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创新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新方案范文1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活动;主动教学
作者简介:沙超(1983-),男,回族,江苏南京人,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03)张悦(1987-),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助教。(江苏 南京 210046)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改项目“计算机学院物联网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法研究”、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TDJG00412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26-02
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1]然而当前,“重书本、轻实践”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2]钱学森先生曾不止一次谈到:“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这种模式说到底就是创新实践。”[3]
一、当代大学教学体系缺乏创新性的原因
1.忽视课程教学工作,无法做到“教学相长”
随着我国高校综合科研能力竞争的越发激烈,部分高校教师不再重视教学,而将重心转移到个人科研工作中,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未能变“任务式教学”为“主动教学”。教学过程中,以缺少互动性的课堂讲授为主,课后几乎不与学生交流,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2.教学内容无法与适应时展
我国的大学教学授课内容无法跟上当今时代的技术发展步伐。[1,4]以“操作系统”课程为例,2012年安卓、IOS等嵌入式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已经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教材中对此却鲜有提及。教材更新频率较低,教学大纲更新周期长,教学内容长期变化不大。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往往缺乏将新鲜事物融入教学过程的意识,教学形式与内容过于陈旧。
中高考与升学压力的有增无减使得“填鸭式教学”仍普遍存在。从该类教育体制中进入大学的学生必然缺乏创新实践的热情。[5]大学学习对他们而言仅仅是再读四年书而已。此外,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越来越大的就业或考研压力,大部分大学生也无暇顾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校园中比拼的仍是“学习成绩”。
二、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课堂教学需首先在内容上推陈出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其知识层面。以“编译原理”课程为例,学生对此课程的普遍反映是较为枯燥,无法提起兴趣,更不用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了。但若在教学中能结合微软的自动线程编译器技术、Intel的编译器优化技术等最新内容与学生共同讨论和分析实例,将能有效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当然,这要求高校教师在熟悉授课内容的同时能够及时、敏锐地捕获、学习最新的技术成果,对其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变教学形式是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独立创新意识的另一有效途径。当前,高校的课堂教学形式无外乎讲授、板书、投影、多媒体音视频等几种。这些方式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互动性和启发性不够。为此,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完全可采用半脱离书本的“全接触互动启发式”教学,以问题引导和专题讨论为主线引出教学内容。
2.重视课后学习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教师应尽可能布置和课程相关的创造型、研究型课题,不提供或少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搜寻相关文献、已有案例等形成创新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对于概念性与记忆性的知识点,尽量让学生以理解的形式记忆,而非强记。例如,我校已经开始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课后作业进行改革,以“网络在线编程”和“上机演示”等形式取代了传统的“纸上编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充分发挥大学教师在课余的指导性作用
不少高校教师还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而大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活跃,让他们参与到这些科研项目中不仅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项目的有效开展。如我校某教师2009年起让大二本科生参与研究课题,使得该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充分体现。该生在本科阶段共9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5篇,在我校本科生中名列前茅。在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的同时,该教师的科研项目也顺利完成。
此外,高校教师还可以通过创新竞赛在大学生中发现具备一定创新实践能力的好苗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我校每年都开展针对本科生的STITP(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立项工作,平均立项数量100项/年,学生参与度超过20%,指导教师通过STITP的形式使大学本科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使他们得到实战机会。
以上三个方面解决方案的相互关联如图1所示。
三、高校的教育职能部门需加强对学生创新实践的支持
1.积极实施教学改革
我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缺乏,与高校教学模式陈旧、教学任务安排不合理等不无关系。[5]为此,高校的教育职能部门应以“稳”和“新”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模式、大纲和任务进行必要改进,在不影响知识点覆盖的情况下适当减少理论授课学时,增加实践环节与讨论环节的学时数。同时,允许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开展多学科交叉教学和启发式教学。[6]
2.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实训机会
高校教育职能部门应大力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努力促成教师指导下的创新实践训练长效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行业优势和实训基地为广大学生提供实践创新机会。例如,我校每年举办的“华为杯”校园程序设计大赛、“中兴通讯杯”大学生科技节等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协办者包括华为、中兴、移动、联通等知名企业,涉及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学科,学生参与度超过60%,取得了良好的创新实践效果。
3.加强创新实践考核
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实践,高校可对大学生评优评奖机制进行适当改革,如增加实践创新能力在评优评奖中的考核比重,采用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评价标准,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执行力。我校在本科生奖学金评选过程中已明确定义了各类学科竞赛获奖的加分分值、发表学术论文及获得发明专利的折算分值等,大大提升了学生开展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三个方面解决方案的相互关联如图2所示。
四、结论
受到应试教育和“唯分数论”的长期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普遍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高校的教育职能部门还是高校教师都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一切可行条件,为培养出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5):38-40.
