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资经营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资经营管理办法范文1
一、以认真规范农资连琐经营网络建设为重点,加快四大经营服务网络建设步伐
我社以抓好四大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为依托,推行现代市场营销模式,促进我县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按照《县供销社2008-2010年网络项目建设计划》的部署,突出以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
1、着重规范农资连锁经营网络。注册成立了县供销社惠农农资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经工商、安监等单位认定,规范建立农资连锁乡镇直营店33个,农资连锁村级加盟店255个。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农资连锁网络,村级网络覆盖面达83%,按照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的要求开展了农资下乡系列活动,并对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新农村建设网点实施免费送肥帮扶,我社开展农资下乡系列活动的报道先后在省市县电视台播出。认真贯彻落实《县县级化肥淡季储备管理办法》,积极承担县政府委托化肥淡季储备任务。据统计,2009年年销售农资60290吨,实现销售额9043万元,比上年同期递增12.5%,实现税后利润13.97万元,同比增长13.6%,完成淡储化肥2000吨。为全县化肥市场的稳定提供了充足的农资保障。
2、着力发展农副产品流通网络。规范和完善了县水果批发市场及蔬菜交易市场,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发展乡村农副产品购销网点30个,综合服务站60个,2009年通过农副产品流通网络的作用,带动5000多户农户,助农增收4000多万元。此外,结合我县土产公司近年来在农产品购销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社会效益,该公司正积极申报“新网工程”便民惠民以奖代补项目,以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和上级社的大力支持,更进一步促使其打牢发展基础,增强服务实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3、切实巩固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坚持开放办社的方针,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在中心社所处圩镇及农村村组采取职工参股、合作、资产招商等形式,巩固建立18个乡镇日用消费品超市和60个村级农家店,175个烟花爆竹经营点。同时还启动了大汾中心社为农服务大楼建设,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该大楼的建设将为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创造新的平台。
4、努力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通过以县社网络建设中心县土产公司为龙头,成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建市场办工厂,基层社和社区联合建网点,整合社会资源构架网络布设网点,广泛吸纳社会人员参与收购,逐步形成与城镇发展相适应,集社区回收、市场集散和加工利用三位一体的绿色回收网络体系,截止2009年底,全系统已建再生资源交易市场1个,加工企业2个,乡村回收网点75个,为推进我县循环经济的发展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积累了经验。
二、以扶持做好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为抓手,充分发挥各专业协会的职能作用
1、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积极扶持做好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社坚持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致富农民,发展自身,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具有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并通过与专业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的对接,同广大农户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五百里井冈特产有限公司是我社与当地民营企业联合创办的以研发、生产、销售井冈山区农副土特产品为主的一家专业合作企业,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公司利用五百里井冈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带动当地金桔、油茶、黄豆、红米、南瓜、红心薯等产业的发展。目前公司拥有原料供应基地30000多亩,配套产品生产线4条,形成年产金桔鲜果800吨,初榨茶油110吨。2009年公司的购销额达1201.4万元,同比增长10.2%,实现税后利润48.8万元,同比增长12.7%。
2、切实抓好各专业协会的管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职能作用
一是农资流通协会通过帮助会员开拓市场,提供信息,维护会员权益,加快农资连琐步伐,探索连琐新途径等方式充分发挥了其职能作用。二是烟花爆竹流通协会从确保安全经营、承担市场责任的高度出发,开展了一系列维权、协调、服务、自律工作,从而维护了全县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秩序,确保了供销社在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中的主导地位。三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通过协调和规范回收专业市场和城乡回收网点,为发展当地循环经济、配合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从为农产品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入手,帮助农民和涉农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维护好、实现好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的利益。五是发挥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作用,通过联合会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以大乡大镇及经济区域为中心,抓好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主力军和前沿阵地。我社在抓好企业改制扫尾工作的同时,把基层社的新建与改造作为工作重点,统筹规划,严格管理。
1、理顺基层社体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我社按照以大乡大镇及经济区域组建中心社的思路,以“六有”中心社为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现已组建6个中心经济区基层供销社,返聘企业工作人员26人,为规范企业工作人员聘用上岗行为,我社制定了《企业工作人员聘用上岗暂行办法》,从制度上规范了企业工作人员聘用的对象、条件、聘用原则、聘用的办法和程序以及聘用期间的奖惩等,从而使我社在企业工作人员的聘用上真正做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同时,我们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目标管理,完善年度考核方案,侧重对网络建设及改制维稳等方面的考核,并加大了奖惩力度,从而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农资经营管理办法范文2
