DW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主要通过浏览分析工具在DW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或支持在DW上的应用,形成决策支持系统(DSS)。、在线分析处理(OLAP)OLAP将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为用户所理解的、反映数据多维特性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的访问,并支持复杂的分析,侧重决策支持,提供直观易懂的查询结果。和数据挖掘(DM)DM也可以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 Database,KDD),是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等技术从大量原始数据中提取潜在有用信息的过程和知识的高级处理过程。三类技术组成。会计信息系统可以运用面向主题的DW技术、侧重分析决策的OLAP技术和注重知识发现的DM技术搭建各类以获取数字智能为目的的会计模型,也可以借助联机事务处理(OLTP)技术构建面向应用的会计模型,总之,会计模型通过商务智能技术获取了数字智能,从而提升了会计价值的供给的质与量。同时,将商务智能作为会计模型的建模技术引入会计信息系统,也为将类似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引入会计信息系统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

(3) 会计信息是会计价值经济学特征的体现,会计信息生产遵从成本效益原则和供求动态均衡原则。硬核指出会计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揭示企业会计价值的形成过程。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产出,以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考察会计信息的生产,可以得到两条重要的会计信息生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和供求动态均衡原则。

信息的生产需要成本,信息质量要求愈高,所需花费的成本愈高。信息的生产也会产生效益,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正确判断与决策。从经济学视角看,如果信息生产的成本大于信息使用的效益,就失去了信息生产的意义,这就是成本效益原则。只有信息生产成本小于等于信息使用效益时,信息生产才具有经济可行性。成本与效益的计算及比较方法的选择,还需要考虑技术可行性问题。

从经济学视角看,会计信息生产同样要遵循供求定律。首先,可以从会计环境出发观察会计信息市场的竞争态势,从而确定会计信息市场的市场竞争形态;其次,可以根据市场竞争形态大致确定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形状,并结合会计环境的变迁分别从市场、行业和个体角度分析各曲线的运动规律;最后,从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角度研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互动变化关系。总之,供求定律可以帮助我们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会计信息生产的客观规律。

由此可见,将会计信息视为会计价值经济学特征的载体,为我们开辟了会计信息系统经济学范畴的研究空间。

(4) 受托责任观中的会计信息侧重于历史价值,决策有用观中的会计信息侧重于未来价值,信息含量观中的会计信息侧重于当前价值。会计价值的形成是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经济活动的合力,未来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经济契约”、“经济日程”或其他预测技术加以描述。受托责任观与信息的可靠性高度相关,它更关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的评价。决策有用观则与相关性紧密相连,它更关注信息使用者基于对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经济事项的评估所做的决策[14]。这两种观点都是建立在对企业价值的准确估价基础之上的。信息含量观认为会计是使用估价语言和代数式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导致当前决策差异性的原因,而非估价的准确性。换言之,估价的结果可以不准确,但是估价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必须对当前决策造成序列差异化,这样就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信息含量。

(5) 会计流程是会计价值管理学特征的体现,会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应遵从会计流程管理方法论的指导。价值链理论将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一系列连续的活动看成一个价值增值的链条,这个链条在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后,获得了价值的增值,其间也包含信息的创造、知识的转移等无形资产的增值[15]。随着对虚拟价值链、价值网等理论的深入研究,围绕企业内部、企业间的垂直流程与水平流程的价值创造与增值的研究也日益深化,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研究流程梳理与优化的知识体系――流程管理[16]。将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黑箱”开启,呈现出来的就是一条条的会计流程,会计信息正是这些会计流程的产出,会计价值正是沿着这些会计流程逐步形成的。

