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素质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政治素质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素质的概念

思想政治素质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策

0.引言

高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基地,高校不仅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还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政治教育,因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是适应时代的需要,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保证。

1.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意义

黄彦华学者曾经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是在政治教育中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教育所取得的成效。也可以简单理解为高校政治教育所取得的实际与实践意义。

1.1思想政治教育是常论不老的话题

高校政治教育对社会有重大意义,这一点好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揭示,一致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在某种程度上它是衡量一个人成就大小的重要尺度。古代有教育者提出“性非教化不成”、“善政,不如善教之得于民也”等等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的言论,今天我们仍然孜孜不倦的探讨着这个话题,所以它是一个常谈常新、永谈不老的话题。

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是现实的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富有实践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体现时代的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当做智育来进行教育,不再用单一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大学生素质的高低,而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的学习来学会了解、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不再出现诸如大学生犯罪这样的教育的尴尬局面,向社会输送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2.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存在的问题

2.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的需求。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却存在者一些落后的观念。例如:一些学校过度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的教育,忽视学生思想教育的部分。还有一些学校认为学生来读大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创造经济效益,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还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思想政治课程,但是对高校的现实情况研究不足,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从实际出发,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性的开展。

2.2学生主体意识缺乏

高校学生主体意识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心理方面。高校学生还处于从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心理机制不够健全,面对一些复杂问题容易产生极端的心理反应,常常做出一些不可想象的事情。第二,思想方面。高校学生的思想活动充满了差异性和多变形,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两方面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是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激励机制不健全,所以就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积极性不高。其次,运行机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规范,很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难以开展,一些部门的职能不能发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

3.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3.1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优化思想政治的第一步应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能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应该把思想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同时,还要优化教育方法,实现教学方法从单向性向多向性转变、从单一层次向多层次的转变,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工作的指导,调动大学生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3.2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地位

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所在应该提高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提高其实践能力、参与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高校学生政治教育应着眼于提高其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让其自觉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促进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只有大学生自身意识的提高才是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原因。

3.3健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机制

健全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素质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高校想要提高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充分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健全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优秀者应该加以经济和精神的奖励。第二,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完善运行机制应完善领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强化政治教育意识,制定定期的会议制度,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3.4鼓励教与学方式的创新

再好的教师都不可能教会学生所有的知识,再好的教育者也不能让学生学到无穷无尽的知识、直面所有的问题。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的就是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交给学生这些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学生才会在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真正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给其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让其充分发挥表达自己的意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讨论中,允许其参与到多元的观点甚至是对立的观点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其思维,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无形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自信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5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一方面可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校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向。为了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调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是必需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过于单一、片面。 首先, 分数可以作为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手段,但绝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其次,对学生的评价必须由注重知识的掌握转向注重应用知识的能力,由主要依靠考试转向依赖多种考查方式, 由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再次,全方位评价学生。从多个方面综合地评价学生,其中包括思想品德、科技文化、心理等,只有评价机制发生改变,才有能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3.6建立稳定的实践性教学基地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达到教育与实践的统一,就应该建立稳定的实践性教学基地。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校内基地就是教师安排不同的实习项目,校外基地就是让学生接近实际,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4.结语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高校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应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鼓励教与学方式的创新、调整评价机制,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科]

【参考文献】

[1]程刚,金一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途径的探索[J].高校理论战线,2009(1).