国家的钱是不会给一个“黑户”的,所以家庭农场需要一个“身份证”。带上你的个人身份证、户口本、土地承包流转合同、个人照片、办公场所证明等材料到所在地工商部门填写申请表,并核准家庭农场名称,核准后提交材料。如果你的材料齐全并符合要求,工商部门当场就受理了,之后工商部门会根据《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规定,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你的材料进行核查,如果没问题,15天之内就会有结果。
2.这些条件达不到,门儿都没有
中国很大,每个地方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农业方向,每个地方政策都有自己的重点扶持方向。并且,政府对家庭农场扶持也有各种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家庭农场,才能获得政府的补贴和重点支持。
比如湖南,重点扶持的家庭农场是种植粮食为主。去年9月湖南省的《湖南省培育扶持10000户家庭农场实施方案》提到,对于家庭农场的扶持条件如下:
(1)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耕地面积100亩(含100亩)以上、200亩(含)以下;从事粮食生产,符合当地主要种植模式和技术要求,双季稻区必须种植双季稻;投保水稻种植保险。
(2)生产经营稳定,土地流转期较长,新流转的土地合同期限不少于7年;由大户改造为家庭农场的,剩余流转期限不少于5年;集中连片的面积原则上不低于家庭农场耕地面积的70%。
(3)生产经营管理规范,实行标准化生产,生产记录完整,农业投入品有详细的登记台账,生产经营活动有比较完整的财务收支记录。
(4)有与经营规模相匹配的农业机械,或与农机合作社签订农机服务合同。
(5)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依照自愿原则,家庭农场可自主决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以取得相应市场主体资格。
发展家庭农场要防范五大风险:
一是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农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如花生、生猪,2012年价格都很高,2013年以来价格持续走低。有个家庭农场种植花生,预计2013年能够收入60万元左右,但当年价格下降三分之一,只卖了不到40万元,投入产出比就不如种植别的作物。
二是自然灾害的风险。干旱、洪涝、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都可能把一个家庭农场的设施摧毁,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
三是病虫害的风险。近年小麦、花生等农作物的病虫害经常发生,如果防治不及时或者防治技术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农资经营管理办法范文3
合力推进新型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
供销社综合服务社典型材料
近年来,***县供销社根据省、市社要求,从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出发,以“两店”为核心,以整合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载体为抓手,共创办综合服务社19家。今年,根据浙合指[2011]35号文件精神,采取社、村合作,新办融“村务、商务、服务”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社2家,辐射服务群众1万多人。
一、主要做法:
(一)紧密结合实际,转变办社思路。
为切实抓好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工作,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先后组织县社机关、基层社主任、部分村干部等到***、***学习考察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典型经验,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县供销社推进村级综合服务社工作方案》,以改善民生、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在深化“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促进三产服务业发展上下功夫,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指导、村级主抓、以村级公益和三产经营主体为成员的办社原则,采取典型引路、稳步发展的工作方法,扎实推进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
(二)统筹社会资源,合力共建综合服务社。
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把新型村级综合服务社创建作为2011年县社的一项创新工作重点来抓,以切实加强供销社组织基础和服务基础;二是选派精干人员对试点村开展调查,重点摸清辖区内现有网点的经营项目、服务内容、投资金额、工商注册及经营者个体情况,了解掌握村容村貌、生产生活条件、农民生活习惯;三是召开村民小组长以上的党员干部会议,对综合服务社建设进行安排和部署,组织辖区内公益、经营网点负责人进行座谈,广泛宣传发动,统一党员干部群众对建设综合服务社的认识,激发主体参与综合服务社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多次会同试点乡镇到试点村进行业务指导,主动加强与经贸局、农办等单位的沟通协调,整合部门资源,本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投入扶持资金20万元共建村级综合服务社;五是成立综合服务社,统一制作综合服务社标牌,设立专门服务办公室,由村党支部讨论决定管理人员,村支书亲自担任综合服务社主任,将辖区内所有的农民书屋、留守儿童俱乐部等公益性单位和日用消费品、农资、农家乐等经营网点全部纳入村级综合服务社管理,接受县供销社的工作指导,共同为农业发展、农村消费,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三)建章立制,凸显服务功能。
为加强村级综合服务社管理,高点定位,办一个规范一个,专门制定***县村级综合服务社管理办法,明确指导思想,把管理、协调、服务和创新纳入综合服务社管理办法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工作例会制度、财务统计制度、指导服务制度和考核考评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建社模式。同时与所有纳入管理的网点、个体经营户签订经营管理责任书,实行经营项目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投资主体多元,筹资渠道多样,各门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二店”以直营或加盟方式与供销社农资龙头企业、大型超市等流通企业实现对接,采用统一标识、统一商品配送、统一明码标价、统一经营台帐、统一管理标准的规范化运作。要求经营、服务主体接受综合服务社管理,规范经营、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并将服务公约、卫生公约等相关制度公开上墙,接受村民监督;服务社建立成员档案,定期组织成员开会学习、协商议事、相互交流,并根据农民需求,创新服务形式,为当地群众提供更便捷、更放心、更实惠的生产生活服务。
二、几点体会:
(一)有利于推进供销社经营网点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是为农服务的前沿,也是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载体和基础。为此,我社针对行政村辖区内的农资、日用消费品等经营网点存在店容店貌差、服务功能不强、管理不规范的状况,供销社通过社与村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兴办综合服务社,推进了供销社新网工程建设,增强了供销社服务功能,改变了管理不到位的现状,从而拓展了农村市场,初步实现由单一的商品买卖转变为新型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提升了供销社社会形象。
