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范文1

[关键词] 区域分析与规划 面向应用 教学改革

资助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1102053)和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YZKC1017)。

区域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和空间载体,是地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主要侧重区域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是一门体现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课程,也是国家高校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所确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基础理论课程[1]。

GIS是一个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为GIS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开设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区域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系统、综合、宏观的区域观念和思维方式,树立区域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此同时,也是拓展GIS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应用GIS解决区域问题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多高校GIS教育中,由于《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理论性很强,又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强化应用[2],常导致学生感到该课程过于空洞和抽象,很难将所学区域理论与GIS专业应用相结合,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不改变现有课程体系设置前提下,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GIS专业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GIS专业在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课程特点

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区域问题的交叉学科,目的是探寻一种更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分析,为区域政策制订、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3]。由于区域科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目前在许多高校的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经济管理、资源环境科学等专业都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GIS专业开设这门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区域分析一般思路、主要内容和分析方法,掌握区域规划编制内容与程序;同时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区域观念和思维模式,掌握利用GIS技术认知、分析和研究区域问题的基本能力[1]。该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理论性强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理论性较强。本课程在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以及技术支持等条件分析基础上,引入罗斯托、库兹涅兹等区域发展阶段理论;通过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等分工理论阐明区域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推动国际贸易的重要源泉;通过分析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介绍增长极、核心—边缘、点—轴渐进扩散等多种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阐明合理的空间结构是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除此以外,还有配第—克拉克等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各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理论等等。总体来看,本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2.内容丰富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较多。本课程从内容上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以区域分析为重点,主要对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经济社会背景、技术支持条件、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区域优势与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与详细介绍;下半部分主要讲解区域规划的主要理论,探讨区域发展战略模式,并就规划中的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与区域管制,区域基础设施,城镇体系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3]。本课程的讲授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3.课时较少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课时较少。目前在强调“通识”、“通才”教育背景下,各高校增设了大量通识类基础课程,而专业基础课时则相应减少[4]。通过对一些高校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调查情况来看,此课程开设一般为32学时(2学分),在少量学校该课程课时可达40~48学时(2.5学分或3学分)。但总体上,相比其内容丰富、理论性强的特点,该课程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少与GIS应用间的必要衔接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侧重区域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理论性较强,而GIS技术的优势和生命力在于其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目前在GIS专业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过程中,很少甚至没有安排相关内容来介绍GIS技术怎样结合区域理论,分析、解决各种区域问题。例如,如何利用GIS技术分析我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如何利用GIS网络分析协助完成区域交通、排水等基础设施规划等等,此方面内容通常在其他GIS理论及实践课程中也很少涉及。由于此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缺少与GIS技术应用之间必要的衔接,常导致学生在利用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如何分析;同时也会引起GIS专业学生对开设该门课程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这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利用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

2.缺少实践环节,理论应用能力不足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丰富,从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到区域优势的形成,由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到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涉及自然资源开发、评价,人口与劳动力发展,技术扩散,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分工等方方面面内容。但该课程在许多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常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融会贯通,特别是缺少结合区域分析应用GIS技术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学生没有机会运用所学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应用、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这最终将导致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不利于创新型GIS人才的培养。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范文2

(一)水资源区域规划及管理基本情况:

1、我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76.94万kw,可开发311.77万kw,其中中小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112.94万kw,可开发利用67.77万kw,现已开发利用12.082万kw,正在开发52.2万kw。2003年以来,我县先后与江海投资公司、滇能香格里拉分公司、丽江永同发能源投资公司等10家企业签定了28条河流的开发协议,拟建设22座电站,总装机容量51.05万千瓦,计划总投资30.63亿元。截止年6月底,我县水电站完工项目8个,总装机容量12.24万千瓦,开工项目4个,总装机容量13.2万千瓦,计划近期开工项目2个,其余项目在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累计完成投资11.724亿元,其中年1-6月完成投资4816万元,完成发电量12092万度,其中:引进外资电站完成发电量10553万度。

2、2001年我局编制了水资源综合区域规划及水资源功能规划,但均没有实施。县内没有水资源中长期规划、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以及制定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对水资源实行计量收费,没有实施超额累进加价制度和实施节水措施。

