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创新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员工管理创新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员工管理创新方案

员工管理创新方案范文1

关键字: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企业管理是企业顺利运营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我国企业管理必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和满足知识经济兴起的要求,因此,现代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共同重视起来。

一、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研究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并不是对传统管理的一种否定,它是传统管理的一种升级和完善,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对传统的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管理进行改进。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包括了传统管理的精华以及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缺少了管理创新,企业就没有了生机。因此,加强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

管理方案的创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管理方案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方案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管理方案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管理方案创新是企业市场竞争取胜的迫切需求。

二、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的目标

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借鉴西方国家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的先进思想和成熟经验,通过对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力图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企业管理创新理论体系、方案,为我国推进企业改革提供发展思路和经验总结。

三、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的重点

企业管理创新方案首先要将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等不断出现,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不断产生矛盾,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必须加快创新步伐,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其次,企业管理创新方案必须与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相融合。再次,企业管理创新方案设计重在坚持。管理创新是不能停止的,一旦停止创新,必将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最后,企业管理创新方案要走民族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只有立足根本才能在日渐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式下发展壮大。

四、企业管理创新方案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和体制落后。

目前,一批企业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但企业管理上只凭企业主个人经验进行市场判断、经营决策和管理,仍旧停留在创业初期的水平。这种情况极大地损害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2、产权制度不规范。

有些企业脱胎于国有企业,与其母体的关系千丝万缕,往往导致产权关系难以理清。近年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权模糊这一深层次问题逐渐凸现。产权关系不清,经营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适应,直接影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使企业无法按照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运作,包括上市募集资金,内部持股等。这种不成熟的制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创业之初,借助多年科研成果的积累,凭借个别好项目、好产品可以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原有的技术退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之后,企业就面临缺乏新产品、新项目的问题。不少企业因规模较小,不具备开发新项目的资金和人才实力,难以再推出新产品,甚至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也存在技术创新线路上选择偏差的问题。可以说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五、建立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的办法

1、从发展能力型企业上寻找发展潜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今后国际间的竞争将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将取决于以下三大要素:

(1)企业的体制结构

就是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健全,运作是否得当,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各个层次是否职责明确,是否充分发挥作用以及是否相互制衡。

(2)企业机制和管理

企业的运行机制要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知识本身不创造财富,只有将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形成生产力企业的运行机制如激励约束机制、分配机制等就是为了达到这种目的。

(3)知识

就是拥有知识的程度及迅速运用知识的能力。今天的社会,服务经济已经取代了制造经济,知识工作者取代了传统的劳工。知识已成为一种资源,成为个人乃至整个经济的主要资源及发展的源动力,知识工作者的特点在于工作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成为知识工作者的必要条件。

2、从人的能力建设上寻找发展潜力和空间

人才的增值过程就是企业增值的过程。对企业来说,主要是建设四种核心能力:一是学习能力,要不断地学习充电,提高自己;二是适应能力,现代社会变化很快,工作和生活节奏也很快,对人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创新能力,要有新的思维、观念、方式、方法;四是竞争能力。这四种能力相辅相成,其中学习能力是基础,创新能力是关键。

3、制度创新改善企业管理

企业的制度创新,要求企业必须要对市场进行完整的调研,坚持科技创新为根本出发点,对企业投资实行规范制度的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通过推动企业的投资多元化,采购多样化让企业能够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企业董事会聘任善经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担任企业经理。进而能够发展和壮大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

六、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的内容

1、企业管理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企业文化创新是管理理念转变的最有效方式。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直接制约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文化创新主要包括: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和制度创新。许多成功的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通过塑造企业价值观和行为理念,建设公司特有文化氛围,会使企业员工形成一种责任感和归属感,调动员工积极性,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文化的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倚重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仅是指企业口号、标语和仪式等表层文化,更应该是一种鼓舞人心的精神。文化建设也是一项漫长的工程,应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全力打造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2、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创新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一种规定其内部权力、责任、控制和协调关系的制度,它是为实现企业既定的经营和战略目标而制定的。传统上,企业采用的组织结构通常是层级化、职能化的组织结构。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由此出现了一系列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创新性的组织结构形式。现代企业向着组织结构扁平化、小型化和弹性化方向发展,从刚性组织向柔性组织管理转变。这种组织结构既可以增强企业的灵活性,又有助于调动员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战略管理创新

