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周末管理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周末管理建议范文1
【摘要】探讨射阳县部分乡镇初中生意外伤害事件的影响因素,为减少和避免意外事件的再发生提供借鉴。方法:对沿射阳河两岸的5所初级中学学生于2007年-2010年间发生的各类意外伤害事件进行整体抽样,并统计、分析及对各类意外伤害事件的影响因素有的放矢的提出建议性对策。结果:4年间5所初级中学共发生各类意外伤害性事件1561起,意外伤害密度为12.58%(1561/12409)。结论: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因素有初中生特定的心理“断乳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留守初中生获得社会支持时效率下降、各学校的管理水平、家庭完整性及各种不良的社会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应引起各界人士高度重视,需全社会参与,并进行科学性、系统性的干预,把学生意外伤害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初中生;意外伤害;影响因素;学校卫生;对策研究
意外伤害已成为当达国家威胁儿童青少年健康及生命的主要问题,是儿童青少年的第一死因,也是导致严重疾患和残疾的主要因素之一[1,2]。在我国,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都得到飞速的发展,加上现阶段新医改政策和卫生体制的不断完善,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和营养障碍性疾病都得到有效的遏制。而与之不和谐的“颤音”――意外伤害事件,逐渐增多而显露水面,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的问题。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初中生成为这一事件的主要“受体”,严重威胁与干扰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业。笔者有意对我县部分乡镇初中学生意外伤害事件进行调研,了解各种伤害事件的成因,以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为制定防范对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对象:本县射阳河两岸的5所初级中学2007年-2010年全体在校学生,总数为12409人。
1.2 调研方法:由我院预防保健部全体成员、5所学校的保健老师、安全管理老师成立调研小组,于调研前对所有组成人员进行集中业务培训,对意外伤害事件的定义、程度要严格把关,以确保本次调研数据的准确性。并根据各学校区域划分的特点,小组再分为5个分组,各分组人员对各学校2007年-2010年间上报的《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个案登记表》进行逐一核实,与学生本人或班主任或学生家长取得对称信息。
1.3 意外伤害事故的标准界定:参照王声涌提出的标准,并根据本调研小组达成的共识,意外伤害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伤害必须导致伤者寻求医疗救助,并经相关理化检查或医师体检诊断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织、器官损伤,需要医疗手段治疗的,甚或肢体致残、死亡等严重事件;②因伤休息半天以上或休学。③有客观事件虽未造成人员肢体组织、器官的破损,但在自然人心理留下阴影或精神上背负巨大压力,在长时间内仍不能消失的,需心理医学咨询或心理矫正的,归属于精神伤害的范畴。④有预见性的人为伤害除外本调研范围。如:有预谋性群殴、器械击伤等。
2 结果
注:4年间5所初级中学共发生各类意外伤害性事件1561起,意外伤害密度为12.58%(1561/12409)。
意外伤害的主要种类为跌伤,跌伤人数为1430例,占的91.61%;其次,为交通事故108例,占的6.92%;溺水死亡4例,占0.26%;因家庭完整性及各种不良的社会因素致学生心理重创,产生需要医学治疗性精神性疾病的19例,占1.22%。其中,各类意外伤害性事件中,男生为1032例,占66.11%。
3 讨论
初中生是社会一特殊群体,具有好奇、好动、无畏、敢爱敢恨、叛逆、“断乳期”表现欲等多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征[3,4]。因此,他们中出现“撞墙”事件时有发生。本调研提示,在各类跌伤事件中,以男生多见,特别是课间、星期假日中嬉闹、玩耍、攀爬不慎跌伤,本资料显示意外伤害事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特是在2009年实施“五严规定”后,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多存在一定的联系。电击伤、烫伤、游泳等也占很大的比例。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与学生的自负心理、不遵守交通规则有关。
农村初中学校各方面的生活设施与管理措施均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使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件也不容乐观,本组有134例发生在体育课或课间操上。
随着年级的增高和时间的推移,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我们认为这一现象的发生绝非偶然,主要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留守初中生获得社会支持时效率下降[5],有些家长一味的在外面辛勤劳作,与子女却乏沟通,对子女的思想、学业无暇顾及,任其自由发展。还有,物质生活富裕与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一些家庭不和谐、不稳定。最终倍受毒害的是下一代,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很看重感情,也容易动感情。他们已意识到自己是个“大人”。于是他们积极要求参加到成人的行列中,敢爱敢恨,但一旦他们的愿望不能满足时就表现一种叛逆心理,甚或绝望。从而走向事物发展的另一面,给柔嫩的心灵以重大的创伤,最终可能成为错误不断的问题学生。也正是这些问题学生的不断“出炉”,导致校园、社会存在不安定的因素。有些“滞留”在校门内外的问题学生,内外串通,意外伤害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本资料显示产生需要医学治疗性精神性疾病的19例,占1.22%。这19例学生都是来自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这种心灵重创导致学生产生精神性疾病,在以往的文献中未见报道。我们认为这应当属于意外伤害事件。
对策:针对这些意外事故的产生,我们认为应加大防范力度,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学校到家庭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防范措施,在学生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图文并貌、通俗易懂,具有时代性和多样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加强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学生在一个安定、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杜绝社会青年与校园学生有密切联系的现象。加大“家长学校”的办学力度,学生的行为规范、道德观念不但受教师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更多的受父母等家庭成员的影响。《教育文摘周报》曾报道学生在周末两天受到的不良家庭教育足以抵消学生5天在学校所受的教育,揭示了所谓“5+2=0”的现象。如何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很关键。
总之,初中学生是意外伤害事件高发年龄,应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需全社会参与,并进行科学性、系统性的干预,把学生意外伤害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贝品联,刘宁,海英,等。普陀区2000学年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现状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14(11):523-524。
2袁加峰。黄浦区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类型及相关原因[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6):525。
3薄其贵,贾存显,郝凤荣,等。331例初中学生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校医,2004,18(4):315-316.
