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环境管理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区环境管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区环境管理方案

景区环境管理方案范文1

×× 区政府副区长 成 员:(按姓名笔划为序)

×××××办事处主任

××× 区环卫处主任

××× 区纪检委副书记

××

××交警大队队长

××× ××办事处主任

××× ××公安分局局长

××

××镇镇长

××

××办事处主任

××

××族镇镇长

××× 区交通运输管理处主任

××

区城管监察大队队长

××

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

区长助理、区建环局局长

××

区××镇镇长

××× 区市政设施管理处主任

××× 区教育科学技术局局长

景区环境管理方案范文2

关键词: 精神科 开放病区 安全隐患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精神科封闭式管理已不能满足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的需求,精神病人有选择地实行开放式管理成为必然趋势。开放式管理病房,使病区设置趋向家庭化、社会化,让患者享受正常的生活,是精神科治疗与护理管理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在开放式病房接受治疗和康复(1)。我院从2009年12月成立了临床心理科,进行开放式病房管理的尝试,其中,病人的安全管理一直被视为临床护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现将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作一总结,以确保护理安全。

1 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1.1环境方面的因素:由于病房是开放式模式,大部分患者都有家属陪伴,患者和家属可自由出入病房,患者乘外出机会,带入比如刀、剪、玻璃、绳带等危险品,或患者外出时发生自杀、逃跑、肇事、车祸等意外。病区的电源插座,地面不防滑,卫生间无扶手,病床高度不适合等。

1.2 病人及家属的因素

1.2.1由于社会舆论的歧视,病人及家属觉得住关闭病房是件很丢人的事,从而使一些精神症状较重如严重抑郁、有幻觉、妄想的病人住开放病房,给安全带来隐患。

1.2.2 躯体疾病多、病种复杂,许多病人原有躯体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等,加重了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1.2.3 病人的饮食情况,抑郁症的病人食欲减退,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受妄想支配,均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加重了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1.2.4 病人及家属不合作 患者有家属陪伴,虽方便生活照料,但由于家属对疾病认识不够,对监护缺乏足够的重视,或有的家属认为自己的患者病情较轻,私自将危险品带人病房,并躲避护理人员的检查,给病房安全带来隐患。此外,不少家属存在迷信观念,擅自到院外求神拜佛,存在干扰治疗、导致治疗中断等不遵医行为。

1.3 医护人员自身因素:①.对病人消极危险性的评估不全面,病种收治把关不严,而开放的管理模式使得病人的出走、自伤及伤人等意外的发生几率增高。②.健康教育没有做到位,如入院介绍、服药注意事项等没有告知患者,精神药物的毒性较大,护理人员不细心观察或发现不及时,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如性低血压,心脏毒性等(2)。③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给药制度,在给病人口服药发药过程中,造成病人漏服药或蓄药。④.有的护士安全意识欠缺,责任心不足,过于依赖家属,忽视了对患者的监护。⑤护理文件书写不及时,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即限于被动。⑥病人的外出请假制度不完善,手续不健全⑦缺乏耐心、爱心,缺乏沟通技巧,护患沟通障碍

2.护理对策

1.2.1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和风险意识,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根据病情特点及开放病区特殊的病房环境,对日常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持续改进。规范安全护理的每个环节,时刻将安全二字渗透到护理工作的点点滴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确保“三安全”(环境、危险品、病区人员的安全)(3)落实到位。

2.2 与门诊医生沟通,把好入院收治关,严格按病种收治,有过消极行为或有严重消极观念的病人,强攻击行为和高度抗拒者,有大量幻觉\妄想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不适宜住开放病区..

2.2.3 改造基础实施,.创造安全、整洁的病房环境。病区走廊、卫生间、病房要有醒目的标识、病房设置宽敞明亮、无障碍物,门窗柜安全牢固,卫生间地面铺设防滑胶,病房内电器均采用悬挂式或嵌入式并有保护性插头,完善开放病房各种基础设施,减少不安全隐患。

2.4 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宣教,让家属掌握病人病情的发展阶段,心理状况,积极配合护士做好管理。定期组织家属学习关于治疗、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安全护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和家属在情感上、知识上的长期互动,得到家属配合和信赖,保障了家属对患者的安全监控。.

2.5 病区的严格交接,并专柜加锁..

