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媒体融合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媒体融合教学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29-03
一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定义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与练习的教学方式。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班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练习和课后的复习来熟练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必要时,教师会补充许多教材或经由考试增加许多练习的机会。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两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存在诸多缺点,下面笔者尝试具体分析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1.传统教学的缺点
第一,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教师书写板书要花去不少的教学时间,对理科来说尤为如此。理科教学要花不少时间抄写练习题以及绘图,而擦黑板不仅使教师十分劳累,而且也使教师吸入大量的粉尘,危害教师的身体健康。
第二,重复性差,时空制约性大。由于板书的可重复性较差,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班级要重复书写板书,即使在同一个班上课,复习课上讲到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即使曾经书写过板书,现在还要重新书写,这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第三,直观性差,形象化差。对于理科中较为复杂的实验或一些如生物课中的细胞的结构、化学课中的原子的结构,教师很难进行形象化的讲解。
第四,字体和声音的限制。板书字体太小以及教师声音太小,常影响学生上课的效果。
2.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第一,进度不易控制。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教学进度偏快,这极易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对差生来说尤为如此。原来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还可以抄写板书、做笔记,而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页面一张接一张,学生很难及时记笔记,即使教师把自己的课件拷给学生,这也会造成学生课上来不及记笔记,课下急于补笔记的情况,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同时对一些学生来说,由于上课不记笔记,注意力不易集中,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第二,情感交流较少。教学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是灵魂的对视,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上,控制课件的运行,缺少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使得师生关系无法达到和谐融洽的地步,如美国夏威夷大学曾为解决数学教师短缺的问题,将最好的教学录像在校园中播放,但学生们不喜欢这种做法,他们想要活生生的教师来给他们上课,而不是录像带上的老师,结果学校不久就聘请20位教师代替它。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教师教学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报告式”教学。有些多媒体课件可谓是“书本搬家”,这些课件把书本上的内容,一股脑直接粘贴到课件上,课件上大段大段的文字使人眼花缭乱,再加之一些教师自身的惰性,导致教学变成了读课件,这对学生掌握知识百害而无一利,同时这样的照本宣科似的教学方式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
第四,内容更新滞后。现在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只是一些幻灯片,缺乏真正的多媒体效果。有的教师认为课件制作好就一劳永逸了,每年都使用这个课件。但事实上教师讲课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教师教龄的增加,他们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同时教学内容可能也有所变化,所以教学课件应每年都要更新。另外,有些教师使用的是名校名师的课件来教学,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所以不应使用名校的课件来代替自己的教学特色。
第五,制作费时费力。多媒体课件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虽然现在有不少的商业化课件,但由于教学风格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同,这些课件并不适合教师使用,况且一些商业课件制作质量本来就不高。所以制作课件的重任就落在了教师身上,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对年纪大的教师来说就更困难了,因为他们本身就不精通计算机,对制作课件的软件也不熟悉,所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三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融合的条件
虽然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但这两种教学方式也有不少优点。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定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所以需要对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进行具体分析。
1.传统教学的优势
第一,教学适度,易于控制。传统教学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完备的教案,这使得教师对所教的内容十分熟悉,课前有充足的思考,便于控制教学进度。
第二,课堂交流,情真意切。在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十分重要,教师的面部表情丰富,声音抑扬顿挫,这不仅使学生能专心听讲,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好地监督与控制学生的行为表现,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第三,手脑并用,节奏协调。由于黑板面积有限,教师要经常擦黑板,这使得板书不具备可重复性,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及时做笔记,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这使得学生在上课时必须集中注意力,不敢随意走神。另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课上所做的笔记能帮助他们在课下更好地复习,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因课而异,方法多样。不同的课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语文课、英语课使用朗读法的次数较多,体育课、信息技术课使用练习法的次数较多。即便是同一门课,因为课的类型不同也会有所差异,如新课一般使用讲授法,练习课使用练习法的次数较多。通过这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启发、调节、调动学生的思维,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教学的效果更好。
第五,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师在教学时不可能完全按照教案来上课,总会有一些突发事件打乱教师的正常教学或一个灵感在教师的脑海中闪现,这时教师就必须创新,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用担心自己的创新会受到课件的影响,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教学流程。
第六,成本低廉。众所周知,在我国不少地方,中小学的教学经费明显不足,根本不可能给每个教室配备电脑和其他多媒体设备,相反,传统教学只需要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可以教学了,更符合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
