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范文1
1.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和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冲击着我国长期存在的旧的道德观念,对人们形成新的道德观念如公平竞争观念等。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给道德的变化带来了某些消极影响,如拜金主义蔓延、私有意识膨胀等。即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此基础上道德的双重作用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的冲击,如何科学引导大学生的行为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务之急。
2.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我们办学的大方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办学的根本宗旨。因此,高校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大学生树立为建设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的同时,重视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塑造。
3.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无论从心理、生理还是道德行为上讲,都处在一个转折时期。一是二十岁左右的。他们带着对社会现实的直观认识进入大学,进入大学后又继续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市场经济中的种种道德观念和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大学,引起大学生情绪的波动,这种波动会在大学生思想观念上形成许多矛盾,产生种种困惑。二是大学生的年龄和经历使他们激情多于理性,易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在对市场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诸如腐败现象、极端自私自利的行为等产生强烈的不满或深恶痛绝,但同时又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崇尚个人价值、金钱至上等思想的影响。三是大学生具有勤于思考的特点,他们热衷于对一些社会现实及社会价值观念的思考,涉猎面广,接收信息丰富,在观察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自身难以解释的矛盾和困惑,会出现思想和行为的某些失衡。然而,他们社会化程度低,可塑性强,既可被先进的思想所塑造,也容易被一些消极现象所牵引,所以,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4.部分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决定了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一些高校客观存在着“一头热一头冷和一手硬一手软”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的失衡现象,即重视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忽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大学生做人的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长此以往,不利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提高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1.增强优秀文化的引导,培育新公德氛围。坚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人。坚持用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其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从而培养他们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二是加强公德教育,创造新公德氛围。在大学的校园里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勾肩搭背、搂搂抱抱;随地吐痰、抽烟喝酒等。虽然这些不文明行为仅是一部分大学生所为,但是却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此,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提高个人意识,塑造个人成就感。一是提高认识。必须培育大学生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做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二是注重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养成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施,容易流于空对空,文明习惯、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不容易养成。教育是为了提高自觉性,管理是使这种自觉性形成习惯,使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实践证明,公德教育就应以社会礼仪常规教育为起点,进行养成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包括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校园精神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范文2
[关键词]群众文化;国民素质;作用;意义
群众文化是一种反映文化的活动形态,人们通过这种文化活动形式,使参与者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又感受了文化的影响。例如:在群众书法艺术展览中,参与者不但展示自己的文化艺术成果,同时也在学习和感受其他参与者的文化艺术作品,从而达到相互交流与提高的目的。举一反三,其他门类与内容的群众文化活动也具有同样的作用。众所周知,科学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人们是通过文化知识来认识科学的,也就是说只有文化知识的不断提高,才能带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么,群众文化既然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它的繁荣与发展必然会带动科学水平的提高。例如:某地农民欲发展养殖业,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学习和掌握科技养殖书籍介绍的科技知识,而通过当地文化站举办的文化实习班的培训,文化水平有所提高,进而能够读懂弄通科技书中的养殖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结果取得了事业的发展。这样的事例可谓举不胜举。所以,群众文化活动的确促进了人们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
一、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思想道德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群众文化对于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人类的思想形态是世界观的体现,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国情要求国民应具有适应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水准,我们的群众文化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开展活动的。用积极健康的群众文化去引导人们的思想道德观点向正确方向发展,是群众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正如同志所说:“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如果我们不是用积极正确的观念去教育人民,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去引导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那么一些有损社会进步的不良思想道德行为就会泛滥。应该说,思想文化领域是影响人们思想道德观念最为突出的领域,群众文化则是这个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群众最容易接受的活动方式。因此,群众文化对于促进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
爱国主义是体现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根本内容之一,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更具重要性。而群众文化又是以群众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而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为方便有效的手段。文化活动能够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已是不争的事实,一首《国际歌》能够唤发起世界上无产阶级的奋斗精神,一曲《义勇军进行曲》能够激励起中国人民保卫祖国、浴血奋斗的爱国热情,都有力地证明文化活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及至整个世界发展与进步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是参与对象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文化活动方式。因此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当前对于稳定政治、稳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也是有着现实作用的。
三、有益身心健康增强人民体质
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范文3
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职业素质的根本,它要求学生学会做人,专业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是职业素质基本的要求和核心。因此,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才能保证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所作为,思想道德素质包括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因此,对技工学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对培养和形成其职业素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要提高技工学校的职业素质,我认为应做到“四结合”。
一、职业道德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相结合
《师说》中曰:“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为师者,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而且重要的是要学生懂得做人是道理。
作为技工学校的教师更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与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因为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和审视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时所持有的态度和观点。科学的人生观是人生的指南,它制约着人的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职业道德观,人生活在世上,首先在于奉献,那么,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从何说起呢?所以,个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是主要的,个人的自我价值是通过职业活动将自己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的,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并以此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这样才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否则,你有再高的学问,再高的技能,也难以实现自我价值。
比如我们幼师班的学生,学会了唱歌、跳舞、弹琴等知识和技能,却不愿去做幼教工作,不愿把本领奉献给社会,这就很难实现自我价值,可见,对技工学校学生进行教育,必须把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从踏入技工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要立下远大志向,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二、职业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是建设在一定的专业思想基础上的,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把学习专业知识同未来走向社会,从事工作相联系起来。任课教师应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养成良好从业习惯,和职业道德观念。