[2]张红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思想政治素质的概念范文2

关键字:思想政治教育;孔子;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是在继承、摒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完成的,是在中国古代先贤们所提出的教育方法和之后人们实践中所创造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过程中是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教育方法的根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于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特别是孔子创立的儒家的理论方法,在中国封建社会曾居于主导地位。孔子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深入人心,行之有效,因在于其方法注重实效性,值得借鉴。

一、孔子教育方法中的要论--------道德教育

孔子重视培养德才兼备之人的教育,认为首先人应是一个符合道德评价标准的合格的人,重视学生基本人格的培养,并将其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

在道德教育中,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的自我修养方法,就是说一个人能克制自己的言行都合于“礼”就是“仁”。除了“克己复礼”之外,还有“约之以礼”,也使要用“礼”来约束自己。孔子还把克己的办法具体化为四个条目,即“四勿”之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要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由非份之想,不要有什么奢望,要清心寡欲,禁欲养心。儒家的克己还包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道德要求,就是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自卑尊人,先人后己;以己度人,将心比心;礼尚往来,以德报怨。另外,孔子特别提倡自省的方法。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遇到德才高的人要主动向人家学习,争取赶上他,遇到不贤良的人和过失的行为,要自觉对照检查自己,看是否存在类似的特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为“慎独”,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能自觉按一定的道德准则思考和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孔子最看重行,它认为“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通过个人经验告之于人,不能听其言旧信其行,而应听其言观其行,只有言行一致才能判断一个人行为的正误。尤其是教育者和统治者首先要身正,言行一致,才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感召作用,从而上行下效,在学生中逐渐形成稳定的权威崇拜观念,建立起理想人格的模式,引导他们去追求、效仿。

孔子教育的一大特点是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来达到其政治目的。关于道德修养的途径,孔子提倡通过“克己”、“内省”以至“慎独”的主体自觉的道德修养方法。他教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他以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宽于责人,严于责己,就能避免与别人发生怨恨。在人与人发生矛盾时,他要求人们“求诸己”,找寻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以为,一个人不论看到好事或坏事,都应当对自己进行省察,从正面或反面吸取教训。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外,他要求人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过则勿惮改”。又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可见他重视的不是不犯错,而是犯了错以后能否迅速地改,并且不再重复自己的过失,亦即“不二过”。由修身确立了以身作则的身教原则,注重理想人格的感召作用。孔子教育弟子时,往往是用自己的举止行动做出榜样,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在关于一个人说与做的关系上,他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里虽然当时主要是指从政治国,但现如今也同样是对教育者的要求。

教育者要想把一个个年轻的灵魂塑造得更好,就必须“其身正”,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对学生无声的命令,潜移默化,将教育内容寓于言行举止之中。教育者以自我为道德典范,同时树立先进、正面的榜样典型起到示范作用。

二、当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片面性——重政治轻德育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追求过高的政治目标,忽视道德、心理层面等基本人格品质的培养。重视政治教育、轻视道德教育。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构成是一个包括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的完整体系。政治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因此,片面、过分强调这个体系中的任何部分都是不科学的,在强调某一部分的同时,容易忽视其它部分的作用。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中,基础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忽视,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客观问题。道德教育要通过对学生的理论灌输与传授,与学生的发展需要及发展水平相适应,使其形成相应的理论素养并成为指导他们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选择的内在因素。 同样,当代学生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健康教育也被包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之中,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点。如果缺乏必要的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基础,而片面强调所谓的政治觉悟、政治素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很可能就是政治上具有虚假人格,而在思想政治素质上不可能真正合格的大学生。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就不能只考虑政治教育的引导和灌输,还应该考虑其它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以系统、全面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的教育。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为政治思想觉悟高、立场坚定的人才,这是一种片面追求高政治素养形象的教育目标和理念,与现实脱轨,不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在如此过高目标的要求下,自然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教育的最本质、最核心的目标:道德教育。即我们的教育首先是培养道德品质合格的人,即人格品质教育。所以,我们应把目标归溯到人格品质教育层面。

三、当今应以德育为先提倡德智并重

孔子注重道德教育的作用,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重视基本人格的培养,并以此作为其它教育的根基,给予了道德教育很高的评价。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德育教育相统一,即应结合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不能代替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培养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毕竟不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代表其理想、信念和信仰。如果只重视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让受教育者把只是当作一般的知识、原理、概念来学习,只是让他们学会了用马列主义的措词,而不是真正从思想意识上认同,就不可能让其建立的信念、信仰,更不可能使之在行动中坚持和发展。