随着跨国公司的涌现,全球范围内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错综复杂的动态环境中,谋求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企业间要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企业必须懂得怎样把自身能力和他人的资源或者能力结合起来实现企业目标。

总结

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创新方案的研究,在企业经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成不变的管理会制约企业的经营发展。因此,研究企业管理创新方案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王淑芬.知识经济与企业创新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 魏东,王璟珉.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现状与展望[J].中国工业经能力培养济,2008,(01).

[3] 张阳,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多元战略创新,《商界》, 2006年

员工管理创新方案范文2

【摘 要】管理创新必须伴随企业文化的变革,惟有此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正面功能,促进管理创新活动顺利实施。文章探讨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使企业管理创新顺利实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创新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含义

要想了解管理创新的含义,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社会经济实现有效运行的方式和方法,是任何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组织活动。具体而言,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管理者通过协调组织中人的适当行为和劳动,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工具,从而实现生产系统最高效率目标的社会活动。具体到企业层面,企业的管理创新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现有的资源,依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研究并利用新的生产经营过程,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并重新选择和构建新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的配套系统工程。

二、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1)企业管理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同志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视。大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体系,是增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企业管理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2)是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的需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不断地发展壮大,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是必须的。企业管理创新的观念创新超前,就能想别人之不敢想,为他人之不敢为,自然就能够发现别人还没发现的商机,将企业的优势发挥出来,取得管理创新的成功。(3)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地位,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一种理念,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合理,才能实现人、财、物、技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使其生存、发展、壮大起来。因此,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三、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员工对企业创新存在抵触情绪。在面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时候,企业员工往往存在抵触情绪,其根本原因一是人身上存在的惰性及长时间形成的思维与行为的惯性。创新即意味着变革,变革即意味着要打破以往的模式,因此员工会产生一种天然的防御心理。二是涉及到利益分配。管理创新意味着要打破以往创建一种新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分配关系,就有可能会损害到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例如会缩小他的权力,降低他在企业中的地位,增大他的劳动强度等等。这两个原因都使得企业大部分的员工积极反对管理创新,而员工的抵制常常会增加企业管理创新的难度和成本。(2)企业文化无法帮助企业管理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虽然无形,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支配力量很大,具体来说,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四大功能。每个企业都有其长期形成的、特有的企业文化。成功的变革必须考虑到组织文化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大多重感情、重政治、重人事关系。这些特点都导致我国企业在进行管理创新变革时困难重重。(3)非正式组织的抵制。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一般是同学、同乡、战友、师兄弟、朋友等自发的小集体。这种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结构相对比较松散,在企业中能够帮助发挥成员间的协作精神。从这一角度来看,非正式组织对于企业来说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但是在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改革时,由于使企业现有的安稳格局和秩序面临风险与挑战,有些非正式组织的共同利益因此而遭到损伤,他们会以降低效率的方式来阻碍变革。因此企业在推行管理创新举措时,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合理需求。(4)激励与约束机制不配套。激励是指企业通过设计适当的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员工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系统活动。管理创新的许多举措都与激励机制创新有关。任何一次管理创新举措如果没有根据企业目标设计出一套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充分把握员工的情绪,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创新目标最终将难以实现,因此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对管理创新十分重要。而这一点往往也是最难做到的。

