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规划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规划总结范文1
近期区域规划出台的过程
早在2004年,在省级行政区域层面,地方政府不约而同地提出区域概念,一些省市区纷纷提出或实施内部区域发展与合作的新举措。福建省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自治区的“北部湾经济区”,山东省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湖南省的“长株潭”城市群、湖北省的“武汉城市圈”、江西省的“昌九工业走廊”,安徽省的“合肥一芜湖都市带”,陕西省的“关中经济区”等概念频频见诸媒体与政府文件,以至于我们可以将这一年称为“区域经济年”。
虽然不能排除少数地方政府盲目“跟风趋热”的嫌疑,但绝大部分地区对区域经济的重视,是对客观发展要求的一种必然反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来自国外的竞争冲击与压力明显增大,“兄弟阋于墙”则不可能“外御其侮”,只有联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中国在国际竞争舞台上的整体实力,而全国发展的整合建立在各省级行政区内部不同地区合作的基础之上。同时,进入新世纪后,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轮区域冲突爆发,使各地区与整个国家利益都遭受损失,中央与地方政府都认识到了克服冲突加强合作的战略意义。不难看出,新区域概念的出现,是国际竞争压力增大与克服区域冲突要求的必然产物。
在地方政府重视区域概念的同时,中央政府开始不断强化区域规划指导。在“十五”期间,中央政府提出在京津冀都市圈与长江三角洲进行区域规划试点。最近两年,国务院频繁批复许多区域规划。2008年国务院通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并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同一年,国务院批准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2009年,除批准战略区域层次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外,国务院还先后或批准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需要注意的是,2009年8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不是区域规划,而是一个局部地区的发展规划。目前,还有成渝经济区等许多区域的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
2009年新的区域规划层出不穷,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这一年区域规划出台如此密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区域规划出台吗?
区域发展阶段性特点决定了需要区域规划的指导
任何区域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考察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会发现一个基本规律,当一个地区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即人均GDP5000~6000美元前后时,会面临结构调整问题,大量传统企业会面临外迁的压力。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中国许多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都达到或超过了中等发达水平,有些城市化地区正在接近这一水平。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大量企业外迁或倒闭,导致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与就业水平下降,这正是区域发展阶段性规律的反映,而不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区域也会面临此类问题,金融危机只不过是加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而已。
实际上,许多城市地区已经认识到了这种规律,而且有些城市开始主动安排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传统企业转移并想方设法发展接续产业,即所谓的“腾笼换鸟”。但是,单个行政区在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时往往难以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有些地区在结构性困难面前感到无所适从或一筹莫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全国整体空间格局优化的角度考虑,中央政府通过区域规划指导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引导地区发展的方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近几年国务院批复的区域规划都是针对城市化水平高,已经或即将面临结构与布局调整的重要经济中心区域。可以说,近几年区域规划的密集出台,是引领这些地区发展格局优化的需要,同时也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平衡健康发展的需要。
区域规划是完善政府区域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从全局角度可分析区域规划密集出台的体制背景。进入新世纪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未来进一步完善体制的关键之一是完善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是中国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管理主要是按“条条”(即部门)进行的,这种调控由于难以落实到具体空间而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的致命缺陷,政府想事事都管,但往往顾此失彼,而且在这种体制下地方只不过是没有利益主体身份的“棋子”,地方发展经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到压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将调控重点由部门转向区域,明确政府的有限作用领域。从1953年至2005年沿用了半个世纪的1计划“一词改为1规划”,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背景下改革政府调控理念与调控方式的必然选择。
一般而言,政府区域管理的主要手段有两个,即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通过区域规划引导重点区域的调整与发展方向,以使全国空间发展最优化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责。近几年密集出台区域规划,正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安排。
但值得注意的是,区域规划这个区域管理工具的主要功能是优化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安排,而不是实施优惠的政策,区域利益再分配是区域政策的功能。因此,指望通过国务院批复而获得特殊利益安排是不切实际的,谋求特殊政策需要在区域政策方面做文章。此外,国家战略是指国家整体发展的蓝图性谋划,而区域规划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具体空间安排,其作用主要是引导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区域规划获得批准与国家战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区域规划是政府区域管理的重要工具,出台区域规划不仅与计划经济没有联系,而且会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区域规划的未来
“十一五”期间,中国已经明确了未来将主要运用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调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今后会有更多的区域规划出台是勿庸置疑的。
根据发达国家区域管理经验,目前中国的区域规划还不尽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区域规划制度基础不完善,缺乏区域规划规范,区域规划实施机制不明确。充分发挥区域规划对区域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开展区域规划立法,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的主体与客体。区域规划主体是指区域规划决策部门,目前中央政府区域规划决策权分散在众多部门。区域容体是指标准区域的划分,目前我国还不存在这种可供区域规划利用的、制度化的区域划分体系。
第二,统一区域规划本身的规范。已经出台的区域规划在基本概念,规划内容,结构等许多方面不完全一致,这会导致理解偏差,影响规划本身的操作性。因此,制定标准,统一的区域规划规范迫在眉睫。
区域规划总结范文2
