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市场化改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市场化改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市场化改革

高校市场化改革范文1

关键词:课程改革;项目化导向;任务驱动

作为我院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是根据企业营销岗位专业人员必备的策划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又是我院骨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该具备对环境的分析能力、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营销判断和沟通能力以及对各种营销策划文案的撰写能力、创新工作能力;同时具备运用各种营销策划的方法和技巧,开展产品策划、价格策划、促销策划等各项目策划和组合策划的能力。为达到我院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真正实现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岗位实践能力,满足市场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要,本文以我院为例就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建设的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内容选择与实际相脱离

市场营销策划是一门专门性、综合性、系统性非常强,并与实践结合很紧迷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企业经营实际,灵活变动。但是我院现实情况是从事营销策划教学活动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更多地是注重基本原理的阐述以及知识点的传授,因为绝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几乎没有从事过与企业真实策划项目相关的活动。即使参加了一些与营销策划工作相关的培训,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这就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企业实际严重脱节,可用性不强,毕业实际工作后遇到具体问题学生仍然不知道如何使用已掌握的知识技术去解决。这样一种知识性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都有缺欠,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要,学生往往会处于重新再次学习的被动地位。

2、教学手段不利于形成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尽管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有所改进,但仍然愿意使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知识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学手段跟不上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型才培养的需求,毕业生缺乏将所学营销策划知识、工作方法与技能应用于具体工作情境的经历,难以适应各类企业的基本要求。以往笔者在组织《市场营销策划》教学的时候,大多采用的还是以教为中心,只是让对学生了解营销策划的原理及方法,但是很难培养学生如何利用这些原理和方法来进行实际项目的策划。

现在教师广泛运用的案例教学法,虽然也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加了教和学双方的互动,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在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多都是一些国内极具代表性的企业案例和国外的一些经典案例,这些案例往往不具备未来的实际使用,不能满足所有现实情况的需要。其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案例选择上,总是以自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方向上来选择的,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路,容易阻碍学生的开放思维。其三,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企业策划的经验,所以案例仅被当作具体实例来进行问题的分析、总结,这虽然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很难培养学生的实际策划能力。

3、课程教学结构设计不合理

在整个课程的结构的设计安排上,由于我院要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保持大概一致,同时对教材的选择也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从选择教材开始就在挑选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相一致或相近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都在力争几方面的统一,所以在教学结构设计上都是按照章节来划分的。这样虽然对于教学工作的整体管理比较方便,但对于学生来说,学到的只是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零散的操作技能。

二、课程建设的改革

1、建设与企业合作开发任务驱动的项目课程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理念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培养为重点,与企业合作开发基于真实任务驱动的项目课程,实现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充分体现实用性、职业性、实践性、成长性和多元性。本课程的设计建立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聘请行业专家探讨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规划课程体系,从营销岗位职责出发,把课程内容整合成相互关联的学习情境,组建学生团队,结合企业实际策划项目,以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营销策划能力的全面提升。具体从营销策划岗位职责出发,以就业为导向,打破课程纯理论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以项目营销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按照营销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把课程内容整合成市场营销策划认知、市场调研策划、市场营销战略策划、市场营销战术策划等4个相互关联的课程项目,每个课程项目又根据实际需要划分为若干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下又设计了具体的操作步骤或程序,并参考相关企业个案,使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能够得到方法与操作流程的指导。

为完成某项目营销工作任务,在教学中,将全班学生组建成每组6-8人的项目团队,将某项目的全部营销工作任务在课程教学中交予学生项目团队合作完成,理论授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在其中主要起指导与配合的作用。以项目为载体,以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驱动,边学边做,学生从组建团队开始,要完成各种层次营销方案的策划与实施等工作任务,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来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使学生在企业化运作环境中真枪实战地全过程锻炼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能力。

2、提高教师素质,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1)教师要走向企业 ,提高双师素质

项目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教给学生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教给学生如何做;要求教师不仅是教师,还要是师傅。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企业实际、参加企业的真实策划项目,积累实践经验,加强自身能力。

(2)教师要深入企业实际,选择真实策划项目

实施项目教学,教师选择的项目应结合企业营销策划实际,最好是企业正在做的营销策划项目,这样才具有实战效果。如果教师选择的项目完全脱离企业营销策划实际,一是对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没有帮助,二是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由于真实的市场营销策划工作变化快、创新性强,这就要求教师的项目要有时效性,要适时更新。