四、企业管理创新应采取的措施

(1)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一是管理思想的创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需要有一个指导思想,统领和协调方方面面,这就是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是在对企业生产经营外部环境正确的把握,对内部组织状况准确分析,对企业发展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及其每个员工进行指导,同时和与企业有关的方面相互作用。管理思想对企业的全局和未来影响巨大。管理思想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发端。二是企业组织创新。组织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现代企业组织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和功能适应性调节的组合,是一个善于不断学习、适应变化和促进变化的有机体。企业组织的创新,是权利结构和利益体系的重组,知识和专业权利在企业组织中的安排出现增强的趋势,以专业单元和项目合作为主的创新,往往带来组织的创新。技术的积聚效应会产生新的企业集群。三是企业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的创新。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的创新,往往是根据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和内部资源有效整合的需要,加之科学成果综合运用的结果。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比较直接,可以为员工直接应用,如管理风格的创新、绩效管理方法的创新可以作用到每个员工,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管理方法的创新,则对企业业务管理流程及其技术产生局部或根本性的改变,新办公设施及其流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则会改变工作方式和实现新的业务组合等。(2)企业管理创新应采取的措施。一是制定可行的管理创新方案。一个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否取得成功,能否最终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创新方案是否具备可行性。一个操作性良好的管理创新方案往往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正式实施管理创新之前,应进行详细、深入的调查、研究,要做到看准、摸透当前所有的问题,对症下药制定可行性强的管理创新方案。二是采取积极措施,转化员工抵制。在上文已提到过,企业员工对企业的管理创新总会存在抵触情绪,这种情绪还会转变为实际的抵制行为。要想使得企业的管理创新顺利开展,就面临着如何转化员工的抵制的问题。首先要通过使全体员工产生危机感而理解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通过充分的沟通和解释变革目标而使员工充分理解并认同它,并通过创造机会让人们表达他们对现状的评价,对变革过程的希望和建议,使其成为变革中的一分子而不是旁观者;最后通过充分调动其潜能和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使员工关注变革的结果并为之努力。三是增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适应性。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以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基础的,脱离了这个基础,任何创新措施都是无效的。因此,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升员工的适应性,通过自上而下的培训教育,使员工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学会用新的观念和方法来看待和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新问题,从而增强对企业管理创新的适应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他们对管理创新的理性认识,使他们自觉成为管理创新的主力军。

总之,企业创新是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管理创新与管理规范的关系,积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组织柔性及组织扁平化等措施,对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雷晓东.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9)

员工管理创新方案范文3

【关键词】 中小民营企业 核心竞争力 管理创新 构建

1 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弱的原因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仍不乐观,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乱、难、慢、少、低”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产权关系乱。中小民营企业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多为个人或几个人合伙出资设立,由于急于取得成功,形式比较草率,加上法律意识的淡薄,在企业设立时没有明确产权关系,产权关系乱,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经常发生产权问题的纠纷。

(2)企业改革难。我国企业改革难,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改革更是难上加难。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是家族化管理体制,极少企业建立规范化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极少企业建立了一套健全完善的社会化的管理监督机制,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管理效率低下,企业改革举步维艰。

(3)技术开发慢。由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力有限,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相对较少,管理者对技术开发的重视力度不够,这就必然导致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步伐缓慢,缺乏企业发展的技术动力和源泉。即使有的企业有意识要投入了资金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也往往因为投入力不从心,资金不足等而导致技术开发和创新难于达到理想的效果。

(4)管理创新少。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者普遍缺乏管理意识与创新意识,即便是有管理与创新意识,很多也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付之于推动创新的行动。甚至有的管理创新行为往往因为人力、财力、环境等诸多因素而难于进行下去。传统、落后、低效的管理体制依然是大多数企业管理的主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与创新。

(5)职业管理能力水平低。企业管理者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益。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者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不高,专才多,博才少,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 持续的管理创新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里的原动力