关键词:规划,内涵,外延,途径,弊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把握发展的规律,完善和补充规划系统的体系,抓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到城乡均衡、缩小城乡差距、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规划体系既要宏观掌控,又要微观布局;既要专业细致,又要综合全面。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扩展,城市功能向农村及周边地区辐射,利用科技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切实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同时也要保障农民向城市的迁移,适应城市节奏,两者相互依托。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要双向考虑,既考虑到城市规划如何延伸至农村,也要考虑到农村如何跟进和融入城市的步伐,城乡一体化是互利共赢、共谋发展、携手共进的一个过程。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二、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的总结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三、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在界定规划对象时,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它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要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的初步探讨
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综上所述,做好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指导工作,方能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应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运用战略的眼光,和具有前瞻性的操作,围绕城乡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的规划。对城乡结合部这一较为模糊的地带给以辅规划,科学安排和测量城乡结合部的诸多具体问题。对各级城镇而言,应协调发展这一范围内的资源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立足长远组织部署整体的规划。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分析,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形成规划上的总体一致。实现产业统一规划与布局、资源统一利用、生态环境统一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对构建城乡统筹的新城乡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区域规划总结范文3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区域走势分化。要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就要加强地区形势分析研判。
“未来,应将地区经济形势研判更紧密地纳入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框架。”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刘苏社表示,要推动形成国内外联动、东中西统筹、南北方协调的发展新格局,地区经济工作思路正从注重协调发展转向协调、协同和共同发展的新思维。而这也成为地区经济司“推进机关定位转型”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定位转型符合中央要求、地方期盼
“地区经济司承担着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职责,工作职能宽泛,任务十分繁重。”刘苏社介绍说,具体工作包括:研判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组织拟订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协调区域发展重大问题,统筹指导全国区域合作和组织协调国际区域合作,协调国土开发整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扶持老少边穷和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统筹推进全国对口支援工作等。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特别是推动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新形势下,如何更加深入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协调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加快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如何更好地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各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当前稳增长、调结构作出更大贡献;如何更好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入思考事关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政策、重大规划和重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上下更大功夫,提高工作主动性,增强工作执行力,这些是地区司在深入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开展‘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结合中央要求、地方期盼、部门转型对比情况及我委自身需要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提升发展改革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刘苏社说。
加强形势研判,做好政策储备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统一安排,结合地区经济工作实际需要,日前,地区司有关负责人陪同委领导赴江苏、江西调研经济形势,组织有关部门赴藏区调研中央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赴安徽调研长三角城市协调发展情况,赴云南调研地震应急落实情况等等。
据了解,调研过程中,地区司有关同志除了深入工矿园区、项目建设点实地以外,还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需要重点支持的政策措施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定位转型等问题,听取了地方和企业的意见与建议。
刘苏社介绍,各项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如何落到实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如何上下联动,项目和资金安排如何体现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导向,这3个方面的问题受到地方普遍关注。
2014年,地区司委托第三方,对12个国家级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开展实施评估。刘苏社表示,就是要推动区域规划制定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从重规划编制向重规划实施转变,从重一般性、常规性规划向重事关全局性、根本性规划转变。
“新常态下,区域间的分化比较明显,如何把握地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针对新常态、新要求创造性地做工作,特别是加强各地形势研判,做好政策预研储备,至关重要。”刘苏社认为,当前,在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时,既要有行业分析,也要有区域分析。例如,面对区域走势分化,地区经济工作应该怎么做;又如,“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之间有什么关系,地区司应该做哪些工作,这些都需要创新。
为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深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大问题和政策研究,今年3月份,地区司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15年度研究课题。课题研究方向大致分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新变化,培育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和主要思路,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部地区增长潜力和发展趋势,“十三五”时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等6个方面。特别是,要研究在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前提下如何加强区域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投资、消费、产业、土地、价格等政策工具的相互衔接、配合,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战略”组合。
多做原创性工作,多提创新性建议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敢于和善于自我革新,自觉破除思维定式、行为习惯和路径依赖,多做原创性工作,多提创新性建议。”刘苏社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主动调适工作状态,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统领地区经济工作。