(3)教师要变换角色,增强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演员,学生往往是观众,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实施项目化教学后,教师要变换角色,教师应是导演,学生应是演员,教师要像师傅带徒弟那样,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应是学生在做,教师在指导。由于要学生自己做的事多了,学生因此比过去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要忙、要累、压力要大,部分学生会有畏难情绪甚至懒惰心理。这就要求教师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多加指导。要将项目设计的步骤让学生具有可操作性,及时掌握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及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才能有实际效果。

3、改变传统考核方式引进三方考核机制,注重过程考核

在传统的对学生的考核中,我院往往是平时成绩30%,理论考试70%,并且理论考试往往是一张试卷。实施项目化教学后,首先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评价理念。评价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引进三方考核机制。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三位一体,体现对学生评价的综合性和全面性。最后,评价要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加大对学生学和做的过程考核的比重。

小结:总之,我院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建设已逐步完成,但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还是一个长期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教师深入企业实际、用心设计、精心选择,吸收企业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开发。项目的实施需要老师做好学生的分组、指导、督促、检查、评价工作,教师要尽可能的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项目化教学落到实处,以达到培养学生营销策划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 李学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工作课程的“3343”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高校市场化改革范文2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由来及其概念界定

近年来,高等教育市场化概念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对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的一种体现,即是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一种反映。在高等教育精英化发展阶段,由于接受高等教育人群的学生较少,高等教育供给量较小,因此大众很难感受到高等教育与市场之间的联系;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供给量相应的增加,为了完善高等教育的管理以及供求的平衡,与市场相关的产业、产品等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

关于高等教育市场化这一概念,各学者及相关教育组织表述各异。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给高等教育市场化做出的定义是:“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汉斯?沃森斯塔则认为,“高等教育市场化是高等教育走向分权化、增强竞争性和引入经营方法的一种趋势”。而本文所说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主要是指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将原来的政府主导高等教育,改为高校、政府、社会共同协调管理,将原来的国家掌控高等教育大权,下放到各高等教育机构,以便有效实现课程设置的市场化、资金筹集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的竞争化、科研成果的社会化,从而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影响

高等教育市场化作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产物,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促使高等教育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积极影响

首先,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一方面促进了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弥补了单一的政府控制的一系列弊端,从而使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市场化控制下引入的竞争机制,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有效利用。

其次,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课程和专业设置的多元化、社会化。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配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市场化大背景下,高校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提高社会声誉度,只能面向市场设置专业,并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从而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

第三,高等教育市场化能够促进高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一方面,高校可以借助与市场、企业的合作,如为企业推荐优秀人才、为市场提供科研成果等方式,获得企业的教育经费支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包括企业、私人、民间组织等办学主体的多元化,相应的也就带来了教育投资的多样化。

最后,高等教育市场化极大地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市场化竞争机制的不断引入,各高校可以通过市场传递的相关信息来准确的判断并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使各色优秀人才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人才输出的质量也相应地得到了普遍提高。

(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消级影响

首先,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存在教学质量下降等隐患,易导致高等教育目的的偏离。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盛行,高校办学主体也日益多元化,而这种多元化主体背景下隐藏的各方利益,极易使高等教育沦为他们利益追逐的附属品,从而极大地降低高等教育的质量,从而导致高等教育日益商业化。

其次,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容易使高校课程设置趋向不合理。高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承担着培育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但是,过度的市场化容易使课程的设置和分布严重失调,只面向“热门”专业培养人才,而对于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课程则逐渐被忽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丧失了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

最后,市场信息的短期性与高等教育滞后性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市场信息具有变动性、短期性的特点,而相应的高等教育则具有明显的长期性、滞后性,二者之间的这种矛盾就决定了如果高校一味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人才,则不仅不会满足社会对相应领域人才的需求,而且还会丧失高等教育对主流文化、基础文化的传播与颂扬。

综上,简单地反对市场化,或者完全地支持市场化,都是不恰当的,我们不仅应该看到市场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其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在利用市场机制优越性的同时,积极地探索科学有效地方法,以规避市场的缺陷。

三、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改革路径

市场化在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促使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但高等教育市场化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要想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因此,积极探索新方法,使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在合理限度内发挥其优越性,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谋得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办学理念市场化

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地确定自身的战略定位,在“固本”的基础上求得创新。即高校应该在立足于优秀的基础文化的同时,以需求为导向,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中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高校应该树立市场化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在改革过程中积极促成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但是由于市场本身的不稳定性,完全的市场化无疑会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风险,因此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地寻求高校自主、政府调控、市场调节三者之间的平衡点,并探索出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组合,从而弥补市场的不足。