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发展,最终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标志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从而在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创新。体制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构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个重要的途径依靠体制创新来实现。通过对企业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培养企业同内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观念不仅支配着企业的行为,还会促进企业管理者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思维上的改变,甚至产生一些思维上质的飞跃。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管理者的现代管理意识,形成企业管理者独有的文化力、敏感力、亲和力、团结力、威信力、心理素质以及表率力,以企业管理者个人特有的人格魅力,影响企业全体员工。要改善思维方式,注意在不同阶段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改善提高。

(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一个企业应掌握一定的关键技能和技术,这是整个核心竞争力系统中的主导和中枢,是企业独具的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势所在。

(4)组织创新。组织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中小民营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企业一切创新管理活动的源泉和基础。组织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本,要构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就要做到组织与环境变化相适应。首先要构建学习型组织,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决定着企业学习的效率,也决定着其市场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构成。其次要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构建的过程。构建企业文化的关键是要以理想、目标、制度、机制等来影响企业,汇集全体员工的智慧,创造一个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力量统一的领导群体。企业文化对企业是一种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培育和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加强管理,培育适合企业核心能力发展的管理模式,才能把企业机制改革的能力和技术进步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企业高层管理者应探寻适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管理制度,探寻既保持公司独特性,又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管理管理模式。将东方文明的管理特色与西方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在管理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富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3 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和遵循原则

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者运用系统的理论体系,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企业资源整合方式,对企业运营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过程。根据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企业管理创新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

(1)目标性原则。实施科学管理的目标是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明确创新目标也等于是提出了今后进行检验和评价的标准。因此,企业实施管理创新就应该明确目标,所有的管理创新活动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来进行。

(2)有效性原则。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管理系统的整体效能,管理创新方案必须适应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资源相对稀缺,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也不是很高。因此,在实施管理创新之前,对于所采用的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的进行充分的分析以及对创新方案的科学选择非常重要。

(3)系统性原则。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管理创新过程中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实施管理创新时,一定要对企业所处内外环境和各种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考虑清楚管理创新的影响范围、程度、时间,以及出现预想不到的情况时所能采取的备选方案和措施。

(4)资源保证原则。企业管理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讲究各种资源匹配。管理创新需要调动企业各方面的资源支持,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的作用。

4 中国中小民营企业实施管理创新的策略

(1)理念创新主导策略。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一个企业运营的灵魂,科学的管理理念是中小民营企业新一轮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小民营企业在实施理念创新策略时要注意要彻底摈弃以往的经验主义。企业要生存并稳定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不断学习并吸收先进管理方法的理念,并在管理理论和方法上不断创新,既要做到与时俱进,又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

(2)人才培育开发策略。在企业里,人是最积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要从着眼于培育企业人才的角度出发,通过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培育人才等各种措施从而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其创造潜能。

(3)技术开发创新策略。针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实验和设备手段相对落后的实际,企业管理者应足够重视,加大技术投入,培育技术人才,推动技术创新。

(4)企业文化渗透策略。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有人员认可并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内容。构建中小民营企业优秀的文化,形成企业的文化特色,能够提高企业效率,使企业领先于别的企业。

(5)信息化管理策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已经快踏步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与人力、资金并立的三大企业战略资源,企业唯有加强信息化管理,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构建竞争优势,形成i企业核心竞争力。

5 结语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是只要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企业家能够有勇气有决心大胆改革,勇于进行管理创新,一定能够发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构建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中国中小型企业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慕朝师.提升企业管理创新促进企业良性发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6).