“继续把推动区域战略和规划实施作为突破口,加强区域规划后评估工作,查找规划实施中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动规划真正落地、取得实效。”刘苏社介绍说,地区司不断完善创新发展思路、政策工具和推进机制,把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重大国家战略摆在工作中心位置。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升级,促进中部地区全面崛起,做好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相关工作。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促进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引领带动“三北”地区发展,辐射东北亚发展。以建设“一带一路”为契机,落实好相关重大区域规划,统筹好国内区域合作和与周边国家区域、次区域合作,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衔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推动统筹实施“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处理好编制跨区域、次区域规划与缩小区域政策单元的关系。
刘苏社表示,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着力抓好潜力地区和薄弱地区,促进各区域共同发展。
一方面,大力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继续发展壮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增长引擎作用,依托城市群发展培育长江中游、珠江-西江经济带等一批对全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积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推动构建沿大江大河、沿边沿海和陆路交通干线的一批重要经济增长带。统筹推动国家级新区、临空(空港)经济区、产业转移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等特殊功能区建设,加快培育新的区域增长点。
区域规划总结范文4
关键词:长三角核心区,长三角一体化,基础特征,动力机制,基本思路
从2009年起始至今,国务院接连批复了十余个区域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内容融汇了“新区域主义”关于区域功能整合、区域网络化治理、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制度创新等诸多理念和内容。在新一轮的国家区域规划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2020年)获得批复,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有必要对长三角一体化的现阶段特征和未来的发展思路进行研究。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
本文为了便于统计数据的获取以及跟以往研究做比较,将长三角核心区16城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也是城市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截止到2010年底,长三角16个城市组成的核心区土地面积达到10.9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0763.26万人,城镇化水平超过60%,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9871.9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4917元/人,是全国人均水平的两倍。核心区以全国1.14%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7.56%的经济总量,集聚了7.85%的人口。
1.2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基础特征
1.2.1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直面国际竞争
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长三角地区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成为全球生产网络中一个重要的节点区域。上海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大地强化和提升,到2008年,上海已经被研究世界城市网络的权威组织GaWC评定为alpha+级的世界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world city net)中由第四梯队城市上升到第二梯队,仅次于纽约、伦敦。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在对外连接全球生产网络,对内辐射区域腹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上海的强势带动和辐射下,整个长三角地区参与到全球生产网络中,并逐渐成长为重要的节点区域。
1.2.2区域城市网络体系初步成型
长三角核心区已基本形成了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这有利于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昆山、江阴、绍兴县等“明星”强县,许多地级市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这些经济强县的大力推动。经济强县的出现和不断壮大丰富了长三角的城市网络体系,有效地弥补了大城市之间联系的“断层”,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1.2.3社会经济基础雄厚
长三角地区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是我国目前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0年,长三角核心地区财政收入占到全国财政总收入的9.33%,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泰州市(21359元/人)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109元/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低的泰州是国家平均水平(5919元/人)的近两倍。
1.2.4区域交通联系日益紧密
近年来,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尤其是港口、机场、跨江跨海大桥、城际高速铁路等现代化的大型交通设施成为建设的重点。快捷的交通联系会加快资本、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的扩散速度,会促使长三角地区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使得长三角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渴望”愈加迫切。
1.2.5区域文化相近、人缘相亲
长三角是一个古今中外文化交汇的地区,长三角核心区是吴文化最集中的地区,而融汇中西的现代海派文化也由上海扩散到整个地区。长三角这种对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的包容性培育了浓厚的合作创新氛围,这也是长三角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经济建设示范区的重要原因。由于文化相近、人缘相亲,长三角政府与民间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了频繁的交流合作。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基本思路
4.1创新长三角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现实出发,应该将长三角作为一个独立的绩效评估单元,在国家层面上设立“长三角区域规划委员会”和“长三角区域管理委员会”等,将区域总体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经济、环境保护等专项领域的一体化程度作为政绩考核指标。同时,在国家层面上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法制化进程,如确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应有的法定地位,明确各级政府、多元规划管理和实施主体的职能和界限,树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的权威性,增强区域规划和重大区域协调事项的执行力。
4.2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多中心城市网络结构
长三角地区应加快形成联系紧密的多中心城市网络结构,引导和加强长三角各级城市间的联系,尤其是南北翼城市之间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上海与其它城市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可以实现“先进”城市与“落后”城市之间的交互式扩展,人流、物流、信息流可以便利的进入这个网络体系并在各级城市间进行顺畅便捷的流动,有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4.3加快功能转型,建立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