三、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要使学生在校期间打下一定的职业道德基础,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校内的课堂教学,而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和场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习的机会,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按照职业道德规范从事每个环节的实践活动,认真分析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关系,训练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培养职业道德情操和职业意志。
四、职业道德教育与学习榜样相结合
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范文4
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职业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基地,也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和运行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进步。学生的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关系着职业院校的发展和不仅,必须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建设素质教育体系,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竞争和需求。
一、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
1、有利于职业院校的自身发展
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的摇篮,以往的教育工作中,职业院校大多把知识的积累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不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但是职业院校所要培养的是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是仅仅掌握枯燥理论的人,职业院校应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只有这样,职业院校才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2、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看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能力,是否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是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等等,现代企业在录用人才时把人的道德素质放在第一位,既有才又有德的人才是符合企业以及社会需求的。因此职业院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也是顺应当前社会和时展的需要。
3、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很多是由于成绩不理想,才选择到职业院校也学习的,他们大多不愿意学习,学习兴趣不高,而且也存在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他们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而且在过去的学习中,他们被边缘化的经历也使得他们自身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所以要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从心理、道德、价值观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1]
二、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
1、思想道德素质的构建
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构建,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道德是十分必要的。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用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来感染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为学生提供干净、文明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加强学校文化设施的建设,完善校风校纪,使学生在严格的规定以及充满文化教育气息的环境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教育工作人员也必须做好榜样,加强全校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修养,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和教育学生。[2]
2、完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
职业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需要不断完善学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对社会、企业、教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研,制定合理的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建立职业素质教学基地,配备完备的设施,向学生传授素质教育的内容,并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突出思想政治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采用专题探讨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正确的价值观等为教育的重点,加强对党的理论研究,并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时展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意识、爱国主义等的品质,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使学生形成崇高的道德品质。[3]
3、强化社会实践
职业院校作为向国家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在强化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职业院校不仅要建立校内的实践基地,也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校外的真实训练基地,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强化针对性的训练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实践的机率,让学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4、开展多样化的校内外活动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更好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以及素质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例如心理讲座、知识竞赛等,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够通过讲座等合理方式加以解决,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可以举办一些学生易于接受活动,例如篮球赛、拔河比赛等,让学生逐步养成坚强、合作等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此外,还可以为学生开展丰富的校外实践活动,例如下乡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艰苦的工作岗位中体验生活,强化学生吃苦耐劳、积极奉献的精神,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三、结语:
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职业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素质,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工作,加强思想道德课程以及其他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实践教育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并通过实践和创新的效果来检验素质教育体系运行的效果,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周锁.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路径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74-75.
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范文5
【关键词】素质 素质教育 含义 基本内容 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又称为素养。由此可见,素质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将知识内化和升华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应该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相应的知识武装,就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格,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全面的知识,特别是“为人”“做人”的知识;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即“做人”的能力;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但素质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所以要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内化过程,为此应该更加注重实践,仅仅是表层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无益于素质的提高。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简而言之,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由以上内容可知,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此,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四个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观点、思想观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及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的教育,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是指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融会贯通能力。非专业文化素质主要是人文科学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艺术审美等。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教育,进行各种社会科学及人文知识的教育,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身心素质包括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身心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教育,良好的自我健身习惯的培养,树立“全民健身”和“终身锻炼”的体育新理念,培育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技术技能水平、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的这些能力主要反映在:职业能力培训的情况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普通话语言水平、外国语语言水平、计算机技术水平、非专业艺术文化素质水平;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或策划能力与水平;教育类竞赛、比赛的参与及获奖情况等;科技类的挑战杯、创业杯、创新杯、软件设计大赛、科技论文获奖及创业实绩等;文化类的摄影、书画比赛、艺术设计比赛或人文社科论文、调研报告获奖等等。能力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将课堂、校园与社会进行很好的对接,大大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已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素质教育的这四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核心,是灵魂,是统帅,它指导着其他四个方面;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其他几种素质的提高提供智力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能力素质教育的提高又可以共同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对一个人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同时,优秀的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又对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四种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三、素质教育的特征