2.6 加强专科基础理论学习,熟练掌握一般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加强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医院举办各种培训班,传授护理新知识新技能,特别是心理学知识,与病人的沟通技巧的学习培训,

2.7 提升护士素质,加强责任心,严格服药制度,做到看服下肚,杜绝让家属拿药现象。对因外出或做检查未能按时服药的病入,应做好交接班。

2.8 嘱病人服药后适当休息,起床时动作要慢,防止发生性低血压。

2.9 饮食护理,进餐环境宽敞、明亮、清洁,食物注意色香味全。进食量不够的病入,应按照医嘱给予鼻饲混合奶或静脉输液,防止衰竭。

2.10 睡眠护理:睡眠的质量可预示病人病情的好转与波动,应给病人创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教会病人一些易于入睡的好办法。对入睡确有困难者,可按医嘱给药,对夜间睡眠不佳及夜间曾给安眠药的病入,应记录并交班。白天应让病人遵守作息时间,参加工娱乐活动,避免多卧床。()

2.11 健全请假制度:病人外出要履行正规的请假手续,告知注意事项,并如实在护理记录上记录病人离院及返院时间。

2.12 护理文件管理:病历车应加锁,防止遗失或病人抢夺病历。护理记录的内容要真实,字迹清晰、无涂改,书写及时、规范并签全名。

2.13 心理护理:利用沟通技巧,给予病人肯定、支持与鼓励,了解病人动态心理状况,杜绝意外事故。

2.14加强患者的行为管理,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如何真确面对压力、紧张、恐惧和无助感,教会患者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保持乐观情绪、正确处理不良生活事件的技巧,增强患者的自控力。

【1】.李小麟,黄雪花,王启会,等,精神科开发式病房患者自杀危险因素调查J,华西医学,2006.21(2):374-376

【2】晏成芳。精神科的护理风险与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05.435-436。

景区环境管理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的目标,通过集中整治和强化长效管理,促进农村环境面貌进一步改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不断提升我区“南昌都市花园”和“国家重点旅游风景区”形象。

二、基本目标

通过广泛宣传教育、集中整治、规范行为、完善设施、强化管理等一系列环境整治措施,促使我区农村环境管理和村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达到杂物堆放整齐,乱堆乱放明显减少;不乱丢乱倒垃圾,无垃圾死角和暴露垃圾,垃圾清扫、清运及时;车辆定点停放,不随意占道停车;集镇文明经商,不出店经营,不占道为市;港道小溪生态良好,无树木吊挂垃圾和水面漂浮垃圾,水质清澈等目标。

三、整治范围

本次整治范围包括我区主干公路沿线两旁、集镇、景区景点、河港水系以及历年新农村试点村。考虑到各地基础不同,本着尊重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确定如下重点整治范围:

暂定为主要街面环境,包括国道段、镇政府门前街道以及国道至南安公路的连接线路。

重点整治范围为景区通道可视范围、景点大门周边以及景区内部环境。

4.河港水系重点为主干公路、集镇、景点的港道、溪流。

5.历年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共55个,根据所处位置不同,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垃圾处理模式,维护公共绿地和公共设施,确保整治效果长期良好。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区农村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常委。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农业水务局内),办公室主任由罗春霞同志兼任,具体负责农村环境整治日常工作

五、整治内容

该整治活动的时间自发文之日起至今年9月底结束。各镇和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全面动员、周密部署、明确责任,集中时间、人员、设备,开展大规模的清理整治活动。

1.清垃圾:对整治范围内的村民房前屋后、院落、空闲场地、沟渠、水塘、村旁路边垃圾进行全面清理,使各类暴露垃圾、历年积存垃圾、水面漂浮和水底沉落垃圾、吊挂垃圾、广告垃圾、建筑垃圾、过时标语基本得到清理。

2.清杂物:重点是村民乱堆乱放的柴草、竹木、砂石、各类生产生活用具、公路边沿的破旧围园篱笆、各类粪肥堆、粪池,以及公路、村庄周边、景区通道及大门范围过度生长的杂草等;对村民确需保留的杂物,要摆放整齐。

3.清路障: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相应划定停车位,规范设置停车场,整治出店经营和马路市场等。