(二)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村级经营主体多为家庭夫妻店,平时各自为政,日常管理脏乱差。在综合服务社的引导、协调、帮助下,有效地解决了经营主体在经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成了新的“娘家”。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矛盾、新的纠纷时有发生,综合服务社与村组织通过适时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较好地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当地,社会风气得到明显改善,社会管理得到明显加强,促进了和谐稳定。
(三)有利于促进“三产”服务业发展。通过创办村级综合服务社,引导经营主体对门店进行了整改,营造了干净整洁的购物、消费环境,促进了主体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推动了“三产”服务业的发展。目前,桃溪村综合服务社网点数发展到33个,经营服务面积达5200平方米,1-11月实现经营收入150万元,比去年增长87%,坝头村综合服务社网点数发展到40个,实现经营收入250多万元,比去年增加130万元。如桃溪村综合服务社在发展当中,推广高效龙顶8号名茶种植模式近400亩,养殖土鸡50000余羽,还组织培训劳动力近200多人次,发展多种经营大户7户。今年还荣获省级“充分就业村”称号;被评为市级农家乐示范村。
(四)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将自己准确定位在服务“农村、农民、农业”上,不断整合资源,扩大经营服务范围,通过规范管理,不仅方便了农民群众,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成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一个良好平台,有效地服务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参与农村社区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供销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更贴近了农民。
当前,我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有待于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功能,提高建设质量。下一步,我们将在已取得经验基础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县推广,努力把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成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阵地、合作经济的新载体、助农增收的新平台和便民服务的新窗口。
农资经营管理办法范文4
(一)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注重人才文化融合
浙农中层及以上干部103人中,其中,有63人为内部培养、外部引进40人。近几年,浙农每年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引进200多位大学生进行内部培养,从这些应届大学生中培养成长起来的人才,认同浙农的文化理念,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是浙农经营管理核心的骨干。对于外部引进的人才,浙农也注重引进认同浙农文化的行业优秀人才,非常重视对其文化融入的引导,帮助其正确认识浙农并竭力给予事业平台,充分发挥其个人专长,目前绝大部分外部引进的人才能较好融入企业,也都在各自岗位上创造了优良的业绩。
(二)多形式甄选,提升人才工作能力
浙农通过推荐、评比、比赛、锻炼等形式不断丰富人才的甄选形式,努力将有潜力的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纳入重点关注对象。浙农积极为员工提供锻炼平台,尤其是在新设业务中,近两年来已先后为20多名青年骨干提供了锻炼机会。浙农鼓励员工只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在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合理的流动,使优秀员工得到多岗位锻炼。实践证明,只有这些在多岗位上得到锻炼并表现优秀的人才,才能挑起企业发展的重任。
(三)以系统内训为抓手,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自2010年起,浙农开展了系统内训工作,以抓岗位技能培训和内训师队伍建设为核心,稳步推进各项内训工作,近5年来共组织系统内训项目约160个,总参训人数超5万人次,较好地提升中基层员工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在内训师队伍建设工作中,浙农明确指出各级领导要积极争当内训师,率先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员工培养责任。通过内部宣导,不少企业领导自我加压、纷纷走上讲台,使他们自身再次得到锻炼的同时,也积极为广大员工讲授技能、分享经验,进一步促进了浙农人才队伍建设。
(四)加强激励机制建设,点燃人才创业热情
合伙人制度是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它秉承了浙农企业文化中的分享理念和绩效管理中的中长期激励宗旨,促使骨干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实,一套好的激励机制对于人才的激励能起到至关重要的牵引作用。浙农自1999年改制以来,倡导员工创业精神,通过股权激励不断激发人才的创业热情,勉励其不断锐意进取、创新创业。实践证明,浙农能有今天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个激励机制,在这个激励机制的牵引下,浙农先后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作风顽强、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领军人物和岗位能手,他们满怀抱负,在浙农的这片热土上大展宏图,引领企业不断前行。面对需要加快实现转型升级的浙农,笔者认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制、增加人才管理工作的投入,进一步强化重点人才的引进和多岗位锻炼等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二次创业,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感、危机感,强化人才培养的战略意识。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进一步推动人才工作的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强化人才培养的投资是回报率最大的投资,企业要先有人才再拓展业务。人才管理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为企业人才提供更优质的咨询、职称评定等服务工作。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大胆使用人才,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制
为加强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力度,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浙农将各单位后备干部队伍人数、参与内训师人数、建立绩效管理办法、员工凝聚力等指标作为考核内容,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薪酬、绩效等挂钩,强化培养人才是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责任。
(三)强化人才工作的投入
要将人才开发经费列入年度预算,逐步提高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设立人才发展基金,用于加大对重点领域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工作的研究,加大人才管理工作的投入。企业每年用于人才培养开发的费用,要高于国家规定的可税前列支的职工教育经费。
(四)强化重点人才引进