4段玉香. 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 16( 4 ): 464- 466.
5雷芳。寻求社会支持方式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7):813-815.
初中生周末管理建议范文2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13岁至17岁的中学生群体成为“网瘾重灾区”。网络这把“双刃剑”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迷恋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在网吧、走向犯罪道路的现象屡屡发生。许多家长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们吧”,严峻的现实不能不令人忧虑,青少年上网成瘾已经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如何使广大的青少年正确辨别网络信息中的“垃圾”,全面提高他们上网的心理素质,既做到维护青少年上网的权利,又要保障青少年免受网瘾伤害,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从教近二十年,从1997年开始有网络走入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以来,发现上网成隐对学生们的影响,并不像传统的药物成瘾对其影响是生理上的,更主要的应该是精神上的,因而就不应采用传统的“管、卡、压、”来消除,因为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并非罪恶之源,对待中学生上网形成的心理障碍,我们做为他们的引导者应该变“堵”为“导”,切实加强中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提高其对不良的上网意识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为中学生科学上网保驾护航。
一、角色转换,做科学上网的导航者。
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化学习将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网络时代的要求,我们教师本身要实现角色转换,才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首先,教师应通晓计算机及网络知识,能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渗透现代道德理念,成为学生网络生活的导航者,可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行为思想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不能自已沉迷于上网,对待存在网络心理障碍的同学要有足够的信心帮助矫正,不能持有偏见,要想方设法转移他们对网络的依恋,使他们形成对网络正确认识。
其次,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进行转换,由知识传授性的教育转换为互动性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在教育中占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二、做好疏导工作,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
1、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校园作为学生们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在校园网上开设“心里话聊天室”、“心理咨询信箱”,增强师生交流的渠道,通过师生间的网上对话,及时开导、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难。教育学生在网上交友要慎重,学会自己保护自己,认清网上交友的危害性;教育学生在网上不要用真实姓名跟人聊天,不要轻易把自己名字、年龄、性别、学校、家庭住址与电话号码等告诉别人,谨防陷入坏人圈套。同时还在校园网上开设“文科天地”、“理科探秘”、“时事速递”等一些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学科版块,及时充实、更新网站的内容,把学生引导到知识的拓展、信息的交流、资料的查询等方面来。
2、教给学生必要的网络知识,主动占领网上阵地。
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十四、五岁的中学生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主动出击,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主动占领网上阵地。这对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学生在设计个人主页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创新中学习,使自己不断成熟,从而增强了参与的热情,提高了网络德育工作的实效。
对于那些爱玩游戏的学生,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教给他们开发游戏软件的一些常识,鼓励其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自己编出更好玩更有趣的游戏软件,将来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设计师,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三、校园绿色网吧,给他们撑起一片纯净的天空
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特别是大大小小网吧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引到电脑桌前,然而由于我国的网吧业管理有待规范,加上初中生所处的年龄正是涉世不深,免疫能力较差的时期,导致受侵蚀、影响的现象时有发生。网上曾报导过柳州就发生了一位16岁的少女因轻信网友为其帮找工作的谎言,深夜赴约面试,惨遭色狼的案例,类似网络诈骗、痴迷于网络游戏以致数天睡觉等也屡见不鲜。笔者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应尝试建立校园绿色网吧,适时向学生开放,并安排专职老师进行上网辅导,把流向校外网吧的学生纳入学校管理。同时加强对网络的管理,采取“信息过滤”,在技术上进行必要的堵,过滤掉网络中黄色、暴力、凶案等不健康内容,给孩子们撑起一片纯净的网络天空。
我校早在1999年就利用本校教学机房建立了一间被称为“绿色网吧”的电子阅览室,在课余时段向学生开放,由于计算机专业教师担任网管,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受到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欢迎。每到课外活动时间和周末,来这里学习的同学常常都能满座。成功地把同学们从社会上的营业性网吧“拉了回来“,对我校学生排除外界干扰,身心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初中生周末管理建议范文3
全国妇联2013年5月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我县留守儿童情况又如何呢?据统计,2014年全县在校小学和初中学生46987人,其中留守儿童10594人,占比22.55%;2015年全县在校小学和初中学生46584人,其中留守儿童11864人,占比25.4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全县在校小学和初中生总数在减少,而留守儿童总数在增加。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外出打工,多由隔代监护、隔亲监护、单亲监护,甚至还有同辈监护、自我监护等,由于长期同父母之间欠缺亲情,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与管理,很多留守儿童存在令人担扰的各种问题。
一是心理问题。2015年6月9日____市13岁的留守儿童带着三个弟妹集体自杀,引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留守四兄妹”自杀事件。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案例。但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留守儿童缺少家庭长期的正确教育,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与人交流;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不求上进,监护人的劝告和老师的教诲视而不闻;脾气暴躁,易冲动发怒,和同学难以正常相处,人际关系差。
