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反思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反思论文范文1
一、抓住教学的闪光点进行反思
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闪光点。这个闪光点,它可以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可以是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一个有效问题设计,可以是诱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巧妙过渡语,可以是对学生回答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可以是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一道习题练习,可以是学生思维放飞时的智慧火花等。凡是让教师激发、兴奋,甚至有些得意之处,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珍珠”,都是值得反思的最好内容。如教学《珍珠鸟》这篇文章时,一位老师在处理教材时把末尾作者感受的文字“信赖,往拄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遮蔽起来,引导学生思考:读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作者的感受做个比较呢?这样的教学富有悬念,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遮蔽文字并诱导学生思考,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闪光点。因而,在“我是怎样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的?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我有什么独特巧妙的设计?遵循了哪些教育规律和原则?怎样才能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自我剖析中,教师必然会由感性的实践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不断提高叶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理解,探索并积累教学的丰富经验,以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
二、抓住教学的遗憾点进行反思
教学中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它可能是教学中的一个疏漏环节,可能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处理,可能是一种处理不当的教学方法,可能是一种比较沉闷的课堂氛围,可能是对学生学习创造积极性的一次挫伤,可能是期待精彩而现实糟糕的一个教学设计,也可能是课堂中始料未及的失误败笔。如在课堂上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回答的热情,往往笑眯眯地开口:“谁来发表高见?”殊不知,这句话却使得平静的课堂更加平静了。为什么?问题就出在“高见”两字上。哪一个同学想口出狂言发表高见呢?哪一个同学想自己的见解肯定是高见呢?既然认为自己的见解不是高见,那就还是缄默,等待老师的讲解吧。本想鼓励、抬高学生,不曾想实际上却“吓着”了学生,熄灭了学生发言的欲望,这就是一个遗憾点。捕捉并记录课堂中的“遗憾”,反思诊断:“为什么激发不起学生的思维?”“为什么课堂教学会失败?”“为什么教学内容处理会显得不妥?”寻找原因,改变策略,可以避免重复自己的错误,同时不断审视自己,发现不足,找出差距,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中,实现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三、抓住教学的疑惑点进行反思
学习知识时“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疑惑可能来自于教材的编写方面,可能来自于一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设计,可能来自于学生的异常表现—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有的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与船共沉,是一种傻瓜行为。教师尽管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着力点放在“赞赏船长的英雄壮举”上,但说服力总是不够强,文本存在着疑惑。一位教师对这一疑惑点进行分析与探究,查阅大量资料,终于弄明白:古老的航海规则中有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必须船在人在,船沉人亡。学生豁然开朗,对文本的理解又深入一步;教师也从解疑中提高了课堂的应变能力。可见以疑促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理论,促进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方式转变,有利于教师追问疑惑、捕捉灵感,透彻全面地把握教学内容,从而有效促进教学的尽善尽美。
四、抓住设计的空白点进行反思
所谓空白点,就是事先没想到、没估计到,可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却发生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中出人意料的不遵守纪律的表现,如学生提出了一个令教师措手不及的问题,如教师对知识讲授出现的卡壳现象等。一位教师课堂演示“氧气的制取”实验,课前精心准备且已制取成功,所以轻车熟路,心里轻松,可关键时刻“氧气”却生成不了。这位教师面孔涨红,草草收场。这个内容极具研究价值:面时这个尴尬的空白点怎么处理?如何预防类似尴尬出现呢?实践证明:抓住空白点反思,一方面促进教师钻研教材钻研学生,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可以在反思中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机智,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养分,以达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教学反思论文范文2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论文范文”怎么写呢,请看求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论文范文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论文范文”,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教学反思论文范文3
本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能较好的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师生的角色定位把握得较好。一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个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在教学设计上。这一点在创意说明已体现。再一点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处理课堂上出现的不可预知问题。如:在文章主旨的把握上,关于“亲情”这一点的导出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当时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我”爱不爱母亲?全班异口同声说“爱!”这一回答是那样响亮,那样肯定,让人感觉是毫无疑义。可比较准确的答案应该是“爱——不爱——爱”这后一个“爱”是更深一层的爱。这是我预先没估计到的。我的预案里只有同学七嘴八舌的回答“爱”、“不爱”或“爱——不爱——爱”。可班里就是没有第二个声音、第三个声音,只有异口同声的一个“爱”。这下子该怎么导?虽说已上过好几堂像这样的公开课,但心里还是“咯噔”一下。不过很快就稳住自己。我微笑的接过同学的回答,进一步问一个问题:“那‘我’对母亲的爱表现在哪里?”马上有一位同学回答:“第7自然段第3行,‘有很多次,我看着母亲太劳累,我极想帮助她,……’。另一位同学回答:”29段,‘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一听到读这一句,我马上把她接过来说“我回来了”说明我曾经离开过母亲,为什么离开?一位学生马上回答“我厌恶这个家”我接着问“那她这时还爱不爱母亲?”学生齐声回答“不爱”“那我对母亲的情感是”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就接着回答“爱——不爱——爱”“我对母亲的情感是有个变化过程的。”这样就水到渠成的得出:文章表现的除了母爱,还有母女间的情感——亲情。过后,还真庆幸自己的这一教学机智——能比较从容的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
