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范文1
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教育知识和理论包括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本质和职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课外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等内容。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规律不等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地体现。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而教育经验偏重于感性、具体的东西,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因此,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范文2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3、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范文3
但是,这个表述并未能对课程性质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我们来细细分析一下这个表述。这个表述共三句话,第一句是定义(也是讲性质),第二句是讲目的,第三句讲基本特点(即根本属性)。第一句强调了语文是一门语用类课程;第二句中“语用”却成了手段,目的在于“成人”;第三句又说两者是统一的。前后矛盾,难以统一。那么,语文课程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工具性(语用)与人文性(成人)究竟是何种关系呢?
关于这两个问题,笔者并不想直接给出答案。笔者首先想探讨的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是由什么所决定的。只有搞清了这个问题,我们给出的答案才会令人信服。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具有客观性的,不是由我们随便界定的,不是我们说它是工具性就是工具性,说它是人文性就是人文性。
哲学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自身的矛盾所决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根本性质,也是该事物与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标志。语文课程的性质也是由其自身的矛盾所决定的。
那么,语文课程的矛盾是什么呢?矛盾是个对立统一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要考察语文课程的矛盾,必须置于国家课程这个大的范畴加以分析。从学科联系上看,语文课程和数学课程、物理课程等是对立统一的,它和其他课程一起构成国家课程;从学段联系上看,语文课程和大学语文等是对立统一的,它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可见,语文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自在的客观存在,它是不同于与自然存在(比如高山、大海)的一种主观存在;它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国家意志的产物,是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的意识的产物,它是和人的思想、语言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国家意志的产物,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于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和民族文化、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国家课程的一部分,它是和其他课程及其他学段的教育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语文课程是一个主客观统一体,主观性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课程的性质,主要是由其主观性的一面所决定的。简括地讲,语文课程的性质是由特定的国家教育方针和语言自身的特点共同决定的。
首先,虽然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思想意识形态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国家的教育方针都规定着“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国古代教育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宗旨。我国的现代教育方针几经修改,但都是讲的培养目标问题,比如,十六大规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七大规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以日本为例,日本在二战后调整了教育方针,“在奉行大诏的同时,对过去的教育方针进行检查,并锐意努力确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方针。新的教育方针,可望在近期内成案。今后的教育,将以维护国体、排除军国主义思想及其政策,建设和平国家为目标。要谦虚反省,提高国民的教养程度,养成科学的思考力和热爱和平的美德,提高智、德的一般水准,为世界的繁荣作出贡献。”(编译自海后宗臣、清水几多郎编《资料:战后二十年史》第5卷,第2页。张雄伟译。区建英校)
可见,国家的教育方针都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带有鲜明的国家意志和时代特征。国家的教育方针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等,对课程性质的影响很为关键。因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教育目的不同,课程也不同。(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具体的教学科目。本文所探讨的课程是指教学科目。)
不同的教学科目(课程)的组合构成了国家课程,不同的课程(教学科目)在其中承担着不同的育人功能。比如,数学课程的目标就是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物理课程的目标就是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学探究能力。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科在国家课程的整体目标中有着不同的角色分工,根据其自身的知识特点实现着不同的教育目标,这样的教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的性质。
回到语文课程上来,那么,语文课程在“人的发展”中能够和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呢?从我们已有的和习惯的学科体系分类来说,理科(国外指科学课程)侧重培养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文科(国外指人文课程)侧重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两者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是人文学科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以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为主,在学生的德智美等方面有所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程不可能是纯粹意义上的语言课或者言语课,它应该是语言承载的文化课,语言是承载的工具,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是课程的内容和目的,语文课程的本质不是一门工具课,而是一门文化课。当然,不掌握语言,就无法理解和表达文化,而且语言本身甚至就是某种文化,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语言,这在语文教育的初始阶段尤其重要;而越往中高级阶段走,文化的因素也就越显重要,这也是我国古代教育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进行启蒙教育,而开蒙以后重视读经和游学的原因。