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期教学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学期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学期教学计划

高中学期教学计划范文1

计划本身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教师学期计划最新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教师学期计划最新范文1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高二数学备课组教师,在深刻体会学校教研处的《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在很好地完成了上学年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拟在本学期,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端正的教学态度,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数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有计划的安排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备课组将进行每周一次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数学教学的动态、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将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要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全面推行主体式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分组讨论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中教师学期计划最新范文2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高二(1)班共50人,男生36人,女生14人;

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13人,中上等生约23人,中等生约6人,中下生约6人,后进生约2人。

高二(2)班共49人,男生37人,女生12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0人,中上等生约7人,中等生约8人,中下生约22人,后进生约12人。

2.(1)班学生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

班级存在的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要求: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理)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4.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5.(理)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类乘法计数原理;

会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6.(理)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

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利用实际问题的直方图,了解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7.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了解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8.了解程序框图;

了解工序流程图(即统筹图);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了解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了解结构图;会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

9.所有考生都学习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理科考生还需学习选修4-5不等式选讲这部分专题内容。

六、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

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

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中教师学期计划最新范文3紧张的教学工作已经开始,作为高二的第二个学期,我们的教学任务更加艰巨。因为在这学期我们将迎来高中统一会考和高三一轮复习。所以说任务很艰巨,责任也很重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项措施和计划,以帮助更多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学校教务处及教研室的工作方针与计划,以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个人业务水平,努力做到:求真务实、保质高效,力求突破,促进全组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要点

1、传达学校精神,落实工作计划

学期初,利用备课组会议,传达、学习本学期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做到上情下达,每位教师都了解工作计划和目标。

2、本学期工作重点

开展互帮互学,促进教师发展。加强常规教学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学术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工作措施安排

1、认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学术交流。

做到活动有内容、有记录,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精心设计准备好中心发言人的发言;

2、继续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3、做好期中、期末、月考评测及分析工作;

4、做好本学期教学总结工作。

四、具体工作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

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二备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

集体备课,教案基本统一。每次备课都有一个主题,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不搞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教案应体现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训练应用,以及渗透运用等,要对重点、难点有分析和解决方法。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反对个人主义。作业要求分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相应的作业,并注重作业反馈。

五、一些固定工作安排

(1)每周的周四下午参加数学组的教研活动,每周的星期五下午第4节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都有文字记录。

(2)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同科目或同科组的课,鼓励多听。

(3)每周面批学生作业一次。

高中教师学期计划最新范文4高二是学生整个高中外语学习的关键时期,我计划在下学期继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继续培养理解、分析和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高中系统的学习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一、所教班级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两个班的英语教学,这个两个班都是理科平行班,经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已基本适应了上课的流程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学生的语法基础普遍薄弱,单词记忆不是很理想,听说读写的英语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指导思想

注意根据我班学生实际,努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继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理解、分析和阅读的能力,让学生有效改善自己的英语学习。

三、教学任务及课时安排

本学期要完成选修7和选修8的教学任务,共6个单元内容。每一单元用3周,两册书共需18周左右,最后二周左右进行考前复习。

四、主要措施

(一)教学方面

高二年级是高中的重要阶段,又是高中三年的承上启下阶段。因此,让学生在高二年级打好学科基础并有所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本学期应达到以下目标: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培养口头和书面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自学能力。具体来说:

1.加强学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的主动性

只有当教与学形成了合力,教学才能取得的效果。因此,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乐学更善学。高中生应有的习惯和方法主要包括:

(1)学会查英语词典并勤查词典;坚持每天朗读,学会背诵的有效方法;

(2)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反复多次记忆单词,学会记忆单词的多种方法;

(3)学会观察语言现象,总结语言规律(如通过某例句总结出某词的用法);

(4)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整洁、独立完成),掌握各种解题技巧;

(5)坚持预习,学会看书;

(6)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7)学会记笔记和整理笔记。

2.强化三关训练,夯实语言功底

词汇、阅读、语法是每个立志要学好英语的人必须过的三关,三者有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

词汇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词义、词的搭配和用法。

具体做法:

1.积累词语,对课文涉及的重要词语,要总结、查字典解释重点记忆。

2.每单元写一百字左右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文短文阅读是吸收信息、学习语言、提高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学期将有计划地坚持每周补充几篇课外阅读文章并让学生阅读报刊文章写点评,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语法是英语的框架结构。

高中英语语法项目较多,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准确表达思想,必须引导学生学好语法。本学期将在每周安排一节课,系统地和学生一起学习各项语法内容。

4.在阅读方面,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头戏。

在单元教学中精心设计一节课阅读课,充分培养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技巧,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并且有计划的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5.在写作方面,坚持每周一次作文训练,训练题材、方法力求多样化,并能及时进行讲评。

并针对我班学生的写作基础,给予英文写作的指导和误区分析,可适当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常用的句型,句式,词汇和短语,或是很有代表性的范文。鼓励学生写英文日记,对个别英语特差的学生尽量多批改、多指导。