第七,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要花费教师不少的时间,这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来说,由于他们操作计算机的水平有限,所以制作课件较为困难,而传统教学只需要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板书,相对来说较为方便。
2.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第一,直观性。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像、色并茂的多功能性,能促成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以及促进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图片或视频的内容可直接来源于实践,其内容往往具有直观性,有助于学生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根据科学实验表明,在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速度方面,人的视觉中枢明显快于听觉中枢,这个速度差别高达500倍。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视频、动画将一些复杂的、抽象的、客观的信息简单化、直观化,使学生更易掌握这些知识和信息。
第二,易扩充性。多媒体课件易实现教学内容的扩充,教师可以将自己新找到的或新制作的素材加入到课件中,也可以在课件中添加一些新的案例,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讲解教学中的重难点,丰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优化课堂教学。
第三,高效率性。使用多媒体教学后,教师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将原来需要花在书写板书上的大量时间省去了,同时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于一体,这就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四,可重复性。多媒体课件可以存放在教师的U盘中,不仅可以长期保存,而且教师只要将U盘插入计算机就可以使用,省去了在不同班级教同样的课重复书写板书的时间,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课件拷给学生,便于学生课下复习。
第五,可互动性。它能使信息发送和接受两者之间进行学习的实时交流互动,有利于开展课后交流、讨论和复习,培养创新能力。
第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幅精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视频能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融合的策略
1.集体研制,实时修改
教学课件最好由几个教师或全校教师共同开发,同时还可以让精通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教师参加,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足以及注意事项,优化设计出课件。同时由于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讲课方式和教学风格,所以制作出来的课件应易于修改。
2.充分备课,相辅相成
并不是说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就一无是处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应相辅相成。教师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力争各个环节相辅相成。从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课后作业、复习等方面充分搜集和综合尽量多的背景信息和知识编制出能有效发挥优势,体现自己特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课件。
3.适度适量,优质效果
首先应把握多媒体教学的“度”,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它的优势,但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在使用中不可以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也不可以全用传统教学,要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我认为较简单的内容和较抽象的知识可以使用多媒体来教,而一些关键的公式推导、概念的解释说明、必要的例题应使用传统教学。其次应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控制授课内容的量。教师不应整堂课都站在计算机前,眼睛盯着计算机,演示课件给学生看,片面追求授课任务的量。我认为为了更好地教学,教师应一边演示课件,一边携带着麦克风、电子教鞭,在教室内适当走动,尽量使用肢体语言调节课堂气氛,与学生交流,并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再者在追求教学效率时,更应注重教学效果。多媒体的使用节省了书写板书的时间,这些时间应用在巩固教学的重难点上,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某一重点内容原本只安排一个例题,就可以安排成精讲一个例题、引导一个例题、思考一个例题,学生就可以多训练两个例题,这样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最后课件应设计成能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案设计、课件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才能保证优质效果。
4.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它的使用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为宗旨的。它的出现主要是针对教师因书写
板书浪费大量时间,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节省时间,但在使用时也应有所注意,不要将大段大段的文字放在课件上,这极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公式推导、抽象概念、演绎推理的内容用传统方式教学。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在必要时应使用传统教学,即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
5.直观抽象,互补协调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课有不同的要求,如语文课和英语课强调读写,数学课和物理课强调逻辑推理,这就需要对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进行协调使用。例如语文课和英语课使用动画来模拟课文,而数学课和物理课则更多地需要通过板书来逻辑论证,而化学课和生物课则兼而有之,既需要逻辑推理,又需要使用多媒体来展示分子结构和细胞结构,让学生一目了然。
6.师生交流,机为人用
在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比较真切,但教学设备落后;多媒体教学设备先进,但却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在教学中要发挥两者的优势,虽然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是大势所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忽视人际交流,在教学中始终应明确的是只有人才能使用机器,但机器却不应束缚人的活动,在人与人之间,教师应成为主导者,只有这样多媒体才能更好地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为教学本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朱京曦.多媒体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6
[2]刘丽群、石鸥.课堂讲授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
[3]郭庆、陈尚松.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1):95~97
[4]刘树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较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6):45~46
[5]崔学君.传统英语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的利弊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24):124~125