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不再是追求规模的扩大和空间的拓展,而应是寻求转型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转型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升级产业结构,提高服务经济所占比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进行优化;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以劳动、资本、土地为内容的生产要素推动转变为以提高生产率为特征的创新驱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导向转变为更加注重社会民生,转变为如何营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
4.4缩小差距,实现均衡发展
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改变以往一味追求高经济增长率的做法,更多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缩短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应更多关注社会民生的均衡发展,推动城乡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并完善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就业和人口管理问题,促进科教文卫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减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的不稳定因素和阻碍。
区域规划总结范文5
“十二五”是我市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的时期,也是加快我市工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是关系我市未来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为确保圆满完成编制任务,根据国家和省发改委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xx年以来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确定,以招标和委托方式组织开展研究。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进度安排分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和研究阶段(20xx年5月至6月底前),向市政府提出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对规划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开展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做好“十二五”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xx年7月至12月底前)。研究确定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对规划基本思路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家对基本思路进行论证。听取市人大财经委和市政协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阶段:纲要基本框架、专项规划草案研究起草阶段(20xx年1月至6月底前)。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就发展战略、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与市直有关部门衔接。
第四阶段: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完善、审议阶段(20xx年7月至12月底前)。完成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经市政府审定后,提交人大审议批准。
(三)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市直有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市政府审定。
具体分工及阶段:20xx年7月至12月底前,市发改委在广泛征求市直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我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题目及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组成“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提出工作方案和规划草案的编制提纲。20xx年6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完成重点专项规划框架性草案,并报送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就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中的重大问题,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县(市)区政府进行衔接协调。20xx年12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对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作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上报市政府审定。
(四)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县(市)区规划、城市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要根据省“经济区”区域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我市的区域发展规划。具体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市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市“嫩江-爱辉-逊克”矿业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市“嫩江-五大连池-北安”南三县农业产业综合开发规划、“五大连池-孙吴-**界江”黄金特色旅游开发规划、**市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对俄贸易加工园区)“十二五”建设规划。由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修编起草。
(五)编制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地提出,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 并与市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应尽可能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同步并略有超前。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经本级政府审定前,就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与市发改委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地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市发改委备案。
三、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论证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市“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地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市规划和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要求,以使我市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四、保障措施
区域规划总结范文6
关键词:新专业;培养模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学从开始之初就具有与其他学科许多显著的区别,表现出独特的学科特征。①地理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从古代地理学到现代地理学,他更加注重实验性,其知识成果表现出更强的实践性,并能够很快地被国家各级规划、生产部门所使用。当前,新学科的蓬勃涌现和新技术新手段的大量应用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撑。②但是,中国的高校长期以来传承沿袭着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把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地理学当中成为本文所要探讨的焦点。
一、当前地理学新技术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介绍
当前,地理学受到大量新技术的冲击并与之相融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特色的专业方向。这其中主要有:
(一)计量地理学出现。该方向大量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解决地理的问题,更加侧重于地理学的定量表达,从而为地理学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二)遥感。遥感的出现彻底解放了地理学家,从资源获取到实验室分析,遥感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主要的数据信息。随着这种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大量的地理问题都直接或者间接借助于遥感进行解决。
(三)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使得地理学家有了更加便利的工具来分析和挖掘自己拥有的地理资源和信息,从而在获得知识的知识。
(四)测量学和数字地图制图。测量学和数字地图制图让地理研究工作者摆脱了繁重的地理数据获取和分析的工作,并且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和标准化都产生了影响,也成为地理学方向的重要产业之一。
(五)时间和空间分析。时间序列的分析来源于地理资料的长期积累,通过时间序列的分析为获得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提供了可能。空间分析的概念来自于数学拓扑学和GIS。空间分析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表达和地理迁移提供重要的思想依据。上述这些重要的地理学思想和方法都为地理学新的发展提供帮助,实践也证明了这些方法和思想是可行的④,同时在当前地理学发展状况也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已经被大量使用,并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为培养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和中国城市建设的需要,信息化、市场化、
现代化的时展趋势,培养掌握区域城镇有关理论和方法的人才而开设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主要让学生掌握制图、测绘、信息系统、区域规划、资源评价、经济地理和生态等方面的基本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从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该专业体系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专业:地理专业;规划专业;管理专业;测绘专业;生态专业;其他相关的资源专业(如水利专业、矿产专业等)。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按照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为主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以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为主干学科,拓展城镇规划、旅游区域规划同时兼顾工程技术、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面,并接受城市规划、城镇设计、计算机应用及CAD辅助设计等基本训练,
熟悉从事城镇区域规划、旅游区域规划设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开设的层次课程
(一)基础层次课程主要是让该专业的学生对专业有个简单的认识,基础课程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前提,因此基础课程开设的种类对本专业的建设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层次的课程主要包含自然地理、普通地质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
(二)专业层次为整个专业的核心,该层次的课程决定了在本专业中的研究方向,因此对于这个层次课程的选取对于新生来讲尤为重要;该层次课程主要有:区域(中国、世界)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学、水文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布局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土地规划、生态学、建筑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
(三)技能层次为该学科的一个辅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整个学科的技术支撑;这个层次的课程有:高等数学、线形代数、数理统计、计算机图像处理、数据库基础知识、地学统计方法、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CORELDRAW,AUOTCAD,GIS软件等。
从学科内部分类来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含经济地理)、城镇规划、地图测绘以及其他方面(旅游等),这几个层次也代表了本专业当前发展的几个主要方向。自然地理学主要开展资源调查、资源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为社会经济等方面;城镇规划方向主要开展城市体系、园林、住宅区、经济发展功能区、生态等方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地图测绘方向一般脱胎于测绘专业,并与工程测量结合到一起服务于政府等部门的基础测量工作,同时也为科研部门提供重要的基础地理数据。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作为新的地理学科之一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学科设置、课程层次、技能培训等方法都大量依靠了新地理学技术的支撑,这些支撑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成为地理学一个较为特殊专业,该专业既有了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的思想内核又有了工程学、技术科学的外在。本文在总结了大量高校该专业设置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培养模式。
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一)资源环境评估和分析为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侧重于自然资源知识的掌握,对水、大气、土地、地籍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学习。
(二)区域经济分析为主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探讨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国家的区域发展、地区经济区建设、城市化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口和资源问题等。
(三)以地图和测量为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来源于以前的测绘学,主要研究地图测量、工程测量等一系列问题。
(四)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主的培养模式。
(五)以规划为主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城市规划学为主,并结合了经济地理和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而形成的。
从这几种模式上我们可以笼统的进行一下划分:第一种模式偏重于自然地理方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学基础和野外实习能力;第二种模式偏重于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要求学生的思维比较有扩展性和立体感,同时必须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和统计学知识;第三种模式偏向测量,要求学生掌握的地图学和测量学的知识较多;第四种偏向于技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数据库、编程等应该比较熟练,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考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第五种模式偏向规划,要求学生的基本知识较多,该种模式是这几种模式中最高的一层,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可以涵盖上述几个模式。
五、几点思考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开设和建设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师资情况和所在区域的社会需要进行设置。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爱好进行有侧重的模式选择。这就要求学生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完整地审视这几种培养模式,选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当前,很多高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都是依历史专业或者优势专业而建设的,这样在师资配备、实验室建设、学生课程开设以及整体专业定位上往往偏斜于历史专业或者本身的优势专业,造成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成为其他学科的一个附属学科,这必然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