(二)经费筹集多元化

高校经费的筹集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需要社会、政府、高校的共同努力,而改变过去的单一性筹资机制,实行多元化、多渠道的筹集经费,是高等教育谋求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看,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国际教育服务合作等方式,争取社会、企业、个人资助,并积极构建三者联动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另一方面,我国还可以通过发放教育税、教育股票、教育发展专项基金、教育债券等形式进行教育经费的筹集。

(三)办学主体多样化

就高校而言,我国应该积极调整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适度的下放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教学自主权、招生自主权、人员管理及分配自主权、经费自主权等,从而促进各高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以满足社会对多层次、多样化优秀人才的需求,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就各级政府机构而言,积极探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二者合作、共建的方式,促进中央教育权的进一步下移,形成中央、地方政府两级管理、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就社会而言,高校应通过设立合作基金、加速科研成果在企业的投放、为企业培养定向、专项人才等形式,积极的建立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以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共赢。

政府要想为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就要积极地促进自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化。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高等教育市场机制、制定高等教育长远规划和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等的方式,实现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从整体上监督高校的办学质量,为高校创设宏观的政策保护环境,并利用经济杠杆的导向作用对高等教育进行间接管理,逐步实现由原来的高校与政府间的控制关系向服务、契约关系转变。

(五)高校管理制度化

高校市场化改革范文3

【论文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市场化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趋势。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也进行了一系列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探索,虽阻碍重重,但是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其根本原因是对高等教育市场化认识不够,没有切实的理论、政策来指引市场化的进行、政府职能的缺位或越位等问题造成的。本文试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作一些探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市场化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趋势。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也逐渐加速进行,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即是所谓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本文试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作一些探讨。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

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重整高等教育》报告,对高等教育市场化下的定义是:“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竟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就笔者理解,高等教育市场化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合理整合和利用社会有限教育资源的一种市场运作方式,一种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完成育人目标的市场运作方式。

具体说来,高等教育市场化应具有以下几层内涵:

1、高等教育市场化应实现高等教育投资办学模式的多元化。这就要从根本上破除高等院校的国家垄断,打开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开通教育资金来源的多种渠道,以便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为发展高等教育筹集更多的资金。在保证国家投资的前提下,鼓励多方投资办学、集资办学、合作办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管理方式多样化,形成以国家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的办学投资模式。

2、高等教育市场化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引入供求机制。市场经济的供求机制能够调整高等教育供求的总量、结构和层次向平衡化发展。经济建设不同时期对不同层次和结构的人才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上特定层次和种类的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及价格高低反应出来,并形成个人和企业对特定种类教育的需求,引导高等教育供给部门按需求的总量、结构和层次进行人才的培养。

3、高等教育市场化应注重投入——产出效益。高等教育市场化经营,把市场化的经营理念——教育是稀缺资源,通过教育市场化运作,使教育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达到效用的最大化,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使教育投入在市场中实现合理的回报,才能形成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摆脱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依靠外界投入,非生产性的尴尬局面。

4、确立高校在教育机制及市场机制中的主体地位。各高校是办学的主体,应能够自主决定自身资源配置,即决定招生的数量,决定专业的设置等。高校办学的自主权扩大了,才能够充分调动高校的积极性,使其在享有完整而独立的教育教学权的基础上,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并且积极利用自身在知识、科技方面的优势从多个方面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稳固地位。

二、教育市场化指标

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是社会分工逐步细化的结果,教育是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时,教育又具有公益性,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适度引进市场机制将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评价教育市场化的主要指标包括:自负盈亏原则,教育市场的兴起,国家提供角色的减少,采纳市场管理原则,市场主导课程,院校创收,内部竞争,强调效益等的实现情况。  三、教育市场化的实现方式

从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高等教育市场化大致有如下四方面的路径:

首先,鼓励民间多元投资高等教育,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公益性和市场性,高等教育市场性要求打破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让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办学,使投资主体多元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放手,而是将部分办学权下放,其目的在于扩大供给,增加高等教育资源总量。同时,在不同办学主体之间形成竞争,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供更个性化的高等教育机会,提供更高的教育质量。