[2]董卓宁,段海滨,张江.大学生基础性创新能力培养探究[J].科技导报,2012,30(33):11.
[3]张西良,李伯全,潘海彬.创新学分制与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高校教育管理,2013,7(1):95-99.
[4]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2(3):6-11.
大学生创新方案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观念;法制教育;时效性;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52-03
一、前言
大学生是全面小康事业的建设者,是民族复兴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事关家庭、教育和整个发展的未来,要形成以素质和能力为中心,加强教育综合手段和专业教育,在辅助其他教育资源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促进大学生全面进步和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和体系。近一段实践大学生违法问题层出不穷,不但影响了大学生健康的成长,而且会对大学生适应社会,完成发展带来影响,必须对此加以战略和发展高度的关注。要看到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和优良法制意识建立对大学生的深层次价值,要从德育的角度提升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在道德发展的同时,推进大学生法制意识的提升,为大学生构建和营造出各方面综合进步的空间和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自身任务的完成,实现教育和社会持续、科学进步的价值和目标。
二、当前大学生教育中法制实效性不足的表现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的特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一直致力于将法制化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并在高等教育阶段将法制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而进行了广泛而突出的教育。但是,从近些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实际上看,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呈现高发态势,部分地区和学校,大学生犯罪率出现了向上的增长,轰动一时的“清华大学刘海洋泼熊”、“政法大学付成励杀师”、“云南大学马加爵锤杀同学”、“复旦大学林某投毒”等案件都在提醒社会和广大对于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生犯罪研究委员会主席康树华教授的研究,大学生的犯罪率一直呈现上升的态势,从改革开放之初大学生犯罪占全体犯罪比重的2.47%,上升到2010年的16.5%[1],并且在重大和特大犯罪的比率上有着显著的提高,社会生活影响恶劣、对社会秩序影响重大的犯罪在不断地攀升。现实的情况和本职的工作需要我们尽快认识到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严重形势,要形成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新机制,在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上,确保大学生得到素质和能力发展的保障,实现对大学生和高等教育共同的促进。
三、缺乏道德支撑是法制教育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因素
思想上出现摇摆是出现道德和法制教育不足的真实原因,于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创建的同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负面的部分,西方文化腐朽的内容给大学生带来了思想上的冲击和震撼,如果高校德育工作没有针对性和现实性,将会导致道德教育缺乏方向,进而影响法制教育的进程和质量,最终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创建,出现各种不利于大学生健康进步与成长的问题和倾向[2]。当前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一些高校的德育教育出现了滑坡和错位,这导致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出现了下降,一些学生盲目崇拜权力、金钱和地位,一些学生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严重,未来贪图物质上的欢愉,不惜进行诈骗、盗窃等犯罪活动,有的学生甚至达到了出卖灵魂、出卖肉体的程度。根据近些年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调查,以及对部分大学生成长的跟踪调查,一些专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大学生犯罪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法律常识,并已经具备了法律意识,是由于自觉性和信仰的缺失导致犯罪的发生。当前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中缺乏对学生自觉性和信仰的加强教育和突出培养,这导致大学生失去获得内在支持的可能,形不成道德的规范效应,难于建立自觉守法的意识,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实质真正灌输到大学生内心,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浮空和孤悬,造成以单纯的外力和强制力来约束和控制大学生,形不成对大学生全面的教育和发展。
四、以道德教育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基础是找到稳固的支撑和有力地基础,当前应该开发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新手段,从德育发展的高度,以道德教育为平台,提升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一)从认识的高度树立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1.重视道德教育
认识和理念是指导实际工作的基础,必须从思想上获得突破才能实现行为上的变革,也才能收到创新的效果,因此,各项工作必须将思想转变作为头等大事,改变认知上存在的误区和漏洞,实现行动上的改变。进入到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社会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同时也在对期间痛苦经历进行着深刻地反思,人们开始对传统进行了批评性否定,社会追求法律的作用,而失去对道德价值的追求,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了夸大法律作用,而忽视传统道德和文化的尊重,这使得大学生道德水平下降,法律意识失去了相应的基础,就没有了法制意识和法制行为的良好建立。当前应该从重新认识道德的重要作用出发,树立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和观念的新体系,形成对法律意识的有利支撑。
2.建立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要建立大学生对法律的皈依感和认同感,从内心接纳法律的约束,告别传统关键将法律看作是约束自己的锁链,要充分利用法律的保障作用和积极作用,实现大学生的发展,形成对进步和成长的支撑[3]。法律信仰的建立需要道德的规范作为保障,要在大学生中将道德教育列入思想转变的主体,形成各种方式和措施,真正将大学生道德教育落实到整个高校德育体系之中,发展出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建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措施和方法,全面起到对大学生进步的支撑。
