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管理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环境管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环境管理方案

医院环境管理方案范文1

后勤社会化条件下的环境管理

近几年,随着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深入,医院环境管理普遍采取服务外包的方式,保洁公司、绿化公司进驻医院后,带来了更加专业的服务。此时,后勤管理者在环境管理中的角色由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服务的监管者,需要按照现代管理方法和原则,科学地组织和调配有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医院的净化、绿化、美化等工作,并持续保持其最佳效果。

环境管理与后勤管理同样是以服务于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为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医院环境管理的职能是为医护人员创造一个整洁、安静、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护人员的环境质量,其作用和效果虽是间接的,但却十分重要。

建设高效专业的社会化保洁服务

据统计,全国三级甲等医院中92%的医院将保洁服务进行了外包,依靠专业保洁公司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建设。医院环境卫生管理的内容虽然单一,但范围却很广泛,包括室内、室外环境卫生,生活垃圾的清运以及“门前三包”。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环境保洁工作中,以3个方面的工作作为重点――

*各部门间协调一致

医院领导积极地支持职能部门的工作,增强医护人员爱护医院环境的意识。各部门之间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对医院环境卫生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制订并落实有关规章制度

有了规章制度,才能使环境卫生工作职责明确、管理有章可循、检查和奖惩有据可依,使卫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北大第一医院在环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检查落实和执行中,选聘专人实施,促进职工热爱医院,增强其责任心。

*注重专业队伍的管理

随着医院硬件条件的改善,对保洁服务的质量也不断提高,从使用笤帚、墩布的简单劳动到现在PVC地板的施蜡养护、石材地面的结晶处理、护理床单的日常消毒等多项工作,要求清洁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以及更加专业的知识。因此,时间长、任务重、要求高的医院环境卫生的清扫和保持工作,必须由一支专业队伍进行有效管理,并严格把控质量。

融入文化的绿化实践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绿地覆盖率达到了《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的标准,且医院绿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在医院整体绿化中充分注意了乔、灌、草的合理配置,院内基本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有高大乔木遮阴,覆盖率达到60%;在适合的区域有较大规模的集中绿地,医院积极开展“见缝插绿、垂直挂绿、拆墙透绿和屋顶铺绿”工作,绿化效果明显。

在进行医院绿化的同时,也注意加强环境的美化,注重医院历史文化及建筑风格,体现医院特色。医院的美化设计中,将道路与地形地貌有机而巧妙地结合,辅助建设一些医院景观小品,如第二住院部外科病房楼分别设计安装了金属浮雕《春的信息》和端壁浮雕《生命的赞歌》,内科病房楼因地制宜设计了沉降花园。

在医院绿化、美化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制定医院绿化美化方案

这是做好医院绿化美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医院绿化美化应具有自身特点。因其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制定方案时,应当邀请有关专家参与,科学论证,精心编制,力争达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培养专业的绿化美化队伍

医院绿化美化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审美水准较高的创造活动。植树移树、栽花补草、养护管理及园林小品的搭配等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医院绿化美化队伍是保障医院绿化美化水平的关键。

医院环境管理方案范文2

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最微观组织单元,企业应提高对环境管理问题的重视程度,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内部审计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内部环境审计则是内部审计和环境审计的结合体,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对企业的环境污染与治理行为进行监督。基于此,本文以制药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这类重污染行业企业应该如何以内部审计为立足点开展环境审计的问题。

关键词:

环境审计;制药企业;内部审计

环境审计是一种现代的环境管理工具,其基于客观、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价值评估,为企业制定环境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以实现保护环境的最终目标。顾名思义,所谓的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是基于企业内部审计视角对企业的环境影响行为进行的客观、公正的评估与监督。对于制药企业而言,内部的环境审计不但是企业表明环境责任承担主动性的最直接方式,还是企业增强社会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一、内部环境审计概述

(一)基本要求与审计目的

进行有效的内部环境审计,制药企业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制定的所有环境审计方案都必须以ISO14001标准的规定为依据,与该规定有冲突的审计项目均属无效审计。二是应基于企业环境管理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内部环境审计。三是为保证内部环境审计结果公正客观,负责相关工作的审计人员必须与被审计部门之间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都已经结合自身的运营实际构建了环境管理体系,借此对环境组织活动以及影响程度等进行控制。实际上,内部环境审计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要发现问题,而是要以这些问题为参考来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所以,制药企业管理者必须提高对通过内部环境审计所发现问题的重视程度。为了确保环境审计目标顺利实现,制药企业必须做到三点:第一,以环境管理体系给定的审计标准为参考依据,客观的论证被审计部门是否合理的构建了环境管理体系。第二,论证被审计部门是否有效执行并保障了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第三,指出被审计部门现行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完善建议。