(二)在教研方面

1.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清楚哪些内容是新增加的,哪些内容是已经删掉的,哪些内容初中已经学的。

认真研究新教材,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进行自习辅导和批改作业。

2.坚持每周互相听评课活动,相互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积极参加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有力保证,有利于教师互为补充、共同提高。

高中教师学期计划最新范文5一、指导思想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坛,无私奉献,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

二、教师个人业务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学工作计划,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本学年我将注重开拓视野,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浏览教学网页,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己充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随时供给学生一杯水的自来水。

三、教研工作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观念。

1、本学期将以自学、交流、听讲座、写体会、网上讨论等形式认真系统地学习《课程标准》,逐步树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2、积极、主动地参加省、市、区、校各级的课改培训和学习,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切实转变观念。

培训和学习中,要积极参与,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先进的课改精神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不断练习基本功,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本学期,学校任命我担任政教副主任,主管学校卫生纪律工作。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为做好工作,我作如下安排:

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及管理条例,在纪律上,有班主任的密切配合,抓好学校的纪律,做到当天的事当天处理,根据相关条例严处严重违反校规校级的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搞好学校各方面的卫生工作。

高中学期教学计划范文2

关键词:化学与技术;美国高中;高中化学;化学教材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11-0051-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我国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中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高中化学教材“Chemistr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以下称《化学:概念和应用》)[1]中技术教育的理念与实施方法,以期为我国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1美国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技术教育内容

科学与技术已经发展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在教学目标的表述、课程资源的建设以及学生能力的形成方面已经不可分割, 呈融合趋势[2]。已再版7次的美国高中化学教材《化学:概念和应用》中的技术教育内容是融合在化学知识中,以“化学与技术”栏目(见表1)呈现的,具体可分为实用技术、实验室技术和工业技术[3]。

1.1实用技术

实用技术是指以化学知识为基础,应用于日常社会生活中的手段和方法。《化学:概念和应用》在第三章、 第十一章、 第十三章 、 第十六章 、 第二十章 和第二十一章共6章中加入了实用技术内容(见表1),分别为“形状记忆合金、高压氧气房、多功能胶体、法医上的血液检测、放射性元素在考古学上的应用”。这些技术内容分别作为元素周期律、气体的体积、水和水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和核化学知识的问题情境,不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习的化学知识,而且让学生体会、认识化学科学的实用性。这些实用技术涉及人类的健康(如“高压氧气房”)、日常生活用品(如“形状记忆合金”)和社会文化(如“放射性元素在考古学上的应用”)等多个领域。例如,“形状记忆合金”设置在第三章元素周期表的第二节金属元素后,学生对金属元素与合金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教材在技术栏目中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来介绍形状记忆合金,巩固学生对金属性质和合金的认识,拓展了学生对金属的实用性及金属对人类贡献的了解。

案例:形状记忆合金

问题情境:“超市中用来捆扎购物袋的镀膜金属丝的柔韧性很强,可以任意弯曲,既不会伤手指也不会扎破袋子。但是,如果我们将该弯曲的金属丝放置在一个特定温度下,它可以自发的伸直,这是为什么呢?”

技术原理:形状记忆合金的“记忆”原理在于这种合金具有两种晶体结构(结构1和结构2),结构1和结构2在特定的条件下(温度)可以相互转化。 一种合金在一定温度下结构为1时,合金可以被弯曲成任意形状;当温度改变至结构1向结构2转化的特定温度值时,合金的结构由结构1转化成结构2,此时已被弯曲的合金会自动伸直;如果再改变温度至转化的特定温度,合金的结构由结构2转化成结构1,合金又可以弯曲。只要控制特定的条件,合金就会显示出该条件下的特性:伸直或者弯曲,相当于有了记忆能力。

技术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的应用――血栓过滤器。

血栓过滤器由镍钛合金的金属丝制造而成,工作原理是:在低于人体体温的温度下将过滤器折叠,置入静脉血管内;在人体体温下,过滤器会自动打开,恢复原状,捕获血液中的凝块,阻止血液的凝块进入心脏和肺部,用于治疗当前发病率较高的血栓病。

拓展创新: (1)推断:室温下,改变镍钛合金镜框的形状,那么在高于室温还是低于室温的条件下,镜框能够恢复原状?(2)应用: 用镍钛合金设计一个能够平稳升降的简易杠杆。

1.2实验室技术

实验室技术是指用于科学实验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化学:概念和应用》介绍了化学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些现代高科技方法,如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色谱分析技术,分布在教材的第七章原子结构和第九章化学键中(见表1)。例如,色谱技术被编排在第九章化学键中。学生通过化学键的学习,知道分子中的原子之间以及分子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既有引力也有斥力。这时介绍色谱技术,让学生感知分子之间作用力的存在,深化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