[6]李旭东.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高等数学课上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3~54、61
[7]黄生学、樊雅平.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化整合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0(1):49~50
[8]刘加妹、周志坚、甄苓.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探讨[J].大学数学,2005(6):32~35
多媒体融合教学范文2
一、养殖专业教学融入多媒体的意义
1.有利于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养殖专业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积极促进养殖专业教学的创新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养殖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使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得以应用,从而推动了养殖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
2.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养殖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养殖专业教学要努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让教学方法和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养殖专业教学应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灵活、生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这对学生掌握养殖专业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养殖专业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像力,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有利于养殖专业教学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养殖专业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融合的措施
1.依据教学目标融入多媒体元素,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依据养殖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课程教学前结合教材的难点、重点和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把课程难点制作成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课件或动画,利用多媒体把实操性强的知识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指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以提高教学效果,突破教学瓶颈。例如,在讲家畜的受精过程、母畜怀孕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时,利用形象生动的图片、动画、音频以及简洁的解说进行授课;在讲述畜禽营养基础时,把营养物质的吸收制作成动画;在讲矿物质元素缺乏症时,利用多媒体演示病例图片等,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
2.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精心设计和编写教学课件
在养殖专业教育教学中,设计和编写教学课件是多媒体技术与养殖专业教学融合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搜集素材。养殖专业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素材搜集要以专业课程内容的重点为核心,结合养殖专业阶段性或整体教学目标,以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为目的,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后进行。例如,在制作青贮饲料课件前,先搜集本地常见的青贮原料图片、青贮饲料制作过程的视频、国外青贮饲料的使用发展情况等。
第二阶段是编写课件。养殖专业教学课件应明确体现养殖教学的主导思想,注重技能的培养,符合养殖专业的科学操作原理。课件的内容要真实反映教学内容,课件的素材、时间、难度都应满足养殖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编写课件时,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灵活地将素材与知识点衔接。在编写青贮饲料课件时,根据教学要求,把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作为重点,先展示青贮饲料对养殖业的意义及其营养特点,再利用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青贮饲料具体制作的要领,为后面的分组实践操作奠定基础。另外,课件中可融入国外青贮饲料的发展现状,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趣味性。
第三阶段是调整修改课件。对课件进行修改完善,根据养殖教学目标优化课件内容,删掉繁琐、重复的文字和图片。
3.结合多媒体教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从业的根本保证。养殖专业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例如,在养殖专业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一些道德模范和技术能手的视频资料,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4.以就业为导向,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多媒体融合教学范文3
所以将多媒体手段与板图教学结合起来,必将在提高课堂效率上发挥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将二者融和在一起呢?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多媒体在教学中可以化静为动,更主要的是能在时间上突出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
采用板图、板画边讲边绘,能够化“静态”为“动态”,更多地是从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上突破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两者整合,将更好地认识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和分布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和形象直观思维。
例如:在讲授三圈环流时,如何认识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原理讲解,可以采用边板图边讲,化“静态”为“动态”,不仅能表达气流的运动过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直观的图像演示,动化地理概念,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而且把近地面不同纬度间气流的相互关系以及高空气流运动状态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原理讲授完后,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比如说简单的动画将整个三圈环流整体的运动状态展现给学生,学生就能从全球的角度对三圈环流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地理现象”与“现象分布”的整合,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认识材料,这样同学们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大量影像信息,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不同的地区由于位置不同而存在不同的气候类型。 但是气候的分布的地域性,利用板图教学则比较灵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只讲、画当前学生所需信息,与当前无关的信息不画不讲。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只注意当前信息,避免了注意力的分散,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逐层填画,避免了“竹筒倒豆子式”的全盘托出。