4.清沟渠:对集镇、沿线村庄的排水、排污沟进行疏通整治,彻底清除蚊蝇滋生的重要场所。对公路和景区排水沟进行清理维护,确保雨季排水畅通。

5.拆违章:包括拆除各类违章搭建的旱厕、木棚、猪栏、厨房以及违规设置、陈旧不堪的广告牌等。

6.圈牲畜:牛、羊等大牲畜对公路沿线环境尤其是绿化带破坏严重,要教育村民改变牛羊随意放养的习惯,指导沿线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有效约束牛羊乱放、践踏庄稼、破坏道路绿化、污染路面和街道的行为。

7.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镇、区林业局、区公路分局和区交通运输局要结合各自整治范围,划定地段、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并报区整治办备案,确保整治效果长期维持。区旅游局要加大对景点的监管力度。区、镇两级财政和区相关部门要多方筹集资金,并根据整治任务大小,合理安排整治经费,确保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的基本资金,千方百计推动长效管理机制永续运行。凡有整治任务的单位,都要及时添置垃圾桶、垃圾清扫车辆等保洁设施,聘请保洁人员,培训保洁队伍,不断夯实农村环境管理的基础设施,真正实现人员到岗、设施到位、保障有力的工作目标。

六、明确责任

区道路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负责农村环境整治活动的统一组织领导,将不定期以调度会或流动现场会的形式指导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称整治办)负责农村环境整治的综合协调和信息汇总等工作。

农村环境整治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分别由四个镇和区林业局负责组织实施。尚在正常经营的景点,其景区大门周边及景区内环境由景点经营者负责。已纳入公路养护的道路,其公路排水沟的清理及以内的路面保洁,由公路管护部门负责。

景区环境管理方案范文4

一、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他在定义生态旅游时提出了两大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福利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即生态旅游要对生物多样性、当地社区利益、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出某种贡献,并且具有教育和认知的功能。海洋生态旅游既是感受、体验、欣赏和研究海洋生态景物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也是增强旅游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环境意识,进行环保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此,在发展海洋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将环境保护主题贯穿于始终。

(一)丰富而独特的海洋资源环境是发展海洋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

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本身对资源环境有较强的依存性。从海洋生态旅游赖以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海陆交界和大陆近海海域、海岛所形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系统,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景观独特,区域特色明显。海洋生态旅游就是利用海岸、水体、岛屿、冰川、入海口等生态环境而开展的具体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休闲消费需求的日益增强,选择远离城市喧嚣的海滨(岛)旅游区游憩、休闲与度假,巳成为现代生活的新时尚。从经营上讲,海洋生态旅游就是旅游者对海洋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直接消费。只有“原汁原味”、处于原始状态或良性循环状态下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才能激发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愿望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旅游消费需求。因此,随着人们消费素质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和绿色消费需求将会逐步增强,以海洋生态环境消费为主要目的的海洋生态旅游将成为旅游热点。中国海域辽阔,区域海洋特色明显,从南到北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这是我国发展海洋生态旅游,提高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海滨(岛)所具有的天然、优美、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环境,是海洋生态旅游业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海洋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兼具正反两方面的效应

一方面海洋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生态旅游的内涵来看,它更强调的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循环利用,是一种健康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旅游活动。正是由于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过程中的“保护性”和“持续性”,所以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较,只有生态旅游活动才能把旅游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海洋生态旅游的主要方式是感受、体验、探险、科研和教育等,与其他海洋产业,如传统渔业、捕捞业、近海养殖业和海上油田开发等相比,其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较低。在维持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和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海洋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广泛普及海洋环境知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性,达到旅游与环境相互促进的效果,而且以良性发展的海洋生态旅游业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的传统海洋产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也可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另外,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业还能够为综合化的海洋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另一方面,海洋生态旅游的过度开发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总是会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巳,同时这种影响又伴随着旅游规模的扩大呈倍数的增加。在海洋生态旅游中,无论是近海度假、观光、游览,还是海岛观赏、研究、教育等活动,或多或少都会对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和破坏。由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在表象上、在短期内不明显,因此这种干扰和破坏也极易被忽略和被掩盖。特别是一些海洋自然旅游保护区,由于地处远海荒岛,生态系统单一脆弱,环境承载力极其有限,不断增长的游客数量给当地环境带来很大扰动,甚至导致一些自然景观的丧失,如鸟岛不再是鸟的乐园,海滨彩石被游人“洗劫”一空。