3.建立守法精神
守法精神是大学生成长中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命脉和重中之重,要将守法精神内化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实际过程中,将法律的尊重作为一种自愿的行为,真正做到从他律被动守法转移到自律主动守法之上。实现守法精神建立的基础是道德观念的不断完善和持续发展,要通过道德教育使大学生明确美与丑的观点、善与恶的区别、光荣与耻辱的评价,从大学生内心的深处建立基础性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认知,为守法给予深厚、连续、持久、系统的力量支持,给守法精神的确立建立起巩固的基石,形成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深层次地贡献。
4.重视结合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以综合为途径,对于大学生法制教育也要走结合和共同促进的道路,要在思想上重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齐头并进,这样才能从道德规范上、法律知识上、思想意识上、行为实践上达到全方位的发展[4]。当前一些思想政治教材已经将法律和道德修养整合在一起,并形成的特殊的教育方式和体系,这有利于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二者的结合,有利于通过对道德的强化而形成对法制意识的培养,这种重视结合教育的方式,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实效,在大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也为大学生深层次法制观念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帮助。
5.进行动态教育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是一个长期、互动的历程,其发展不是线性或静止的,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动态,传统的方法对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进行了人为分割,导致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都出现了不系统,这会难于形成对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动态、全面的管理。新时期,应该从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实际出发,采用动态、促进、互动的方法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共同发展,真正从总体上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与法制意识。
6.加深对“新方案”的领悟
2005年高教办颁发了《思想政治理论》的新方案,(以下简称新方案),这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指南,新方案的精神要得到全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认同和重视,要从认识和思想的层面上对新方案展开进一步地思考和研讨,形成对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以道德的提高为大学生法律教育有效性的提高打下认识上和观念上的基础[5]。
(二)从道德教育实践中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1.从德育教育方向上找到法制教育的突破口
法律的重要基础就是社会公示和社会道德,只有提高大学生内在的道德观和道德意识,才能形成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道德需要和法律规范的行为,其中,道德的权威和道德的评判是主要的内容,这有利于法律价值深层次的体现。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基础之一就是要对道德的教育,要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讲诚信、讲团结等具体行为和活动中出发,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为法制教育的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法制教育有利的环境和氛围,打造出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新局面[6]。此外,要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得到更紧密地结合,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天进行进一步整合,给大学生找到全面发展的巩固支持,增加大学生自律意识,建立巩固的道德观念,真正为法律意识的内化创造有利的局势,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而全面的法律意识。
2.以法制教育来提升道德教育的水平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突出法制教育的价值和核心地位,同时也应该贯彻道德教育的思想和要点,要看到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一致性和相辅相成的特点,要看到法律教育的建设过程也是道德建设的必经阶段,因此,要统一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过程,形成法制宣传、道德教育、专业法律知识、社会主义道德的全面认知,达到促进法制教育实效性提高的作用。
3.以高校德育教育法制化提升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的现实性工作试讲德育教育工作尽快推向法制化管理来实现法制教育的价值和目标,在学生身边践行法制化管理、法制化教育,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认知空间和环境,这样既有利于德育教育的进行,同时也有助于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要将高校法制教育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体系和纪律上,形成良性的教育循环和促进作用,在实现德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7]。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个体角度上看大学生发展是家庭和团体的未来,从全面的角度看大学生能力的强弱事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时期对大学生全面素质进行综合发展,特别要以德育为基础,形成道德教育的强大力量,进而确保法制教育的实效性,真正为大学生的未来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勾勒出明确发展的画卷,在开发大学生进步空间的同时,促进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培养,在加速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过程中起到倍增和提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盛跃明,等.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特点及其预防[J].社会,2012(1):61-63.
