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专项检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专项检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专项检查

财务专项检查范文1

一、工作准备情况

我们认真制定了物资采购和工程项目管理专项效能监察实施方案,明确了效能监察的工作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并分阶段组织实施:工作目的:大力推行物资采购“阳光工程”,堵塞漏洞,降低采购成本,杜绝违纪违法行为,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工作方法:通过建立健全物资采购规章制度,规范物资采购招议标程序。步骤:4月3日-4月30日为学习宣传阶段;5月1日-5月31日为自查阶段;6月1日-8月15日为检查阶段;8月16日-8月31日为整改阶段;9月1日-9月15日为总结提高阶段

二、自查情况:

物资供应部、设备部等职能部门在自查阶段能认真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部门人员进行了专题学习。对相关制度依据集团公司、大唐甘肃公司的制度规定进行梳理对照。各部门结合公司实际进行修订,对制度执行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及时完善;能认真履行物资采购的流程管理和建立质量可靠、服务及时的供应商队伍信息库,并与各供应商签订了廉政合同。以上部门均将自查情况报告按时上报效能监察工作办公室。

三、检查情况:

在自查工作结束后,监察审计部会同相关部门对物资采购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

1、首先进行了系统基础检查。对物资部、设备部20__年有关物资设备采购基础资料进行了查阅。检查各类招标、议标工作中程序资料以及廉政保证书、打分表等相关资料是否齐全规范。通过检查,各类资料都较规范、齐全,符合要求。

2、对执行程序、制度的规范性进行了检查。按照大唐甘肃公司文件要求,30万元以上要进行招标或大唐甘肃公司授权我公司组织进行招标,30万元以下可由我公司组织进行议标。在公司各项目招议标工作中,监察审计部全过程进行了监督。通过检查,职能部门能按要求执行各项制度,按程序开展工作。

3、我们重点对集体商务谈判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抽查。通过抽查,各项程序执行较好,但也发现有个别不足。如:在生水管道阀门更换项目中采购的金属硬密封蝶阀,由于当时正处于全公司联修阶段,工期紧、任务重,分场要求时间紧迫。物资部按急件进行了办理,未按照公司有关集体商务谈判制度进行议标。事后,物资供应部及时补办了相关议标手续。

4、对物资材料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我们对设备物资采购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进行检查,检查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查阅合同是否规范,相关工作人员是否存在不廉洁行为。

经过统计分析,1-10月份设备材料采购招议标及商务谈判共计47次,签订合同47份,为公司节约采购费用159.76万元。设备大修、技改招议标及商务谈判共计58项,签订合同58份,为公司节约费用74.5万元。

三、监察建议:

1、物资供应部要规范执行《议标性集体商务谈判实施细则》,对采购数额较少的材料必须要按相关规定进行;

2、要把学习掌握管理制度作为提高执行力的前提,认真组织部门人员学习相关管理制度,保证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3、要进一步完善急件急办工作程序,要加强对公司物资采购招议标管理制度的学习,提格按制度办事的认识和自觉性。不断加强部门人员廉政建设,严格防范和杜绝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发生。

四、整改提高情况

在效能监察检查小组的督促下,各职能部门针对提出的意见和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整改。

1、物资供应部、设备部认真组织部门人员学习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制度执行力。

财务专项检查范文2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治理,严肃各项财经纪律,全面规范财务管理,履行好财务管理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从源头上防范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切实把“钱袋子”管住管好,斩断滋生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通道。

二、治理范围

办、中心各处室。

三、重点内容

重点检查发现2017年7月1日一2017年6月30日期间财务管理违规违纪问题;省委巡视组巡视中发现违反财经纪律方面主要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检查《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见〉的通知》(x财行一发〔2017〕x号)和《关于印发〈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票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x财综发〔2017〕x号)贯彻执行情况。对重点问题将延伸检查并追溯到以前年度。具体检查下列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责任体系的情况。

(二)单位预决算管理情况。包括将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情况;严格人员编制政策,严禁超编制安排人员经费情况。

(三)单位财务支出管理情况。包括公务卡结算制度执行情况;银行账户开设和存款管理情况;津贴补贴发放情况;会议费、培训费、接待费管理使用情况;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情况;“小金库”和“账外账”治理情况;工会经费和职工福利费计提及其他管理情况。

(四)单位资产管理情况。包括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情况;对外出租、出借资产的管理情况。

(五)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包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情况;单位依法设置财务机构、配备合格的财务人员情况;会计、出纳分设,银行账户预留印鉴管理情况。