(二)适用范围

内部环境审计是贯穿企业运营全过程,覆盖企业所有部门和工作岗位的系统工程。由于制药行业的污染性较高,所以一般认为制药企业的内部环境审计范围可以划分为在建过程审计及投产后审计。(1) 制药项目在建过程。总体而言,在建的制药项目分为:新建项目、改建项目、扩建项目及拆迁项目。由于每类项目的建设过程以及投产之后的生产工艺各不相同,所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纳入环境审计范围,审计结果则作为最终审计报告的一部分。(2)制药项目投产后。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的生产都有着显著的特点:单元式生产、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低、间歇式排放及生产连续性强。由于药品的生产工艺多样且复杂,所以,不同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千差万别。基于此,内部环境审计应侧重生产工艺与排污特点这两个方面,监督后续的整改过程。

(三)具体分工与确认事项

制药企业需要组建环境审计小组,由其全权负责企业的环境审计工作,环境审计小组成员包括审计主任和审计员。环境审计主任的具体分工为:做好与被审计部门的沟通工作,明确审计范围;收集整理和环境审计工作有关的重要资料;确保审计工作在完全独立的情况下进行;结合被审计对象的特点调配审计员;安排各个审计员的具体任务;向委员会递交环境审计报告并与存在管理问题的部门领导进行面对面沟通。环境审计员的具体分工为:收集整理与分析自己所负责审计内容的相关资料,并给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编写审计总结。制药企业应对以下与内部环境审计相关的事项进行确认:企业现行的环境管理体系符合相关环境管理规范的要求;企业有效的执行了环境管理规范,并确保了相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企业的所有环境行为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制定了清晰的环境管理标准化流程;企业已经对上次内部环境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有效整改。

(四)环境审计人员

如前所述,内部环境审计是贯穿制药企业运营全过程、覆盖所有部门与工作岗位的系统性工作,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必须参与到内部环境审计工作之中。不过,在整个内部环境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的重要性最高,因此,制药企业的审计人员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生物学、化学知识之外,还应熟悉环境管理与改造科学、制药工程学、环境基本法、污染排放管理规范等内容。

二、内部环境审计内容

(一)事前环境审计

防患于未然是事前环境审计的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环境审计环节,因为其能够降低环境遭受污染的可能性,将环境污染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对于制药企业而言,事前环境审计主要考虑四方面问题:研究原料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分析生产过程可能引起的排放问题;政府的相关环境管理要求;以及评估环境管理体系的执行与运行有效性。事前环境审计是一种前瞻性审计,其能够在源头上控制污染问题的出现,让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好的保护环境。此外,通过事前环境审计发现的问题还是推动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更新排污设备、使用清洁能源的源动力。

(二)事中环境审计

制药企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自己的经济效益,因为这样做不但不符合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必须对药品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审计,评估其环境成本与环境收益,并将其作为企业绩效评估的一部分。制药企业应编制事中环境审计报告,并将其作为改进后续环境管理工作的参考依据。最近几年,国家不断提高对重污染行业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标准,制药企业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国家政策的脚步,适时的完善环境管理体系。

(三)事后环境审计

制药企业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牺牲的环境代价,是事后环境审计的侧重点。通过审计与评估,制药企业可对外披露内部环境审计报告,让公众对其环境管理行为有更好的了解。实际上,主动披露内部环境审计报告对于制药企业而言利大于弊,其虽然将现存的环境管理问题暴露在了公众的视野之中,但同时也表明了企业敢于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精神,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公信力、改善企业的形象.

三、内部环境审计流程

通过对相关文献分析以及实地走访,笔者认为制药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流程与传统审计大同小异,具体见图1:

(一)准备阶段

(1)制定年度环境审计计划。制药企业的相关部门结合上一年的环境审计情况编制年度环境审计计划,并将其提交给委员会审批,委员会在审批的同时会确定该年度的环境审计次数。具体的环境审计工作由环境审计小组负责与协调。需要注意的是,制药企业必须在制定年度环境审计计划之前明确审计对象,具体见表1:(2)事前调研与沟通。调研是环境审计计划的编制基础。基于此,环境审计小组应做好四方面的调研工作:一是制药工厂、原料仓库、成品仓库是否变更过地址或者用途;二是环境管理组织是否按照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有效设置;三是制药设施管理制度是否有效设置;四是环境管理计划是否科学有效。其后,环境审计人员还要与各部门领导就以下事项进行沟通:制定审计时间表,并将其发送至各部门;要求各部门领导按照企业要求递交填写好的调查表;设置各部门的审计重点项目。(3)编制具体的环境审计计划 环境审计人员应以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为依据编制具体的环境审计计划。总体而言,审计计划分为两类:第一,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完成初期的环境审计计划,不但要编制一系列的审计表格,还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等;第二,环境管理体系正常运行之后的环境审计计划,只要根据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营状况对之前编制的环境审计计划进行修改与完善。