〔2〕胡姝.普通高校法制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6(8):94-95.
〔3〕林妙珊.我国当前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分离的成因分析[J].高教探索,2005(4):88-89.
〔4〕王翠萍.从新方案看大学生法制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9):117-118.
〔5〕赵云芬.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17-18.
大学生创新方案范文3
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大学实验与高中实验的不同,认识到进行主动学习对其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然后再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将带教班级的学生分为两组,其中实验改革组按照以下方案进行,对照组按照普通教学法进行。
1.1课前预习与小组讨论:
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时以教材为主,以网络资料和图书馆课外书为补充。撰写实验预习报告,报告内容分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问题、可改进操作,引导学生尤其注意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问题的收集。在课前两天,自由组合的几个小组一起进行探讨,尤其是实验注意事项、实验问题和可改进操作的讨论。对照组学生只需参考实验教材写出普通实验预习报告。
1.2课堂学生讲解和教师补充相结合,教师演示和学生体验相结合: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主动预习习惯,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每次课堂开始时叫1名学生上台讲解实验,讲解完后,先由学生自愿主动补充。然后再由教师补充讲解学生未讲到位的部分。同时教师进行关键操作的演示,可以叫学生上台配合体验实验操作过程。特别强调让学生提出对实验部分操作过程的改进,对可行的部分将允许学生按照新操作过程进行实验。对照组学生不需上台进行实验讲解。
1.3学生实验:
生按照讲解和演示的过程完成实验内容。对于部分小组提出设计的可行的部分操作的改进方案,鼓励引导学生按照新方案进行实验。如果实验课堂不能够满足新方案的要求,将给学生提供教师药物化学科研实验室和相应实验条件,在课后时间完成。对照组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方案进行实验。第四,讨论总结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改进方案:实验完成后,在课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后撰写实验报告,对于部分实验,鼓励引导学生提出并上交实验改进方案。在下次实验课堂前,教师将针对实验报告和实验改进方案进行评述。对照组学生只需递交普通实验报告,而实验组的实验报告形式和内容形式自由。上教学方法的实施,与未参与改革组相比,实验改革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要好,学习积极性也要高,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明显要强,同时也让部分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设计实验的成就感,激发了其对科研的兴趣爱好。
2以有机化学实验为起点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
从以上参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学生中,组建本科学生课外科研兴趣小组,长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研实验、资料查阅、实验设计、学生课题申请、论文撰写、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和考研辅导等一系列的提高学生科研素质为目的的活动。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在笔者所进行教改的2个实验班中,实验组有多达18名同学主动强烈要求进入教师的科研实验室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由于学生的课余科研活性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因此笔者随后挑选了14名成绩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分成了2组,在一年二期的时候分别进入了两个不同实验室。与笔者以往通过其它途径所带的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思想动机总体相对较端正,除了5个学生由于急功近利、功利思想较强等原因而中途流失外,其它学生一直踏踏实实,完成了多个环节的课外科研活性内容,坚持到大四完成毕业论文。在进入实验室初期,这些学生跟着老师或不同研究生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也参与研究生的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汇报等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后,尽管有专业知识的限制,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积极进取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所在实验室的基本实验技能,熟悉了所在实验室专业中文期刊的检索,也初步懂得了简单实验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的设计。经过一年的培养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并进行了独立的科研实验。在二年二期的时候,利用前期实验结果,指导学生撰写并积极申报省、校级大学生创新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完成时指导学生撰写科研学术论文,利用取得的科研成果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等竞赛。以上完成的学生科研课题同时可以作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由于科研课题在大三基本完成,因此,在大四时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考研或者其它与就业相关的个性化活动中。通过三年多的课外科研活动及组队参与挑战杯作品竞赛,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培养增强了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科研能力,也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自制力、毅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整体综合素质较高。例如,首先组队的两组学生中先后申请并完成了三项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2010R413019,2011R413025,12R413020)和多项校学生科研项目;同时也发表了学生第一作者的论文或会议论文3篇;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由于毕业论文是几年积累的结晶,这些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较高,避免了目前普遍存在的本科毕业论文来自于教师科研成果的“拿来主义”。其次由于小团队有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至始至终坚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充电,其中有3个同学从大学一年二期到三年二期暑假,每个寒暑假都能留在实验室做实验,每个寒暑假只休息两周时间。再次,在所带教的学生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不是特别好,只有一人次拿过一等奖学金,但由于综合素质强,在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有5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有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各一名(整个学院当年考取985学校研究生仅仅3名)。