其次,实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说法,教育是一种投资,既需要支付成本,又能为个人和社会带来效益。个人的收益主要表现为未来较高的收入、更大的就业和适应能力、更高的升迁机会和社会地位等;社会收益则主要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力的增强、民主政治的改善、精神文明的提高等等。按照市场经济“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受益各方,即受教育者个人和代表社会的政府理所当然地应当支付相应的教育成本,即实行“成本分担”。

再次,教育产业的经营。既然教育是一个产业,那就应当对之进行经营。经营得当,教育单位是可以带来“利润”的。得到的“利润”,一般作为发展教育的基金,除此之外,还可将一部分“利润”作为投资回报给予投资者,以吸引新的投资。教育的有效经营还能鼓励各教育单位改善经营管理,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重新配置,提高使用效率,使一定投入有更多产出。

最后,引入竞争机制。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机制引入到教育活动中将对传统的教育运行模式产生冲击,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会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模式的更新,使学校充满自主办学的活力,有压力的同时也有前进的动力,才会适应市场的需要,为市场输送大量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路娜,夏永红.教育市场化的内涵、机制及政策取舍[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2] 陈光亮.教育市场化探析[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11)

[3] 李盛兵.高等教育市场化:欧洲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0

[4] 卢乃桂,操太圣.中国改革情景中的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 市场化现象透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 (1)

[5] 简敏.对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8)

高校市场化改革范文4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务用车;模式

2011年,新华社发表文章称“史上最严格”的一轮公务车改革即将启动,公车改革的问题再一次被推到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事实上,从1994年《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文件出台后,有关公车改革的呼声一直未停,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开始,高校公车改革也一直进行。各高校结合校情进行的改革其结果各异,曾经的改革对于节约经费、提高办学效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近些年随着物价、人工费用的上涨,运行成本增加,目前高校的公车运行模式已不适应学校事业的发展。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聚集高地,各项改革理应走在社会的前列,公车改革应冲破阻力,借鉴多方经验,寻求更科学、合理的改革管理模式,为教育教学做好服务。

一、高校公务用车现状与问题分析

高校公务用车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用于各高校多校区办学后学校教职工班车,第二类主要为高校各行政部门日常公务用车及重大活动用车。

从广州、南京等地的高校调研结果来看,高校公务用车基本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采用的是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办法,开支实报实销,不搞核算,至多只有年初的预算。这种制度暴露出了种种弊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车辆费用增长过快,经费紧张

公车购置由国家无偿拨款,教职工免费乘坐公车,随着2000年以后各校扩大办学规模,多校区办学浪潮席卷之后,“事业费”中的“养车”费用增长较快,严重挤占了紧张的教育经费。因此,控制公车费用过快增长,已成为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内容之一。

2.车辆利用率低,服务质量不理想

由于高校公务用车需求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上下班繁忙时刻,车辆不够用;正常工作时间,车辆不能充分使用,故车辆利用率无法跟专业汽车公司相提并论。并且,驾驶员与教职工之间无经济利益关系,公务用车总体服务水平不尽人意,教职工普遍不满意公务用车的服务质量。

二、高校公务用车改革模式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高校针对公务用车中存在的问题,借助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东风,均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后勤社会化改革本身并无统一模式,各高校均按照单位实际情况改革公车管理模式,造成现阶段高校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五花八门。笔者针对南京、广州等地的部分高校做了调研,归纳为以下三种主流模式。

1.规范化改革亦可称为传统式改良

即完善传统公车管理制度,控制车辆的购置、使用和维修,堵塞公车管理中的漏洞。这种改革方式比较保守,难以解决公车管理中调度困难、使用效率低、维修费用高、服务质量差等诸多问题。目前较少使用。

2.市场化改革亦可称为专业性管理

学校成立管理车队的专门机构,一般下挂后勤处或委托后勤集团代管,将现有全部公车及人员转为经营性实体,参照企业经营,实行有偿服务,学校投入一定启动资金作为车队运行基金,该投资日后逐步以服务的形式收回。车队面向校内外提供服务,学校为各部门和单位建立公务用车的专项经费本,可以直接转账至车队运行基金。车队正常运行的所有费用,包括车辆运行成本和人员工资福利均从基金中支出。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原有公车制度的弊端,但应注意控制新的矛盾和问题,如学校重大、特殊任务的保证率。