(二)实施阶段

完成了准备阶段的工作之后,审计人员需要深入到现场进行审计。总体而言,实施阶段的主要包括以下活动:(1)首次会议。在进行现场审计之前,环境审计主任需要主持首次会议。首次会议的内容具体包括:简单介绍审计小组成员的情况;重申审计目的、标准、规范、流程以及时间安排;明确各个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解答各部门领导以及审计人员提出的问题;寻求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宣布审计实施正式开始。(2)收集审计证据。想要对被审计部门的环境行为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相关资料。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到通过面对面访谈或者实地调查的方式收集审计证据,例如:环境方针的执行情况;排污过程的完整性;环境管理制度的规范性;环境管理责任的落实情况等。此外,审计人员还应记录所观察到的药品生产过程废物处理情况,管理文件的记录情况以及相关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情况等。总而言之,审计人员不能被自己过往的工作经验牵着鼻子走,而是应该客观的观察与记录被审计部门的环境影响行为。(3)探讨审计结果。完成上述审计工作之后,审计小组应集中在一起探讨审计结果。如果在审计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与环境法律法规存在冲突的事项,则将其记录为不符事项。根据程度的轻重,可以将不符事项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重大不符事项,指的是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出任何实质性的作用。例如,未对违反环境管理法律法规的事项进行整改;未评估运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二是轻微不符事项,指的是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结构上或者功能上的问题。例如,操作规程不符合环境管理规范;部分环境目标未达成;运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评估结果不全面等。三是观察事项,指的是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存在一些小瑕疵。例如,对个别特殊项目没有明确的限定与规范等。(4)末次会议。末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将审计结果告知各部门领导,让其了解到本部门现存的环境管理问题。末次会议的内容主要包括:说明会议目的;参会人员签到并记录会议内容;重申本次审计的重点、范围与对象;通报审计结果,肯定环境管理的成功之处,指出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给出审计结论;与被审计对象共同探讨整改办法;确定环境报告披露时间;初步制定整改方案与时间表。环境审计小组应立足于客观事实出具审计意见。如果被审计部门认为审计意见客观中肯,并同意按照审计小组给出的建议对现存的环境管理问题进行整改,则应着手落实相关工作;如果被审计部门认为审计意见有失公正,则应该向委员会申诉并要求审计小组解释其提出的质疑。(5)编制与检验反馈书。被审计部门根据审计小组给出的审计意见编制反馈书,反馈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导致现存环境管理问题的原因;整改计划书等。被审计部门将反馈书发送给审计小组之后,审计小组会对其进行审核,如果认为整改计划书可有效执行则批准;如果认为整改计划缺乏可执行性或者有效性,则将其退回并要求被审计部门重新编制。

(三)报告与跟踪阶段

完成了上述的工作内容之后,审计小组应编制环境审计报告,报告的样式见表2。由表2可知,环境审计报告包括三方面信息:第一,基本信息,对内部环境审计目的、参与人员、会议日期等说明。基本信息能够反映出内部审计执行依据、执行时间表与执行人员,对整个审计过程进行一般性记录。第二,被审计部门的环境管理现状,是对被审计部门环境管理体系构建、执行与运行情况的说明,是整个报告最核心部分。第三,审计结论,是审计小组出具的最终审计意见。审计结论还会指出被审计对象存在的环境管理问题并给出相关的整改建议。编制好环境审计报告之后,还需要对被审计对象的整改工作进行跟踪。其后,环境审计小组要编制跟踪报告并将其作为环境审计报告的附件。至此,整个环境审计流程全部结束.

参考文献:

[1]孙岩、杨肃昌:《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定义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年第6期。