3小结
大学生创新方案范文4
关键词:工科教学 创新 教学改革 多样化
大学生是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在校期间受到很多理论知识、专业及技能的教育培训,他们较普通的人群有较大的创新潜能。开展创新教育是高等学校为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措施。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其担负的责任。从总体看,目前高校的教学改革基本停留在认识层面或一些单因素的分析与实践,缺乏对影响学生群体创新能力的多因素、多环节、系统性的研究。笔者结合对大学生创新教育教学的改革思路,对工科教育改革创新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创新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重视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注重发展人的创造性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创新教育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它渗透到学校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管理、课外社会、科技、文体活动等。 创新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体目标应该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等方面。[1]
二、创新教育改革思路的实践
1.把创新教育融于思想教育及管理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融入创新教育思想,在学生党课、团课学习中增加创新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实现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我们在试点学院组织成立了大学生求是创新协会和科技创新部,制定了协会章程,各班委会配备了一名科技委员。创新协会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举办各类科技讲座,举办科技创新研讨会,定期组织各类创新设计大赛和设计作品展,使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创新活动的热情,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潜能,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创新活动。
2.把创新教育融入课堂理论教学
为了在课堂理论教学融入创新教育,专门为学生开设了《机械优化设计》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创新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基于NX的CAE仿真》、《现代机床设备》等课程中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及时引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使学生能够及时接触最新科技发展动态,为学生奠定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基础。通过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训练平台。[2]
为了将创新教育教学有机地融入到一般工程技术课程中,我们选择《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为示范,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改革,在课程中增加创新性课题的讨论课,鼓励优秀创新方案进行实际制作,推荐参加院校及省创新设计大赛,选拔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作品申报国家专利。改革作业模式,选择一些典型题目由学生组建测试系统,完成实测作业。
3.把创新教育融入实践训练教学
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验课建设中加强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的开发,机构创新设计、机电传动控制、产品设计等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开放型的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工程训练中心,从而强化了学生实际动手的工程能力培养,工程训练中心构建模块化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为全校学生提供了工程训练实践机会。在生产实习环节,选择东风汽车、灿坤集团、一拖集团等多种类型的现代化知名企业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现场教学,为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构筑工程背景知识。
4.把创新教育寓于趣味效应
利用课外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自主性、能动性。充分发挥大学生求是创新协会的作用,通过协会广泛吸收学生会员,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创新设计大赛大型创新活动,组织优秀会员参加省内和全国创新设计大赛,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企业的产品创新设计,形成长效、规范的创新效应:“传帮带”效应、“趣味”效应和“主动”效应。
三、实践创新教育平台建设
实践创新教育平台建设的重点是在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建设。[3]
在实验环节中,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让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试验,拓宽学生实验思路。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强调教学方法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主的模式,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上,更好地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进一步对实验中碰到的实验现象从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设计环节,增加创新设计内容,做到科学选题。课程设计题目均应来源于工程实践,既要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最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使学生运用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在工程设计思想和能力方面得到锻炼。
改变现有的实习教学模式,改学生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在实习内容上,增加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内容:在实习方法上,由布置任务、完成任务、检查任务转为由学生针对实习题目提出解决方案和实施方法,并在实习过程中解决各种随机出现的问题。学生作为主体经历查阅资料、方案设计及比较、方案实施及调试和目标实现及评价等工程实践环节。
四、小结