二是学习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因长期缺少父母的管教,祖辈一方面比较溺爱,一方面也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学习习惯普遍比较差,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有的甚至厌学、逃学。这样的学生在农村小学和初中几乎每班都有,可别看只有少数几个,可他们对班上的影响却很大,致使整个班级的学风、班风都受到很大的影响。2014年我县有451名初中毕业生未能升入普通高中或职中,其中80.26%是留守儿童。
三是安全问题。2015年8月4日____两名留守儿童在家被利器杀害。今年1月7日发生在__县城的7岁儿童坠楼事件,目前孩子已脱离生命危险,但给家里的伤痛将一辈子存在;今年1月28日__镇两名儿童溺水身亡,给两个家庭造成无可挽回的伤痛。另外,祖辈接送留守儿童发生的交通事故更多。
四是道德问题。部分留守儿童不遵守社会公德,讲脏话、撒谎、打架、上网玩游戏;部分留守儿童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经常与社会上的不良人群混在一起,染上抽烟、赌博的恶习,有的甚至吸毒。更有甚者,还有不少留守儿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015年全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起7人,其中留守儿童3人(1人吸毒),留守儿童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比为42.86%,而留守儿童吸毒犯罪占留守儿童犯罪比达33.33%。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要共同努力,切实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问题,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1.完善家庭监护机制。儿童的教育问题,主体在家庭,同时,任何一种陪伴和情感都代替不了父母对儿女的陪伴和情感。要对父母进行宣传教育,引导父母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有条件的可将子女带到工作地进行入学;另一方面,动员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陪伴在子女身边,彻底解决亲情缺失的问题。要引导父母学习科学家教理念,正确引导和教育子女,加大对子女的监管,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党委政府责无旁贷。建议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纳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问题,相关人员迅速介入并妥善处理。建议加大政府投入,在中小学开办寄宿制班级,使没有条件去父母身边上学或家庭中缺乏监管能力的留守儿童能够由学校进行集中管理和教育;没有条件开办寄宿制班级的学校,可以开办“四点半”学校,使留守儿童在学校放学后“有地可去”。建议开展试点工作,在留守儿童较多的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探索实践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模式;以村规民约的方式推行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监督制度,建立邻里互助组,对法定监护人、委托监护人的监护进行监督。
3.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主导作用,做到对留守儿童因材施教。
(1)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力度不够且亲情缺失的问题,可通过开展模拟家庭活动、留守儿童与父母均在家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开设亲情教育课等形式。建议学校安排每班每周一节亲情教育课,让留守儿童每周有一次与外出父母交流的机会,即利用网络教室、亲情话吧等资源,分别给家长打电话,汇报自己
的学习、思想等,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和身体状况,与家长亲切交流。(2)针对家校联系不畅、监护人监护能力差的问题,可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发放家校联系卡全面了解监护人的基本情况,举办监护人培训班等形式及时向监护人反馈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偏高的问题,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员,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设立心灵信箱,对成长中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家庭矛盾等个人隐私问题,留守儿童往往难以启齿,羞于向别人诉说,通过开设“心灵信箱”,为留守儿童开设一条可以倾诉而隐私又得到保护的途径。
初中生周末管理建议范文4
【关键词】社区体育小学生健康重要途径
一.研究目的
社区体育是指在街道办事处的管理范围内,全体社区成员利用这个范围内(如学校、单位、公园等)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就近开展的体育活动。
本人于2007年7月有幸参加学校组织的新加坡游学活动,发现学生下午一点半就结束学校安排的课程,放学后,每天有足够的时间自由选择报名参加校园活动或社区多个运动项目的培训。
新加坡之旅的参观、体验与学习,让我对新加坡小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回国后进一步开展两国小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调查。希望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周末节假日有组织的开放学校校园作为社区活动场所,聘请校外体育指导,有组织开展小学生社区体育活动,促使社区体育让学生身体素质更好,更阳光。
二.研究方法
2.1收集资料:查阅新加坡、厦门及国内其它城市社区体育的有关文献资料。
2.2实地考察与访谈:为了了解国内的小学生参加社区体育的情况,访问新加坡友诺小学、访问了厦门市体育局、部分居委会、学校的领导、老师以及来自我国台湾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和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先生等相关部门和人员。
2.3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发放了1200 份问卷,其中厦门市区共700 份,新加坡共500份。回收问卷1120份,其中厦门市662份,新加坡458份,回收率为93 %;有效问卷1097份,其中厦门市647份,新加坡450份,有效率为97% ,对问卷进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3.1政府出台政策和具体措施的效果
3.1.1新加坡政策成效明显新
加坡政府从1992年开始推行“苗条工程”。 规定只要学生的体重超过政府设定的标准,就必须加入减肥俱乐部,而且还要在老师的监督下在课余时间进行跑步等运动。政府对学校建立奖惩机制。 如果肥胖学生的比例未能控制在10%以下,学校将面临教育部官员不到该校“参观会诊”的惩罚,这对学校来说,会“很没面子”。 截至2007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超重的学生从14%减少9.5%;学生的体能测试达标的人数从58% 提高到81.4%.新加坡 “苗条工程”对学校、社区和学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政府计划在2010年推出全新的健康架构,照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希望学生离开校园后,能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3.1.2我国的政策起到促进作用