医院环境管理方案范文3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环保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倡导循环经济、绿色GDP的可持续发展新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生态城市”为载体,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主线,努力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1.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扎实开展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工作。通过采取有力措施,淘汰4吨燃煤锅炉31台,我市现有4吨燃煤锅炉基本淘汰完毕。开展水泥立窑生产线淘汰工作,历城区关停4家水泥立窑生产线。强化对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交车冒黑烟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超标车辆依法下达《限期治理决定书》。对市区内各类施工工地和道路路面扬尘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相关主管部门加大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管理力度。组织完成全市流域环保工作进展情况调查,监督裕兴化工总厂实施污染限期治理和搬迁工作。开展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复查工作,创建市级安静居住小区47个。规范废油脂的回收管理,取缔部分非法废油脂回收点。开展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试点,137家一级以上医院、22家门诊部和19家小诊所参加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对占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90%以上的30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加强环境管理。强化放射源购置审批与废弃放射源安全处置工作。完成76家涉源单位放射源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和386枚在用放射源编码信息汇总与整理工作。组织开展全市电磁环境污染源申报登记工作。对我市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2.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突破。积极开展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柳埠、大寨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审批请示已上报省政府。组织对“两区一园”进行了执法检查。章丘市制定出台《章丘市生态环境监察案件移送办法》,规范生态环境监察行为。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章丘市白云湖省级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平阴县把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环保模范城与环保目标责任书三项工作同分解、同调度、同检查、同考核,完成了生态示范区的验收准备工作;济阳县以实施“绿色济阳”为主线,组织实施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水利、生态城市、生态景观、环境优美乡镇六大工程;商河县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组织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活动,8个乡镇完成环境优美乡镇规划编制工作。

3.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促进东部新城及产业带集中供热规划的落实,3个核心热源项目全部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审批。督促长清大学园区高校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有效降低该地区污染物排放量。推动我市规划建设化工工业园区,积极协商解决市区现有的化工、印染、电镀等重污染行业的外迁选址问题。促进城市污水管网的尽快配套和完善,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活污染问题。建议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实施城市道路改造的同时,进行雨污分流,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加快我市污水管网改造和建设速度。拒批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及国家产业政策、污染重的建设项目13个。批复监测方案30多个,对20个项目进行“三同时”验收。

4.环境监测实现新的突破。完成环境质量例行监测任务,取得监测数据万个。开展生活饮用水源地紧急监测和农业生态环境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调查监测,完成29个乡镇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监测。建成小清河辛丰庄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完成第二批10个单位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并投入运行。投资150万元购置应急监测车,实现环境应急监测与日常空气质量监督监测的结合。对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烟气污染源等自动监测系统及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进行整合,建成济南市环境监控中心。

5.环境宣教、信息、对外合作等基础工作稳步推进。利用环保知识下乡、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加大宣传声势。开展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解译工作,完成章丘辖区内1:5万地形图的数字化工作。开展东部产业带遥感解译工作。基本完成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济南市空气质量管理系统》项目任务,并通过国家专家预审。参与荷兰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局等8单位关于《欧洲经验在中国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中的应用》项目的申报工作,落实我市需配合完成的有关事宜。完成黄台电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电厂脱硫项目来济评审与现场考察工作。完成日本山口县环保技术交流团等6个外事代表团来济考察访问接待工作。

二、2006年环境保护工作重点

2006年,全市环保工作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倡导循环经济、绿色GDP的可持续发展新理念,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我市“三个走在前面”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目标及实施计划。建设循环型企业,大力推行和实施清洁生产,加快构建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小循环模式。建设生态工业园,用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理念,组建区域生态工业网络,初步建立循环经济中循环模式。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再造系统,城市及区域中水回用系统,生态型产业系统,信息系统等,努力构建循环经济社会的区域大循环模式。

2.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通过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配,将污染物削减任务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发放到重点企业,建立一套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排污许可证为主要管理手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的污染防治管理体制。

3.进一步搞好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组织编制完成全市大气和水污染物总量削减分配方案,对占排污负荷90%的大气和水污染源发放排污许可证。继续组织开展第4批8家大气污染源和第2批11家水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工作。组织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200平方公里。新建噪声达标区约20平方公里,复查噪声达标区66.62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70%。继续做好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对车型老、污染重、无法治理达标的机动车实行强制淘汰。完善济南市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危险废物动态化管理水平。加大对全市产生实验室类危险废物的15家重点科研院所的环境管理工作力度,对全市93家产生危险废物的重点单位进行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对占全市危险废物产生总量90%以上的30家单位进行重点监控,实现产生危险废物的重点单位规范化达标率80%以上,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扩大医疗废物污染防治试点范围,实现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95%以上。开展全市废弃危险化学品摸底调查,加强废弃危险化学品安全处置监督管理。配合做好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的落实和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工作。进一步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三同时”执行率达到95%以上。

4.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争取5个乡镇达到优美乡镇标准。协调做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环境管理工作。加强“两区一园”、畜禽养殖场、矿山生态环境及秸秆焚烧的环境监察工作。

医院环境管理方案范文4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局领导班子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的要求,以树牢科学发展的理念、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创新科学发展的机制、创造科学发展的业绩为目标,扎实学习、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刻剖析根源的基础上,为逐项解决好突出问题,特制定如下整改落实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县委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全县环保工作实际,对梳理出的影响和制约环保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对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明确时限,分步实施,有效解决,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二、目标任务