三、“图形”与“文字”整合,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加课堂容量。课堂板图教学更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把课堂众多的知识点落实到图中。
例如上《长江》这一课时,需要解决长江概况、长江的开发利用、长江水利灾害的治理等内容,课堂容量大,难度高。要整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板图教学,发挥多媒体增加课堂容量的优势,并把知识点落实到黑板的板图上。
利用多媒辅助教学,能展现长江在不同河段的自然景观,概括出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的水文特点、地形特征、植被和气候条件,并把知识落实到黑板的长江板图上。这样,学生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能够从黑板的板图中找到依托,不至于听过、看过但心里没底。一节课,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展示在板图中,但又不是用文字平铺直述的告诉学生,而是要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思考、推理,简单的板图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内涵。
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板书严谨、多媒体灵活:通过板书可以很好地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能够把握教学的主线,学生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消化时间;通过多媒体教学则能很好地激发学习热情,弥补板书在多样性、直观性以及生动性方面的不足。
多媒体融合教学范文4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插入他们喜欢的图画、音乐、视频等等,通过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把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感官都调动了起来。
在《黄河颂》中,开篇把表现黄河气势磅礴的视频播放出来,老师再配以激情高昂的朗诵,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在这种情境下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和所表现的情怀,调动了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情流露,自由抒发。
直观动态刺激远大于抽象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现在的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这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及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索精神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以抽象的图形、符号为表现形式的教学材料,抽象性、逻辑性的知识体系,仅凭静态的挂图和教师的讲解,更难取得一个好的教学效果。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关系动态化,通过CAI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直观的图像、鲜艳的色彩、逼真的音响,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在设计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利用网络下载音乐,并配以Flas,将文字、图片、动画有机地统一起来,形象的描绘出作者的浪漫主义想象,抒发了中秋之月的情怀,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无限热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了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建设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在数学课件《多边形外角和》中通过Flash制作的跑步身体转过的角度,真正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把复杂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的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所以我们可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化理为趣,增强数学的魅力,激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形成课堂教与学的合力,我们要让学生感悟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强化感知,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率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多媒体课件以它独特的功能创造出一个模拟的情景和情境,使学生恍如置身其中,借助于情景和情境中的事物的具体化、生活化、直观化、明了化、趣味化,成功地实现了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突破了知识的难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信息同步的特点,我在历史课中利用flash制作了《胡中藻》的小动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形成冲击力,学生的感观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从而拔动学生兴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历史学习,将学生带进一个形象的世界,对知识理解会更全面深刻。
新课标倡导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角色扮演等新型学习方式。历史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学生单纯依靠课本内容很难理解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人物关系等。我在历史课件中设计了游戏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的探索、积极思考,获取感性知识、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多媒体课件练习容量大,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新知的重要环节。学生对所学新知的掌握情况也从课堂练习中体现出来。教师对课堂练习精心设计,不但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往往由于板书、绘图和重复讲解而浪费时间,使学生课上练习少,课外作业负担重。多媒体的应用节约了授课时间,加大了练习容量,并由于其快速反应力强的特点加强了练习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强化,真正达到“减负提素”的目的。每次新授知识过后,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大容量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练习,在练习中获得了信息反馈,在练习中培养了学生思维,在练习中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另外在数学课件《》中设置了四个环节有梯度的练习,也适应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多媒体融合教学范文5
下面以杜甫《春望》阅读教学为课例,探讨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激趣设疑,导入主题
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展现生动的问题材料,设疑激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渴望新知的积极性,自然导入本课教学的内容和主题。多媒体配杜甫苍老画像图片和郭沫若评价杜甫的对联文字“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学生探究对联含义,深入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思想、诗歌成就和写作本诗的时代背景。
二、直观示范,提高效益