根据浙农产业布局和发展需要,重点抓好金融、投资、互联网、农业技术等产业人才的引进。采用兼并重组的方式引进行业优秀人才。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积极为企业引进人才创造条件。优化浙农对外统一招聘平台,扩大引才渠道,增强浙农的影响力,吸引优秀人才加盟浙农。
(五)强化多岗位锻炼
浙农本级和子公司的人才交流,要形成常态化机制,促进企业内部人才的纵向、横向合理流动。人才成长有其规律性,也有长期性,只有经过多岗位锻炼的人才,才能适应复杂、艰难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为企业培养更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六)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七)创新培训手段
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重点培养与全员培训、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引导企业主要领导加强对企业接班人的培养,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创新培训方法,选拔一批经验相当丰富、思想素质较好、能担当重任的优秀青年人才进行跟踪培训。
(八)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设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在研究经营管理人才股权和薪资激励的基础上,对获得与本岗位相应的本科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才,企业给予一定的培训经费支持和薪资补贴。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宣传,对通过自身的努力收获成长并对企业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要提高对他们的宣传力度;对在人才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个人作宣传报道。
三、结语
农资经营管理办法范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抓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抓现代农业的根本理念,以提高源头监控能力、标准化推进能力、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为核心,把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以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为抓手,着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健全监管队伍,完善长效机制,提升我县优质农产品国内、国际知名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实现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特色原则。根据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及特点,在发展好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等基础农作物的同时,突出银杏、杞柳、蔬菜、林果、花卉、黄烟、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抓好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链条,实现快速发展。
(二)标准化原则。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目标市场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建设一批能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操作、有效控制并合理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实行种植养殖全程监管的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
(三)规模化原则。根据我县特色农产品原料供需、产业集中度和环境质量要求等情况,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发挥基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建成符合目标市场要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四)内外统筹原则。围绕我县农产品现状及市场需求,立足国内外两个市场,积极发展一批外向度高的出口农产品基地,实行内外统一、全覆盖管理,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任务目标
(一)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目标。力争到2012年,全县各类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49万亩,优质林产品生产基地13.5万亩,优质肉蛋奶总产量达到5.6万吨,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达到1.5万亩;新增专业村84个,新增专业乡镇4个,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2个。
(二)农产品品牌创建目标。力争到2012年,全县新增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12个,"三品"认证12个,新增认证基地面积4万亩,新注册商标30个。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封闭式的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严格农业化学投入品市场准入,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全县大宗农产品以生产、贮存、包装、流通、销售为链条建立可追溯体系。
四、工作重点
(一)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
1、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是开展调查摸底。对现有基地进行详细调查,明确基地位置、面积、作物种类等内容,形成全面、准确的数据资料,为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农产品基地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整合土地资源。根据区域种植习惯,引进优势品种,优化种植结构,本着依法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和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扩大特色优质农产品经营规模,为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引进一批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创建规模大、附加值高、出口创汇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全县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快速发展。
2、实施农业标准化管理。制定保障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的技术要求及操作规程,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植保员、兽医、生产技术员等,加强基地用药指导,推广应用安全高效的农业投入品。推广"三品"生产标准规程和良好农业规范(GAP),执行国家关于用药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实行"统一化肥农药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五统一的标准化种植、生产管理模式。