第一,全体性。《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因此,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有机会得到发展。素质教育当然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开展的教育。
第二,全面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当然,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第三,主体性。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使有不同天赋和爱好的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统一的基础课程外,通过各种教育方式给予他们能发挥天赋和爱好的空间和时间,从而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范文6
关键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影响,对策,综述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勇于创造,富有理想,充满生机和活力,他们视角独特,情感丰富,追求独立,渴望得到成人世界的尊重。很多学者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不同视角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研究,本文采用主题分析法,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学习与梳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热点做出展望,并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因素:
戴建伟和朱勋春认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社会政治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表现在:一是社会政治环境规定未成年人的发展方向,当代未成年人要健康地发展和成长,只能在认识,适应社会政治要求的基础上才能顺势成才;二是社会政治环境决定着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教育史有阶级性的,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是有阶级性的,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对未成年人培养的政治标准;三是良好的政治环境为未成年人发展提供思想上,政治上的保证。[1]社会文化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表现在:一是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二是社会文化环境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发展;三是社会文化环境培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成才。[2]社会文化对未成年人的作用是无形而重要的,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无声的感染力。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之间的社会生活组织。家庭对未成年的成长作用较大,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性格,心理,学识,为人处事都有深刻的影响。未成年人的可塑性强,善于模仿,许多言行举止都打着家庭成员的烙印。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品质的形成起着陶冶作用。[3]良好的,和谐的,稳定的家庭环境使未成年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自信心。未成年人在上学前主要受家长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氛围让未成年人的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当今父母关注孩子的重心是智力的开发,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是学业成绩,不让做家务,不让接待亲朋,什么道德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都被视为无足轻重。家庭如此得潜移默化,致使未成年人从小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只会读书不知世间万物,孤陋寡闻,自我中心,不会关心他人,思想拘谨,缺乏生活情趣等。[4]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规范,知识,技能,使之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人才场所,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学校是通过长期校园文化的养成来营造的育人环境,学校的班风,学风,校风的建设,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学校健全的组织形式,规章制度,文化氛围,基础设备等,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5] 由于我国人才选拔的机制和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素质教育没有得到真正实施,应试教育这一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因此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的文化水平可能有所提高,却是以思想道德水平滞后甚至下降为代价。
从以上观点中,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同时我认为青少年自身心理环境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未成年人精力充沛,探求欲望强烈,有着强烈的好奇模仿心理。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再加上这些好奇模仿心理和逆反心理的作用,一些缺少正确引导的未成年人往往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未成年人的社会阅历少,反复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他容易受骗上当。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张昌尔认为应该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我们必须积极发挥社会这个大课堂,努力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有利于环境,首先,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部门要积极开发利用道德教育资源,加强社会文化市场及娱乐场所的管理,充分运用宣传媒体的正向舆论,为青少年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其次是,重视家庭教育,讲究教育方法。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要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注重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让孩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再次,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创造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养成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行为。最后,还要建立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逐步推进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叶松庆在《当代未成年人的道德观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一文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观产生的偏向及异常方面的问题分别从教育者、社会和学校的角度提出了四点教学建议:一是把未成年人的道德需求作为教育的起点和终点。为他们创设和谐的成长与发展环境, 及时引导他们在走在“自己的路”上;二是强化成年人道德言行的规范化和示范性;三是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正向发挥社会的道德导向作用; 四是学校教育的反思性效用。[6]
我认为切实发挥学校教育主体的作用最为重要。如今学校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所忽视。学校要彻底改革应试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处理好传授知识与人格教育的关系,使学校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学校要不断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学校要紧密结合未成年人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引导未成年主动参与思想道德实践。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首先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叶松庆教授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实证研究》一书中对2006年到2008年三年间的以安徽省为主体的8346名调查对象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观念素质共29小项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后,得出了这样的一个总体的观念:“从2006――2008年连续三年的调查数据来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主要特征,没有发现负向颠覆性的表现,也未见大起大落的波动性特强的倾向。” ;“总体上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朝着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方向发生变化,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7]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要着力让未成年人亲身感受社会,国家和他人的直接关怀,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之中,做利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事。
对未成年人自身的意义:王友文认为,未成年人同成年人相比,有自身独特的禀赋,他们处于人生成长时期,身心发育不够成熟,敢于尝试,冒险,因此,正是我们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原因。他们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虽然对人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处於飘动时期,对社会的基本认识,辨别能力及对自我良的估计,控制能力依然弱势,很容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8]
四、小结:
近些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未成年人可塑性非常的强,接受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他们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首先,政府要完善机制并且要给予政策扶植,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应该建立健全体系制度给予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保障,相关部门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鼓励社会增加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的投入。还要建设一支为人师表,热心育人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最后,要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未成年人成长的基本规律,与时俱进,使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工作更具时代性,创造性,规律性。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新区)
参考文献
[1] [2]朱勋春.《社会环境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互动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08,4
[3] [4]戴建伟.《浅析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意义和途径》,甘肃教育,2003,(S1)
[5] 王凡.《当代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探略》.北方论丛, 2003,(1)
[6] 张昌尔.《着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政策,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