3、取水许可证申请与办理情况:我县办理发电取水许可证14户、办理申请发电取水许可证4户、办理饮用水3户、矿厂4户。年度应征收水资源费的发电企业13家,因为受电网的影响,发出的电量不能外送,加之网价公司对各个发电企业发出的电量做18%的扣减,各个发电企业拒交这18%发电量的水资源费,年度发电量30180万度,应收120.72万元,其中扣减电量5432.4万度、21.729万元,应收98.9904万元,实收61.9002万元,申请缓交37.004万元,缓缴部份目前已到帐。年上半年发电量12092万度,应收水资源费48.368万元,申请缓缴15.4114万元,上半年实收32.9566万元。

(二)根据《取水许可与水资源征收管理条例》、《省取水许规定》、《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执法检查的主要内容:

1、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取水许可制定的情况:

(1)我县各级水行政部门实施的取水许可的主体、依据、权限、内容、程序合法;

(2)没有存在越权发放或应发而未发取水许可证的情况。

2、依法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情况:

(1)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了水资源费征收工作;

(2)水资源费的征缴程序规范;

(3)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范围符合规定;

(4)不存在随意减免、不足额征收或越权征收的情况;

(5)对拖欠水资源费的用户、能主动采取积极措施依法催收水资源费;

(6)准确了解地税部门代征情况。

3、检查、了解水资源费的使用管理情况:

(1)我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能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途使用部份水资源费;

(三)规范性文件检查的主要内容

使我县正在编写地方性法规《傈僳族自治县水资源管理条例》,现已进入听证程序,有望年内实施。

(四)存在的困难

1、执法队伍装备差;

2、执法人员多数为事业人员及工人;

3、水政执法队伍专业培训少;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范文3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十二五”相比,“十三五”规划更强调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我们认为“十三五”规划重点向信息经济、国企改革、清洁能源、中国制造2025、区域规划、PPP六大方向倾斜。五年规划带来的政策红利,将引导资本市场发掘这六大领域的主题投资机会。

信息经济首次纳入国家五年计划,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国家促进创新的急先锋。信息经济将提高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并加速互联网和传统经济的融合。根据《2014中国信息经济发展报告》,2013年中国信息经济规模达到2.18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信息经济体。但中国信息经济只占GDP的23.7%,远不及美英日等世界先进国家。

“十三五”规划之下,国企改革仍将是经济转型和改革的重要抓手。国企混改是主要内容,试水深度加大、速度加快,央企参股甚至收购民企和其他国企将成为新思路。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逐渐明朗,市场的预期也将发生改变。我们认为当下对国企改革的主题投资应选择当前预期和未来方向相重合的部分:一方面,以央企改革为核心,重点配置改革确定性较高的首批六家央企改革试点;另一方面,地方国企改革建议关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的新方向。

雾霾问题严重,发展清洁能源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考虑到节能减排传统手段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我们倾向于认为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将加速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来应对日益增长的能源缺口。主题投资可延四条主线:一是低排放、可持续发展能源中的天然气和核能;二是可再生清洁能源相关产业;三是伴随着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应用,能源管理等相关领域也将受益;四是已取得一定技术积累和业绩支撑的新能源汽车。当前阶段,我们认为应重点把握基本面快速改善的新能源汽车和能源管理两方面的投资机会。

“十三五”规划将推动“中国制造”加速走向“中国智造”。中国计划用30年时间,通过“三步走”战略,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其中“中国制造2025”对应第一个十年,是“三步走”的第一步,也必将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议题。

互联网和传统工业的融合将是中国制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智能制造将是未来的主攻方向。

区域规划有助于促进局部经济结构调节,优化内需。三大战略作为内需增长点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在“十三五”规划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近期政府对东北疲软经济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东北振兴亦有望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通州区是京津冀发展的重要战略腹地。通州新城区和环球主题公园的建设将使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房地产公司因土地价值增值直接受益。由新城建设引发的能源需求以及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使能源和基建建材行业成为受益者。

作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的桥梁,长江经济带建设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毫无悬念。推动黄金水道功能、建立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是长江经济带的建设重点。航运、港口公司以及沿线的交运、基建、机械公司将率先受益。