如果仅仅把语文课看成是一门工具课或以工具性为主的课程,那么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任务就可能落了空;文史哲是相通的,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很多时候,关于文史哲的知识就是能力和素养,有了这些知识,就有了语言的内核,就有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其次,“语文”的名称和内涵本身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确切的定义,也没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界定。取之于“国语”和“国文”,合而为“语文”,也是人为的、临时的、偶然的,也许完全可以叫“汉语”“华语”“汉文”“唐文”等等诸如之类的名称。但是不管它叫什么,语文课程学习的对象始终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就像数学的学习对象是数字和数学原理,物理的学习对象是是物理现象和原理一样。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浙江师范大学潘涌教授提出将语文课程的名称归正为“汉语文”,并将其分为“基础汉语”“高级汉语”“大学汉语”“对外汉语”几个系列,这是个不错的建议。“汉语”的命名去除了“语文”这一名称的泛化倾向,指向了母语教育,使得该课程有了明确的内涵指向和清晰的文化归宿。将语文课程定位为母语教育课程,是语文课程的本体的准确归位。它解决了我们长期以来混沌不清的“语文学什么”的问题,也解决了“学到什么程度”和“怎么学”的问题。从母语这一本体出发,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方法都是相当清晰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体是事物的本原,是现象彼岸的自在之物。母语虽然是意识的产物,但又是大量的言语现象之下的客观存在,因而也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身特性,比如它的遗传性、符号性、民族性,等等。对此,语言学家索绪尔、乔姆斯基等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最近,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新生儿,啼哭的声调也会带有各自母语的特点。一段音频片断表明德国婴儿的哭声都有降调,而法国婴儿的啼哭却是升调的。而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彼得・戈登等对巴西的一个部落居民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于他们的母语中缺乏关于计数的词汇,因而这些人在计数方面的能力显得格外欠缺。他们据此认为,母语自身的特点能够对人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结构造成影响。显然,母语的民族思维、民族文化色彩是非常浓烈的,因而,母语教育绝不能忽视这一点。
因此,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我们学习母语,不仅仅是学会使用一种交际的符号,也要理解和学会符号背后的民族文化,并在这样的学习中获得一种民族认同感,培养国际理解素养,成为合格公民。这在许多国家的母语教育课程目标中表述非常清晰。比如,美国:逐渐培养理性思考能力、清楚地表达思想的能力以及理解性地阅读和听的能力,成为高尚的家庭成员和民主社会的公民。英国: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有想象力地表情达意,并能有效地与人交往,奠定世界观和道德观的认识和规范。法国:听懂口语并有效地使用口语,理解并自如地正确地掌握书面语,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成为有觉悟的自主的和负责任的公民。德国: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人格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帮助学习者认识世界、管理世界和改进世界,影响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摘自洪忠礼《中外母语教育研究》)显然这些发达国家的母语教育课程中都包含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育目标。
那么,作为母语教育来说,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的关系地位如何来确定呢?当然由母语这个本体来确定。从语言产生的角度看,精神和言语是共生的。语言产生之初,是先有意识,后有语言符号;语言符号产生之后,是言意互转;各种创造,应是先有内容,后有形式,当然,在思维的过程又得借助内部语言。因此,总的来说,精神的一面比言语的一面可能更重要。(这一点参见拙文《共生性: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而且作为汉语言来说,由于汉文字的表意特点,汉语的“意味性”更强,汉语的遣词造句对意味把握的依赖程度更高,“意”对“文”的影响相对较高,因而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的积淀和对世界的识见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范文4
关 键 词:学校体育;高考制度改革;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5-0085-04
Rational thinking about includ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ZHOU M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nan University,Jinan 250022,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NCEE) in China is to select morally, intellectually and physically developed socialist constructors and successors. Includ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reform of NCEE is conducive to implementing related state policies, maintaining the continuity of student health education at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enhancing makings education, and boosting the promo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tatu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but also affected and restricted by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technology etc.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reform of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physical health
高考作为一项人才选拔制度,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考生的根本利益,同时,高考所具有的导向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1]。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考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评价体系和选拔标准应该与我们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因此,我国高考的目的也应该是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随着我国国民体质检测数据的不断公布,青少年体质总体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引起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的改革方案,其目的是通过高考的导向性作用,促进中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议本身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高考改革发展方向,但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本文分析我国后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将体育纳入高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 后高考制度发展历程