四、方法步骤

专项治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查自纠阶段(4月初至6月中旬)。

综合处负责制定自查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认真开展自查,主动纠正存在的问题,做到不走过场、全面覆盖,自查面必须达到100%。各处室负责人对自查自纠情况负总责。对自查出来的违规违纪问题,必须如实填报,不得隐匿不报或少报、漏报。2017年6月5日前,综合处收集汇总并向省专项治理工作专班上报自查自纠报告和《财务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自查(重点检查)情况统计表》。

第二阶段:接受检查阶段(6月下旬至9月中旬)。

综合处定期汇总上报专项治理情况,随时做好接受上级检查准备。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阶段(9月下旬至10月底)。

针对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做到财务管理违规问题整改到位、违纪责任人员处理到位;要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健全完善制度,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和完善规范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

专项治理工作结束后,综合处将专项治理情况报告及有关表格于2017年10月25日前报省专项治理工作专班。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治理工作专班,设在综合处,搞好组织协调和日常督办,落实工作责任,把握时间进度,不折不扣落实工作任务。

(二)搞好宣传发动。对专项治理活动以适当形式进行动员部署。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财务专项检查范文3

专项资金是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或实现某一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来说,专项资金是指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完成专项工作或工程,并需要单独报账结算的资金,其在整个财政预算资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投入到各领域、各行业、各重点项目的专项资金越来越多,所占财政预算资金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规范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核算,对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事业单位的职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金额越来越大,在专项资金管理中也呈现出众多问题。

(一) 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约束力不强

现在不少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一是管理制度不明确,条款制定得过于笼统,对专项资金管理缺乏力度,造成制度落实不到位;二是管理制度陈旧落后,与单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贯彻实施;三是管理制度仅仅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应付检查而已,实际操作起来往往根据习惯性做法操作,“规定一套,执行一套”,使制度流于形式,缺乏约束力。

(二) 专项资金的财务控制缺失,财务人员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中只是承担了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性工作,各项支出基本上是实报实销,对项目的决策和实施了解不多,无法根据项目进度合理安排专项资金的使用,难以对各项目的事前和事中进行必要的辅助控制,发挥不了财务人员应有的作用。

(三) 专项资金的预算基础组织工作不到位,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较低

在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过程中,有些事业单位没有统一的预算编制用表,对基层预算编制人员又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编制的预算格式五花八门,财务部门在汇总时往往费时费力;有些事业单位对专项资金的预算基础工作准备不充分、不详细,制定预算方案时不够认真、严谨,编制的预算并未细化到具体项目;有些事业单位没有针对本单位制定简短精要的预算编制要求,各基层预算编制人员又不愿意花太多时间研究财政部门下发的厚厚一本预算编制说明,最终汇总到财务部门的预算大多无法达到编制要求;有些事业单位参与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的相关人员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较低,对预算编制工作应付了事,无法提供预算编制所需的基础资料。

(四) 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混乱,预算与执行脱节

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事业单位存在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混乱,预算与执行脱节的现象,如:有的单位不管项目是否能批准,其前期经费都在经常性经费中列支,挤占了经常性经费;有的单位为了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而盲目立项,资金到位后就将其挪用到其他项目;有的单位在项目完成立项资金也已到位后,因实际条件发生了变更,并未实际支出,最后该部分专项资金转入单位的其他收入;有的单位项目多、资金量大,随意在各项目资金之间相互调剂、混合使用,导致一些项目未能按预算规定的要求实施;有的单位从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出发,认为专项资金“不用白不用”,随意变更项目资金的使用用途;有的单位为了不进行招投标,将项目拆分成若干个小项目,逐个发包,既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也使项目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五) 专项资金的使用不规范,存在滥用、乱用专项资金,造成浪费

一些事业单位对专项资金没有进行单独核算,与正常支出和公用支出相混淆,资金使用不规范;少数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只管要钱,重复、超标建设项目、购置设备,由于利用率低,造成资产、设备闲置,“花大钱,办小事”,资金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还有个别事业单位为了未支付的专项资金在年底不被收回,违规采取先付款,后施工的办法,先行支付全额的项目资金,造成专项资金的流失。

二、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降低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阻碍了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挖其产生的原因,以便能对症下药改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效益。

(一) 单位主要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目前,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重申请、轻管理、轻监督、轻绩效”的问题,只注重项目的申请,却不重视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对建立健全本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机制,完善专项资金使用效果的绩效评价制度,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 不注重专项资金的财务控制,财务角色被弱化