通过整改,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解决好阻碍环保事业发展的问题,解决好政风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干事、创业、为民”的良好氛围,力争到20xx年底,有效地解决影响和制约全县环保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打造全省环保学习示范县的目标。

三、分析梳理

(一)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通过对方方面面反馈上来的意见、建议及查摆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提炼,共整理归纳出影响和制约我县环保事业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7项突出问题:(1)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问题:(2)出境断面水质达标问题:(3)对招商引资企业在环保执法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4)环保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5)环保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6)抓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得力;(7)农村环保工作不够深入。针对这些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项认真进行分析,科学分类,将其划分为“具备解决条件,短期内可得到初步解决的问题”以及“难度较大,需积极创造条件,用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两大类,着手整改,积极解决。

1、具备解决条件,短期内可得到初步解决的问题:

(1)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问题:

(2)出境断面水质达标问题。

2、难度较大,需积极创造条件,用较长时间解决的问题:

(1)对招商引资企业在环保执法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农村环保工作不够深入;

(3)环保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环保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5)抓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得力。

(二)完善制度

我局对过去出台的文件和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对其中已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予以废止或修改完善,并建立或拟建一系列新制度。

1、修改(共3项)

(1)目标考评制度;

(2)上班考勤制度;

(3)车辆管理制度。

2、新建(共2项)

(1)竞争上岗制度;

(2)档案管理制度。

四、落实整改

(一)确保县城空气质量稳定达标

从20xx年11月开始,对县城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66)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责任领导:韩 海

责任部门:环境监测站

完成时限:20xx年2月底

(二)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标

针对出境断面水质超标问题,我局督促有关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限期完善治理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xx)三类水质标准。

责任领导:湛方江

责任部门:污染控制股、环境监察大队

完成时限:20xx年2月底

(三)技术指导创特色,建设六大环保亮点

一是指导谱赛科(江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成为全省、全国的示范工程。该公司将投入5000多万元,对其污染源进行全方位的治理,其中投入20xx多万元建设日处理污水10000吨的治理设施,污水采用物化和生化相结合的治理工艺,经处理后不仅能达标排放,还能大部分再回用于生产用水;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废渣和高浓度污水发电工程,估计产生的沼气发电能解决公司三分之一的用电量,产生沼气后的废渣做肥料;还投入几百万元治理锅炉烟气和二氧化硫。该公司的污水治理设施预计在20xx年3月左右可以竣工并投入使用。我们利用所掌握的业务知识,指导谱赛科(江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将治理工程建设成为全省、全国的污染治理示范工程。二是指导**州 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把钨废碎料综合回收项目治理设施建设成为全国、全省一流的治理设施。该公司采用钨废碎料回收生产钨铁的工艺,年利用钨废碎料2500吨左右,约占全世界钨废碎料总量的三分之二。由于该公司建成后将是全世界最大的钨废碎料回收加工企业,必定成为我县一大工业亮点。三是积极倡导、推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除了指导谱赛科(江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州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钨废碎料综合回收项目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外,宝华山集团建设的年产2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也是一个综合利用废渣项目。华能(瑞金)电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耗用煤炭约160万吨,可产生粉煤灰约40万吨,产生炉渣约5万吨,产生脱硫石膏5.32万吨;而宝华山水泥粉磨站年利用粉煤灰35.8万吨、炉渣8.8万吨、脱硫石膏8.5万吨,该项目生产后,可充分利用华能电厂产生的废渣生产水泥。另外,**州力赛科新技术一人有限公司年处理8000吨磁性材料边磨料项目、**州市南环稀土综合冶炼有限公司、**县金鹰稀土有限公司、**县友力稀土有限公司等都是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都是我县典型的循环经济企业,循环经济产业将成为我县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四是指导**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设施,建设优质环保工程,安装在线监控设施,监测数据与省、市环保局联网,随时能掌握废水排放情况。五是加强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财政已投入2400多万元将县城五万吨水厂取水口迁移到洋塘工业小区上游,有力保障了城区居民用水安全。六是严格执行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到20xx年以前,工业园内的企业环评执行率要达到95%以上,工业园外的企业环评执行率要达到80%以上,企业环评执行率将居全市、全省前列。