德智并重的教育适应了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和方向,即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就要求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并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身要求其侧重点应在德育教育上。

既然重点在德育,就需要注意如何在德育方面言传身教、身先垂范,“正人先正己”的问题。教育者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他们效仿的对象。优秀的教育者,往往能以其高尚的精神境界、崇高的人格魅力,给学生以正向激励,成为学生的优秀榜样。合格的教育者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只有自己首先做到学习、信仰、实践,才可能使学生也学习、信仰和实践。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素质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定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义

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中指出,“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动员广大干部和群众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努力奋斗。”张蔚萍教授2009年11月19日在河海大学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历史回顾”学术报告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治党治国的科学,是对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荆惠民主编的《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认为,“一般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是专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为引导和促进人们认同、掌握的思想理论、政治取向、政策主张而进行的宣传、动员、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及其科学理论。”袁礼周主编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基础》中给出的定义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用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教育人民群众,解决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为问题,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孙其昂教授在《思想政治工作学概论》中是这样定义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定政党或社会团体要求,有目的、有组织地采用多种手段对人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育新人,动员大家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邱伟光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给出的定义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塑造一定社会新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这个观点更多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教育内容。王礼湛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有组织地定向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以及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品格的教育工程。”陆庆壬老师在他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陈秉公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这样定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和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张耀灿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定义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性以及社会的需求,特性主要是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实践性。王勤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塑造人们的品德,进而指导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秦在东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中是这样定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社会政治集团或政治组织机构,为实现其特定的政治目标,通过一定的精神方式和相应的物质载体,对所辖区域内的民众施加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意识形态影响,使之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杨生平老师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问题》一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个阶级或集团为了建立或巩固其政治统治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本集团根本利益的,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思想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郑永廷教授在论文中指出:“我们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作如下概括: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主体性的增强,其作用越来越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多属性、多因素的特殊活动。”这个观点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变性、多属性、实践性和社会功能的重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涉及不深。苏振芳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定义为: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这个观点与张耀灿教授的定义比较接近,但强调了更多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定义的特点

综上所述,专家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虽然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是也有共鸣之处。权威观点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袁礼周、孙其昂、张耀灿、郑永廷、陈秉公、王勤、秦在东和邱伟光等学者都直接指明这一特点,而陆庆壬和苏振芳老师则用了“社会行为”一词,二者大体相差无几;第二,以内容解释概念的倾向,以陈秉公和邱伟光老师为代表,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的具体内容;第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特性,张耀灿和郑永廷老师都指出了这一特点。

近年来关于实践思想政治工作的称谓逐渐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研究会一直继续下去,就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在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时,学术界仍然存在一些分歧,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探讨和磋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观点也有着相通之处,学者专家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7-28.

[2].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

[3]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1.

[4]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2.

[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思想政治素质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政工队伍;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就基层事业单位而言,要“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面对国内迅速多变的经济形势,同时还要面对国际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对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基层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就需要加强多方位的自身素质与建设。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政工的素质决定整个事业单位的综合水平,如何提高政工的素质,尤其是在基层事业单位,是新时期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利于事业单位处理好单位内部的各种思想矛盾,引导单位人员正确地界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单位人员能够用积极的心态投人到单位工作中,进而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而高素质的政工队伍是事业单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力量,所以不断地提高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本文就新时期事业单位政工干部素质能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益于

提高政工干部素质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目前事业单位政工干部素质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政工队伍结构不完善,业务素质有待提升。目前,在事业单位政工队伍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政工人员固定性较强。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政工人员都是在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时间较长的老政工干部。他们在工作中大多数都是按照传统的思想理念去开展工作,往往是以经验办事,大多没有在新时期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更新观念、改变思想、及时地给自己补充思想上的营养。此外,一些事业单位的新生代政工人员通常是在工作岗位上缺少对工作的热诚,认为自己的工