3、大力推进各类质量认证和品牌建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步伐,争取市级以上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农产品都通过"三品"认证,都有注册商标。努力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积极申请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商标注册及认证。
4、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引导农民加强互助合作,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5、建立农业标准化建设政策推进机制。按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标准、考核细则和奖励办法,加强检查、考核和验收工作,并加大政策扶持和奖惩力度,促进优质农产品基地连片开发、标准化建设。
(二)建立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
1、制定管理办法。出台《县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督管理办法》、《县准入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企业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县农兽渔药市场准入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县准入农业化学投入品销售及经营管理办法》、《县化学投入品使用技术规范》等规定,建立覆盖全县的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专供制度。
2、严格准入管理。对生产、经营企业实行备案登记准入资格制度,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生产、销售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企业,必须登记备案,在取得准入资格后,方可在本区域生产、销售,并对农业化学投入品实施"加贴标签"的管理方法。
3、建立专营配送体系。制定在区域内开办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店经营审批制度和农业化学投入品配送中心、直营店标准,建立县乡全覆盖的农业化学投入品配送直供体系。
4、加强对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监管和执法检查。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对全县农业化学投入品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整治规范农业化学投入品的销售渠道,对不规范经营行为,特别是非法经营高毒、剧毒农药和滥用农药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三)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1、建立可追溯管理档案。对全县大宗农产品以村或龙头企业为单位统一包装标识和编码。全县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都要建立生产经营台账,严格记录生产环节投入品的使用情况,形成农业化学投入品"供、销、用"全程链式管理模式和有效控制机制。
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信息监管平台。有效查询农产品产地环境、施肥用药、质量检测等各种情况,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能够在消费现场通过视频终端看见或查询农产品从生产到零售的全过程。
(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评估预警体系
1、建立检测机构。依托县质监局,整合质监、农业、畜牧等已有检测资源及技术力量,建立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采取自建或者联合组建的方式,建立区域检测中心。有条件的乡镇、村和合作组织要结合实际,添置仪器设备,建立速测室。
2、加强生产质量监控。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等部门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疫情疫病监控计划,定期对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产地环境实施抽样检查,并定期通报。
3、加强生产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由县环保局牵头,会同农业、畜牧、林业、水利、质监等部门制定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生产区域的环境监测及污染防治监管工作。
4、建立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由县卫生局牵头,农业、畜牧、林业、水利、质监、药监等部门配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及时开展风险评估,预警信息。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处理,并保存好相关记录和档案。
(五)建立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
加强企业诚信等级评定和诚信管理。由县质监局牵头,工商、卫生、药监等部门配合,制定企业诚信评定标准,定期评价、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广泛开展示范区企业诚信教育,强化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提高企业诚信意识。
(六)积极融入多元化国际市场体系
1、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瞄准高端市场,加大对优势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打造品牌。以银杏、杞柳、板栗、创汇蔬菜、优质稻米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食品博览会等专业展会促销活动,努力提高我县农产品国际知名度。
2、大力推进基地和超市对接。引导县内农产品生产基地与超市适销产品对接,发挥其在销售网络、配送体系、信息反馈、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把我县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推向大中城市和中高端市场。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我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和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有关单位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的此项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各乡镇(街道)、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和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农资经营管理办法范文6