2007年中央7号文件提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近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比例明显增加,有些城市儿童肥胖率达到13%以上。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于2007年9月14日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启动了“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节体育课,当天没有体育课,学校要必须在下午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的集体体育锻炼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施大课间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2007年4月4日,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设立体育考试,促进孩子锻炼”。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分数越来越大。各省市都出台相应措施,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有明显改善。
3.2两地社区体育的现状
3.2.1新加坡社区体育发展比较完善,市民的社区体育活动有足够的场地,小学有足够的时间;整个社会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充分。新加坡社区体育场所从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需求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新加坡的许多公寓大楼底层不安排住户,作为社区活动场所。新加坡一个标准的社区在8000户左右,社区内平均分布3所小学、2所中学、1所示教场地、33个综合游泳中心、1个足球场、1个社区花园和一批商业设施。
3.2.2从新加坡友诺小学了解到,学校下午1:30放学,放学后,学校聘请了许多校外体育辅导员,办了许多培训班收取一定的费用(比校外培训班费用少),让学生自由选择。
3.2.3厦门市场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表明,人均拥有公共体育场地面积为0.22平方米.(标准为0.7―1.1平方米),力争2010年达到人均2平方米。我国社区体育场所颁布情况:全国公共体育设施占2.8%,学校体育设施占61.8%;厦门体育公共设施占10.7%, 学校体育设施33.6%厦门目前社区体育处于起步阶段,社区体育组织还不够完善;社区体育场所不足;学生参加社区体育的时间有限; 学生参与程度不高;活动多以自发性为主;社区运动设施数量和实际利用效率不高;缺乏真正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体育指导员等。
3.2.4从学校领导中了解到,教育部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六小时;目前小学每班人数在45人以上,如果放学后学生都留校运动,学校运动场地小,学生运动量受到影响,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周末校园对外开放,校园里没有体育指导员,运动器材的维护、安全得不到保障,给学校管理带来许多麻烦。
3.3新加坡与厦门小学生参与社区体育的差异
3.3.1两国小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
从调查中了解到,中国学生用于做作业时间占课外时间的83%。新加坡小学生占51%。
间主要集中在周末的比率占72.8%,新加坡安排周末仅占21.8%。从(表2)可以看出厦门小学生不经常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占87.6%,而新加坡学生不经常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占30.9%。
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场所
(1)2006年厦门某校周末乐园采取自愿报名,每人每学期收取60元费用,聘请校内外体育辅导员培训学生,每个项目限制一定人数。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家长的需求。(2)2007――2010年,政府出台有关政策,禁止学校向学生收费办班,厦门该校周末乐园,保留了校队,学校指定参加人 选不收费,学校由于没有经费无法聘请校外辅导员,只保留校体育运动队的训练,无法满足学生锻炼身体的需求。
3.3.3两地部分小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活动伙伴
3.4访问了来自我国台湾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先生
吴先生介绍了台湾由政府教育部门组织,利用学校场所,聘请社会上未就业体育院校毕业生做为体育指导员,开设体育课外培训班,向学生收取少量的费用,主要目的是通过收取少量费用让学生更加重视培训,预防中途学生流失,政府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属于非盈利性培训。吴先生认为,社区体育是社区居民(特别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佳途径;政府可硬性规定学校的运动场所在适当时间对外开放,并发放适当资金,以供学校应急;成立基金会,对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进行适当的奖励;可借鉴美国家庭的成功经验,家长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爱上社区体育活动;可招募体育系毕业但没有工作的学生做体育指导员,由政府发放适当的工资,以保证其工作的态度、质量,这在台湾非常普遍。
四、结论与建议
4.1 政府的决策是促进小学生参与社区体育的关健
4.1.1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我国政府的各项措施,加强了学校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体育考试促进了初中生体育锻炼的紧迫感,对于小学生促进还不够,还没有引起小学生家长足够的重视。要认真贯彻中央7号文件,借鉴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经验,各部门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督促肥胖儿童的体育锻炼,他们除了参加学校体育活动,还必须强制性参加社区体育活动,或参加社区减肥中心的课程。
4.1.2坚持以普及为主,提高为副,全面发展发展的身体素质。学校要把提高体育学困生,如肥胖儿童的锻炼与提高放在首位。政府要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降低肥胖率做为衡量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准。上级领导不要过分看重竞技体育成绩,而忽略群众体育。
4.2确保小学生有足够的社区体育运动时间是前题。
没有时间是影响中国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原因。教育部门要确保小学生有足够的社区体育运动时间,采取措施,降低教材的难度,真正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整学生作息时间,下午早放学,保证学生每天锻炼时间。我国小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每天放学后时间晚,课余大部分时间用来做作业,不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数是新加坡学生的2倍多,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次数和强度远远不如新加坡的学生。
4.3学校是小学生参加社区体育的载体
4.3.1学校是小学生开展社区体育的主要场所,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的主要场所集中在学校,小学生独立活动能力差,需要老师和社区指导员的帮助,才能安全有效的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从,新加坡虽然有很多的社区体育场所,但74.9%学生社区体育活动在学校,而我们只占14%,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提高。
4.3.2社区与学校合作周末和假期有效开放校园体育场所