“一带一路”是中国及周边相关地区和国家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桥梁。 “十三五”规划将对此战略进行更全面详尽的布局。国际工程承包类企业和机械出口类企业有望迎来爆发,尤其是综合性工程机械龙头的出口。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政府迫切需要通过PPP助力稳增长。我们建议PPP主题投资重点把握两条主线:一是已参与PPP项目的龙头公司;二是PPP重点涉及领域的细分行业或区域龙头。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年以来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确定,以招标和委托方式组织开展研究。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进度安排分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和研究阶段(2009年5月至6月底前),向市政府提出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对规划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开展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做好“十二五”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09年7月至12月底前)。研究确定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对规划基本思路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家对基本思路进行论证。听取市人大财经委和市政协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阶段:纲要基本框架、专项规划草案研究起草阶段(2010年1月至6月底前)。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就发展战略、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与市直有关部门衔接。

第四阶段: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完善、审议阶段(2010年7月至12月底前)。完成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经市政府审定后,提交人大审议批准。

(三)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市直有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市政府审定。

具体分工及阶段:2009年7月至12月底前,市发改委在广泛征求市直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我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题目及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组成“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提出工作方案和规划草案的编制提纲。2010年6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完成重点专项规划框架性草案,并报送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就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中的重大问题,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县(市)区政府进行衔接协调。2010年12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对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作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上报市政府审定。

(四)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县(市)区规划、城市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要根据省“经济区”区域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我市的区域发展规划。具体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市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市“*-爱辉-逊克”矿业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市“*-五大连池-北安”南三县农业产业综合开发规划、“五大连池-孙吴-*界江”黄金特色旅游开发规划、*市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对俄贸易加工园区)“十二五”建设规划。由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修编起草。

(五)编制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地提出,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市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应尽可能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同步并略有超前。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经本级政府审定前,就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与市发改委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地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市发改委备案。

三、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论证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市“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地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市规划和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要求,以使我市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四、保障措施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范文5

[摘 要] 我国城镇体系研究同区域规划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山东省各地市及县市区城镇人口分析,基本得出其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基于对山东省城镇人口分析,发现了山东城镇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镇体系发展构思。

[关键词] 山东省;城镇体系;位序-规模法则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15

[中图分类号] F299.21;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11- 03

0 引 言

城镇体系研究起于欧洲,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便大规模开展城镇体系研究。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城镇体系研究有自己的特点,我国城市地理学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扩大了城市规划的内涵,把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联结起来。同时,城镇体系研究也广泛地开展起来. 并一直与后来的区域规划、国土规划及以中心城市为主的经济区建设等各项工作密切结合。

城镇体系规划自1984年中国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条例》以来,已经成为城乡规划的一种重要形式,由国家建设部负责编制地方各级规划部门。它旨在对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合理进行城市的布局,配置区域基础设施,改善区域环境,确定不同层级城市的地位、性质和作用,协调城市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区域的合理发展。本文将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城镇人口数据和区域分布情况,分析山东省城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

1 城镇体系研究概述

1.1 城镇体系理论

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系统,城镇体系区别于一般城镇群体的是它的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对特性质。城镇体系不仅作为一定时间内稳定的状态而存在,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系统性的变动。城镇体系研究是在单一城镇研究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对一定区域内城镇群体的系统研究。此类研究往往与区域发展研究相结合,不仅形成了城市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方面,而且也成为区域发展研究、区域规划和国土开发与规划等项工作的主要内容。

我国大规模的城镇体系研究基本上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较晚。但我国城镇体系 研究进展较快,不仅是各种研究文章的迅速增多,而且研究内容逐渐深化。我国学者不仅大量研究了城镇体系结构的有关问题,而且探讨了结构形成的原因及促成城镇体系发展的主要机制等问题。城镇体系在西方国家主要被用于研究国家经济和国家地理,但少有用于规划和实践。

1.2 区域城市规模研究

城市规模通常指城市的人口规模。城市规模分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目的是探讨区域内城市从大到小的序列与其人口规模的关系,揭示区域人口在城市中的分布特征。