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范文5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政策,是学校依法治校的基础,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学校的行动指南。要使学校内的每一位师生员工都知晓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政策,加强学习和培训是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学校组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学校的师生员工就更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增强甄别能力,主动团结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之内。
二、制定完善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流的学校,必定有一流的规范化管理作基础。实行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具备明文规定的标准,使合于一定的标准成为师生员工的行动准则。因此,学校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教育规律,制定统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学校章程和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包括行政、教师、学生、德育、教学、安全、校园文化、体育卫生艺术、基础设施建设、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把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思想、办学目标融入其中,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经过合法程序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在学校内统一目标、统一意志、整合资源、纵横协调、促进发展,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依章办事,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高效运转。
三、科学决策,提高管理事项的可操作性
学校科学的决策,可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展开,能较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偏离教育规律的决策,会造成实际工作的混乱,出现连锁反应的各种问题,执行过程中就会“短路”。实现学校工作的科学决策,应该做到尊重现实、民主决策、准确预判。尊重现实,从大的方面讲就是要研究国家的教育政策,在决策中紧跟教育现展步伐,与时俱进作出正确的决定;小的方面就是要立足学校的校情,根据学校的现有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决策,学校有能力做到的绝不放弃,当前没有能力做到的不要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民主决策,就是决策前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对决策事项的各个方面做好调查研究,使决策事项的各个要素清楚明了,做到胸有成竹,要注意走群众路线,认真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进行决策;决策时要充分发挥决策层的核心作用,不搞一言堂,不应少数人说了算,要让参与决策的每位成员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大家对决策的事项梳理得更加深入,最后作出的决定更加科学。准确预判,就是对决策事项的发展趋势要作出判断,研究掌控的措施,避免实施过程出现偏差时得到及时的纠正,保证决策事项顺利实施。
四、强化执行力度,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学校的管理工作,永远在路上,每时每刻都要加强执行力。如果只有好的决策,没有付诸实施,那么再好再完美的决策也是一纸空谈,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执行颠三倒四,没有一定的规范要求,事情也有可能收效甚微;有了科学的决策,有了规范的执行要求,但是缺少强有力的执行措施,还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学校抓规范化管理,就要在执行上下功夫,要规范学校的执行程序,要规范每个执行步骤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条理清楚、环环相扣、操作规范、措施有力,这样能办好一切事情,一切事情才能有突显的效果。
五、开展自查自纠,认真落实整改
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范文6
8月10日,我校召开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再动员大会,在本次大会上刘志荣副校长宣读了《杏花岭区羊市街小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党支部书记李改变做了动员讲话,讲解了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
通过学习我作为一名教师应牢记了党的宗旨,党员义务和权利,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我的体会是主要从几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热爱学生。在师德修养方面争先创优,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烈的自我完善意识和创新意识。面对学生,要保证一颗平常心和赏识的心。作为一名教师应牢记了党的宗旨,党员义务和权利,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应该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爱岗敬业的教师。通过学校党支部组织全校老师学习,触动很深,体会也很深刻,使我进一步深化了认识,并提醒自己,务必真学实做、踏实苦干,立足岗位。:
二、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的职能及如何进行教育的认识问题。往往对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以至整个教育过程的成败起到一种先入的决定作用。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要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树立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教学观。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级课题实验研究,敢于研究。
三、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相互讨论问题,允许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气氛和师生关系,注意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潜能。本学期学校教导处在教师的常态课方面指出了许多方向,我想,教师最重要的还是上好每一天的每一节课,我在常态课中,要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堂课后要认真思考和总结,一定要坚持写好课后记,这是老师很重要的一笔教学财富,争取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