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和文字呈现等功能,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示范,恰到好处地演绎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多媒体播放《春望》朗读音频,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动态呈现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学生认真聆听范读录音,然后试读,在文本中标注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三、营造氛围,创造情境
多媒体营造文本塑造的特定情感氛围,渲染特定的心境,创造鲜明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有助于师生情感的投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多媒体播放古筝名曲《汉宫秋月》音频为学生朗读配乐。学生配乐自由多形式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四、链接知识,引导探究
利用多媒体的呈现功能,链接与文本切合的课外知识,有效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相关的参考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探究文本,感悟文字,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多媒体知识链接。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学生参考链接,咀嚼并赏析批注“破”“深”,深入体会诗歌意境。
五、图文并茂,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图文的有机结合,合理搭配教学资源,再现情景,调动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信息量,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图文并茂,以图释文,据文解图,设疑引导,巧妙地为释疑解难创设突破口,化难为易,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课件背景设置图片“花香鸟语”,插入杜甫苍老画像图片,配文字设置问题:你认为诗句中“感恨”的主体是什么?学生感受春天美好景物和杜甫苍老形象的强烈反差,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分析文本塑造的意象(“花、“鸟”),体会诗句内涵的诗人情感。
六、归纳总结,知识构架
利用多媒体的文字自定义动画呈现功能,作为师生信息交互传递的便捷通道,对所学文本进行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等方面的梳理与归纳,使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回顾《春望》全诗,多角度为文本编列提纲。教师指导学生,与学生交流,多媒体动态呈现提纲要点。
以上是结合《春望》课例从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分析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常用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等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深度融合,其目标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更深刻、高效地内化。
教学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多媒体既承载教学的部分内容,又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要做到灵活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高效运动。
多媒体要有机地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和语文文本特点。教师要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依据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找准多媒体与语文课的契合点,从而深入挖掘语文文本的核心价值。
要正确处理多媒体与语文传统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深度融合使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教师的精当板书、讲解、引导和学生的读写听说等语文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要与多媒体有机融合为一体。
多媒体融合教学范文6
一、感官牵引,生动导课,提升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最突出的便是声、光、影、音等特点,能够对学生形成感官刺激,凸显出新颖、生动的一面,将学生带入趣味的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宽广教学视野和直观展示效用,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点。
1.丰富信息,吸引学生注意力。
生物学科中遍布着思维紧凑的概念、原理,也从中透露着深刻、明确的精神情感。因此,不管从思想层面,还是学科元素来说,都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特别是高中学习阶段,学生的思想认知已经逐渐成形,迈向自主成熟。在教学中,学生对信息面和信息量的需求都达到了新阶段,多媒体的生动展示方式和便利信息渠道,能够帮助学生得到课本外的丰富信息,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联系和认知。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选取正确的多媒体展示方式。例如,学习高中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时,我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多幅相同景观的前后对比图,如:20世纪50年代和近年从太空中俯瞰地球的变化;黄河奔腾的雄奇和黄河断流图;草原的昔日丰茂,动物繁盛和如今的沙漠化、萧条化等。此外还播放了代表性名人对呼吁保护环境所做的演讲片段。丰富扩大的信息方向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加深印象,激起深入探究的学习欲望。
2.立体剖析,突破学习难点。
生物学习中面临着许多复杂的生化反应、生命理解等,对学生来说,既要求逻辑严密性,又要结合直觉感知性,因此,要想透彻接受颇具难度挑战。多媒体课件的融入应用能够将课本中单一的知识陈述形式转化成集图文、动画、声像等于一体的立体诠释形态,为学生的吸收过程增加了生动趣味性,还能将难点、要点简洁化、具体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理解需求,为学生构建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从理论到应用的学习转化。例如,在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学中,细胞分离和染色体变化让很多学生都感到难以具体理解,于是我利用多媒体工具的细化演示效果将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段演示,让学生能够清晰、有层次地观察到DNA和染色体的实际变化,并从动态演示中自主发现、卵细胞形成的分别不同,让书本概念在学生脑海中具象呈现。立体的知识导入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跨越难点的自信,从而消减了学习畏难情绪,启发出探究兴趣。
二、有效反馈,多元交互,活化课堂氛围
多媒体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体现出计算机与网络为引导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将课本内容形象化展示,还能为教学过程提供智能化的便捷操作,让师生间、生生间的信息反馈能够更迅速地被传达,由此而抓住教学实际重点,获得学生的实时接收效果。此外,由多元化信息反馈引出的课堂交互,让教学课堂汇集多方意见,让学生丢掉负担,开放意识,参与交流,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做好分层有序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工具的智能性与对话性。例如,在进行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的学习中,我利用电子白板的网络发散性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运用图表功能对HIV和T细胞浓度这样的知识点制作了曲线分析图,并将新闻元素与图表分析整合对比,以“你对艾滋病的了解有哪些?你对抗击艾滋,关爱生命有什么想法”等问题作为思维牵引,因势利导,让学生依托材料进行讨论,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空间,让师生双方在意见来往中提炼学习精度。
三、开放思维,模拟实验,丰富学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