二、正确处理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统一

海洋生态旅游与其他生态旅游活动一样,在发展之初都曾经被称为“无烟工业”但是,随着海洋生态旅游日益成为一种大众性的旅游活动,游客人数激增,纷至沓来的游客远远超出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加之旅游规模消费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也超出了海洋环境的自我平衡与净化能九给海洋生态环境系统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另外,许多从事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认为,海洋资源是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环境一旦被开发出来就可以永续利用下去。显然,这种认识是有害的,对于海洋生态环境基本持不作为态度,只会误导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甚至进一步恶化海洋生态环境。

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始终是一对矛盾。按照对立统一的观点,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才能最终实现动态平衡。那种把经济发展作为唯一考虑的“经济中心论”和主张对环境实行绝对保护的“生态中心论”,在海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都是不可取的,实践中也不可能存在“零破坏”和“零污染”的纯粹保护性旅游。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要禁绝发展海洋生态旅游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是强调在发展海洋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把这种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环境条件决定着海洋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

海洋所蕴含的独特的、原生态的环境条件,是海洋生态旅游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因和旅游价值所在。因此说,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方向和潜力。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环境的过程中,包括在生态旅游具体项目和具体线路的设计与选择中,对环境的原生态应当充分地加以保护,做到对环境影响最小化。事实上,旅游业本身就是依附自然禀赋和人文脉络而发展起来的产业,特别是海洋生态旅游,其与环境的关系更直接、更紧密,更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来支持。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只会造成海洋生态旅游的难以为继,进而丧失海洋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并最终导致海洋生态旅游产业的衰落。因此,加强环境保护,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是实现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实现海洋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目前海洋旅游开发经济利益大于环境利益的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以保护为前提,以适度发展为原则,在保护中科学发展。

第一,以保护为前提。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永续发展。保护海洋旅游环境的目的,在于促使海洋区域生态系统保持或转化为良性循环状态,为海洋生态旅游,以及海洋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必要的保障。在保护的前提下,要防治结合,树立“防重于治”和“源头治理”的环境管理理念,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保护环境,加强海洋旅游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设施建设,提高海洋环境管理能九约束各种不当开发行为和旅游消费行为,防止旅游景区出现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二,以适度发展为原则。要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发展、发展有序”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开发模式。在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要统筹考虑旅游景区及周边区域资源环境状况,以及当地居民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科学、严谨地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设计。特别要尊重海洋生态系统规律,对生态脆弱、环境敏感区和珍贵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应采取更为严格的保护措施,在分析相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合理设计生态旅游产品,限制游客规模和流量,严格控制旅游活动,杜绝因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的经营行为的发生。

第三,在保护中合理发展。在加强海洋环境管理、有效监督,并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宣传的前提下,逐步提高旅游经营者、管理者、游客和旅游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中来。同时,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旅游经营管理机制,确保旅游收入的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保证海洋生态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正确道路。

三、海洋生态旅游环境管理的几点思考

海洋生态旅游环境管理,就是要通过有效地实施行政、经济、技术与教育等手段,实现海洋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综合运用行政手段,落实海洋环境管理

第一,从实施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入手,采取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和管理对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始于旅游规划的编制阶段,主要是对旅游开发、经营和消费活动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和评价,从而落实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管理,为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的保护性开发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并为实施环境管理提出标准和具体要求。对与海洋生态旅游相关的一些项目,如设立旅游观光区、开发相关旅游资源、划分自然保护区域、防治污染和生态建设方案等,都必须建立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二,在对海洋旅游资源环境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实际调查和评估海域、海滨和海岛的环境容量,从而明确旅游开发区和旅游项目的环境目标要求,选择确定合理的旅游开发模式,保证海洋生态旅游中环境质量的高品位和原生态特点。第三,制定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强的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管理法规和政策,加强环境行政管理,健全海洋环境管理体系。明确环境目标与责任,监督检查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率,坚决制止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严格控制海洋生态旅游活动的强度、规模和范围。