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所,促进小学生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有效途径。我们要借鉴新加坡、台湾的经验,社区与学校合作,利用学校场所,聘请社会上未就业体育院校毕业生做为体育指导员,开设体育课外培训班,向学生收取少量的费用,政府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让校园有计划的对外开放,确保学生节假日、双休日在校园安全有效地参加体育锻炼。
4.3.3学校设置课外体育作业指导督促小学生科学参与社区体育体育活动
体育老师通过设置课外体育作业,指导和督促小学生课外参加社区体育活动。老师设计体育锻炼卡,记录锻炼的内容和数量,对学生的锻炼进行指导和督促。还可以组长跑小组等方法,参加社区体育活动。
4.4发挥各方资源聘请体育指导员,促使社区体育活动安全、科学
4.4.1家长做志愿体育指导员:充分利用假日小队活动,由家长体育指导员通过假日小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安全的体育活动,可以缓解社区体育活动不足。
4.4.2招募社会上有体育专长人员担任社区体育指导员。社区可以采纳吴经国先生的意见,招募体育系毕业但没有工作的学生做体育指导员,由社区发放适当的工资,以保证其工作的态度、质量。社区应参与校园体育场所对外有效开放的管理与指导工作。计划一定的经费 组织形式多样的小学生社区体育活动和比赛。
4.5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体育活动吸引小学生参与
充分发挥现有的社区场地器械,学校和社区联合成立体育俱乐部,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吸引小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厦门可借鉴其他国家发行优惠卡的做法,建议政府、学校和家庭联合起来,建立小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基金会,对学生进行奖励,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体育运动。学校通过量化和奖励促进学生通过假日小队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体育作业的形式,促进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徐建清,周晓东,骆积强,彭雪涵,赵克,王海飞资料 福建省社区体育发展研究 [J]福建体育科技2004.6
[2] 许松青 从发达国家学校与社区体育的结合方式看我国社区体育 [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0月
[3] 王春燕 社区体育及其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5月
[4]于云龙,何琳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 [J][摘要]根据教育部的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初中生周末管理建议范文5
〔关键词〕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差异;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4-0006-04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Bandura)1977年提出的概念。他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时发现,过去的理论和研究把主要注意力集中于人们的知识获取或行为的反应类型方面。结果,支配这些知识和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却被忽视了。知识、转换性操作及其所组成的技能是完成行为绩效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为此常出现:一些人虽然很清楚应该做什么,但在行为表现上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内部的自我参照因素调节着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人们如何判断其能力以及这种判断如何影响其动机和行为便是最为关键的因素。班杜拉认为,人们对其能力的判断在其自我调节系统中起着主要作用,并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它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王振宏等的研究也表明,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学习努力程度、面对挑战性任务的态度、学习的坚持性、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它是学习成就的良好“预测器”。但是相对于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我国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对诸多理论问题认识不清,其中缺乏专门的测量工具是阻碍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的重要原因。
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自从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并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领域。但以往有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学生策略运用、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性、掌握目标、内在动机等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很少研究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五个因素。本研究旨在从学习自我效能感入手,以高中生、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年级、性别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以及各因素的交互作用进行方差分析等,探讨初中与高中学生的个性和共性以及他们的成绩等现状,为中学实施新课标教育提供指导与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从深圳某公办中学随机选取初一、初二年级,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共九个班,其中初中和高中各两个重点班,而普通班初中三个、高中两个。每个班随机选取约40人,共390人。根据有效问卷345份,被试分布的基本情况如表1:
2.方法
(1)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本问卷是研究者参考Pintrich & De Groot(1990)编制的自我效能感问卷,结合日常观察和访谈,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该问卷包括24道测试题,其中正向题19道,负向题5道。本问卷的评分采用6点计分,答案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正向题中“完全符合”计为6分,“基本符合”计为5分,依此类推,“完全不符”计为1分;负向题的计分方法与此相反。总分变化范围在24~144分之间,得分越高,表示该被试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经信度检验,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为0.9021,分半信度R为0.891。
(2)施测程序。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在测完中段考后几天对被试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在跟班教师的配合下,由主试向被试说明指导语,指导语力求简单明了,避免暗示性。主试由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担任。待被试完全理解答题要求之后再开始作答。所有问卷一次完成,测试时间大约为15分钟,问卷回收率100%。
(3)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首先对回收的各班测量问卷进行检查,剔除不合格答卷45份,然后对剩余的345份有效问卷进行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性别、户籍、层次与年级差异