作天天就是人面对人,枯燥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部分政工干部政治理论水平较低,思想不稳定。在事业单位中多数的政工人员都能在新形势、新任务的条件下积极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地充实自己。但在事业单位中也有部分政工人员对新理论、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愿主动接受磨练,认为事业单位的政工工作无非就是对单位职工进行一些思想方面的教育,无非就是开下会,写下心得体会,做下总结。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活力,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固步自封,原地踏步。无法满足

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

二、基层事业单位政上队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政治素质。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政上的素质要求必须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政治素质的要求。第一,是要有坚定的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依据,把理论的基础打好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可能时时刻刻保证自己的政治态度。第二,要打好政策法纪根基。对于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要严格的牢记和遵守,对于党的纪律要严格的遵守和执行,对于基层的政工还要不断的深入到群众当中。基层的政工要时刻谨记群众的重要性,走好群众路线是进行全面改革的根本。

(二)道德素质。道德品质优秀、作风正派的基层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对于做好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上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基层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应是最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优秀和思想作风正派的群体。

(三)专业素质。一般认为事业单位的干部领导从事的都是政治教育工作,很少有掌握专业技能的政工。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政工也是需要专业的素质技能的。首先是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对于政工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表达能力的锻炼,只有通过读书、看新闻等方式来进行加强,通过不断的锻炼来增强表达能力。其次,还有写作能力,事业单位的干部领导一般是进行的文职的上作,因此经常需要写文章,为了避免文字空洞、生硬,翻来覆去老是那么几句大话、空话、套话,让人听而生畏,有的甚至乱造概念,词句离奇,使人看不懂。那些空洞无实的文章,是没有人愿意阅读的。最后还要能下基层,深入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群众中不断开展调查,真切倾听群众的心声,为群众解决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首先自己应是调查研究方面的专家。

三、不断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的观念

(一)教育员工克服“培训无用论”的思想。在企业之中,为了能够让工作人员更加适应现在的发展,经常会采取培训的形式。但是在企业中,部分人员认为,以前没有进行开展培训,日常的功罪开展情况也进行的不错,并且培训所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十分明显,所以得出了培训工作没有任何作用的理论。我们针对这些模糊认识,加大对员工进行人才培养重要性的教育力度。通过教育,使全体员工正确理解培训工作,在思想上由培训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转变为培训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二)教育员工克服“培训浪费论”的思想。加强企事业单位政治工作必然要耗费很多成本。但是对于我国部分企业来讲,钱没有花到正处上,造成资金严重浪费,不仅影响企业内部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也造成企业整体发展的阻碍。因而企业应大力加强内部员工浪费论思想的培训,改善员工思想中不良的因素。有效地将培训工作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做到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文化的快速发展。从而为企业经济效益稳定、快速、高效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真正地解决掉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三)教育员工克服目前经营状况好,不需要培训的观念。经济市场快速发展,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化、严酷性,这样只有加强企业人员政治思想素质的提升才能确保企业快速发展。新时期下其实单位应该认清社会整体发展需求,通过有效地的方法手段,宣传教育员工克服不良的思想观念。在企业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相应的员工教育培训,从而有效地对员工进行相应的素质提高,整体改善陈旧思想在工作当中带来的影响。

(四)教育员工克服“培训只对公司发展有利,与自身发展无关”的观念。在教育中,我们积极引导广大员工进一步增强对自身素质提升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培训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教育,广大员工在思想上实现了从要我培训、我要培训和自觉参加培训的根本转变。

四、提升当前事业单位政工干部素质培养与能力的策略

(一)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业务能力培养。

坚强教育培训工作是提升政工干部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新时期,事业单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政工干部素质能力差的问题,需将眼光放远一点,积极地深入到社会中,了解社会政工干部教育体系的发展态势,可以同部分的党校、函授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实施对事业单位政工干部人员的思想政治专业理论知识的远程教学培训,同时也可以直接邀请干部管理学校的教授到单位对政工干部人员进行培训。切实加强政工干部人员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培养,进而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提高政工干部把握员工思想的能力