位序-规模法则是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最早是1913年奥尔巴克发现五个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城市人口资料符合Pi×Ri=K的关系(Pi是一国城市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Ri第i位城市的位序;K是常数)。1925年罗特卡发现美国城市人口符合Pi×Ri0.93=5 000 000。1936年,辛格(H.W.Singer)在研究中将关系式转换为lgRi=lgK-qlgPi,相当于Pi×Ri=K。捷夫(G. K. Ziff)提出在经济发达国家里,一体化的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可用简单的公式表达:Pr=(Pr是第R位城市的人口,P1是最大城市的人口,R是Pr城市的位序)。捷夫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但作为一种理想状态,已被很多人接受。艾奇逊(J.Aitchison)等人提出了修正模式:Pi =。

学术界一般习惯于把城市规模分布分为:首位分布;位序-规模分布;过渡类型。位序-规模法则在国内现阶段仍然有学者在研究,多数学者运用位序-规模法则进行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研究,也有少部分国内外学者把位序-规模法则运用在城市用地的研究上,用以刻画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

2 山东城镇体系分析

2.1 数据统计

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采用山东省2012年的数据。本文研究的为城镇体系,故选取其中的城镇人口和总人口数,通过城镇人口了解城市规模,通过城镇人口与总人口数之比算城镇化率,了解各个县市区城镇化发展状况。

我国的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是以城市人口的多少为主要依据的,城市非农业人口超过 1 000万为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在500万到1 000万之间为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在100万至500万之间为大城市,人口规模在50万至100万之间为中等城市,人口规模小于 50万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按照这个城市规模标准来看,山东除了东营和莱芜属于中等城市外,其他15地市都属于大城市。

2.2 山东省人口规模分析

山东省各地市下又包括了县级市,这也就使得17地市人口数目庞大且无明显分类,下面将各地市拆分成市辖区、县和县级市,将市辖区作为一个单位,但距离市中心超过25km的区单独分出来(城市大的适当考虑,如济南、青岛)。通过分类整理,将以下区单独分为一个单位:济南的长清区,青岛的城阳区和黄岛区,淄博的临淄区、博山区和淄川区,枣庄的台儿庄区、山亭区,烟台的牟平区,潍坊的寒亭区。

最后将山东省市辖区、县和县级市分为118个单位,将其按照人口大小数排列出来,排在前11位的均为市辖区,经过计算得出R2为0.98。

3 山东城镇体系发展构思

根据山东省城镇规模结构发展趋势和各级城镇具体发展条件,遵循积极发展区域中心城市、集中发展县域中心城镇的总体指导思想,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布点法规划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3.1 强化济南市的省域中心城市功能

从传统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角度来看:第一,首位分布允许资金和人才的更大积累,有利于知识更加专门化和思想广泛交流;第二,大城市内的各种运输成本一般比城市间的运输成本低,因此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是最高的;第三,首位城市常常是交通运输网络中效益最好的地方,是革新的源地,比乡村地区更能吸引投资。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首位度并不明显,所以应该强化济南市的省域中心城市功能。

3.2 积极推进大城市的建设

山东省除了东营和莱芜两地市没进入大城市行列,其他城市均为大城市,然而城市规模基本相当,排在前几位的城市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所以,应该积极推进济南建设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青岛建设成为黄渤海地区国际性城市,烟台、淄博、潍坊、临沂、济宁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特大城市。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等级,增强城市辐射功能和拉动功能。同时,要结合每个城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给每个城市定位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和城市类型,使城市间职能分工明确,各具特色,不要搞成千市一面、结构趋同。

3.3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优化途径

提升各类城镇的职能层次,搞好城镇职能体系的多样化和综合化建设,明确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密切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职能联系,稳步推进工矿城镇由工矿职能向城镇职能的转型发展,尽快形成各具特色、职能有别、分工联系、协调发展的城镇职能结构。

3.4 小县城合并,集中力量发展

排在人口末尾的基本为小的县城,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没有支撑产业的小县城,很难靠自己发展起恚可以通过与邻近县市区合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军.中国城镇体系研究: 综述与展望[J].城市问题,1995(4):2-6.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 渤三角 文化产业 整合