表2 各年级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为了比较不同年级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我们采用了年级均值比较进行方差分析,分别统计各个年级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初一学生的平均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最高,高一的均分最低;而高二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的标准差最低。这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不同,从初一到高一一直呈下滑的趋势,到高二再回升。
为了比较不同性别、户籍、层次的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笔者分别统计男女、本地外地、普通重点班学生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从调查中我们看到男生的平均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比女生的高。另外,外地比本地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高,前者分布离散程度大;而普通班与重点班学生的自我表现效能感的总体得分基本一样。
2.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的方差分析
为了检验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我们采用了4×2(年级×性别)ANOVE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统计结果与数据见表3:
表3 高中与初中男女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的方差分析表
可见,对于学习自我效能感,由于.007
3.普通班和重点班及其不同户籍男女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的方差分析
为了进一步检验普通班与重点班的男女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我们采用了2×4×2×2(层次×年级×性别×户籍)ANOVE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统计结果与数据见表4:
表4 不同类别、年级的男女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的方差分析表
可见,对于层次这个因变量,由于P=.508,远远大于.05,所以普通班跟重点班的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又由P=.043
4.最小显著差法LSD
为了进一步检验各个年级之间的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否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我们采用了最小显著差法LSD对每两个年级之间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统计结果表明:由显著性水平P值与.01和.05的比较,初一跟初二、高一的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一和高二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几个年级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这表明初一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受年龄的因素影响很大。
三、分析与讨论
1.不同年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结果表明,从初一到高一,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存在差异,年级差异越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越显著。而高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并不显著,这说明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发育大致成熟,无论是在自我意识、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还是在情感、情绪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各方面,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处在一个大致相似的环境当中,各种外界因素对他们的影响不明显,所以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大致一样。
研究还发现,从初一到高一,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越来越低。原因如下:初一学生心理变化大,情绪不稳定,思维活跃,加上刚入学,压力小;而初二开始为中考作准备,老师和家长也在这个时候督促学生抓学习,所以学习压力开始变大,一直持续到中考之后。而刚经过艰苦拼搏进入高中的学生,由于高中与初中存在差异,如学习的内容、结构、方式、策略等不同(有研究表明,学习策略对高中生的学业成就感有显著回归效应),所以,学生须作适当的调整来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学习环境、教学方法等,这一系列新的适应性问题会带给学生压力。经过一年的学习与锻炼,学生慢慢适应了高中的学习与生活。所以,到了高二,学习自我效能感有了提高。
另外,虽然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一切工作还是围绕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在转。上级部门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教师、家庭、社会则以分数的高低和升学与否作为评价学生成败的标准。为了提高升学率,有的学校初二就把初中三年的课程全部教完,最后一年全力为中考冲刺;有的学校取消“不必要”的课程,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等可以利用的时间来为学生补课,学生整天埋于题海中,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精神状态中,学习自我效能感自然不会高。
2.不同性别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结果表明,该中学的初中和高中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已有的同类研究成果相符合(郑晖等,2007)。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个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以及情绪和生理状态因素。而相对高中生和初中生来说,影响他们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可能更多来自于学习成绩等各种有关的校内因素和家庭因素。
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历来是强调男女平等,男女儿童从开始入学就接受同样的教育,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在同一个班级学习,面对同样的教师,学习的是同样的内容,因而所受的校内影响大致相同。另外,我国教育已开始实施素质教育,力争改变以往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忽视学生心理需求的种种错误做法,提倡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男女学生以同样的关注。所以,在这种相对平等的、无差别的教育模式下,个人的成败经验对男女生来说,影响基本上相似。