案例:色谱技术

问题情境:“生活中有很多混合物,比如:血液、空气、食物等等,不计其数。科学家设计了许多方法分离混合物,其中有一种方法是色谱技术。那么,什么是色谱呢?海报被雨水淋湿后,上面的字会模糊,这就是一个色谱的例子。”

技术原理:利用待分离的各种物质在气相或液相中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和亲和能力等的不同达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技术类型:基于上述原理,介绍了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四种常用的基本分离方法。

拓展创新: (1)识别被雨水浸透的纸画上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2)设计一个实验方法,用纸色谱法分离一种混合物并获取混合物中的纯样品。

学生掌握色谱这种重要的实验室技术的同时,也了解了色谱技术在生活与工农业中的应用。例如教材告诉学生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与质谱结合在一起可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

1.3工业技术

工业技术是指用于工业制造和农业生产中的手段和方法。《化学:概念和应用》在第六章化学反应和平衡、第八章元素周期律、第十章物质的动力学理论、第十二章定量化学、第十四章酸、碱和pH、第十七章电化学共6章中设计了工业技术内容(见表1),包括“合成氨”、“空气的分离”、“提高生成物的产率”、“硫酸的制备”、“碳和合金钢”等。

“提高化学合成中生成物的产率”被编排在第十二章定量化学中。从硫酸的用途、经济效益和重要性等方面来说明技术的开发与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案例:“提高化学合成中生成物的产率” 技术

问题情境:“硫酸的产量一度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产率是提高产量的决定因素。那么,如何提高硫酸的产率呢?”

技术原理:生产硫酸常用两种方法―铅室法和接触法。

铅室法是工业生产硫酸的第一种方法,由于这种方法生产的硫酸纯度较低,质量百分数仅有60~80 %,现已不常用。但是其生产成本低,在对硫酸纯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种工艺。

接触法的生产成本比铅室法稍高,但是方法简便,硫酸产品纯度高,质量分数可达98%,产率高且没有污染环境的副产物,因而被广泛采用。接触法共有四个步骤(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一步: S(g)+O2(g)=SO2(g)

第二步: 2SO2(g)+O2(g)=2SO3(g)(催化剂作用下进行)

第三步: SO3(g)+H2SO4(l)=H2S2O7(l)

第四步: H2S2O7(l)+H2O(l)=2H2SO4(l)

技术评价:从成本、催化剂、产物的质量、产率和污染环境等几个方面比较,最终确定使用接触法。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原料丰富、产品纯度高、产率高,且无污染环境的副产物。像接触法这样的合理且经济的化学生产技术我们称之为绿色化学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所倡导的。

拓展创新:假设用煅烧硫铁矿的方法生产二氧化硫,写出化学方程式。硫酸是怎样用于生产盐酸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2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技术教育的编排特点和启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1编排特点

2.1.1以栏目形式呈现,体现学科教学与技术教育的融合

教材中的技术教育内容是以“技术(Technology)”栏目形式呈现,镶嵌在化学知识逻辑顺序的主线上,设置在知识教学内容之后。技术教育内容是化学知识教学的真实问题情境。技术教育与科学知识有机融合,达到相互促进,给予学生完整的技术教育的作用。

2.1.2以系统的技术教育内容展开,体现化学知识-生活问题-技术创新

每个“技术(Technology)”专栏都包括技术发展史或技术发明背景、技术原理及技术设计、技术应用类型、技术讨论等4个子题目。教材在化学知识内容后,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认识水平为基础,引入技术的发明背景;然后引入技术原理;再列举技术的应用实例;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该技术的设计。这种顺序使学生认识到技术是以严密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技术是进行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科学方法;让学生感知化学知识转化为技术产品的过程,形成根据科学原理设计、制作产品的技术观念,发展学生利用化学材料的特殊功能制造出合格产品的技术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实际化工生产技术问题的复杂性,了解技术不仅可以解决问题也可以制造新问题,技术的开发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效益及代价的权衡,技术的开发必须评价该技术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等各方面问题;最后让学生讨论该技术在解释和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时所发挥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启示

培养具有技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一直是美国科学教育的主旋律[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技术教育,在学科教学活动中,以拓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技术观念和技术设计能力等是美国实施知识的实用性教育即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5]。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技术教育内容分析与评析对我国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教学的启示如下。

2.2.1化学与技术教育的展开应以化学知识为基础

技术教育内容例如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具体的技术实例,让学生直观和深刻地感受化学知识如何应用于技术。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有效融合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性教育,让化学知识的应用性和时代性更加外显,知识因技术而鲜活起来,有利于化学知识的拓展,从而有利于化学知识的深化。