3.货币化改革,即取消公务用车,按工作人员级别、岗位性质发放交通补贴

这种方式被认为符合职务消费货币化的市场经济法则,也与国际惯例相接轨,是一项从根本上杜绝公车弊端的改革举措,因而有不少地方政府机构采取了此类方式,个别高校采取此管理模式,从初期运行数据的统计结果来看,实现了多方共赢,学校的后勤管理机构缩小、人员负担减轻。用车货币化补贴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公正性,需要高校依据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研究后决策。该模式改革应高度重视人员的妥善安置和思想工作,同时,一段时间后供需之间的矛盾突出,无法从制度上优先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用车。

高校公车改革的目的决不是单纯为了杜绝公车弊端、取消公务用车,而应是如何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益和服务水平,目标应定位于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三、完善高校公务用车改革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化交通服务逐步改善以及家庭用车快速普及,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社会条件和客观条件逐步形成。近年来,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

针对高校公务用车的弊端,结合国家公务用车改革的大背景,笔者认为在现阶段高校较为科学合理的公务用车管理模式应该是市场化改革和货币化改革相结合的综合模式,“近程货币化,远程市场化”,[4]即公务班车采用货币化的方式管理,高校将教职工来往于校区之间的班车经费按照教职工实际工作需要打入校园专属账户(一卡通),此账户结余留用,超支不补。大客车由学校专门管理机构选择两家(或以上)汽车租赁公司承包经营。远程用车(包含大车、小车)采用市场化管理模式,同时学校适当保留少量的公务小车用于应对临时性、突发性、重要性任务。根据校情逐步深化改革,由以上三种模式逐渐过渡到综合性公务用车管理模式。从广州和南京部分高校调研的结果显示,一般来说高校的公务用车改革都属于被迫式改革,即供需双方矛盾突出,不得不进行相关改革。虽然从理论和实践来看,第三种模式较为先进,且与国际接轨,但现阶段明显不适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调研的高校中不乏出现改革倒退的列子。高校管理体制未作出重大改革之前,公务用车的改革亦需要作出一些适合国情、校情的调整,即保留少量公务用车。普遍而言,笔者认为高校公务用车改革可以遵循以下一些基本步骤,逐步、稳妥的推进改革,且改革越早,阻力和成本越小。

1.原有车辆市场化

从规范化改革开始,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规范用车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公车私用,控制维修费用、降低运行成本;维持现有事业编制驾驶员人数,采用劳务派遣的方式解决用工问题,为推进市场化改革或货币化改革做好准备工作。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学校车队,管理人员主要从原有的具有事业编制的优秀驾驶员中挑选,且要在驾驶员队伍中群众基础较好、具备较高的驾驶专业素养,精通车辆相关知识。先行将教职工班车交予该机构管理,成立独立核算的“汽车服务公司”,学校投入少量启动资金扶持企业运作。参照“入世”保护规则,设定2~3年企业过渡保护期,在该期限内,学校所有校区之间的班车、各部门的用车需优先使用“汽车服务公司”车辆,学校在财务制度上优先保障。

2.引入竞争机制

2~3年保护期内,“汽车服务公司”收编学校绝大多数公车,努力实现车型多元化,保护期结束后学校允许外单位汽车租赁公司进入学校市场,班车线路公开招标,形成竞争机制,“汽车服务公司”需优先保障学校重特大任务。经过若干时间的运行后,推进市场化改革或货币化改革。在此之前鼓励教职工购买私车,提高交通补贴数额,鼓励用车量较大的单位业务繁忙时通过市场化方式包租车辆。

3.实现综合性改革

高校市场化改革范文5

一、影响大学生企业就业情况的因素

第一,人才市场的现状无法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需求。

目前,在我国高校,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的都是市场化的就业道路,是通过人才市场来满足自己的就业需求,并通过人才市场来调节和配置就业的相关情况的。但是,通过对我国目前的人才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我国目前的人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发展较为滞后,与当今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需求相适应的开发统一、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人才市场的人才服务机构的只能定位不够清晰明确、人才市场的人才服务能力无法满足当今的社会需求以及人才市场的市场管理工作严重缺位三个方面。例如:很多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不够灵通,人才供需渠道也不够通畅,以致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通过人才市场获得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由此可知,先进阶段,人才市场的缺位仍是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教育改革的滞后无法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需求。

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滞后,导致目前很多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当今社会上的产业结构不匹配,使得高校教育与社会上的就业市场两者之间的供求关系上出现错位的问题,无法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需求,从而使其成为影响大学生企业就业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具体说来,教育改革滞后导致的高校教育模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与创新方面的工作进度较慢,部分高校的招生工作、专业设置工作、教学组织管理工作仍是按照传统的、计划体制的模式在进行,没有从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来积极主动的进行有效的改革;其次,部分学校的在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工作时,在专业和课程的选择方面缺乏科学性和规划性,比较盲目;最后,部分专业所设置的教学课程或教学内容,过于单一陈旧,而且实用性较差,以致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发展和未来就业的需求,进而影响了未来的就业情况。