20世纪80年代看南海,90年代看黄海,21世纪看渤海。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级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珠三角”,第二级则是90年代的“长三角”。经过十几年的培育,以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主的“渤三角”,将形成21世纪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三级。但就目前而言,环渤海地区经济活动依然相对独立,环渤海经济圈尚未形成。其深层次原因,是环渤海地区文化观念的自成体系、文化产业的对接不足、文化机制的呆板残缺。文化的滞后,导致信息不畅、行政分割和相互掣肘、资源封闭浪费,甚至带来无谓的内耗。“渤三角”文化产业亟待整合。

一、“渤三角”文化产业整合,步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首先是我们正面临着东北亚一体化进程加速的机遇。综观近现代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济大国无一不是借力海洋崛起和腾飞的。依托海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环渤海地区的共同意愿和途径,特别是东北亚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将使环渤海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关系更加紧密。在经济贸易中,先期或同步实现文化产业的整合,则是水到渠成。

其次是我们正面临着“渤三角”快速崛起的机遇。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经基本完成,北京的中关村、天津的滨海新区、河北的曹妃甸,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半岛城市群,共同构成环渤海地区发展的新引擎。这种合力作用的发挥,如果没有文化的注入,是根本不可能的,文化产业的整合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

二、“渤三角”文化产业优势明显,但对整个区域的拉动力疲软

从辽东半岛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如小品、二人转、复州皮影戏特色文化产业在全国确立了应有的位置,正在形成向旅游、商贸、会展、餐饮等行业延伸的演出产业格局;旅游产业渐成支柱;动漫产业进程加快;会展产业蓬勃兴起。

从山东半岛看,青岛国际啤酒节已举办16届,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淄博陶博会的系列陶瓷文化活动供浏览观光;烟台和蓬莱发挥“世界第七大葡萄海岸”的资源优势,开展葡萄酒庄休闲旅游活动;潍坊国际风筝节已举办24届,突出风筝赛事和风筝文化、经贸和招商、旅游三个“板块”;威海已举办三届世界人居节,系列推出了民俗和参与活动。

从京津冀看,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已成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天津精心打造“中华百年看天津”品牌。河北开始构建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演艺娱乐、信息服务为主导产业,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带,力求形成文化产业多元化、集团化发展格局。

不难看出,环渤海三大版块文化优势的确非常明显,但仍有不少重要问题未得到解决,如缺少有效的合作机制,区域间许多可以在短时间内合作的问题被长期搁置;没有区域性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造成产业独立、资源分割甚至闲置浪费,有的文化产业支柱项目虽然已成为个别地区的名牌,但对环渤海整体区域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文化产品的联合促销、形象包装、共同推介、整体宣传很难提上议事日程;缺少共同恪守的产业规范,各拿各的调,难以形成交响等。

三、“渤三角”文化产业整合的战略框架

环渤海16城市地域相连,经济相通,文化相同,人缘相亲,整合文化产业作为战略合作的突破口,异常急需,也是非常现实的。

1.积极谋划“渤三角”文化产业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制定“渤三角”文化产业战略合作框架,核心目标在于为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合理布局,实现协调、持续和健康发展提供指导。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合作共赢”的原则,采取政府合作先行,引导和带动企业、行业跟进的策略,通过建立政府合作机制、编制区域规划、协调完善政策、统一行业服务标准、加强行业组织协作职能等途径,为跨行政区域整合利用文化产业资源,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培育品牌企业和产品,创造条件扫除障碍。

战略合作框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重大活动为主,开展全方位的文化产业合作,推进区域文化一体化;实施大区域资源整合,联手开发优势文化产品;打破行政区划分割,最大限度地开放市场;共同制定文化市场拓展计划,联合进行文化市场营销;共同搭建信息平台,实现区域文化信息资源互通互享;支持文化企业跨市联合,保障区域合作健康发展。

2.建立和完善“渤三角”文化产业战略合作发展机制。这是区域文化产业规划形成的基础。应建立在政府指导下的“渤三角”文化产业协会,形成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开展文化产业合作的基本宗旨、工作制度、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形成各城市共同遵守的规范性文件;研究年度内共享或联谊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重大活动,带动其他城市共同发展;就文化产业合作达成的共识和措施制度保障合作宣言,为社会参与提供空间,消除地区间的行业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