2.2.2 基于化学教学的技术教育要重视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

技术素养包括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考与行为的方式,其中技术能力是技术素养的核心。通过技术发明背景、技术原理及技术设计、技术应用类型和拓展等4个主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发明背景可以让学生感受化学技术发展的脉络,体会技术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技术原理可以使学生理解技术的科学基础。技术应用类型可以向学生展示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对技术学习的兴趣。拓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开放的讨论、辩论和交流,促使学生思考,发生思维碰撞,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2.2.3 化学教学与技术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融入了多种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技术类型,设置的拓展内容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进行科学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2.4 化学教学与技术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比如:教材中工业技术“硫酸的制备”从成本、产物的质量、产率和污染环境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生产方案,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正确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理解化学知识在改进技术、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将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与整个人类、环境和文化系统的复杂性结合起来,并以此为根据对未来做出决策,有利于STS理念的渗透,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美国高中化学教材化学: 概念与应用中的技术教育内容,不仅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应用各种学科知识的技术,还重视让学生了解技术的本质,形成技术意识、技术观念与技术能力等技术素养,形成对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革新能力,在竞争激烈的技术世界中,为自己开拓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这种编排理念与方式对我国新的高中课程结构中各技术模块的教材编写与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陈亦人.现代科学技术概论[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周青,杨辉祥,倪俊超.论技术教育的重要性[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9): 64~68.

[3]徐杰.让学生为技术世界做准备―美国技术教育改革的新动向[J].物理教师,2005,(9):50~53.

[4]周青,赵永春.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的职业生涯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4):60~65.

高中学期教学计划范文3

关键词: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实验教学;衔接实验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6-000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某些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存在着螺旋上升的关系,同一知识点可能出现在必修以及某个选修模块中。然而,对学生的能力层次和教学要求存在着差异,与之配套的实验有的实验内容不同,有的内容相似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分析整套教材不同模块间相关的实验内容,有助于必修与选修的衔接教学,有利于理解实验的教学功能,提升教学有效性。

实验教学是化学整体教学的组成部分,在必修与选修存在着相关性的实验教学中,同样要遵循教学的层次性与递进性,并依此原则来处理实验衔接问题。根据教材中的实验衔接特点和教学实践,可以将上述相关性实验分为如下衔接类型。

1 《化学1》与《化学2》的衔接实验

两册必修教材实验衔接内容主要集中在元素化合物部分,虽然实验内容大同小异,但实验设计的意义不同,所以教学侧重点也应不同。

案例1:钠镁铝等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及教学处理

《化学1》和《化学2》都有钠、镁、铝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内容,在两册教材中,实验内容相似但能力要求与教学功能不同,在教学时应避免简单的重复,要把握好两者的衔接关系。

在《化学1》中,钠、镁、铝等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是为学生初学物质性质服务,意在通过这些实验来探究相关物质的性质,从而自主构建知识。针对学生能力和已有知识基础,教学重点应置于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正确描述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或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探究,把实验现象与物质结构相结合,从而构建知识体系。

在《化学2》中,实验主要内容相似,但编排方式与教学功能则存在差异。在《化学1》中,这些物质性质的实验是相对独立地为探究学习物质性质服务,而在《化学2》中,这些实验是综合起来为探究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为学生构建元素周期律服务。在教学时,需注意其教学功能已发生了变化,其核心是探究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物质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教学应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实验并对实验现象从结构及原理上进行解释,对钠、镁、铝的性质实验进行比较并与元素的原子结构、所在周期表位置等因素综合起来,从而得出元素周期律关系。

2 各模块与《实验化学》之间的衔接实验

《实验化学》在必修的基础上分专题以课题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凸显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其中实验内容的选择是多方位的有的‘再现’必修教材中有过的实验有的来《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等选修教材,还有的则是独立于各模块教材的“新”内容;从教材发展的纵向来看,有的实验保留了传统教材中的经典实验,有的则属于创新性实验。

然而,由于在必修教材中没有像传统教材那样安排相对独立的学生实验课,必修教材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容易授课时紧张等因素的限制而常被处理成教师演示实验,把学生实验的教学任务安排到《实验化学》中,而到了《实验化学》教学时,又由于学校实验室资源紧张等原因无法集中落实实验活动,容易把实验教学演变成讲授实验,从而在事实上削弱了,比学实验的教学。因此,要处理好各模块与《实验化学》之间的实验衔接教学,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应有的功能。具体可作如下处理:

一是“下放、分散”《实验化学》中的部分实验内容到各册教材中。对于某些内容与相关模块教学联系紧密、技能要求不高的实验内容,可将实验教学、学生实验活动与相关模块知识教学结合起来。

案例2:《实验化学》专题4“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的教学处理

《实验化学》专题4“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实验内容与能力要求与《化学原理》专题2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专题2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相近,为减轻《实验化学》教学时的实验室压力,并避免简单重复,可以在《化学原理》中组织教学,将学生实验操作分解渗透到《化学原理》相应单元的学习中去,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从而提升对这些概念的理性认识。