第三,传统的、落后的就业观,是影响大学生企业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的市场化大趋势已不容置疑。就业的市场化趋势,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都要走入市场,按照市场的人才配置规律由市场来调节和配置就业,在这种就业大环境下,高校毕业生要寻求一个好的企业就业机会,就应该在遵循人才市场调节和配置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去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的变化,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去科学的进行就业和择业。

然而实际上,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仍过于传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市场化就业的大环境,很多学生都缺乏自主择业、积极创业的理念,在就业问题上,一味只靠着“等、靠、要”的思想。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在就业时,对就业市场的情况缺乏一个整体的、客观的认知,盲目追求大城市、大企业、高工资,而却没有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考虑,对自己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从而使得在就业、择业过程中,个人预期远远脱离了市场的实际,从而影响了大学生企业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企业择人机制的不科学,也是影响大学生企业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企业就业市场的失范问题,使得我国目前很多企业的责任机制不够科学完善,从而导致了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问题,也影响了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就业岗位之间的有效匹配。

就目前的情况概括来说,企业择人机制的不科学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首先,部分企业在选择高校毕业生时,盲目追求高学历。也就是说,企业在人才选聘的过程中,并不是从企业自身实际的人才需求出发来进行选择,而是盲目追求高学历来装潢企业的门面,以致于在造成人才浪费的同时,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其次,人为的设置就业门槛。认为的设置就业门槛是目前企业在进行人才选聘时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例如:部分企业在面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人才选聘时,在专业、性别、身高、户籍或者是相貌等方面设置各种各样的门槛,使得大学生在进行企业就业时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进而影响了大学生的企业就业情况。

二、有关大学生企业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重视人才市场的发展,重视开放有序的人才市场的培养。

要重视人才市场的发展,重视开放有序的人才市场的培养,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注意强化人才市场的体系建设,注意构建科学、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也就是说,应积极的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来进行人才市场组织架构改革和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通过改革逐步明确人才服务机构的职能和定位,科学的处理政府和企业以及人才市场之间的关系,建立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人才服务体系;其次,重视人才服务机构的内部机制改革工作,逐步剔除人才服务机构传统的、落后的工作模式,通过定期培训、绩效评估等多种方式来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水平;最后,重视就业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和完善工作,逐步促进人才市场的信息化进程。人才市场应通过构建统一的、开放的门户网站、构建科学的、完善的人才公共服务信息网络系统、支持、鼓励网上人才市场的发展、加强对信息化人才市场的组织管理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就业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和完善工作,促进人才市场的信息化进程。

第二,注意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就业观念。

高校市场化改革范文6

摘 要: 新公共管理主义思潮对高等教育的转型有着多种启示价值,并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新转向。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下的高等教育改革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关注市场,追求效率,认为高等教育不仅要扩大规模、更要注重质量管理;二是通过体制重组,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强调充分的赋权,以发挥最大的潜能,从而达到最佳的绩效;三是通过绩效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校的办学质量。虽然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主义;高等教育;质量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者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中的新管理主义浪潮的流行趋势不可逆转。近年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往往将私营机构的管理方式和背后的理论引入到高等教育管理中,使得高等教育机构的运作发生重要变化。这种现象被冠以新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NPM,New Public Management)。[1]

在新管理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着重于经济和效率、成本抑制和分散化管理。后期则引入市场概念,着重于质量的持续改善,以及注意到使用者的期望,这就是现称的“新公共管理主义”。之所以引发新管理主义的变革,主要是原有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与能力受到质疑。有学者指出,大而无当的公共部门消耗了原已稀少的资源。[2]因此,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们提出,应该引进企业的管理方法与市场的竞争机制,例如由中立机构来提供各种服务与劳务,公共部门的部分功能,改善原有的公共管理部门的缺乏效率、浪费资源的情况。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效法私立机构,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二是运用一些手段,将官僚、权威式的作风转化为有效率的、顾客导向的新管理典范。新公共管理主义思潮对高等教育的转型有着多种启示价值,并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新转向。