责任领导:张亚平

责任部门:环境管理股

完成时限:20xx年底

(四)聘请乡镇环境监察员,加强农村环保工作

根据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今年我们开展了全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共普查出工业污染源307个、生活污染源335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个。在普查工作中,我们从每个乡镇聘请了2名普查员负责本乡镇的普查工作。针对我县污染源点多面广的特点,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和农村环保现状,我们将在乡镇大力推进“四个一”环保工程建设。一是建立一支队伍。从每个乡镇政府聘请1-2工作人员为兼职环境监察员,经过我局集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负责本乡镇的环保宣传、调处农村污染纠纷、保障农村环境安全等工作。二是提高一种意识,也就是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册等载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广泛开展环保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农民朋友的环境意识。三是制定一部规划。制定好乡村环境保护规划,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提高农民居住的文明程度,形成社区管理模式,有利生活垃圾和污水的集中处理,降低治污成本。四是养成一种习惯,也就是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探索农民群众自主管理的村庄保洁机制,对农村生活垃圾普遍实行定点封闭式堆集。

责任领导:韩 海

责任部门:环境监察大队、污染控制股、新村办

完成时限:20xx年底

(五)开展“五绿”创建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除了利用大型环保宣传牌、新闻媒体、各种会议、专题讲座、下到乡村等宣传方法外,重点通过绿色学校、绿色小区、绿色医院、绿色宾馆、绿色机关等“五个绿”创建活动来宣传环保,潜移默化地把绿色理念、环保理念深入到公民的意识中。创建“绿色学校”就是环保知识进课堂,指导**县一中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县二中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创建“绿色小区”就是倡导居民树立环保理念,维护绿色环境,推广绿色消费,创导绿色生活。创建“绿色医院”就是把县人民医院作为试点,要求医院对污水、废气进行治理,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置,规范安装、使用产生放射、辐射的设备,为病人身体康复创造一个良好场所;创建“绿色宾馆”就是引导梅苑宾馆引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推行“绿色”管理;创建“绿色机关”,从环保局自身做起,倡导绿色办公,使用绿色产品,做创绿工作的表率。

责任领导:李守淳

责任部门:环境管理股、政策法规宣教股

完成时限:20xx年底

(六)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升环保队伍综合素质

按照年初制定的学习计划,认真抓好周五集中学习,既要学习政治理论,又要学习业务知识,每次集中学习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学习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评。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组织全局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考试,拿出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的岗位进行竞争上岗,实行末位淘汰,进一步提升环保队伍的综合素质。

责任领导:湛方江

责任部门:秘书股

完成时限:20xx年底

(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建设环保监测执法应急中心

加快环保监测执法应急中心建设项目报批工作,除了争取国家环保部4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外,还要积极向省、市环保局争取建设资金,早日建好环保监测执法应急中心,以解决我局目前租房办公、用房紧缺的问题,夯实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责任领导:李守淳

责任部门:秘书股

完成时限:20xx年底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整改落实方案》实施领导小组,监督检查整改进展和落实情况。各部门要将《整改落实方案》中的各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时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实施意见,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要立即着手解决,对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要创造条件,明确时限,分步实施,积极解决,确保《整改落实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建立以实施《整改落实方案》为主要内容的目标考核责任制,作为年终目标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考核成绩突出的要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要通报批评。二是建立督导检查机制。成立督导组,围绕《整改落实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和整改措施,定期组织开展动态督导,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跟踪检查《整改落实方案》实施效果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提出评价改进意见,保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医院环境管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感染因素防控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55-01

骨科手术是临床手术常见术式,就诊患者多是外伤或年老体弱人群,且有的开放伤口污染较重,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中相关检查较多,术后部分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影响骨组织血液循环,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延迟切口愈合,甚至造成肢体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由此可见,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对术后康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对基层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防控措施综述如下。

1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

1.1患者自身原因。有研究表明,高龄、营养不良、吸烟、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严重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疾病,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较为密切[2]。另外,若患者并发湿疹、感冒、肠道有危险细菌等疾病,也是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

1.2手术室空气质量不达标。基层医院硬件不足,手术室环境管理不善,进入术室人员较杂,术中X线等相关检查等因素均会造成手术室空气质量不达标,难以保证无菌手术室的要求[3]。

1.3手术器材消毒质量不达标。骨科手术器械及设备多为专科器材,且一般只有一套,若骨科手术较多时,常对手术器材进行加班消毒,消毒时间和条件难以保障手术器材消毒质量。

1.4术中管理不当。术中,因手术器械掉落至无菌操作台外,且基层医院中一般只有一套手术器械,没有备用器械,只能等待手术器械再次消毒后继续手术,使切口及创面长时间在空气中暴露,影响切口愈合[4]。

1.5术者操作粗暴。术中,术者操作粗暴、不规范,牵拉及固定时用力过大过猛,而造成周围组织挫伤,影响术后血运,致使影响术后切口愈合,并增加骨组织再生时诱发感染的风险;术毕,清洗切口创面时不彻底,在组织内有异物残留,进而影响切口愈合。