由于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对专项资金的财务控制意识薄弱,对财务人员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财务角色在专项资金的管理过程中被弱化,导致财务职能不能有效实现,影响对专项资金的统筹规划,不利于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 专项资金管理的相关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财务人员作为重要参与者,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需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基层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普遍偏低,不能按要求核算专项资金,甚至不能合理使用会计科目。相关业务人员如基层预算编制人员,他们大都不是专职从事预算编制工作,因而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需加强学习和培训。还有一些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办法不够熟悉,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四) 财政监督及过程管理缺乏力度,对专项资金的项目监管不力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不够健全,尚未做到一个专项资金或一类专项资金一个管理办法,给管理和控制带来不便。同时,财政监督力量不足,方式落后,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事后检查多,对某一事项和环节检查多,全方位跟踪监督少。对于一些不按预算执行或随意改变项目用途的问题监督缺乏应有的力度,直接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五) 专项成果管理缺失,缺乏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机制

财政管理上只管拨款,不问效果,部门和单位只管要钱,不讲效益,投入产出无法直接挂钩,专项成果无从衡量和考核。有效的绩效监督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法规制度办法不够健全,使绩效监督工作缺乏制度保障。

三、改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措施

通过上述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改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

(一) 加强领导的法律意识教育,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机制

制度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是管好、用好专项资金,提高事业单位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应该从专项资金的预算、使用、项目结算及资金使用效果的绩效评价等四个环节进行制度规范,完善并细化各环节的实施办法及操作流程,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机制,从而使项目的开展和专项资金的使用做到公开、透明。

(二) 强化财务控制意识,准确定位财务人员角色

事业单位应提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财务管理职能作用,将财务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与控制。财务人员应该参与到专项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对于整个过程进行统筹规划,以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率。事业单位要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单位内部财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切实管理好单位的各项资金。

(三) 加强预算管理,加强人员培训教育

首先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做到立项科学、切实可行、资金安排适当,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满足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应当建立预算编制制度并统一预算编制表格和编制程序,细化预算,使预算支出落实到每一个项目的具体开支上;其次加强对参与专项资金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熟悉法律法规,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熟练掌握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做到依法理财,规范管理,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四) 坚持专款专用原则,强化监督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

事业单位要对专项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按规定的用途、标准使用和管理专项资金,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强化资金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防止和杜绝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规现象;财政部门要建立专门监督机构的检查与资金管理部门的日常跟踪问效相互结合、与预算编制部门相互协调的财政监督机制,使其对专项资金的监督贯穿于财政活动的全领域、全过程。财政监督方式要走出事后集中性检查的套路,把重心转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上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监督。

(五) 实施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促进专项资金规范核算,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有赖于专项资金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而实施绩效评价又能促进专项资金进行规范核算。通过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分析制度,对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资金结构,规范会计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监督管理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财政部门应通过绩效评价机制调动事业单位节约资金的积极性。此外,还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设立不同的评价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和奖惩,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专项资金审批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童洁.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1;11(下)

财务专项检查范文4

本次财务大检查的范围包括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县属各单位财务收支执行情况,如有重大问题,可以追溯到以前年度。

二、检查内容

一)小金库专项治理检查。

1.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

2.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

3.以白条收费、收入不记账等方式设立小金库

4.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

5.以各种名义虚构业务成本,用虚列支出等手段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

6.财政拨付的项目资金结余及利息收入形成的小金库

7.将单位接受或收取的酬金、馈赠、回扣、手续费等各项资金设立小金库

8.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

二)专项资金检查。

1.各项惠农专项资金;

2.救灾、救济专项资金;

3.公、检、法、司专项资金;

4.教育专项资金;

5.社会保障专项资金;

6.重点建设项目专项资金;

7.一事一议专项资金;

8.其它各类专项资金。

三)财政政策、法规执行情况检查。

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

2.非税收入收缴执行情况;

3.各类收费执行情况;

4.票据管理情况;

5.政府采购执行情况;

6.规范津贴补贴执行情况;

7.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8.银行账户管理情况;

9.职工借欠款结算情况;

10.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开支情况;

11.有无吃空饷现象;

12.会计信息质量执行情况。

三、检查方法

本次财务大检查将从财政、监察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专项检查组,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会计资料、现场盘点现金、实物资产、有价证券、走访群众、入户调查等方法,对各项专项资金检查应采取查阅文档资料、施工合同、进驻施工现场查看建设内容和测算工程量,看是否坚持专款专用、否按计划按实施方案施工、否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

四、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这次大检查,安排专人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配合检查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检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自觉接受被查单位和群众监督。

三)检查组应按政策和工作程序办事,坚持原则,依法检查,对检查事项实行一事一稿,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对在检查中取得的证据必须有单位领导签字确认。

财务专项检查范文5

会上,省农委财务处处长王如华作了重点发言,介绍了全省农业专项资金总体概况、全省农业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等。参加会议的9个市(州)的财务科(处)长相继发言,对本市(州)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情况做了汇报,交流了经验,分析了资金监管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监管对策与建议。省农机鉴定站介绍了专项资金管理的情况和做法。