走改革创新教育之路是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一条曲折之路。高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劲: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大学生创新方案范文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Jiangnan University explored the IoT(Internet of things) advanced engineers training mode, founde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lliance" and teaching practice base. Through analysis of this ne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 we pointed out the model of "five in One" is indispensable resource and precious wealth of training advanced engineers.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协同创新联盟;五位一体;人才培养
Key words: advanced engineer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lliance;five in one;talent cultivating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008-02
0 引言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启动的高校卓越人才培养项目,以培养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人力资源优势[1]。“协同创新联盟”是指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大力推进“五位一体”深度合作,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2]。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围绕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依托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111”引智工程,从组织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课外科技活动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出发,引导学生针对物联网产业需求,拓宽知识面,培养自学习和自组织能力,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1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
1.1 多元化培养方案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多元化培养方案,主要以各类实践性项目的形式组织实施。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科技创新俱乐部、大学生专项竞赛培训项目、企业家课堂项目、校企联合项目、学院自主科研培育项目、本科毕业设计等七项。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以大二学生为主,大学生专项竞赛培训项目,以大三学生为主,允许部分优秀大二学生参加,科技创新俱乐部、企业家课堂项目、校企联合项目、学院自主科研培育项目参加对象可以是各年级有兴趣的学生。
其中大学生专项竞赛培训项目包括以学校名义组织的全国性或省市级常规性大学生科技竞赛培训,例如全国“挑战杯”大赛、创业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等。
校企联合项目有四种形式,一是由教师联系并组织企业与学院共建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或依托主要技术领域(学科)与企业对接,建立产学研结对合作关系;二是由企业自主招聘学生利用寒、暑假或实习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践实习活动,并与学院签署实习协议,依托学院学科特色,与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对合作关系(如江苏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三是企业到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组织竞赛或培训等活动,并设立社会奖学金;四是由教师推荐优秀学生参加企业的科技开发或技术公关等科研项目。
科技创新俱乐部由相关企业提供设备,学院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由学生自我组织和管理,为全学院学生提供开展各类创新性研究和实验、实践的交流平台。
为培养物联网领域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本科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前瞻性,着重围绕物联网核心技术,即“感测-汇集-传输-计算-控制-应用”及交叉融合进行选题。课题范围应涵盖感知与传输的集成、传输与计算的集成、传感与控制的集成、测控与应用平台的集成等,以培养学生系统工程的观念。
1.2 常态化实施细则
1.2.1 组织原则 七种方案均由教师和学生自己组合团队,双向志愿选择。鼓励创新型项目,注重实效性和学生能力培养,每年每项至少一次,每个项目由3~5个本科生组成。学院给予全部或择优资助,每项资助学生元器件费不超过3000元,对教师给予(15-20)学时/项的工作量补贴,另予以2000元成果费报销,如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版面费、专利费等。
1.2.2 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创新训练项目”领导小组,由教学和学生管理口组成,主要负责大学生创新基地的管理和实施,包括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不断完善,各类项目的经费资助、协调组织、立项审查、场地安排、阶段检查、项目变更、延期与终止、结题验收、成绩评定、表彰奖励、资料汇总等工作。
2 卓越工程师培育实施平台
2.1 协同创新全面合作新格局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学院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科研院所、企业界和当地政府专家,成立“协同创新联盟”,专门研究、探索和实践政产学研外“五位一体”卓越工程师培育新平台,对学院的发展模式、格局、思路等给予指导,随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已初步形成高校、政府、科研院所以及国际同行共建、共管、共享的卓越工程师培育新格局。
2.2 教师团队协同培养新方案 工程研究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培养,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前提。学院基于现有实践基地和“111引智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搭建了两套双向实施平台,即“引进来”和“走出去”。“引进来”即由学院出面联系,聘请国内外知名高校专家和无锡“530”高科技企业科研人员,按计划时间到学院担任本、硕、博学生科研攻关和训练指导教师。“走出去”即一方面由学校或学院联系江、浙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将学院优秀的年轻博士送出去兼职;另一方面由学校、学院或教师个人联系国内外知名高校,派送相关教师出去交流、培训或深造。这一平台的创建和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工程研究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2.3 专家咨询-督查-反馈新路子 为使卓越工程师培育工作能正常、顺利、有创造性、可持续地开展,学院成立了由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组成专家督导组,监督、协调和推动各项目的实施,确保产学研的有效合作和科学发展。同时在学科建设、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培育等方面给予指导。
3 结语
无容置疑,当今社会,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极为需要,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以及国际合作“五位一体”良性互动优势明显。实践证明,“五位一体”机制的不断创新与实施,将是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中国大学教学[M].2010,(8):9-10.