基层事业单位政上队伍要重视所在工作岗位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到精益求精。同时,还需要对基层事业单位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在新时期,基层事业单位员工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一大批新入职青年员工,都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高素质群体。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熟悉和掌握他们的思想观念、学习、工作、生话和心理动态外,还要对他们所从事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帮助他们,真正地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生话和思想上所遇到的难题和实际问题。

了解和掌握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一些专业知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最有力的支撑,只有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才能使思想政治上作有的放矢,找到突破口,做到点子上,具有针对性,增加亲和力,让人心悦诚服,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结语

在随着社会发展和事业单位政策的深入,一些社会问题时常性出现。只有通过相应的方法手段,强化企业政治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提升企业内部文化意识,才能确保企业以更高的姿态保持可持续化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素质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高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

思想是意识和行为的先导。大学生是知识生产力的代表、是党事业的接班人、是构建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责任人,其思想不仅影响其综合素质,更会影响其政治素质,进而影响他们在上述工作中的作用发挥。现阶段,全球环境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客观条件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面对严峻挑战。

1新时期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一个由社会、文化、经济等构成的综合性概念,包含了与科技、文化、经济、政治、法律等相关的系列因素。社会环境与时展同步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新时期的社会环境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第一,全球化。以经济为代表的全球化发展使得经济活动不再存在明显的界限,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国家之间,人和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经济交往。利益变成了一个纽带,可以迅速的将人紧密的联系起来。第二,市场化。市场化是一种经济状态,能够发挥出调节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巨大作用。在市场环境之下,同类项目之间以“优胜劣汰”为途径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进而快速的推动经济发展。第三,网络化。网络化发展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在网络化背景之下,信息、思想的传递变得更为快速、准确,思想的单一化传递局限被突破,多元的信息传递模式为思想、观念的百家争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2.1全球化挑战

全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三:第一,经济全球化发展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使得大学生的辨别能力不断衰减。经济发展使得社会各界形成了较为一致的价值观,“利益至上”观念不断与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相碰撞。在如此形势之下,社会各界的辨别能力都受到了影响,以“金钱万能”、“安逸享乐”等为代表的不良思想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而使之形成了不思进取、藐视纪律等不良思想,而这无疑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效果。第二,政治多元化发展模糊了大学生的政治观念,使得很多大学生丧失了政治信仰。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教育对象主要为90后,90后受大众传媒主导的商品社会思想影响,很多人并不认同传统文化,还有很多人不能清醒的对待外来文化,盲目崇拜、将理想寄托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人数之不尽。这种不良的思想态度会使得大学生对我国政治持保留、怀疑态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国家抱怀疑态度,而这无疑会影响其在社会主义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作用发挥。第三,文化全球化发展使得大学生质疑我国传统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之下,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碰撞,在文化思想百家争鸣格局下,积极的、颓废的、先进的、落后的文化互相杂糅,必然会出现文化的吸纳、排斥、融合、斗争、抵御、渗透,有些文化形式会因此而发扬光大,然而还有些文化将可能被淘汰消失。然而淘汰的文化形式并不一定是落后、消极、颓废的文化,还有可能是在特殊经济环境下被人为选择淘汰的积极文化。积极文化的淘汰会影响民族文化的根基,进而致使人民对本民族文化失去认同感,并最终影响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

2.2市场化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市场化发展挑战主要来自于高校方面,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类优秀的人才,人才的价值体现于价值创造。就业是大学生实现价值创造的最便捷的途径,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教育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市场化发展。为了促使学生顺利就业,很多高校只重视提高学生的技能,却并不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始终处于一种“不尴不尬”的境地。