“十一五”期间,中央强农惠农资金及省级农业专项资金由2006年的42.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8.5亿元,增长1.7倍;省农委参与管理的资金由2006年的6.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7亿元,增长4.3倍;省农委本级的预算经费由2006年的9228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78亿元,增长93%。今年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和省级农业专项资金将有新的突破。国家惠农补贴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粮食高产创建、马铃薯补贴、花生补贴、水稻大棚育秧补贴、农业保险、产粮大县奖励、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国营农场税费改革、普九化债等。省级农业专项资金包括: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农机深松深翻补贴、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五项重大农业技术补贴、人参产业发展、百万亩棚膜蔬菜、农民合作组织、乡企发展、增施有机肥试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林蛙梅花鹿特色产业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全省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补贴等。另外,农业专项资金还包括国家农业部专项资金、各级地方财政安排的农业专项资金等。

近几年,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大幅增长,专项资金规模迅速扩展,资金来源与投向发生新的变化,有关部门对资金监管的要求愈加严格。为了加强专项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各项强农惠农资金落到实处,省农委从制度、程序、监督等环节入手,逐步建立和完善项目资金监管机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4月,省农委召开了全省农业财务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吴晓光副主任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全省农业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制定下发了《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职责分工、监管方式、绩效评价、责任追究等做出明确规定。国家惠农政策资金和省级农业专项资金基本实现 “一个专项一个管理办法”的目标,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监管机制初步建立;结合全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与有关业务处(室)共同对农机补贴、农民培训、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及农业部重点专项资金进行了检查;认真履行内部审计职能,对直属事业单位实行年度例行审计制度,依法对单位的财务收支、预算执行、专项资金使用及效益、企事业单位领导经济责任(离任)等进行审计;加强队伍建设,培训会计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会代训、以审代训、举办专项培训班等丰富多彩的培训方式,组织直属单位会计人员进行各种学习和培训,培养和树立财会人员的预算观念、法制观念、节约观念、廉洁观念,从加强政治思想、财经法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的教育培训入手,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几年来,省农委有三位会计人员(张岩、相洋、赵淑杰)被评为全省先进会计工作者,有一位内部审计人员(郑红霞)被评为全省先进内部审计工作者,省农机鉴定站财务科被评为全省会计工作先进单位,吴晓光副主任被评为全省十佳内部审计领导。

会上,王如华处长进行了会议总结,并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增强责任感。要站在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认识农业专项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工作,履职尽责,认真落实好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熟练掌握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规定,积极促进“三农”工作的发展,主动参与管理,负起责任,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二是创新监管方式。要完善制度建设,推动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体制机制。要坚持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形成监管合力。要将重点监管与例行监管相结合,每年按照计划对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要加强政策宣传,公开项目信息,实行专家评审制度,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努力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监管质量和水平;三是切实加强管理。省、市(州)要按照规定,每年组织1~2次专项资金检查,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和项目资金全程监管,有效防止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发生。要严查违规、违纪行为,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检查效果。要实行省市联动,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联合,建立协调监管机制。要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财务专项检查范文6

为确保我市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完整运行,全面做好国家、省、市社保基金专项检查迎检工作,扎实推进我市社保基金收支管理使用情况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根据市局《关于对社保基金收支、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部署要求,现就我市社保基金专项检查自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自查范围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自查范围涉及我市所有社保经办机构及基金代征机构,包括:市劳动保险事业处、市机关事业保险办、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市农村养老保险办、市就业服务中心及市劳动事务中心。

二、自查内容

我市各类社保基金收支、管理、使用情况均纳入自查内容,涉及险种包括养老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农村)、医疗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

三、自点

1、2008年以来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使用情况;

2、社保基金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核定、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基金财务管理和待遇支付核定情况;

3、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情况、银行账户开设管理情况、财政专户管理储存情况及基金保值增值情况;

4、社保基金历年专项检查及专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5、社保基金内控机制和预警预测机制建立执行情况;

6、社保基金稽核制度、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制定落实情况;

7、社保基金征缴、管理、支付业务流程完善落实情况。

四、自查方式

社保基金自查阶段采取经办机构自查自纠和局财务审计机构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1、单位自查(年4月15日至年5月10日)。

各社保经办机构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使用情况及往年专项检查、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自点进行全面自查自纠,分别形成书面《自查报告》,于年5月10日前报局财务审计科。

2、重点抽查(年5月11日至年5月31日)。

局财务审计科在各社保经办机构自查自纠基础上,对各社保经办机构所涉基金管理情况进行重点抽查,针对抽查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有关处理意见,具体抽查的单位另行通知。重点抽查结束后,局汇总并形成《市社保基金自查情况报告》上报市局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