学生的主动性表现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增强,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查找不懂的字词,找出文章的关键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感知母爱亲情,品味自己喜欢的词、句、段。最让感动的是:给课文配插图,同学能抓住主要情节、细节来画如文章结尾的“母女相聚”图、中间的“太阳底下卖冰棍”图、还有文章开头的“瞎妈抱孩”图、“小巷深处”的场景图。都非常有创意。还有有关母爱亲情的名言警句的搜集,我特地到新华书店、“网上”查阅都找不到合适的。我们的学生却一下子找了二三十条。真让我感动不已!还摘抄了很多有关母爱的诗句。这一次的教学,让我体会到:以前自己讲的许多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能够自己解决。过去语文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中,最主要的是没有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不足的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还不够。
教学反思论文范文4
【关键词】反思多种途径学会学习效应发展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学生所想,让学生多反思促进学生的发展优化数学课堂的设计,避免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反思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赋予数学生命的色彩。
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初中生不会学习,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不同的解题方法只看哪种方法简单,不太记笔记,更不用说记下后课后自己再看看;作业错了不能自觉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因此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师讲过的知识和方法,而稍加变化或新的问题,学生往往束手无策,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任重而道远。
对学生而言,每次学习只是一种经历,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把经历提升为经验,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才能使每一位学生的非智力水平都能在有效的智力活动中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进而达到“照亮别人,完善自己”之目的。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思想方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真正领悟数学的奥妙,基于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必须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反思对象,对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或成功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并付之于行动,在行动过程中,观察其过程和效果,适时予以调整,从而使行动朝着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向进行。这正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学生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学会了反思,就相当于给学生请了一位尽心尽责的老师,随时随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指导,提高学习的成效。下面是我结合实践就养成学生反思的习惯的途径和效应作一一阐述。
一、解题反思——掌握方法
学生已能正确地完成课本习题,思维能力却不见提高。由此我假设:“解题与思维能力提高之间一定存在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解题的反思环节,它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由之路。”根据这个假设教师要求学生对数学解题作如下方面的反思。
㈠、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即解题过程中,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了题意?是否弄清了题干与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否能较快地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在解题过程中曾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后来又是怎样解决的?
㈡、对解题方法与技能的反思:即解题所使用的方法、技能是否有广泛应用的价值?如果适当地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问题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等等。
㈢、题目立意的反思:即所解决的问题有什么意义?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经过这三步的反思训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提炼、概括、整理,确定解题关键,回顾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朝着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如在学习了“三角形中位线”内容后,出示例题“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此例教学后,教师让学生完成下面问题并证明:
⒈顺次连结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⒉顺次连结矩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⒊顺次连结菱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⒋顺次连结正方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⒌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⒍顺次连结梯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⒎顺次连结等腰梯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⒏顺次连结直角梯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显然学生只要反思例题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回顾中迁移,在反思中猜想,轻而易举地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并发现了以下规律:
(1)顺次连结对角线既不垂直又不相等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为一般的平行四边形。
(2)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但不垂直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为菱形。
(3)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但不相等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为矩形。
(4)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为正方形。这样反思过程,既使学生对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反思的优势所在,乐于在今后的学习中反思,有利于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
二、解后反思——触类旁通
解后反思是指解完一道题后,对题目本身的结构及解题的过程进行认真回顾,深入探究,以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解题能力。它一般分以下几方面反思:理解题目的结构,形成迁移;重新评价解题方法,找出最佳解法;分析题目的步骤,抓住解题关键;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使问题系统化。例如,求证方程(x—a)(x-a-b)=1有两个实数根,并且,其中一个根大于a,另一个根小于a这道题时,除了常规方法先证明方程有两个根,然后将两个根解出来,再进行判断外,可引导学生探索其他证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证法一(利用韦达定理)
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x2-(2a+b)x+a(a+b)-1=0
因为=(2a+b)2-4[a(a+b)-1]=b2+4>0
所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设方程两根分别为xl和x2,且设x1>x2。根据韦达定理,得
xl+x2=2a+b,xlx2=a(a+b)-1
因为(xl-a)(x2-a)=xlx2-a(xl+x2)+a2
=a(a+b)-l-a(2a+b)+a2
=-10
所认x1-a与x2-a异号。
又由假设x1>x2,得x1>a,x2a
证法二(利用换元法)
设y=x-a,则原方程化为
即
y(y-b)=l
y2一by一l=0