一、关注市场,追求效率的高等教育改革

进入21世纪,全球市场已然不是传统大工业生产时期的市场概念,它更强调的是高科技、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因此它更关注高校能否培养创新性人才。“通过教育投资,可以造就人才,而人才质量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3]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为了要应对市场化的浪潮,提高科技发展的水平,都在不断改革高等教育。

在关注市场需求的同时,新管理主义者发现,20世纪60至90年代时期的高校扩张带来了问题。20世纪6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受到福利国家政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为满足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需求,纷纷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多非大学部门(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法国的技术学院)纷纷涌现,以吸纳迅速增长的本科生数量。如1980年,韩国、新加坡、泰国、瑞典、美国等的高等教育在学率分别为15%、8%、15%、31%、56%,到了1997年,则各飞速提升为68%、43%、22%、55%、81%。[4] 我们再以OECD国家的入学指数为例,200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OECD国家其高等教育入学指数都在65%以上。

虽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有其必然性与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出于对效率和效能的关注,以及对全面、复合型人才的重视,新公共管理主义者们纷纷对高等教育机构之课程狭窄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学者们认为,为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改善高等教育的品质,强化资源的有效运用,引入中立的私营机构,以追求效率的管理方式理应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效应并未带来高等教育质量效益的提升,相反,学术竞争力、师资质量反而有所下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们就提出了不仅要扩大规模、更要注重质量的管理思路。例如,2000年后,中国香港在市场化的影响下,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灵活应变、善于沟通和精于分析判断的通才,以及各方面的专才,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维持国际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地位,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都会”[6]。

同时,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对市场化也作了重新的解读与思考。他们主张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育机构尝试将其学术产品,推广至企业与商业领域。这被称为“由内而外的市场化”过程(marketisation inside-out)。二是按照企业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对教育机构进行重组,此被视为“由外而内的市场化”过程(marketisation outside-in)。[7] 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认为新的市场化会给高等教育带来诸多优势(如表2所示)。

目前高等教育市场化所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主要应由市场来调控,开放市场与自由竞争。“市场化”的高等教育改革,所强调的重点是教育权威下放,教育系统向下授权,加强机构自主和学校本位的行政和管理,加强家长的选择和社会的参与。

二、充分赋权,追求自主的高等教育改革

新公共管理主义者主张通过体制重组,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使科层体制的组织更为扁平化,并且强调充分的赋权,以发挥个体的最大潜能,从而达到最佳的绩效。新公共管理主义者特别重视大学的自主性,认为大学的思想应该是活的思想,创生的思想,开放的思想。“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性与自主;大学不能外在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9]我们同样也可以从传统管理主义与新公共管理主义的比较中发现后者对自主的追求。

事实上,早在公元前4世纪时,古希腊就已开始宣扬教育的自由精神。它强调,“不为其他目的,只为知识本身的知识”,认为这是最高贵的知识。高等教育的建立,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探索这种“纯理论”的知识,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使人成为自由人。从大学的校训中,我们可以看出赋权与自主是很多高校追求的目标。例如,哈佛大学的校训:“吾爱柏拉图,吾爱亚里士多德,吾更爱真理。”

新公共管理主义者认为,高等教育不仅要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更要发展学生运思的品质: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超越偏见与迷信;批判和独立的思考。这就需要充分的赋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自由精神。“自由教育的精髓在于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态度,熟知思考的方法,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记住一些事实,不管这些事实多么有价值。”[12]缺乏自主与赋权精神的大学,其学生往往也少有独立的思考意识,少有自我明辨的勇气与意志力,往往听从于外在的约束与摆布。例如,2006年,一项对葡萄牙高校教师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所在大学的自主权很缺乏、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缺乏、官僚作风等是造成高校决策过程无效的主要障碍。

三、讲求绩效、追求卓越的高等教育改革

讲求绩效是新公共管理主义者非常重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997年,OECD就出版了《追求成果绩效管理之作法》(In search of results:Performance and management practice)报告,探讨各国推动绩效管理之经验。可见,无论是行政机构还是私人企业,均将提升行政效率,做好绩效管理,列为首要改革目标。作为教育机构的大学,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效能,落实绩效责任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追求卓越、提高绩效也成为当代教育思潮之焦点。”[13]

近来,在欧美各国,已将绩效管理列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例如,美国在《教育责任绩效法》(Education Accountability Act)中明确规定,通过实施绩效责任,要求高校坚守高的学业标准,确保本科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14]2006年,美国教育部进一步公布了“2007 年绩效计划”(2007 Program Performance Plan),主张以改善高校学生的成就为目标。以弗吉尼亚州为例,研究发现,某些两年制学院的绩效甚至高于学术型的大学。