(6) 会计基本处理程序受到会计信息产业链的指引与约束。会计信息的生产不仅是会计价值的形成过程,也是多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从产业链视角观察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便可构建出会计信息产业链,它主要关注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中参与者间的社会分工与协同关系。参照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现状,可以构建由九大环节构成的会计信息产业链:①会计基础理论;②概念框架;③会计准则、审计准则;④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审计制度;⑤经济业务;⑥会计处理系统;⑦审计处理系统;⑧会计信息传递;⑨会计信息用户。相应环节主要参与者是:①会计理论研究人员;②会计理论研究社团;③准则制定机构;④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师、审计制度设计师;⑤企业会计人员;⑥会计软件系统;⑦审计师;⑧企业会计师;⑨利益相关者。如是观之,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需要参与者多方精诚合作,方能有序绞合。会计基本处理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披露)以及相关控制程序都应纳入会计信息产业链框架下思考,并受到会计信息产业链的指引与约束。随着会计信息用户多计量属性并重的需求的高涨和并行处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会计信息产业链柔性研究已日益明晰化,这一趋势将体现在会计信息系统结构研发的平台化和柔性化上。

(三) 应用理论

1. 商务智能层

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简而言之就是满足会计信息系统使用者的信息使用需求。受托责任观侧重于解除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因此,其会计确认侧重于交易观交易观强调只对真正发生的交易进行会计确认,无论是资产还是收益,在概念上将只给已经发生的交易留空间,因而,资产会定位在“企业在过去的交易中取得的经济资源”,收益会定位在“已经实现的收入”。,会计计量侧重于历史成本计量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侧重于可靠性。决策有用观则强调提供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和有用性,因此,其会计确认侧重于事项观事项观将会对尚未发生的交易带来的资产增值和收益进行确认,资产和收益的概念将会给这部分事项的确认留空间,因而,资产可能会定位在“未来取得的经济利益”,收益可能会定位在“已经实现和尚未实现的全面收益”。,会计计量侧重于公允价值计量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侧重于相关性。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信息需求观[17]。可以将会计信息系统拆分成核算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和专家子系统,它们分别以提供会计核算、会计控制、会计分析与预测及辅助决策、会计专家智能为目标,这些子目标互相协同,构成了一个系统目标结构,共同决定了系统目标的实现,如图3所示。

在会计环境的作用下,实现系统目标稳定性和动态性的关键在于采用适当的动态建模技术构建各类会计模型。核算子系统可以采用数据库技术和联机事务处理技术构建面向应用的会计模型;管理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可以采用数据仓库和在线分析处理技术建立面向主题的、侧重分析和预测的、可提供辅助决策的会计模型;专家子系统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专注知识发现的会计模型。可见,商务智能是会计模型构建的主要建模技术,它不仅支持会计模型的动态建模,还能有效地支持会计模型基于后实证主义的持续改进。

2. 流程管理层

上文提到会计信息产业链分解为九大环节,从会计流程视角观察,第一环节至第三环节通过借助社会公共机制构成了一个会计流程公共的外部规则约束;第九环节是会计流程的最终用户;第四环节至第八环节构成了会计流程的主体,第四环节是企业根据外部规则约束制定的企业会计流程的内部约束规则,第五环节是从企业业务流程中识别会计事件,第六环节是对会计事件按会计流程规则进行相应处理(主要指计算与存储),第七环节是对第六环节执行审计处理,第八环节是完成财务报告的呈报。由此可见,完全可以借鉴流程管理理念,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实施进行基于会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特别是流程规则的设置,可以借助图尔敏模式论证的非形式逻辑及云计算技术的使用,将基于惯例判断的方式作为梳理与优化企业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会计流程规则的利器[18]。

3. 项目实施层

由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连续十年的《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2001―2010)可知,国内财务软件应用已明显呈现“针对不同企业能级采用不同应用模式”的规律。企业能力理论(知识基础论)及其实证研究可以证明企业财务管理能级的升迁存在着路径依赖性。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研究所(SEI)1991年正式,主要用于评估软件承包能力并帮助改善软件开发质量,侧重于软件生产过程管理及工程能力的评估与提升,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推崇的一种软件评估标准[19]。加拿大前审计长Denis Desautels1997年通过吸收与提炼CMM模型精髓,提出了一个用于消除现行财务管理体系缺点的框架,为政府各部门在提升财务管理信息质量、更好地为决策服务方面提供指导,并于1999年了财务管理能力模型(Financial Management Capability Model,FMCM)[20]。因此,基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针对不同企业能级采用不同应用模式”规律和企业财务能力提升的路径依赖性,我们可以运用CMM模型进行精细化解构,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框架性的项目实施指南。

四、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