(二)强化技术管理手段,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首先,海洋生态旅游战略管理的科学决策,离不开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等。如利用遥感技术服务于海洋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可以对大面积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对海洋环境状况进行周期性监测等,以便及时了解海洋资源环境的退化、污染和被破坏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止和保护措施。地理信息系统在海洋生态旅游的发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存储、查询、显示各种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信息,并能为海洋生态旅游管理、决策、规划等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其次,在海域、海滨、海岛的生态化管理中,一些环保技术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利用生态技术治理生态旅游造成的某些污染问题。采用污水处理技米在景区隐蔽处建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和中水净化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对固体废弃物则采用回收利用技术,根据废弃物种类不同分别采用一级资源化技术和二级资源化技术;采用新型生态环保材料进行景区景点和基本设施建设;在绿色能源利用方面,充分开发利用旅游区的太阳能和潮汐能资源,等等。再次,海洋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现代高新技术在海洋生态旅游及其环境管理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海洋生态旅游的科技投入仍然很少,高新技术介入程度不高。同时,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也有待提高,旅游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为此,要加大海洋生态旅游科技投入,对景区景点适用性环境保护技术、能源节约技术、信息化灾害防治、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等技米要加大攻关和推广力度依靠高新技术实现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旅游景区环境保护

经济手段是实现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管理手段。第一,变革海洋生态旅游经营机制,充分调动海洋生态旅游开发主体的环保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划定专门海区(岛)生态旅游区控制游客人数,并采取海洋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价格”策略调整景区景点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使海洋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得以落实。第二,按照政府及有关区域海洋规划,应尽快将海洋生态旅游规划纳入到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地方财政在年度计划中相应地增加海洋生态旅游环保投资安排。同时,在现有国有资产经营体制下,各级税务部门将征收的相关旅游经营所得税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职能管理部门,专项用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探索建立海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合理收取环境保证金和自然环境恢复保护费,坚持实行“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谁保护”的管理原则,依法实施、合理使用。第三,要加快变革与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投资机制确保海洋生态旅游发展中环境保护资金的落实和投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应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引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加入,引进利用各种资金,积极争取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环境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对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资助,形成众多投资主体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保证海洋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

(四)重视海洋生态环境教育手段

景区环境管理方案范文5

一、基本情况

1-6月,受理旅游投诉案件1起(市质监所转办),已立案办结,并在规定时间书面上报市旅游质监所办案结果,结案率100%;开展景区(点)质量检查8次,旅行社业务检查6次,旅游星级饭店检查8次,旅游安全专项督查1次;接待旅游来访及电话咨询85起,编发“旅游质监信息”8期。

二、主要工作

(一)全力以赴,确保假日渡汛。今年是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后的第一年,针对假日多、假期短的特点,及时掌握信息,制订不同时期工作方案和各种预案,确保了假日经济平稳渡汛。

节前整治。节前,组织全所人员对各景区(点)进行工作检查,督促做好旅游接待服务准备工作,落实旅游安全防范各项措施;到旅行社(营业部)了解准备情况、提醒注意事项;对旅游星级饭店、餐馆进行卫生、消防安全检查。

节中维稳节假日期间客流量大,是旅游纠纷、投诉易发高峰期,旅游咨询电话也多。为确保游客和旅行社维权及时,制定了工作方案,进行周密部署。积极做好应急事件处理工作,围绕《*县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各项应急和预警机制,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置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旅游秩序。假日期间,旅游投诉中心坚持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

(二)强化监管,营造良好环境。在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应对法定节假日等旅游高峰季节的同时,注重做好日常旅游市场秩序维护监管工作。

抓行业安全管理。贯彻《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狠抓行业安全管理;与各旅游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促进旅游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积极协同质监、安监、公安、消防、交通、卫生等有关部门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搞好安全整治;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月”、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抓规范服务。围绕奥运旅游年各项工作要求,进一步严格规范行业服务标准,要求旅游星级饭店加强前厅、客房、餐饮等质量监控,加强安保工作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旅行社要选择资证齐全客运车辆、安全舒适的宾馆饭店、清洁卫生的餐馆场所和服务优质的购物场所并配备业务素质高的导游人员;各旅游景区要加强环境管理,改进卫生状况,确保环境质量,要加强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功能设施的管理,规范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和公共信息符号,在危险地段增设警示牌;出台《关于加强旅行社管理的意见》,规范行业管理。认真开展治理“零负团费”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零负团费”行为;加强导游规范管理,督促旅行社与导游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健全导游管理档案。规范导游活动,坚持要求持证上岗,严厉打击野导、黑导。

开展执法检查。不定期在全行业开展行业管理规范化、服务质量优质化、旅游安全保障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限期整改,力促行业管理服务规范、优质、高效,旅游接待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景区环境管理方案范文6