与之相似的实验内容还有:《实验化学》专题2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安排到化学1专题3,以达到探究或巩固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教学目的;《实验化学》专题5课题1原电池、课题2电解与电镀安排到《化学原理》专题l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中;《实验化学》专题2课题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安排到《有机化学基础》中组织教学,以达到选修模块教学中增强学生实验活动,分散实验化学集中教学时实验室的压力,相互强化的同时又能节省教学用时。

二是“提升、强化”各册教材中的部分实验到《实验化学》中来。这些实验内容要求较高,不属于其他模块的教学重点却又是化学实验技能的重点,不应处理成“一步到位”,而宜分层实施逐步提升。

案例3:《化学1》专题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教学处理

高中学生初次接触“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是在《化学1》专题1第二单元,此时,学生的化学知识不多、不系统,渴望学习新的物质性质。鉴于该部分涉及面宽、内容复杂,学生一时难以掌握。根据课程标准对此要求不高的特点,对有关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实验技能不宜在必修教学时过度追求,只要求学生观察教师实验演示,在“理论层面”上知道其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及应用,在《实验化学》专题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再进行提升与强化。

相似的情况还有:《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1“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课题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虽然其知识基础在于必修,但其实验探究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不宜安排到必修教学中,而应在《实验化学》模块教学时进行提升与强化。同理,专题7课题2“阿斯匹林的合成”也不宜安排在《有机化学基础》中,而应处理成单独的实验活动进行强化。

3 必修与选修之间的衔接实验

除了《实验化学》中相关衔接的实验之外,还有许多实验存在着必修与选修之间的衔接关系。从知识与能力层次上来看,必修与各选修模块存在着相互衔接与螺旋式递升的关系,与之配套的相关实验也同样存在着这种关系。因此,处理好必修与各选修模块之间的衔接实验教学,关键在于对不同模块中相同或相似实验内容要求的分层把握,既防止在必修教学时过度拓展,又要防止在选修教学时简单重复。

案例4:乙醇性质实验的教学处理

乙醇性质实验分别在《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中出现。

《化学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中“乙醇的性质”对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仅限于学生通过观察说出乙醇跟钠反应、铜丝催化氧化的实验现象,通过比较水和乙醇结构正确书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宜拓展到其他性质实验与结构分析,为后续学习预留接口。

《有机化学基础》专题4烃的衍生物“乙醇的性质”是针对理科学生的,要求学生从有机物的结构认识物质性质,分析物质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乙醇跟钠反应、乙醇催化氧化,结合乙醇分子结构分析断键情况,从而建立起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的学科思想。教学时,还可以拓展乙醇跟钠的定量实验分析断键情况,探究醇的通性与特殊性,从而深刻认识醇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实验化学》在专题2课题2中安排“乙醇和苯酚的性质”,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醇羟基和酚羟基的性质异同。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等活动,达到迁移应用、深化认识、比较不同基团对羟基性质影响的教学目标。

同理,必修与选修衔接实验教学的知识背景、能力要求都存在着差异与衔接关系。在教学上,需要把握好两者不同的层次要求,必修时要控制实验内涵的深层挖掘,防止一步到位而加重学生负担。选修教学时要针对修习学生基础与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做好与必修的衔接与合理拓展,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学期教学计划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092-02

一、对高中化学教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理解

“问题解决”是一种知识构建过程,是以问题目标为定向的主动思维过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教学问题,组织、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形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依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认识,以积极探索的态度,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探究。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如下:

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

1.提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是提出有价值和意义的教学问题,把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教师要遵循新颖性、开放性、实证性、挑战性和关联性的原则,精心设计难度适当而又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递进式的关联,让学生在澄清认知困惑的欲望中开展积极的探究活动。如:在铜与浓硝酸反应教学中,我们就以下列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①浓硝酸分解时生成什么物质?②硝酸分解的哪一种产物能与铜反应?③氧化铜能否在硝酸中稳定存在?④在铜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可能起到了哪些作用?由于有明确的教学问题做导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条件、环节和实验的主要结果,避免了学生思维的盲目性,学生得以通过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实验的观察,分析铜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敦促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正确地书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分析问题。要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必须明确问题的性质,这就需要对问题进行表征,把待解决的问题与学习者已有的认识和知识结构联系起来。由于高中化学问题一般都比较抽象和概括,教师必须善于对问题具体化,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而透彻的分析,以实现教学问题与课堂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例如:要巩固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我们引入2011年广东高考试题:

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摇 ?摇)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究讨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对于此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基本的实验常识出发,进行具体的分析。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加入水中,并及时搅拌,故A答案是错误的;溶液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C答案不正确;蒸发溶液应该用蒸发皿,由MgCl2水解,所以加热时必需在HCl的气氛中加热才能得到MgCl2固体,所以D也是错误的。只有选项B符合客观事实。

3.解决问题。问题解决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习经历和思维方式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辨析问题本质和可能出现的歧义的基础上,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找到相应的联结,通过解决问题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例如对于以下问题:

室温下,将PH=10的碱和PH=4的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小于7,则混合前酸碱的组成可以是(?摇?摇)