与美国相似,很多欧洲国家,如法国、英国、荷兰、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都采取了绩效责任模式。例如,英国1997年公布教育白皮书《卓越学校》(Excellence in Schools),强调教育成就对国家经济发展之重要。[16] 很多国家通过绩效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校的办学质量。绩效责任要求通过建构一系列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对高等学校进行评估,根据高校不同表现予以拨款和奖励,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效能。绩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的效能和学习的效果。当绩效机制合理化时,能够对教职工和院系层级形成全面影响。

四、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视野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与挑战

新公共管理主义的理论与思潮影响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特别是增强了高校的绩效,赋权增能,从而提升了竞争力与办学质量。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公共管理主义在改革高校的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挑战。

一方面,过度追求市场化,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高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这虽然增强了高校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本应具有的传承性与经典性。“当大学的‘客户’要求高校必须让他们更受就业市场的欢迎时,或要求大学的课程更为实践取向时,满足学生的需要可能就是件坏事。”[17]市场经济的呼声不断挑战大学的“围墙”,将大学变成职业养成所,而非“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布鲁贝克曾提出“大学是否应落后于社会”这一命题,认为大学应当审慎地面对社会的变革,而不应随波逐流。 耶鲁大学就是一所坚守“保守”品性的大学。每当耶鲁出现改革激流时,都会出现保守的呼声。耶鲁的校长们通常都会呼吁学校要放缓脚步,消化和思考已有的变化,以其保守的品性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大学。相比之下,我们国内有少数的大学和学院热衷于所谓的改革,社会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提供什么,从而将大学变成各类“职业养成所”,大学不知不觉地被社会化、市场化了。

另一方面,追求绩效虽能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改变高校行政手续繁杂、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绩效评估的指标往往依赖于外部标准,从而与高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所相违。近年,在知识经济、市场化的浪潮下,大学获得了空前的重视与发展,很多重点院校都在构想世界一流大学的蓝图。在大学繁荣的背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人们对大学应有的“保守”品性与精神世界有所淡忘。当高校只醉心于成为科学技术应用的孵化器时;当高校只追求成为专利技术的设计坊时;当高校只迷恋于扩张、做“大”做“强”,加速规模化效益时;当高校只看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教学,以将学生更好地“推销”到就业市场时,大学已然离它真正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商业化动作方式最大的影响或许是其对大学内部变革的影响,某些学科领域备受重视,而矮化其他学科领域。此种情形是如此地严重,甚至形成了学院资本主义(academic capitalism)。”[18]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回应。

参考文献:

[1] Amaral, A., Magalhaes, A. & Santiago, R.A. The rise of academic managerialism in Portugal[A]. In Alberto Amaral, Lynn Meek and Ingvild M. Larsen (eds). The Higher Education Managerial Revolution? [C].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101-123.

[2] Deem, R. New-managerialism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management of performances and cultures in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J].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98, 8(1): 47-70.

[3] 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41.

[4] 张芳全.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贡献 [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102.

[5] Clancy, P. Exploring access and equity in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performance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 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 2007, 61(2):136-154.

[6] 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教育制度检讨:改革方案 [M].香港:政府印务局,2000.13.

[7] Taylor, S., Rizvi, F., Lingard, B. and Henry, M.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change [M]. London: Routledge, 1997, 89.

[8] 陈启荣.当前教育市场化实施成效之检视 [J].国民教育,2005, 81(8).

[9] 金耀基.大学的理念 [M].北京:三联书店,2001.24.

[10] Brown, P. and Lauder, H.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1996, 11(1): 1-25.

[11]Santiago, U., Carvalho, T., Amaral, A., & Meek, V.L. Changing patterns in the middle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Case of Portugal [J]. Higher Education, 2006, 52(2): 215-250.

[12] William Bentinck-Smith. The Harvard Book. 350 Anniversary Edition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23.

[13] 翁福元.教育政策社会学:教育政策与当代社会思潮之对话 [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342.

[14] Rutkowsky, L. Contradictions of school reform: educational costs of standardized testing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2001, 2(1):75-78.

[15] The State Council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Virginia. Virginia Higher Education Performance Funding Model[EB/OL].schev.edu/Reportstats/fundingmodel.pdf,1999.

[16] Power, S., Halpin, D., & Whitty, G. Managing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 new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five countries [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1997, 45(4): 342-362.