大学生创新方案范文6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审视;理论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师范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社会进步与教育的进步奠基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基础之上。
体育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下级纲目,是指对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在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我国于1980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的总体特征是:培养目标得到扩展,更适应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课程的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选修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得到加强,教材得到更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与以往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体现了21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时代特征。几年来,其运行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与不足,这是研究的初衷,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教师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多种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历史发展的总体概况比较
3.1.1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分类与学时分配的比较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5套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分类和学时的分配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与4年总时数的比例高达67。8%;1986年和1991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学时稍有减少,分别为53。8和53。6;1997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为44。7;2003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减少到41。3,纵观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发展历程,主干课程由高度的计划性演变成宏观的指导性。
3.1.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结构的比较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来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突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我国专业院校对术科比较重视,因此术科的比例下降得不是很多,而师范院校对学科比较重视,其下降比例是所有院校中最多的。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和山西大学与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基本上保持一致,都接近63:37这个比例。其中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的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与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是几乎持平。但是武汉体育学院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大于1,可是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却小于1,而师范大学很明显则把学科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学科类学时的比例结构势必影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教学能力,因此有待于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
3.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互相间的分工和配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依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对2003年方案分析和比较可知,在必修课程的设置方面,2003年方案中必修课程为1126学时,6O学分,其中包括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两类,均比以往方案所占比例小,有其更大的灵活性、可塑性和指导性。
方案中任选课程分为理论学科和技术学科两类。共列出47门课程,而且这47门课程,绝大多数都是新型的、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与体系小型化和规范化的课程。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设小课,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扩大信息量,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数量多,供学生选择的范围广,自由度也就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有限学制、学时里,既要增加新的内容,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的矛盾。小型化课程一般具有微型化、前沿性和研讨型的特点,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大。
3.3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制度讨论的热点
近几年在师资培养中出现许多热点讨论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与“适应性”;体育师资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是什么?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如何寻求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最佳结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培养课程制度上表现为:课程设置中学科与术科的关系问题,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问题等等。
3.3.1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当然是体育师资,然而,近年来由于强调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被削弱了,体育师资培养质量下降了,尤其是在学校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许多从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似乎对学校体育改革“两眼~抹黑”,很难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强烈呼吁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大力加强“师范性”。这就给课程设置提出了公共课、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的比例问题。
3.3.2关于术科和学科的关系问题,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诚然,这两者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总应该有个主次之分。近半个世纪来术科和学科此起彼伏,从三七开到倒三七,翻来覆去,争论不休。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既有其相同点,又有其不同点。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就是既能够使用文字语言进行讲解,又能够使用形体语言进行示范。换而言之,体育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正确、恰当的技术示范和指导,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失去了自我价值,也就同时丧失了“体育”的品牌。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掌握牢固的体育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理论学习与技术学习并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圆满完成新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3.3.3对在体育师资培养中“一专’’与多能的问题不同的看法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是术科中普修与专修的关系。诚然,对“一专多能”的要求,从总体来看,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一专”与“多能”的理解及其关系上,却存在不同的声音。如今由于整个术科被削弱了,“导致学生一专也不专”,“多能也不能”,才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悲哀。此外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还存在在课程名称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科名称上缺乏规范性,在选修课上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将会更加清楚和明朗起来!
四、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