2.3网络化挑战

据数据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我国网民规模就已经达到了达6.88亿,全年新增网民3951万,互联网普及率50.3%,同期增长2.4个百分点。网络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网络具备开放性,网络一方面向人们传递知识、信息,开拓人们的眼界,另一方面也向人们传递着低级、腐朽的思想政治言论。大学生思想活跃,处在最关键的“三观待建阶段”,负面的网络信息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能会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西方化”,并最终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3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首先,坚持思想、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框架、以为指导,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广大高校学生武装思想、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其次,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勤劳勇敢、团结统一、艰苦朴素、自强不息等理念深入大学生内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感,确保大学生能够以批判吸收的眼光对待国内、外的各种思想理念,在吸收精华的同时剔除糟粕,全面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努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思想认知,促使大学生主动健全人格,努力培养高尚的节操。

3.2善用网络技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

21世纪是科技生产力时代,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传统的、以说教为形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能诱发学生出现抵触心理。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意识的改变传统的教育形式,善用各类互联网技术,如微信群、QQ、微博平台等,打破传统教育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以一种更为轻松、灵活的教育模式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基于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师生处在两个相对而言较为平等的位置上,教育不再是单向的传教,而是更为随意的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更易于接受教师的启发和辅导。3.3构建优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负责人,其素质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因而高校方面应该有意识地积极吸纳优秀的青年教师,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为落实优质的高校思想教育夯实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使得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经济、思想、互联网技术等因素无一不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的质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深入研究新时期的客观条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设计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要充分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育德作用,全面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长虹.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9):143-147.

[2]于亚旭.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16,(7):55.

思想政治素质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19-02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推进高职德育创新,是当前高职德育必须重点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笔者就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与特点以及二者相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在高职德育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对如何促进高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进行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同其他普通高校一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及其开展的一系列与思想政治素质养成有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它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根本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为实施主体。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政治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它直接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对教育的要求,直接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第二,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随着党的理论创新和时展,与时俱进。第三,导向性。它对其他教育活动具有价值引导和评判作用,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方向保障。第四,文化性。在教育过程中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引入文化元素,对大学生实施人文素养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第五,普遍性。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针对所有高校,对各类高校各专业学生是统一适用的。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是指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和职业素质养成规律,通过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职业素养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帮助高职大学生适应并胜任未来的岗位工作,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特点是:第一,个体性。职业素养是职业岗位要求在从业人员身上的内化和行动体现,职业素养教育直接是为高职学生个人职业素质和职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第二,实践性。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和过程教育,它让学生在职业体验和实践过程中感受职业发展和事业发展的要求。第三,差异性。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和职业规范,因而,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必然表现出鲜明的行业差异性和职业差异性。

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融合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对于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创新高职德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素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岗位业务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既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合格的“职业人”。

形成教育合力,提高高职德育实效 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相关课程培训、主题教育活动项目和实践锻炼等。在上述途径中,实现职业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将有利于促进高职德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促进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把握职教目标,凸显高职德育特色 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都是其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鲜明特色。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只有把个人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起来,才能更多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走上高职德育的创新之路。

(二)融合的可能性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内涵不同、自成体系、各具特点,分属于不同的教育学科和教育领域,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它们也具有很多的共性特征。这些共性特征,就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可能空间。

教育主体的一体性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都是高职德育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德育队伍,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辅导员,既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也是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主体。

教育对象的同一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对象都是在校高职大学生。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根据当代高职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行为特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设计合理的教育模式。

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具体目标不尽相同,但二者都是服务于高职学生的成才需求,在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培养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这一点上,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教育内容的共通性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在内容上是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等内容;职业素养教育主要包含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情感教育、职业习惯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等内容,其中,职业道德教育居于核心地位。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在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这个核心内容上是相通和相互渗透的。