A.HNO3?摇 KOH B.HCl NH3·H2O

C.H2SO4?摇 KOH D.CH3COOH Ba(OH)2

此题往往有同学认为HCl和NH3·H2O反应生成NH4Cl,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会水解而呈酸性,PH

4.评价与反思。问题解决并不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恰当的评价与反思,才能让学生明确在问题解决中应用了那些知识,学到了那些新知识,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如何防止类似错误的再度发生,还有没有更便捷的处理方法,最终解答的结果是否与预期目标相一致等事项。有了这样的评价与反思,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得到丰富和完善,由一个具体问题向一类问题的推广才能得以实现。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过程。教师必须根据特定知识内容及教学目标,用问题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追溯化学规律的动态演变过程。使学生从被动观察、被动记忆、被动理解中彻底解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起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中学期教学计划范文5

通过教学,学习必备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达到学生能力增强的目的。学生能独立完成教材上的习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新学期高中物理教师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新学期高中物理教师工作计划1物理教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把基础教育课程师资培训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做好高中物理教师培训工作,并为高中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做好准备。逐步实施常州市中学物理学科发展规划。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抓课题的研究,抓教学常规的实施,抓青年教师的培养。

本学期的重点工作是:搞好基础教育课程师资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改变学习方式。常州市中学物理学科发展规划的启动和实施。搞好学科教学基地建设。教学常规实施情况的调研和有关经验的推广,"多媒体辅助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的研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及资料总结,高中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培训学习和高中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培训学习。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为《课程与教学》、《教改动态》等报刊杂志积极组稿。加强中考和高考复习指导工作,特别是适应高考改革和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1、组织进行"多媒体辅助物理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

2、结合高中新教材的使用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进行总结。

二、做好培训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组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定现代教育理念,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组织学习物理学科课程标准,充分了解学科改革的突破点,逐步掌握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方法,并结合课堂教学组织观摩研究课。

3、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高度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并主动学习,充分挖掘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功能,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4、进一步推广和加强多媒体电教手段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组织高中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培训和学习,组织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领会新教材的结构体系,落实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发展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6、组织高中新大纲、新教材的培训和学习,组织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把握大纲的指导思想和教材的结构特点,重视物理在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生产技术和近代科技中的应用,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学习和宣传高中新课程标准,为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做好积极的准备。

8、组织高中物理教学研究课和专题复习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复习效率。

9、组织高三复习教学研究活动,探讨和研究高考改革思路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探讨和交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经验,及时通报有关高考改革的信息和有关的资料。

三、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1、举办物理教育和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对新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培训。

2、结合课题研究组织青年物理教师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研究水平。

3、组织青年教师研究课,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水平。

4、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术和写作活动,为《课程与教学》、《教改动态》积极组稿,为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而创造条件。

四、其他工作

1、做好20--年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的组织和阅卷工作。

2、做好20--年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常州赛区的有关工作。

3、做好市20--年中学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和其他有关方面论文的征集工作。

主要工作日程

九月:

1、教研组长和市中学物理专业委员会联席会议。

2、高中和高中教研活动。

3、有关课题研究会议。

4、高中青年教师研究课。

5、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辅导讲座。

十月:

1、高中物理专题复习课。

2、高中物理实践活动。

3、高三第一次(诊断性)四市联合测试。

4、重点中学高三复习教学经验交流。

5、普通完中高三复习教学经验交流

6、第13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的相关工作。

十二月:

1、有关高中学校常规调研。

2、高中青年教师研究课。

3、高三第二次(模拟性)四市联合测试。

4、高三复习经验交流。

一月:

1、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的组织报名工作。

2、初三复习经验交流。

3、高中物理科普讲座。

4、高中新课程标准宣传和学习。

新学期高中物理教师工作计划2一、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理念

(1)创设问题情境。

(2)开展探究活动。

(3)获得成功体验。

二、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1)确定教学“三维”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问题

(3)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

(4)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

(5)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

(6)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三、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1)确定教学“三维”目标。

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德育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问题。

(3)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

(4)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

(5)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

(6)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课题:高一新教材第一章第五节《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一)确定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a、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b、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时,结果是速度随时间增加或减少。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结果是速度随时间增加或减少。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c、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动。

2、能力目标:

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问题。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运动学与动力学的桥梁,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它比速度的概念还抽象。对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节的难点。

(三)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

在引入加速度的说法时,基于学生接受能力不是太强,让学生首先感受。让他们感受的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从而自然地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程度。

[多媒体动画]例举物体的运动:

①火车进站,②公共汽车启动,③骑自行车加速运动。

请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物体有速度、速度在变化。

[提问]:哪个物体的速度改变要快一些呢?