[2]陆道生,王慧敏.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员工管理创新方案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迅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着创新,无论站在政治经济学角度考虑还是站在社会学角度考虑,如果企业没有创新,那么企业也必然得不到进步。建筑企业长期建筑的战略目标就是创新、改革、发展一体化,尤其是面对国际承包商走进中国市场,使得我国建筑市场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力,因此建筑企业要不断的创新和完善自身。

一、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首先,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建筑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要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其次,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工程投标中存在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较为严重,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的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再次,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的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

1、创新需适应市场的需求

建筑市场本身具有多变性,所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必须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样建筑企业才能有所作为,在施工中不仅可以为社会创造效益,而且还能为企业自身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开拓市场和占有市场的关键就是良好的社会效益,如果施工企业的建筑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施工进度拖后,那必然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形象,这样要占据市场是十分困难的。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就为自身开拓市场和占有市场增强了能力,所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2、创新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发展与企业管理模式两者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要使得企业的潜在生产力被充分的发挥出来,是需要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三者的有效结合。在补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是不用愁的,有很多,但是在市场经济时期,与之完全不同,劳动对象是需要依靠市场竞争而获得的,竞争中如果失败了,那么劳动对象是得不到的,潜在的生产力也就无法得到发挥,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必然被市场所淘汰。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途径

1、项目管理观念要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种模式,而是要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不断创新完善。这一方案就是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方案要具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2、项目管理责任制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情况是规模大,并且工程分项施工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难度是很大,在工程主体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精简生产关系,减少施工管理的层次,将原先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转变为扁平式管理方式,实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多个方面的管理要素,根据不同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侧重点,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基本责任制与项目成本核算等方面始终在项目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实际落实情况,将决定项目管理的成败。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在企业授权范围内,处理好建筑施工工程内部的多方关系,切实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能够协调有序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市场机制、分配机制、监督机制与服务机制等多项机制确保工程项目经理责任制得以落实,开展灵活多样的组织体系,来进一步实现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控制与落实,确保工程项目目标能得以实现。

3、管理技术的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以及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它包括:对现有的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方式进行的技术改进或创造活动。技术创新分为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再创新三种模式。技术创新既可以由企业单独完成,也可以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完成。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包括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单靠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来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工程管理的实际需要。应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建筑工程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对大量的工程设计图纸、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资料及参建各方的信息资料等进行及时、有效地分类和归档,建立相关的技术文档,同时,参建各方通过网络技术对这些信息资源可进行共享。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能大大提高工程管理工作效率,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4、造价控制层面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还应注重造价控制层面的创新。首先,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造价管理系统。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建立包括项目负责人、法人、基层员工等三个层面内的造价控制系统,并且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调节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施工项目法人在决策中处在核心地位。项目管理负责人一般是负责项目的施工进度与质量、经济核算与工程款回收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基层施工队伍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建立完善的三位一体的造价管理系统,能有效确保整个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其次,强化企业目标成本方面的管理。建筑施工项目中企业产品成本目标的确认是和产品价格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企业目标成本的制定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并展开有针对性的测算。应根据作业层面的直接成本费、项目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等不同层次的费用进行测评,之后再按照各个项目造价来确定企业目标相关成本,计算出市场实际可以接受的相关成本指示。

5、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拥有优秀的人才就拥有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要不断优化内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管理机制。增强人才凝聚力,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规划,通过委外送培、岗位培养、自学成才等多种形式,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各方面优秀人才口要重点加强专家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尤其要树立专业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建立起门类齐全、优势互补的多层次人才队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而施工管理的创新,更是施工单位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只有从施工管理工作的实践中,逐步吸取经验教训,慢慢摸索出符合市场需要、施工单位自身实际情况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机制,才是施工单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尹建平.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

员工管理创新方案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现状 创新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199-02

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1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其发展和复兴建立在大量的基础工程建设之上。建筑业已经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工程项目管理本应该在建筑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很多建筑行业业主的工程项目管理意识很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项目管理的优势。使得项目管理的优势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而建筑工程管理更多的是依靠行政手段达到目的。往往业主认为在技术上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额外的支出来进行项目管理。因此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并未建立与工程项目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体系。

1.2 工程项目管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我国建筑工程还没有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性及系统性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只有少部分的高等院校开设了关于这方面的课程。另外,大多数的建筑施工单位从未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程序和工作手册,项目管理方法与手段还很落后,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软件系统。