教育途径的共享性 由于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内容共通,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完全可以实现共享。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创造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职业素养教育完全可以借鉴和利用这些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在其各个环节上嵌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实现职业素养教育的目标。职业素养教育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找新的突破口,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教育功能的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功能互补,不可偏废。离开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就难免迷失方向,甚至走向功利化;离开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政治素养的政治性、导向性也难以发挥其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强化职业素养教育的政治和价值导向性;通过职业素养教育,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新的途径和载体,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融合的基本途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确立职业素养教育目标理念

高职德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必须渗透在职业素养教育之中,成为职业素养教育的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确立既体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一般要求,又符合特定行业、职业特点的职业素养教育目标理念,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合的基本前提。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一所面向首都服务业、以商务贸易类专业为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有金融与证券、会计税务、连锁经营与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与信息技术、艺术设计、旅游管理、语言文化等七大专业群。商务贸易类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根据商务贸易类职业的特点,我院把“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确立为商贸职业素养的核心目标理念,并用“财贸素养”概念来总括这一目标理念。“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五个要素组成的财贸素养核心目标体系,是根据时展对财贸职业素养的要求提出的,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又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

(二)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互相贯通,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人的内在素养,都是一个由知、情、意、行诸要素构成的系统。通过正式的、课程化的方式,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理性认知,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必要方式。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在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上,创新探索了财贸素养教育课程化模式。财贸素养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正式教学计划,连续开设五个学期,每个学期开设24课时,按照“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五个主题设计每学期的教学内容。每个学期的课程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即理性认识、自我行动和总结交流。在理性认识阶段,我们根据不同教育主题,主要依托学院财贸素养教育基地,通过中国古代商业、中国十大商帮、京商、中华老字号等商业历史文化专题教学,使学生理解财贸职业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理解财贸素养的重要性。自我行动阶段,即财贸素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主要依托宿舍建设、班级建设、社团活动和重大节庆四个平台,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职业品格的养成。财贸素养教育课程由学生辅导员具体实施。

我们也十分注重发挥职业素养教育隐性课程的作用。我院开设了财贸大讲堂,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和职场成功人士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不断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课、实训课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渗透职业精神、职业伦理的教育内容,使学生确立“做人先于做事、正确的价值观重于娴熟的职业技能”的职业素养意识。

(三)以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为纽带,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环境

先进的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素材,也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好载体。行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充分发挥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是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特色之路。我们除了通过课堂学习向学生传授中华商业历史文化,进行财贸素养教育之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着重表现“财”“贸”行业历史文化,突出“财”“贸”行业特色。以古代布币和刀币为主题造型的学院大门,以“钱币发展史”为主题的青铜铸雕,以“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郑和下西洋”、“京杭大运河”为主题的“商苑”石雕园,以“北京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为主题的“算盘”金属雕塑,共同构建了有“财贸元素”的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展示了我院的财贸办学特色,加深了全院师生对财贸文化的理解,激发了其对财贸职业的热爱。

(四)实施职业素养证书制度,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评价机制

我们制定了财贸素养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并实施了财贸素养证书制度,作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的主要方式。根据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以及财贸素养课程的学习情况、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达到标准的学生在毕业时获得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也可获得财贸素养证书。现在,我们的财贸素养证书制度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王府井集团、菜市口百货等首都知名企业都会优先录用获得财贸素养证书的学生。

(五)以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为标准,建设专家化的德育教师队伍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建设专家化的高职德育教师队伍是关键。无论具体工作岗位如何,高职德育工作者都必须具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必备的理论功底和教育能力,必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和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专家,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合格的高职德育工作者。我院要求所有的德育教师(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辅导员),既要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善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成长,又必须熟悉相关专业和职业岗位的工作业务和素养要求,以指导学生为适应未来岗位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李世闻.关注与创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关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2]马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品牌创建、基地拓展与实效检验[J].江苏教育,2011(18).

[3]马金岭.创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6).

[4]孙建明,刘先莉.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5).

[5]叶菊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