1.6术前准备不足。骨科手术患者多为急诊,通常为了及早开展手术,而未待相关检查结果出来就开展手术,致使术前准备不足,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影响切口愈合。

1.7术后管理不当。术后,医务人员对患者切口观察不及时,换药时未无菌操作,且未经药敏而滥用抗生素,另外,恢复期内过早出院、活动等也可能造成切口感染。

2骨科手术切口感染防控措施

2.1强化医务人员预防感染意识。加强对医务人员感染防控的教育培训,规范医护人员骨科手术操作、无菌技术、消毒隔离技术等,总结并分析发生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措施。院办及医护主任根据骨科手术特点,编制骨科手术操作流程手册,定期开班培训及考核,提高基层医院医护人员防控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意识和能力[5]。

2.2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加强对手术室环境质量管理,净化空气,每日早晚均用三氧机进行消毒,且每月进行空气培养,确保手术室内空气质量达标;控制进出手术室人员;每日手术结束后均对手术间进行一次大扫除,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定期对C臂手术器材、无影灯等仪器及相关物品表面进行清洗、消毒[6]。

2.3加强手术器械管理。所有手术器械均应经严格消毒,并必须经多酶洗剂浸泡清洗,同时做好无菌保存,保障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效果,以此降低因手术器械消毒不达标诱发切口感染的风险。与此同时,院内应再购买一套骨科手术器械作为备用,一旦术中手术器械受污染,可采用备用器械及时更换,降低切口及创面长时间在空气中暴露[7]。

2.4加强术中管理。规范手术过程管理,严格按手术流程操作,手术区域严格消毒,且常规铺巾;术者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因术中操作动作不当,而把手术器械丢落在无菌操作台之外,致使等待手术器械消毒而延长手术时间的情况发生;护理人员也应在术中注重无菌技术的操作,严格确保术野无菌,随时提醒术者不规范行为;术者手术操作手法应规范柔和,避免操作不当致使损伤切口周围组织;切口冲洗时,建议高压冲洗,必要时采用聚维酮碘冲洗;若术中需要输血,应尽可能选择自体输血,减少异体输血,减少异体输血降低机体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控制手术时间,避免切口长期暴露于空气中,若手术时间超过4h,应加用抗生素一次,并且更换一次无菌手套;术毕,对表浅手术或出血量较少者采用橡皮片引流,对深部位或出血量较多者采用负压吸引引流,术后48h内拔除引流管[8]。

2.5加强术前管理。术前对非急诊手术患者,应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及时处理感染灶,白细胞计数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且对有感冒、湿疹等疾病患者应在完全治愈后再开展骨科手术治疗;加强患者术前护理,如备皮、皮肤护理等,并及时更换洁净床单备品,以此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机会;术前1h前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支持;加强术前各项相关检查和准备,检查结果出来前,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的突况,严格手术指征,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手术方案[9]。

2.6加强术后管理。术后6h内,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每隔30min观察切口情况及肢体末端血运情况,询问患者自身感觉,及时发生异常情况,给予早期处理;对需要长期卧床患者应每隔30min翻身叩背一次,并早期开展床上被动活动肢体;换药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且在换药期间观察伤口创面有无感染迹象;对发生感染的切口及皮肤感染患者,应在隔离室内换药,不可在普通换药室内换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术后根据药检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诱;避免污染物接触切口[10]。

2.7加强其他相关管理。骨科术者及护理人员应树立感染预防观念,严格按照外科洗手方法洗手,在治疗、换药前后应及时洗手消毒,不可持续检查患者,预防交叉感染;院感控制科应对手术室进行洗手采样,认真落实消毒管理;根据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制定骨科感染防控方案,注重手术围术期各操作流程的监控;按时通风消毒,加强病房清洁,同时限制陪伴人员,预防交叉感染。

3小结

手术切口感染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感染因素较复杂,与患者自身及围术期感染控制密切相关。术后一旦发生切口感染,不但延长康复进程,而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若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畸形,影响术后生活质量[11]。为此,加强基础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管理工作,针对不同感染危险因素,转变医护人员的防控观念,采取有效防控对策,并加强科学管理,注重围术期感染控制的监控,以此控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许晓秋,张栋.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0,02(12):158-160

[2]耿泰山,杜育芳,郭丽珍,等.骨科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控制[J].中国医院,2008,03(05):264-266

[3]朱国庆,王磊.2004~2008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06(11):105-107

[4]谢张黄.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潜在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04(12):218-220

[5]郭水英,周萍.目标性监测在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2,11(15):142-144

[6]段万礼,吴力军,许汉荣,等.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措施[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05(04):113-115