从家庭因素来看,男女生之间存在差异。该股份制民办学校位于关外街道,据调查,其走读班学生几乎都不是独生子女,这些家庭重男轻女思想依然存在,甚至还存在家庭暴力、缺乏赏识教育等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这往往导致孩子(特别是女孩)的自信程度低,能力差。此时,个人的成败经验就影响了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作为父母说服者,考虑到社会化的角色问题,自小对孩子要求严格,可他们的言语劝说往往与孩子的实际能力不一致,孩子经过在学校和社会上的观察与实证后,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所以,言语说服和替代性经验也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在身体和心理上,男女生存在一定的先天差别,男生比女生容易镇定、自信,而女生情感细腻、敏感,情绪容易波动,更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会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
3.不同层次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结果表明,该校的普通班与重点班在层次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普通班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比重点班的高。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一个最主要的信息源是过去成败的经验,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该校每学年都开展“希望之星”评比活动,经过考试排名筛选出来,也会增加部分学生的心理负担,降低自我效能感。普通班学生认为如果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可能进入重点班,学习就会更有动力、更自信。另外,情绪和生理状态因素也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学习的压力,重点班的课堂比较沉闷,而普通班学生自我感觉学习压力没那么大,比较轻松,课堂气氛活跃,再加上老师的带动和鼓励,自我效能感自然就高。
结果还表明,普通班和重点班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年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这与同类的研究成果相符(王凯容等,1999):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特征不仅依赖于其成绩水平,而且由他们所在的年级决定。初中阶段是人发展的半幼稚、半成熟的转折阶段,学生面临着“自我同一性危机”。埃里克森指出:这一危机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的能力感,特别是职业和学业技能。初中生能力自我效能感的获得更多依赖于学习成绩,而高中生随着思维的逐步成熟与发展,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更强,对自己的评价也更加稳定。
四、结论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年级差异越大的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越显著;该中学的初中与高中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个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以及情绪和生理状态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对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以及将来的发展具有更加特殊的现实意义。
五、启示与建议
1.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
人的行为主要是受个体的自我强化所调节。孔子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自我强化在自我教育中的具体表现。自我强化是个体根据自己所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以一种自我奖赏的方式来激励或维持自己达到标准的行为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强化能力,首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内部的各种因素,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归因模式。
2.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要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观上,不能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心理的需求;在评价观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3.推行实施新课标的要求
新教改带来新思维。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不应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更多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人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聃龄主编. 动机的认知理论.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33~335.
[2]王振宏,刘萍.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心理学报[J],2000,32,(1).
[3]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2004,27,(5).
[4]许百华,胡桂英等.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心理科学,2002,25,(6).
初中生周末管理建议范文6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37
2013年春季学期学校对八年级的班级进行重组,我继续担任八年级139班班主任一职。班中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开学初,学生对重新组班大多怀抵触情绪,流露出了对原来班集体和同学的怀念。如何尽快建立一个有凝聚力并让学生们有归属感的班集体,关系到接下来一年的班级工作。于是,我和我的学生们开启了“演绎39的故事”。
“演绎39的故事”是上一个学期,我为班级同学建立的一个Q群,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晒晒本班的事情,并且能发表意见或提出建议。后来,大多学生反映因家中无电脑等问题无法真正发挥班级群聊的功用。面对农村学校学生的这一实际困难,再结合本学期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启动了另一个版本的“演绎39的故事”。 “演绎39的故事”是我们139班留言本的名称,每隔两周发给学生,学生可以自主留言,然后收回交给我阅读,这是学生满怀期待并爱不释手的一本“书”。书里面的卷首语有我们139班的核心价值观“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是最高的价值。”(魏书生语)和我写的《致同学们的一封信》,以及每一次我阅读后写下的感想或确定的下一期学生留言的主题,主体内容是学生们五花八门的留言以及相互之间的“回帖”,是我们139班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的良好平台。
“演绎39的故事”之一:晒晒我们139班
致同学们的一封信
139班的全体同学们:
你们好!命运让我们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奋发向上,充满朝气的大家庭!“向前冲,从此与众不同”是我们的信念。“文雅、博学、求实、创新”是我们的追求。这里充满快乐,这里饱含激情。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把握青春!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哪些事情让你感到愉悦和快乐呢?又有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了真善美呢?擦亮我们的眼睛,洗去内心的尘埃,来这里记录历史吧!当然如果你有什么建议和困惑,也可以留下记录,请记住,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演绎39的故事》这部长篇电视剧就靠你们来导演了!