因为,=b2+4>0,所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因为,yly2=-1<0,所以,方程的两根异号。
由此可知,原方程的两根中,一个根大于a,另一个根小于a。
证法三(利用图像)
设f(x)=(x一a)(x-a-b)-l,这是二次函数,其图像是开口向
上的抛物线。由于f(a)=一1<0,且抛物线开口向上,于是抛物线与x轴
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位于直线x=a的两侧,所以,原方程有两个实
数根,且一个根大于a,另一个根小于a。
由此可见,学生能做好解后反思,必定会激起其探求数学奥秘的动机,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找出很多规律,对所求问题作开拓性思考,引出新题和新方法,久而久之,就可以使新的知识体系得到整合,思维在反思中升华,从而学到总结归纳的方法。
三、纠错反思——享受成功
好多学生写作业、答试卷时以完成为满足,检查验算的习惯很差,或面对错误看不出来,或看到错题拿起橡皮就擦。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差,反思意识薄弱,反思能力低。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做作业时反思:答题时,想一想“我这样做对了吗?”“这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我在哪里处理得比较好”等;订正时,多想想“我这题错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做错?”“我以前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以后我怎样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在解好之后时反思思考过程,对较为典型的题目要整理思路;在批改之后反思:对错误的解法要保留,经常到组长处说说反思过程,再动笔订正。或建立错题记载本,抄出错题原型,写上经反思得出的错误的根源,充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找到对策,优化思维品质。在测试结束后,学生应自主对卷面进行分析,对掌握比较好的方面,反思分析的步骤是否都有科学依据?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是否对问题的题设或结论进行变化能产生新的题型?总结出好的经验和方法;对掌握不好方面要分析原因,反思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后来又是怎么解决的?在哪儿思路受阻,是知识的不够,是理解得不透彻还是其他原因导致?从而调整策略,采取补救措施。通过对自己学习的反思,成绩好的同学谈了自己成功的经验,也分析了存在的不足,表示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有的同学尽管成绩不理想,却也看到了某些方面的进步,认识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纠错反思是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过程,是对知识形成过程和学习历程的体验、感悟,无论酸甜苦辣,都是他们探究知识历程中宝贵的财富。通过反思和感悟,学生学会了思考和评价,思维开阔了,出错率降低了,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严谨性培养了,学习能力、考试的实效性提高了,真正尝到反思的甜头,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课后反思——提炼思想
教学反思论文范文5
摘 要:将课堂阅读教学作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努力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手段。笔者将结合在校教学经验,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反思;措施
阅读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议论文、散文还是科普性文章的阅读,都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一剂良药。如何将课堂阅读教学有效地实施下去,需要语文教师找到课堂阅读教学的突破口,以领路人的身份引导学生步入作者所构建的文学世界当中,体验字里行间的魅力和作者的真挚感情,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1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反思
1.1阅读内容单一,阅读材料有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材料往往包括必修课本和现代文、古诗词、戏剧类三种类型选读课本,而实际的教学计划迫于升学的压力却只涉及必修课本和古诗词课本,这就造成了课堂阅读内容单一的现状,也造成了阅读资源的浪费。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一些有思想、有灵魂的读本、杂志完全可以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例如读者、特别关注等,应当引起语文教学小组的重视。
1.2课堂阅读教学目的不明确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受限于提升学生成绩,课堂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受到总的教学目标的限制,因此,造成了课堂阅读教学进退两难的情况:开展阅读教学,教学计划无法完成;不开展阅读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此外,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往往也无法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是服从于语文教学小组的安排,忽略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3学生忽视阅读任务
迫于各科学习的压力和迫切提高成绩的心理,学生往往会将阅读任务居于次要位置,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三大科和理(文)综的学习上,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身为人师,我们也能理解;但事实是语文试卷中,阅读分数所占比值很高,而且失分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忽视阅读学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答题能力,而且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2提高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课堂阅读教学要创造文章中的氛围,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引导,创造出与文章相称的文化背景来,用音乐、诗词、设问等,让学生与文章融为一体。例如,在教授《兰亭集序》一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书法大家临摹的文章,或者播放有古典色彩的歌曲等,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融入教学情境中。
2.2教师要从文章作品本身入手,做足功课
《人生》是路遥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小说中的任务形象丰满而又贴近现实。“他把眼前这个小世界和外面的大世界一比较,感到他在这里不必缩头缩脑生活”。这是高加林的心理活动,为什么他会有着这样的想法,他又想要干什么大事业?教师一定要做足文章、作品的功课,围绕其内容设置几个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展开深层次的讨论。
2.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拥奶骄渴窖习,将阅读作为每日任务去完成,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听课、被动做笔记的习惯,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前熟悉作者写作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在新教育背景下,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对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并在每节课后进行课堂总结和自我反思,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3结语
让学生在高中就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学生会受益无穷。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工作,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激发起他们阅读的兴趣,进行自主式学习,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改革要“以生为本”,通过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艳敏.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实践探讨[J].语文建设,2016,(35):7-8.