[学生活动设计(分组讨论)]: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同样从零加速到5m/s,运动时间有一定的差异,让学生体会速度的变化有快慢问题。

新学期高中物理教师工作计划3一、基本情况分析:

⒈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物理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水平。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能力要求也不很高,很多学生因为物理好学,从而轻视物理的学习。

⒉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编写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

另外,必修一的学习内容是运动学和静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

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

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4.加强教研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⒌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参入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我要学”。

⒍重视实验,重视实验能力培养。实验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式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采取的措施:

1、摸清学生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组织,完成教学任务。

2、抓好课堂效率。

上课力求高效,精讲精练,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成绩。

3、抓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及时巩固。

落实每个人的作业。单元复习和测试落实到个人,完善课前检查和试卷的单独评讲。

4、做好训练,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5、加强实验教学,能做的实验一定要做,能分组实验要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定要演示,要认真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新学期高中物理教师工作计划4一、指导思想

参照课程标准.依据考试说明、借鉴近三年高考试卷、借鉴往届复习迎考的成功经验、依托《三维设计》复习用书,回归课本,科学安排、扎实推进、高效做好高三物理高考总复习工作。通过物理总复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磨练提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梳理构建知识结构、积累经验,体会归纳题型—方法。提升物理学科素养和高考应试能力。

二、复习进度、阶段要求与方法

(一)第一轮:20--年8月5日—20--年1月15日(预计单科质检)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训练,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在这一阶段,渗透一些小综合,对复习过的内容进行滚动。本轮复习侧重于“双基”复习。刚进入复习时,学生对高一、高二学过的内容遗忘较多,所掌握的知识系统性差,漏洞多,个人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分析能力更为欠缺。本着夯实知识基础、形成知识网络的出发点,复习中应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复习难度适度,撒密网,步子稳。

在以章或相关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同学们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建立知识树。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对本单元的典型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并着重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然后对本章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训练,但训练题不宜过多,应精选练习题,不能搞题海战术,最后要根据训练中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收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小结,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复习策略

(一)学习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卷,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近三年新课程高考试卷,把握好复习的范围、复习的深度和广度。继续学习研究市高三物理培训的内容信息、要求和建议,向上届高三取经交流,结合本届情况,备课组教师认真研讨,科学策划高三物理总复习各阶段各环节工作。深入备课,分章节对《考试说明》各个部分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以《考试说明》的要求为教学的核心,以高考试题为范例,使教学更加接近高考要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重视复习的渐进性

第一轮复习切忌一步到位,要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这才符合认识规律。围绕复习内容,我们可以从理解概念入手,解剖典型例题找感觉,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递进式进行,这样基础才能夯得更实。要做到渐进性,就得认真选题,由易到难的排列进行训练,可以先看(例题)后做(习题)再探究,不断强化提高。要做到渐进性,采取先个别后整体的策略,即先单元后专题再模拟的复习模式。

(三)突出主干,夯实核心知识。

复习备考既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更要突出主干,夯实核心知识。落实对主要物理现象、过程的认识,对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对重要物理定律的掌握和应用。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处理好轻重缓急关系、把力用在刀刃上。

(四)复习基础知识与训练学科能力并重。

通过复习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并进一步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在这些概率、规律的应用中加深对他们的理解,训练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归纳问题类型及解题方法,形成方法能力认知结构。但要注意,只有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忽视基础知识,专门做难题、怪题,是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的。

在复习过程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1、加强信息问题的训练,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加强科技应用问题的训练,训练审题分析、物理建模、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验技能训练,提高实验能力。

(五)做好导优辅差,分类推进工作。

分类推进,可把班级学生分成三个梯队,本一梯队(中上生)、本二梯队(中下等生)、本三梯队(少数落后生),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分层布置作业,跟踪落实,抓实效。让他们学习有目标、学习有收获、有信心、有干劲。

(六)关注非智力因素,优化学习状态。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积极参与,课后落实过关。多和学生沟通,及时进行反馈,让学生学得开心,学有所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帮助他们及时树立信心,在复习中保持最佳的状态。

新学期高中物理教师工作计划5在实行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形式下,对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根据新形势实行的高效课堂工程已在影响着每一位教师,针对个人的教学实际,结合远程教育的收获,浅谈一下个人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改进措施。

1、教育观念要改变。

应该清楚地了解到知识是学不完、教不完的,所以教师在内容、习题的选择上要有所舍,才能使学生有所得。因为“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师既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中对这一理念的实施要完全放开,要做到对学生进行完全的解放,总是让学生按我们的思路去理解课本,这种老套路很多时候成为学生思维上的枷锁。新课程的高中物理学习的成功关键在于改变学习方式,培养正确的学习观。这样要求同学们要从“学会”物理到“会学”物理。当今的时代是个知识膨胀的时代,复杂的学科知识单靠个人的单兵作战已远远不能解决问题,新课程要求从“独立学习”转为“合作学习”,它可以使学习物理的效率有更多提高。课程改革提出要向同学提供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体育与健身、艺术修养和发展、社会实践等五大方面的经历的要求,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来讲,要切实改变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高负低效的学习方式,从一切为着分数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全面提升自己的“主动学习”。此外,同学们还要学会“量体裁衣”,选择好有利自己发展的.物理课程内容、物理课程深度学习,从习惯于“全面学习”到学会“选择学习”,使每一个人有全面的、均衡的并且富有个性的发展。