1.3 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总体水平不高,缺乏竞争力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承包单位、施工单位总体水平不高。竞争力薄弱,不能适应建筑行业国际化发展需求。目前我国的设计单位多为综合性设计单位,包含着结构、建筑、机电等多工种。由于组织过于繁杂,从而导致设计单位不适应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以设计为主的总承包体制。另外监理单位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对监理的性质、任务、机制认识不到位,监督不力,仅局限于对施工质量的监控。令人遗憾的是,国内众多工程项目,如小浪底水电站、鲁布革水电站、深圳地王大厦大亚湾水电站、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许多大型项目的项目管理被国外的项目管理公司所包揽。

1.4 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完善

尽管我国在 2002 年颁发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同时还颁发了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也没有和国际项目管理标准接轨,要做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另外在工程管理中,出现的执法不严和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管理。

2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意义和策略

2.1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意义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创新。目前我国一些建筑工程企业存在着在工程投标中相互压价的现象,而且在建筑工程行业中还有拖欠工程款项的问题。使得各种职能错位的现象经常发生。项目工程管理中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我国制度不完善,更多的人为因素。要想弥补这些问题,就必须在项目工程管理中勇于探索创新,寻求适合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和模式。

2.2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策略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要实现创新,首先必须符合市场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实现盈利。建筑工程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保证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从而使建筑企业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鉴于目前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市场为主导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继续开拓、占有市场。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不高,并有许多遗留问题。对工程管理的创新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仅仅按照国外的管理水平进行改革创新。如果一味追求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忽视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那么建筑工程管理的改革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2.3 创新建筑企业工程管理观念

建筑企业管理者应当审时度势创新管理观念,处理好工程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并确立项目管理目标,主要包括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确保项目合同的各个条款得以切实落实,保证这四大管理目标能够在工程管理中予以实现。建筑企业要处理好成本、质量、工期和安全之间的关系,针对四个目标制定优化方案,在全面考虑和处理四个目标的基础上,使工程管理得到优化,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

2.4 创新建筑企业管理体制

建筑企业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实施科学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明确企业、工程项目、员工的责任,有效协调工程项目管理的关系,全面改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建筑企业要明确内部机构的责任体系,通过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来提高企业独立法人地位,增强企业控股的重要程度。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以此规避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增强施工合同的执行力度,提高工程管理能力。

2.5 创新建筑企业技术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企业应当积极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由于现代工程管理涉及多学科领域知识,需要大量、可靠的信息作为管理依据,所以建筑企业应当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设信息化的工程管理体系,冲破传统工程管理体制的束缚,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同时,信息化工程管理系统的建设对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高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掌握工程管理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才能切实发挥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3 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作为展示一个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的窗口,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推动企业的经济快速增长,还能够为企业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员。经过建筑企业多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在一般的建筑企业里面,有项目经理部、组建指挥部及它们部下的各级分别负责安全、合同问题、施工质量和进度等具体项目的管理机构。但是,诸如人力资源浪费,设备及物质的配置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改革创新。

3.1 组织机构上的创新

虽然建筑企业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建筑工程的管理跟着企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组织管理机构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对管理机构进行创新。在以前的工程管理中,随着合同的签订也就产生了项目经理,他们在名义上代表的是施工企业,能够自主支配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他们各自负责的比如合同问题、安全、成本、施工质量和进度项目进行管理,这样就可能使他们只顾自己负责的方面,不能顾全整个施工大局。另外,他们也不能承担法人能够承担的责任,这样就可能使得当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各部门权责不明确,这样的机构管理模式,必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针对上面的问题,建筑管理人员必须对管理的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创新,成立一个专门的对各个项目部进行管理的管理部门,对整个建筑的施工国政进行统筹的计划管理,做好对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3.2 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为了能够使建筑企业较好地长远发展,首先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其管理的创新工作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尽力培养和引进一些高学历的管理人才,在管理的创新问题上加大济投入,明确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建立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案并适当采取措施,确保创新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能达到落实。另外,在建立的创新方案中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尽量将方案不断完善,不要生搬硬套,使创新方案够体现管理的内在要求和顺应时代的发展。