一、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农业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布署,结合农经站工作实际,组织全站干部职工认真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农经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3月底开始,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3月底至4月底已结束。通过深入动员,组织学习培训,各股室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农经工作调研活动。第二阶段从5月上旬至6月底,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等一系列活动,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紧扣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剖析思想根源,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在活动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提高对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端正态度,增强信心,进一步明确了农经工作的目标,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精神和农业局党组部署上来。
(二) 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
1、加强对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农民负担“四项制度”,继续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2、贯彻落实“一事一议”管理办法,做好筹资酬劳监督管理,今年4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省一事一议筹资酬劳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村民筹资上限标准和以资代劳工价标准,报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实施。
3、为更好地做好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宣传,让广大农民全面准确地了解直补政策,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三)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执行力度,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
1、继续贯彻落实《省政府转发农业厅关于做好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意见的通知》,全面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步伐,力争近期能够全面完成补换发工作。
(四)进一步加大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1、配合市财政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全面推行村级财务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会议,并负责起草《**市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市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实施细则》,报**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经市政府申批后下发各县(区),推动各县(区)工作的开展。
2、组织申报2009年省级财政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根据《**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09年**省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市及时布置,认真组织收集审核汇总上报19个项目。
况写成文字材料上报省站。
4、完成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绩效评价工作。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自评。并将绩效评价情况写成文字材料上报省农业厅计财处。
7、组织开展2008年省级示范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对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资金到位、管理使用以及实施进展情况等进行检查验收总结,涉及检查项目项目7个,通过市县两级的检查,没有发现项目资金被挪用、截留等违纪情况。资金到位及时,管理规范。目前,除宁洱县民安村仔猪养殖协会项目还在实施当中,其他项目已按计划实施结束,通过项目实施,部分已初见成效。
8、认真做好项目挂牌工作。截至2008年**市得到省级财政扶持项目35个,为了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根据省财政厅、农业厅项目相关管理要求,市农经站组织各县(区)农经站对2004—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单位全部进行挂牌,设立示范项目标识牌,并指导帮助项目单位开展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五) 加强农经统计工作
2、按时完成上报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计监测分析工作。
(六) 加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信息网络体系
1、开展业务培训情况。2009年5月31日前,全市共举办“数字乡村”工作培训29期,475人次,其中县(区)级11期,69人次,乡(镇)级18期,406人次。
3、网站维护及信息情况。我
4、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工程进度。市农业局分管领导及业务负责人通过网络、电话、报送进度统计表、到实地督查等方式检查促进我市“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使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1、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严格按照农业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认真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
2、加强对村级财务委托工作的督促检查工作及2009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组织实施。
3、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步伐,加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力度,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年初制定的50个的发展目标。
4、认真抓好农业部、省农业厅各项统计报表的培训、布置工作,做好2009年各项统计数据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分析上报工作,做到及时、全面、准确。认真开展下半年农村入户调查工作。重点做好农民收入、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查、资料整理、预测和分析。
5、认真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服务“三农”的信息通道工作。完善和稳定工作机构,加强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下半年市级计划开展技术人员培训一期。
充实完善栏目内容,突出信息的重点。加强对本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扩大我市名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发掘我市各地乡村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潜能;提供劳务信息、产品供求信息的,培育农村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劳动力转移、乡村旅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