[2]蒲政伦.构建多元课堂教学情境激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8):70.
[3]陈丽.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路径探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6,(15):167-146
教学反思论文范文6
本文作者:张存霞作者单位:宁夏师范学院
厘清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宁夏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比较文学课程作为选修课是伴随着第一届本科专业的招生而开设的。从理论上讲,外国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基础,比较文学是学好外国文学的理论指导。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相辅相成的。但又是两门不同的课程,不能混为一谈或颠倒主次。所以厘清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也是促进外国文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的状况是学生还没有彻底厘清两门课的关系,感觉两门课有交叉重复的内容,但又对比较文学中一些理论陌生,甚至不能和外国文学中的某些现象联系起来,只是就理论而学理论,不能将其作为分析指导外国文学有力的理论工具。这种模糊感在于根本没有搞清两门课的关系,没有认识到学习两门课程的意义。厘清二者的关系关键在于授课教师的正确引导及耐心解释。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不可回避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时时会将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做比较,这恰好说明外国文学的教学要具备“比较”的视野,有比较才有区别,只有在比较中我们才能感受中国文学的古老和深邃,才能体会外国文学的经典和不朽。杨义先生曾说:“……想在世界文化对话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可脱离这种优势,要看出西方理论的所谓世界性是‘有缺陷的世界性’,也不可不依凭这种优势……回到自己的文化立足点,是为了认识‘我们是谁’,但是‘我们是谁’的认识,必须在与文化他者的异同比较中才能看得清楚,甚至必须借用文化他者的眼光才能激发我们的对话的欲望,启发创造性学理的潜能。”[2]既然如此,“比较”的意识是一开始就伴随于外国文学课程的,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自然有其必要性,是指导和引导学生“比较”思维的工具箱。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一方面强调比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两门课的性质和关系做明确区别,对于学生易混淆的、理解不透的内容多做解释。基于我们学生基础差,分析水平薄弱的现状,教师的多引导和多解释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环节,甚至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方向的关键。现在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程兴趣较浓厚了,也有相当学生决定考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硕士研究生,这说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学思路方法的调整对学生的兴趣培养、选择方向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加强外国文学师资队伍建设
宁夏师范学院外国文学教师队伍薄弱,多年来基本上都是一两个教师在支撑。由于学生多、班级多,教师周课时达14节,甚至更多。这样教师大部分时间、精力疲于应付上课,对教师个人和学生其实都有负面影响。所谓的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等几乎不可能形成。没有同行教师可以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心得,都是教师一个人摸索,这样的现状势必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首先,一直都是一个人摸爬滚打,教师个人发展缓慢,有闭门造车之孤陋。其次,教学效果很受影响,教师多年的教学方法需更新,教学思路需拓展,专业知识也需提升,如不加强这些方面的打造,教师仅靠自己的老本,会越来越不适应学生的需求,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至少要有一支较健全的教师队伍,能抽出人力去学习和补充,而且还能使教学不受影响。最后,与学科建设大不相符。宁夏师范学院目前外国文学教师队伍现状还与学科建设尚有很大距离。教师只有2人,平均年龄30岁,均为硕士,最高职称讲师,这种低职称、低学历、人员少的现状急需改变。只有不断引进拔尖人才,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注重青年教师培训,建设成形的外国文学教师梯队,才能与学科的建设相同步,尽快使外国文学这门历史悠久且较为重要的课程逐渐形成为重要学科。多年来人文学院也注意教师队伍的建设,但从补充师资的过程看,引进拔尖人才和建设团队还是比较困难。第一,外国文学方面的硕士、博士相对较抢手,毕业生大都流向条件较好的高校,对于地处偏僻、经济不太发达的宁夏师范学院来讲愿意来的的确不多。第二,学院自己培养打造。多年来人文学院也动员部分教师选择外国文学方向,但许多教师不愿选择,觉得它难以出成果,且容量大,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胜任,因而大多教师都不愿承担。所以目前人文学院外国文学专业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急需补充。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对此问题的探索仍需不断坚持,因为外国文学教学环境的良好与否,不仅能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而且也能凸显它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