3.3 管理技术上的创新

工程从竞标成功到最后的交工验收,除了需要先进的施工技术外,也离不开先进的管理技术。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工程比较分散,涉及的人员也多,在工序上也比较复杂,是一个劳动力非常密集并且分工也较细的行业,要想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我们必须把一些新的、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建立管理系统。

4 结语

建筑企业在创新企业文化时应当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方面要重视企业价值观的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文化机制的创新。创新机制主要包括构建企业文化目标机制、传播机制和激励机制,扩大企业影响力,同时重视创新阶段的实时转换,充分利用国家创新体系提供的创新资源,从而促进建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企业注入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项目管理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为了加强对项目工程的管理,其各个部门必须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创新,并能够熟练的运用新知识、新规范,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做好管理工作,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员工管理创新方案范文6

市场经济本质就是竞争经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实质上却是隐含于产品技术背后的“创新理念、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创新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必然的行为。企业要依据拥有的资源条件和创新优势,来增强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确定相应的市场创新目标,采取“四个创新”与“四个建设”有效途径进行调整组合。

一、四个创新

1 观念创新。在观念创新中首先应强化四种意识:一是时代意识。走在时代前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之所在;二是创新意识。只有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持活力。要善于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三是科技意识。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只有时刻关注世界科技革命浪潮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才能提高形势任务教育的效力:四是阵地意识,关键是管好、用好思想文化阵地,创建企业文化,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有效形式。

2 内容创新。有专家学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体系。还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教育活动。在新的世纪里,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紧紧抓住,因为这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解决的深层次思想问题。必须大力开展科学知识教育既科普教育,用科学知识开启心智,可以与党的思想观念,使知识在经济建设中出生产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出说服力。

3 方法创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群众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又是思想政治的依靠力量。不了解群众,不反映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能有的放矢,也不可能有群众基础。只有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摸准社会的思想动态和走向,才能增强预见性,只有深入体察群众的情绪和意愿,熟悉各类不同人员思想活动的特点,才能增强针对性,只有真正了解群众的需要,知晓工作对象的所念所求,才能增强实效性。应着重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同志西柏坡讲话精神。务实企业各级干部的理论思想基础。

4 机制创新。机制创新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生机和活力的需要。机制创新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领导机制。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制,应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制度,依靠制度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制约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操作性;二是运作机制,建立建全运作机制应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机制和渗透机制上下工夫。完善教育机制要求在内容上将政治导向,思想教育,及文化陶冶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群众自我教育、相互教育。完善渗透机制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具体工作中去,把影响大局的、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

二、四个建立

1 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是全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们都有可能成为管理创新的发起者和执行者,缺一不可。因此,必须在企业建立一种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帮助员工培育和建立创新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始终依靠创新。一旦企业全体员工建立起了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价值观,企业的发展也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 建立有利于管理创新的组织结构。为了应对日益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增强管理创新和适应能力,其组织结构逐渐朝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小型化。即对企业进行“化大为小”,把大公司分解为小公司或模拟小公司,鼓励小公司担负职责,激发创新活力。二是扁平化。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层次不断增加,企业的管理呈现官僚式的低效率,因此目前很多企业开始在组织结构设计上采用管理层次很少的扁平结构。三是有机化。也可称为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有机的组织结构类似一个生命有机体,这种组织结构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及时地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灵活而有效的反应。

3 建立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分享机制。21世纪是属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外部不断更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正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实质上也正是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对这些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加以吸收应用的过程。与此同时,当外部这些新的东西吸收到企业内部后,还应当建立起知识分享机制,每个员工都奉献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并随时可以学习他人贡献的知识,互通有无,更加有利于企业员工的知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