2、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

新大纲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上要有科学态度、科学作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应把“科学”放在第一位,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以便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巧学、会学,改变蛮干、钻牛角的学法。改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规律、死搬硬套物理定理,公式的学法。

3、适当降低教学梯度,循序渐进稳步深入

初中生进入高中后,会感高中物理学起会很吃力,为了能使学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平稳过渡,以避免对高中物理产生危惧和厌烦的心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降低了学生学习台阶的梯度,并把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进行对比教学,在学生对高中物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逐步地提高难度。

4、灵活运用教材

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物理的知识体系不再象旧教材那样严谨,有些知识显得有点零乱。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教材,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在讲完某一单元后,再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某一方面的知识专门重点地讲解,通过专题的开设,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重点知识的关联网络,达到对重点知识和规律的熟练运用,以及掌握重点知识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5、有意识地尝试探究式教学

新课标中的一个亮点就是探究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但是这种教学和学习模式并没有现成的东西供我们使用,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地、有意识地去尝试、去摸索。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参照其它版本的教材,尽可能地所教材中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要坚持在课堂上创造探究学习的物理课堂氛围,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推理、讨论,切实改变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高负低效的学习方式,从一切为着分数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全面提升自己的“主动学习”。

高中学期教学计划范文6

根据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要求,学校在传承我校优秀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全面发展、共同学习、自觉成长”为创新模式,“努力建设以自觉教育为特色的现代化示范高中”的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学生自觉成长为目的的现代化教育。为此,我们要形成以下共识:

1、自觉是xx中学的优良传统。“自觉的学生适合xx中学”的社会评价,从一定的层面反映着我们xx中学教育的特点,同时也反映着大家对xx中学教职工和学生在自觉方面的认同。我们靠自觉一直在“轻负担、高质量——规范办学——素质教育”等各方面走到了全市的前列,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同等分数、不同素质”的特点在社会上广为认同,我们靠自觉发挥着高中教育领头羊作用。自觉教育是学校自觉发展的结果和体现,同学们要成为新时期xx中学自觉教育的主人。

2、自觉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素质。《现代汉语词典》对“自觉”的解释是“自己认识到应该如此而甘心情愿地去做”。自觉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之统一,是自律和觉悟的统一,是知行合一的集中体现;自觉是保证学生主动成长、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展的关键素质,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源。同学们要深刻理解自觉的内涵,深刻认识自觉是实现自我价值和一个人幸福、成功的核心素质。

3、自觉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人总是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共同体之中,各种性质不同的社会共同体对于人的发展起着各不相同的作用。”学校应该是以学校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全体成员(包括领导、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学习为途径、以培育学生自觉成长为目标的“学习和成长共同体”。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认识就没有自我教育,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学习与成长无法替代,教育是让学生“自觉”的艺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同学们要充分认识学校自觉教育的重要性,深刻体会“一所学校的最大魅力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觉成长的能力。”

4、自觉成长是学校生活的主旋律。所谓“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是说从内打破,是主动成长、成才,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生命的主人。成长是不断自觉、不断成熟和成功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自觉即成长,因为:成熟的人是做该做的事,而非只做喜欢的事。高中阶段,自觉成长重要体现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不断进取。

自觉需要培养。学校提出:教学上不喂养,管理上不圈养,教育上不放养。用“守望”和“引导”来培养自觉,以高度的责任感创设和提供同学们自觉成长的环境和机会。“守望”是坚守和期望的结合,是责任和信任的统一。

同学们是学校自觉教育和自觉成长的主人,希望同学们一是要树立“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班级我作主、我的成长我做主”的成长主人公意识;二要思想上变为自由为自觉、习惯上变自发为自觉,行动上变被动为主动、角色上变配角为主角,主动和学校共成长;三要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学校自觉教育,着力培养自己的自觉意识、自觉习惯和自觉素养;四要制定阶段目标,在实现目标中提高自觉素质、用自觉素质来实现目标。

学校建立的学生会、自律委员会、膳食委员会、安全志愿者、班委、各社团都是学校自觉教育的组织和载体;学校安排的自习、无人监考、早读、午间时分的showtime都是在创设自觉教育的环境和平台;学校“立足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品质”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刻苦学习等,都是培养同学们自觉成长素质的手段和过程。被动应付、消极等待、自满自卑是成长之大忌,“阳光、全面、自觉、独立”应成为每个学生在阳泉一中的成长目标。

同学们,学校因学生而存在,学校为学生而发展。希望同学们在被守望中主动自觉成长。让今天的你比昨天更自觉,让明天的你比今天更优秀(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