[7]邓文涛.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19(12):136-138

[8]朱艳萍.3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2,37(01):189-191

[9]柯海英,林艳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干预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05(03):125-127

医院环境管理方案范文6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医生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无菌质量、护理记录、物品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医生满意度评分为(97.90±1.20)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9.20±0.6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40±4.20)分和(91.00±2.00)分(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改善医生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质量;规范化管理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由于手术的特殊性,也由于接受手术治疗的多为危重患者,所以患者从进入手术室起到手术结束,期间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手术室护理质量往往体现了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做好手术室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是当前工作中的重点。规范化管理也被称为制度化管理或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强调的是制度的稳定性,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有效避免变异的发生[1]。在医疗行业规范化管理同样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就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4例,女46例;年龄22~69岁,平均(43.50±12.90)岁;手术类型包括甲状腺手术、胃肠手术、胆道手术、腹股沟疝等普外科手术。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无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的麻醉方案、手术方案和医护人员基本保持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方案,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管理措施。

1.2.1工作环境管理

重视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对手术患者接送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管理层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相关科室的制度进行调整,尤其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确保能够快捷、安全地运送患者。临床科室加大配合力度,尽早做好手术前准备,手术室护士要准时到达临床科室,提前做好运送途中环境的排查,确保电梯设备等随时待用,减少接送途中的阻碍。安排专人负责手术室环境管理,每天对手术室内的各项指标进行核对,及时进行调节,对手术室物品进行规范管理,一切以方便、安全为最高标准,做好各项手术仪器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求设备定点摆放,专科手术时间固定,各类无菌物品应当用醒目标识进行提示,营造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

1.2.2规范护理行为

手术室护士与临床护士不同,和患者接触的时间较少,这导致护士缺乏与患者之间的必要沟通,对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是十分不利的。针对此手术室召开全体护士专题培训会议,针对护理服务行为进行培训,转变护士的服务理念,加强对护理着装、礼仪、规范用语、人性化服务、健康宣教等方面的培训,要求护士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正确服务理念,提倡人性化服务、主动服务,积极主动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要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做到微笑服务,从细节上感动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手术室等候区要设置各项人性化服务措施,安排护士进行等候区巡视,耐心解释原因,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1.2.3建立规范化流程

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建立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要求术前对各项手术器械进行检查,确保手术器械齐全、完整待用,检查各项仪器的功能是否完好,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访视,向患者说明手术内容及相关注意事项,通过健康宣教促进护患关系。手术当天要在手术室门口迎接患者,与病房护士完成交接,双人核对检查患者的各项信息,核对无误后双人签字确认,尤其对患者的各项管道管理情况进行确认。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手术结束后配合医生完成切口缝合,用温水擦拭患者身上的血迹及消毒液,妥善固定引流管,与病房护士配合送患者回到病房并完成交接。术后认真核对各项信息,确保手术器械齐全,及时补充一次性手术用品,做好清洁灭菌工作,进行术后接台准备。

1.2.4优化排班制度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为了减轻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实行弹性排班,确保护理工作连续性的同时又能使护士得到充分的休息。根据手术室以往的数据,分析出手术高峰时段,适当增加护理人员,合理安排护理资源,根据护士能力进行团队分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医生和患者满意度情况。护理质量评价包括无菌质量、护理记录、物品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五项内容,各项均以百分制计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医生和患者满意度同样采用百分制评分,分值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无菌质量、护理记录、物品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医生和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医生满意度评分为(97.90±1.20)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9.20±0.6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40±4.20)分和(91.00±2.00)分(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各种医疗资源密集的单位,是抢救患者和进行手术的重要科室,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重视手术室管理工作[2]。从以往的工作情况来看,手术室管理缺乏条理性和规范性,分工不够明确,在手术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手术质量。规范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各个领域均有较好应用。规范化管理强调的是制度的合理性、规范性和执行力度,首先要求管理层必须充分考虑工作需求,制定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做好制度的落实工作,要求员工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避免变异的发生。在医疗行业中,规范化管理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规范性,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黄旭辉等人[3]的研究显示,手术室实施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住院安全性,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这说明,规范化管理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从本次研究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对无菌质量、护理记录、物品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医生、患者满意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生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规范化管理为护士提供了参考依据,使护士能够遵循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同时针对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培训也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和积极性。针对以往因护理工作过于繁重导致出现差错,手术室实行了弹性排班,有效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同时也从侧面提高了护士对规章制度的执行率。综上所述,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改善医生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琼,杨红霞.护理程序应用于术前访视对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的分析[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13,23(12):2908-2909.

[2]武朝辉.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用于改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河北医学杂志,2015,43(11):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