【关键词】:国有林场经营;新形势;可持续发展

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对国有林场认证的必然条件。

1、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国有林场的经营范围包括:购种育苗、场地整理、种植、养护、成品经营、采伐、运输等。在规划国有林场场地时,要选择在没有保护区、景区、或野生动物保护区的范围内,因为这会破坏保护区范围内的生态。若选择场地不当会使森林密度失去控制,而且会破坏生态环境及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甚至可能会使水土流失导致整体的生产力低而影响其生态环境和效益。清理场地和整地时要避免土壤的和水土流失的可能,要保护场地的生物多样性。还要注意林场的育苗和养护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可能会导致残留源污染,对后续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对于成品林地要适时适度采伐和运输,对于采伐后的土壤要及时补种,避免林场采伐后的导致水土流失。

林场的经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其建设时间长、养护困难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支持。从设计规划和生产实践国有林场都必须遵守以“生态造林”为原则作为基础,遵循林场经营理念体系,采用合理的技术结合传统林场经营模式,避免负面影响。国有林场担负着资源培育、环境生态建设的两重任务,在其他国家林业部门的建设中有示范作用。目前国有林场的各个环节都比较重视环境生态保护, 总体对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虽然国有林场在新技术新形势的支持下经营愈来愈成熟,但林业资源的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直接或间接的阻碍了林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主要突出在选购品种和树龄结构存在不合理。各种品种和树龄都需要配合一定的比例存在才可以维持林场的可持续性,如果比例失调就有可能出现林场资源呈现老龄化或幼龄化的情况,所以保持林场的合理、科学结构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将不合理的模式加以改造、利用才能促进林场快速有效地发展。

2、国有林场的经营思想和原则

2.1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国的国有林场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坚持各项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目的是培育出健康、高效、稳定的林业生态系统。对国有林场加以保护、促进科学经营、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和林业的生产力,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林业生态的功能,促使人和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2.2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国有林场坚持以经营者、所有者、管理者的权利统一原则;坚持区域性策略、分别管理的原则;坚持保护、经营与发展林业资源共同进行的原则;坚持兼顾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原则。

3、国有林场的经营目标

以国有林场的现实情况来看,其经营的目标要依据已有的林业资源情况、林业的生产潜力、林业的经营能力以及本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来进行综合的制定。林场经营结合林场可持续经营发展的标准是因为其是当地的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林业资源发展和林业的综合经济效益都是国有林场的经营目标。

4、国有林场项目建设的计划

4.1林场经营的措施。

林场经营的内容主要包括幼苗的培育、林场场地改造、育林封山等。依据其不同的目的经营、种类、起源、质量、更新方式等来综合计划国有林场的经营类型,要做到技术先进、

生态安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结合实际。

4.2林场采伐的措施。

依据自身的林场特点制定合理的的采伐计划,要具体落实到片、块。制定规范的林场采伐管理模式。对应当加以保护的林场要禁止过度的采伐,按照不同生态环境的品种、不同类型功能来进行采伐计划,制定合理的采伐工作流程和规划,要包含木材运输、测量和销售的每个环节。

4.3林场的非木质产品经营计划。

林场除了木质资源以外还包括一些非木材资源如:果实、花卉、茶叶、药材、盆栽景观等副产品资源, 有的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有的美化环境增加经济收入,这些资源具有很多的优势和经济价值,且大多数可再生性较强。由此看来林场的非木质资源对林场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不仅提高林场的资源利用率,还加强了林场的整体非木经营水平。

4.4国有林场景区的设计。

依照“统一管理、严格保护、不断利用、合理开发”的原则,既要保护林场的现有植被还要保护好相关的文化历史遗迹,充分利用和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开发景区资源。设计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的景区设施以及服务设施,全面增长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助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综合发展。

4.5国有林场的生态保护措施。

国有林场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保护林场资源品种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动态的变化;保护林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林场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林场生产木材与非木材产品的功能;保护林场水土、水源和就业、劳动、旅游等服务的功能;保护林场不受侵入性生物、火灾、病虫害等情况影响。这些都是保护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合理分配,保证各环节平衡发展。

小结

目前国家和社会新形势不断发展,林业作为关系民生的大业也越来越受关注,实现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林场的经营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其经济效益,要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和经济效益,就需要解决其经营方案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才能发挥出林场的综合效益和扩大其生产功能。

【参考文献】:

[1]詹保林.试论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现状与未来[J].河北林业科技,201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