甘凤明
留言本下发这后,我担心学生是否愿意吐露心声,于是怀着紧张和期待的心情等待着。两天之后,收了上来,打开一看,留言整整有两页,仔细看下去,不禁喜上眉梢。学生对身边的事赞不绝口,各抒己见。下面挑选几则:
1. 105号女生宿舍的同学比较勤奋,每晚主动留下来学习的人数不少于10人。
2. 这周我们班有同学去参加县运会,他们刻苦训练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有:甘顺江、甘宝振、宁克周、甘高亮、陆任志、马剑望。
3. 锦顺帮陆南继扫地而且是在无人要求的情况下扫的,特别的帅。
4. 这周106号女生宿舍的同学冒雨去打扫清洁区,值得表扬。
5. 我去参加跳远比赛,我跳三次,人家笑三次。
6. 校运会快到了,在没有班主任督促的情况下,同学们都很积极地报名参赛。
7. 近段时间,大家上课状态不是很好,打不起精神,需要改进。
从学生们的留言中,我看到学生们做到了相互欣赏,有了发现身边美的意识,学生的班级意识,学生的班级意识开始显现,趁热打铁,我利用那一周的班会课,把同学们的发言作了点评,并让他们再深入地谈想法,那节班会课,他们交流得很好,课堂气氛很活跃。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走这条路的决心。
“演绎39的故事”之二:“3939团结永久”
两周后,我们班在校运会中获得了年级团体总分第二名。学生们在留言中纷纷写道:
1. 我们得团体第二名,我们不服!全校所有班级中,有哪个班能像我们一样,每天早上自觉地去训练,准备校运会?
2. 跳大绳的12位同学在甘高亮的带领下,每天都坚持去训练,特赞!还有马剑望,陆任志为参加1500米,也坚持每天去跑步!帅!
3. 我们鄙视二班!他们都没做什么准备,只比我们班多了一分,就得团体总分第一!
4. 拔河比赛我们女生和二班拔得太激烈了!刚开始大家都僵住了,不分胜负,我们的牙齿都咬得疼了,手也红了!
5. 甘顺江立定跳远得了第一名,特帅!
6. 拉拉队们真棒!1500米结束后,他们有的扶运动员,有的拿水给他们喝,有的帮擦汗!
7. 女生们写了很多的新闻稿投到广播站,为本班运动员加油助威,而且有很多稿件播出来了!
……
在“校运会的小结”的班会课上,我把留言本中的留言读出来作为表彰,同学们情绪很高昂,最后,齐声喊了我们班的口号:3939团结永久!3939拼搏永久!我知道,在这次校运会中,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团体总分第二名的荣誉,他们更收获到了班集体团结一心所带来的力量!班级的凝聚力在此得到了一次升华!
“演绎39的故事”之三:我身边最美的友情
在2013年的最后一天,下完第三节课,班中的小甘和小宁玩耍,一不小心,小甘的头撞到了墙角,导致右耳上廓断裂,流血不止,后来我就开车送他们去医院,医生给他缝了几针,又吊了5天点滴。在医院里,小宁看着小甘缝针时嘶牙咧嘴的,他一个劲地说:老师,我特别后悔!我内疚死了!当时,我就对他们俩说了:不能因为这次意外事故伤了友情!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的,老师!我们是好几年的好朋友了!
第二天是周末,小宁给我发来了几条短信,以下是我和他的对话:1. 老师,因为小甘的事情我很伤心、很难过、很内疚,他毕竟是我多年的兄弟!但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特请求您的帮助!小宁(我:不必太自责!上周五我已在班上说要正确对待这次意外事故。有些人说话较尖刻,你也懂的!用你的淡定告诉所有人:我小宁是强大的,是打不跨的。)2. 我可以接受他们的指责,但我怕的是他们疏远我怎么办、不敢跟我玩怎么办、害怕我怎么办?(疏远、不敢、害怕都是你设想的,只要你不拒绝别人,别人也不会拒绝你。但别人的指责必须去面对,毕竟你做错了。但不能因这些指责而不敢与他们玩!) 3. 虽然这样,但我内心依然很矛盾!我有个好朋友,他跟小甘也是朋友,当他知道这件事之后对我的态度变了,很陌生!
我意识到,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这个学生将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对今年6月的中考备考是不利的。于是该周“演绎39的故事”主题是:小甘和小宁玩耍,小宁失手把小甘致伤,在班主任送他们去医院的路上,小宁深深地自责,很内疚。在医院里,他主动帮小甘去打饭打水,并陪着他打完点滴。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发言:
1. 他们的友情太让我感动了!
2. 友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如果没有了生命,哪来的友情,希望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要玩得太过火了!
3. 友情感人,安全第一!
4. 他们能相互宽容、理解,棒!
周日我把留言本收上来后,周一上了一节主题班会:我身边最美的友情。我把学生们的留言读出来,又请了当事人小甘和小宁发言,还有其他没来得及写留言的同学发言!我穿插其中做适当点评,随着师生发言内容的变化,大家时而深思不语,时而面含微笑,时而热烈地鼓掌……最后两个好朋友主动站起来当着大家的面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场景,把这节班会课推向了。
这件事,我被他们的友情和团结而感动,我也被学生们心灵与心灵之间碰撞出的理解、宽容、阳光等等而感动!过后,我观察到小宁又能像以前一样,和同学们说说笑笑,一起打球一起开饭一起游戏。在那一周的周末,小宁又给我发来了一条短信:老师,我之前担心的问题已经没什么了,看来是老师你说得对,是我多想了!谢谢老师!你上的那节班会课我差点就流泪了,挺感动的!看完这条短信,我知道,小宁心里的包袱放下了。想到他脸上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